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妃有毒全文免费阅读: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调查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19:52

甲玛突破—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勘查开发调查报告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世界上几乎每个著名的矿床,都经历了漫长的勘查历史。譬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产铜矿山智利丘基卡玛塔斑岩铜矿早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当地居民就已开采利用,但正式的矿山生产始于1915年。

 

 

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成矿带的甲玛铜多金属矿,也同样经历了曲折的发现和勘查历史。自1951年被发现以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甲玛铜多金属矿被误认为“没有太大的潜力”,走过“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弯路。自2007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黄金集团合作勘查开发以来,甲玛铜多金属矿脱胎换骨,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矿,变成了有望跻身“世界十大”的超大型铜矿,创造了青藏高原地质勘查史上的奇迹。

 

冈底斯成矿带上“被遮掩光芒的明星”

 

 

位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的甲玛乡,注定是一个不凡之地。这里不仅是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赞普、著名藏王松赞干布的出生地,还保存有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的家族庄园遗址,是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甲玛地处拉萨河流域,气势磅礴的冈底斯山脉在境内绵延纵横。有零星迹象表明,甲玛地区在历史上可能开采过铜矿,但当地真正的找矿勘查工作,始于西藏和平解放之初。

 

 

据记载:1951年-1953年,中科院西藏工作队地质组的李璞、张倬元等人曾到甲玛地区开展矿点踏勘,初步确定该矿床为高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李璞等人当时也许不会意识到,他们在甲玛做的这些工作,为数十年后一个世界级大矿横空出世埋下了伏笔。李璞等人之后,尽管几代地质工作者历尽艰辛,在甲玛矿区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甲玛矿床的类型、规模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未解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勘探。

 

 

1991年-1999年,以西藏地质六队为主的地勘单位和科研单位,先后开展了甲玛矿区西段和东段的勘查及研究工作,肯定了在甲玛矿区存在一个以铜、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初步探明蕴藏的资源包括:铜金属52万吨、铅金属56万吨。在当时看来,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找矿成果了。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那时的人们,才刚看到甲玛铜多金属矿这只“巨型猎豹”身上的一块“小斑纹”。

 

 

尽管甲玛铜多金属矿是冈底斯成矿带上最早升起的明星,但也“星路坎坷”,它的光芒一度被其他“新星”掩盖而变得暗淡。1999年,刚组建不久的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地质大调查。其间,随着西藏驱龙、雄村等一个个新的铜、金矿床的发现,冈底斯成矿带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但让人遗憾的是,地质大调查和大规模的商业性勘查,始终都没有垂青甲玛。而富有戏剧性的是,在地质大调查中一举成名的驱龙铜矿,几乎就在甲玛的眼皮底下,二者隔沟相望,相距不过几十公里!

 

大整合结束甲玛矿区“烂泥塘”局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有过一段矿产资源开发“有水快流”的时期,各类主体“一哄而上”、乱采滥挖。甲玛矿区的最初开发,正好赶上了这个时期的“尾巴”。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甲玛沟的藏族群众以善良、好客和祈盼之心,迎来了第一批矿产开发者。这些怀揣淘金梦想,却缺乏资金、技术和资质的开拓者,拍着胸脯向当地老乡许诺:“我们会让你们富起来的,等矿山建起来,你们就不用干农活了。”然而,10多年过去了,淘金者们来了又走,不知换了多少拨,却始终没有兑现他们的诺言。那些渴望过上好日子的藏族老乡们,依然弯腰劳作在青稞地里,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

 

 

发生较大变化的,是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由于进入甲玛的几家采选企业争抢资源、各自为战,原本宁静的甲玛沟变得闹哄哄,几乎成了个“烂泥塘”。这些企业采富弃贫,随意排水,乱扔垃圾,不仅破坏了草场,还污染了水源,导致牛羊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矿群纠纷接连不断。对甲玛矿区的情况,自治区相关部门十分关切,但考虑到种种因素,特别是为了鼓励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没有采取强硬措施。

 

 

直到2007年,转机才终于出现。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和优质矿产业,是实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引进一些有实力、有信誉的国有企业参与西藏矿业(000762,股吧)勘探开发”的总体思路。


恰逢其时,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制定了“以金为主、多金属开发并举”的战略目标,并将目光投向了矿产资源潜力巨大的雪域高原。2007年夏天,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获得悉藏自治区准备整合甲玛矿区的消息后,立即与西藏方面接洽,表达了联合整合开发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意愿。2007年10月2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双方负责人正式签订了《关于联合整合开发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的意向书》,决定由中国黄金集团控股的西藏华泰龙公司具体负责实施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开发建设。为扫清障碍,自2008年初开始,华泰龙公司历时半年,经过40余次谈判,完成了甲玛矿区的矿业权整合,共涉及4个采矿权、5个探矿权、8个矿业权人和15支包工队;并办理了2.1559平方公里的采矿权证和144平方公里的探矿权证,矿业权整合及股权并购共花费资金15亿元。至此,甲玛矿区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历史性转变。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勘探开发,也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成矿理论研究表明,甲玛深部必有大矿!甲玛是否也存在像驱龙那样的大型斑岩铜矿?
 

这个问题,自从地质大调查发现驱龙铜矿的那一天起,就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了唐菊兴教授的一块“心病”。唐菊兴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因主持雄村铜金矿勘查与评价取得重大突破而声名远扬。凭着在冈底斯成矿带找矿多年的经验,他敏锐地感觉到,甲玛有着巨大的找矿潜力。西藏自治区和中国黄金集团的合作,给他带来了渴望已久的印证机会!

 

 

2007年底,当甲玛矿区还未启动矿业权整合的时候,中国黄金集团就以补充勘探和外围勘探为重点,制定了详细的勘探计划,并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签订了由矿产研究所作为勘查单位的技术合同,明确由唐菊兴担任勘探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团队进行施工。同时,以陈毓川、多吉、叶天竺、王瑞江、王登红等国内知名专家为成员,成立了强大的专家顾问团。唐菊兴和专家顾问们十分清楚,要有效部署勘查工作,首先得弄清甲玛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和形成机理。而这是一道已经争论半个多世纪,却没有结论的难题。

 

 

自1951年以来,人们对甲玛矿床成矿原因的认识几经反复:从李璞等人的“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到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海底喷流沉积型”一说,可谓百家争鸣,莫衷一是。而认识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勘查主攻方向的不同。为揭开谜团,唐菊兴和专家顾问组以科学、冷静的态度,于2007年底-2008年初,对前人留下的资料和甲玛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反复深入的分析、研究和论证,最终认定甲玛的矽卡岩虽然整体上有似层状特点,但成因还是属于“高温热液充填交代”,进而确定用“斑岩—矽卡岩”成矿理论来指导甲玛找矿实践,明确了寻找隐伏大型斑岩铜矿的目标。

 

 

找矿方向明确了,但还需要得到勘查实践的进一步检验。2008年春,唐菊兴带领团队,顶风冒雪,开展地表踏勘填图、坑道和采空区编录等工作,采集了大量样品,从中发现的一些关键性线索,有力地证明了找矿思路的正确性:一是甲玛的矽卡岩中存在晶洞,说明其属于“高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而不是“海底喷流沉积成因”,这样矿区深部必然存在隐伏岩体,而岩体是“成矿之母”;二是甲玛矿体的角岩中存在钼化矿,肯定了晚第三纪大规模的成矿作用不只发生在驱龙等铜矿床,也波及到了甲玛!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乘胜出击,打破常规布置了ZK1616等深部探索孔,结果发现了厚度达250多米的大矿体!

 

 

3年钻探13万米,世界级超大型铜矿揭开面纱

 

 

成矿理论研究的突破,使得甲玛的勘查工作,从“牛马塘—铅山—铜山”一带的浅表,一下子扩展到了则古郎一带的深部找矿,跳出了原来的小圈子,极大地拓展了找矿空间。很快,声势浩大的整装勘查拉开了帷幕。

 

 

2008年初,华泰龙公司在加速矿业权整合的同时,迅速组织6支勘探队伍、30多名技术人员、33台钻机和400多名施工人员,在甲玛矿区海拔4600米-5300米的崇山峻岭间展开了勘探作业。这是一项艰苦异常的任务:高原空气稀薄,含氧量仅为平原的40%~60%,一个人即使啥也不做,也相当于背负着二三十公斤的重物,在这样的环境下打钻,体力消耗可想而知。气候多变,也让队员们吃够了苦头:当内地已是春暖花开的时候,高原上依然天寒地冻、狂风肆虐,上山干活必须穿上厚厚的防寒服;进入10月,当内地的人们正忙着欣赏秋景的时候,高原上已飘起鹅毛大雪,道路积雪过膝,供水管道四处冻裂……

 

 

然而,恶劣的条件并没有吓倒勘探队伍,反而激发了大家的斗志。2008年,甲玛勘探创下了一系列奇迹:完成的两个大型勘探报告的编写,相当于正常情况下3年的工作量;完成钻探进尺50600米,相当于过去20年国家和自治区在甲玛投入的勘探量;实现每万米钻探控制铜46万吨,超过国内最大铜矿江西德兴铜矿…… 为了给项目建设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数据,还按照国际惯例,建成一座库容5万米、国内一流的岩心库,并研发软件,实现了岩心信息的计算机查询。

 

 

2009年-2011年,“甲玛速度”不断刷新:截至2009年底,累计探获工业矿体储量11亿吨,地质资源量可折合成当量铜1050万吨;截至今年9月,累计完成进尺13.5万米,探获当量铜资源量超过1500万吨……华泰龙公司负责人表示,从勘探的最新进展来看,甲玛当量铜资源量突破2000万吨希望很大。对此,我们满怀期待!


2008年8月18日,甲玛矿产开发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当地藏族老乡们目睹了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盛大场面:从拉萨河畔的水源地,到20多公里处的甲玛沟,华泰龙的全体员工和19家承建单位的3000多名建设者,在144平方公里的矿区范围内同时开工,在海拔4000米~5400米的高原上,绘就了“万马奔腾战甲玛”的壮丽图景。建设者们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如何实现多金属同时回收利用,如何处理尾矿和选矿废水,如何扭转当地群众对矿产开发的抵触情绪等。尤其是环保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当地社会稳定,损害央企形象及各方利益。

 

 

华泰龙迎难而上,反复研究高原建设、生产和管理的特点,不断调整设计方案,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奇迹。同时,致力于解决当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从而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攻克选矿技术难题,6种金属同时回收。华泰龙遇到的第一道难题是多金属矿的综合利用。

 

 

甲玛铜多金属矿的原矿中,含有铜、铅、锌、钼、金、银等6种有价元素。华泰龙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选矿过程中同时回收这几种金属,不要说在国内,即使在国际上,也没有一家矿山企业这么干过。金、银相对来讲容易分离,但铜、铅、锌、钼分离起来十分麻烦。特别是铜铅分离,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难题。分离两三种金属尚且不易,何况要同步分离6种?华泰龙面临巨大挑战。然而,困难再大也难不倒华泰龙的创业者们。公司拿出大笔资金,委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两家国内权威的科研机构,反复进行选矿试验,最终攻克了多金属回收技术难题。

 

 

按照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设计“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锌浮选”选矿工艺流程,选矿时在矿粉中加入不同的药剂,利用矿石的比重不同和可浮性进行选别:首先在铜铅锌中进行选别,将比重较轻的锌选出来,然后对铜铅进行分离,由此分离出铜精矿和锌精矿,最后再从铜精矿中分离出赋存的钼。这样,就神奇地完成了铜、铅、锌、钼的有效分离。依靠这项技术,华泰龙实现了6种金属的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其中铜回收率达到90%以上,远超85%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几种金属的回收率也很可观:分别为铅86.75%,锌67.74%,金65.35%,银90.87%,钼47.86%,均达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吃干榨尽”。多金属选矿技术的突破,为甲玛项目一期工程(日处理6000吨矿石)投产和二期工程(日处理矿石4万吨)投产,扫清了障碍。

 

尾矿压成“饼”堆放,选矿废水“零排放”。尾矿和选矿废水处理,是华泰龙面临的第二道难题。

 

 

传统的选矿工艺,大多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如果因循这种方式,按一期工程日处理6000吨矿石计算,选矿厂每天需消耗3万多吨新水。污水排放除了会对区域内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外,还会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为此,中国黄金集团一开始,就对华泰龙的选矿厂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惜投入较大的运营成本,真正实现选矿污水“零排放”。围绕这一目标,华泰龙提出了采用“尾矿压滤干堆技术”存放尾矿的想法和建议,得到了集团公司的支持。传统的尾矿排放方法叫作“全尾排放”,又称“湿排”:即将选矿车间排放出来的尾矿和水一起,通过输送管道直接输送到尾矿库。其弊端是尾矿水含多种药剂,很容易渗流到周边环境。

 

 

华泰龙采用的“尾矿压滤干堆技术”又叫“干排”:即将选矿车间排放出来的尾矿输送到压滤车间,挤压成含水量不到20%的尾矿干饼,经输送皮带送到尾矿干堆场堆放;尾矿水和压滤水返回到回水池,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为防止干堆场渗漏,在干堆场挡土坝的下游设一个集水池,集水池中的水同样返回回水池循环利用。实行“干排”后,矿山一举三得:一是尾矿干堆场稳定性好,有利于安全;二是真正实现了废水“零排放”,避免了环境污染;三是选矿废水的循环利用,使得日用新水量仅为2000吨左右,每天可节约用水3.4万吨。

 

井下运输原矿,保护地表植被。甲玛气候干旱,地表覆土薄,千百年来形成的植被一旦被破坏,将很难恢复。考虑到环境保护和群众放牧,华泰龙对原来设计的原矿运输方案进行了重大调整。

 

 

最初拟定的从采矿场到选矿厂的原矿运输方案有4种。经反复论证,首先放弃了对地表环境影响最大的汽车运输方案,然后淘汰了对环境有一定影响且存在运行安全风险的索道运输方案,平硐溜井+平硐转运方案由于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多等因素,也未被采用,最初结果是选择了平硐+地面轨道运输方案。

 

 

在地面轨道即将开工前,华泰龙又一次开会征求意见。与会人员经讨论认为:原设计的地面轨道,一是全长2900米,占地过多,对地表破坏相对较大;二是矿区处在牧区,牛羊经过的道路须建涵洞,通行不畅;三是受降雨、降雪等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主张采用井下平巷运输+地面卸载方案。

 

 

优化后的方案尽管增加了880万元的投资,但由于对环境影响最小,因此得到了集团公司的批准。建成后的地下运输通道长达5500多米,采矿场出矿与选矿厂受矿高差最大达到397米,双双创国内“之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华泰龙组织施工队伍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对各施工队的综合考核内容当中。经过学习培训,工地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工人们不惜费时费力,对因施工剥离的草皮、灌木及时进行处理,能移栽的立即移栽保活;当时来不及移栽的,先收集养护起来,待工作点完工后再进行复垦覆绿。

 

环保投入超“国标”3倍,“绿色矿山”实至名归。

 

 

华泰龙厂区入口处左侧,有一座巨大的土堆。这是公司专门储备的复垦用土,随时用于矿区“地表修补”。这是华泰龙致力于建设绿色矿山的生动写照。为了保住甲玛的青山绿水,公司给自己定了个任务:不欠环境“新账”,帮过去企业还“旧账”。甲玛沟通往矿区的道路,过去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有3个藏族村子沿线分布。当地老乡出行很不方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华泰龙进驻甲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土路改造成宽阔的柏油马路,并耗资300万元,在道路两边种上4000多棵从黑龙江运来的金丝柳,从此为甲玛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原有的几家采选企业被整合后,留下的选矿厂和尾矿库像一块块巨大的膏药,贴在甲玛美丽的肌肤上,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华泰龙主动投入1300万元,对这些厂房和尾矿库进行了复垦,并通过植树覆草进行美化。对公司新建的选矿厂,华泰龙投资1100万元进行绿化设计,通过植树、种草、修建水渠和灌溉工程等,使矿山“绿色、生态、环保”的形象定位实至名归。除了矿区绿化,华泰龙还积极参与当地的植树造林。今年年初,公司与乡政府签订协议,投资20万元购买2万多棵树苗,为当地造林408亩。

 

 

据统计,自开工建设以来,华泰龙在矿区绿化、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尾矿和废水处理等方面的投入,累计达到2.5亿元,占基建总投入的11.1 %,远远超出3%的国家标准。华泰龙高度重视并竭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到甲玛矿区检查工作时,对华泰龙“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爱心奉献藏区,墨竹富甲高原

 

 

过去的采选企业给当地群众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在不少人看来,“开矿就是污染水源、破坏环境”。为打消群众疑虑、赢取他们的信任,华泰龙认真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和谐矿区建设付诸了巨大的努力。

 

 

一是组织民风民俗培训班,请西藏的专家学者讲课,使员工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沟通和交流。

 

 

二是坚持“用工本地化”。对甲玛沟群众分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然后录用到矿山工作。截至目前,已录用周边藏族员工191人,累计发放工资4000多万元。同时,选送藏族学生到东北、云南的大专院校深造,为公司培养管理人员打下了基础。

 

 

三是出资1900万元收购当地群众原有的松散、无序的运输车队,垫资组织全乡655户3850名农牧民,入股成立甲玛工贸有限公司,与华泰龙开展运输、绿化、环保、劳务等多领域合作,为当地群众致富搭建平台。基建期间,雇佣当地藏族民工参与建设、运输、采购砂石料等,累计为农牧民创收3850多万元。

 

 

四是实施系列爱心工程。捐资165万元修建甲玛乡安全饮水工程,投资330万元修建甲玛乡农田灌溉工程。向贫困群众捐款近百万元,捐资助学55万元。

五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付原采矿企业拖欠群众的草场补偿费和牛羊死亡补偿款数百万元。

 

 

在华泰龙的推动下,甲玛乡所在的墨竹工卡县,近两年来成了西藏经济发展的“明星”:2010年7月甲玛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后,仅5个月就上缴税款2650多万元,助推墨竹工卡县率先成为自治区税收超亿元县。今年上半年,华泰龙实现工业产值3.2亿元,占自治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

 

 

华泰龙把企业的目标与当地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甲玛沟群众从矿区建设和企业的发展中受益,使企业的发展与自治区的发展相互促进,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