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血疗法:强化思维训练、培养语言组织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2:31:34

强化思维训练、培养语言组织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生应该“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所以,强化学生思维训练,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老师,几年来笔者做了如下探索。
1.复述、讲述是基础
对于一些较好的文章,要求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课文的内容加工、整理后,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出来。复述时要做到:①有一定的准备时间;②注意遣词造句的能力(要与背诵区别开来);③注意复述时语言要流畅;④注意概括、想象、创造能力的综合运用。除了简单复述、复杂复述、梗概复述外,我还要求学生采取变换人称、变换角度的方式复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复述。复述过程本身是一次消化、巩固、学习的过程,也是把别人的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整篇课文从头至尾复述下来,把父子之间的那种感情表述得淋漓尽致。
2.思维训练是关键
除了读、听、复述、讲述外,尤其要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思维灵活、敏捷,有一定的条理性,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复述、讲述时,有的思路混乱、条理不清,有的思路阻塞或狭窄,本来心里明白,但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发生了障碍,这就是思维活动没有条理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说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大有必要。进行思维训练要做到以下几点:
A、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学生在阅读《故乡》时,认为闰土始终是一个精神麻木的落后农民,阅读《项链》时,认为玛蒂尔德很可恶。这实际上是缺乏思维完整性的体现。在教学中积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 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同是闰土,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有何区别?为什么有这个区别?同是玛蒂尔德,除了令人厌恶的虚荣心,是否还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学生在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以后,觉得原来的想法很片面,这就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是思维训练的基础;
B、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和迅捷程度,它是以完整作为基础的。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信息感知能力等。
C、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灵活性首先是指对客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思维,形成不同的意象。其次是指对不同的意象进行加工组合,确定主流,形成真实的、典型的形象。再次是指实现形象的迁移等。如:同是长城,《内蒙访古》中对赵武灵王修长城倍加称赞,而《孟姜女》中对秦始皇修长城则迭加鞭挞,这是由于两篇文章所站的角度不同、主题不同而致。从历史角度看,应褒扬;从人民负担角度看,要鞭挞,这样的思维活动就体现了深刻性和灵活性。
总之,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较高层次的任务,是说话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说要做到说之有据,即说的内容要有根据,否则就空洞;说要做到说之有切,即说的要准确,不能词不达义;说也要做到说之有序,即逻辑性要强,否则就失去了威力。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不断积累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准确地表达出心中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