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肆老公缠上门百度云: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2)(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18:14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2)(转载)(2011-04-02 13:56:28)转载
标签:曲阜中医药学校
社区基层
适宜技术
中医药
杂谈
8.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六个月仍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健忘等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气,皆上注于脑。若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致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为之瘀阻不畅,脑失濡养而成本病;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火挟痰,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血不循脑脉,反溢于脉外,形成本病之危重证候。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热)、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虑)、瘀(血瘀)六种。此六种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而为病。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神疲乏力
阴虚瘀阻
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伴有头晕、口干、腰膝酸软、舌红无苔
二、单方验方
1、皂角膏
皂角60克,陈醋少许。将皂角去皮研细末,用陈醋少许,调成膏状,治疗中风后遗症口眼歪斜,口眼向右斜者贴左面.向左斜者贴右面,一日2次,连贴5日,勿入眼内。
2、黑豆膏
黑豆适量,将其洗净加水煮汁,煎至稠为饴膏状,用时先含于口中不咽,片刻后再饮下,每日3-4次。除热活血,治疗中风后不语。
三、简易治疗技术
1、推拿法
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常用手法有推、按、捻、搓、拿、擦等。以患侧颜面部、背部、肢体为重点,常用穴有上肢的风池、肩井、天宗、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下肢的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等。
2、拔罐法
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穴位肩髃、曲池、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病程日久上肢加肩髎、肩外俞;下肢配腰阳关、白环俞;肘部拘挛配曲泽;腕部拘挛配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语言謇涩加廉泉。患者取适当体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将罐吸附于相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
四、中成药的使用
证型
用药
气虚血瘀
华佗再造丸
阴虚瘀阻
杞菊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脉络宁注射液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防止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要做到勤翻身,保持衣物、床单干燥平整,积极按摩受压的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咳痰,或助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进食应以流质为主,进食宜慢,以防窒息;注意会阴部卫生以防感染。
2、康复护理。早期多以被动运动为主,并进行肢体按摩,之后以自主运动为主,对中风言语謇涩或失语患者,应导引语言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综合治疗。
3、慎起居,调情志饮食。应重视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气功、散步等。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饮食要清淡,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食肥甘厚味及嗜烟酗酒。
4、避免中风复发。中风有明显的复发倾向,且复发时往往较重,故对已有中风病史的患者,仍应加强预防调摄,以防为主。
9.泄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腹泻,可见于多种消化系疾病。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湿邪内盛或肝郁乘脾,肾阳虚衰,导致清浊不分,并走大肠所致。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寒湿困脾
泄泻阵发,大便清稀甚或如水样,遇寒加重,肠鸣漉漉
湿热内蕴
泻下急迫,粪质粘稠,气味臭秽,或伴腹痛,肛门灼热
肝郁乘脾
每因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腹痛、泄泻,便后腹痛减或缓解,再痛再泻
肾阳虚衰
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
二、单方验方
1、炮姜散
炮姜6克,研末,米汤调服。可温中止泻,治疗寒证泄泻。
2、莲子扁豆散
莲子、扁豆各60克,研为细末,每次6克,米汤送服,每日两次,可补脾止泻。
3、苹果方
苹果1—2个,将其烤熟,去皮,蘸红糖少许食之,每次可服1—2个,每日2次,可涩肠止泻。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法
可选取腹部(中脘至天枢)、上肢(曲池、外关)、下肢(上巨虚、足三里)、背部(胃俞、大肠俞)每穴1—2分钟。
2、拔拔罐法
取穴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大肠俞。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每日一次,3日为一疗程。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
用药
寒湿困脾
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散
湿热内蕴
香连丸
肝郁乘脾
逍遥丸
肾阳虚衰
四神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 饮食宜清淡、少渣、富含营养,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 若泄泻较重,可与淡盐水、饭汤、米粥,以养胃气。
3、 平时可进食薏苡仁粥。
4、 保持心情愉快,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10.中暑
西医学认为,中暑是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热痉孪、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中医认为中暑乃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火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暑热病邪虽为阳邪但易夹湿,临床常见暑湿之邪相合为病。暑气通于心,病变过程中暑热病邪易深入心营,而致危重证候。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暑湿阻遏
头昏头痛,身热汗出,疲倦乏力,胸闷心悸,恶心欲呕
暑热蒙心
高热无汗,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甚则甚至昏迷
二、单方验方使用
1、取绿豆60克,或加鲜丝瓜花8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功能清热解暑。可预防复季气温转热引起的中暑,或用于中暑轻症。
2、取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可消暑清热除烦,适用于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
3、取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可解表温中,适用于中暑神昏。
4.取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可清热祛暑,用于中暑身热汗出。
三、简易治疗技术
1、穴位按摩疗法
轻症中暑,可用双大鱼际推前额、五指拿头、点揉太阳、指敲百会、掐合谷各2分钟。
重症中暑,掐人中、少冲各2分钟,掐十宜穴5分钟。
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2、擦药疗法
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胸后背等8处擦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
四、中成药治疗
证   型
用     药
暑湿阻遏
藿香正气水、保济丸、十滴水
暑热蒙心
清开灵口服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五、饮食及起居注意事项
1、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2、中暑后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油腻食物,以防损伤胃肠的消化能力。
3、中暑患者忌大量饮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
4、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证,却不能过早进补,以防余邪留滞。
5、中暑患者可能在连续几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及时就医。
11.疮疡
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体表感染性化脓性炎症如毛囊炎、疖、丹毒、急性蜂窝组织炎、化脓性汗腺炎、淋巴结炎等,体表溃疡性疾病如慢性小腿溃疡、糖尿病足等疾病。临床上以体表化脓感染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疮疡是由于恣食膏粱厚味、烟洒辛辣,致湿毒内生;或外感毒邪,或皮肤破损染毒,邪毒湿浊留郁肌肤,郁结不散,气血凝滞,化火成毒而致。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疮疡一般分为三期:疮疡的初期,若人体抗病能力较强,正能胜邪,可拒邪于外,渐而疮疡消散;反之,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久则肉腐成脓,导致脓肿形成,即为疮疡中期(成脓期)阶段,此时若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或者抗病能力尚强,可使脓肿自溃,脓毒外泄,溃疡腐脱新生,疮口结痂愈合,这一过程即为疮疡的后期(溃疡期)。由于中期需切开引流、后期需换药,本章节以处理初期为主。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毒热雍盛
疮疡初起,红肿热痛
气虚血瘀
疮疡中后期,脓肿不易溃,或病程缠绵日久,或溃脓后,气血大亏
二、单方验方
1、赤小豆适量。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醋调和,贴于疮面。可化瘀消肿,适用于疮疡初期。
2、芙蓉花叶1000克,白及150克,赤小豆500克,樟脑15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3-4次。适用于疮疡肿毒初期。
3、鲜蒲公英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干蒲公英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痈疮肿毒初期。
三、简单治疗技术
引血疗法
适用于疮面经久不愈,周围有暗紫色瘀血斑时。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镊子去除疮口边缘的锁口皮。取三梭针沿疮面周围快速垂直啄刺,针距1-3分,以拔针见血如珠为度。每周2-3次,待疮周转至红色为止,疮面局部用红纱条等换药。
禁忌:无锁口皮不用,疮面塌陷者不用,疮周无紫色瘀斑者不用。
四、中成药的使用
证型
用药
毒热雍盛
连翘败毒丸、栀子金花丸、如意金黄散(外用)
气虚血瘀
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饮食禁忌,少食牛肉、羊肉、海鲜、葱、辣椒等油腻辛辣之品。
2、疮疡患者所住房间要洒扫洁净,温度适宜。
3、愈后不宜劳累。
12.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属于西医功能性子宫出血范围,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凡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延长、月经量多、月经量少都属于“月经不调”的范围。引起月经不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起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有关。其机理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调有关。
西医认为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调。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临床需注意鉴别。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
病种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月经先期(比正常周期提前七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脾虚不摄
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食少便溏
肾气不固
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
肝经郁热
经量或多或少,色或红或紫,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心烦易怒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提前推迟7天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阳虚寒凝
量少色暗,或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
气血亏虚
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泽
气滞血瘀
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
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周期或先或后均在7天以上,连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肝气瘀滞
量多或少,色暗红有块,经行不畅,经前胸胁、乳房、小腹胀痛
肾气虚弱
经量少,色暗淡,质清稀,腰膝酸软,或头晕,或带下清稀
月经过少(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以往,或不足两天,或点滴即净者)
血虚
色淡红,质稀,面色萎黄,伴头晕眼花,心悸失眠
肾精亏虚
色淡红,质稀,伴腰膝酸软,足跟痛,五心烦热,头晕耳鸣
血瘀
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月经过多(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多于以往者)
气虚
色淡红,质清稀,伴面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血热
常先期而下,色深红,质稠有块,心烦口渴
血瘀
色紫黑,有血块或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黯或有瘀点
一、单方验方
1、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30克,红枣20克,黑木耳红枣共煮汤服之。每日1次,连服。功能补中益气,养血止血。主治气虚所致月经过多。
2、山楂红糖饮
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冲入红糖,热饮。功能活血调经,主治血瘀所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
二、简易治疗技术
1、拔罐法
以留罐法治疗月经不调取穴分为两组,一组为八髎、膈俞、旗门、关元;一组为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交替使用。留罐10—15分钟,八髎穴采用走罐法,最后罐留于次髎穴。每于月经前一周施治,月经来潮后停止治疗,隔日治疗一次,眉周期为1疗程。
1、 刮痧法
可选取背部(肝俞、脾俞、肾俞)、腹部(关元、气海)、下肢(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地机)、胁部(旗门)每穴刮1—2分钟。
三、中成药治疗
病种
证型
用药
月经先期
脾虚不摄
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肾气不固
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
加味逍遥丸
月经后期
阳虚寒凝
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亏虚
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
气滞血瘀
血府逐瘀丸(胶囊)
月经先后不定期
肝气瘀滞
逍遥丸、七制香附丸
肾气虚弱
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月经过少
血虚
人参养容丸、乌鸡白凤丸
肾精亏虚
左归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血瘀
益母草膏
月经过多
气虚
补中益气丸、归脾丸
血热
加味逍遥丸
血瘀
血府逐瘀胶囊
四、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经期适当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
2、经期注意保暖,尽量避免饮食生冷。
3、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13.痛经
凡是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痛经诊断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可参照本病治疗,继发性痛经可做为对症治疗。
本病发生与女性周期性生理变化密切相关,有虚、实之分,虚证多见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所致,实证主要是寒凝、气滞血瘀所致。本病以实证居多,虚证较少,也有虚实夹杂者,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
一、常见证型及主要临床症状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气滞血瘀
每于经前一两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
寒凝血瘀
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色黯黑有块
气血虚弱
经后一两天或经期小腹隐痛,伴月经量少,色淡质稀
二、单方验方
1、 姜枣红糖水
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适用于寒性痛经。
2、 玫瑰花茶
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功能活血化瘀,理气解郁,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痛经的平常调理。
3、 姜枣茶
生姜3片,大枣5枚(捣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散寒止痛,适用寒性痛经轻症者,表现为下腹冷痛,得热痛减者。
4、 三七粉
三七粉3克,每次1.5克冲服,每天两次,可用于经期痛经较甚者。
三、简易治疗技术
1、 按摩法
先掐揉合谷、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每穴1分钟,点揉脾俞、肝俞、气海、关元各2分钟,肘尖点揉肾俞3分钟。
2、 刮痧法
选取腹部(中极、关元)、背部(膈俞、肝俞)、下肢(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胁部(期门)每穴1~2分钟。
3、 拔罐法
痛经常用取穴:肾俞、胸腰部(后背)、腰骶两侧、下脘。用闪火法拔罐于上述穴位,留罐10~15分钟,可每日治疗一次,7次为一疗程。
4、 外敷法
葱白5~10根,捣烂,锅内加热后敷脐部,早晚各一次,治行经腹痛属寒者。
四、中成药的使用
证型
用药
气滞血瘀
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元胡止痛片
寒凝血瘀
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
宁坤养血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经期适当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
2、经期注意保暖,尽量避免饮食生冷。
14.积滞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因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因食肥腻生冷不消化食物,皆可损伤脾胃,使得乳食停滞,积而不消,乃成积滞。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也可导致乳食不化,夹滞成积。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乳食内积
有不节饮食史。食欲不振,呕吐物酸馊,腹胀或痛,大便酸臭或溏薄,烦躁多啼,手足心热
脾虚夹积
平素体弱,面黄肌瘦,困倦无力。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物酸馊,大便溏薄酸臭,夜睡不安,唇舌色淡
二、单方验方
1、 取焦山楂、谷麦芽、焦六曲、鸡内金各6克,水煎服。可消积导滞,适用于乳食积滞。
2、 取白术10克,山药10克,青皮6克,神曲10克,水煎服。可健脾消积,适用于脾虚夹滞。
3、 取生姜15克,洗净捣烂取汁,加温开水适量,少量频服。可降逆止呕,适用于食积所致呕吐。
4、 消食散:谷芽、麦芽、山楂、白术、枳壳、槟榔各等份,共研为细末,以红糖开水或红糖米汤冲服,每次服1.5克,每日2次。
三、简易治疗技术
按摩疗法
推脾经(向手掌方向推小儿拇指面为补;向指尖方向推拇指面为清)、揉板门(揉小儿手掌大鱼际)、运八卦(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以掌心到中指掌指关节横纹处距离的约2/3为半径,所画的圆周,作环形推运)、摩腹、揉脐、揉中脘、揉足三里各150次;掐揉四横纹(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尖关节横纹处)各10次;捏脊(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捏3次用力向上提捏一次)6遍。隔日一次,3—4周为一个疗程。
四、中成药治疗
证型
用药
乳食内积
保和丸、小儿化食丸
脾虚夹积
小儿香橘丸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 乳食宜定时定量,不易过饥或过饱。选者易于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
2、 食物烹调以煮、炖、蒸等方法为主,少用煎、炸、烤法。
3、 婴幼儿添加辅食要遵循由细到粗、由少量到多量、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15.痄腮
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流行性腮腺炎。临床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表现。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少数儿童由于病情严重,可出现昏迷、惊厥变证,年长儿如发生本病,可见少腹疼痛、睾丸肿痛等证。
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证型
主要症状
温毒在表
发病初期,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腮部肿痛,咀嚼不便
温毒壅盛
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拒按,张口、咀嚼困难,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或伴头痛、呕吐,咽部红肿,食欲不振,尿少黄赤
二、单方验方
1、 青黛散以醋调敷腮部,每日3—4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2、 万年青根、鲜蒲公英、鲜马齿苋、鲜鞭蓉叶、鲜鱼腥草、鲜大青叶、鲜地龙糊(可任选一种),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数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3、 仙人掌(鲜)适量,出去针刺后剖开,以切面(或捣泥),外敷患处,一日更换2—3次。可清热解毒,适用于痄腮引起的耳下腮部漫肿疼痛症状。
三、简易治疗技术
灸法
选取患侧颊车穴5分钟,大椎灸10分钟。每日1次。
四、中成药治疗
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1、 及时隔离,直至腮部肿胀消退。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合病症的发生。
3、 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4、 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勿食酸、辣、腥、膻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