龙威父子 粤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详译 【林 木 (居士)2011年中秋编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16:34:28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详译【林 木(居士) 公元 2011年中秋——国庆 编译】

金刚盘若婆罗密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净口业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萨婆诃。

  

净三业真言:

  唵。娑嚩(wa)婆嚩秫(su)驮。 娑嚩达摩。  娑嚩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多。母驮喃。 唵。 度噜度噜。 地尾萨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 (ye)誐曩(nang) 三婆嚩 韈(fa)日啰斛(hong)

  

奉请八金刚:

  奉请 青除灾金刚   奉请 辟毒金刚

  奉请 黄随求金刚   奉请 白净水金刚

  奉请 赤声火金刚   奉请 定持灾金刚

  奉请 紫贤金刚     奉请 大神金刚

  

奉请四菩萨: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 金刚索菩萨

  奉请金刚爱菩萨  奉请 金刚语菩萨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 皈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 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称圣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名意译】

1金刚:指金刚石,以喻坚利之意,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智能还高的层次)。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于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全名含义:这本经是坚利人的智慧,得到诸佛彼岸的径路。

(5)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

(6)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是翻译这部法华经的法师。姚秦是中国后秦期间的国号。时姚兴当朝;因帝姓姚,故号姚秦,又因立国于前秦之后,史称后秦。
    翻译这部经的法师,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姚秦是在中国东晋期间的长安,最初是苻坚所统治。自从汉高祖灭秦以后,到了晋朝,有些人还怀念着秦朝。所以苻坚(秦始皇之后人)组织一个帮派叫“秦帮”,并在长安之处建一国叫“苻秦”。在这时,当时的钦天监(天文学家)看见在印度上空有颗智星,于是向苻坚说西域此时有个大智慧者,将来会到中国,且拥护中国。苻坚说:“我知道这个人定是鸠摩罗什,我们发兵去把他抢回来!”于是派吕光大将军领七万人马攻打西域龟兹国(即今中国新疆边缘之一个小区域),要把鸠摩罗什法师抢过来。在吕光还未到达龟兹国时,鸠摩罗什法师就对龟兹国王脱:“中国现在出兵攻打我们,目的不是争土地。你应该和中国讲和,无论什么条件都答应他们。”龟兹国王不听鸠摩罗什法师的建议,和吕光的军队打了起来。吕光军队声势浩大,人壮马肥,一下子就把薄弱的小龟兹国完全击溃,且杀死了龟兹国王。   

灭了龟兹国以后,当吕光把鸠摩罗什法师掳到中国西凉(甘肃姑臧)时,就听说国内发生政变,苻坚已被姚苌所杀。姚苌取而代之做了姚秦皇帝(因为他姓姚,所似把苻秦朝代改为姚秦)。吕光在西凉一个山洼子里扎营。鸠摩罗什法师对他说:“千万不要在这里扎营,这里主凶险,大水一来,是会淹没全军的。”吕光不听鸠摩罗什法师的建议,半夜里果然山洪暴发,把他的军队淹死五六千人。吕光这才相信鸠摩罗什法师是有神通的。过了二年,姚苌死了,儿子姚兴继位。姚兴知道以前苻坚派吕光掳鸠摩罗什法师的这件事,所以乃向吕光要鸠摩罗什法师。但吕光不给,于是姚兴又发兵征讨吕光,恰巧这时吕光去世,儿子吕隆继位。双方军队一战,吕隆军队战败,姚兴把鸠摩罗什法师请到长安来,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

鸠摩罗什法师本身的因缘也很奇妙。他父亲叫鸠摩罗炎,是中古印度国一个丞相的儿子,本来鸠摩罗炎可以继承丞相位,可是他不愿做官,而想要出家修道。于是就各处游学,各处去参访明师。因为他父亲是丞相,所以他到那里就受人欢迎。当他走到龟兹国时,龟兹国王特地到城外迎接他,还在宫内设宴招待。国王有个妹妹叫耆婆,看到鸠摩罗炎一表人才,就一见钟情。耆婆生来非常聪明,看不起自己本国的男人,认为都配不上她,这次一见到鸠摩罗炎就动心了。于是嫁给了鸠摩罗炎。没有多久耆婆怀孕了,奇异的事情也发生了。耆婆本来不懂印度语言,可是怀着鸠摩罗什法师时,不但会听,而且会说梵语,还有辩才无碍的能力,而且智慧大增。当时有个罗汉就说:“你肚里的小孩,一定不平凡,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以前佛的弟子舍利弗在他母亲胎里时,他母亲的智慧也是大增,这小孩和舍利弗是一样的。”   

鸠摩罗什三岁,耆婆常常带他一起到巧黎大寺听经。听了法师所说的法以后,耆婆知道了人世间一切一切都是苦、空、无常、无我,于是就发心想要出家。鸠摩罗炎就是不肯。以前鸠摩罗炎也是想要出家的,但与耆婆结婚后,就贪恋自己漂亮的妻子、财富,和地位。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鸠摩罗炎被富贵所迷,不但自己不出家了,连妻子要出家都不准许。可是耆婆已下定决心要出家,她发了个愿说:“如果不出家,我宁愿死了也不在家!”于是她不吃饭不饮水。若再不允许她出家,非饿死不可了。鸠摩罗炎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不得已才答应了。因为耆婆诚心至极,把一切都放下了,所以她的灵光现通,跃而证到初果。
    耆婆证到初果之后,就带鸠摩罗什到庙里去玩。当时鸠摩罗什七岁,看见人家拜佛他也拜佛,人家烧香他也烧香。又看见佛前有个大鼎,最轻也有上百斤,但他一点也不费力气就把这座大鼎顶在头上。他这么想:“我只是七岁小孩子,怎么可以顶得住这么重的鼎呢?”他心里刚生出思量分别心,就觉得那鼎重若千斤,再也顶不住了。 耆婆告诉他,世间一切都是唯心造,在你未生出思量分别心前,鼎重而不觉重,但生出分别心以后,不重的也重起来了。
    鸠摩罗什了悟“一切唯心造”后,就跟着其母出家。 拜盘陀菩达多为师,学习小乘教法,每天读诵一千首偈,每一首偈有三十六字,这种聪明智慧不是普通人可比得上的。因为他学得如此快速,一下子就把佛所说的小乘经典全都学完,不但这样,他又学习世间所有的艺术知识,医(医药)、卜(算卦)、星(以八字推算命运)、相(看容貌定吉凶)。学完了小乘法和世间学问以后,鸠摩罗什法师就到印度学习大乘法。当他把大乘经教学圆满之后,就又回到龟兹国弘法,教化众生。因为他聪颖非凡,所以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颖异的法师。 适逢其时,鸠摩罗什的小乘教师父盘陀菩达多来到了龟兹国,对鸠摩罗什法师说:“我现在要拜你做师父了。”鸠摩罗什法师说:“这不可以的,以前我是拜你为师,你现在怎么可以拜我做师父呢?”盘陀菩达多就说:“我是你的小乘师父,你是我的大乘师父。各有其师,各有其乘,这没有关系的。”他这样一讲,鸠摩罗什法师就收他的师父做徒弟。由盘陀菩达多反拜徒弟为师的这段故事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古代的人没有我相,而是以道为师,只要你的道德比我高,我就拜你为师,而没有人我相的观念。

鸠摩罗什法师抵达中国长安后,即被尊为国师。他是翻译经典中心之首,有八百多僧人和学者参与其事,法师到长安,直至逝世,翻译的经典有三百多卷。
    鸠摩罗什法师精通佛教教理的三藏——经、律、论,故称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梵文,此云“童寿”。他虽是童子,可是具有长者的风度、德行,与智慧、品学。他译的经文是精确无比的。

7则、即、密、蜜:本经中的则、即、蜜、密通用,有时不分。

8:“不”同“否”。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翻译

第一节 说法聚会的因由

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真经,是佛弟子阿难和弟子迦叶亲从佛口中听闻的,是我亲自听到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在舍卫国的城外“给孤独园”里,园中的树木是祇陀太子种的,所以叫做“祇树”。园内建精舍,请佛到这里说法。释迦牟尼佛和大比丘僧众,约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会在一起,共同参与平等的法会。那时候,正是释迦牟尼世尊依照规定的时间已经是快到吃饭的时刻。众僧们身上穿上了伽黎上品的架裟,手持四天王所献的绀琉璃做的盛饭的宝钵,从城外的祇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向百姓人家乞求斋食。他们不择贫贱富贵在城中逐家依次乞食,乞求完了,便回到原处吃饭。佛吃过了饭,就将衣钵收拾干净,也洗净了双脚,便在座位上铺设一块布,然后屈足盘膝在座位上坐了下来。【注解】

(1)舍卫国:这是佛陀说法的地方。舍卫国,应该叫舍卫城,因为这是城名不是国名。当时的国家叫“桥萨罗国”,它的首都在舍卫城。古代印度往往以首都所在地代表国家的称号,所以叫做“舍卫国”,也有些经译成“舍卫城”。

(2)祇树给孤独园:给孤独是一位长者须达多的德号。他家里的财产很多,富甲全国,他乐善好施,越是贫穷困苦的人、越是孤独无依的人,他特别喜欢救济,所以人们就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这个花园本来是祇(qi)陀太子的花园,须达多以黄金布地,购得这座美好的花园,建成庄严的精舍,请佛来这儿说法,所以叫做“给孤独园”。园中的树木,祇陀王子没有卖给须达多,而布施给了佛陀,所以定名为“祇树给孤独园”。

(3)世尊:是佛陀十种通号之一。意指世间的人对佛尊重的意思。佛的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六祖口诀》:“世尊者,智慧超过三界,无有能及者,德高更无有上,一切咸恭敬,故曰世尊。”

(4)入舍卫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在舍卫城东南五六里,从园进城,所以叫“入”;舍卫城周围六十余里,地广人众,所以称“大”。

(5)俱:一齐。指聚会在一起。

(6)洗足已:把双脚洗干净(后)。佛制规定,外出乞食,必须赤脚,所以讲经听经前要洗脚,以示虔诚。

(7)敷:动词,铺开。这里指用一块黄布铺在座位(蒲团)上。

善现起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翻译

第二节 佛弟子须菩提起立请佛说法

释迦牟尼佛刚盘膝坐了下来,将要说般若大法,这时候,众弟子中有位年长德高叫须菩提的长老,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整顿了一下仪容,偏着袈裟,袒露出右肩膀,屈右膝跪在地上,两手合掌,很严肃地对佛陀行了一个礼,恭敬地说:“举世稀有的世尊,您无时无刻不在卫护着这会中的诸菩萨,使他们信受此法,不受魔侵;您又无时无刻不在委咐嘱托这会中的诸菩萨,使之奉行此法,而不致断绝。请问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时,要怎样才能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呢?如果他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要怎样去降伏他的妄心呢?”

佛回答说:“问得好!问得好啊!须菩提,正如你所说的,‘佛陀无时无刻不在卫护着这会中的诸菩萨,使他们信受此法,不受魔侵;佛陀又无时无刻不在委咐嘱托这会中的诸菩萨,使之奉行此法,而不致断绝’。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仔细专心地听着,我当为你解说。凡有善根的善男信女,既然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就是已经露出了‘真如来’的本性,有了菩提心,就能按住妄念,就不会为妄念所动。应当用菩提心按住和降服这个妄心。”

佛说完了,须菩提立即回答说:“是的!是的!我所信仰的世尊,弟子非常乐意遵循您的教诲。”

注解

(1)长老:是尊称之词。凡年高、德尊、位崇的,如严持净戒,悟解深法,现登道果的人,都可称为长老。

(2)须菩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舍卫国人,长者鸠留的儿子。“须菩提”是梵语,又译为须浮提、须扶提。中文可译成“空生”、“善现”、“善吉”、“妙生”。相传,当他出生的时候,家中所有的金银忽然间全无,因而名为“空生”;到了第七天上,所有的金银又全有了,因而名为“善现”;当家中金银忽然全无的时候,家人以为不吉利,就请相士占卦,相士说:“这孩子唯善唯吉。”因而名为“善吉”;他的出生极为奇突,因而又名为“妙生”。在佛陀很多的弟子中,他得了“解空第一”的荣衔。(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个大阿罗汉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体证到空的妙义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须菩提。)

须菩提幼年的时候,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对世间的看法以及待人处世,就已与众不同。他生长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对他是万分的爱护,但他从小就不愿做金银财宝的奴隶。父母给他的金钱,也是随时来随时去的拿了救济穷困的人。在路上若遇到衣不蔽体的乞丐,甚至会把身上穿的外衣脱下来布施给人,自己只穿着短衣短裤跑回家。他的父母不是吝惜金钱,但对爱子的作风,常常不能同意,有时就把他叫到身边,训诫道:空生!你这样的行为真不好,自己的钱,也不问什么理由,就拿了给人;衣服是自己穿的,你脱给人,光着身体多难看!须菩提温和、恭敬地向父母回答道: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我心中,觉得世界上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一切人好像和我同一个身体。人是赤裸裸的生下来,为什么赤裸裸的就不好呢?把自己的东西给人,人和我有什么不同呢?他的父母听完须菩提的话后,不高兴地说道:你这孩子真古怪,自己有钱不知道用,自己有衣不知道穿,反而说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道理,也不怕人家笑话。从今以后,你若再不改,索性把你关在家中,不让你出去!但须菩提仍然不改他乐善好施的天性,父母就把他关在家中,这正是须菩提的幸运,之后他每天待在家中阅读思维当时印度宗教和哲学的书籍,使他对人生的问题,有了更进一层的觉悟,他常常自豪地对父母说:“宇宙中一切森罗万象,好像都映现在我心中,可是,我的心中又像空无所有似的。假若世上没有大智大觉的圣人,谁也不够资格来和我讨论解脱者的心境,谁也不明白我心中的世界。”父母听了年轻的须菩提的豪语,再想到他初生时家中一切皆空的奇事,奇人奇话,父母心中也不禁对爱子暗暗称奇。

须菩提,在西游记中收孙悟空为徒,传授给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西游记》中并未交待其来历,由“须菩提”的名字可以判断此人物应属于佛教范畴,但在《西游记》中却被描写为一个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法力高深,弟子众多神仙形象。

(3)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是佛弟子请佛说法应具的礼仪。在大集会中,行最敬礼时,始将右肩袒露,是表示极度的恭敬。

(4)如来:是“多陀阿伽陀”、“答塔葛达”、“怛佗仪多”等的意译。是佛的十种通号之一。“如”亦名“如实”,即真知,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故名如来,在佛的世界里,可通俗的理解为一种职称,如当今世界各国的总统、主席等。如释迦牟尼如来,燃灯如来等。通常所说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如来,它不是某个个人的专用名字,而是一种对大能者的尊称。(请看第二十九节注)

(5)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音译。“阿耨多罗”译为“无上”;“三藐”译为“正等”;“三菩提”译为“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正觉",就是佛智,或称作"一切种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无上”,指其至高无上,无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义;十法界同为一体。谓之“等”,不同于凡夫外道的见解,称“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极佛果,自在菩提。菩萨虽了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圆证究极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觉”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圣,明心见性,但不能明了一切众生心性平等,故犹只能自利,而不能觉他,只是“正觉”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诸多苦行,却不明心性为何物,所以是“邪见”;凡夫众生,虽有本觉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称“不觉”。只有佛陀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始觉与本觉合而为一,能转生死为涅盘,化烦恼为菩提。总之,诸佛也是依赖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佛学大辞典》解释为: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 “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除了一般菩萨外,还有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一类的“大菩萨”,中文译音是“摩诃萨”,又意译为“大士、圣士、开士”等名称。单修智慧曰菩,单修福业曰萨,福慧双修曰菩萨。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翻译】

 

第三节 大乘 正宗

释迦牟尼佛告诉须菩提说:“各位菩萨和各位大菩萨,凡是趣入大乘发菩提心的人,都应该按照我下面所说的方法来发心修持降伏自己的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伏妄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分别认识一切众生的妄心。我把一切众生归分为十类:如从卵而生的、从母胎而生、湿生的、化生的,如有形色的心、无形色的心,如有识想的心、无识想的心、非有想的心和非无想的心。以上十种众生的妄心都不是菩萨的真心。亦或有之,就永不得脱轮回六道。我要你们这些受学的诸菩萨,将以上这十种妄心通通地灭除,只有这样,才能度你们超越轮回六道,获得最圆满的涅盘。但是,众生的妄心是无限量的,无计数的,无边际的。其实,众生都是能自信自度的,并没有众生是由我灭度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原来都同具有无上的菩提心,原能自度,不过,因为迷而不悟而不能自度。现在,灭了他们的妄心而就会使他们顿见本性,还其所本有的空寂,也就是他们自性自度,并非是我所度的。

须菩提!若使诸菩萨心中,觉得度人的是我,是为有我相;觉得我度的是人,是为有人相;当度众生时,而又分别种种众生,是为有众生相;既度生完毕,便谓有涅盘可证,是为有寿者相。如果有这四相观念存在,就不是菩萨,菩萨心中决无此四相,能除此四相,此就是降伏妄念心的有效方法,人人可以自度了。

【注解】

(1)大乘 正宗:“大乘”,梵文摩诃衍那的意译。佛教基本派别有大乘、小乘之分。“乘”,“载”的意思,载乘一切众生的意思。是佛为发大心众生所说的甚深之法.在印度后来发展出了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和密教这三个主要学派。传入中国以后﹐又有所发展。“正宗”,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宗派。最上乘之法叫正宗。

2摩诃萨:摩诃萨乃摩诃萨陀或摩诃萨埵的简称, “摩诃”,意译作 “萨陀,意译作“乃有情、众生”之义。也译为“大心”或“大有情”,是菩萨中俱大觉悟者,亦即大菩萨。

3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生命类别,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此外,又以四生四生众类等语泛指一切之有情众生,或作为有情众生之别称。卵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为新个体的一种生殖方式。指龟鳖蛇虫、鸡鹅鸭鸽之类。胎生: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并由母体供应营养的一种生殖方式。指人类及兽类。湿生:亦作湿生 佛教语。众生形成的四种形态之一。谓从湿而生,如腐肉中生蚤、虱之类。水中的鳞介类也是湿生。化生:本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如莲花化生。也可解释为:由变化而生,指虫为蛹而化蛾类。

4有色、无色: 除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之外,另有一种生命为“有色”,是有形像,有物质可以看见的。另有一种生命是“无色”,不是我们所知,也看不见,可是它确实的存在。

(5)有想、无想:另有一类众生是“若有想”,有思想感觉,如鬼神精灵之类。另有一类众生是“若无想”,没有思想感觉,如土木金石之类。

(6)非有想、非无想: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是通过修习厌离物质的四无色定,或称四空处定而获得的天界果报。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处称为四空处,四空天,或四无色处、四无色天等。空无边处,为四无色处之最初阶段。初修无色定,必厌弃物质世界,一心思惟无边无际之空观,使心与无边之空相应,这就是所谓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从厌弃外界物质世界之质碍,进一步修习内心心识,以心与心识作无边无际之观。此即为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既否定外界物质之质碍,又否定内心心识,唯思内外一切无所有。以修此无所有观而得生天之果报,即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又称非有想非无想处。指此天之修行已到极静极妙之境界,以无各种粗想而称非想,又因其想未绝,尚有细想,所以为非非想。

7涅盘(灭度): “涅盘”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盘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是自道家中借用的概念。涅盘,原意是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为印度古代一些宗教的通用术语,用以指称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加以阐述,成为其至为重要的中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盘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的断灭。众生通过宗教修行实践,可以获得涅盘的境界。佛教认为,轮回是一个必然过程;人死去以后,“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只有到达涅盘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涅盘一词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在印度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目前在中文里,这个词偏向于专指佛教里的涅盘概念。中文旧译作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涅盘”这个词的中文意译是“圆寂”。但圆寂一词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于称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语里常被等同于在肉体死亡的同时精神或灵魂获得永生或再生。

8轮回:佛教的轮回:“六道轮回”,他们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就永远在“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如车轮旋转,循环不已,故云“轮回”。又称流转、生死轮转、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9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经文中有提及四种相,即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以及无寿者相,实际上这四相都是讨论同样的事物,就是“我”。 这里所提到的我,就是指那些属于我或虽不属于我,而却期望得到和不要得到的东西。除了那些我们已经拥有而不希望失去,以及拥有却想除去的,还有那些我们没有却想得到或害怕得到的东西之外,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称为“我”的。然而大多数的时间,我们并没有觉察到我们希望除去或得到一些什么东西,我们只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首先我们知道自己的身体以及它的需要,由于我们的身体需要某些物品,才感觉到“我”对这些物品的需要。身体使我们注意到我的存在。其次,心念的活动给我们存在的感觉。除了身体和心念以外,就没有“我”的感觉了。事实上,是我们的心使我们经验到我的存在,身体如果离开了心,便不知道那是我。那么,什么是心呢?那是不断或连续流动的念头。人可以通过宗教的行持,达到某种程度的经验,他会了解到那个平常经验的“我”,实际上只是一个虚幻的东西,主观或永恒的我,原本是不存在的;它的存在只是因为身体的感觉、身体的需要,以及那不断流动的念头。这即是《金刚经》中所提到的“无我相”。 “无人相”:人的存在只是通过“我”的感觉反映到其他人及物的存在。基于自己的感觉,使我们经验到自己与他人的相对待。因此站在《金刚经》的立场上看,假如进入无我,自然也就无人了;如果我自己本身并不在那儿,同样的,他人也不存在了。这只是因为我们与他人及事物之间发生了种种的关系,我们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们知道目前这个世界上人口众多,但是,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相识的,是非常少的。我们所能深刻经验到确实存在的他人,仅是那些在利害得失之上与我们发生关系的人。其他数十亿生活在这个行星上的人口,我们几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不论他们是否存在,至少并没有真正影响到“我”什么。所以,他人只存在于他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上。当我不存在时,其他的人也就不存在了。“无众生相”:包括所有那些或许没有必要与我们有关系,却仍然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众生。那些修行已到达很高境界,而且已经能够解除他们本身的问题和困境的人,自然会对所有的众生产生很大的悲愍心。他们从已经解脱自己的问题,而去负担起众生的问题,于是众生的问题就成了他们自己的问题。这仍是“有我”的层次。从《金刚经》的立场看,如果主观的“我”不存在,客观的“众生“自然也不存在。佛陀说”度尽众生“,而实际上并无众生可度;众生已经被度了,度众生者并没有感觉到他已度了众生。所以,”无众生相“也就是”“无我相”。“无寿者相”:这是从时间上来看“我”的存在。它牵连到前面所提及的我相、人相和众生相。假如没有我相,则一个人寿命之长短将不重要了;但所有的众生都执着于寿命,他们希望活得长久,并避免夭折。因此他们寻求自己生命的安全感,他们期望现在和将来都有安全感,于是尝试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生命;纵然已知生命有生必有死,却仍执着不放。然而那些已经无我相的人,不管他们明天死或一万年以后才死,对于他们都是没有差别的。当一个人已经体验到无我的境界,这些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妙行无往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翻译】

第四节 精妙之用,无所住着

佛再次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学道的菩萨对于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应该不着相布施。所谓不着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心)等尘相而布施,也就是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且要忘记所施之物(如此施空、受空、物空即所谓的“三轮体空”)。”

“须菩提,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为什么呢?因为着相布施,是局于有相;而众生之相,实在只等微尘,即使能因此而获福也是有限的。若不着相布施,就无相可住,像这样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不可限量了。”

“须菩提!按你的意思来说,譬如说东方那无边际的虚空,你可以用心思来度量否?”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可以!”

“须菩提!你说南、西、北方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合上下九方的虚空,那样毫无边际,你是否可以用你的心思去度量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

“须菩提!菩萨若能不着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虚空这样的不可限量。”

“须菩提!菩萨应该照我所教的不住相的道理去做,这样就能降伏妄心了。”

【注解】

1)复次:再度,又。这里指佛再次对须菩提说。

2菩萨于法,应无所往,行于布施:布施这个名词听起来很普通,凡是稍稍接触佛教的朋友,就知道要布施,向佛寺捐钱、供养法师都是布施,但这只是布施的一小部份。布施的意义,事实上非常广。大体而言,佛教提倡的布施可以分为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三种。进一步则可分为着相布施或住相布施,及不着相或不住相布施。布施在佛法中是一种极重要的法门,也是极重要的修福法门。财施 财施是将你有的资产,包括金钱与其他的物品,舍捐出去,令人得益。从佛法观点而言,你劝人行财施,或者赞叹他人财施,“随喜”,这两种福报也一样大。如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是财施,因为佛、法、僧能使人得到智慧,得到安慰,离苦得乐。再如捐款给慈善机构、孤儿院、养老院、医院、佛寺、教堂、图书馆、学校等也是财施,都能令人得益。要知道“舍”本来是不容易的,唯其“难舍”而“能舍”,福报才大。法施  法施严格来讲,是要将宇宙真理,佛法里所谓的正知正见,介绍给他人。广而言之,如助人有机会听到、谈到或看到正知正见的佛书,又如你义务帮忙使法会办得圆满,参加的人法喜充满,也都算是法施。所以法施并不一定要自己精通佛理之后才能做,你替佛教团体流通佛书,帮助正知正见的善知者弘扬佛法,也是法施。如,教师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医生护士为人讲解医学常识,传授身体的保健,社会服务者给人以适时的安慰,提出善意的建议,使人内心得到宁静,使家庭和谐、社会安宁,凡此种种的教授宣扬令人得益,虽说有程度深浅的不同,但都可以说是法施。无畏施 凡是以大慈悲心助人或其他众生,如畜生野兽等,减少消除其恐怖、忧虑、苦难的都属于无畏施。所以一般而论,医生、护士、律师、警察都是施无畏者。父母对子女也是施无畏的,而子女对年高需人照科的父母,也是施无畏的极好表现。
  以上所讲的是佛教所提倡的三种基本布施,但上面所举的例子大都是着相的布施,所以还不能算是“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的布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的布施是不着相布施或不住相布施。弥助菩萨在他的金刚经颂偈中说了这么一首偈:檀义摄于六  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为修行往(第一句“檀义摄于六”中的檀是梵文dana的音译,其意为布施。檀义摄于六说明布施的含义是摄,摄就是摄受包含,摄于六就是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如何摄呢?偈中的第二和第三句说“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资生无畏法是三个名词。资是资产,资生就是供给众生物质的需要,使其不感缺乏,所以资生就是财施,无畏是无畏施,法是法施,所以资生无畏法就是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布施。“此中一二三”是说明财施、无畏施、法施是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法门是相互摄受的。这六种法门中的第一种,布施可以摄资生(即财施),所以是一对一。持戒和忍辱也很清楚,一个人如果持戒严谨,能忍辱,则不会恼害众生,也不可能使众生起恐怖心,可使众生减少畏惧,这等于檀义中的第二种无畏;所以六种之中的持戒及忍辱和资生无畏法中的第二种无畏是相摄的,因此二对二。助人精进修持习禅及教授般若等大乘教义,令生智慧,就等于法施;所以六种之中的精进、禅定、般若三种即和资生无畏法中的第三种法相摄,三对三。因此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偈中简说为“此中一、二、三”。偈的第四句“名为修行住”,是弥勒菩萨的结论,就是说檀是我们应该努力修行的法门。)

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中的布施。换句话说,只讲了布施,但还不是布施波罗蜜多,还是着相或住相的布施。波罗蜜多,简而言之是到达彼岸,也就是已渡过了生死苦海而到达彼岸。而着相的布施所得的果,自然是着相的果。什么是着相的果呢?就是还在六道轮回中的果,可能是升天,可能是下世富贵如意,这种布施所得到的果是生死果,尚未解脱,还有堕落的可能,这并非佛陀教导我们的究竟目的。因此佛在金刚经中强调“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所谓的不住色声香昧触法而行布施的布施。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相,所以概括地讲,佛陀所强调的是要我们学不住相布施。那么要如何才算是不住相布施呢?
  1,不住相布施并不是说没有相,或者不行布施,还是要努力的行于布施,行布施就一定有相,这个关键在不着或者不住。要对相不着,对相不住。什么叫着或住呢?凡是有分别、有相对的观念,就是有住有着。
  举目望去,到处都是相,如果你觉得这个相好看,那个相不好看,那么一有了分别就是着了相。如果你觉得这个比那个值钱,一有了相对的比较也是着相。因此,如果你说你所做的任何好事都是为了子孙好,让子孙有福报,这不但有人我之分,而且有好坏相对的比较,所以也是着相。还有一点要强调的,如果你说心中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这样你也着了相,着了空相。这个着有和着空虽然很难懂,但非常重要。
佛经中也说:“宁可着有如须弥山,不可着空如芥子许。”佛经里所说的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我们所感觉到的相,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刹那在变,非永恒存在的,是不可捉摸,因而给它一个名词,中文译成“空”。
  金刚经中佛陀说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无所有,不是没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积极的行不着相的布施,不要对布施时的相起分别心或计较心。
  2,既然得生为人,不可避免的带来以往无数世的习气和业缘,这种习气不可能一下子会改变,多世的业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今世的遭遇,这些都不是读几本经、烧多少香、拜多少佛、打多少坐所能一下子改变或消除的。所以要立刻能不住不着,或者对事对境不起分别心,或不起相对的比较观念,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禅宗里所谓的顿悟,也是修了多少世而得,并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运用他的神通,将你点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佛陀在金刚经中所教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是要脚踏实地,痛下功夫。
  四维:指东南角、西南角、东北角、西北角。

(4)(东方虚空可思量):通“否”(后同)。

(5)住:止也,立也,居也。本章经文最末一个住字,作止解,就此安住,永不退转的意思。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翻译】

第五节 真如之理,乃真实可见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普通修行的人,能看见如来的形体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能见到如来的形体。原因是师父如来您所说的形体,并非形体,是法相,所以不能看见。”

佛又告诉须菩提说:“不但我的形相是这样的,凡世间所有的相,都是虚无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都是虚空的道理,就可以见如来的法相了。”

【注解】

1如理实见:如,真如;如理,真如之理。实见,真实的见到如来。凡是所有事物的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假像,即使如来佛呈现的应身之相亦是如此。如果能够认识“诸相非相”的道理,就能以“真如”之理“实见”如来的法身了。

2身相:身之相貌,众生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此处指佛的特殊妙好之相。

3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非身”可从“无我”来理解,因为“无我”就是“非身”,这里“我”不只是个体的“我”,“身”也不是单指身体。根据佛讲的缘起道理,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的存在。佛经中常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所以说无我。 从个体来说,就是我们的身体,众生有强烈的“我执”,强烈的执着我们的身体,以为这个身体就是我,以假为真。众生不知道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是无常的,是缘生缘灭,是刹那的生灭变化。当因缘俱足,就有了身体,即“身相”。当因缘灭了,身相也消亡了,是因缘和合的假像,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我们说“我”,我们称为身体,都是名相,所以佛在金刚经里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无我可以分为两种,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就是个体而言,法无我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无我,都是没有真正的自性,比如房子,不过是砖瓦木石的组合,没有独立于砖瓦木石之外的“房子”。

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人的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相。因为任何事物都在瞬息万变当中。生命在老化和逝去,物质在风化和变迁。只不过有些事物存在的时间长些,你就感觉有。其实在历史的空间看来都如露水被太阳晒蒸发、如闪电刹那就过去、如梦醒而无任何痕迹可寻,如水泡的生出与破灭。很多现象都是人的心(或叫大脑、观念)想象出来的。比如有个东西存在于某处,而你此时就是看不见、找不到;有些东西并不存在,而人就偏偏说有、是事实。比如一个人说话直,当着人说了你,你会下不了台,其实在别人心中可能并没有太在意那个人的话,而你却很久也过不去,觉得自己失了面子。其实世间本没有面子,也没有你我他,没有你我他之分。因为世界存在于人的心中,人心各异,所以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说法也各异。世间有很多人心里是很少有他人的,更没有他人的面子在心中的。实际上在别人心中没有的,而你心里独有的,都是虚妄的。一切人事物现象虽然会因某些因素而构成,但不能永恒保持不变,是不应该执着于他(她、它)们的。因为一切都是虚妄的假相。是人心变现的。一旦过去了什么都不留痕迹。

正信稀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六节 真正信仰的人,世间少有

须菩提向如来佛禀告说:“世尊!您所说的不住相布施,以及所谓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种无相真空的妙理,有慧根的人,当然信仰奉行,但恐后来末世,有很多一般的众生听了这种说法,能生真实信仰信吗?”

如来佛听了就告诉须菩提说:“你不能这样说!我说的法,虽是深妙,难道都没有相信的人吗?不但现在有人相信,将来也是会有的。我死后的第五个五百年,必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看到此经中的一章一句,自能生心相之心,信以为实。你要知道,这些善根深厚的人,不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千万佛处所种得来的善根。这种人,看到此经的一章一句,就能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提!我确可以洞悉此种净信众生是通佛性的人,他们持戒所修善根,必然得到如十方虚空漫无天际的无量福德。”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些众生善根纯熟,已悟得真空无相的道理,已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并且无法相,也无非法相。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就是这些众生,如果心有所取相,即执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我执不忘,怎能升起净信之心呢?若心执偏空,就是固执人死身心皆断灭,归于空无的一个错误的断见,也与着四相无异。所以于法相实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才得以悟入性空,自然离法。就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常告诉你们这些比丘,对于我所说的一切法,只是要你们假借此法而离相见性;假借此法使你们度脱生死的苦海。如果你们见了自己的本性,证了涅盘之乐时,就可以舍去此法。就好比编竹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就不须要再用筏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舍去,又怎能坚执佛法的世间文词而不舍呢?”

【注解】

1)正信:真正信仰的人。

2稀有:世间少有。

3后五百岁:佛陀出现世间,有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是一万年。正法时期有两个五百年,像法时期亦有两个五百年,加上末法时期的初五百年,是为第五个五百年。经中所讲的“后五百岁”,就是指的末法时期的初五百年(即唐朝中叶公元618年——907年间)。

4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禅宗里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禅师是师兄弟,都是开悟了的人,一起行脚。从前的出家人肩上背着一根木棍子,上面一个铁打的方方的东西,叫做铲子。和尚们背着这个方便铲子上路,第一准备随时种植生产,带一块洋芋,有泥巴的地方,把洋芋切四块埋下去,不久洋芋长出来,可以吃,不要化缘了。第二个用处是,路上看到死东西就把他埋掉。这两师兄弟路上忽然看到一个死人,一个口念阿弥陀佛,就挖土把他埋掉;一个却扬长而去,看都不看。有人去问他们的师父:你两个徒弟都是开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们,两个人表现是两样,究竟那个对呢?师父说:埋他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因为人死了最后都是变泥巴的,摆在上面变泥巴,摆在下面变泥巴,都是一样,所以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通过这个故事,了解金刚经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应无所住”,“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真正学佛不应该着相,也不应该不着相。不应该抓住一个佛法去修,落在某一点上,就先着了相,就错了。如果理解为,我什么都不抓,所以我是真正学佛法,那就更错了,有时候也要认真!所以,“不应取非法”。佛陀后面又说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的说法像过河的船一样。你既然过了河就上岸嘛!过了河还把船背起来走吗?”。佛说:我的说法,都是方便,都是过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说法,如筏喻者。这是个比方。“法尚应舍”,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非法”,何况一切不是法呢!正法,如果最后舍不干净,还是不能成佛的,何况非正法,就更不能着相了。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翻译】

第七节 本无可得,有无可说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已有所得无上正等正觉吗?你认为我有所说一定之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按我所了解佛您所说法的意思,是没有一定的法。而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同时,也没有固定的法让你如来可说的。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您所说的法,是无上菩提之法皆不可以色相取,可以心悟,而不可以口舌说的;只可意会,不可以言说;不可以说它是法,也不可能说它不是法。这又是因为什么缘故呢?因为所有贤如菩萨和圣如菩萨,都用这个无为得法,而得正果。只是根有利钝,悟有迟远,随各人所修的程度不同,得道浅者为贤,要待假言说章句而后自悟;得道深者为圣,就可以顿悟自悟。其成功相同,而所得证悟就有差别。”

【注解】

1所以者何:设问,解释上文所答的因由。

2而有差别:因人而异,因慧根而异,悟有深浅,根有利钝,其成功就略有差别而已。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翻译】

第八节 诸佛所依之法皆由此经生出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果有人将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七宝(如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琥珀)拿来布施与人,你认为这个人所得的福德难道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所得福德,当然是很多。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福德,都是身外享用的,与我真性全不相关,是有相的布施,毕竟还是没有真正的福德可得的。但以人世报施的福德而言,所以您说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

佛又说:“如果有人,于这本般若经中,或者全部受持,或者部分受持,甚而只是受持了此经中的四句偈等语,如此,不但自持,还能为他人讲解经文的意思,那么,他所得到的福德,比前面说的用大千世界的七宝施福所得福德还更多。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因为一切诸佛得道,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法,皆从此经缘生的。所以才说般若是诸佛之母。”

  “须菩提!我所说的佛法,本来是没有的,不过借此开悟众生,并非真有这样的佛法。,替它取名为佛法而已。所以,所谓的佛法,就不是佛法。”

【注解】
(1)三千大千世界:佛教名词,简称"大千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谓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佛教称我们这个世界为娑婆世界。娑婆两字是梵语,意思是会忍耐。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会忍受我们这个世界的苦。我们所在的地方,叫做南赡部洲,在须弥山的南边。 
须弥山四周共有四个洲。东边的叫东胜神洲,也叫弗婆提。南边的就是我们这个南赡部洲,也叫阎浮提。西边的叫西牛贺洲,也叫瞿陀尼。北边的叫北俱卢洲,也叫郁单越。 佛土就是佛所在所教化的世界。据说我们这个银河系的太阳有二千亿颗,而我们这个太阳是最小的一颗。我们这个银河系的全部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化度的世界。宇宙中还有数不完的银河系。在十方虚空有无量无数的佛和无量无数的佛土。 一个佛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据说每一个世界纵向从地狱起,一直向上到大梵天。其中有一个日和一个月,还有一座须弥山。而日月都在须弥山的山腰周围运行。须弥山外边有香水海。再外边有七金山,每一座金山隔一道香水海。总共有七道香水海,七座金山即七金山。 而须弥山都是由四种宝贝合成的,不同我们凡间的土石山岩的山。须弥山在水底下有八万由旬(一由旬=四十里),在水面上也有八万由旬。第一座金山有须弥山一半高。第二座是第一座一半的高。每向外一座高就减少一半。第七座金山的外边,有一道咸水海。而上面所说的四大州就在咸水海的上面。咸水海外边就是铁围山。这样组成了一个世界。这样的一千个世界叫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也就叫做一个佛土。因为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的数目,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而不是一个佛土里有三千个大千世界。佛经上说,从我们这个世界起,一直向西过去,经过一万万万个三千大千世界才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佛国净土。经中明载: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迥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又说:“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执持阿弥陀佛圣号,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2)七宝: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不同历史时期所译的不同版本中,所说七宝也不同,以《无量寿经》为例,汉代版本的七宝为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曹魏时期版本所载七宝为紫金、白银、琉璃、水精、砗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琉璃、颇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宝为黄金、白银、璃、颇梨、砗磲、真珠、琥珀。藏传佛教中的七宝为红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

下面介绍主要几种:

∶指黄金,又称为紫金。梵名苏伐刺那(修跋拏),译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赞叹佛身端严时,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语。《翻译名义集》卷三引真谛之释,举出金之四义:色无变,体无染,转作无碍,令人富,以譬法身常、净、我、乐四德耳。金多用于寺院殿堂、法器、佛像、佛具。

∶指白银。是最廉价的贵金属,佛教认为银所呈现出的光与色都具有息灾的能力,所以银被广泛用于饰物。

琉璃∶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头黎等。译为‘青色宝’或‘不远’。是一种类似玉的宝石。中国、日`本常有人误以为是有色玻璃。此词古来多作‘流离’。《慧琳音义》卷一: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天生神物,非是人间炼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

玻璃∶指水晶。又作萨颇胝迦、飒颇置加、塞颇胝迦、颇梨等。《慧琳音义》卷四:古译云是水精,此说非也,虽类水晶,乃有紫白红碧四色差别,莹净通明宝中最上。红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净无瑕点,云是千年冰化作者谬说也。

砗磲一种生活在深海里的软件动物的贝壳,也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华经玄赞》卷二(末)云:车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间色。砗磲在藏传佛教中是高级的圣物。

赤珠即赤真珠,所见实物一般为红珊瑚珠。《大智度论》卷十云: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佛地经论》卷一云: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通常用红珊瑚珠代替赤珠。

码瑙此物并非今人所称之码瑙,而是翠绿玉或带有深绿色光辉的宝石。

琥珀:琥珀、蜜蜡从地质学上说是同一种东西,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蜡。蜜蜡在藏传佛教尤其重视它,用来做念珠和护身符,有强大的辟邪趋吉功效,黄色蜜蜡还可以催财旺财。

珍珠:珍珠是珍珠贝分泌的胶汁状炭酸钙化合物包裹异物而形成的。以大而圆为贵,一般做念珠、项链。

珊瑚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一种有机石灰质方解石。佛教中一般用红珊瑚。

红玉髓:红玉髓是一种橙色至红色的半透明玉髓,其中的红色是由于铁氧化物造成的。过去由于红玉髓硬度高,不易加工而名贵少见,目前由于科技发达而且红玉髓矿产丰富,因而属于一种低价格的宝石。

3四句偈:偈字为梵语“偈陀”之略。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不问字数之多少,三个字、四个字,或四个字以上,必为四句。

(4)受持:领受在心叫“受”,意念不忘曰“持”。思想上接受相关的戒律,并坚持身体力行,叫受持。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翻译】

第九节 若有一相,实无此得果之相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佛学有成谓之果,初果叫须陀洹。你能产生这种念头,自己说,我已经得到须陀洹果啦!他可不可以这样的想呢?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可以。我不会有这种念想。初得圣果的人,是不会起这样的念想的。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的意思虽称为入流,却无所入,因其是不入色、声、香、味、触、法等事的,能空六尘,便为入流,这初果虽然名为入流,可是根本就是一个名字。名字是没有一个实体的。所以,没有这种念头,才叫做须陀恒。”
     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在修得第二个证果斯陀含时,他说:!我已经得了斯陀含的果位了,他可不可以这样的想呢?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可以的。修行得到第二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么呢?因为第二果斯陀含的心境已经到了至静的造诣,但这种心境还是一生一灭,他的名字就叫一往来。就是一来天上,天报以尽,即转生人间,受尽人间福报,又升到天上,有这种的往来,而实实在在的,他也就没有往来;没有往来,他已经到了生死,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可以有一番生死,也可以没有,往前一进就证得第三果,就没有往来了。这个二果,即一往来果,也就是一个名而已,并没有一个实体。它仅仅就是一个斯陀含的名而已。所以他也不可说是我有所得了。啊!我得? 得个什么呢?根本就是个名义;给他这么一个名,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着,后念即离,所以实无往来,因此名叫做斯陀舍。”
    佛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第三个证果叫做阿那舍,得了斯陀舍后就能说,我已经得了阿那含果了,可不可以这样想呢?”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可以的,不会生起得第三正果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所以阿那含意思虽称为不来果,其实是永不来欲界受生的意思。因为他没有这种妄想,所以才叫不来果;不来就是不到,不来受生死了。所以阿那含只是个名而已。”
    释迦牟尼佛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呢?这四证果叫阿罗汉,你能有自己就得了阿罗汉证果的念想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是的,我的世尊!我不会生起得了阿罗汉证果的念想的。何以见得呢?因为证得阿罗汉果,这不过也就是一个名而已,根本就没有一个什么实体可得的。不要说证阿罗汉果,就是成佛也不能想自已经成佛了,不应该有这种念想的。在行为道,在教为法,道,就是法,佛教本空,有何可得?如果这样想,那就有了一种执着,那就是放不下,也就是,这个法没有空。已悟到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所观之理,能观之心都驱除,这才是证阿罗汉果。如果认为自己已经证了阿罗汉果,就有了我相了;有了我相就会生出一种对待,有了人相了。人我,这一有,对待法就变成众生相了;有了众生相,就有了寿者相。着了这四相的妄念了,就不能叫做心境俱空的罗汉了。我的世尊!你佛陀老人家当日曾经说我须菩提得到了无诤的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须菩提是最通解空理的,故于弟子中所得之无诤三昧,最为第一。同时又说我是第一个离去六欲的大阿罗汉。即使佛陀你如此的称许我,我也没有这种念想,觉得我已证了阿罗汉果了,说我自己是个离去六欲的阿罗汉。我的世尊!假设我有这种的念想的话,说我自己已得到了阿罗汉之道,我就谈不上清净,谈不上离欲了,谈不上无诤了,便是我已生了妄念,便是有诤,又怎么能称得上六欲顿空呢?我要这样想,世尊你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一个最欢喜修行清净行的人。因为如有这种念想,须菩提我就不够清净,不够无不够离欲了。我既没有我执,又没有法执。我也不执着,不会自满的说,哦!我已经得到阿罗汉果了、阿罗汉道了。因为我没有这种的这个念,所以,这才够上清净、无诤、离欲阿罗汉。所以佛才说我是一个第一离欲阿罗汉。如果我要有这个念,佛就不会这样讲啦。而祗不过有一个虚名,说,须菩提,他是一个欢喜修清净行的这么一个人。并没有实体,说,我有一个什么所得,实无所得。我虽然证了四果阿罗汉,而无所得,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什么也没有的。”

【注解】

1一相无相:修法修行,得果有四: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佛法无相,而无相中亦可有果,果虽有四种,而得果时却是没有相的。一相无相,就是说即使得了果,如果有一相,实无此得果之相。一相,也就是“无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些小乘修行果位统统不过是虚名,修行的人一旦执着于这些虚名,那就谈不上“清净行”,就会堕入“有相”的境界之中

。(2无诤三昧:梵语音译“阿兰那”,华译“无诤三昧”,是大乘佛教中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无诤三昧”,就是无“我、人、彼此、高下、圣凡”之分,一相平等。连真空亦无住,若有住者,即有对待,便生诤论,长系生死矣。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须菩提最通解空理,故于弟子中所得之无诤三昧,最为第一。

(3)须陀洹:旧译为入流,新译为预流,是沙门四果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圣人之流的意思,预流是预入圣者之流的意思。须陀洹又作“初果、预流果、入流果、第一沙门果、第一果”,断身见、戒禁取、疑者,最多七次受生后就证入涅盘。

4斯陀含: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果名。又分为“斯陀含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初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般若涅盘,至此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薄地。

5阿那含:沙门四果中的第三果名,译为不还,或不来,是断尽欲界的烦恼的圣人的通称。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

6阿罗汉:沙门四果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阿罗汉有六种:退法罗汉、思法罗汉、护法罗汉、安住法罗汉、堪达法罗汉、不动法罗汉。

7境智:所观之理叫做“境”;能观之心叫做“智”。

8乐阿兰那行者:“乐”,爱,好的意思;“阿兰那”,梵语,译为“无净”“寂静”。就是无人我行的意思。涅盘经曰:须菩提往虚空地,若有众生嫌我立着,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不移处。即此意也。“行”,萌之于心曰念,见于行为曰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翻译】第十节 心地斋庄严肃,便是净土。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认为以前我在然灯佛那里,从他那儿有没有得法呢?”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啊世尊!您在然灯佛那里,是自修自悟,于法实无所得。”

佛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菩萨发心从事庄严佛土,是不是真的有佛土可庄严呢?”

须菩提回答说:“不是。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你所说的庄严,不是形相庄严,不过假藉庄严之名而已。”

佛又说:“就因为如此,须菩提!你等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像这样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执着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否则便受六尘所蒙蔽、所束缚,妄念旋起,怎么能清净呢?应于六尘之上,总无所往,而生明觉之心。清净心是本无所住的。”

“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如须弥山王,你认为怎么样?他的身形是否很大?”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你说过。非相法身,乃是清净本心,是真法身。他的身形再大,也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岂能与须弥山所比量呢?这只不过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大身而已。”

注解】

1庄严净土:不是指一般人所见的色相庄严,如修庙建寺、以为金碧辉煌,就是庄严。这是大般若的净土,佛的净土,不是仅指西方极乐净土。所谓庄严净土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是心清净,心空,真净土。

(2)燃灯佛:又名锭光佛。释迦佛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届满时,刚好此佛出世,他买了五茎莲花去供佛,又以头发铺地给佛走路,佛即为他受未来成佛的记别。智度论说: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燃、然通假。

3庄严佛土:并不是真的实有庄严国土的事。因为佛土与佛土庄严如幻如化,是非庄严的,不过随顺世俗,称之为庄严而已。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完成:1.降伏烦恼障,2.破除所知障,3.修种种的福德。在修种种的福德中,要完成:成就庄严的报身,成就庄严国土,成就眷属。初地到六地的菩萨并没有所谓的庄严国土,他们是以神通去不同佛国的国土做供养、去修菩萨道的事业。第七地菩萨开始庄严国土,到第八地的菩萨就没有这样做,佛法说他们无功用心,就是他们再也没有造作心去做了。菩萨修到八地的果位,就没有心愿了;有心愿就是有执着,是不能成佛的。

(4)摩诃萨:是摩诃萨埵的简称,汉译为“大心”,或“大有情”,是菩萨中具大觉性者,即大菩萨。

5须弥山王:须弥山,汉译“妙高山”,因为它是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为妙,因为它是独出群峰诸山不能与之相比的,所以称高。须弥山,为古印度人观念中,人世间最高的山与地理中心,佛经说须弥山高有八万四千由旬,阔有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此山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水海,咸水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部洲即在此咸水海的四方。 因为须弥山是诸山之王,宇宙的中心,所以叫须弥山王。 佛常用须弥山或须弥山王来做比喻,表示一个事物大到极点,大到不能再大了。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翻译】

第十一节 持经以度人,乃无为之福,胜于布施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的沙的数目,是不能以数计算出来的。现在以一粒沙比喻一条恒河,那么这么多的恒河,河中又复有沙,在你的意思看来,这些各恒河里的沙,难道你认为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沙数的确非常多,我的世尊!以一沙各代表一恒河,河尚且就有无数多,何况是所有河中的所有沙呢!”

佛又说:“须菩提,我实言告诉你,也来问你,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一粒沙当作一个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那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所得福德当然很多。我的世尊!”

佛陀于是又对须菩提说:“若有善男子或善女子,为他人说及(受持)此经,不要说全部,哪怕就是受持四句偈颂等,能为他人解说,那么这人所得的福德,还要比前面所说的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人所得的福德多得多哩!”

【注解】

1无为福胜:指以无为法布施,所得的福报,是无量无边的,比那用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还要优胜得多。

2恒河:梵名,又作恒迦河、恒伽河、殑伽河。意为“由天堂而来”。为印度三大河流之一。发源于西藏冈底斯山脉,在喜马拉雅山顶4200公尺之高处,向东南奔流八百公里,于东孟加拉国与布拉马普得拉河会合,流入印度洋,流长约2700公里,两岸约1500公里之地作为神圣的朝拜地区,于河岸两旁建筑无数寺庙,各教教徒常至此巡礼。印度教视恒河为圣河,传说由仙人之祈求,恒河水自毗湿奴之脚尖流出,自天而降。佛教亦视为福水,佛陀常至此宣说妙法。其流域一带称恒河平原,即印度大平原东半部。上流为阿闼婆吠陀及梵书成立时代之印度文明中心,中流为古奥义书时代之文明中心。至释迦佛陀应世,恒河两岸更是佛陀及弟子教化活动之重要区域。其地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故印度人视为神圣之地。恒河沙粒至细,其量无法计算。诸经中凡形容无法计算之数,多以“恒河沙”一词为喻。

3满尔所:“如许”的意思。可以翻译成“这么多”、“那么多?。

4胜前福德:这里指比较前面第八节所说的“用三千大千世界来布施”,所得福德更多。因为七宝布施是“财施”,持经解说是“法施”。财施有尽,法施无穷;财施不出欲界,但可享受世间富贵之报;法施能出三界,可成无上菩提之道。相比之下不能同日而语,当然远胜得多。

5受持:见第八节注。

6四句偈:见第八节注。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翻译】

第十二节 手持正教,天人尊重

佛再次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人随便在什么地方,演讲此经,甚而至少只说四句偈等,使那些听经的人,消除妄念,悟出人本来的佛性。这个说经的处所,就是圣地。一切世间的天道菩萨神明、人道的众生、阿修罗的恶魔等,皆受感动。都应前来恭敬供养这说经的人,如同敬仰佛像塔庙一般。何况有人能完全受持读诵全部般若经典,当然是格外值得尊重和供养的了。”

“须菩提!你应知道这持经的人,成就了世上第一无上正觉稀有的菩提法。”

“所以,若是《金刚经》所在之处,就等于有佛在。说经的人就是佛,听经的人就是弟子,经典是法宝,有佛是佛宝,尊重弟子是僧宝,就像是三宝(佛、法、僧)同居一处,就等于足具三宝,如此稀有的般若大法,我们应恭敬尊重它才是。”

【注解】

1正教:所说契于正理。谓之正教。这里指持般若大法。

2阿修罗:这里指好争斗鬼神之一种。

3佛塔庙:塔和庙在中国是分开的,但在印度和东南亚佛教国家二者是连在一起的。有塔的地方就有庙,有庙的地方就有塔。

4读诵:对文曰读,背文曰颂。读诵,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意。

5是经: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法受持分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翻译】

须菩提听如来佛说完了前节的经,正当这个时候,须菩提对佛陀说:“我的世尊!此经应该取一个什么名字?我们应当怎样受持奉行此经呢?”

如来佛就告诉须菩提说:“此经就取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用这个名字为最上第一稀有之法。你们应当奉行和持守之。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密,是妙觉本性,空如太虚。本体既然是虚无,那里还会有什么名字。不过恐怕人生断见,不得已勉强取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称,为便于众弟子奉持而已。须菩提!你认为我对此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我的世尊!般若是在于自性自悟,既无可名之名,如来是无所说。”

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回答说:“实在是太多了,我的世尊!”

佛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这许多的微尘,在我看来,原是幻妄之物,转眼即空,非是真有这微尘,不过是名之为微尘而已。如来所说的世界,原无实相,非真有这个实相,非真有这个世界,是不过名之为世界而已。”

佛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又三十二种妙相,你认为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见,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您所说的三十二相,是属于因缘假合,亦即随着众生的妄心所现的假相,根本没有它的实在自相可得,也是假藉个名称为三十二相而已。所以说即是非相,是非色身庄严之相。是以假名三十二相来接引人而已。”

佛又再提醒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相等恒河沙的生命来布施众生,以牺牲生命来布施以求福德。再说假如有另一种人,演说此经,甚而至少只说四句偈等,不但自持,还能为他人解说,他持经布施所得的福,还是比前面说的舍身布施的福更多。

1)金刚般若波罗密:智慧如金之刚利,断绝外妄,便可达到诸佛极乐的彼岸。(见前经名意译)

2三十二相:指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等,略称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如来具容貌相好十二种;身体相好十种;手足相好十种。以三十二种净行,修成三十二种相好。此三十二种相,都是应身相,应相可见,法相则不可见。(三十二种相名称如下: 一、足安平相 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底也。二、千辐轮相 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三、手指纤长相 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胜余人也。四、手足柔软相 谓手足极妙柔软,胜余身分也。五、手足缦网相 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六、足跟满足相 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是足也。七、足趺高好相 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八、腨如鹿王相 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九、手过膝相 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十、马阴藏相 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十一、身纵广相 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十三、身毛上靡相 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十四、身金色相 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 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十六、皮肤细滑相 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七处平满相 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十八、两腋满相 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也。十九、身如师子相 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二十、身端直相 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二十一、肩圆满相 谓两肩圆满而丰腴也。二十二、四十齿相 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二十三、齿白齐密相 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二十四、四牙白净相 谓四齿最白而大,莹洁鲜净也。二十五、颊车如师子相 谓两车隆满,如师子王也。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二十七、广长舌相 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二十八、梵音深远相 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 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精色也。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 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 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离相寂灭分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稀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翻译】

脱离一切形象,则真心寂静,妄心消灭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佛陀解说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深心领会而得到彻底了解其中的意理和旨趣,自己为闻此经太迟了,于是就自感伤心地涕泪悲切。不禁对佛陀赞叹地说:“稀有的世尊!您所说的这个深奥微妙的经典,我从昔日受学以来,所得于如来的慧眼,仍善能领悟,所闻的经典虽多,却没有听到过您的这部真空无相之妙经。世尊!如果将来再有人得闻此经,发一念笃信的心,其心纯正,毫无慾尘,清而不浊,净而不垢,生般若真实不虚之相,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成就诸佛第一等稀有的功德。世尊!所谓般若实相,空如太虚,无有形迹,即是非有实相可见。所以我师如来您说,名之为实相而已。世尊!我现在得闻此经,自能信而无疑,解其妙理,信奉修持,尚非难事。若当来世后五百年,其时所有众生,离开我师父已甚辽远,佛已灭度,又不得亲承大教,遥遥旷代,听闻此经,能信解而受持,那这个人真可谓世间第一等稀有功德的人了。什么缘故呢?因为此人之心,必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顿悟真空,所以能悟得这样很深奥的经典。为什么呢?因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非相。怎么会是这样呢?因为脱离了一切诸般的行相,其心空寂,就能与诸佛并驾齐驱,就得名之为佛了。”

如来佛告诉须菩提说:“诚如你所说的是,若果将来再有人得闻这部真空无相的经,便能信奉受持,不惊(无疑心)、不怖(无惧心)、不畏(无退心)应当知道,这种人是是世上非常少有的。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来所说的第一波罗蜜,原非真有这第一波罗蜜,不过特名之为第一波罗蜜而已。须菩提!忍辱亦名波罗蜜,所以如来我说,非真有忍辱的波罗蜜,不过特名为忍辱之波罗蜜而已。为什么呢?须菩提!就好比我的前生,被歌利王支解身体的时候,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否则当时我在被支解时,如果我着有四相,必定心生忿恨,必成苦果。须菩提,我又想起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时,就已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了。可见,历劫顿悟真空,决不是一朝一夕所成的。所以说,须菩提!菩萨之修行,首当空其心,离一切相,方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此心中不执着于色,不执着于声、香、味、触、法,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若于六尘中,一有执着,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的住处。所以我说,菩萨心本来是虚而明,若住于六尘就不能觉悟,我所谓的不应住色布施,原因就在于此。须菩提!菩萨不住色布施,发心广大,不是为己,是为有利于一切众生,应该要如此无相布施。而如来我所说的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我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皆是无上的菩提,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如常不变,不是欺人的,也没有两种说法。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之法,是真如无相,无实性;是自性自足、无虚妄的。须菩提!如果菩萨是一心执着于法而行布施,则是未离四相,有如人进入暗室,一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不执着于法而行布施,则如同人张开眼时,日光四照,见种种色;其心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须菩提!当我灭后,到了后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把此经受持读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我当知此人,也必以无上智慧照鉴之。而此人成就见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注解】

1涕泪悲切:须菩提自庆现在得闻般若喜极而泪。

2慧眼:指智慧之眼。性空之智慧,故称慧眼。因其照见诸法真相,故能度众生至彼岸。就是照见真空无相的智慧。

3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佛陀本生谭中所出现之王名。又作哥利王、羯利王、迦梨王、迦陵伽王、羯陵伽王、迦蓝浮王。意译作斗诤王、恶生王、恶世王、恶世无道王。佛陀于过去世为忍辱仙人时,此王恶逆无道,一日,哥利王率宫人出游,遇忍辱仙人于树下坐禅,随侍女见之,舍歌利王而至忍辱仙人处听法,王见之生恶心,他说,你既然是修道的人,我要杀你,你会不会嗔恨?释迦牟尼佛说:此心绝对清净,假使 我起一念嗔心,你把我四肢分解割掉后,我就不能复元。结果歌利王一节一节把他割了。释迦牟尼没有吱一声,心里头也没有起一念恨他的心理,只有一念慈悲心。完了以后,歌利王要求证明,释迦牟尼说,假使一个菩萨的慈悲心是真的话,我的身体就马上复元。结果他立刻复元了,又活起来。这个故事比耶稣的复活厉害多了,所以佛说,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在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把自己本身的故事,说给修行的人做个榜样。

4忍辱:内心含容谓之忍,外境横逆谓之辱。忍辱有三种:一为生忍,即人对我虽无礼相加,我要忍受;二为法忍,即菩萨行一切度众生事不生疲倦厌烦心;三为无生法忍,即不见生忍,不见法忍,忍不生不灭的真法性。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翻译】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一日之间,早晨(从寅时到辰时)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于人,中午(从此巳时到未时)又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于人,晚上(从申时到戌时)也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于人。如此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次皆如此布施于人,自当得布施之福。如果再有人,听说了此经,而能笃信不生疑惑心,那么他所得的福德则胜过前面说的以身命布施于人的人。何况是再进一步手书口诵此经,为人解说此经的意义,其所得的福德之无量,就更多了。须菩提!简而言之,因为此经所得的福德不以用心去思用口去议,不可以用秤去称,也不可以用尺去量,它实是有无边际的功德。如来为了要启发众生,使他们能修成大乘菩萨,所以讲说此经。如果有人能对此经受而信心、持而不忘、对卷而读、离卷而颂,又能到处为他人解说,如来以智慧的眼,会完全知道这个人,会完全看到这个人,皆得成就他不可量,不可称,无边无际,不可思议的功德。这种人既能成就此功德,就足以能担任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法。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那些喜好小乘教法的人,局于妄心,执着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对此大乘教圣经,不能理解,不能听、受、读、诵,更不能为人解说此经。须菩提!无论在什么地方,如果有这部般若经典在,又有人能讲解此经,就足以感天地,动鬼神,则凡世间的众生,不论是天,是人,是阿修罗,都应当供奉这个人;都应当知道这持经说经之处,即等于是佛塔的地方;都应当尊重恭敬,作礼围绕,用各种香花,散布于这持经说经之处。”

【注解】

1初日分 中日分 后日分:早晨(3009:00)、中午(9:0015:00)、晚上(15:0021:00

2信心不逆:不产生疑惑之心。

3:同“花”。

附说:本节经文是将第十三节的“受持读诵”内容进行引伸,不是重复。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翻译】

第十六节 人持此经,能令罪业之障皆净,转罪成佛

佛再次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男信女),能受持读诵此经,不但不得别人恭敬,却被人鄙视,这就是因为他在前世造有罪过叶缘,今世本来应该堕入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中受尽苦难,只因今世读诵般若经典,减轻了他的罪业,被人轻贱,就是在抵消,先世的罪业也在渐渐地消灭。只要他不断地修持,依然可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佛果。须菩提!我回想从前,在未遇然灯佛之前,历经了无数无量的劫数,曾经遇到过八百四千万亿之多的一万万佛位,都是一一供给奉养,且尊重每一位佛都一样,无一不全心全意的供养。如果以后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的功德,比我以前供佛的功德,还胜过无数倍,我还不及他的一分功德,乃至算数都尽,比喻都穷,总不能及持经功德的百分之一。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来末世,有能受持读诵此经,他所得功德的广大,我若具体说出来,或许有人听了,其心会痴妄迷乱起来,狐疑不信。须菩提!你当知道我所说的金刚经的意理,是不可思议的;将来所得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注解】

1三恶道:指地狱、饿鬼、畜生。

2阿僧祇:梵语,华译“无央数”即无数的意思。

3得值:遇到过的意思。

4那由他:他音tuo,华译为“亿”,即一万万。

5或有人闻:或许有人听了。这里的“人”,指慧根愚钝的众生。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翻译】

第十七节 究到尽头,总是一个无我

当佛说完了前一章节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的时候,须菩提再禀白佛说:“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出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如何能常保持这菩提心?又如何能降伏妄念心呢?”

佛告诉须菩提说:“学佛的善男信女,凡事要发正等正觉大菩提心的人,就应当有这样的念想:‘我应消灭度脱一切众生妄心,等到灭度一切众生妄心已尽,就是属于菩萨所应度的,都已度了,而无一众生妄心,说道底,实无一众生是我所灭度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如果菩萨以为我能度生,是即有我相;若果菩萨以为众生是我度的,即使有了人相,;有了人我相,是即有众生相;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就会执著生命的存在,是即有寿者相。有了四相的观念存在,就和普通的凡夫一样,那里还有资格称为菩萨!有了四相的观念存在就不能称之为菩萨的原因是为什么呢?须菩提!你应当知道,菩萨之所以称之为菩萨,是由于发菩提心而来的,发菩提心,不是有个实在法而发的,我如来原没有什么法,就是教人发出无上正等正觉的真心。须菩提!你认为我在然灯佛那里,有没有从他那儿学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真菩提心法?”

须菩提立即回答说:“没有啊,世尊!照我了解师父所说的道理,您在燃灯佛那里,乃是自性自悟没有从他那儿学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真菩提心法。”

佛说:“是这样,是这样。须菩提!诚如你所说的是。我老实告诉你,在燃灯佛那里实在无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须菩提!如果说有方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话,那么然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当时就应该传授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以悬记,说我来世方能成佛,并预定来世成佛之名号,称之为释迦牟尼!就是因为他当时实在没有方法使我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所以才给我授记,说出‘你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样的话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意思,就是诸法如意,如果有人说,如来当时已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那就错了。须菩提!就因为当时实在没有方法可得此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须菩提!我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是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有形相见,乃是无实无虚,不可以言语形容。所以我说,一切法中,只要能自悟真如,都可称之为佛法。须菩提!所称的一切法,实际上并非是一切法,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一切法而已。须菩提!譬如有个人的身体高而且大,真的是大身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您所说的人身的长大,实在没有大身的真实性,清净法体,量等虚空,才算是大。所言大身,不过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大身而已。”

佛又说:“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菩萨度生,是本身应做的事。可是,当去度众生时,决不可有我当灭度众生的观念存在,假如菩萨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那他就没有做菩萨的资格了,就不能称之为菩萨。为什么说的这样严重呢?须菩提!因为实无有灭度之法,人法两空,这才可以名为菩萨。因为实在是没有法可得,所以我说,一切法中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一切法自然都是佛法。须菩提!如果菩萨说,我应当庄严整饰佛的刹土,也是着于相,不可称之为菩萨。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庄严佛土,是没有能庄严的人及能庄严的法,亦即没有实性的庄严佛土可言,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庄严而已。须菩提!若菩萨能大彻大悟,通达无我无法的人,才可以真正称之为菩萨。”

【注解】

(1)         如来:金刚经第二十九节:“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2)         如来者:即法性无有差异者,诸法如意。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翻译】第十八节 万法归一,更无异观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肉眼吗?”

须若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肉眼。”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天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天眼。”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慧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慧眼。”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法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法眼。”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佛眼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佛眼。”

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在恒河中所有的沙,我是不是说它是沙呢?”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说它是沙。”

佛说:“那么,须菩提,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如果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恒河,再以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以一粒沙比作一佛世界,你认为这样的佛世界难道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说:“不必远说到那么多的佛世界,就拿你所处的世界来说,所有众生的心思,随情而迁,逐境而生,种种心思颠倒妄想,我却能以清净的五眼完全看得见,完全知道。为什么呢?我是这样说的,因为所有这些心思,皆是众生的妄心,并非本性常住的真心,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心罢了。这又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常住的真心是寂然不动的,过去的心思不可滞留,现在心思不可执着,未来的心思又不可预期。”

【注解】

1肉眼:血肉之躯所具之眼,即平常人的眼睛。只能看见障内所有的东西,隔一层纸就看不见。佛为普度众生而现身在人间,故亦有肉眼。

2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修成的,如阿罗汉得神通而发的天眼,可以看到大千世界以内的事;别一种报感的,就是天人所具的天眼,通而不碍,可以观察一切事物。佛有时为着度天道众生而现身天道说法,故亦有天眼。

3慧眼:能通达诸法,能用智慧照见真空之理,所以称慧眼。得慧眼的圣者,必然得天眼,而且,所得的天眼胜过天人的天眼,能见天眼所不能见。

4法眼:这是菩萨所具有的。不但能通达诸法空性,并且还能以种种法门去化度众生,所有名为法眼。的法眼比的慧眼更难,有法眼必有慧眼,有慧眼未必有法眼。

5佛眼:这是为佛所具有的。傅大师有颂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6尔所国土:即如恒河沙那样多世界中的国土。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翻译】

第十九节 尽法界中,无不流通度化

佛问须菩提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果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众生,此人用它来布施因缘,你认为他得来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是这样的!世尊!此人用它来布施因缘,他所得的福德非常多。”

佛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以有实在大千七宝来布施,因其心执着于福报,其福报亦因其所施的因缘有限,所以我说他因此所得的福德不多;如果以无住实相的福德来布施,因为他心量如空,所以我说他得的福德是无限的。”

【注解】福德无:心量如空,所以福德无量。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翻译】

第二十节 色相缘生 离之即见性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佛陀可以用圆满的色身来现身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可以用圆满的色身来现身。为什么呢?因为您所说的具足色身,虽有三十二相,变化神通,但仍是缘起而非实相,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具足色身。”

佛又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可以用圆满具足诸相来现身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您不可以用圆满具足诸相来现身。为什么呢?因为您所说的圆满诸相,亦是缘起而无自性的,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具足诸相而已。”

【注解】

1)具足色身:具足,是圆满的意思,色身的具足,就是像常人的圆满的肉身。

2具足诸相:通常说佛有三十二相。具足诸相就是诸相圆满(无量相好)。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翻译】

心法之妙,非言说所可说

佛陀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你不要以为我会作这样想:‘我如来应当是有种种说法以度众生的。’你们千万不要用这种念头来揣度我。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他这么说,不是称赞我,是在毁谤我。是不了解我所说的道理,才会这么说。须菩提!所谓说法的意思,不是假于口说就能尽的,佛的真空妙理,原来无法,只不过为众生解除外邪妄心而说的,使之了悟真性,自证佛理,此乃假藉一个名,称之为说法而已,实际上我并没有说法。”

那时,须菩提向如来佛禀白说:“世尊!恐怕未来世的诸众生,听到这个无法之法,无说之说,不能完全了解,不知他们能否生信心?”

佛回答说:“须菩提!众生本来各具有佛性,所以说他们是非众生,但他们尚未解脱妄心,所以也不能说他们不是众生。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因为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只是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超出众生之外。所以如来说,现在不过先假借一个众生之名,称之为众生而已。”

【注解】

1)无法可说:因为法本空寂,是一种声音、文字而已,所以说“无法可说”。

2)慧命:凡年龄高的、道的好的、智慧深的、戒行净的,以惠为命,即为慧命。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翻译】

第二十二节 法本真空,全无可得

须菩提向如来佛说:“世尊!您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真的是全无所得吗?”

佛回答说:“正是!正是如你所言。须菩提!我于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正法中,不仅没有所得,甚至没有丝毫少法所得。因为凡是可以用得失来衡量的,都是身外之物,而不是自性的。有得就有失,就不能称之为无上。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而已。”

【注解】

少法:一点点法,一丝一毫的法。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翻译】

第二十三节 以清净心,行诸善法

“再其次,须菩提!我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是人人具足,故曰平等,佛与众生所具有的菩提心,亦没有高下,所以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因为在真性中,原本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等四相,如有此四相,则是受浮尘妄念所蒙蔽。所以能修明心见性的一切善法,就可以得无上正等正觉菩提。须菩提!我所说的善法,乃本性中自然的觉性,原本就无善恶,只因为了开悟众生,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善法而已。”

【注解】

1是法平等:指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平等,人人具足,世世相同,均平而无偏,相等而无别。

2无有高下:上至诸佛,下至众生一律平等。

3善法:接引众生入道之门,如布施、持戒、忍辱、禅定都是明心见性的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翻译】

佛继续告诉须菩提说:“须菩提!如果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如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宝,来行布施于人;如果另外有人受持、读诵这个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是少至其中的四句偈等,来为他人解说,则前者以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比不上后者所得福德的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如算数之多,譬喻之广,都不及持经者一分功德之多。”

【注解】

1诸须弥山王:“须弥山”是中山之王(见第十节注解)。“诸”,众多。

2四句偈:见第八节注解。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翻译】

佛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你们切不可认为我如来会有这种念头——我当用佛法度化众生。须菩提!你切勿有这种想法,来揣测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众生是被我所度化的。若有众生说是由我所度化的,那么我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我虽口称有我,实际上却无我见,而在凡夫看来,则执着有我,以为只有我能度化他们。须菩提!事实上,迷则为凡夫,悟则成佛陀,只要能了悟,就不是凡夫,不过在他们未了悟时,称之为凡夫而已。”
附注:佛与凡夫,本同一性,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如来,凡夫与如来,同具佛性,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哪有能度之如来,所度之众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翻译】

第二十六节 清净法身,非属色相

佛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你认为可否用三十二相好来观见如来法身呢?”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是这样的的!可以用三十二相来观见您的法身。”

佛因为须菩提尚未明白其中的深义,于是立即加以斥责说:“须菩提!若果用三十二相好来观看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有三十二相色身,转轮圣王岂不就可以成为如来了吗?”

须菩提听了如来的反诘,立刻有所领悟,即禀白佛陀说:“世尊!我已理解您所说的意义了,的确不可以用三十二相好来见如来。”

这时,如来见须菩提已领悟了他的真意,于是就引用了以前曾为“声闻行者”所说过的四句偈言:

“若以色相见我,或以声音求我,此人已行邪道,不能见我如来。”

【注解】

1)转轮圣王:梵语音译,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意即旋转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但其所具的三十二相是“有漏”福业所成,所以相欠清净分明;而佛陀应身所具的三十二相,是由“无漏”清净业所成,相相清净分明,两者 截然不同。

2)三十二相:见第十三节注解。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翻译】

佛陀接着上节的交谈内容再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如果你是这样想:以为我如来是因为不具圆满的三十二相的缘故,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果,那你就大错了。须菩提!你千万不可有这种想法啊!不要以为我是因为不具圆满的三十二相的缘故,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果的!须菩提!你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以为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人,说一切诸法都可断绝灭熄不用了,你切勿这样想啊!为什么呢?因为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人,不会说诸法是断灭相的,在未醒悟时,还是要按佛法进行修行的。”

【注解】

1诸法断灭:即一切的法,都可不用了。

2于法不说断灭相:当还没有醒悟的时候,还必须按佛法进行修行。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翻译】

第二十八节 不贪不受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发大心的菩萨,以充满恒河沙一样多的世界所有的七宝,行布施于人,他所得的功德当然很多,但他因心着相,故所得的功德虽多而有限;如果另有一位行善的菩萨,能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无我之忍,心不着相,则这位菩萨,所得的功德要胜过前面那位菩萨的功德。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因为像后者这样的菩萨,不是为得福德而度众生的,他们也没有想享受这世间的福德,所以,他的功德胜过了前面的发大心的菩萨。”

于是须菩提问说:“世尊!因果受施是理所当然,为何要说菩萨不受福德呢?”

佛告诉须菩提说:“须菩提!菩萨度众生行布施,本来是应该的,不应因贪求福德才行布施,所以我说菩萨不受福德。”

【注解】

1不受:凡人对一切生了动念之心就谓之“受”,是没有忘记细微的我;无我则无受,故曰不受。

2不贪:常衡不足谓之贪;常求乐慾谓之贪。不求乐慾,不求福德,一切无我,就叫做不贪。

偎依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翻译】

第二十九节 四威仪中,心长空寂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我如来现身人间,一样的有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以为我也着于相。这个人是不了解我所说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本性,是真性自如,充满法界,随感而发,来固非来,去亦非去。就因为无去无来,所以称之为如来。”

【注解】

1如来:“如”亦名“如实”,即真知,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故名。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如来的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所以如来与佛,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如来又是一种称号,是一种境界的称呼。

(2)诸法如意:就是不二不异的意思,佛法是无取舍的即诸法如意。如金刚经说,如来者即诸法如意。如此如此,无二无别,一切无彼此,如来就是如意的现实,即不能说有能得所得。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翻译】

第三十节 理本无形,一合之,便落相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一个善男子或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捣碎成为微尘,在你的意思这些微尘难道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这微尘非常多,世尊!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果这些微尘是有实体的,那您就不会说微尘众多了。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您所说的微尘众多,也是缘起非真实的,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微尘众而已。世尊!您所称的三千大千世界,同样也是缘起的假像,也是非真实性,也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世界而已。为什么呢?如果有一真实性的世界,即是一合相,浑然成一体。不能被碎为微尘的。所以您说一合相亦非实有,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一合相而已。”

佛说:“须菩提!所谓一合相之理,空而不空,妙不可言喻。但世间未悟的凡夫,依恋眼前实体幻境,以为有一合相的实体。

【注解】

一合相:一个由众多极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质。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集合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翻译】

第三十一节 知识简洁,皆属虚妄,尽灭不生,方成正觉

佛问须菩提说:“须菩提!若有人说:‘佛说过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种话。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这个人是否了解我所说的意思?”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这个人并不了解您所说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您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便不是真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个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其实都是虚妄的;本来没有相,也没有见,不过,佛说般若的妙法,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而已。”

佛又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凡是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人,对于一切佛法,不应别生知见,应如此认知,应如此为见,应如此信解,而不生法相。须菩提!你要知道,所谓法相,我说即非法相;不过是虚空中有幻相,所以才称之为法相。”

【注解】(1)如是:知就是知道,要了解知道金刚经这些一层一层的道理。(2)如是见,也看到过这个现象、境界,就是知见要有这样一个见解(3)如是信解确信和了解。佛教谓对佛法心无疑虑﹑明见其理为信解。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翻译】

第三十二节 应现设化,都非真实

佛对须菩提说:“须菩提!假若有人以充满了无量无限无数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于众生,这个人所得的功德,是多得不可计算的。如果另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为了普度众生而发了无上菩提心,受持读诵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部或半部,甚至少至其中的四句偈等,或者为人演说,使人悟性,那么此人因此所得的福德胜过前面以七宝布施的人更多。而受持此经的人要如何为人演说呢?必须要不着于相,不动心。为什么呢?因为世间,凡是有所为而成的法,都是生灭无常,如梦想非真、如幻化之无实、如水泡之易散、如光影之难捉、如朝露之易消、如闪电之刹那,凡属有所为,终究是虚幻的,应该都视为有如此六种一般的情况去观察一切所作为之法。”

佛反复阐明这部般若之典,至此已说解完毕,金刚法会圆满了。当时,长老须菩提,与同时在法会听经的诸僧人、女尼、男居士、女居士、及从一切世间来的天、人、鬼、神等,听完佛所说的般若大法,无不欢喜感化,信受其言,领之于心,奉行其教,弘扬光大。

【注解】

1阿僧祇: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见十六节注解)

2七宝: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真珠、玫瑰。阿弥陀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玛瑙。

3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因为七宝布施不过想世间之福,其福有尽。而持经演说,乃是出世间之福,其福无穷。

4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不取于相是指他们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如如不动是指他们心的平静状态,指他们面对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

(5)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露、电,谓之六观。六者之相变灭无常,应该把法都看着是变灭无常的。

6比丘、比丘尼:出家弟子的男女二众。即和尚和尼姑。
 

(7)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学佛的男人叫优婆塞  在家学佛的女人叫优婆夷,都是佛教的居家信徒,还可以叫“居士”。

8天人:又作天众。即住于欲界六天及色界诸天之有情。亦指住于天界或人界之众生。据经典记载,天人欢喜赞叹佛事,奏天乐,散天花,薰天香,飞行于虚空。以多披挂璎珞,飞于天空,故称为飞天,自印度以来,佛教多用以表现其庄严。于诸经中,甚少有关色界天人之记载,然欲界六天之记述则颇为详备。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黄、黑等七种身色光明,清净微妙,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可随意变现各种长短大小粗细等形象。其发柔软润泽,其齿白净方密。其去来行步,无边无碍,缓急自如。两目清澈,久视不瞬。欲界诸天仍有淫欲,其成淫事之法,夜摩诸天互执两手,兜率天彼此忆念,化乐诸天相互熟视,他化自在天则须共语,魔身诸天仅须相视。诸天之寿量竭尽时,必呈五种衰败之相,称天人五衰。有关天人之图像迄今仍存者,有印度秣菟罗博物馆所藏之“石造释迦说法像”,像中佛陀光背上刻有二飞天。敦煌千佛洞之壁画中,亦有散花奏乐之飞天图绘。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三尊像之后光中亦刻有飞天像,其天衣宛如火焰,栩栩如生。日本法隆寺、药师寺、冈寺、法界寺、平等院等名刹亦大多存有天人图像之壁画、屏风等。

(9)阿修罗:又作阿须罗。旧称阿修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译曰无端,容貌丑陋之义。又曰无酒,其果报无酒之义。新称阿素洛。译曰非天。其果报胜似天而非天之义。为常与帝释战斗之神。六道之一。国人称其为天神,且凶狠而好斗。据《观佛三昧经》说,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这肉卵经八千年后,终于生出一个女怪,身长有如须弥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脚,头、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样貌好不骇人,即为阿修罗始祖。女怪后又产下一男怪名毗摩质多,因有无比威力可自由来去天上人间,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无数美女环绕后,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达婆女求婚,结果乾达婆欣然同意婚事,于是阿修罗一族日渐繁盛。毗摩质多风情万种的女儿,使得已有妻妾亿万的天界帝释天为之倾心,娶为嫔妃。不料帝释婚后喜新厌旧,阿修罗女将委曲告之父亲,引发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就在阿修罗将帝释天所居的须弥山团团围住,千钧一发时,帝释天想到佛曾说若遇大难,只要念般若波罗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飞出四只大刀轮,几乎削尽阿修罗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过此难,但是元气大伤难以复仇。然而天人与阿修罗的战争,并未自此划下休止符 在经过多年后,帝释天又爱上一位罗喉罗阿修罗的女儿,便命天界乐神带聘礼,透过歌曲威胁利诱罗喉罗应诺婚事。不料罗喉罗因气愤帝释天欺人太甚,不但将乐神驱逐出宫,并立刻发兵攻打天人。就在骁勇善战的阿修罗攻下天宫时,帝释天又忆起上次的神咒,于是阿修罗军被杀得节节败退,只好退入莲藕藏躲。就在帝释掳走了全部的阿修罗女后,罗喉罗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谈判,指出帝释天身为佛弟子,不应犯戒偷盗。双方几经谈判最后达成数项协议,帝释天承认犯下偷盗戒,愿归还阿修罗女,并赠送天上甘露;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成为佛弟子,此战终得圆满落幕。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天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即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见到大火烧塔,灭火而使塔不坏,而以此救塔之福德为因,愿得大身。然虽有此愿,仍不信正法,常爱斗战,故死后堕入阿修罗道。 佛经中的阿修罗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罗王:一个叫婆雅稚,意为勇健,是阿修罗与帝释天作战的前军统帅;一个叫罗骞驮,意为吼声如雷,亦名宽肩,因其两肩宽阔,能使海水汹涌,啸吼如雷鸣;一个叫毗摩质多罗,意为花环,其形有九头,每头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个叫罗睺,意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罗王都统领千万名阿修罗,称为阿修罗众,或称阿修罗眷属。佛经还说:阿修罗男,身形丑恶;阿修罗女,端正美貌。

10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皆大欢喜,所有在场的大众,都高兴满意。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无尽藏真言

纳谟薄伽伐帝 钵唎若 波罗蜜多曳 怛侄他

纥唎 地唎 室唎 戍噜知 三密栗知 佛社曳 莎诃

金刚心真言

乌伦尼娑婆诃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 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 虎啰吽贺贺苏怛拿(luo)

泼抹拿(luo) 娑婆诃

补阙圆满真言

呼嚧 呼嚧 社曳穆契娑诃

普回向真言

娑摩啰 娑摩啰 弭摩曩 萨缚诃 摩诃斫迦啰(la)(wa)

金刚赞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福德叹无穷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