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cms批量删除文章:中外40位教授谈佛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8:24
 

中外40位教授谈佛教

 

 

 

 

1、伦敦大学化学科哲学博士学位,复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深博士学衔。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潘宗光教授:

 

 

通过多年来的学佛,我深切的体会到,佛教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而是一门深奥渊博的哲学,仅仅空谈信佛还不够,还需要多方面而恒久的实践,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深入学习。

 

 

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我看来,这两个范畴虽然不同,但两者的背后都贯穿著对因果的探索与学习。或者说,佛教和科学两者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特别尝试利用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重要概念,又以科学的推论,来说明佛教相信六道存在,并非迷信之说。

 

 

2、云鹤教授:

 

 

我过去曾在美国进修,目前在国内师范学院担任教授一职,自认受过高等教育,以及现代科学的洗礼,因此对于因果报应的理论,则认为是一般宗教家蓄意编造藉以宣扬教义的一种技俩,始终未能加以重视。不过近几年来,由于一再目睹和经历这类的事例,因此在亲身感受、客观观察之余,深深感觉到宇宙间的确存在着许多目前科学家所无法解释的一些神秘现象。

 

 

3、中山大学钱文忠教授:

 

 

把科学当成唯一的真理,其他以外的都是迷信,是现代人的一种狂妄,殊不知,古人对宇宙人生真相的认识,比我们更透彻更明了....

 

 

 

 

 

 

4、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

 

 

 

 

佛教是一个觉悟的宗教,它来自佛内心的觉悟,这是我们对佛教定义的理解。“佛陀”的梵文意思就是觉悟者,他把自己觉悟到的境界,透过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文字加以言说,并通过佛弟子们的传承和弘扬,这就是佛法。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就是佛学。在社会中结成一定组织形式,修行推广佛法,就是佛教,即包括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组成部分的广义上的宗教。
   

5、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

 

 

佛教本身蕴藏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有着独到和深刻的发现。

 

 

 

 

6、湛江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 于卫青教授 

 

 

     佛者;觉也。佛教本是觉悟之法,是智慧的教育,是立足于人本的自觉觉他。佛教是对宇宙人生有圆满究竟的思想体系,是群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理论工具。佛教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思想营养,可以为建立消弭,实现共赢的和谐世界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借鉴。当代大学生应该受到佛法智慧的教育与启悟,必然对他们身心的健康,良好人格的培养,国家教育目标的达成产生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效果。

    佛教注重实践,佛法修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教注重检验,现量,比量,圣言量,就是经验,事实,和理论等多层面的参考和检验。

    佛教和科学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和矛盾,这个不同于西方的宗教,倒是佛教中的一些证悟境界,部分地为现代科学证实。例如宏观上,佛教的宇宙观与现代科学的探索结果是一致的,在微观上,“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为现代科学所证实。 佛教不同于西方的有神论,一神论宗教,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等人就认为佛教是无神论。检验“神”的有无,对佛教是没有意义,佛教认为,人 具有佛性,人人可以修行,证果,乃至成佛。这是两千多年的佛教史已经证明的。

 

 

7、四川大学 博导陈兵教授:

所有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而对个人和社会又至为切近急迫的,是关于揭谜者自身的谜:人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外?人只是一架思维机器,还是具有所谓“灵魂”的半神灵?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生世?这些问题中,从生死之谜,尤其是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自远古以来,被社会多数人乃至全体信奉认同,据以建立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作为全部生活支撑点的对自身生死之谜的解答,主要由各种宗教所提供。 在所有宗教中,以教义体系最为丰富深厚著称的佛教,与多数主要依感情需要仰赖神灵救赎的宗教不同,是以智慧究明自身,以求解脱生死等痛苦为主旨,以“自净其心”、“如理作意”为超出生死的要道。佛教以“缘起”的朴素辩证法观察生命现象,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究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备受诸苦。佛教对生命现象、宇宙全景论述之广度、深度、明晰度,确非世间同类学说可与伦比。

 

 

 

 

8、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

 

 

佛法能提升人性,平定贪嗔痴的欲望,而使得灵性提高, 没有信仰我们将无家可归!

 

 

 

 

9 美国宾州大学运輸管理博士,現任成大交通管理科学系、所特聘教授,成大管理学院院长:张有恒教授:

 

 

 

 

经过几年的了解与研究,才真正体会佛教的确是一种对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很多人把佛菩萨当神明来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认为佛教是迷信、消极、逃避现实,都是没有认清楚佛教。

 

 

佛法与世间法的教学不同,世间人作学问要像金字塔,是由博而精;佛法则不然,佛法像种树一样,先有根、有本,然后慢慢再长成枝叶花果。佛法所求的是真心,心性明白了,全体都得到了,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其秘诀就是‘专’,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功夫。

 

 

10、西北大学 李利安教授:

 

 

净心是佛法的根本。所谓净心就是消除污染,而所谓的污染其实就是对外在一切的执著。佛教所说的贪欲、瞋恚、愚痴三毒,就是指众生内心的污染和烦恼,所以,佛教的一切法门无非是为了净化人的内心。

 

 

  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对名誉、地位、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会遇到相互竞争、彼此误解、矛盾斗争、感情困惑等很多问题,净心就是要人们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看得破,想得开,放得下,从而了无牵挂,心生宽容,善于理解,乐于包容,对外呈现出大度坦荡的气魄,对内安享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其实智慧是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人应该在放下后拿起,在解缚后前进;在面对中超脱,在承当中自在。人应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要有慈悲与感恩之心。

 

 

 

 

 

 

11、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赖永海先生:

 

 

 

 

佛教与一般宗教间的共同点都讲信仰,不同之处在于佛教不局限于信仰,而是在讲信仰的基础之上更注重智慧,即慧解说:用智慧来获得解脱,这是其他一般宗教所不具有的特点。

 

 

 

 

 

 

12、曾任大理民族文化学院院长的张君劢教授:

 

 

盖世尊之说法,因众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觉。既有觉,自然不离智慧。悲智双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谓起于迷信可也;归依佛法,则智者之事也。

 

 

13、美国莱斯大学理学博士国立中央大学专任教授林崇安:

 

 

从大学起我个人对于「人生」这一问题始终有疑惑,因此,有意无意间都在摸索着,1975年,在中大的觉声社看了不少佛书,也去台北车站附近去听法师讲解《金刚经》、《华严经》,并归依三宝,对「人生」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答案,我觉得尽管南传、藏传、汉传的各种禅修形式有所不同,禅修者要清楚自己禅修的目标是:内心轻松而柔和,能以觉性来面对生活的顺逆境界,安祥地处在世间而没有烦恼,并能尽自己的义务去帮助别人。

 

 

 

 

14、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比较文学系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院长、讲座教授  钟玲教授说: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的大小城市几乎都建立了禅中心。

 

 

15、美国大学教授余海礼

 

 

禅是安静心灵的方式。东方之禅,是快乐和谐的天择力量。

 

 

 

 

16、陕西师范大学吴言生教授:

 

 

禅宗认为,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颗觉悟的、纯净的心,禅心就是一种无住的、不执着任何东西、不执着丑、也不执着美,不执着于迷、也不执着于悟这样的一种心态。……禅的作用就是关注心灵,穿越表象看透本质,放下不必要的担子,以出世的心态来做入世的事禅到底在哪儿呢?其实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一杯茶,一杯白开水,一只手,一根手指头。只要用平常心感受,生活处处充满禅。” 对于先知先觉者来说,禅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生命的境界,禅宗象征着纯净的、无染的精神的本原,我希望每一位有缘人,都尽早地回家放下包袱”   ,品味人生!谢谢。

 

 

 

 

17、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林谷芳教授:

佛教是一个超越的哲学,超越谈的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你如何不为事物所限,这个时候你就超越了,有些人坐拥天下,心不得安宁,不能叫超越;有些人在权力的欲望里面被锁住,那更不要谈超越。

听众常问这样的题,习禅几十年,你认为你最大的成就在什么地方?我的回答让没有感觉的人就没有感觉,让有感觉的人悚然心惊,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在我47岁的时候,我可以很有把握的告诉你,47年来,今年最好,到48岁的时候,我照样很有信心的告诉你,48年来,今年最好,49岁,50岁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禅者,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懂得随缘:我有未来的方向,但是它“活”在当下。

 

 

18、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教授:

 

 

佛禅本身来说,佛禅谓世间一切痛苦为烦恼,而解除烦恼需要破除一切执着,包括“我执”与“法执”,不执空也不执色。

 

 

禅家有三种境界: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得不到的情况;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里描写已经破法执我执,似已悟道而实尚未的阶段;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描写在瞬刻中得到永恒,刹那间已成终古。

 

 

 

 

 

 

19、、北京大学叶郎教授:

 

 

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在活泼泼的生命中,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去体验那无限的、永恒的、空寂的宇宙本体,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20、武汉大学麻天祥教授:

 

 

禅正是藉心领神会“悟”的方法。禅更多是指向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无心实际上是自心对外境的超越,是对人类最佳生存状态的终极追求。

 

 

21、中国社科院杨曾文教授:

 

 

“平常心是道”是禅宗对于大乘佛法心性论的一种表述,是说佛法修行不仅不脱离生活日用,而且应当保持自然平常的心态,排除各种执意取舍的杂念。今天人们常说“要有一颗平常心”,我理解主要是强调做人、做事不要怀有逐名求利的杂念,患得患失,要宠辱不惊,顺乎自然。

 

 

22、北京大学于晓非教授:

 

 

有人说佛教是迷信,我说这实在是人间的一个很大的误会,是思想领域里意识形态的一个极大的颠倒。我读过很多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理论的书籍,我认为在所有的思想学说当中,破除迷信破得最彻底的就是佛法。

 

 

23、东南大学 陈怡教授:

 

 

我喜欢听佛,从佛中悟出人生道理

 

 

 

 

 

 

24叶曼教授:

 

 

我听的第一部经就是楞严经,真是“自从一读楞严後,不看人间糟粕书。 ”
 每次听经,内心中总是充满了欢愉的心情。

 

 

学佛,不是盘起腿来,闭目打坐,便算是修行了。不是的!首先必须明白佛理,「未有仙佛不读书」。佛说法四十九年,法门如此多,法理如此深奥,我们怎能不读经,不钻研,不探讨,不思惟? 禅的原意就是思惟修。假如理趣归理趣,你还是你,把佛法从耳朵眼睛听到看到,再从嘴里吐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口、耳之间,才四寸」这四寸是太短了,受用也太小了。必须把理趣吞进去,消化吸收,融合为自己的骨肉,才是真正的修行 佛的弟子以千、万计,佛说法四十九年,围绕在佛身边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就。其中有机缘,有个人的精进程度,也有业力的障碍,即使是多闻强记的阿难,佛在世的时候,也并没有悟道,要摩诃迦叶点悟他。
   佛法是难?是易?请看庞居士一家人的说法;庞居士说佛法好难:“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 的太太认为很容易:“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他的女儿却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告诉我们如何去证得,指示我们成佛的万千法门。
  我经过这两次「禅七」之后,深深相信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音。不过我若专门只数佛的财宝,我便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依旧一无所成。所以在我有生之年,凡是我认为适合我的法门,我都愿意去试试。

 

 

25、魏道儒教授:

 

 

 

 

华严宗讲圆融的目的乃是“融通万法,令无障碍”,而这种圆融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26、美国纽约、宾州等地大学旅美博士张澄基教授:

 

 

 

 

佛教经典《华严经》其广大精微实非人智及语言所能尽其万一。读《华严》而小古今中外一切宗教.哲学,盖烛火荧光于佛日之下皆隐没其形矣!读《华严》始知佛法之伟大及究竟处,盖宗教之极致必须如此也。

 

 

 

 

27、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 方立天教授:

 

 

“我们应该纠正过去那种把佛教简单地看成迷信的做法。”

 

 

 

 

28、香港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

 

 

佛教的目的是让人离心苦。而科学强调的求真务实也与佛教的如实观——放下成见和偏见、全面观察——如出一辙。

29、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越利:

 

 

 “轮回”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轮回是说人的一生是人有“三世”,就是人在出生前曾经在世上生活过,人死了以后,他还可以再变成人来到世上,这叫“往世”、“今世”、“来世”。人在三世里不停地生生死死,这叫轮回。轮回的结果也不一定来世就变成人。根据佛教的说法,轮回的去处有六个叫“六道”。“天”是一个去处,“阿修罗”是一个去处,“人”是一个去处,“地狱”是一个去处,“饿鬼”是一个去处,“畜牲”是一个去处,叫六趣、六道。天、阿修罗、人,这三个是好的去处,叫“三善道”,地狱、饿鬼和畜牲是不好的去处,叫“三恶道”。人死了以后到底要轮回到哪一个道去,根据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根据你在这一世所做的事情。你如果做的是善事、好事,那么你下一辈子就能够生到善道去,变成“人”或者是变成“阿修罗”。如果你这辈子竟做坏事,下辈子你死了以后,就可能进地狱,可能变成饿鬼。他是用善恶报应来确定,一共是六道轮回、善恶报应。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要人认识苦和空,最终脱离轮回,彻底从苦中(轮回)解脱出来,成佛。

 

 

 

 

30、北京大学 楼宇烈教授:

 

 

在中国,这个菩萨的信仰,我们有四大灵山,就是四大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大道场、四大菩萨它都体现了佛教的一种精神。五台山文殊菩萨体现了佛教的智慧,所以文殊菩萨我们也称它为大智菩萨,具有大智慧。智慧在佛教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佛教本身它就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来使得自己获得超越和解脱的这么一种宗教,所以文殊菩萨它就象征了佛教的智慧;峨嵋山的普贤菩萨,它是象征着佛教的一种实践的精神,也就是说行动,我们说什么东西都要付诸于行动,所以又称之为大行菩萨,行动的行;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刚才已经讲了,她体现佛教里面一种悲的精神,我们常常讲佛教是一个慈悲的宗教,什么叫慈悲?慈和悲代表了两个方面的精神,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解救人们的痛苦,所以慈悲的精神简要的来说,就是驱苦余乐,驱除终身的痛苦,给终身以快乐,那么观音菩萨特别体现在一个解救人们的痛苦,所以称大慈大悲,特别是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她体现了一种悲的精神;九华山,地藏菩萨,他是体现了佛教的一种愿力,所谓愿力,就是一种志向,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立下一个志向,然后我们按照这样的志向去努力、去做,地藏菩萨就体现了佛教里面这种救渡众生的这样一种愿力,佛教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无尽无渊的终身都要把他们从苦难中救出来。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到九华山去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供仰地藏菩萨的地方会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下联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地藏菩萨的这样一种精神。所以这四大菩萨体现了佛教里面的悲、智、行、愿,这四个方面的精神。

 

 

对这些菩萨的理境,主要是要去学习这些的精神,来指导自己的人生,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所以这个并不是像我们平时看到,我们去拜这些菩萨,好像是希望得到他的佛抱,来保佑我们,并不简单的那样,但这里面有这样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去礼拜这些佛或菩萨,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31、原湖南省统战部部长,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的吴立民教授:

 

 

 

 

 “只有佛法的真实意才不是迷信,而是正信,不符合佛法真实意的没有一件不是迷信,佛法本身就是破除迷信的,佛法本身最有资格破除迷信!佛教是正见正信的不是迷信的。”

 

 

 

 

32、中国社会科学院 杜永彬教授:

 

 

佛教进入汉地,形成汉文化背景下的独特形式的汉传佛教;进入藏地,形成藏族文化背景下的形式的藏传佛教,传统的藏传佛教可以概括为六个字:闻、思、修、讲、辩、著。

 

 

在当代,在美洲、欧洲和澳洲等西方国家,信仰佛教的人口相当多并在逐年增加,佛教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个新兴的宗教。

 

 

 

 

33、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姚鸣京:

 

 

以前也看过道家老庄的东西,但读到《六祖坛经》后就觉得自己与佛学有因缘感,不看都不行,看了就放不下。至今,吃了十多年斋,修了十多年佛,创作也由繁到简,由黑到亮,由密到疏,有执着到放松。学佛参禅让个人习得“大智慧”。

 

 

3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魏磊:

 

 

曾有人:请问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教授答:佛作为众生所信仰的对象,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性理念、信息层,这就涉及到佛的三身:法身、报身与应化身了。法身无形无相,随众生的机缘,佛以无碍智种种神通变化让有缘众生产生信心,或者住如梦三昧在梦中示现佛相,或者有种妙香过来,让你感觉到佛的真实性。所以我们有没有智慧,就看我们对佛的存在有没有信心。

 

 

佛是什么?佛是觉,佛是智慧,吾人自性就具足佛性,具足对法界理和事的智慧把握。通过形态上,我们能够看到佛像、能够看到佛经,如果说没有佛的存在,那三藏十二部经卷是谁说的呀?谁能说得出来呀?而且说得这么多呀!你问什么都能回答你,因为佛是一切智人。当佛在世的时候,频婆娑罗王请佛在他的国家结夏安居,频婆娑罗王为了每天给佛提供丰厚供养,如奶酪和醍醐之类,就专门找了几个养奶牛的专家,待做完3个月的供养,国王就对养牛人说,你们在这里辛苦供佛3个月,现在结夏安居就要结束了,还不快去问问佛法呀。这4个养牛的人都说好,他们走在去见佛的中途就商量:大家都说瞿昙是一切智人,我们听了都觉得很怀疑,他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知道呢?瞿昙生活在王宫,对于四韦陀等典籍很了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也判别不了对错。于是就想到一个办法,问其它的问题我们都不专业,我们问自己专业的问题——就问养牛的方法。瞿昙是个太子从来没有养过牛,而我们是祖辈养牛的行家,我们就问我们懂行的问题。他们到了之后就问佛,用什么方法可以令牛群繁衍得多呀?什么方法可以令牛长得膘肥体壮呢?佛就跟他们讲了可以使牛群繁衍得体壮膘肥的11种方法,这几个养牛的人一听,他们祖辈传下来的只有其中的4到5种,而佛却说了11种,最后觉得佛是一切智人。所以相信佛的存在、相信佛的智慧、慈悲、相信他决定来拯救我们出离苦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思想上非常重要的突破口,突破怀疑,获得对佛的信心,就得救了。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没有信心你就没救了。所以,你要想成为与佛有缘人,就从相信阿弥陀佛的存在与愿力下手。

 

 

 

 

35、英国诺曼裴耐斯教授:

佛教是医治崇尚摩登病的良药。在我们这个痛苦疲惫的欧洲,我们断然需要佛陀教理,这教理就是中道之教 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觉悟,引导我们达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获得大智慧。

 

 

 

 

 

 

36、帕特教授说:

 

 

佛教的史册中,没有一页曾冒着宗教裁判所那种阴森森的火光;没有一页曾被燃烧中的异教徒城市的滚滚浓烟所笼罩;也没有一页曾被宗教仇恨的无辜受害者的鲜血所染红。佛教只佩带一把剑,那就是智能之剑;佛教只认得一个敌人,那就是(内心的)无明。这是历史的证言,是不容置疑的。

 

 

 

 

37、罗克希米·那兰苏教授(Lakhsmi Narasu),《佛法精要》作者:

 

 

佛是一位看见孩子们在世俗烈火中玩耍,权巧方便,施以各种适度的手法把他们从烈火燃烧的房子里救渡出来,并把他们引向安全的涅槃境地的人。
我们可以断言,佛教是唯一不带任何狂热色彩的宗教。它的目的是通过征服自我使每一个人产生一种彻底的内心改造,而不是叫人以权力、金钱来诱使他人归信自己的宗教。佛陀仅向人们展示了一条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是否实践的解脱之道。
将心智的开发和证悟作为解脱的必要条件是佛教的伟大所在。佛教主张道德与证悟互为依存,不可分离,道德构筑了人生最高境界的基础,而知识与智慧则完善了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构筑。一个人如果不具备必要的洞察力和知识,不真正明了缘起性空的基本道理,他就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具有真正德行的人,在这一点上,佛教有别于所有其他宗教。所有一神教均基于某种假设概念之上,当这些假设被日益发展的知识而驳斥时,则越来越沮丧。然而,佛教与假设无缘。它是建立在坚实稳固的现实基石之上的,因此,佛教从来就不曾逃避知识的公平无私。

 

 

38、里斯·戴维斯教授 (Rhys Davis),英国宗教学家:

 

 

在人类历史上,是佛陀第一个向人类劝诫和恳请不要去伤害生灵,不要去向神大肆祈祷、礼赞或供奉牺牲品,无上的佛陀以其雄辩的思想向世界庄严宣誓:神也同样迫切需要寻求其自身的解脱。
且不要管我是否是佛教徒,我对世界所有各大宗教都进行过研究,我尚未发现它们中有任何思想在优美和包容性方面可以来超过佛的“四圣谛”的。我为自己依止佛的这一教导,规范自己的人生,法喜充满。

 

 

 

 

 

 

39、德国学者 冯·格拉西那教授:
可以说,印度人远比西方心理学家早先发现了潜意识。他们认为,潜意识是由作为前生的遗产沉睡在个体意识中的总体印象所构成。佛教的禅定技能,被认为与一种潜在的力能有关,是现代心理分析学和自生的心智训练的先行者。

 

 

 

 

40、剑桥大学的名教授,得到过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奖的白赖恩·约瑟芬博士,就是一位认真研习佛经论典和禅观的科学家,他每天都坐禅以求进入客观的真正内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