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古今名医(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33:15
关月波,北京人,生于1873年,卒于1940年,享年67岁,是清末民初北京著名中医。关氏在北京行医40余年,擅长内、外、妇、儿及针灸各科,尤精内科、妇科。其诊所名为“乐道堂”。关氏对肝硬变腹水有独到疗效,并擅长治疗天花、麻疹、猩红热等时疫急症。其子关幼波,继承父业。现为我国国家级名老中医。

生平著作

    关月波,北京人,生于1873年,卒于1940年,享年67岁,是清末民初北京著名中医。关氏年轻时熟读古文,曾创办私塾,自任教师并自学中医。在北京行医40余年,擅长内、外、妇、儿及针灸各科,尤精内科、妇科。其诊所名为“乐道堂”。关氏对肝硬变腹水有独到疗效,并擅长治疗天花、麻疹、猩红热等时疫急症。

学术思想

    关月波在北京行医40余年,擅长内科及妇科,提倡气血辨证。他认为人之一身,无非气血。而疾病的发生演变,不外表里出入、上升下降的变化;疾病的性质和发展,不外寒热进退的相互转化,正虚邪实的相互交错,气血阴阳的相互失调等。从病理变化的总体来看,不外邪正的消长与阴阳的失调。而邪正消长、阴阳失调的关键,又离不开气与血。气属阳,血(包括阴、津液)属阴。气与血互为其根,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而疾病蜂起。总结气血失调的病机,不外乎气虚、气滞、气逆、血虚、血瘀、出血等。这既是疾病的产物,又是再致病的原因。且气病可伤血,血病可及气,气血失调都会造成人体各脏器的功能失调。因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气血这个主题。

临床经验

    关月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仅把人体脏腑经络分属气分、血分,还把各种病因、疾病、症状划分为“气分受病”和“血分受病”。比如肿痛一症,如肿胀重,属气分受病;如疼痛重且固定不移,属血分受病。由于人体的整体性,气血相互为用,所以有发于气而受病于血,有发于血而受病于气,以及气血同病等情况。因此,辨证时要分清是以气分为主,还是以血分为主;是气分先受病,还是血分先受病。治疗时,他也多从气血两个方面考虑。气病求之于血,血病求之于气。治气时照顾到血,治血时照顾到气。这里,他所讲的气血辨证与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后者气分病、血分病只反映了温病发展的不同层次和证候类型,前者则是疾病归属的两大范畴。他曾说:“临床辨证,初求于六淫八纲、卫气营血、三焦脏腑,而深求于气血,不能浅学辄止”。他所讲的气血辨证,是在继承前人辨证方法的基础上,又深入了一层。

 冯济卿,名怀宽,北京人。生于1874年,卒于1964年,享年91岁。他幼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稍长酷爱中医,入太医院医学馆学习。学识渊博,造诣颇深,精于方药每见神效,于清末光绪之际供职于太医院。先后为太医院医士、吏目。民国初期,在崇文门外东河槽2号寓所悬壶济世,为民众疗疾。解放后,被聘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从医60余年,所收门人弟子众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生平著作

    冯济卿,名怀宽,北京人。生于1874年,卒于1964年,享年91岁。他幼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稍长酷爱中医,入太医院医学馆学习。潜心研读中医典籍,成绩优异,学有所成。他学识渊博,造诣颇深,精于方药每见神效,于清末光绪之际供职于太医院。先后为太医院医士、吏目。民国初期,在崇文门外东河槽2号寓所悬壶济世,为民众疗疾。解放后,被聘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撰有《医论宜言》、《难经浅说》、《临证疏义》等,后经门人整理成《冯济卿医论集粹》存世。

学术思想

    冯氏精于妇科,对经带胎产有独到的见解。治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疗效颇佳。亦擅长内、儿科杂病,对肝、肾、脾胃以及湿热、小儿惊风、腹泻等,用药有独到之处,每每药到病除。冯氏在治疗妇科疾病时重视调理脾胃。他认为脾为生化之源,心统诸经之血,心脾平和则经侯正常。若七情内伤,外感六淫,均可损伤脾胃,导致气血不和,影响“任”通“冲”盛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对于带下病,他认为多属肝郁脾虚所致。肝郁则气滞,脾虚则气陷,精微物质不能化生营血而成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治疗注重疏肝健脾。重视当归、黄芪、党参等扶脾益血之品的应用。

临床经验

    冯氏治疗子嗽(妊娠咳嗽),效果甚佳。认为其病机为阴虚、痰饮及风寒外束。阴虚一证,属阴虚火动,多由受孕之后,偶触外邪致令咳嗽,不即疏解,留连日久,以致肺金不能生水,肾阴之水不泽,虚火上炎,熏蒸于肺遂令作嗽。然其咳嗽必见久嗽不止,昼轻夜重等,故称阴虚。治法宜以麦味地黄丸滋阴润肺。痰饮一证,属痰饮上泛,多由受孕之人,脾土素弱,水入于胃,运化无力,清者不升,浊者不降,蓄留于内,难以下输,得阳煎熬而成痰,得阴积蓄而成饮,痰饮泛滥,上逆作嗽。然其咳嗽必见素盛今瘦,漉漉有声等证,谓之痰饮。治法宜以二陈汤加枳壳、桔梗消痰化饮。风寒外束,是表虚而受外感使然,多由受孕之后,起居不慎,致虚身形,荣卫不和,卫气不固,一触风寒,乘虚袭人,肺俞受邪,遂令作嗽。然其咳嗽必见嚏唾痰涎,发热恶寒等证,故称风寒外束。治法宜以桔梗汤治疗。

后世影响

    冯氏治学严谨,从医6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他一生所收门人众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如齐少农、常松坡、何相臣、李世明等,均为中医临床教学骨干。另有王开明、王旭斋、杜启增、于书庄等为其入室弟子。
 韩一斋,名善长,晚号梦新,北京人。生于1874年,卒于1953年,享年79岁。韩氏少年考入太医院医学馆学习,并拜太医院院判李子余为师。4年后毕业,供职于太医院,任恩粮。辛亥革命后,于府右街石板房胡同寓所悬壶济世,每日患者盈门,门庭若市,在京行医50余年颇负盛名。

生平著作

    韩一斋,名善长,晚号梦新,北京人。生于1874年,卒于1953年,享年79岁。韩氏少年考入太医院医学馆学习,并拜太医院院判李子余为师。4年后毕业,供职于太医院,任恩粮。辛亥革命后,于府右街石板房胡同寓所悬壶济世,每日患者盈门,门庭若市,在京行医50余年颇负盛名。

学术思想

    韩氏治病重视肝郁,治虚损分五脏,治血证降逆化瘀,治呕吐重升降补泻。他主张治虚损要结合脏腑生克关系,全面分析。在治疗过程中,总以稳妥轻灵为务,切不可急速求功,用药过猛,顾此失彼,反而有害。韩氏认为,治病必须详审病情。凡标本皆虚者则当补,标本皆实者宜当泻。有标实而本虚,或本实而标虚,有舍本从标,有舍标从本。他说:“凡降者必先升,但升者不使过高,降者宜求其缓。降其蕴邪,驱其滞热,升其不足,以补其正,斯为得之。”治病欲想降(攻),必先考虑升(补)。用升法宜当求其适合,不可升之太过。久病或虚弱者,使用通降法时,尤宜缓和稳妥,不可过急过猛,恐其病去正伤。所用通降之法,是指内有蕴热停滞,故当驱之。所云升其不足,指正虚清阳不能上升,故当补之。对于久病重病,邪实正虚之人,攻补两难,必须审察标本虚实,采用兼顾并筹之法,灵活运用,多能取效。

临床经验

    韩氏认为,肝气横逆,克犯脾胃,治宜疏肝理气,采用柴胡、香附、苏梗、青陈皮、郁金等。肝气郁久化火,火性上炎,治宜泄肝折热,采用龙胆草、黄芩、夏枯草、芦荟、青黛、知母、山栀、连翘等。肝阳上亢,治以平肝镇逆,采用紫贝齿、瓦楞子、代赭石、生牡蛎、旋复花、白蒺藜、羚羊角、钩藤、炒蚕砂、炒僵蚕、灵磁石、茯神等。阴虚肝热,治以清肝育阴,采用生地、杭芍、女贞子、旱莲草、丹皮、阿胶珠等。

    对虚损的治疗,认为当先分阴阳、别五脏、论气血。结合母子生克,顾及脾肾二脏。心阴不足,药用丹参、元参、麦冬、阿胶;心阳不足,药用人参、黄芪、当归、桂枝、茯苓、菖蒲。肝阴不足,药用杭芍、生地、茺蔚子、女贞子、阿胶;肝阳不足,药用山萸肉、枸杞子、楮实子。脾阴不足,药用生山药、生杭芍、生薏米、白扁豆、莲子肉;脾阳不足,药用人参、茯苓、苍术、于术、升麻、藿香、陈皮。肺阴不足,药用百合、阿胶、北沙参、麦冬、天冬;肺阳不足,药用人参、黄芪、升麻、蛤蚧、五味子、益智仁。肾阴不足,药用熟地、潼蒺藜、枸杞子、杜仲、桑寄生、金樱子、补骨脂、川续断、黑桑椹;肾阳不足,药用熟附子、肉桂、巴戟天、锁阳、山萸肉。

    对于血证,他认为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常用药物,如苏子、降香、沉香、旋复花、生代赭石、左牡蛎、杏仁、川贝母等。治血症重视化瘀,常选醋制花蕊石、三七、桃仁、红花、牛膝、醋炒大黄、姜黄、蒲黄、炒五灵脂等。总之,对于血证主张降逆以缓其急,化瘀以防留邪。

    对于呕吐,他认为皆属升降不能平衡所致。临证时先审病因,辨明属表闭,属内热,属湿郁,属暑邪秽浊,对证治疗,恢复升降。若属肝胃郁热,则用竹茹、川连、陈皮、黄芩、法半夏、吴萸、砂仁等肝胃同调。若属命门火衰,脾胃气虚,则选附子、肉桂、干姜、硫黄、吴萸、荜茇等。 梁保和,原名文藻,字荷汀,北京人。生于 1876年,卒于1960年,享年84岁。梁氏三代业医,学验俱丰。后又拜名医王梦九为师,受益不浅。24岁时,行医于东四演乐胡同,疗效显著,求诊者日众,不久便名噪京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染氏迁往南城。受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梁氏毅然投身教育,创办私立育正国民学校。建校10余年,其中学有建树者不下一二百人,在当时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上世纪20年代,于宣外大街校场口创办“中国医药专门学校”,梁保和亲自教学并负责编纂教材,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材。

学术思想

    梁氏认为中医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治病务求实效,应博采古今诸家之长。他认为治病不能见证治证,应从病因病症中求治法,并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具体的治疗实践中。

临床经验

    梁氏治病精心观察,细心审证。其呈治一患者马某,产后三天,突然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手凉过肘,足凉过膝,少腹亦凉。观其人,面青赤,气粗喘促,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阴道有少量出血,头晕、心悸、舌红苔黄,脉沉细而弦。问其病史,患者素来脾气急躁,头晕,心悸。产后三天,家人探望叙说家事后,患者突然急躁易怒,四肢厥逆。梁保和诊为:血虚肝旺,肝热上冲,气血逆乱,扰乱神明所致的闭证。首先采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醒神。强刺激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另用全当归、杭白芍、莲子心、杭菊花、茯神木、远志、石菖蒲、麦冬、炙甘草、柴胡、香附,配牛黄清心丸行气解郁,补益气血。一剂即苏,后用养血平肝方,以善其后。对于本病,梁氏认为患者素体肝旺,又值产后血虚之时,血虚不能养肝则肝旺,恼怒亦伤肝。肝为刚脏,主升主动,肝气逆乱,血随气升,并走于上,扰乱神明发生神昏肢厥。气血闭阻,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则四肢厥逆。治疗时不能见证治证,应从病因病症中求治法,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进行施治。

    梁氏辨治小儿热证,多以轻灵之剂获效。他呈治一男性患儿,2岁,高烧抽搐,经治不解,前医用羚羊粉、生石膏等大量寒凉药物,服药后高热稍减,但抽搐不止,神志昏愦。梁氏认为属寒凉过抑,冰伏其邪,表邪不解,热郁于里所致,治以轻清宣透,散寒解表。药用霜桑叶、薄荷、紫苏叶、荆芥、杭菊花、苦桔梗、莲子心、石菖蒲、钩藤、焦曲、麦冬、鲜芦根等。一剂烧退搐止,再用清热养阴以善其后。

后世影响

    梁氏以济世活人为已任,不仅治病救人,而且兴办中医教育。上世纪20年代,于宣外大街校场口创办“中国医药专门学校”,他亲自教学并负责编纂教材,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材。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杜自明,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生于1877年,卒于1961年。自幼随父习武,宗少林派武术,18岁从军。其疗伤手法和伤科秘方,均得自家传。1902年正式挂牌行医。解放后,曾受聘为成渝铁路工地特约医生。1953年参加成都铁路医院筹建工作,并被聘为四川医学院特约医生及成都市人民代表和成都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作为四川省著名正骨专家被聘至京,出任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骨科主任。著有《杜自明正骨经验》。

生平著作

    杜自明,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生于1877年,卒于1961年。自幼随父习武,宗少林派武术,18岁从军。其疗伤手法和伤科秘方,均得自家传。1902年正式挂牌行医。解放后,曾受聘为成渝铁路工地特约医生。1953年参加成都铁路医院筹建工作,并被聘为四川医学院特约医生及成都市人民代表和成都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作为四川省著名正骨专家被聘至京,出任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骨科主任。著有《杜自明正骨经验》。

学术思想

    杜自明从事中医骨伤科工作60余年,坚持从临床实际出发,形成了独到的治疗骨折筋伤的手法。他根据《医宗金鉴》中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等正骨八法,结合自己祖传手法,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正骨手法。他认为跌打损伤,应以手法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同时配合适度的武功锻炼,以恢复肢体和关节的功能。他的理伤续断手法包括理筋与正骨两大类,每一种手法都是针对病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而设。他强调“多能生熟,熟能生巧,巧能生智”,临证经验积累十足,自能手触于外,巧生于内,心随手转,法从手出。对折骨伤筋的内在病情,从外施治,效果很好。

临床经验

    杜自明将理筋手法分为分筋理筋,弹筋拨络,滚摇升降以及点穴镇定等,主要用于软组织损伤。他认为分筋是高强刺激,属破坏性手法,而理筋是弱刺激,属安抚性手法。弹筋是拿法的衍化,着力范围小而力量大。拨络具有分筋和弹筋的复合作用。当需要分离关节周围肌腱、韧带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时,可使用拔络手法。对滚、摇两种手法,他认为虽能解除粘连,但这两种手法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必须谨慎从事,不可鲁莽。升降手法属辅助方法,可使肌肉、肌腱、韧带松弛,增强关节的灵活性……杜自明行医治病非常重视预防。他认为剧烈运动后,汗湿未干,肌腠不密,毛孔未合,如用冷水冲洗,易受寒湿侵袭而发病。除此之外,大量运动后也不宜立即休息,而应稍作轻缓活动,待气匀布于周身后,再作休息,使身体气血渐归平静,以防内伤。

后世影响

    杜自明从医六十余载,对理筋、正骨、脱臼复位、畸形矫正等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其著作《杜自明正骨经验》一书,是对他骨伤科学术经验的全面总结。他对徒授艺毫无保留,尽心尽意,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中西兼备的骨科人才。他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弟子们,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仆诚,原名联福,男,汉族,生于1877年,卒于1961年,四川省江县人。早年在药店学习医药,1903年起开业行医,以擅治小儿疾病驰誉成都,人称“王小儿”。精通儿科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对治疗小儿传染病及肠胃病有独到之处。1955年,从四川省成都市奉调来京,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建院初期的医疗和教学工作。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儿科名老中医,因其医术精湛,疗效卓著而享誉全国。

生平著作

    王仆诚,原名联福,男,汉族,生于1877年,卒于1961年,四川省江县人。早年在药店学习医药,1903年起开业行医,以擅治小儿疾病驰誉成都,人称“王小儿”。精通儿科理论,临床经验丰富,对治疗小儿传染病及肠胃病有独到之处。  1953年,他被四川省行署授予“中医专家” 的光荣称号,并被荣选为成都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从四川省成都市奉调来京,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建院初期的医疗和教学工作。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儿科名老中医,因其医术精湛,疗效卓著而享誉全国。

学术思想

    王仆诚从事中医儿科工作60余年,造诣颇深,主张防重于治。他提倡“三分医药,七分调理”,反对常服药,乱服药。他说,只要慎风寒,节饮食,勤锻炼,讲卫生,小孩就会不生病或很少生病。即使偶而患病,只要稍加调理,也会很快痊愈。他强调,儿科医生不仅要富有同情心,而且还要有耐心,要善于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要耐心解释,多作分析,不要把小病说成大病,同时还要把应当注意的事情和调理方法告诉病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病治好。

临床经验

    王仆诚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总结出一整套有效的中医儿科临床辨证论治和调治护理方法。其处方药味不多,药量不大,既照顾到小儿阴阳的全面调理,又突出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因此,疗效高,花钱少,很受群众欢迎。例如,对于小儿咳嗽,他根据中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的理论,指出小儿咳嗽除外感外,多由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所致。因此,在治法上提出“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采用消食导滞为主,辅以止咳化痰的治本之法,疗效颇佳。又如,对于小儿发热,他认为,“早晚烧(发热)、手足心烧、阵阵烧是食积烧”, 即因饮食积滞、消化不良引起的发烧。这种发热与那种持续不停,甚至体温越来越高的外感发热是有区别的,临证时必须分辨清楚。由于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常表里兼病。因此,在治疗上既要分清表里,又要表里兼顾而有所侧重。

医德事迹

    王仆诚常讲,人与人之间应当休戚与共,缓急相通。特别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更要将心比己。他说,医非营业,药以治病,医生不能唯名利是务。他主张,医生的职责是一不图报,二不沽名。在他创办的“荣丰堂” 药店,悬挂着许多牌匾,他最喜欢“医非营业”、“药以治病”这两副。对于病重而又无钱买药的患者,他总是免费施药诊治。解放前,天花病广泛流行,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仅专心研究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天花的有效疗法,而且热心推广接种牛痘疫苗以预防天花。每年春秋两季,他都要免费为群众接种牛痘疫苗。当时,成都尹仲锡曾设“慈惠堂”,收养被人遗弃、无家可归的病残孤儿,并教以技艺。他则义务为那些小孩治疗疾病,所需药品均免费提供。

  魏舒和,字长熙,河北省蔚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65年。祖上业医,秉承家学,约28岁在太原挂牌应诊。上世纪30年代初,由太原到北京,先在西单同乐堂坐堂,后经亲友介绍拜施今墨为师,深得真传。1936年,于西单辟才胡同挂牌行医。1949年后,曾在西鹤年堂坐诊。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1958年,受中苏友谊医院专家门诊部特邀,每日半天为国际友人诊治。

生平著作

    魏舒和,字长熙,河北省蔚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65年。祖上业医,少时随伯父学医,青年时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肄业后继续随伯父在太原行医,并得到太原名医沈佩琦的指点,约28岁在太原挂牌应诊。上世纪30年代初,由太原到北京,先在西单同乐堂坐堂,后经亲友介绍拜施今墨为师,深得真传。1936年,于西单辟才胡同挂牌行医。1949年后,曾在西鹤年堂坐诊。1956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医院。1958年,受中苏友谊医院专家门诊部特邀,每日半天为国际友人诊治。

学术思想

    魏舒和临证非常重视调肝理胃(脾)、宣肺利窍,其中宣肺利窍医耳病是其学术特长。他见临床上肝胃(脾)不和病变最多,采用舒肝和胃法治疗颇有心得,故以“舒和”为号。宣肺利窍医耳病是魏舒和“耳聋治肺”观点的体现。他以此法治疗耳聋重听效果显著,常用药物如杏仁、桔梗、蝉衣、菖蒲等。

临床经验

    魏舒和常用治疗肝胃(脾)不和的药物,如舒肝调气,用杭白芍、醋柴胡、香附炭、醋青皮、黛黛花等;理气和中,用台乌药、炒枳壳、陈香橼、砂蔻壳、厚朴花等;化滞消食,用建曲炭、炒山楂、炒谷芽、炒稻芽、采云曲、霞天曲、范志曲、六神曲等;活血止痛,用川郁金、紫丹参、酒元胡、川楝子、娑罗子、制没药等;温中散寒,用淡吴萸、高良姜、鲜生姜、川荜菝、煨生姜、山奈等;清热和胃,用酒条芩、青竹茹、青连翘、川黄连、川石斛等;收敛溃疡,用乌贼骨、川贝母、生牡蛎等。

    魏舒和临床还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治一年逾古稀的女性患者,喘咳痰多,黄白相兼,病十余日,夜重昼轻,不能平卧,喉中痰鸣,脉象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滑而腻。使用宣肺化痰、平喘降逆法,取葶苈大枣汤、小青龙汤、生脉饮三方加减,药用葶苈子一钱、大枣五枚、杏仁泥三钱、苦桔梗一钱半、嫩射干一钱半、炙麻黄三分、五味子一钱、细辛三分同打,生石膏五钱、酒条芩三钱、浙川贝母各一钱半、桔红络各一钱半、旋覆花二钱(包)、鹅管石一钱、苏子霜一钱半、海浮石、黛蛤散各三钱布包,冬瓜子五钱、北沙参五钱、炙甘草一钱,二剂喘平,五剂诸症皆消。用药泛围较广而宽是魏舒和的治病特点,对于临床错综复杂的病证,他用药多而不乱,往往疗效显著。

后世影响

    魏舒和一生收徒四名,有宋仙墅、赵增寿、高忠英和钮韵铎等。  赵树屏,名维翰,江苏省武进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57年。为清太医院医官赵云卿之长子。课业之余,随父侍诊,精研医理,秉承家家,后又师从萧龙友先生。1950 年任北京中医学会主任委员。1952年任卫生部医政处“技正”兼中医科科长。1954年成立中医司,任副司长,同时还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卫协副主任委员等。著有《中国医学史纲要》等。

生平著作

    赵树屏,名维翰,江苏省武进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57年。为清太医院医官赵云卿之长子。宣统元年(1908年),年仅18岁即获得“贡生”。1914年毕业于顺天高等师范(即今师大前身)英文系。课业之余,随父侍诊,精研医理,秉承家家,后又师从萧龙友先生。1950 年任北京中医学会主任委员,并创办《中医杂志》。1952年参加政府工作,任卫生部医政处“技正”兼中医科科长。1954年成立中医司,任副司长,同时还任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卫协副主任委员等。著有《中国医学史纲要》、《中医系统学概要》、《肝病论》等。

学术思想

    赵树屏不仅精通中医经典,尤重医史的研究。他认为如果不明医史,则不明学术的发展进退,则不足以启迪后学。因此,对于如何系统地整理中国医学,非常重视。他从浩瀚的医籍中,选择先秦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梗概和系统源流进行整理,对古代医学的发展及其渊源有较系统地总结。同时,他很擅长肝病治疗,认为需在审明病因的基础上,分清是血虚阳亢,还是脾病传肝,还是肝的经脉之病等。治疗用药主张性味平和,剂量轻微,中病即止。

临床经验

    赵树屏认为临床治病若不明《内经》之理,则对于审症似是而非,绝无实际。认为凡治病必审其源,然后认证方有把握。对于肝病的辨治强调辨证求因,旁及六经。认为肝为风木之脏赖血以养,血足则盈而木气盛,血亏则热而木气亢。因此,多可由悲怒气逆和水不涵木而引起血虚阳亢的肝经病候;或因其它脏腑移寒、移热而伤损肝脏;对于肝经经脉循行所过之处的病候,认为包括胁腹疼痛、手足拘急等。

后世影响

    赵树屏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呕心沥血,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和培养中医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传人有祝伯权、阎润茗、宗修英、郭士魁等。  郑守谦,又名家作,字啬园,湖南省长沙人,生于1891年,卒于1969年。祖上业医,至家作已第7代。他早年随父侍诊,晚年专擅妇科。1955年,应卫生部之邀,任中医研究院西苑西院妇科主任。其子所著《女科综要》一书可代表其学术思想。

生平著作

    郑守谦,又名家作,字啬园,湖南省长沙人,生于1891年,卒于1969年。祖上业医,至家作已第7代。他早年随父侍诊,晚年专擅妇科。1924年,他曾协助父亲办学。1934年,又与刘仑、吴汉仙一起办学。日寇侵湘后,1940年他被迫避居桂林、湖南为民治病,直至抗战胜利。返湘后,又与人协建中医学校,从事教学与临床直至解放。1955年,应卫生部之邀,任中医研究院西苑西院妇科主任。其子所著《女科综要》一书可代表其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

    郑守谦非常重视内因在人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对《内经》摄生理论颇有研究,主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他的强身防病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论。他治学严谨,造诣颇深,重视对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强调要融会贯通,务实求真。反对那种不钻研理论,只讲求临床处方的投机取巧作风。他曾自立医诫十条,即一戒自满,二戒偏执,三戒饰非,四戒妒嫉,五戒欺逛,六戒好奇,七戒轻妄,八戒贪功,九戒顺俗作解,十戒弃贱畏难。

临床经验

    郑守谦重视气血理论,善用调气之法。他赞成“百病皆生于气”的观点,并指出“痰火亦即随气以始终,气治则神全,气乱则神耗。男子属阳,得气易散;女子属阴,得气多郁,气病多见”。提出女科疾患应以调血畅气为主要治法,除肾虚外,又应以肝脾为中心。用清法,不可过于苦泻寒凝;用温法,不宜偏于辛燥动火;行瘀当采和化顺利,注重通调。总之,要以养营活络、疏木培土、泻木和胃为法。他认为在临证时,既要继承古人学说,又要有自己的实践总结,四诊合参。他尤善望诊,长于辨脉。他对望诊的研究,除舌诊外,重在察看患者的神色,他继承和发扬了《灵枢?五色篇》的理论,从五色相应部位表现出来的浮沉、散博、上下,了解疾病的浅深、预后及病源。在脉诊方面,他认为应以刚柔两脉统领诸脉。刚脉,即阳脉,指枯燥、板硬的脉,如滑、洪、大、疾、濇、长、弦、细等;柔脉,即阴脉,指无力而软的脉,如濡、弱、微、缓、迟、虚、散、短、软等。临证中应脉证相符,柔脉见于柔病,刚脉见于刚病。若不相符,则往往舍证从脉。

后世影响

    郑守谦非常重视中医人才的培养,在他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为中医界培养了不少高水平专业人才。
  哈锐川,名成惠,字锐川,河北省河间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49年。幼年家境贫寒,随父习医。16岁时,拜当时外科名医丁庆三为师,尽得其传。1917年,哈锐川悬壶应诊,疗效卓著,声望日高。1945年,目睹日寇投降,兴奋过度而患中风。他在旧社会奔波一生,仰慕新中国的诞生,心情十分激动,但因久病缠身,不能为振兴中医事业效力,深感遗憾。

生平著作

    哈锐川,名成惠,字锐川,河北省河间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49年。幼年家境贫寒,随父习医。16岁时,拜当时外科名医丁庆三为师,尽得其传,遂决心专攻疡科。1917年,哈锐川悬壶应诊,疗效卓著,声望日高。后因诊务繁重,积劳成疾。1945年,目睹日寇投降,兴奋过度而患中风。他在旧社会奔波一生,仰慕新中国的诞生,心情十分激动,但因久病缠身,不能为振兴中医事业效力,深感遗憾。

学术思想

    哈锐川对痈疔疮疡诸证,重视正气与邪气的辨证关系。认为疮疡之疾虽发于体表,但其根本在于体内气血失调。常说:“气血偏虚一分,毒邪内侵一寸。”并提出,不能因《金鉴》所谓“痈疽原是火毒生”,动辄使用大剂苦寒,导致损伤脾胃,妨碍气血化生。在治疗时,必审邪正,常在清解方中配有健脾益气诸药,极其重视气血在病机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临证治疗外科疡疾,必须重视对阴证、阳证的辨识。对于阳证,治当调理气血;对于阴证,治当滋补肝肾。另外,他还根据多年来治疗疮疡皮肤疾病的临床经验,发展完善了中医外科的治疗措施。例如在手法上,广泛采用刀针烙割及结扎等多种方式;在剂型上分薄贴、掺药、丹、散、软膏、油、酒、水调剂及熏、熨、洗等剂型;在药物使用上,膏药不仅从药性上分有追风、散结、拔毒、回阳等区别,尚有大、中,小及薄、厚之异。软膏除使用凡士林为基质外,尚有古法之香油、樟丹、松香、白蜡熬炼之黑色琥珀软膏,亦有鸡油、白蜡之生发膏,其所用清热解毒之芙蓉叶软膏,流传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临床经验

    通过大量实践,哈锐川认为皮外疾患,外治选药虽辨证正确,但因用法、剂型不同,疗效迥异,临证不可不辨。另外,辨证还必须视疮形新旧浅深大小脓腐等之不同,而决定剂型、用法及药量之异。例如,疡科化腐提毒生肌之要药红升丹,平时常备红升丹药捻,用于痈疽溃腐,以化腐提毒引流;对阴疽结核,溃后色暗脓腐不净、淋漓稀黄脓水之顽疮阴证,则再掺以肉桂、麝香、冰片等配成化腐提毒回阴转阳之药捻,以收转阳之功。药捻使用方法亦多讲究,一般痈疽脓肿溃后,新疮脓腐虽多,但未成管,可短暂施用红升丹捻;如腐肉充盈而难排出,则少掺白降丹,使腐肉紧裹药捻而迅速排出,同时疮口亦随而扩大便于引流,嫩肉自可生长,加速愈合。如病久形成窦道漏管,亦可用上法腐蚀管壁,使腔壁脓腐一概提出;一俟提净则速改用生肌法,以防蚀伤血络,更可免药物峻猛灼伤嫩肉而疼痛。用于生肌则仅取少许红升丹掺于乳没粉中。用于敛疮收口则更掺龙骨粉以敛其疮。少掺冰片更能加强提毒止痛之功。哈锐川更善以红升丹作掺剂应用。古法多将此药少许置膏药中心或粘附药捻以外用之,他则大胆掺入其它药粉内甚或直接撒布脓腐疮面使用。

后世影响

    哈锐川的皮科经验对后世是非常宝贵的财富。他的传人,如陈彤云等均为当代知名中医皮科专家。   王文鼎,四川省江津县人,生于1894年,卒于1979年。曾经师从颜闻修学习。解放后,历任川西行署及四川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成都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五届常委等。1956年调至中医研究院,任学术秘书处副处长、西苑医院副院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高级干部保健医生等。撰有《对研究整理祖国医学的一点意见》等。

生平著作

    王文鼎,四川省江津县人,生于1894年,卒于1979年。曾经师从颜闻修学习。解放以前在成都行医,利用其声望和地位,为党做了许多工作。解放后,曾在四川省委工作,历任川西行署及四川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成都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五届常委等。1956年调至中医研究院,任学术秘书处副处长、西苑医院副院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高级干部保健医生等。撰有《对于开展中医研究工作的商讨》、《对研究整理祖国医学的一点意见》等。

学术思想

    王文鼎认为中医的发展和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前提是首先搞好继承,不但要继承治疗经验和有效方药,更要系统学习理论,这样才能谈得上整理提高。进行中医研究,必须在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科学成果,按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反对废除理论、研究经验或废除中医、研究中医的倾向和做法。他认为如果抛弃中医的病理、病因、诊断、症状等,完全用西医的一套来代替,不但达不到发扬祖国医学的目的,反而会对祖国医学遗产造成莫大的损害。他强调,中医的基础理论,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研究课题。必须将中医和中药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才能在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上有所贡献。王文鼎的这些见解,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四诊方面,他尤重脉诊,指出诊脉必须“静以观其象,动以察其体”。在明确六部脉位和脏腑关系的基础上,要以医生的三指动静结合来体察病人的脉象变化。静是指医生必须屏息敛神,置三指于寸、关、尺三部,分轻、中、重三种力量来体察脉象,如迟、数、滑、涩、洪、微等;动是指医生三指按寸、关、尺三部,分轻、中、重三种不等的力量,往来揉动病人的脉管以观察其体态和张力,如长、短、弦、芤、紧、缓等。简言之,就是以医生的“静”来候病人的脉象,以医生的“动”来候病人的脉体。

临床经验

    王文鼎选方用药注意法度,加减化裁活泼圆通。他常说“不知规矩,不能成方圆;随便凑药,不能叫开方”。一般处方,他用药不多,少则二三味,多则十几味,绝不随意开大方贵药。用药剂量,取决于阴阳盛衰程度和邪正力量的对比,佐使药轻投,如橘红用量不到1g;主要药物重用,如石膏清热,桑枝通络,黄芪固表,防己利水等,常用30g左右。由于他善于辨证,精于选方,巧于化裁,常可于平淡中而获奇效。

    王文鼎对一些验方、秘方也很重视,认为只要辨证得法,确有疗效。如他介绍治鹤膝风方,由生黄芪240克、远志120克、石斛120克、怀牛膝120克、双花30克组成。使用时,用十碗水先将四味煎熬至两碗水,加再入双花,煎煮成一大碗,临睡前空腹服下。服药后全身大汗,汗止后用毛巾把汗擦干,揉搓全身。常可一剂见效,两三剂治愈。

后世影响

    王文鼎非常重视祖国医药学的继承工作,他认为只有在很好地继承前人治疗经验和有效方药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对于中医药进行整理和提高。这些见解,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名医1914年9月1日~1998年10月22日),男,汉族,江苏扬州推拿世家之后裔。生前任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1991年退休。幼时入育才中学读书,在家接受庭训,濡染家传一指禅推拿医术,父殁后,继续随堂兄丁鹤山习医,于1936年学成后在沪自设诊所,开业行医。1952年入上海同德医学院进修一年;1958年至1960年受聘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门诊部担任教学、医疗工作。1960年正式调入上海市推拿门诊部(后为岳阳医院)工作,1979年任岳阳医院推拿科主任、1980年晋升主任医师职称,此后先后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推拿学分卷》主编、上海中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针灸学科与推拿分会副主任、上海市高级科学技术专业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中外、伤、推、针科)专业学科评审组成员、岳阳医院推拿科顾问、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1984年9月任学术经验继承老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1987年任中医学综合特邀编委。1990年任上海市继承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研究班指导老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佟忠义 (1878~1963年),河北省沧县人。祖上为满清皇族(正白旗),原世居后辽潘。始祖燕青觉罗·佟国荣随清入关,定居沧州,开设武馆授徒,兼理正骨伤科和针灸推拿科。武术及医术皆名闻遐迩。传至忠义已有300余年历史。佟氏自幼读书,并随父学武。13岁随父正骨伤科及针灸推拿科,15岁随父兼理医务。1900年在东北怀仁县任正骨伤科医官。1909年在北京南苑禁卫军任正骨伤科医官和武术摔角教官。1915年在沧州县行医,并举办忠义武术馆。1920年迁至上海,先后在中华新路、石门一路开设诊所,治疗范围有正骨伤科及针灸、推拿科,并办忠义拳术研究社。建国后,1956年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伤科医师,上海市伤科研究所伤科顾问。曾任第六、七届全国体育运动大会上海市武术指导。
 张重华(1940年—),男,汉族,浙江绍兴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教授、中医主任医师。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祖父张爱白在当地享有盛名,被收入绍兴名医谱。张教授从小耳濡目染,立志学医,1959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65年毕业后,留校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任临床医师及教师。他好学善问,精勤不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虽为西医师,临床中体会到中医的好处和必要性,1967年首先在医院建立耳鼻喉科中西医结合组,1973年主动要求参加上海市第五届西学中班学习,其后又遍访上海的中医喉科名医,上门求教,1978年起跟师中医喉科前辈张赞臣教授,深受教益,并得到老师的高度赞赏,1979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师训班内经组学习医经,在文汇报上发表“谈谈对中医现代化的看法”,率先提出实行中医现代化的主张,受到中医界的重视,其观点得到许多著名老中医的赞同。1986年赴日本医科大学作“鼻出血”专题研修,1987年归国,继受聘担任日本医科大学顾问研究员。1990年参加上海市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班学习,正式拜张赞臣先生为师,成为其学术继承人之一。1993年结业,经上海市卫生系统高评委评审通过,获中医主任医师职称。历任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及高评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上海市高尚医德奖,1997年获上海市十佳医师提名奖。1990年起兼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科教副院长,1996年升任院长至今,现为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及常委会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还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分会理事、耳鼻喉科学组主任委员,以及中华医学会和上海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等。1997年担任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班指导老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术上认为:五官虽是局部,治须整体调整;重视扶持正气、保护脾胃;治五官病宜肺肝并治,注重疏导解郁;疑难病多血瘀,活血确能止血;经络意义重大,临诊不可疏忽。临床上善于发挥中西医之长,尤其在难治性鼻出血、顽固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及耳鼻喉科其它疑难病的治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常获得满意的疗效。在国内同行中享有声誉。医疗上,强调为医必须做到“精、诚”,以精湛的医术,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并身体力行,得到病人的信赖;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迄今发表论文5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20余部,还担任了《喉科启承》、《现代中医药应用及研究大系--五官科分册》、《中医耳鼻喉科学》等专著的主编。
 张赞臣(1904-1993年),名继勋,以字行,晚号壶叟。江苏武进蓉湖人。世操医业, 家学渊博,幼承庭训,受其父伯熙公教诲,在医学方面奠定了基础。年方弱冠,背井来沪,为博采众长,先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复转学于上海中医学院,由于勤恳好学,颇多创见,深得当代名医谢利恒、曹颖甫、包识生诸前辈之器重。卒业后,悬壶沪渎,于大小方脉、内外妇儿诸科无不精通,屡起沉疴,深受病家拥戴。又应中国医学院之聘,先后任诊断学、本草学教授,并主编《医界春秋》杂志,著述《中国诊断学纲要》、《中国历代医学史略》等书。特别是1929年旧国民政府中央卫生会议企图通过“废止中医案”,张氏闻得消息后,痛心疾首,即奔波呐喊,联合全国中医药界人士奋起抗争,终于取得胜利,其对维护中医事业之一片热忱,于此可见。    解放后,张氏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率先参加国家医疗单位工作,先后任上海市第五门诊部(原中医门诊所)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副处长、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副馆长以及上海中医学院曙光医院顾问等职,撰写了《本草概要》、《中医外科诊疗学》、《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等书,并在有关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自1960年开始,张氏目击中医耳鼻咽喉科未能受到应有重视,以致后继乏人,濒将失传,毅然决定侧重于中医耳鼻咽喉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还兼任了上海中医学院耳鼻咽喉科教研组主任,主办全国和上海耳鼻咽喉科医师进修班等,在培育人才、学术研究各个方面,为中医耳鼻咽喉科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陆南山(1904~1988年),浙江鄞县人。四代业医,从父陆光亮学医,22岁悬壶于上海,专擅眼科。1956年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曾任上海仁济医院眼科主任,上海第二医学院眼科教授,医疗系二部中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中医学会理事等职。    陆氏一生遵循“学知不足,业精于勤”的古训,博览群书,有得则录,笔耕不辍;配制眼药,亲手研制;80高龄仍然坚持门诊。著有《眼科临证录》。其对31个病证的辨证施治方法,经系统整理,输入电脑,作为教学之用。《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实用中医眼科学》皆收载其数十年的临证经验。陆氏除熟读经典著作,酷爱古典文学,并喜国画。

 徐仲才 (1911-1991年),上海市人。上海中医学院内儿科教授,主任中医师。幼承家学,尽得其父儿科名家徐小圃之传,又师事名医祝味菊研习中医内科。解放前担任神州国医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后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委员,全国儿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防痨协会上海分会理事等职。    1931年负责参校《祝氏医学丛书》1~4集:《伤寒新义》、《伤寒方解》、《病理发挥》、《诊断提纲》。1961年后曾先后发表《徐小圃儿科经验简介》,《健脾补肾在慢性气管炎临床上的应用》,《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经验》,《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等论文。曾担任全国中医学院中医教材编审会议顾问,重点参加儿科教材的编审工作。1985年亲自指导《电子计算机模拟名中医徐仲才教授诊疗咳喘病系统》,获上海市科研成果奖。

顾伯华(1916-1993年)。上海市人。出身于世代业医之家。少年时,即随父顾筱岩学中医外科。193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即设诊所于上海。

    解放后,顾氏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主任、龙华医院外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等职。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0年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外科师资进修班班主任。多年来,顾氏为继承发展中国医药学,培育中医外科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

    顾氏诊余之暇,对《外科正宗》、《外科心法》、《洞天奥旨》、《疡科心得集》等均有研究。顾氏著作颇多,重要的有:《改进枯痔疗法治疗内痔》、《中医外科学讲义》、《中医外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外科临床手册》、《顾伯华外科经验选》。并发表论文多篇。

(1925年—),男,汉族,浙江省诸暨市人, 出生于上海。中西医结合儿科主任医师,客座教授。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及东南医学院,获得中西医双重高等学历。现任上海药膳协会会长,上海东方食疗营养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药学会药膳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杨浦区政协之友社副理事长、上海市国际医学交流中心特约专家、上海市中医医院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儿童营养食品学会理事、新加坡新艺科保健食品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日本新泻龙气疗养院及东京都药膳协会顾问。曾任上海维安医院院长、上海市杨浦区儿童医院院长、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上海市杨浦区副区长、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人大常委、政协常委兼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1995年12月评为上海市名中医并被指定为上海市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在食疗药膳方面,他研究设计了中医医院辩证施食方案,1985年他在上海建立第一家上海市中医医院的“食疗研究室”。开发研制的药膳食疗食品有“珠玉两宝粉”、“健脾宝花粉”、“开胃灵”、“增纳饮”、“百龄老年保健饼干”、“健儿灵口服液”、“聪宁灵”冲剂等各种制品。

    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及有关各种著作达二百三十余篇,共三百余万字,主要著作有《儿童肺炎》、《中国食疗学》、《药膳与健康》、《食疗药膳》、《食疗药膳简明教材》、《中华现代药膳宝典》、《蔬菜养疗148例》、《中国厨艺文化大观·药膳文化》。参与编写的有:《中医饮食营养学》(国家高等教育教材)、《中国食疗大全》、《中国食经·食养篇》、《中国疑难疾病诊治》、《实用营养手册》、《名医名方录》等。1987年应邀赴新加坡演示食疗药膳,并在新加坡中医学院讲学,1995年应邀在美国印第安纳州Valpariso大学讲学。

 黄鸿舫(1879~1944年),字伊莘。江苏无锡人。早年从师于苏州针灸名家虞觉海先生,学成后1903年行医于上海,并任沪南神州医院针灸科主任,执教于神州医药专门学校针灸科。治学多宗经旨,法从东垣、香岩,并揣摩前贤诸家学术经验予以化裁,在辨证取穴、行针手法、临床治疗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为近代著名针灸学家。黄鸿舫医术传子黄羡明。   方慎盦(1893-1962),名墉,安徽合肥人。初从扬州名医宋德宗习内科,后又师事针灸大师黄石屏。20世纪20年代起即在上海开业,行医时间长达30年之久。当时上海名医虽多,但以针灸应诊者甚少,病家遂偏多针灸,方氏以针灸名扬海内外。

    1929年,方氏发起组织“医学挽澜社”,呼吁国人给予中医应有之重视;并出版针灸书籍发表针灸普及文章,使众多读者加深对针灸的了解。

    方氏注重对外传播针灸,曾经常往前上海震旦医科大学为部分法籍教授讲授针灸学,并在该校附属医院作示教,会诊。近代欧洲最有影响的针灸传播者、法国针灸学会主度苏里德马朗博士,在30年代特来上海向方氏登门拜师。并请方氏为其所著针炙专蓍审订、修正并题签。

    方氏医德高尚,40年代初,曾创办馥南针灸医院,每晨义诊20号,兼赠药品。曾任上海市中医师公会学术科主任。

    方氏著有《金针秘传》(远销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国)及《风症指南》等书。方氏除精研医道外,尚精于书法绘画与诗词音律。

陆瘦燕(1909~1969年),江苏昆山县人。出生于上海市嘉定西门外严庙乡一个针灸医师家庭。其父李培卿,育有6子2女,陆氏排行最小,因出嗣陆门,故改姓为陆,迁居昆山(有书记载陆氏出嗣舅家,纯属误传)。陆氏幼年精读《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类经》、《针灸大成》等书。并勤练书法,字体苍劲有力,自成一格。

    1927年后,陆氏先后在昆山及上海开业,数年后,诊务日隆,求诊者络绎不绝。建国后,历任第二军医大学中医顾问、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59年,中央卫生部委派他作为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讲学、会诊,回国后,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委员。

    陆氏建国前,曾在沪报上刊载《燕庐医话》,宣传针灸知识;并撰写了《针灸正宗》第一集“中风预防法”、“金针实验录”和第二集“金针心传”、“穴位释义”。又于1948年和夫人朱汝功医师共同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并改进针具,创制了“瘦燕式”毫针,制造与人体等大的针灸经络穴位模型,亲自编写了讲义。函授学员遍及国内外,并在东南亚创办了“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分社。为针灸医学的开拓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建国后,与原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设计创制了我国第一台大型光电显示经络腧穴电动玻璃人模型与第一套脉象模型,分别获1964年国家工业产品二等奖、三等奖。他又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丛书》,先后出版了“丛书”中的《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论》、《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分册,其中《针灸腧穴图谱》还被国外出版社翻印发行。“丛书”其他文稿如《针灸穴名解》、《针灸歌赋选释》等,未及出版,在十年动乱中被焚毁。发表的论文有“从针灸的辨证论治程序谈到处方配穴原则”、“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针刺补泻手法的探讨”、“经气的探讨”、“有关十二经脉病候中‘是动所生病’的探讨”、“切诊在针灸临床的应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临床初步观察”等。   

程门雪,名振辉,号壶公。1902年生,卒于1972年。江西省婺源县人。少年时从安徽省歙县名医汪莲石学习,后拜江苏孟河名医丁甘仁为师,并就读于丁氏于1916年初创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以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即任教务主任兼附属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时年仅20余岁。后自设诊所于西门路(即今自忠路)宝安坊,书斋有“书(禾童)室”、“晚学轩”等名。诊余之暇,批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叶氏医案》甚勤,并兼攻书画。建国后,先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1956年中央指定于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设立四所中医学院,被国务院聘任为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并兼任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中医中药组组长、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同年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后又连续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毕生笔耕不倦,著作颇多。曾编有《金匮讲义》,后经修订,出版为《金匮篇解》;《伤寒论》批注手稿数种,并撰成《伤寒论歌诀》出版。曾精细评注喻嘉言《温症朗照》、《尚论后篇》,批注各种版本《叶天士医案》。已出版的著作还有《校注未刻本叶氏医案》、《妇女经带胎产歌诀》,其1932年至1971年程门雪,名振辉,号壶公。1902年生,卒于1972年。江西省婺源县人。少年时从安徽省歙县名医汪莲石学习,后拜江苏孟河名医丁甘仁为师,并就读于丁氏于1916年初创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以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即任教务主任兼附属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时年仅20余岁。后自设诊所于西门路(即今自忠路)宝安坊,书斋有“书(禾童)室”、“晚学轩”等名。诊余之暇,批注《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叶氏医案》甚勤,并兼攻书画。建国后,先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1956年中央指定于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设立四所中医学院,被国务院聘任为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并兼任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中医中药组组长、卫生部科学委员会委员。同年被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后又连续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毕生笔耕不倦,著作颇多。曾编有《金匮讲义》,后经修订,出版为《金匮篇解》;《伤寒论》批注手稿数种,并撰成《伤寒论歌诀》出版。曾精细评注喻嘉言《温症朗照》、《尚论后篇》,批注各种版本《叶天士医案》。已出版的著作还有《校注未刻本叶氏医案》、《妇女经带胎产歌诀》,其1932年至1971年期间的诊疗验案《程门雪医案》也已于1982年出版。期间的诊疗验案《程门雪医案》也已于1982年出版。 蔡小荪,,男,汉族(1923,12-)上海市人。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主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暨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上海市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专业评议组成员。上海食疗研究会理事,上海中医药结合研究会委员。曾任上海广慈医院、仁济医院、国际妇婴保健院中医顾问,上海首届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妇儿科专题会议中方主席,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等职,是上海蔡氏女科第七代传人。1991年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1997年定为上海市名中医,是全国第一届、第二届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    1939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秉承庭训光绍轩歧,深得先祖蔡小香,父香荪公之传。素有儒医之称的江湾蔡氏女科,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历代名闻遐迩,至五世蔡小香於清末被推举为全国性中医师学会--中国医学会首届会长,并创刊全国第一份医学期刊--“医学报”,极力倡导中西医结合。蔡小荪老师的父亲香荪公也是一位蜚声沪上的名医,一贯急公好义,曾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为抗日救国作出不少贡献。还曾担任中国医学院副院长。在这样的医学世家熏陶下,蔡小荪老师对祖国的中医事业无比钟爱。并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中国医学院毕业后即随父襄诊,1943年香荪公去世。21岁的蔡小荪即独立应诊。门庭若市。蔡师精通各流派学术要旨。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治病当师法而不拘方,变化在我,讲究实效”。他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勤于临证,长于思考,敢于创新。辨证灵活,精确;用药果敢、审慎;在诊治中颇多独到灼见。学术上强调妇人以气血为本,肝肾为纲;推崇辨病辨证相结合;倡导审时度势论治方法;注重补肝肾、健脾胃、调冲任,理气活血化痰诸法;擅长活用古方小方,并因病寻药,创制专方、套方;用药以简、轻、廉、验为特色。50余年的医学实践,理论上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病。如不孕症、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兆流产、症瘕、盆腔炎及妇科肿瘤等证。并身体力行倡导中西医结合,对古籍文献,前人学说均辨证接受,对现代医学专业理论和这实验检查,广为借鉴。
 朱南孙(1921年-),女,汉族,江苏省南通人。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学家。朱南孙教授是朱小南的长女,幼小天资聪颖,性格坚毅,她继承和弘扬祖业。在朱氏两代名医的熏陶与教诲下,以其睿智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发奋努力,终成一代妇科大家。朱教授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1942年毕业前就随父襄诊,初涉医林,即熔身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中,渐渐成为小南先生的得力助手。    1952年,朱师随父同入上海市卫生局主办的中医门诊所(上海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及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门诊部的前身)。历任上海中医学院妇科教研组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副主任、岳阳医院妇科研究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中医妇科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妇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计划生育研究会理事、岳阳医院妇科顾问等职。现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曾获1983年全国“三八”红旗手及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是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1991年定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朱教授学有渊源,临诊圆机活法在握;辨证论治进退有序,至晚年医术更为精湛。平日坐堂及至寓所,求诊者企踵相接,忧戚而至,开颜而去者,不可胜数。诊务倥偬之际潜心于历代经典,兼收并蓄,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和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识的见解,还担任《妇科手册》(星火计划丛书)、《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的主编和副主编。尤其是经她珍藏而幸免于“文革”之难的朱氏妇科集精萃《朱小南妇科经验选》得以付梓,使肇始于南山公、奠基于小南先生的朱氏妇科最终汇集发展,在医林中一帜独树,因此而享有“三代一传人”之美称。
 顾筱岩(1892-1968年),名鸿贤。上海浦东人。自幼从父云岩、兄筱云习医。父兄早故,年甫弱冠,先后悬壶于浦东和南市城里,仅数载便以活疔疮、愈乳痈、疡科誉满沪上。与当时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上海三筱”。1948年去香港,曾悬壶九龙。1956年率先返回上海,任职于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潜心著作。    顾氏著有《疔疮走黄辨证施治》、《乳部疾病谈》、《穿骨流疽治疗体会》、《委中毒的病因及治疗》、《痄腮证治》、《漫谈对口疽》、《治愈形成空腔窦道的瘰疬一例体会》、《骨槽风临证心要》、《发背兼消渴治疗体会》、《垫棉压迫法治疗耳后发》、《外治疗法经验》、《漫谈大头瘟的治疗》、《外科外敷选方歌括》等。

柏连松(1936年— ),男,汉族,上海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现任卫生部新药审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肛肠学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成果奖审评委员会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痔病专题组组长;上海市肛肠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肛肠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新药市评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健康中医专家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干保局肛肠科保健医师;上海市药材公司顾问;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中国痔瘘学》系列视听教材顾问;《医用激光与临床》顾问;《中国肛肠病杂志》副主编;《上海中医药杂志》及《上海中医药报》特约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研究院肛肠病研究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病教研室主任等。

    柏连松教授,早年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上海中医外科名医夏少农教授,跟随夏师临诊,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他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夏氏外科的中医特色,在从事中医外科、肛肠科的40多年中,他长期工作在医、教、研第一线,将中医传统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并把肛肠病作为自己悉心主攻方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许多有特色的治疗新方法,研制发明了许多新药,使中医肛肠科得到了重大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被誉为东方名医。

    他独创的“双线切挂法”治疗各种高位复杂性肛瘘,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又缩短了手术时间,总有效率高达95%以上,而且避免了复发以及肛门失禁等手术后的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由此,他被载入《中国名人录》和《中国名医名方》等书籍中,并多次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近年来柏教授仍不断地进行探索,在原有手术基础上又增加了“隧道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使该病的治疗方法日臻完善。

    由柏连松教授首创研制的纯中药栓剂消痔锭,用于治疗内痔出血,有效率达94%以上,因而在1986年获上海市优秀中成药新产品二等奖,并被载入中国药典。

    柏连松教授还先后研制发明了曙光Ⅰ号注射液、长麻Ⅰ号、炎宁灌肠液、熏洗Ⅰ号、柏氏痔科治疗仪等,其中,“炎宁灌肠液治疗非特异性结直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5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柏连松教授不仅是位名医,而且是位儒医,由他编著的《简明肛肠病学》和主编的《实用中医肛肠病学》先后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主编的《中医肛肠科学》被上海市卫生局指定为肛肠科住院医师培养丛书之一,另外他还编著了《医籍精选》和《中医治疗疑难病秘要》肛肠病章节,其中《实用中医肛肠病学》获199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柏连松教授对肛肠病治疗和研究的杰出贡献,使得原先空白的中医肛肠科学第一次作为中医外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科学科,在我国正式创立并已在海外享有声誉。柏教授本人则成为我国中医肛肠科学的带头人和奠基人。近年来他在国内外重要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并应邀出访美国、新加坡等国际学术报告。2000年荣获二十一世纪国际医药发展大会“金象大奖”。
 陆德铭(1935年—),男,汉族,浙江平湖人,。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任外科医师、副院长,上海奉贤齐贤公社卫生院院长。1984年起,先后担任上海中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兼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还先后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临床一所乳房病研究室主任、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杂志主编、卫生部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上海市高教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日本气功学会名誉顾问等。198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8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命名为上海市名中医,是全国第二届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陆师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被收入1988年美国传记学会《世界著名领导者辞典》、1990年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世界名人辞典》及《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等。
  陆师生性敦厚敏达,早年深受导师中医外科大家顾伯华教授青睐,续其薪传。他长期从事中医外科临床研究及教学工作,对乳房病、甲状腺病、痈疽、皮肤病、蛇咬伤、急腹症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并有不少建树。对良性乳房肿块的治疗尤有心得。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陆师首次将乳癖分成肝气郁滞型、冲任失调型辨证论治,用益肾调冲任法取得显著疗效。陆师还提出:乳腺增生的冲任不调见证乃是妇女周期性激素失调所致。于是指导研究生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断,关键是排卵前期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下。用中药“乳块消”调整周期性激素失调,拮抗异常激素的刺激,从而恢复乳腺组织的正常结构,获得满意的疗效,其对乳腺增生病的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陆师对顾伯华老师1958年在国内首先报道的“慢性复发性伴有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的临床研究,提出了该病的成因是由于乳腺管先天性异常,乳头内缩畸形所致的学术观点,并指导研究生从实验研究探明了与雌激素有关;结合临床、病理研究,确认本病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瘘管期;提出该病与其它乳房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在治疗上将单纯性瘘管的挂线手术改革成切开术,缩短了疗程,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陆师为本病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陆师曾先后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实用中医乳房病学》、《关节痛》、《中医外科诊疗图谱》、《实用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参加编写《实用中医外科学》等专著。科技成果有《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的中医治疗》,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6年重大科技成果甲等奖;《调和冲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与实验研究》获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于尔辛(1931年-),男,汉族,上海市人。原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现已退休,教授职称。195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进肿瘤医院放射科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1958年至1961年在上海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并结业。1964年任肿瘤医院中医中药研究室负责人。1978年任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1986年任上海医科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1986年任教授。1998年退休。曾为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任中国癌症杂志副主编、肿瘤委员、实用肿瘤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全国肿瘤学期刊研究委员会科学论文特聘审稿人。任中国癌症基金会上海抗癌药物咨询中心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为上海市第二届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导师,上海市名中医。曾为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曾为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陈健民,男,汉族,上海市人,生于1941年8月。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中医科教授。196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本科,同年分配到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工作至今。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编委。曾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教学秘书、上海医学辩证法学会理事、上海市静安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班指导老师。

    卅余年的治学格言是博采众长、一专多能、见难而上;医哲求索、中西结合、融汇贯通。临床擅长肿瘤病及癌前病变等疑难杂症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以青紫舌、舌脉异常等诊断及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治疗见长。1974年起发表医学论文90余篇、医学译文12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8次,递交论文10篇。自制芎龙汤对癌症、心脑血管病、肝病、痛经、糖尿病、胶原性病等血液高粘状态有所改善;地黄汤对癌症、免疫性病等免疫功能紊乱有所调整;地冬合剂对乳腺癌、乳腺小叶增生等乳腺病有所控制;六妙汤对舌苔厚黄腻诸病证有清热燥湿作用;升坠汤对内脏下垂等中气下陷证有升提功能;抗柯片对长期使用激素者有抽戒疗效。临床行医准则是诊断病证明确、指标客观可靠、治疗简明有效。另对医学哲学、医学史有所研究,“略论晋唐时期医学家的哲学观”刊登于《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哲学史》月刊所选汇。对近代名中医陆渊雷生平及学术思想研究发表论文数篇。

    任上海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教学秘书10余年,对教研室建设呕尽心血,面对西医院校学生、西学中医师课堂教学甚获好评。主编教材《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针灸学》等5种。发表教学论文5篇,专著9种。至今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医学普及文章达200多篇。

    坚持高尚医德,1992年获欧阳街道“十佳社区服务明星”称号;  1994年获虹口区“社区服务明星”,同年获上海市民政局、老龄委、卫生局、教育局、托幼办、退管会联合表彰,并荣获“上海市1992~1993年社区服务实事”先进个人。 ,
 柴松岩,女,辽宁省辽阳市人,1929年10月出生,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兼任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卫生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学会妇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杂志编委及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基金委员会顾问等职。1989年以北京市名老中医身份收徒二名;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带徒2名。

柴松岩

学术思想

    柴松岩老师自幼学习中医,曾亲受陈慎吾等数位中医名家指点,1950年取得中医师资格。1952-1957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乃建国以来唯一一班中医系统学习西医理论的大本学员,具有良好的医学

    理论基础。柴老临证妇科50年,医学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诊治各种类型之闭经(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闭经溢乳综合征等)、崩漏(包括子宫内膜增殖症)、月经稀发量少、断经前后诸症(即围绝经期疾病);不孕症、石瘕(子宫股瘤)、肠覃腹痛(卵巢囊肿及/或附件炎性包块等)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多种妇女疑难杂症。以辨证准确、方药精专、配伍灵活、疗效显著为其特点。柴松岩老师非常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充分了解女子之生理特点及卵巢周期变化规律,动态地、发展地观察与认识疾病,故能够根据不同的病理阶段,抓住本质,辨证论治。在实践中创立与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及用药风格。如有关肾的“三最”观点,“二阳”病对月经、生殖的影响,补养血气,顾护心气,周期用药以及补肺金、启肾水治疗方法等等,为中医妇科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关资料

门诊中与何鲁丽副委员长合影


门诊中与何鲁丽副委员长合影

 吴定寰,满族,中共党员,农工民主党党员,吉林市人,1928年5月出生。现任北京护国寺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地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被国务院评为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技术津贴。


吴定寰

临床经验

    吴定寰教授行医近50年,对中医骨科学和满蒙正骨学造诣颇深,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吴老早年从师于京城宫廷正骨名医夏锡五先生,得其真传,对宫廷正骨的理论体系、临床正骨手法均有独特的见解和研究。近年来,他参加和指导完成了“清代上牺院绰班处正骨手法传人夏锡五脉系源流的文献研究”的学术论文及“夏氏宫廷正骨手法荟萃”录像,并分别获得1992年、1993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吴老在学术上师古而不泥古。对《医宗金鉴一正骨心法要旨》提出了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多次讲,要想做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首先医生自己要做到心明,要有心、用心。无心则无法,心不明则法必乱。

    吴老集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博览群书,对中医正骨的治疗手法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研究,使夏氏正骨手法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临床中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的手法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在治疗骨折方面,尤其是近关节骨折的手法治疗,吴老提出了正、整、接、实的学术思想,并采用传统的纸排子固定法及中后期骨科熥药热敷,突出了宫廷正骨的特殊治疗方法。

相关资料

会诊疑难杂症

游览香港大屿山名胜
 巫君玉,中共党员,江苏省锡山市人1929年3月出生,1999年6月逝世。12岁从师学习中医,17岁行医,1954年毕业于中央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同年调人北京第六医院工作,1962年晋升为中医副主任医师,1981年任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院长。1982年秋被批准为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医副教授,同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83年当选为北京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并调任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1987年任北京中医医院技术顾问。北京市七届政协委员,199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

 

巫君玉


    公元 1929-1999 年


生平著作

    巫君玉同志还曾担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顾问,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中医第一届理事,中医内科学会第二、三届副主委,中医疑难病学

    会第一、二、三届主委,北京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光明中医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现代难治病中医诊疗学》(主编),《瓣杏医谈》,《各老中医带教录》以及校注的《痢疾明辨》,《钝初吟集》等书。

相关资料


1988年在延边地区讲课


治疗与教学

 陈文伯,中共党员,河北永清人,1936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京城名医馆馆长、炎黄国医馆馆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男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保健协会专家委员。1990年被确认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师承制导师,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医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97年被列人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陈老出身于中医世家,师从北京著名中医专家陈世安,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功底丰厚,尤在男科和内科方面颇有建树,精于男性不育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等男科疾患及哮喘、糖尿病、肾病、肝病和老年疾病的研究,研制出了以生精赞育丸、哮喘擦剂等为代表的男科系列中药配方30余种,制成的各种剂型,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应邀国内外讲学、巡诊。在美国和日本讲学期间受到国外专家的高度赞扬。


陈文伯
    公元 1936- 年


生平著作

    数十年来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百余篇,著有《男性不育证治纲要》、《中国实用男性学》、《男科新论》、《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学术专著10余部、其多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其中一项还人选了《中国“八五”科学成果选》。为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他言传身教,先后带了4名正式弟子,现均已成为中医男科学术方面的年轻骨干力量。

后世影响

    由于陈老的精湛医术、高尚的医德和高深的学术造诣,近20年来多次连任全国男科学术团体的主要领导人,是全国公认的著名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均享有极高的威望和声誉,为中医男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关资料


1996年4月日本讲学时仙台留念

 门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