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百变女神:英语学习和我的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3:44:54
近日有些沪江好友听了我的录音后就问我英语怎么练,为什么听起来像外国人等等。这里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的夸奖和支持!但是,我明白,自己的英语也并不是部分好友形容的那么棒,之所以有人爱夸奖我,那充其量是因为我的声音比较浑厚,发音还算过关,语调也还马马虎虎像那么回事。要是真的测试一下,我的英语口语那还真是不咋地,和广大英语老师,口译员们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在此,我也就只对自己的英语口语学习和过去的日子做一个回顾,一方面希望我的学习历程能给大家一些学习方法上的参考及精神上的鼓励,另一方面就算是纪念一下我那逝去的时光。
        记得在初中以前我能听懂的英语单词就只有几个,比如“English”"thank you ""sit down please""hello"等等这些最常见的。当时对英语没有任何概念,就是门外语,只是偶尔从妈妈那里听得她中学时英语成绩不错,也很感兴趣,但是后来由于偏科,没考上大学,从而也就终止了英语的学习。现在想想,也挺可惜的,妈没上大学就停止了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英语。我的英语学习之路,其实是从我妈这里开始的。多少有些遗传因素吧,因为我妈喜欢,所以也给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传给我了。记得初一开学前一天,我领到了英语书,回家后就翻着看,让妈教我读几句,这样我就可以第二天上英语课的时候多表现一下。妈真的教了我几句第一课的内容,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妈那个发音真的是很离谱了。万幸我的发音没受我妈的影响,要不然也就没有今天这个分享了。呵呵,扯远了。
        言归正传,初一第一节课啊,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在课堂里系统的学习英语。唐老师,和我一个姓,年轻漂亮,刚刚大学毕业,在我的记忆里,她的发音不错,绝对要比其他班的上了年纪的老英语老师发音要标准。所以,发音,从一开始,不能说有优势吧,至少我没有占劣势。英语课我特别认真,下课后也喜欢马上说几句,读几句。有几次印象深刻,那是我在回家的路上,骑着单车,碰见刚好骑车回家的唐老师,我总是想和她用英语说几句,但能说的太有限了,所以就一两句英语,然后就只能说中文了。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不知道是第几个学期了,估计是比较熟悉以后,经过了几次考试,我的考试成绩中等偏上,不算拔尖,所以那次在回家路上,我依然半开玩笑的给她说英语,她突然来了一句:“学英语要深入,学进去,不能只学在表面。”这句话,我至今记得很清晰,不过遗憾的是,我至今依然还是只学表面,很难深入。虽然我对这句话不完全赞同。我觉得对于考试和教学,深入那是必然的,但是对于口语的学习,必须要表现出来,要说出来,要有敢秀出来的勇气,不然口语就无法进步。
        初二的时候,李阳疯狂英语就开始慢慢走红起来。我也是在那时候,冲着它的名声去买了一本25元钱的,蓝色书壳的小册子,叫做《李阳疯狂英语精华版》,还配有一个还是两个磁带,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初二的时候看这个精华版,感觉里面很多单词不认识啊,太难了。不过他讲的方法--一三五法,我倒是看了几遍,现在我都不记得这些一三五法具体内容是什么了,好像模糊的记得一口气训练法,三最训练法,还有五大发音秘诀。呵呵,出来了,这就是一三五法。当时把那本小册子翻了一遍,也没有去练什么英语,就是模仿那本书最后一页,他的自传节选,好像是模仿了几百遍。我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毅力,有七八十个单词我不认识,但是我硬是花了个把月,把他的那篇自传节选模仿了几百遍,虽然还是没有达到模仿得一模一样,但是,已经有效果了。这对后来我的语音和语调有很大的影响,这短暂的模仿练习,为我以后的英语口语学习打下一个小小的基础。初中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我的英语也一般一般,还是中等偏上。但是兴趣一直没有退减,从初中开始慢慢喜欢看西方的原版电影了。虽然资源很少,但偶尔电视上有的时候我一定会看,那时候我还没有电脑,MP3,唯一的法宝就是初一时苦苦恳求父母给我买的复读机,后来这台复读机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复读的第二个学期才被我用坏。当时买它的原因是因为别人有了,所以我也要有。当初给父母的理由是,历史题目好难背,语文课文好难背,买个复读机帮忙学习,顺便也要听英语磁带。当时就这样,复读机买了,除了听歌,模仿了李阳的那篇小自传,它就一直静静的躺在那里。直到我高四。
       高一得时候班主任是教英语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花时间学英语啊。后来每年都换老师,期间有四五个英语老师,其中有一个年轻点的发音好点,大家都知道的,那个年代中学的英语课,特别是像我家乡那样的小地方,老师就讲题目,讲课文,听写单词,让我们跟着录音机读课文,重点还是在高考。高中期间我的英语还是中等偏上,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兴趣未减。高一的时候,应该是下学期,有幸选上了学校的播音员和导播。虽然普通话不太标准,但就是选上了。我当时由于对英语有兴趣,所以拼命竞选了英语播音的那一天的导播。每星期二,好像是的,记得不清楚了,早上,中午放学,下午放学,三个时段,我和其他播音员负责播音,内容都是英语的。这个工作我做了一年多,所以我说英语的时间比别人多,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口语。
        高三的时候,我的成绩一般,估计考大学无望,高考前三个月,我已经抱着复读的打算,可恨的数学,感兴趣的英语,所以索性就把英语做错的选择题全部抄下来,把正确的选项填上,抄了四五个笔记本,然后我就每天英语专读课狂读,疯狂的读,很大声,当时我的发音还有几个是错的。那三个月里面,每次我读英语的时候都感觉很爽。就是那时,开始有同学说我读英语好听,我受到极大的鼓舞。也就是那一年,学校来了两个外国人,当时我在球场踢球,他们跑了进来,我还以为是个疯子,后来定睛一看,是个外国人,人生第一次和外国人说话,是我高三,那年18岁,说了三四句话。那次我第一次理解学以致用四个字。又一次受到鼓舞,更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
        高考结束,果然名落孙山。暑假三个月,我依然抄选择题,有时读读,但是兴致不高,毕竟高考失利,心情不好。
        复读班的日子也不好受,不过比大学好过--简单,就是教室,家里,教室,家里,每周日下午休息在家,或者去教室。一个月,两个月,就这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李阳来我们县城到我之前的高中演讲,这一下,整个小县城的学生都被这股英语风暴给卷了进去。可惜,李阳演讲的那天我在复读班上课,之前也没有听到小道消息,所以没能亲自去临听他的演讲。自那以后,我回家翻出来以前买的精华版,而且又去书店买了一本《疯狂英语高中系列之突破高考听力》,本书里面全是选择题的那种生活短对话,还有十篇左右小篇章,都是高考听力题的材料,配有两盒磁带。一共50课。我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在复读班,以及暑假,每天早读,午饭后,周日下午,傍晚的英语专读课上,用李阳的一三五法,坚持了整个复读的那一年,模仿朗读那50篇课文,还有一些高考备考资料。疯狂的时候,就连英语课我也逃掉,爬到教室顶楼上去喊英语。复读班靠近山边,早上跑到顶楼,对着山喊英语的感觉特别爽!复读这一年,多少艰辛多少金嗓子喉宝我都不记得了。总之这一年是真正的英语口语练习开始的一年。  
        复读考完后,又落榜了,结果就只能去一个专科学校了,当时没多想了,专业填了英语。选在了长沙。暑假里我又买了李阳疯狂英语的一些书籍,口语练习资料什么的,还有脱口而出系列的,我只买了两辑,但也没有全部模仿背诵,模仿了一部分,因为发现资料多了,就搞不来了。所以还是要专注,一本一本的消灭掉,但是资料多,题材广泛,也有好处。但是要练习,还是要集中练,可以广泛阅读,积累口语素材。
         当时模仿的那本突破高考听力,不知道哪里来的毅力,最开始的时候感觉很难,很吃力,第一课我记得是十个短对话,就是两句话一个题,我记得好像我花了9个中午才把他们搞熟,每个中午饭后,我大概有40到60分钟的样子,因为下午要上课。第一课我一句一句的模仿,然后一题一题的模仿,然后再十道题连在一起模仿,我这里搞熟是指,我不看书,能跟录音模仿出来,而且语音语调,速度都跟上,到这个地步,我就进行下一课的学习。就这样,模仿完第50课的时候,已经快到高考了。期间确实有很枯燥,很难熬的时候,但是那时就在想一定要坚持,没有什么办不到的。因为当时一个是觉得高考失利,自己必须得努力奋斗,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看了李阳的《我疯狂,我成功》这本励志书,所以干劲特别大,而且那时也有不少同学夸我说英语好听,自己也很想和真正的外国人交流,这些就是我练习英语的动力。
         李阳的一三五法我在这一年也运用最多,一口气训练法,我在英语专读课上背作文素材时常用,一节课30分钟,我经常拿个手表计时,看读完一篇要多长时间,每读一遍记下时间,看自己能快到什么程度。一口气训练就是用一口气尽量多的读。三最,即最快速,最大声,最清晰的朗读。这个三个原则和一口气一起用练出来的效果是,嗓子很痒,久了以后,声线会脱胎换骨。我之说以现在声音听起来浑厚,不可否认有一半或者百分之七十是天生,还有剩下那部分是因为这样练英语练的。通常,要把最大声放第一位,但不能大于你嗓子能承受的程度,不然就伤害自己了。最清晰放第二位,在读得最清晰以后,熟练了,才能加速。我不提倡经常最快速的练习,只有在某些时候,和一口气练习法一起用,最快速原则就能比较有效果,当然最快速的目的是让你快速读熟你练习的材料,然后就放慢速度,以正常速度模仿。很熟练的时候,可以加快录音的速度,现在的复读机都有这个加速功能。加速模仿练习的好处是,在单位时间内,你可以多读几遍。这个模仿速度是在你能跟得上,别人听起来也舒服时为最佳。每天练习至少一个小时,每次练习不能少于三十分钟。实在枯燥了,你可以“分裂”,用不同的声音模仿,比如女人的声音,卡通的声音,恐怖的声音等等。这样你会觉得很有趣,枯燥就会减少。
       暑假里除了练英语,我还上校园网,结交了一些学长学姐什么的,后来也是因为提前认识了这些学长学姐,我才得以在大一第一个学期担任校英语协会的疯狂英语俱乐部部长,从而带领七八十学员一起练英语。大一那一年,大部分的早晨我带领俱乐部的会员们操练英语,无论寒冬酷暑,每周我至少去学校后山的小鱼塘边两次,一坐就至少两个多小时,模仿朗读(影子跟读),内容还是李阳疯狂英语的一些小演讲稿啊,小文章什么的。大二的时候就负责英语协会了,然后谈恋爱,真正学习的时候不多。但每周我还是至少一次去池塘边模仿朗读英语。大三的时候虽然也很忙,瞎忙了不少,但是还是有模仿朗读的习惯。
        大一晨读的时候,最疯的是我站在教学楼B,一群会员站在楼C,中间大概30米距离,我带读,大喊一句,他们一群人跟一句。那个效果,对嗓子的要求,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声音这样浑厚,与当时的练习多少有些关系。大学的练习是一部分。还有很关键的一部分,那就和外教的接触。
        英语专业的我们很幸运,有外教课。大一的外教后来我都混熟了,其中一个特别铁,至今还保持联系,去年还到长沙来看我,和我呆了一周,我们互称外国兄弟,他比我大三岁。怎么说呢,关于外教,这实在是个很重要的资源啊。我当时也是由于进学校时英语口语就比一般的同学好,所以相对容易和外教交流,加上我这个外向开朗的性格,自i然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大一的时候,除了平时上课,第二个学期,我基本上每周都和外教出去一次,或去食堂吃饭,有时每周都有好几次,有时出去购物,逛街,还去过酒吧,我也带他们去我家乡玩过。大二的时候,外教换了,但是没关系,对于外国人,我已经没有很多新鲜感了,所以要交朋友,那是很容易的,何况又是我老师。所以经常保持和外教的联系。也是大二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女友,她跟随她奶奶来到中国,她奶奶是我们学校的外教,但不是我们班的外教老师。直到大三的第二个学期,我才和现在的女友开始我们的恋爱。至今已经快两年了。从那时起,我说英语的时候就急剧增多。专科三年读完后,我就开始了专升本的学习,到了另外一个大学。平时陪女朋友还有她奶奶逛街,帮她们砍价,订票,还有其他一些事情等等,说英语的机会太多了。至今我每天一半以上的时间说英文。
        大学里还有个很重要的练英语的地方,那就是英语角。我们学校的英语角,我几乎每期都去,因为大一大二时是英协的干部,而且我也喜欢去丢英语,让别人羡慕嫉妒一下。而且每次去,我又老是赢得机会和外教交流,所以我乐此不彼,周周都去。这也是为什么我容易和外教交朋友,因为经常聊天,聊着聊着就熟了,而且我又比一般的同学英语好,所以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当然学校有专门老师负责帮忙的,但是有些小事情,他们找我更方便,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情况,学校里的等级制度也很森严,所以一贯主张平等的外国人,也懒得与他们打交道,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去和学校领导交流。而学校的大多数英语老师们又碍于面子,怕自己英语说得烂,在外教面前很少说英文,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基本都不主动和外教说话。很多人说英语角没用,这个得看情况了。我在大学里,英语角就是个学习宝地。除了我的大学,我负责英语协会那一年里,有段时间,我每周都去外校的英语角,一共走了十几个英语角,真的很有意思。
       除了英语角,就是英语讲座,疯狂英语的讲座我参加了不少于5场,新东方的讲座至少10场,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比如精华园,疯狂美语,还有些什么有关英语学习的讲座。英语学得少,主要是励志听得多,所以多少还是给我一些动力去练习英语。
       大学时还去新东方学习了新概念三四册,还有美国高级口语班,认识了不少新东方的老师。接着就去新东方的夏令营做助教,主要带领全英文班级。之后又在新东方主持英语角一年。整个过程口语都是有提高的,这个过程更多的是素材上的积累,比如表达法,英美人士说话的肢体语言,风俗习惯等等。语音语调已经潜移默化得向英美人士靠拢了,我自己也没有注意,平时除了这些,我就常常看英美的电影,电视剧没怎么看,主要是电影,这些对语音语调,语言素材都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