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补片多少钱一个:【教育随笔】求解当代“李约瑟难题” 冥思苦思-《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4:34
【教育随笔】

 

  科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和创造力,而人的素质和创造力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求解当代“李约瑟难题”

 

 

冥思苦思佚名绘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评选活动已落下帷幕,同以往一样,唱主角的多数是欧美等国的科学家,我国科学家再次成为看客。曾有学者作过统计,一个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实力的国家,自革命胜利或独立后30至40年内,一般会出现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例如,巴基斯坦是29年,印度是30年,苏联是39年,捷克是41年,波兰是46年。至今,我国本土科学家还没有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这已成为我国科技界和教育界不解的情结。有人把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称之为当代的“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是以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的名字命名的,其一般表述是,中国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何自14世纪起日渐衰落)。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有识之士提出了“创新环境缺失说”、“科技落后说”、“创造性缺乏说”、“传统教育阻碍说”、“教育无主要责任说”、“汉文字说”、“思维决定论”等看法。应当说,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是由诸多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原因中,应试教育难辞其咎。众所周知,科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和创造力,而人的素质和创造力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实现我国诺贝尔科学奖零的突破,必须摒弃应试教育。

  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国民的科技素养,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社会基础。瑞典的林德斯滕教授说过,一个国家要想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投入大量的金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虽然比2003年提高了0.27个百分点,但国民整体科学素养仍旧不高,而这无疑是制约科技水平的重要障碍。

  因此,要克服轻视科学教育的倾向。科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贯穿在各级各类教育之中。不仅要在全体国民中大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之风,更重要的是要从小培养青少年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为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教育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传统上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方法,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启发学生思考,而是进行满堂灌。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和再现标准答案,借以应对各种考试。这种方法不利于人的创造品质的培养,它压抑了人的探索精神、自由个性和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固定结论或知识成品,对乖巧听话、循规蹈矩的学生偏爱有加。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往往异想天开,我们要克服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启发的倾向,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评价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发明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品质,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保护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积极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对科学发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诺贝尔奖得主大多得益于他们超强的实践能力。有人曾作过这样的评价:中国学生有“三好”: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外国学生有“三强”:创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

  据报道,有一年,某地举办了一次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多数选手的理论成绩相当出色,而实验成绩则明显偏低。在理论成绩方面,50分以上的有12人(满分60),40分以上的有80人,低于25分的仅有14人。但在实验成绩方面,超过30分的只有1人(满分40),25分以上的仅有20人,得零分的有5人,平均分只有11分。可见,各级教育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师资队伍、时间安排、场地设备和经费投入上给予必要保证,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形成过硬的实践能力。

  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是科学探索的发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源泉。古往今来,有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取成功的。1938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此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还会提问吗?应试教育重死记硬背轻独立思考,很多孩子到大学毕业还不会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孩子的问题太多,家长会烦,老师也会烦。而有时候,本来没有问题,有的教科书也要编出一些没意思的“假问题、伪问题”来折腾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等着别人去提问题,而科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源头就没有了,当然也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了。可见,我们一方面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好孩子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使之形成习惯;另一方面,要在课内外积极营造有利于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的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到“于无疑处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