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的甜宠日常: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35:09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主观上最终可追源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实质上就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对头,工作方法也就不对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本期理论版刊登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韩庆祥教授撰写的文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主要观点     ■领导干部每天都处在矛盾的包围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学哲学能提高我们领导干部驾驭矛盾的艺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方法。
 
    ■用哲学完整地看待事物,具有五个基本视角和方法。     哲学看起来抽象难懂,离我们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很远,但实际上与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哲学是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为人的工作、生活提供智慧、方法的一门学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我们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善于从哲学高度去提升工作方法,认为完成任务是“过河”,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工作方法是“船”,不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完成任务就是一句空话。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干部中有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陈云曾说,学哲学,终身受益。为什么?我们领导干部每天都处在矛盾的包围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学哲学能提高我们领导干部驾驭矛盾的艺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工作方法。
    用哲学完整地看待事物,具有五个基本视角和方法。这五种视角和方法分别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历史观和人论,它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内容与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求实思维与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块内容,是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客观存在(生活环境、社会关系)决定主观意识(思想、观念);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把这种核心观点转化为我们的思维方式,内在要求树立求实思维。这种思维体现在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上,就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对事物的认识,从哲学角度讲,基本上有两种出发点:一是从主观出发,主观地看待事物,带有个人的先入之见,即带着有色眼镜看事物;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事物,尽力不带个人主观偏好,力求认识事物自身的本来面目。
    领导干部的一项首要工作就是决策,而决策首先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决定着决策是否科学。这叫做科学的决策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有的人对一些事情不敢拍板,往往是因为心里底气不足和底细不清,缺乏调查研究。那么,领导干部如何在工作中运用求实思维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呢?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注重吃透“上情”和吃透下情”相结合:既要吃透“上情”,把握上级的一般号召,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又要吃透“下情”,从当地的特殊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空间和条件为转移,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我们既不能借口本地方的特殊而自行其是,也不能不顾特殊实际而死搬硬套。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中存在的,把握住这一客观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就比较容易客观地把握这一事物的实际。毛泽东指出: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方针,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记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其实,这种方法也是一切工作方法的基石。
    二、辩证思维与全面、联系和发展地处理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块内容,是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要全面地看待事物,就是要看到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基本方面;要联系地看待事物,就是要深入认识事物之间、事物内部的内在本质联系即对立统一关系;要发展地看待事物,就是要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内因来自于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辩证思维内在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掌握两种方法:
    一是抓重点带一般,同时力戒把重点当成唯一,以重点与全面统一的眼光处理问题。这是一切工作方法的核心。今天的领导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那么,领导干部如何从繁杂的事务中“超脱”出来,进而掌握驾驭全局工作的主动权,提高工作效率?基本的方法就是集中精力抓住每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或中心工作,抓住主要矛盾或中心工作,一切问题就容易迎刃而解。抓好重点的方法,就是要抓得准、抓得狠和跟得上。抓得准,就是要准确抓住影响全局、事关成败的主要矛盾;抓得狠,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扭住不放;跟得上,就是解决主要矛盾的政策、措施和方法要跟得上。
    二是通过和谐的方式谋求发展,以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领导干部如何运用“和”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并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主要的方法是:多予少取;换位思考;寻求共同(共同利益;共享成果)等。
    三、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的思维与掌握合理的实践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块内容,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核心观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对象)的能动反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根据这一思维方式,领导干部需要掌握以下两种工作方法:
    一是由注重认识“谁”走向注重认识“谁”与认识“什么”的统一。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人所认识的客观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认识人(即认识“谁”),二是认识客观事物(即认识“什么”)。认识的对象不同,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也就不同。
    二是注重掌握把思想、理论变成实践、现实的具体合理的方法。从感性认识提升出来的理性认识往往以思想、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以思想、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理性认识还应回到实践中变成现实。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例。科学发展观是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成果。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具体实践中去?其方法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第一要具有问题意识。就是要克服形式主义,腾出主要时间和精力来发现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一个政党,最大的忧患是缺乏忧患意识,最大的问题是对严重的问题缺乏警觉;第二要具有行动意识。行胜于言,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要把口动变成心动,把心动变成行动。就是说不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在真正全面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使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并付诸于真正的实践行动,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使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发展走上科学的轨道,即真信、真学、真懂、真用、真变;第三是更为重要的,就是具有操作意识。要养成具体抓、抓具体、找办法的工作作风(具体就是特殊性、多样性和多变性),注重从利益、技术、制度和政策四个方面入手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即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注重利用先进技术、制度建设和制定好的政策,来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社会结构思维、过程思维与遵循历史规律并运用公民社会理念开展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四块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社会结构理论,强调经济因素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与合力论的有机统一;二是历史过程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
    这种核心理论,要求我们树立社会结构思维与过程思维。所谓社会结构思维,就是善于从社会结构状况出发来分析社会发展状况,避免单因素决定论;所谓过程思维,就是要把社会发展看作一个具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不能随意脱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犯落后和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
    把社会结构思维和过程思维转化为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做到:
    第一,运用社会层级结构来分析今天我们工作中的问题,运用“公民社会”理念来开展工作。
    公民社会,是相对于经济社会和政治社会而言的,指市场经济领域和国家政治领域之外的、由公民自愿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公共领域(如网络等),是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志愿性社团、协会、学会、研究会、社区等。
    领导干部如何运用“公民社会”理念来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民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呢?具体做法是:有条件的地方,适当鼓励公民参与;使其能充分表达民意;进行民主协商;借用民间力量。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会与媒体打交道,与民间组织打交道,与专家学者打交道,并与他们之间进行良好的合作。
    第二,注重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与历史进程,以“历史规律”的眼光处理问题。比如,如何运用“历史规律”的眼光来分析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由“物质驱动型”经济走向“创新能力驱动型”经济)?根据“历史规律”我们应认识到,这种转变,既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逻辑也是符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历史进程。实现这种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物质财富相当贫乏因而必须注重物质财富积累的经济发展阶段,如果把“创新能力驱动型”经济当作重点与核心,就是超越历史阶段来看待和对待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就是“冒进”;而在时代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要求转向“创新能力驱动型”经济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如果依然固守于“物质驱动型”经济,那就是落后于历史阶段来看待和对待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就是“守旧”。
    五、人本思维与注重解放人和公平正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后一块内容,就是人论。
    马克思主义人论的核心观点是: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他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他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人论内在要求我们树立人本思维,即把人当作主体,依靠人;把人看作目的,为了人;把人当作尺度,尊重人。
    领导干部运用人本思维指导工作,需要把握以下两种工作方法。
    一是注重解放人与开发人,解决发展的活力问题,以建立活力社会。如何才能具体做到这一点呢?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通过“尊重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尊重个人及其个性、倡导人的自立”四种基本手段,来解放人与开发人。在人的主体性日益增强的当代中国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人的价值;在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看重其自我价值。这对我们领导干部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在工作中强调人们听话服从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的解放和开发,要尊重每个人的个人价值及其个性差异。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使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注重解放人与开发人。
    二是注重公正,解决发展的和谐问题,以建立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缺失必然使人们在机会、分配和结果上失去公正,进而影响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机会公正、分配公正和结果公正,进而要求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这样做,才有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和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