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康宝鉴txt下载全本:柴可夫斯基作品赏析资料集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8:07:11

对于一个古典乐爱好者来说,肖邦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无法让人忘怀的。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感到兴趣的时候,这种热爱逐渐会变成狂热,无法抗拒这些音乐,无法抗拒那让人难忘的感受,仿佛我要站在那个门口,从天亮听到天黑,从傍晚到黎明。弗兰兹.李斯特说过的这样一段话:“只有在音乐里,由于那自由自在的,充满着温暖的力量和感情的激流……使我们发皱的额头从思想的重负下得到暂时的解脱”。 他的音乐同贝多芬的奏鸣曲不同,正像一首短小而完美的诗不同于莎士比亚的一出话剧一样。

 

《天鹅湖》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德国,始于王子齐格弗里德的成年聚会,其母坚持要他在次日傍晚的舞会上选择新娘。当天黄昏时分,小王子见到天上飞来一队天鹅。少女奥杰塔出现了,她告诉王子,她和她的朋友就是被邪恶的巫师施了魔法才变成天鹅的模样的,只有在晚上才能恢复人形。并说只有当他愿为他所爱的人而死的时候才能打破魔法。舞会上嘹亮的铜管号声宣告乔装成奥杰塔和侍从的巫师父女的到来。齐格弗里德为假扮的巫师之女所惑,当他宣称爱上她时,化身为天鹅的真正奥杰塔出现。第三幕结尾时王子冲出门去寻找他深爱的奥杰塔。第四幕,在风狂雨猛的湖畔,奥杰塔告诉王子只有她作出自我牺牲才能打破咒语。他们双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怕的咒语终于被打破了。

 

著名的《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由于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把他的忧郁风格发挥到极至,因此这首作品被誉为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弦乐四重奏,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一把)、各担任一个声部演奏的乐曲体裁,属室内乐,也用于音乐会演出。

    行板,是一种速度术语,一般指偏慢、但不是真正慢的速度,有行走、进行的意思。“行板”常被用作乐曲或乐章的名称。这首乐曲演奏时,弦乐器都加了弱音器,为乐器音色增添了朦胧色彩,使乐曲显得更加委婉,更加压抑和伤感。

    柴科夫斯基采用俄罗斯民歌《孤寂的万尼亚》作为《如歌的行板》的主题。另一首俄罗斯民歌《夜歌》的旋律与此相同,歌词为:青的绿草地上,是谁在走来,身穿绿衣,慢步徘徊……

    《如歌的行板》全曲共三段,两个主题;第三段是前两个主题的变化再现。

    第一主题(第一段,即《孤寂的万尼亚》、《夜歌》的旋律),以沉郁、忧伤的旋律,轻回低吟,诉述难言的内心痛楚;第一段后半部分的音调是第一主题的发展引伸,已含有哀告和对命运的疑问。

    第二段(第二主题)旋律起伏增大,似乎显得比第一段明朗,但那是一种祈求,一种再也无法忍受痛苦的祈求,一种对脱离苦海的锥心渴望。那祈求和渴望是那样热切,那样急迫,却又是那样虚渺无助……

在小提琴断断续续、泣不成声的旋律下,大提琴半音阶式的拨奏似若抽泣,似若心已碎;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的切分音,似若哀声长叹,所吟诉的凄苦和绝望,直催人断肠…

    第三段,是前两个主题的变化再现。但于第二段的祈求、绝望之后,这一段已远非只是低吟难言的内心痛楚,而是绝望之中的痛苦和麻木……结尾那呜咽般的音调,显现面对苦难命运的无能为力和哀告,显现不得不在痛楚中煎熬下去的凄惨;这种表面上空幻、却近乎死寂的凄惨,令人久久难以自拔……

 

这部作品旋律优美、高贵、纯净,它以如泣如诉的吟唱,把挣扎于水火的下层人民的悲惨、无助、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抒发的心灵创痛捉人魂魄,令人震撼。

     关于这部作品,有个著名故事:安东--鲁宾斯坦(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专门为托尔斯泰开了场音乐会,托尔斯泰聆听了这部作品后,泪流满面地说:“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托尔斯泰为他能听懂音乐很感自豪,并且说:聆听这部作品,是他因他的文学著作而获得的最珍贵的奖赏。

 

谈到俄罗斯音乐,就不能不谈到柴科夫斯基;谈到柴科夫斯基,就不能不谈到《如歌的行板》。《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取材于小亚细亚民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弦乐曲,并逐步演变成为多种乐器独奏或协奏的保留曲目,其中最为地道的是弦乐四重奏。

1869年,29岁的青年柴科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他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一天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柴科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

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做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章就叫“如歌的行板”。1877年初,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来到莫斯科。当时柴科夫斯基所在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音乐晚会招待托尔斯泰,其中有一个节目,就是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托尔斯泰听到第二乐章时,感动得泪流满面,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柴科夫斯基看到这情景,心中十分激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以作曲家自许的一生中,至今还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满足和感动。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然后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 这首曲子充分展示了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和富有同情心,有人甚至认为《如歌的行板》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如歌的行板》旋律深沉、婉转、凄美,似诉说、似哭泣、似叹息。听《如歌的行板》很难不联想到《二泉映月》,这两首曲子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艰辛的感悟,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无可奈何,听这样的曲子很难不受其打动。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单纯,《如歌的行板》却一直纭绕心头,我始终认为,《如歌的行板》和《二泉映月》是属于那种能够净化人类灵魂的音乐,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的人,只要良知尚存,都能够从中体会到善良、真诚和同情。

王蒙说:“如果夜阑人静,你聆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你也许能够再次落下你青年时代落过的泪水。只要还在人间,你就不会完全麻木。”

写到此,眼泪又开始悄悄地涌动。我庆幸,虽历经艰辛,却仍能感动!今天介绍此曲给朋友们,相信能找到知音。

 

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赏析

  这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

  《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我认为要研究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特点,首先从他的性格开始,他是一位性格孤僻内向、十分敏感、心理充满矛盾的人。但他的音乐却非常坦诚,这也许是因为他幼时因对莫扎特《唐璜》等作品印象深刻,之后就深入研究莫扎特的音乐,也因此他的作品出现了许多明朗、欢快的优美旋律吧。

  他力求自己的作品做到像莫扎特那样感情真挚而形式严谨。他的作品呈现出集大成的综合性,有古典主义的宏伟和严谨,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和激情,有俄罗斯民族乐派的质朴和亲切。他的作品既有明朗、欢快,也有悲愤、忧愤。柴可夫斯基虽然也在一些作品中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但是他更注意汲取俄国城市浪漫曲的音调和借鉴西方艺术音乐的成果,因此他的音乐既保持了俄罗斯的气质,又能适应更加宽泛的艺术趣味。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切身体验,竭力倾诉俄国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阶层共有的思想情感和内心苦闷。

  柴可夫斯基说过:音乐创作“纯粹是一种抒情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自白”。他的创作无论是取材于文学名著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来源于个人的生活如《意大利随想曲》,都浸透了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他在选择创作题材时遵循的原则是:“我所经历过或看过的,能使我感动的内容”。因此他所有的作品,无论是歌剧和交响曲,还是声乐浪漫曲和器乐小品,都倾注了他丰富而真实的情感。这些情感在音乐中最鲜明和最集中地体现在旋律上。音调清新悦耳,线条委婉悠长,音域跨度宽广,音流起伏跌宕,这些是柴可夫斯基旋律固有的特色。

  我第一次观看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中学时音乐课上看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录像。那时对芭蕾还很不了解,但当舞剧一开幕,音乐一响起,我就被那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舞姿深深吸引住了,越听越看越入神,后来我还特意买了张他的唱片,使我进一步把柴可夫斯基同“无比美妙的旋律”画上等号。

  很多人是听了《天鹅湖》优美的旋律才知道柴可夫斯基的。当然包括我啦,对于他的一些作品还是很陌生,如《如歌的行板》、《遗忘得真快》、《在热闹的舞会上》、《我们曾坐在一起》、《夜》等等。但他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六交响曲—悲怆》,《1812序曲》,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歌剧《欧根·奥涅金》、《黑桃皇后》等,都深深打动了人们。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悲怆》。柴科夫斯基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他就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这部作品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

  这部交响曲描写了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柴可夫斯基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第一乐章刚开始是慢板,感觉有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接着是转不很快的快板,但却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躁的印象,再后来让人有种陷入幻想的感觉;第二乐章是快板,很温柔的那种,让人感觉好些却仍然有种说不出的空虚;第三乐章仍然是快板,不过是更加活泼明快,明快的来又凸显了主题-悲怆,有种悲壮的感觉,一种似乎作者在回忆以前欢乐的事情;第四乐章又回去慢板了,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本乐章一反交响曲的传统布局,用非常近似追思曲气氛的慢板代替了热烈的终曲,但又不像第一乐章,它是沉郁的,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如有类似经历的人听后会感触很深。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次次听到它让我感悟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刚开始慢慢来,因为人生的起步总不应该过于急躁,但如若悲怆的人生却反其道而行之的。接着就开始加速,越加越快,人生的高峰期就是拥有欢快和美妙回忆的。但到了最后,英雄力尽疲极,唯有以胜利者的姿态完成自己的使命,悲怆的人生。他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集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之大成于一身的柴科夫斯基,他把俄罗斯民族音乐和西欧音乐技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传世杰作。并作为一个用音符做武器的爱国音乐家永垂不朽。

 

这段时间迷上了老柴的《如歌的行板》,是在上音乐美学课上,那个年轻的老师告诉我们,有一次她和朋友在西餐厅吃饭,那个从来不喜欢交响乐的朋友却在一个乐队演奏了这曲〈如歌的行板〉后,迷上了老柴的曲子。

    我初听这曲子时,心情是有一点点的忧伤,觉得处于一种跳不出去的旋涡里,跟着他在游行着。

    大提琴在悠扬着,可以感受拉琴人的那一份悠然与点点的心痛。有人说它很深奥,象一个老者在讲述着他这一生的辛酸。

     大提琴是深沉的。

     我喜欢这份忧伤与深沉。

     于是我开始畅想那种神态。。。

     是受伤了?是厌恶了?有点不象,是平淡了吧。但是涟漪却还是会有的。只是看得不那么激烈了。不想再纠缠了吧~

    人总是会累的,一些事情处多了,也就累了,特别是感情的纷争,真想停下来好好歇歇,不再想,不再管。让自己别再有压力。别再为了一些小事情生气。

    也许在这样的音乐中,可以很容易找到那份平静,悲伤在那里存在,在心里不是件小东西,可是如果用这种平静的心态去对待,也许一切将不再变得那么激烈了。

     激烈过后的平静,来之不易。

     结尾的一点反复,也许是人生的回味,当初的一切,老时回想起来,不过如此。

     于是,一切本该如此,平淡中也就这样渐渐逝去了,不带走什么,也不留下什么。

 

柴可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作于1878年。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的特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作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

由于这首乐曲是柴科夫斯基受到了拉罗作曲的《西班牙交响曲》的激发而作的,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共通的构想。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乐曲当初相当不受世人欢迎,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是一首绝无仅有的音乐杰作,在音乐舞台上久演不衰,成为许多著名小提琴家的保留曲目。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规模宏大的第一乐章表现了生活的乐趣。具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宽广气息和明朗悠扬的诗意。其主部主题具有动人的歌唱性,体现了俄罗斯歌曲宽广动人的气息,仿佛在歌唱青春、生命和大自然。

第二乐章,短歌,行板,g小调,3/4拍,三段体。其沉思般的抒情,被称为“小抒情曲”“如歌的行板”。主要旋律真挚动人,略带伤感。仿佛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使人嗅到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第三乐章,终曲,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奏鸣曲形式。主题令人有俄国风激烈地敲击之感,是属于俄国民俗舞曲特雷巴克的一种。以很强的节奏,快活地进行,宛如一幅人民欢庆节日的图画。

 

雅俗共赏的精品——如歌的行板

1869年,还是一个29岁青年的柴科夫斯基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蒙卡地方他妹妹的庄园里。一天,他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柴科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一本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民歌集)。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章就叫“如歌的行板”。1877年初,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来到莫斯科。当时柴科夫斯基所在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音乐晚会招待托尔斯泰,其中有一个节目,就是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托尔斯泰听到第二乐章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柴科夫斯基看到这情景,心中十分激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以作曲家自许的一生中,至今还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满足和感动。今天,列夫·托尔斯泰坐在我身旁。当听到我的行板时,泪珠挂满了他的两颊。”托尔斯泰回去以后写信给柴科夫斯基说:“我永远忘不了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我的文学著作还从没有得到过象那样奇妙的晚会一样巨大的报酬。”柴科夫斯基在回信中写道:“知道了我的音乐能够使您感动,使您入迷,我是多么幸福和自豪呀!”古人有“欲取名琴弹,恨无知音赏”的话,托尔斯泰真不愧为柴科夫斯基的知音了。

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于1871年,其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灵感来自一位泥水匠哼唱的一首俄罗斯民歌,柴科夫斯基将其收录在他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中。1871年,柴科夫斯基在创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时,又将其作为第二乐章的主旋律。1877年初,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来到莫斯科,听了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在听到第二乐章时,托尔斯泰感动得泪流满面,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柴科夫斯基看到这情景,心中十分激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以作曲家自许的一生中,至今还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满足和感动。” 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由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进行重奏。

 

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一首最为著名的乐曲,大约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共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慢板,转不很快的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序奏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虚的重音作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乐器则如叹息般地继续。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烦躁不安的阴沉气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旋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D大调,5/4拍子。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5/4拍子的分配方式为,各小节的前半部分为二拍,后半部分为三拍,形成了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第三乐章甚活泼的快板,G大调,4/4拍子,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本乐章第一主题为谐谑曲式,轻快、活泼,与前两个乐章的主题形成对比。乐章的第二主题很像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族舞蹈音乐——塔兰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战斗般的感觉,但这一主题在进行曲般的旋律中,并没有明朗、快活的气息,反而呈现出一种悲壮感。这一主题旨在表现人类的苦恼爆发时,所发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经扩展后,再次出现诙谐曲主题而达到高潮。紧接着进行曲主题再现,乐章的终结部便在进行曲主题片断堆积的形态下强烈地结束。

    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慢板,b小调,3/4拍,自由的三段体。本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本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

 

说起柴科夫斯基,我们首先会想到《天鹅湖》或《如歌的行板》。《天鹅湖》的知名度不必赘言,而《如歌的行板》简直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然而就象贝多芬的代表作是《第九(合唱)交响曲》(《欢乐颂》),而不是《英雄交响曲》或《命运交响曲》那样,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还要数《第六(悲怆)交响曲》。综观柴氏的一生和音乐,忧郁是一个最明显的基调。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柴科夫斯基是患有抑郁症的。聆听柴科夫斯基,我们从他的旋律中听到的是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对伤痛的抚慰。如果归类的话,他应该与肖邦、舒伯特和诗人歌德最为接近。他虽然出身贵族,却鄙夷权贵;他天赋极高,学习的却是冷冰冰的法律;他憧憬爱情,却婚姻不幸。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句大反差,时时煎熬着他。如果把他五十三年不算长的人生比作一部交响曲的话,那么,前期《如歌的行板》恰如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轻吟低回、如泣如诉的幽怨为他的一生奠定了基调。随后几年完成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舞剧《天鹅湖》以及钢琴套曲《四季》,那美轮美奂的旋律、春潮般的激情和对美好的向往之情又宛如他人生的第二乐章。从1877年开始,三十七岁的柴科夫斯基进入了创作的重要时期。正是在这一年,他得到了对他一生影响重大的梅克夫人的资助。这位远在彼得堡的贵夫人,从资金和精神两方面予柴氏以抚慰,使他得以摆脱繁杂事务和不幸的婚姻的双重打击,从而创作出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多部作品。三年后的1893年,柴科夫斯基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这期间,除舞剧《胡桃夹子》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部举世闻名的《第六(悲怆)交响曲》。

 

  《悲怆》是柴氏全部创作活动的终结,更是他人生的写照。它深刻而有力地体现了个人的苦难和斗争,愤怒的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追求。其中关于内心的痛楚、逐渐加剧的绝望、郁郁寡欢的断肠愁结,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把“整个心灵都放进了这部交响曲”。它作为柴科夫斯基人生的末乐章实在是恰如其分。据说,在酝酿这部作品的过程中,他常常情不自禁地落泪。  大凡传世之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能超越时空拨动人们的心弦。聆听《悲怆》,我们尘封的记忆会随着乐曲打开,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多少曾经的梦境,一一浮现在眼前。世态炎凉,人间冷暖,会使我们怆然涕下;聆听《悲怆》,我们会想到,唯有痛苦,才是人生最深刻的体验和最真切的感受。而只有经历了痛苦才懂得什么是生活,懂得了痛苦的人才会悟得人生的真谛。

 

  人类生生不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永无休止,因此才有了贝多芬的《欢乐颂》,但同时,人类自身又始终伴随着悲伤、痛苦,总是挣扎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所以又会有《悲怆》。从这个意义上说,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与贝多芬的《欢乐颂》一样,都是人类音乐史上永恒的经典。

 

 

最早认识柴可夫斯基是在看完芭蕾舞剧《天鹅湖》之后,那是我至今最喜欢芭蕾舞剧,美丽的白天鹅公主,印在心中无法磨灭。回到家中,上网查后,才知道《天鹅湖》的父亲就是柴可夫斯基,也才知道,原来他不仅仅是优秀的歌剧作家,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曲家,而古典乐曲也是我的最爱,于是,就像迷上《天鹅湖》一样,我也迷失在了柴可夫斯基的古典音乐里。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给我的感觉是随性,很情绪化,在悲伤时有《忧伤小夜曲》,激动时有《暴风雨交响幻想曲》,快乐时有《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他的作品,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一个作曲家的大起大落——也许这就是真性情的艺术家。可喜欢的还是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都是美丽的童话故事,与他的音乐一样,有着不现实的浪漫。也许对于每一个芭蕾舞者而言,能站在林肯中心用自己的舞蹈完美地诠释白天鹅,就是毕生追求的梦想。

 

这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科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1871 年创作的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主题采用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这首民歌是1869 年作者在基辅附近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听泥瓦匠唱的歌。记录后,立即配上和声,收入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内。两年后,他写《第一弦乐四重奏》时,就很自然地运用了这个感人肺腑的曲调。《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为它流下眼泪。并说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鲍恩和巴尔巴拉在《挚爱的朋友》一书中说:“《如歌的行板》镲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正如亨德尔的《广板》一样,世人有时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 《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乐曲的素材是一首叫作《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