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弃妃狐宠:三关六码头带来百业兴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5:06:43
9 小时前 上传下载附件 (29.33 KB)

20世纪20年代的万人码头与阊门

9 小时前 上传下载附件 (27.74 KB)

民国时期的阊门吊桥与护城河


       总策划 詹刚 翟晓声 执行策划 汪香元 吴金媛 何建平 撰稿 首席记者 李婷
  关于苏州的水陆交通历史,有“三关六码头”之说。据考证,“三关”是指明代设置防御倭寇入侵的三个关口,即铁铃关、白虎关和青龙关,均在阊门外。“六码头”则指阊门一带的水路运输码头。其实,阊门一带从明清时期起,水上交通就十分繁忙,沿河设置的码头远不止六个。但民谚所指的应该是当时比较重要的六个码头:南码头、北码头、太子码头、万人码头、丹阳码头和盛泽码头。
  码头和渡口的历史
  “南人驾船,北人乘马”,这是明朝人罗贯中借刘玄德之口说出的一个总结。可见,南方水上交通的发达至少在明朝时已经成为常识。阊门是运河流入苏州的第一个城门,因此占尽天时地利的阊门一带能出现“三关六码头”就在情理之中。
  南码头和北码头,是以地理方位命名的,在阊门吊桥南面的称南码头,在吊桥北面的叫北码头。处于南北码头中间的叫太子码头,系北码头分出的子码头。据记载,在明代,阊门外有皇华亭,又名接官亭,是专门接待由水路而来的官员。官员们乘船到苏后,往往由北码头上岸,北码头由此成为官员专用码头,一般百姓不得使用。于是,百姓们只能在北码头之南再建一个码头,称“子码头”,至于为何称“太子码头”,据传一种是百姓自己加上去的,以戏谑之口气显示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总比官员的级别要高吧;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曾有某皇太子在此登岸而得名。
  丹阳码头和盛泽码头,均以客商的籍贯而命名,专为某地客商运送货物之用。清朝,吴江盛泽丝绸要经苏州中转北运,因装运绸货的船只多,往来频繁,盛泽绸业界的商人们共同出资在阊门水关建造了转运绸货的专用码头———盛泽码头,并建有堆栈。
  万人码头原名“犯人码头”,南起南新桥堍,北至鲇鱼墩。在清代,专为押解犯人之用,后来押解犯人由水路改为陆路,码头上不再有犯人来往。为讨口彩,居民们就将码头改称“万人码头”。
  在清代轮船局初创前,苏州还没有正式的客运公用码头,乘船出行者就在河浜驳岸上上下下而已,站埠设施也十分简陋,一间房屋摆张桌子就挂牌营业。光绪十七年(1891年),戴生昌客轮船局在阊门吊桥开设分支轮局及码头。光绪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开航的公茂轮船公司、招商内河轮船公司都在阊门外万人码头停泊轮船。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通商恒记内河轮船转运公司在阊门外太子码头设立公司及停泊轮船。据统计,民国时期苏州全市的主要港口码头有14个,今金阊区就占了8个。至1949年解放前夕,金阊一地设有轮船码头的地点有阊门吊桥、广济桥、万人码头、南新桥、钱万里桥、山塘桥、新民桥等处。
  到了1962年,苏州市区内13处渡口中有6处在金阊区,即华盛、枫桥小学、枫桥铁铃关、寒山寺、四摆渡、西园寺。这些渡口分布在运河沿线和外城河上,最小的为西园寺渡口,河面宽不足10米。各渡口渡船大小不等,一般均在5吨以内,过渡乘客流量、收费也各不相同。
  1978年时,每天行人流量1000余人次的重点渡口四摆渡划归市航运公司经营,渡船将原核载18人的人摇摆渡船升级为核载70人的机动渡船,同时整修了渡口码头。其他渡口的渡船也相继登记发证,实行渡口管理。1985年金阊区内尚有渡口3处:华盛厂(厂矿渡口)、虎丘新庄大队———枫桥铁铃关渡口(农村渡口)及阊门外四摆渡。1986年来凤桥建成后,华盛造纸厂渡口遂停业,其余2个渡口亦于1989年、1992年先后停办,至此,整个金阊区内无一渡口,市民依靠船只出行,终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