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客宝员工登录:教师的修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6:08:57
教师的修养从古至今,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很尊贵的地位。教师在人们看来,总是知识渊博的化身和象征。已经化成一种符号。如果让人们描述一下教师的形象的话,也是清瘦、长衫,终日诗书在手。就是在现在,也必是一副眼镜,西服革履,饱读诗书,侃侃而谈。是没有解不开的难题的那种人。 

关于教师的作用,唐代的韩愈在《师说》中是这样描述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人也曾把教师分为经师和人师。这也是最早的教育育人功能之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现在的教师,主要任务是把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生产经验、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给下一代。是社会文化特定的传递人,是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传播者。教师的劳动在于使人类文明继往开来,在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既然教师地位和作用关系到人类文化知识传播,关系到培养下一代的繁重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前途,所以我们就不能不对教师职业提出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新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修养,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培养人、教育人的本领,不断提高育人的艺术。所以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强教师的素质修养,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素养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任务,它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修养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修养呢? 

我想首先得有爱心,渊博的知识,合作精神、角色意识、尊重与关怀、开放的心态和深刻的反思。

教师修养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持续的影响。那些具有良好师德风范、人格魅力和学术品格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受用终生。 

一、教师的丰厚底蕴 

对孩子来说,其最初的崇拜者,除了父母,恐怕最多的就是老师了。我们如果问一下孩子将来长大了干什么,会有1/3的孩子选择做老师,但真正能走上教师岗位的却是寥寥无几。就像孩子中没有不喜欢画画的一样,但最终成为画家的人,更是少得可怜。 

我们研究教师的修养,决不能忽视在做教师前的阶段。就是后来做了教师的人,他们在这个阶段,很难说有做教师的意向,更谈不上有专业发展的意识,但却对以后教师的修养和从教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在这个阶段所养成的良好的品格是以后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生活基础。 

教师无疑需要渊博的知识。需要丰厚的知识积淀。教师的很多的知识的积累,就是在这个阶段。教师的素质和修养就是在这个时期打下了基础。 

教师的知识愈广博,愈能得心应手。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教师,要会教书,但只会教书,不是真正的教师。毫无疑问,教师应该是博与专结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既然要解惑,就得回答学生提出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问题,不博哪能行!讲课要“采百家之说,成一家之言”,不博哪能行!优秀教师们的成功经验表明: 

博了,讲课时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才能喷珠吐玉,妙语生春。 

博了,才能“书到用时不觉少”,才能“信口说出皆成章”。 

博了,才能高屋建瓴,开阔思路,举一反一,解类旁通。 

博了,才能推陈出新,别具见地,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 

博了,才能把学生领进知识大千世界,引起他们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让他们“上穷碧落下黄泉”,让他们去探索去攀登、去游,去奋飞。 

二、教师的合理角色 

一个人没有天生就是做教师的。 

成为教师可能是必然,也可能是偶然。成为教师的必然,是接受师范专业学习的师范生,我把那些没做教师的人除外,那些已经成为教师的人就是一种必然。另一种情况时已经从业的各个非教师专业工作的人,中途转业成为教师的人,这是一种偶然。 

这两种教师的素质与修养的形成,是绝对不一样的。既使经过师范专业学习的人,接触到的也只是一种虚拟性的环境;而那些为经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学习的人,对教学只是一种虚幻的回忆。 

教师的素质和修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做教师前的那个特定阶段的影响,所以,这就必须让我们在重视教育的基础上以新的教育理念重新来审视教师这个职业。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这个职业有着其特有的特征。你的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或许比别人强,即使是强很多,但要影响到别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人,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主体。我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一样的。教育中的学生就是一个个的独立的主题。我们要更新我们的观念,因为,学生不是录音机,也不是作家笔下的小说,不是电影电视前面的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你涂画,他们也是有选择性的,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来参与教学的。教师必须正确的认识教育。 

教师的角色定位,始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相关联,并且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刚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但教师这个角色还处在朦胧状态,他们特别需要的是学生和同事的认可;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专业结构、驾驭课堂等方面相对稳定时,他们的角色意识才初步成型;而只有当教师的自信和从容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教师角色才最终定位。 

我们对教师的最终要求,是应该具有明确而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角色意识,担负教育、指导、管理等角色职责,表现出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形成与角色作用相适应的角度技能。 

三、教师的平等尊重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教师要真正的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主人。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让学生有个性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发展才能有个性。把课堂让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把发展交给学生。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给学生更多的权利。 

教育应当是一种尊重,尊重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四、教师的人文关怀 

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真正的、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了主人,才能为人文关怀提供可能;只有教师的个人实践经验得到拓展和升华,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的同时,这种关怀才能成为必然。 

关怀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教师要关怀人的生命存在及人的发展,要以发展为本,服从、服务育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教师的关怀要体现人文的关注。教师要关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的关注课堂内部的活动及其实效,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是否真的在学,要考虑他们需要什么,能够整体、全面、深入地关注整个教学,更多的关注课堂上没有参与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教学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上,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究,教学过程中要有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即兴创造,要超越目标的预定要求,努力在教学活动之外,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人为关怀要最终上升到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为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不仅如此,还要更深的关注到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 

五、教师的深刻反思 

我们不能凭借一堂课和几篇论文来评价一个教师。有人曾经说过,太像诗人的诗人不是好诗人。这句话也可以来衡量教师,我们也可以说,太像教师的教师也决不是好教师。教师应对这句话很好地反思。 

以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典型的“内省”、“克制”,主要意义在于强调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严格性。杨昌济用记日记的办法来磨练自已的品性。“余在教室,间有失检之处,为徒所笑,┅┅以后当于此等处格外留心。”日记内容反映杨昌济十分注重自省,以自省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就是这一基本素质的体现。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教师不断调节心理活动,避免身心出现不平衡现象,从而使个性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在解剖自己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有利于自己在执教中获得更多的职业欣慰。正是这样,才使相当一批教育人才热衷于教育事业,例如徐特立88岁还帮助审阅人民出版社新编语文课本并提出修改意见;郑晓沧古稀之年单身住在学校,为学生讲课;段力佩77岁还担任育才小学校长,并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这说明正是反思促进了教师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修养的提高。 

此外,教师还有诚心的合作与开放的心态。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的构建,使教师的专业成熟,使他们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接纳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素质的人才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为了把青少年一代培育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接班人,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为新世纪基础教育领域的素质教育的早日实现作出努力。 

教师的修养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素质和修养应该有多方位、多层次的提高;教师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塑造自己在新课程中的全新角色,以便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也将在教育教学中成长,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教师的职业也将真正成为人们所羡慕的职业。教师也将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