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工程公司招聘:渔民村:鱼病防治总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28:22
jackley

观赏鱼常见的发病原因

    观赏鱼被我们放到水族箱中,尽管有我们悉心的照料,但总是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热带鱼生病。在以后的一系列文章中,想和大家交流一下热带鱼疾病的治疗。
    或许大家首先想到就是讲用什么药物治病了。其实不然,大多数的疾病是可以不药而愈的,很多鱼病也是我们“药”出来的!我认为要治病,首先就要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个人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鱼病。

一,环境因素
    1,水温。鱼是冷血动物,体温是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的。水温的急剧升降,鱼都会因为不适应而发生疾病甚至死亡。所以养殖水体和原生活水体温差不要超过4℃。而鱼苗不要超过2℃。同时病原体也回在适合的水温里大量繁殖。
    2,水质。主要是指水的酸碱度,溶氧量,硬度,氨氮废物,肥度,有机质耗氧量,含氯量等。超过鱼体可以接受的程度,一些非生物性的疾病自然就发生了。同时因为鱼只的抗病力减弱,也容易继发的微生物感染。

二,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不当。常说“一升水养一工分鱼”,但还要注意鱼只的生活习性,分上,中,下层鱼养。这样才不会造成鱼缸局部养殖量过大。如果单位面积放养密度过大,常会发生缺氧,水质恶化,营养不良,甚至鱼只互相攻击等现象。这些都会导致鱼的抵抗力下降。
   2,喂食管理不善。喂养时要坚持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切不可时饥时饱。同时注意饵料的清洁,不可投喂变质,带寄生虫卵及致病菌的饵料。
    3,药物中毒。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一些鱼友看到鱼只患病,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就大量使用药物,而且一用就是两三种,要知道,药物都是具有毒性的,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PH值环境,不同的药物联用,不同水中停留时间等多种因素下,毒性都有可能增大,造成鱼只中毒。所以用药要谨慎。
    4,机械性损伤。主要是发生在捕捞及运输过程中。当然,不适合的混养也容易造成鱼只的打斗,造成损伤。损伤后还容易带来继发性感染细菌,水霉等。

三,生物因素
    1,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吸虫,线虫,棘头虫,绦虫,蛭类,钩介幼虫和甲壳动物等。病原体是导致鱼病的先决条件。切断病原体进入养殖水体的途径,根据鱼类的病原体的传染力与致病力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生态防治,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就是我们常说的检疫),将病原体控制在不足以危害鱼类的程度。
    2,鱼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抗病力。例如打印病多危害个体较大的金鱼和锦鲤。隐鞭虫病和车轮虫是鱼苗阶段常见流行病,而随鱼体年龄的增长,即使有病原体存在,也不易发生疾病。这也是鱼苗和成鱼不要混养的原因,易感性不同。还有,在水温较低的地区和秋冬季节,大多数的细菌性疾病,如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等,就较少发生。至于抗病力,主要就是满足鱼只的正常饮食。举七彩的例子来说,在治疗七彩的疾病时,我个人认为如果七彩尚有食欲(疾病未损伤鱼的消化系统),可以适量喂食,只要注意残饵的清除,水质的保持,就可以了。这样有助于提高鱼的抗病力。
    大家首先可以根据以上病因,来防病于未然!或是结合自己缸内的实际情况判断鱼病发生的更本原因是什么,也好对症治疗。因为篇幅原因,所以将治疗单列一篇,晚上或明天上传。!

观赏鱼疾病的非药物治疗
 
    由上篇“观赏鱼常见的发病原因”可以知道,观赏鱼疾病并不都是因为微生物感染造成。有很多是因为水质,人为等因素,所以很多的鱼病是可以不药而愈的。下面我们就谈谈鱼病的非药物治疗。
  
    1,恒温。在不少鱼病的治疗中,老手常用提高温度的办法。但我个人认为应该不是绝对。提高温度我想主要是可以提高鱼体的反应力和抗病力,增快鱼只的代谢。但在高温环境下,多数细菌的生长也会较低温时旺盛,很难说利弊孰大(白点病等寄生虫病例外)。因此,我这里提的是恒温,而不是高温。恒温后鱼体不需要消耗体能去适应昼夜的温差,可以集中能量抗病。尤其是在春秋季节,早晚温差大,鱼只会因为水温的变化而消耗大量的体力。我的做法是首先找找论坛上该病鱼的原生活水体水温,之后水温调在高于该水温的2℃左右。
  
    2,换水。多数的鱼病是因为水质的变化造成的。换水也是治疗多数鱼病的良方!同时换水也可以带走水中的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微生物,减轻水体压力。但换水要注意足量,缓慢,除氯,水温,有条件注意酸碱度,电解度等细节。因为这时的鱼已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了!如果发生病鱼,我个人的做法是一天一换水,每次1月3日至1月2号。每次补水时间在6小时左右。这样对病鱼的冲击已经很小了。具体换水量和换水频率要根据不同鱼种,不同疾病所决定,不可照搬照套。当然有些鱼病是因为水质过新造成的,这时候大量换水反而适得其反。例如新鱼入新缸后即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就要注意是否是因为做水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做水,换水,可能会加重病情。
  
    3,打氧。这点很重要,水质恶化时,水中细菌含量高,微生物耗氧量较平时高出许多。容易造成鱼只缺氧,降低鱼只的抗病力。同时富氧的水也可以抑制不少厌氧菌的生长。如果水中有加了药物,就更要加强打氧。尤其是加高锰酸钾,甲醛等对鳃有刺激的药物时。
  
    4,停过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过滤形成水流,造成鱼只体力消耗(见过病鱼被过滤吸住吗?)。此外,生化过滤此时在做培养有害菌的工作!当然,停过滤后,需要加大换水量,人工清除缸内废物的工作。

    5,停食。这要自己判断情况。停食主要是因为鱼在患病时一般食欲会下降,这样可能形成残饵,破坏水质。另外肠炎病通过停食后可以不药而愈。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鱼只尚有食欲,还是应该少量喂食。喂食量为平时一半左右。这样可以增强病鱼的体力。食物最好是颗粒饲料或是冻虫等对水质污染小的,尽量避免用汉堡喂食。你看医院里,没说一生病就让病人不吃饭的吧,除非是一些特殊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注意及时清除残饵。

    6,隔离。看过非典的情况了吧。鱼类的传染性疾病可不比非典差,死亡率不比非典低。发现非典病人就要隔离治疗,病鱼也一样。这是起到减少甚至切断传染源的作用。病入膏肓的鱼干脆安乐死算了,一来减少鱼只本身的痛苦,二来节省医药费,三来又可以避免传染它鱼。

    7,减少光线变化。有不少新鱼入缸后出现紧迫,继而发生轻度继发感染。不少鱼友就狂下药,不定时开灯看看(尤其是心疼鱼的同志,甚至半夜尿尿也要开灯看看)。这样的强烈光线变化更是造成鱼只紧迫,抗病力下降。因此,如果有病鱼存在,要尽量减少光线的变化,可参考繁殖时的做法,少打扰鱼。可以点一盏2 - 5W左右的小灯,足以观察鱼只就够了。
  
    8,耐心。这也算治疗?当然,起码是治疗原则中重要的一点。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鱼病都那么好治,那么快治,鱼店里那些鱼谁买啊。我看有些鱼友,下药不到24小时,就喊无效。接着就换药,或是加药,看不到1天,又再换药。其实不该如此。不论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的疗程。一半来说24小时能看到好转,3天可见明显效果,1周才可能谈到治愈。有些慢性疾病,可能治疗要用月来做周期。所以耐心在治疗中很重要。下一次说药物治疗的时候,还会在细谈谈药物的治疗周期问题。
  
    9,分缸。这不是说把病鱼分缸,那是叫隔离。是说因为养殖密度较大,平时水质正常时可能还顶的住,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要减低养殖密度。因为高密度养殖可能带来缺氧,传染,水质恶化加剧灯一系列问题。分缸养殖,可以降低养殖密度,减少水体压力。对疾病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
  
    我暂时就只想到这些了,大家看看,补充一些。我写这些文章的意思是抛砖引玉。不要变成一家之谈。如果有大家激烈的讨论,最后斑竹出面总结。我想那样就会有更多的鱼友受益。
    过两天看看能不能写出药物治疗部分,这需要多查一些资料,写慢一些,力求不误导鱼友!谢谢大家。

谈谈热带鱼养殖用水的体会
 
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养鱼即养水,水好鱼就好。下面谈谈我对养殖热带鱼用水的体会。

我个人养过的热带鱼不少,开始也是象大多数爱好者一样,看见喜欢的鱼就买回家。最后搞家里的鱼杂水臭,自来水乱换一气。永远控制不完的感染,永远治疗不完的疾病,永远避免不了的死鱼。都说高手是踩者无数鱼的尸体过来的,这话真是不假。可惜我死鱼无数,依旧不能成为高手。之后慢慢体会到鱼的品种,习性,水质要求,食物要求等差异,方才有所领悟,瞎讲一气,希望大家帮忙看看有否错误。

一,关于水源。应该来说,大多数养鱼是用自来水的,少数有条件的人家用天然的溪水。我只用过自来水,所以只能针对它发表一些看法。我国南方的水多是取自地表水。经水厂过滤,沉淀,消毒等处理后投入使用。故多数是弱酸性或中性水,硬度多不高,水质较好。北方则多是用地下水处理。故多为弱碱性或中性水,硬度多偏高,水质较南方稍差。因此大家可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养殖的品种,减少前期水质处理的环节。

二,关于水的酸碱软硬度处理。也就是我们常做的调整养殖用水的特性,以有利于你养殖的品种。前面说过,最好能因地制宜。但不能说北方就不养短鲷,七彩,南方就不养慈鲷吧。所以我们在用水之前要了解你要饲养的鱼,是产于何地,当地水质情况如何,是酸水是碱水,是软水是硬水。尽量满足你爱鱼的需要,它才会给你美丽的回报。那么如何获得需要的水质呢?①酸性水的获得:我知道的有以下几种办法(不全面!)1,加酸:多采用加磷酸,醋精等,此方法快捷,但有一定风险,且增加水的硬度,个人不推崇。B号,加黑水:黑水原本来源于热带丛林中腐植的水,呈酸性。当然,国内买的那个绝不是这样来的,而且价格贵。但推荐有钱人使用。荤,找一些干净的水草,让它们烂在水族箱内,也能起到降酸的作用。其实也就是自制黑水。研发,反倾销协定,草泥丸。降酸没话说,确实好用,就是ñ贵!推荐很有钱人使用。傟加沉木,目前效果尚不肯定。②碱性水的获得:一,加强碱弱酸盐,比如小苏打(碳酸氢钠)就很好的选择。B号,加碱性的底沙或物体,如珊瑚沙,珊瑚头,钟乳石等,其实和前面也是一个道理,就是加了缓慢溶解的碳酸钙。③软水的获得:1,用软水树脂过滤: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有阴离子,阳离子树脂2种,最好配合使用。如果只有阳离子树脂,也不是不可以。B号,煮:将要用的水先煮沸,那么多数的钙,镁等离子就会从水里消失。但注意,此时水中溶氧量极低,须用加氧泵强打氧12小时后使用。荤,加纯净水。推荐有钱人使用此方法。④硬水的获得:1,加各种阳离子成分:如葡萄糖酸钙,硫酸镁,硫酸亚铁等(药店有卖),缺点是不容易控制量。B号,加一些珊瑚沙,珊瑚头,珊瑚,钟乳石等物质。

三,关于自来水中的次氯酸的处理。大家都知道,如果直接用自来水养鱼,鱼会死。主要原因就是自来水中含有漂白粉。在下雨或洪水时,水厂往往要加大漂白粉的用量。但我们每次换水是否一定需要消除水中的漂白粉呢?大多数的人会说是的。但我个人觉得也不是绝对的。漂白粉对鱼的体表黏膜,腮和肠道会形成刺激和损害。如果换水量大于1 / 2时,绝对需要去处漂白粉,但如果是1 / 4,甚至是换水1 / 5,我觉得,鱼是可以承受的,而且可以对鱼体表黏膜及鱼缸中一些细菌起到抑制和杀灭作用。当然,比较娇贵的鱼或是病鱼,受不了任何一点漂白粉,就算换一点水,也尽量去处漂白粉的好,毕竟鱼是不喜欢它的。消除次氯酸的方法主要有:一,静置24小时。B号,强打氧12小时。荤,加硫代硫酸钠(海波,除氯水)等。研发,煮一煮。

四,关于水温的处理。水温对鱼是很重要的。如果在换水过程中水温变化很大,会直接导致鱼的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所以换水前后水温最好差异在2度以内。可以用“热的快”给水体加温,这样比较快,或取用热水器中的水(硬度较高)。我的方法是缓慢换水,一般用医用输液器给水族箱补水,100升水一般我需要加6小时以上,这样可以避免水质,温度变化过大,鱼只无法适应。

关于养殖过程中水质的维护,我想下次另外再分篇讨论。我上面说的都是个人的一些看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热带鱼养殖中水质的维护

热带鱼基本上是不属于我们国家的,我们把它们从热带丛林中带到我们的水族箱里。如果希望它们生活的好,就要尽量营造它们适应的环境。先前所说的用水的准备是一方面,平时对水族箱中水质的维护也是很重要的。

说到水质,就不得不说氨,氮,硝酸盐等我不愿提的内容。因为我并不在行,也懒的把养鱼搞的象做化学试验一样。养鱼就是养鱼,不是搞研究,做学问,又是测试,又是公式的,太累了。我是简单认识氨,氮,硝酸盐等废物的。说起理论来,可能原先3000生态版上的某些人能说洋洋洒洒上万字,但我总结起来就是很简单的两个方面。

第一,来源:缸内形成的无机废物一般就是来源于以下几个途径。1,鱼的排泄物(鱼尿,鱼便)被细菌分解后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废物。2,过量的鱼食。这是新手常见的问题。常常为了看鱼抢饵或是怕鱼饿着,过量喂食。残饵腐败造成。三,鱼只死亡未及时清理形成。4,缸内植物腐烂形成。

第二,去路:1,硝化细菌和其他的一些我只知道名字甚至很多我连名字都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的细菌作用。如果想要这些细菌作用强一些,那么就加强你的生化过滤部分,给细菌创造生存的空间。但即使你培养了的细菌,作用也是有限的,短暂的。那就要用换水的办法。2,换水。有的鱼友一直在寻找免换水的办法。我个人认为这就和寻找永动机是一个道理。可能是一些不法的鱼商和所谓老鸟片面的跨大细菌的作用,给人们一种误导。似乎养鱼以少换水甚至不换水为荣。其实不是这样。要达到少换水或不换水,也很容易,就是加大水体,减少鱼只的数量。如果你的鱼水比例达到亚马逊河里的比例,那应该可以免换水了。但是这几乎是不能做到的。换水的目的就是清除水中有形的粪便,残饵和无形的水溶废物,减少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同时还可见减少水中细菌,寄生虫,孢子,病毒等生物的含量。换水还有刺激幼鱼进食的好处。但如何换水也常常是新手的烦恼。除了在“谈谈养殖热带鱼的用水”一文中提到的要注意换水前的准备外,还要注意换水的频率,水量和注水的速度。我个人认为每次换水的水量和换水的频率应该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要根据你的鱼水比例,鱼的品种,过滤(生化过滤,物理过滤)的多少,鱼的状态,水质的情况决定。这就需要耐心的观察和不断的实践,有人说鱼是用眼睛瞪大的,这一点都没错。至于换水时注水的速度还是要说一下的:越慢越好!我一般是用滴的。有的人是用桶到的!这种速度,就算你到入缸里的是亚马逊里挑来的水,鱼也会因水质突变,造成紧迫。因为换水的时候我们一般只能控制到水温差异不大,极个别细心有钱的鱼友做到PH值和硬度一样。但总是换的水和缸内的水有所区别(金属离子的种类,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所以要缓慢加入,让鱼有个适应的过程。我大约控制换水100升6小时左右的速度。综上所述,在固定的水族箱中要减少水中的废物就要减少鱼只的数目,适量的喂食,尽快清除水中的有形废物(物理过滤,手工清除),及时适量的换水,定期补充真正的硝化细菌和其他有益菌(三菌?可能有效,但绝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加强生化过滤(给有益菌以生存空间)。

至于如何使用过滤系统,也是很重要的。我想在下篇中探讨,今天就到这里,欢迎拍砖。

看了文章,深受启发,顺便忽悠两句。

有很多书上或资料上说,某某鱼种喜欢老水云云,谈谈我对老水的看法:老水是一种状态,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时间上的概念。有很多朋友觉得自己缸内的水一直很清,就觉得没有必要换水了,认为时间越长的水就是越老的水,就越好,没有必要换水,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正确的。

老水是比较稳定的,但是随着不换水时间的延长,水中硝酸盐浓度的增加,鱼的体质也在下降,等到一定的时候,或者是硝酸盐浓度超过了一定的鱼所能够承受的限度,或者是鱼的体质下降到一定程度,或者是水中有害菌类或寄生虫达到一定的数量,那么这时候,鱼就要得病甚至死亡。

所以说,换水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步骤,再说,按照jackley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新水对鱼的刺激。

过滤器材的选择
 
过滤器材是水族箱里常用设备。虽然它的作用常常被人夸大,但又确实是新手所必备之品。如何认识过滤器材,如何用好过滤器材,也常常是困惑新手的问题。

在“热带鱼养殖中水质的维护”一文中我曾提到水族箱中废物的去路有2条,一是通过细菌的分解,一是通过换水。而大多数的细菌就是生长在过滤器材中的。当然对水族养殖来说,过滤器也不是绝对必需的。例如在鱼苗的饲养中,需要大量换水。甚至有人每天2次100%换水。这就不需要过滤器材了,因为换水量足以将大多数的代谢废物带走。可见,只要你有足够的换水量是可以不要过滤器材的。但是在特定的养殖方式下和辛勤的换水工作中完成的。

过滤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生化过滤和物理过滤。

生化过滤就是以培养细菌为主的过滤方式,典型的就是我们常用的水妖精(气动式过滤器)以及PET3000上流行的气举。主要的原理基本是以多孔隙的滤材上形成高氧区,形成水流体,培养硝化细菌。

物理过滤就是以抽取缸中肉眼可见废物,通过较致密的过滤物(常用是过滤棉),从而阻断大颗粒废物再次回到缸内的过滤。但绝对的物理过滤是不存在的,因为,滤棉上也会有硝化细菌生长,也有生化作用。典型的就是我们常用的上滤。

以下借用多米诺智力版主转帖之“水族器材简介和常用名词简介”一文中的详细介绍,来说明市场常见过滤设备。(稍做修改,斑竹见谅)

上部过滤器(上滤):架于鱼缸上部的过滤槽(盒),由沉水式水泵或离水式水泵驱动供水,靠泻流口,使水流回鱼缸,维护间格时间较短,护较方便。但不推荐用于加注二氧化碳的水草缸,因为水流冲击会造成水面波动,导致二氧化碳溢出。同时不推荐用在繁殖缸或幼鱼的缸中,会导致亲鱼受惊,小鱼被吸入上滤。

沉水式过滤器:在沉水式水泵下方进水口处直接装上置有滤棉或深化棉的滤盒(桶)维护间格时间较短,清洗较不便,价格便宜。此种过滤常是JS推荐的,新手常因其同时兼有过滤及增氧效果(具有文氏管),而购买。但实际使用效果不佳。使用时间一长,进水口出过滤棉几乎要每天清洗,且对缸内杂质清除效果极弱。

外置式过滤器:一般为桶状结构,水泵一般直接造于桶盖中,经由管道从鱼缸中抽水,在桶内进行物理及生化过滤后,再经由出水管流回鱼缸,滤体较大,维护间格时间较长,清洗较不便(一般2年内不用洗),价格贵。这是好东西,价格一般在100-300元之间,例如水族爱好者常用的AT3388。对稳定水质有极好的效果,推荐有钱人使用,一般2周后可见明显成效。

底部式过滤器:利用底砂砂层作为大体积的滤材(渗流滤层),通过铺设在砂层下的进水管道网,经由沉水水泵抽水,达到物理过滤及生化过滤的目地(原理类似于沉水式过滤器)因滤体(砂)较大,所以维护间格时间较长(半年以上),但维护极为不便(须翻缸)。效果不错,缺点是安装较麻烦,还有草缸无法使用,会照成底肥的严重流失。

溢流式过滤器:滴流过滤方式,完全的生物过滤,无物理过滤能力。须自己动手做,在水族箱中隔出一块空间,以生化球或陶瓷环为滤材,用溢出的水以淋灌方式进入滤材间隔,(一般还需要在滤材间隔底部接上气马达的出气砂头打气)进行好氧细菌的生物过滤,再由滤材间隔底部的水泵通过管道将溢下的水打回入鱼缸。一般用于裸缸养大型鱼时采用,此种过滤理论上免维护,但仍需要人为手工清理鱼缸底部之鱼排泄物。最大缺点是难看,体积大!生化过滤效果堪称最佳!

外挂式过滤器:扁盒状,自带水泵,因体积不大,水流强度也不高,不会大量占用缸中有限的空间,一般用于中小或小型鱼缸,维护间格时间较短,维护较方便。又叫瀑布式过滤,效果一般,但袖珍好看,一般10升以下的缸推荐使用。

流沙式过滤器:比较有争议的一种缸外过滤器,本身一般无驱动马达,靠外接水箱中之沉水水泵供水,水流通过桶状滤舱使其中的专用石英砂粒翻滚以增大附着其上的消化细菌分解水中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属纯生化是过滤器材,理论上完全免维护,但需定期更换石英砂。没用过,不敢妄加评论。

气动式过滤:比较有名的是惠宏产的水妖精(已经成了气动式过滤器的代名词了)使用气马达带动,利用气举原理(流体总压=动压+静压,由于气体流动导致动压增加,所以静压就降低了,周围的水流就有足够的力量流入,形成流体。详见伯努利方程)使水流过滤体(生化棉),行生物过滤。(靠,好多不懂的名词),效果还行,一般须配合上滤等物理过滤使用。单用多是在小型的繁殖缸或崽鱼,孔雀,短鲷等较洁净的少量小型鱼的缸内。

滴流与渗流:滴流过滤,多用于溢流式过滤器或上部式滴流盒,主要使用特征是滤材大部份暴露于空气中,主要以陶瓷环,生化球为过滤材质,行生化过滤,滤仓里需有流动空气,无物理过滤能力。渗流过滤,多用于上部,沉水,外置,外挂,底砂,滤材通常为:滤棉,生化棉,底砂。主要使用特征是滤材基本浸于水体中,不予空气直接接触,行物理过滤,但生化棉和底砂有较大的空隙空间可供消化细菌生存,所以也有一定能力的生化过滤能力。这两种过滤效果均好,但缺点也是在缸上部有较大的一块空间被占用。如果放在水族箱上,须考虑水族箱的承重问题。

还有一些人为设计的特殊的过滤方式,如潮汐式过滤。一般通过上滤改造,以内外套管的方式形成。个人认为是新手较容易动手自助的一种过滤。我做了一个,实际使用效果不错。链接是http://www.fish3000.com/bbs/dispbbs.asp?BoardID=9&ID=662670

当然,论坛上还有很多能人巧将,设计了很多功能强大,经济实用的过滤,大家可以看看发烧器材及水族生态两版。

至于过滤器材,也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常用的有(引自蓝蔓龙之得心应手-滤材篇)

一,过滤棉
 
有多种过滤棉,一般是亲水性较强的棉织物组织,有绿色,白色等多种颜色,是物理过滤的基础材质。

二,生化棉

外观更象海面,孔隙较大,多为黑色,绿色及黄色,起硝化菌培养床,载体的作用,为生化过滤的基础材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三,细沙

来源比较广泛,经过消毒洗净后,制成沙滤效果很好,可有效去处水里的杂质乃至细菌!一般一次使用,不宜重复使用!

四,生化球

塑料制成的球型,方型培养承载硝化菌的载体,有的内部有生化棉内心,主要提高接触面积!少量使用效果不大

五,陶瓷/玻璃环

是由陶瓷或玻璃材质制成的圆柱状或六角型柱体,透期性强,孔隙多,极为利于培养承载硝化细菌。效果好。

六,沸石

是较普遍使用的一种生化性过滤材料,作为结晶性矿物体的沸石,是一种多孔隙的过滤材料,带有离子的沸石孔之中,能够吸收水质中的氨以及其他杂质,只有通过定时清理,定期“再生”,才能够继续保持沸石的水质过滤功效。

七,活性炭

颗粒状黑色固体,活性炭具有一种强烈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作用,可将某些有机化合物吸附而达到去除效果,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很快而有效地去除水族箱水质中的有害物质,臭味以及色素等等,使水质获得直接而迅速的改善,还能改善水体的PH值。

八,珊瑚砂

多用于海水缸,和沸石,活性炭效果相同,为海中珊瑚虫形成的骨骼碎片。可使朋质碱性增强,影响水的硬度。因此,对于那些生活在酸性软水的观赏鱼,就不太适宜用此滤材。

九,软水树脂,

利用阳离子树脂的交换作用将水中的金属离子吸附以降低硬度。

十,泥炭土

沼泽地区充满腐殖质的泥土块。用作滤材可以软化,酸化水质。

十一,吸氨石(俗称麦饭石)

吸氨石的功用为吸除水中的氨,因此称为吸氨石。其材质为麦饭石。

麦饭石为天然石材,一般市售的吸氨石,大多数以麦饭石粉碎为粉末,或以其它石材粉碎为粉末,再加上化学原料,硬化剂,粘合剂等以高温烧成,粉碎为不规则之小颗粒状而成。吸氨石(麦饭石)之使用方法与活性炭相同

十二,其他

水晶净矿石(软化水质,平衡PH值,净化水质)

清藻过滤石(分解水中硝酸,亚硝酸,阿摩尼亚)

那么既然有这么多的过滤器,如何选择实用呢?可以根据你缸的大小,鱼的多少,鱼的种类(主要是排泄量),喂食的品种和次数来选择应用。一般来说,40以下的迷你缸,可选择单一的生化过滤或外挂过滤,当然,有钱也可以用外置式过滤桶。40-60之间的小缸可选择上过滤,滤盒大些较好。60-120的缸推荐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相结合,最方便,经济的方式就是上滤+水妖精。巨大的缸和海水缸根据实际情况多种过滤系统联用。滤材料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越贵的越好(被JS骗不算),根据经济能力选用。

好,今天先说到这里。大家还希望了解什么其他方面内容,请跟帖。

新鱼的检疫

近来有不少鱼友在讨论新鱼入缸的消毒问题。其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检疫。因为新买来的鱼中会带着一些病菌和寄生虫,可能造成原缸内生态平衡破坏,病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引起鱼只感染。所以我们要尽量少在新鱼入缸时的带入致病菌和寄生虫(绝对不带入是不可能的)。这可以通过检疫做到。

1,检疫的第一步:隔离。没有隔离,就无从检疫。那么隔离的缸需要适合你所需要检疫的鱼只数目和大小。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升水养一公分鱼”是针对平时养殖的。在检疫中如果有条件做到是最好,没有的话,超过2-4倍的养殖量也无妨(JS远远高于这个密度)。因为检疫的时候需要强打氧和大量换水,水质一般不容易恶化。隔离时间小型鱼一般1周左右,七彩和大型鱼一般半个月(需要用药)。隔离缸中也需要有过滤。物理过滤就可以了,不要用生化过滤。因为我们常在隔离缸里加药物,有益菌难以生长,而且容易造成病菌的附着生长。隔离缸还需要配备一个气泵,用药及高密度养殖使鱼只对氧的需求高于平时,一定要24小时强打氧。

2,检疫的第二步:加温。新鱼过水进入隔离缸后,可缓慢升温(每天升高2-3度)。水温的最高极限是35度,一般控制在32度左右。升温是一种最简单的治疗,能治疗多种寄生虫病(经典的就是升温治疗白点)。无特殊,5天后逐渐(每天2度)将水温降到正常。但注意,在高温环境下,鱼便,残饵腐败较快,细菌生长也较旺盛,须注意换水,以保持水质。

3,检疫的第三步:加药。如果在隔离期间,小型鱼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死亡,就不需要用药物检疫,直接过水,下缸就行了。原因如下:首先小型鱼本身体型小,健康的所带的病菌少。其次小型鱼不耐药,容易出现药物中毒。第三、我们用来检疫的抗生素容易造成鱼体的菌群紊乱,反而有害。药物检疫主要是针对七彩神仙和一些大型鱼的。它们所带的病菌和寄生虫量较多、较复杂,所以要用药物控制。检疫的目标一般是先外后内。首先是针对体外细菌和寄生虫。我一般是先用较温和的药物,如土霉素(100升3片)、黄粉(水变黄)或青霉素(100升水320万单位)等药浴。后用高锰酸钾(水变微红色)或福尔马林(100ppm)杀体表寄生虫。全过程需要1周左右。注意加高锰酸钾及福尔马林等较强的药要在新鱼入隔离缸两三天后开始。因为带回来的鱼往往经过了鱼网捕捞和高密度的袋子运输两个过程,鱼黏膜损伤严重。这时候如果加这些猛药,极易造成体表的损伤。结束后再用甲硝唑或惠弘百必除药浴或药饵打内寄生虫。一般需要5—7天左右。

4、检疫的第四步:换水。其实换水是贯穿于检疫的全过程的。目的有2点:首先是高温环境,无生化过滤,代谢废物及细菌含量高,须增加换水量,以保持水质。其次是药物经分解代谢后产物可能对鱼只有害,或是与新药发生反应,使效能减弱,甚至产生毒性。因此,每次用药后24小时就需要换水1/3至1/2左右。须注意换入的水要晾过、衡温及换水速度等(参考《热带鱼养殖用水》一文)。象土霉素、黄粉、甲硝唑、百必除等药浴时间要数天,注意换水后补充相应的药量,以保持药效。青霉素可不需要换水,一般在20分钟后就自然失效。福尔马林则要根据浓度决定药浴时间和换水时间。如25ppm,可在24小时后100%换水。100—200ppm,须在60分钟后100%换水。

检疫期间注意观察鱼只的状态。如果有索饵的表现,入缸3天后可给予养殖中的半量食物,但注意及时清理残饵。有感染迹象,不可喂食,药物改成治疗量(一般在以上检疫量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