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 父母爱情:临摹、临帖并《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墨迹高清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28:54

临摹、临帖并《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墨迹高清本)

(2009-10-16 15:37:06)转载 标签:

怀仁集王羲之

圣教序

书法

书法资料

书论

中国书法

写字

临摹

临帖

书法学


    王忠勇临钟繇荐季直表

 


    翁志飞临王羲之兰亭序

 


    临摹和临帖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影书”。小学生习字,用描红本子,也属摹。《丹铅总录》引岳珂语称:“临摹两法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欀桷,虽具准绳,而缔创既成,气象自有工拙;临帖如双鹄并翔,青犬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南宋美夔《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摹之外,尚有“钩”法,用油纸蒙碑帖或真迹上,以极细之笔画将油纸下字迹双钩下来,再用墨填满双钩内空处,称“钩填”。
    临摹时首先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如果是毛笔字帖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样可省去缩小的工夫。
  其次,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再者,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而应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此外,光临摹也还不够,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最后,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象蜜蜂采百花酿佳蜜一样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当然,学写字帖也最忌见异思迁,今天摹这本帖,明天临那本帖,像走马灯似的轮换着书写,这样,是写不好字的,初学者务必注意。


    临帖是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划,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临帖,容易掌握字帖的笔意,但对把握字的结构位置不足,临帖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习书法,要把临帖看作是登堂入室的钥匙,是打基础。临的次数越多、临的范围越广,基础就越牢固。临帖需眼到手到、眼准手巧,眼里看到的,笔端都能够表达展示出来。
   
临帖三法:
    对临:将范本置于眼前,开始时须看一笔写一笔。
  背临:不看范本,只凭印象将诸字临写下来。
  意临:临写范本时,追求行气及整体的神韵和意境。
    临帖境界:
    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其中后两个层次是当前认识比较模糊的地方;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势必影响到以后的创作水平。
  先来谈谈“眼到”。这一层次即是唐代孙过庭所谓的“察之者尚精”。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字有藏锋出锋,粲然盈楮,顾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后学之士,随所记忆,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而不相贯穿。”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对空白的分布予以重视。清笪重光《书筏》说:“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即是指出要懂得空间分布之理。而在整体章法上,要注意原法帖的字间行距,欹正关系,润燥疏密等因素。古人讲求章法要“变而贯”,“如织锦之法,花地相间须要得宜。”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能看出法帖的微妙之处。许多临习者只得粗枝大叶,整体看去,似乎与原帖相去不远,但在细微处则失之甚多,这和抄书并无区别。前人妙处往往就在一笔一画,甚至一个小动作之中,就如同美人之美亦常在一颦一嗔之间一样。所以王僧虔说:“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姜夔说:“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这时的眼睛要像放大镜,能够将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放大。能否做到“眼到”决定了能否“手到”,因此临习者不能盲目机械地照临,应多读帖,多观察。
  “手到”这一境界是在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孙过庭说:“心不厌精,手不厌熟”,所谓“手到”不仅是指临得形似,而且要神似,要做到形势相似,下笔自然要缓慢但要写出神气来,则非熟练迅速(相对而言)不可。而二者又是一对矛盾。务必精熟,才能迟速有度。所以古人说:“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空能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在拳学中,“手到”是极关键的,在双方对搏时,一旦得机,须身快手到,才能中敌,不然战机即失。这说明了技术准确性的重要性。事实上,“手到”的境界对于一个学书法的人来说,可谓是难途了。在众多临习者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太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临习之初,未能做到“眼到”的境界;二是心态浮躁,临摹功夫尚未下到。这和习太极拳技击一样,如果连拳架都不能达以精熟准确,何谈实战?当前许多临习者对于“拟之者贵似”这一句格言的认识相当模糊,一个“似”字其中所包含的意义远非想象的那样简单。
  关于“心到”的境界,理应算达到了临帖的最终要求。但反观当代不少书法创作者在提及他们的临帖经历时都说临过多少多少帖目,某帖目临过多少遍,甚至过百遍。但其所创作的作品中,都难以看到他们从中吸收了多少精髓。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书写者提到自己曾临《兰亭序》等“二王”帖多年,但在其作品中并无半点“二王”的神韵。如果从创造动机上根本就不想吸收“二王”的营养,那当然另当别论;但既然花了时间去临“二王”,为何连捕风捉影的意思都没有呢?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在创作中体现了所学的某些形式因素,但流于程式化,缺乏变通,更无论神韵二字。以上疑问使得笔者开始想到关于临帖的“心到”问题。“手到”虽然标志着临帖已到精熟准确之境,但事实上,仍然处于技术层面,未能真正捕捉到原帖作者心灵深处的生命律动。所谓“形神兼似”也还不过是在笔墨外在形式上的深刻理解,虽然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但要想对创作起到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则必须“心到”——去触动前人在挥毫时撩拨性灵的心弦。就像六祖慧能之于达摩,直通心性,而后可言悟道。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乎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那么临摹的最高境界也当如此。要想达到这一点,则须要更多地在精神层次上去体会探求。具体到《兰亭序》则不能仅仅追求其形式上的逼肖,而应在充分了解魏晋社会文化大背景及王羲之本人思想个性的基础上,熟读《兰亭》内容,把此文中的思想感情移植到自己的心灵深处,深味那魏晋时代士人独有的心灵“药酒”,试图让这酒的余味渗入你的历史悠思当中去。当你仿佛已听到王羲之等人对人生的咏叹时,或许你将不再处处拘泥于《兰亭》帖某笔某画的固定形态,而达到心手双畅的高境界。唐张怀瓘在《书断》序中说:“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缣简,谋猷在觌,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及夫身处一方,会情万里,标拔志气,黼藻性灵,披封睹迹,欣如会面,又可乐也。“这里虽然是论述书法的功用,但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临帖达到最高境界的具体要求。同时这也足以说明书法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形式而已,它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这自然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前人传统时,必须超越技术层面,而进入文化精神的境界去理解它。所谓“心到”,即是要在临帖中突显这一文化意义。
   
选贴:
  碑帖是我国历代书迹保存和流传的重要形式。碑是指碑版刻石。或者说是经过加工而竖起来的石版,俗称"立碑",从我国最古的石碑上看,都没有刻上文字,竖石仅是作为某种标记,或者说作为某种记号而已。从秦始皇时开始就在石碑上刻上了文字,以纪其功绩。到了汉代时,碑的应用就很普遍了,作为上层的官吏要刻石立碑纪其政绩,作为民间百姓为了纪念贤哲或亡故的先人而在庙堂、道旁或墓前竖碑,这时才称为碑。藏碑最多的地方,称为"碑?quot;。西安市的碑林就算是较大而闻名于世。帖是把前人的手迹摹刻在石版或木板上,再拓印成帖,即叫做字帖。帖起源于唐代,从李世民开始了广泛应用。 
  碑帖的用途,在于临习和欣赏。我国的碑帖极其丰富,不可能遍临千帖,所以要有目的、有重点的选择范本作为学习楷模。要求: 
  应当选用古代优秀的碑帖和字体。一般应先学楷书,它点画规范,笔法丰富,结构端正,法度规矩,集中体现了书法艺术用笔、结构的法则,最便于初学者打基础。应该选择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高水平的第一流碑帖来学习。这对学到正确的用笔法度和结体原则等书法的基本功及探索书法艺术的规律都有很大的帮助。 
  风格上,由于我国书法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要选取有代表性的、难易适度的、适合自己、自己也喜欢的。 
  
下面介绍一些碑帖供选择: 
  楷书类:1、《北魏郑文公碑》 
  2、《北魏元怀墓志》 
  3、《魏张猛龙碑》 
  4、《魏崔敬邕墓志》 
  5、褚遂良《大字阳符经》《雁塔圣教序》 
  6、欧阳询《九成醴泉铭》 
  7、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8、颜真卿《勤礼碑》、《告自帖》、《麻姑仙坛记》、《颜家庙碑》、《李玄靖碑》 
  9、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10、赵孟頫《三门记》《胆巴碑》 
  隶书类:1、《乙瑛碑》 
  2、《礼器碑》 
  3、《张迁碑》 
  4、《石门颂》 
  5、《曹全碑》 
  6、《史晨碑》 
  行书类:1、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 
  2、李邕《李思训碑》 
  3、颜真卿《祭侄稿》 
  4、苏轼《寒食诗帖》 
  5、黄庭坚《松风阁诗》 
  6、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草书类:1、 皇象《急就章》 
  2、 王羲之《十七帖》 
  3、 孙过庭《书谱》 
  4、 张旭《古诗四帖》 
  5、 怀素《自叙帖》《圣母帖》《大、小千字文》 
  6、 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诸上座帖》 
  7、 王铎的草书 
  篆书类:1、《散氏盘》 
  2、《石鼓文》 
  3、《峄山碑》 
  4、李阳冰《三坟记》

 

 




    白砥临黄道周致郑牧仲书


 

延伸阅读(一)

临帖四“要”
    当代书法家沈尹默说:“写字不是临帖,然而不从临帖入手又不知写字之道。”临摹名家法帖要取得最佳效果,宜着力抓好以下“四要”:
  要坚持循序渐进前人讲练习书法须经五个阶段:一遍正其手脚,二遍须学形势,三遍须令似本,四遍加以遒劲,五遍每加抽拔。同时,在重点安排上也应注意循序渐进。如这一阶段侧重临习结构,下阶段侧重临习笔法,接着进行综合练习等。如此持之以恒,就能从一点一滴中看到成绩,从而坚定自己学好书法的决心与信心。
  要坚持意在笔先王羲之云:“凡书之时,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先,笔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然后下笔。”欧阳询也强调书写时要“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这些论述都认为临帖或独立书写时要多揣摩字的笔画结构、笔意法度,待成竹在胸,方可入笔。
  要坚持提高人文涵养清人刘熙载《艺概》认为:“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晚清学者杨守敬亦云:“若要成大家,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俗套;一要学富,胸有万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
  要坚持相互切磋要练好书法,一方面须从自己的临摹实践中去揣摩、领会;另一方面应向有经验者学习,请教,使自己少走弯路。因为技艺的传授有时很难口头表达其微妙之处,如能亲自看看造诣较深者的书写实践,细心揣摩其书写时怎样运指、运腕、运肘,就可得到不少启发。
  这里须注意的是,按孙过庭所说的“拟之者贵似”来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写的字与法帖上的字相“似”,这应是相互切磋的重点。这样相互学习,严格要求,就能从“形似”到“神似”,进而达到“形神兼备”的理想境界。

 


    白蕉先生临帖作品


 

延伸阅读(二)

白蕉先生谈临帖 
    传统学习书法的步骤是由描红、填黑(填写空心字)到影格、脱格(脱一字二字至一行),最后才是临写。这个循序渐进的安排是很合理的,科学的。
    描红和填黑,事实上是在初步锻炼中锋铺毫,下基本功,使点画就范,写得圆满周到。为什么说是在下基本功呢?因为,如果你不能中锋铺毫,红字就不能被盖罩,空心字就填不满;再进一步要求分布结构,才写影格、脱格。写脱格时,事实就在引向临写。什么叫“临写”?临写就是一面学习某一字体的笔迹,同时要把某一字体的架子搭像样外,还要注意学习它的神气,是学习遗产的手段。这个时期是一个较长的时期。一个书家往往是终身不懈地不废临写功夫的。
    临写要三到——心到、眼到、手到,是心眼手三个方面的紧密结合。心到第一。一般初学只有二到——眼到、手到,进步不快;顶差的只有一到——手到,甚至说一到都觉得勉强,因为他不是在“临”帖而是在“抄”帖,写的字总算是帖上有的几个字,像么,一点也不像。
    “临”,眼睛看,心里想,手下写,有帖在面前,是要对着写的,所以叫“临”。我们应用的大楷簿、中楷簿,有的是九宫格(井字格)、米字格,可是恰恰帖上没有九宫格、米字格,怎么办?可以用明胶板或小玻璃,照习字簿上的格子用红色或黑色细笔打的格子,放到帖上去对临。这样,一个字的点画位置,在临写落笔前可以先仔细看一遍。过去写不好的字,架子老是搭不好的字,在格子中要特地仔细检查,一定能够把原因都找出来,从而也就能够写好那个字了。
    九宫格、米字格两种习字格子作用不同。九宫格主要在求得点画位置,米字格主要在求得结构中心,要写得团结紧密。
    临写的目的,既要得“形”,又要得“神”,形神俱得,工夫才到家。明九宫格、米字格可以求得“形似”,求“神似”怎么办?要“读”。读要在临帖之前,或者并不准备临写,作为专门的一课。宋人书家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元朝书家赵孟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笔,乃为有益。”他这话是有深刻体会的。三国时曹操喜爱其时大书家师宜官的书法,把它放在帐上,一有空就读。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某次在路上看到索靖写的碑,已经走远了,重新回来再认真读,站得脚酸了,索性坐着,这样一连读了三天。
    读在乎认识书法的神理,不但在点画分布结构上看他具体用笔的道理,笔势的往来;还要在整体上看它的精神面貌,寻玩它的韵味。
    临帖好比做演员,光是扮相像是不够的,一定要能够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然后能演好戏。临帖光是把字写得端正还不够,写那一家那一帖,一定要摸透他的用笔方法,一定要临写得神气活现才好。
    临帖临到后来还要把它“背”出来,先不把帖打开,背着临,背不出,然后再翻开帖来核对,这个功夫叫“背临”。
    “背”很重要,临写过的字,任何时候,只要你拿起笔来,就应该把它默写出来。帖在面前写得像,帖不在面前“自来体”,成绩就不能巩固。
    “读帖”、“临帖”、“背帖”三道功夫要结合起来,然后能够保证学习胜利。看一笔写一笔的临帖,说明没有下“读”的功夫。帖拿开写字就不像,说明没有下“背”的功夫。总的说心到功夫欠缺。
    临帖虽说是书法学习的后期功夫,但它毕竟和描红、填黑、影格、脱格一样,是手段,不是目的。因为真正写好字,一定要有自己面目的缘故。
 


    启功先生临帖作品


 

延伸阅读(三)
启功先生谈临帖

    常有人问入手时或某个阶段宜临什么帖,常问“你看我临什么帖好”,或问“我学哪一体好”,或问“为什么要临帖”,更常有人问“我怎么总临不像”,问题很多。据我个人的理解,在此试做探讨。
    “帖”这里做样本、范本的代称。临学范本,不是为了和它完全一样,不是要写成自己手边帖上字的复印本,而是以范本为谱子,练熟自己手下的技巧。譬如练钢琴,每天对着名曲的谱子弹,来练基本功。当然初临总要求相似,学会了范本中各方面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要写的字句上来,就是临帖的目的。
    选什么帖,这完全要看几项条件。自己喜爱哪样风格的字,如同口味的嗜好,旁人无从代出主意。其次是有哪本帖,古代不但得到名家真迹不易,即得到好拓本也不易。有一本范本学了一生也没练好字的人,真不知有多少。现在影印技术发达,好范本随处可以买到,按照自己的爱好或“性之所近”的去学,没有不收“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选范本可以换吗?”学习什么都要有一段稳定的熟练的阶段,但发现手边范本实在有不对胃口或违背自己个性的地方,换学另一种又有何不可?随便“见异思迁”固然不好,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语)又有何不该呢?
    或问:“我怎么总临不像?”任何人学另一人的笔迹,都不能像,如果学就像,还都逼真,那么签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所以王献之的字不能十分像王羲之,米友仁的字不能十分像米芾。苏辙的字不能十分像苏轼,蔡卞的字不能十分像蔡京。所谓“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语),何况时间地点相隔很远,未曾见过面的古人呢?临学足为吸取方法,而不是为造假帖。学习求“似”,是为方法“准确”。
    问:“碑帖上字中的某些特征是怎么写成的?如龙门造像记中的方笔,颜真卿字中捺笔出锋,应该怎么去学?”圆锥形的毛笔头,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么“刀斩斧齐”的方笔画,碑上那些方笔画.都是刀刻时留下的痕迹。所以,见过那时代的墨迹之后,再看石刻拓本,就不难理解未刻之先那些底本上笔画轻重应是什么样的情况。再能掌握笔画疏密的主要轨道,即使看那些刀痕斧迹也都能成为书法的参考。至于颜体捺脚另出一个小道,那是唐代毛笔制法上的特点所造成,唐笔的中心“主锋”较硬较长,旁边的“副毫”渐外渐短,形成半个枣核那样,捺脚按住后,抬起笔时,副毫停止,主锋在抬起处还留下痕迹,即是那个像是另加的小尖。不但捺笔如此,有些向下的竖笔末端再向左的钩处也常有这种现象,前人称之为“蟹爪”,即是主锋和副毫步调不能一致的结果。
    又常有人问应学“哪一体”。所谓“体”,即是指某一人或某一类的书法风格,我们试看古代某人所写的若干碑,若干帖,常常互有不同处。我们学什么体,又拿哪里为那体的界限呢?那一人对他自己的作品还没有绝对的、固定的界限,我们又何从学定他那一体呢?还有什么当先学谁然后学谁的说法,恐怕都不可信。另外还有一样说法,以为字是先有篆,再有隶,再有楷,因而要有“根本”、“渊源”,必须先学好篆隶,才能写好楷书。我们看鸡是从蛋中孵出的,但是没见过学画的人必先学好画蛋,然后才会画鸡的!
    还有人误解笔画中的“力量”,以为必须自己使劲去写才能出现。其实笔画的“有力”,是由于它的轨道准确,给看者以“有力”的感觉,如果下笔、行笔时指、腕、肘、臂等任何一处有意识地去用了力,那些地方必然僵化,而写不出美观的“力感”。还有人有意追求什么“雄伟”、“挺拔”、“俊秀”、“古朴”等等,不但无法实现,甚至写不成一个平常的字了。清代翁方纲题一本模糊的古帖有一句诗说:“浑朴当居用笔先。”我们真无法设想,笔还没落时就先浑朴,除非这个书家是个婴儿。
    问:“每天要写多少字?”这和每天要吃多少饭的问题一样,每人的食量不同,不能规定一致。总在食欲旺盛时吃,消化吸收也很容易。学生功课有定额是一种目的和要求,爱好者练字又是一种目的和要求,不能等同。我有一位朋友,每天一定要写几篇字,都是临张迁碑,写了的元书纸,叠在地上,有一人高的两大叠。我去翻看,上层的不如下层的好。因为他已经写得腻烦了,但还要写,只是“完成任务”,除了有自己向自己“交差”的思想外,还有给旁人看“成绩”的思想。其实真“成绩”高下不在“数量”的多少。
    有人误解“功夫”二字。以为时间久、数量多即叫做“功夫”。事实上“功夫”是“准确”的积累。熟练了,下笔即能准确,便是功夫的成效。譬如用枪打靶,每天盲目地放百粒子弹,不如精心用手眼俱准地打一枪,如能每次射二中一,已经不错了。所以可说:“功夫不是盲目的时间加数量,而是准确的重复以达到熟练。”

 
    当代王义军作品

 

延伸阅读(四)

初学书法的六大误区 
   书法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弘扬民族书法文化、学习书法技艺、勇攀书法高峰,也并不是一条平坦之路。一般情况而言,由于个人的文化背景、学习的心态、方法、习惯及悟性的差异,学习后的成效也不近相同。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每个学习者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困难,所以,途中折笔者屡见不鲜  。以下笔者就多年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得到一些教训与经验。与初学书法的同仁们
做一交流,期盼着大家能予以斧正不当之处。
    一、孤陋寡闻、习书有所心德以后易陷入坐井观天的误区
随着书法热的升温,有许多人加入到书法学习的行列,为弘扬祖国书法艺术事业增添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初学书法者对书法兴趣开始是浓厚的,往往临习一段时日后有了对书法初步的认识之后,一些人似乎得到了书法艺术的真谛。不再深入临帖,认真思考帖中的多方面的奥妙,及早掌握字帖的特点,学习古人的书学方法,而满足于一知半解,对一些技法的问题也不求甚解,导致很长时间字体没啥长进。更有甚者空谈颜、欧、柳、赵等诸体、“二王”等各类字帖为能事,大有点卖弄学问的嫌疑。如此发展下去,持这样的心态就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个人学习书法艺术的成长进步,难免造成基础浅薄难登大雅之堂,很容易陷入坐井观天的误区。
    二、临帖片面、取舍不当易陷入闭门造车的误区
    我们说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初学者要着重临帖,同时,要善于思维,切不可片面的追求形似或单纯的追求神似
。记得鲁迅先生讲过读书,他指出读书既要能“钻进去”又要可以“钻出来”,这是读书的两个阶段。其实学习书法和读书也有相似之处,正确的的认识书法学习中的临帖时的取舍关系,有的放矢的临帖,取其精华、舍其缺点、增其不足行之有效的进帖与出帖。一些学习书法的人虽然临帖多年,知道如何能在一个帖中“钻进去”了,就是临习字帖的第一阶段力求形似阶段,在与把握用笔怎样能写到与帖相似的程度,很有成效了,但始终在帖中“钻出来”阶段不得要领,因为没有学会很好的转换能力,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的书写功底,一些人好像邯郸学步似的,离开帖还是不会写出较好的字来。特别是哪一些不愿与专家学者或书法有成绩的爱好者交流的初学者,更容易陷入了闭门造车的误区。
    三、见异思迁、缺乏辩证思维易陷入盲人摸象的误区
    初学书法有一定的临习经验后,在尝试转帖的时候,在众帖之中难以专注,往往是博览群帖、举棋不定,难以把握学习书法中的博与专的关系。这时,学习书法的初学者如果没有审慎思考、辩证思维,率性的临帖,朝秦暮楚地临习,不仅写不出合乎法度的字,也很可能写成“四不像”,无疑走了弯路。这一情况如果没有注意到的话,还在深入临习下去,恐怕整个将学到的一些好的经验也没有得到强化,相反被一些陋习与习气取代了已有的功力,那可真的得不偿失了。有一些初学者也许没有对临帖的现象与本质没有区分开来,多临帖本来是好事情,但不加以思考,分析用笔的特点与字形的特征的关系和规律,一味地换帖、临帖,不仅没有达到学习目的,而且还增加了习气、走了弯路,不自觉的陷入了盲人摸象的误区。
    四、固执己见、墨守陈规的学习书法的方法易陷入南辕北辙的误区
    有道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书法也不例外,只要做有心人,学习书法并不难事。一般情况选择经典的好帖,按照书法名家的指导,有几年的学习应该小有成就了。但事实上大多数的初学者没有预期的学习效果,原因不在书法本身有多难,而在于学习过程中,没有调整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那些好固执己见、抱残守缺、墨守陈规的学习者,因学习书法的心态不正确、方法不适宜,还会走很多弯路并且还不自知。有很多人还把他们没有掌握书法的书写技法,归结到没有天赋上去。学了一个时期因为方法不当,甚至还没有搞清楚写字和书法的区别,而且又刚愎自用、坚持用不当的方法学习书法,结果陷入了南辕北辙的误区。
    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习书无常性易陷入叶公好龙的误区
    现在的初学书法者没有缺少学习资料的,因为到了书店有林林总总的各类书法字帖,还有VCD、DVD光盘,多种教授真、草、篆、隶的学习资料应有尽有,那么主要学不好的因素就是主观不努力。特别是有些人没有学习的自控能力,定下的学习计划没有不折不扣的去完成。另外,不会协调自己的学习时间,往往是凭一时的热情,或时冷时热的学习,这样的方法怎能学好书法呢。还有一些初学者也临习字帖也看VCD、DVD盘的学习内容,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似用各种方法学习书法实则是陷入了叶公好龙误区。
    六、取法偏颇、不善总结的习字方法易陷入盲人骑马的误区
学习书法有了己见是好事,可又怕是偏见,有了偏见就会指导的走向偏路,比如在取法方面,将帖上的习气当优点,把民间书法当经典,把创意怪诞夸张当创新等,这样就会走向无法无天书写的地步。还有一些江湖杂耍具有表演性,不为初学者了解并被有些人热衷追捧。比如:双手写字、用嘴写字(身残者例外)、写反字、用火烤字等等。这样的书写方法是具有迷惑性的,是哗众取宠之举,这些江湖杂耍是对文化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更甚是还有一些文化垃圾。我们学习书法的人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努力学习传统的书法艺术经典,在掌握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再有所创新,不断总结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否则,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的误区。
    以上这六大误区,是初学书法者的容易陷入的,笔者也进过误区,并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近几年,通过学习和不断总结有所心得。现在,表达出来希望能带给初学书法者一些启发。下面我将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一并介绍给大家,能够让更多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避免陷入误区,更快的掌握书法的技能和知识,为传承书法艺术做出自己的贡献,请广大书学同仁们共鉴。
    其一、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对书法艺术的认识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用毛笔为书写工具,以线条变化来表情达意的一种传统书写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的标志性符号,是世界范围内文字演化史上,以实用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体。因此,我们要以认真的态度学习书法艺术,要用虚心、耐心、细心的精神临习诸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及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加强古典文学的学习,特别是古典诗词的学习,充实个人的国学文化修养。尽早了解书法艺术现象和本质规律,掌握书法艺术的发展史的概要、书法艺术的创作的理论,不断提高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水平。
    其二、掌握书法学习方法,探求临创要领走良性循环的学习道路
    古人对学习书法的方法的论述很多,给我们后人学习书法艺术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我们要循序渐进的去阅读一些经典书法论著,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特别是用笔的方面、结体方面、章法方面的内容。在一些基本的、也是基础性的方法,我们要准确的掌握。比如持笔姿势,写小楷就要枕腕、写中楷就要枕肘、写大楷就要悬肘、写楷书就要遵循中锋行笔等。我们只有在熟练的掌握基础的书法技法时,方可探求临帖时的笔意取舍、书写节奏、轻重缓急,为书法创作奠定和积累有益的元素。努力把握临创的要领,尽快的走到学习书法的良性的轨道上,少走弯路、少进误区。
    其三、开阔视野,增进交流逐渐确定自己的书学方向
    当今的书法活动十分盛行,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广泛支持,从国家级的书法大展赛到省、市级的书法赛事活动每年都不断举办。建议初学书法者多参加各类展览,开阔视野,从展览中会了解到很多书法的信息,包括作品的形式、内容、书写的各类书体,能够正确观察并分析作品上字体的取法来历、书写水平和创新内容。有了对高规格书法作品的认识与了解,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不至于陷入误区走许多弯路。另外,还要有时间、有机会在当地,要访问书法大家、名家,多听他们的指教、指导,从专家学者身上学到字内功和宝贵的字外功,是怎么得来得,从而得到启发。书法艺术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底蕴,只有不断地通过观摩展览、访问、交流,拓展思路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何去弥补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之处,方可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有的放矢的制定学习书法的计划、方案,努力实现确定的书法艺术的学习方向。力争较早的出成绩,将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其四、书法艺术与人品的双修,是参悟、求索人生的至高境界
    书法艺术以笔墨线条的变化来组合平面空间的韵律,形成一种凝态的乐章,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文字的教化和线条的变化,震撼人心灵,让人感触到了历久弥新的文明之光、智慧之光。而由技上升到道的高度,也就是将技法提升到学术的高度来研究,又给学习书法者再赋予一个新的思想内涵。它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思考、弘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文字史的所有外延,让更多的有思想、智慧光芒的书法艺术的学习者创作出既富于传统又结合创新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和书法理论篇章,是对当代书法学人追求书法艺术的至高要求。人的思想、智慧的成长进步,有赖于对事业探求的过程之中。通过学习书法艺术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同时,特别也提高了对自我本质的认识。大家知道所谓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实质上是群众在欣赏创作的书法作品、写作作品的作者,个性评价的形象概括,是指人在探求艺术事业中的信念、思想、价值、心态、意志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艺无止境也是对书品与人品的高度概括。同时,可以说书法艺术和人品的不断进步才是参悟、求索人生的至高境界。
    以上所见多有偏颇,好在有书艺同仁们的关爱、提携,错误与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及时纠正。让我在理性认识上有更大的进步,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领悟跟多的乐趣与收获。    (赵玉宏)

 


延伸阅读(五)

 

也谈初学书法
    书法是我国国粹之一,其中学问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其线条更是变化多端,奇美无穷。古今已使多少人为之倾倒,毕其一生钻研不休。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或妍美或厚重,或沉稳如磐石,或美妙如行云流水。他们总会在瞬间给人一种震撼,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甚至永恒的美。这也是以汉字为基本元素的中国书法的魅力所在。因为敬慕中国书法以及祖先遗留下来的瑰宝,所以笔者也喜爱和学习写字。并在学习中有一些体会或观点(仅限毛笔书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望方家指正。
    我们很多人往往一提到书法,便马上会与写字等同起来。觉得写字就是书法。毛笔字就是软笔书法,钢笔字就是硬笔书法。其实这只是一种对书法的直观认识。真正的书法是应该上升到艺术的高度的,不仅仅指会写字。他包含字的结构,用笔,内容章法等很多学问的综合;也包
含书作者的学识,修养,悟性,心情等写字以外的因素。写好字只是学习书法的最基本的过程。一手好字不等于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同样字写的好人不一定是书法家。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人们过去用于书写的毛笔,钢笔工具逐步由电脑所取代。加之商品经济社会,人们多忙于生计或事业。写硬笔字的人已经很少,写软笔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只有某些行业或人如学校,书法家及其书法爱好者还在用。大多数人已经到了提笔忘字,对字似曾相识的地步,更谈不上会写。所以社会上有“一笔好字被电脑给废了”俏皮说法。这对祖先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中国汉字和书法都是一种悲哀。也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一种代价。
    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会写汉字,把字写准确,结构写协调。不管是临写某家范帖。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因为学写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久的。所以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临习,恒即有成。现在有些人,自己本来就是半路出家,但为了一己之利办学习速成班鼓吹跟他学会几个月就能练到某种程度云云,言之凿凿令人耳红。还有一些老者,退休了家里闷得慌,于是乎拿床垫海绵作了一些状如毛笔的“毛笔”,蘸着水在地上练习所谓的“地书”。不乏有一部分老者练习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和记忆这是好的。少部分则是向世人更主要是向儿童兜售“自己的发明”(这种笔的发明者不可考,人人都称自己发明),着实害人不浅。让好多人误入歧途,特别是许多孩童。蘸着水在地上写固然方便,但恐怕写一辈子都不会在纸上写。我有一次在某地见一老者,在地上地书,写的极其美妙。窃以为偶遇大家,便请其到家留墨宝一幅。只见老者战战兢兢在宣纸上挥毫,一气呵成。写罢我急去端详——天地之别的感受!在宣纸上写的我不忍再看第二眼。现在人为了求新求异发明地书,勺书,刀书等等诸多书写手段手段,美其名曰创新,愚以为哗众取宠的成分多一些。要想写好书法,还须归于传统,规规矩矩走先辈们所走过的路。而且是由楷到隶,行,草,篆逐步发展的过程。
    其次,练习书法必须从临帖开始。我的老师马治权说过“字帖是最好的老师”。有些人练习书法不去临帖,拿上笔信马由缰的乱写,看似龙飞凤舞,其实毛病满篇。所以要师法古人,最好是名帖明碑。因为它们是经过历史和无数人检验过的精品。例如东晋二王,唐朝欧赵褚柳,宋朝苏黄米蔡,元朝赵孟頫,鲜于枢,明朝董其昌等等名家,选其所爱,一家到数家,坚持临习终会有所成。那些不临帖或只临现代名家的人终是不会走远的。
    再次,练习书法除读帖,临帖,对帖体会笔法以外,要多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指点,答疑解惑,这样会少走好多弯路。还要多读书法理论书籍及书法以外的文学作品,以提升自己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同时也是对自己人格修养的提高——“腹有诗书书自华”。也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                                                                     
(佚名)

 


    陈鸿翎临王羲之兰亭序

 


    陈忠康节临王羲之丧乱帖

 


    李静节临杨大眼造像记

 


    林邦德临苏轼黄食诗帖

 


    遆高亮临米芾彦和帖

 





        遆高亮临王羲之孔侍中帖

 


    王忠勇临王羲之姨母帖

 


    谢景行临王羲之兰亭序

 


    谢景行临颜真卿祭姪文稿

 


     于明诠临颜真卿祭姪文稿

 


    张守跃临王羲之黄庭经

 


    张守跃临钟繇宣示表

                                                                                     

延伸阅读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墨迹高清本)

 

大唐三藏圣教序释文: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
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复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而微。虽愚不或。形谮莫覩。在智者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则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擦其旨趣。能无疑或者焉。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城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虚。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途。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耶正于焉。分就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谐时而隆替。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是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抒理广彼前闻。截伪存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证。积雪晨飞。途闻失地。鹜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云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弘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菀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津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合。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爰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今坠之端。惟人所托。壁未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田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翼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涂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森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辄(足属)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减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开法纲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其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禾辱)达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性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法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
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值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
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览。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沙门玄奘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帝揭帝般罗揭帝 般罗僧揭帝 菩提僧莎诃
般若多心经
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
中书令南阳县开国男来济
礼部尚书高阳县开国男许敬宗
守黄门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
守中书侍郎兼右庶子李义府等奉
敕润色
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
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
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集王”一格,首推《圣教序》。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圣教序》的由来: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 ,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才到达印度。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于玄奘艰苦取经的伟大精神非常感动,并谓 “胜朝盛事”,对于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端推崇,于是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这便是《圣教序》的由来。

    《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永垂后世,昭示天下,乃筹备将其刻于碑石流传,又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文,非书圣王羲之书法“不足贵”,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之,于是请弘福寺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 释怀仁原是一名擅长王羲之书法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

《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一首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足见《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非常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因此可以说,“圣帖”是从王氏书迹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书的精华,可称最佳典范。

  清人蒋衡在《拙存堂题跋》中说: "沙门怀仁乃右军裔孙,得其家法,故《集字圣教序》一气挥洒,神采奕奕,与《兰亭序》并驱,为千古字学之祖"。《集字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的确,这一碑刻充分地表现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美典雅和灵动多姿。此碑功德无量,直至今日仍是我们学习书法不可多得的珍贵碑帖。

  其主要特点是:

(1)字数多。全碑共1 900余字,字字精雅飘逸,款款相映成趣,可供学习和临摹的余地很宽。

(2)字体多。全碑将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杂糅其间,大胆地搭配、组合、集成,动静结合,挥洒自如,对后世书法尤其是当代书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变化多。一是笔法十分丰富,楷、行、草、隶、篆各种笔法无不用之其中;二是结字新颖生动,平中见奇,开合有度,欹正相依,灵动多姿;三是重复的字、偏旁部首无不体现变化翻新。据载,怀仁为收集《圣教序》上的碑字,用时长达18年之久,可见其用心之良苦。在书法史上,可以说“集字”是从怀仁开始的。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释文: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

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

  听说天地有形状,所以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

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

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

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

  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

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

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产生并兴起的。流传到大唐汉地就象明亮的美梦一样,照耀着大唐而流传着慈爱。

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

  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开的时候,语言还没有传播,教化还没有形成,当今人们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礼仪。

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

  在漫长的等待中,人类由浑沌昏暗回归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时候,世道更替,法度发生了变化。

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

  早先佛祖那光辉的容颜被一种颜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

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

  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开,我们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着佛像,甚至连它身上的三十二个显著特征都清晰可见。

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于是精妙的语言广为流传,才得以从生死的苦难中去拯救万物。于是先辈说的有道理的话得以长久地传播,也才能在广阔的大地上引导众生度过苦难。

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正教很难广泛流传,各种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华统一归属到一起;

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

  而邪僻的不正当的学问却容易使人依从,于是邪正之间就在教义上交错杂乱。

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

  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观点;有时沿袭着旧俗便产生了争执。

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于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学说,就暂时沿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流传。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

  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

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

  他从小就很聪明,心怀忠诚,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义;

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

  长大后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总是坚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门修行。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即使是仙饮的晨露、明亮的珍珠,岂能和他的明朗润泽相比?

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所以他智慧超群,没有牵挂,精神清透,并不显露;他超出“六空”,不同于常人,多少年来没有人可以和相比。

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他聚精会神地从内心修炼自己,常以正统佛学的衰落为悲伤;他静心钻研佛教,常因这精深的理论被谬传而感慨叹息;

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他想着要有条有理地分辨剖析经文,扩大佛学古代的经文典籍;取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让后辈学者从此开始不再混淆真伪。

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

  因此他向往净土,就到西域去求学。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

  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万里征途上行进;他拄着拐杖独自远行。

积雪晨飞,途闲失地;

  途中艰险无以计数,早晨的漫天飞雪,行进途中有时找不到栖身之地;

惊砂夕起,空外迷天。

  傍晚的滚滚风沙,遮天蔽月难辨方向。

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

  在万里山川之上,有着他排开险阻、拨开迷雾前进的身影;

百重寒暑,蹑霜雨(别本有作「雪」者)而前踪。

  在多少个严寒酷暑的季节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进的脚印。

诚重劳轻,

  他凭着对佛祖的诚心,视付出的辛苦为小事,

求深愿达,

  期望着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周游西宇,十有七年。

  他游遍了西域各国,历时一十七年。

穷历道邦,询求正教,

    他历经了所有经过的地方,探询追寻正教。

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他经双林;到八水,体会到了佛教圣地的高贵风尚;

鹿苑鹫峰,瞻奇仰异。

    他去鹿苑,登鹫峰,瞻仰了佛祖生活过的奇珍异途。

    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

    他在先贤圣人那里接受了深奥的学问。

    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对于“一乘”“五律”的佛学教说,他很快就牢记在心中,对“八藏”“三箧”的佛学理论,他讲起来就象波涛流水,滔滔不绝。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

    于是玄奘从所经过的大小国家中,总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译成汉文后在中原传布,从此这宏大的功业得以宣扬。

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

    慈仁的云朵,从西地缓缓飘来,功德无量的佛法象及时雨一样遍洒在大唐的国土上。

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

    残缺不全的佛教教义终于恢复完整,在苦难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

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

    熄灭了火屋里燃烧的熊熊烈火,(解救众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此不再迷失方向;

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佛光普照,驱散了昏暗,照耀着众生到达超脱生死的彼岸。

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

    因此懂得了做恶必将因果报应而坠入苦海,行善也必定会凭着佛缘而升入天堂。

升坠之端,惟人所托。

    为什么会有升有坠,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为。

    譬夫桂生高岭,零露方得泫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

    比如桂花生长在高高的山岭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够滋润它的花朵;莲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飞扬的尘土就不会玷污它的叶子。

    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

    这并不是说莲花原本洁净,桂花原本贞洁,的确是因为桂花所依附的条件本来就高,所以那些卑贱的东西不能伤害到它;莲花依附的本来就很洁净,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就玷污不了它。

    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

    花草树木没有知觉,尚且能凭借好的条件成就善事,更何况人类有血有肉有思维,却不能凭借好的条件去寻求幸福。

    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希望这部《大唐三藏圣教》经得以流传广布,象日月一样,永放光芒;将这种福址久远地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发扬广大。

(上述为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序文)

 

玄奘表启上奏的当天,皇帝就下敕说:

朕才谢珪璋。

朕的才能不如圭璋玉质珍贵,

言惭博达。

言词不能博闻通达。

至于内典。尤所未闲。

至于佛典,自己尤其不熟悉。

昨制序文。涂为鄙拙。

昨天所写的序文,非常拙劣,

唯恐秽翰墨于金简。

唯恐自己的笔墨将金简污秽,

标瓦砾于森林。

自己的言词象瓦砾那样混入珍珠之林。

忽得来书。谬承褒赞。

忽然收到法师的来信,受到不适当的褒场赞颂。

{玄奘接到皇上的敕谕后,又上表致谢,皇上下敕说:}

循躬省虑。弥盖厚颜。

自己躬身思虑反省,更加觉得没有颜面。

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我的序文不值得称颂赞美,空劳法师来信致谢。

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唐太宗李世民的回复

{皇太子李治(当时还是太子,刻碑时已做皇帝,故有“皇帝在春宫述三藏”之说)也撰写《述三藏圣记》说:}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

 显扬正确的佛教,如果不是智者则不能使经文广大,崇扬微妙的言词,

非贤莫能定其旨。

如果不是贤者则不能确定其宗旨。

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辄(足属)也。

因为其如圣教,是各种佛法的玄妙源泉,是各种经论的轨范啊!

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减之机要。

它综括弘大长远,奥旨深远,极尽了空与有的精微,体悟了生与灭的机要。

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

言词丰茂,道理广大,探寻其中义理的人,不能究测它的源头;文字显明、义理幽深,

履之者莫测其际。

按照它去修行的人,无法探测它的边际。

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

因此知道,佛的圣慈所包含的业感,无害而不到达彼岸;

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

佛的妙化所函盖的因缘,无恶而不被剪除。

开法纲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

开示法网的纲纪,弘扬六度(大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掸定、智慧。)的正教,

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

拯救众生于涂炭之中,开启三藏的秘密。

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

因此佛名没有羽翼而飞行于长空,佛道没有根基而永远坚固。

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

从佛的道、名中流出幸福,经历千古而道名人常不变;

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

佛的应身赴感显现,经历尘劫而应身常住不朽。

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

早晨的钟声、夜晚的梵呗,两种声音在鹫峰交会;

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

慧日高照,佛法流转,佛在鹿野苑转动定慧双轮。

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

天空排列着宝盖,与下云相连而共同飞行;

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庄外旷野中春天的树林,与天上仙花合成续纷的色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

尊敬的皇帝陛下,以崇尚玄理为福庆的资本,垂拱无为而全国八方荒远之地得以治理;

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

德政施于百姓,整整衣袖而万国前来朝贡;

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

恩惠施给那些已死去的人,贝叶经文藏于石室之中;

泽其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

惠泽及于昆虫,梵说偈颂流入金匮(金匮、石室喻国家藏书之处)之内。

遂使阿(禾辱)达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

遂便印度的阿耨达河与中华的人条大河相通,耆者掘山与蒿山、华山的翠岭相接。

窃以性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

我认为,佛的法性凝定静寂,没有归心于佛法是不能沟通的;

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

佛的智慧玄奥,只要诚恳感应便能显现明通。

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

没有想到,在昏暗之夜,点燃了智慧火炬之光;

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

在家宅着火之时,降下佛法甘雨之泽。

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

于是,百条江河虽然流向不同,都在大海中汇合;

万区分义。总成乎实。

万类事物义理不同,都是成就真理的实际。

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大唐三藏圣教序原文:  

    太宗文皇帝制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闲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别本有作「雪」者)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零露方得泫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译文:

    听说天地有形状,所以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产生并兴起的。流传到大唐汉地就象明亮的美梦一样,照耀着大唐而流传着慈爱。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开的时候,语言还没有传播,教化还没有形成,当今人们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礼仪。在漫长的等待中,人类由浑沌昏暗回归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时候,世道更替,法度发生了变化。早先佛祖那光辉的容颜被一种颜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开,我们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着佛像,甚至连它身上的三十二个显著特征都清晰可见。于是精妙的语言广为流传,才得以从生死的苦难中去拯救万物。于是先辈说的有道理的话得以长久地传播,也才能在广阔的大地上引导众生度过苦难。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正教很难广泛流传,各种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华统一归属到一起;而邪僻的不正当的学问却容易使人依从,于是邪正之间就在教义上交错杂乱。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观点;有时沿袭着旧俗便产生了争执。于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学说,就暂时沿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流传。

    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他从小就很聪明,心怀忠诚,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义;长大后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总是坚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门修行。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即使是仙饮的晨露、明亮的珍珠,岂能和他的明朗润泽相比?所以他智慧超群,没有牵挂,精神清透,并不显露;他超出“六空”,不同于常人,多少年来没有人可以和相比。他聚精会神地从内心修炼自己,常以正统佛学的衰落为悲伤;他静心钻研佛教,常因这精深的理论被谬传而感慨叹息;他想着要有条有理地分辨剖析经文,扩大佛学古代的经文典籍;取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让后辈学者从此开始不再混淆真伪。因此他向往净土,就到西域去求学。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万里征途上行进;他拄着拐杖独自远行。途中艰险无以计数,早晨的漫天飞雪,行进途中有时找不到栖身之地;傍晚的滚滚风沙,遮天蔽月难辨方向。在万里山川之上,有着他排开险阻、拨开迷雾前进的身影;在多少个严寒酷暑的季节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进的脚印。他凭着对佛祖的诚心,视付出的辛苦为小事,期望着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他游遍了西域各国,历时一十七年。他历经了所有经过的地方,探询追寻正教。他经双林;到八水,体会到了佛教圣地的高贵风尚;他去鹿苑,登鹫峰,瞻仰了佛祖生活过的奇珍异途。他在先贤圣人那里接受了深奥的学问。对于“一乘”“五律”的佛学教说,他很快就牢记在心中,对“八藏”“三箧 ”的佛学理论,他讲起来就象波涛流水,滔滔不绝。

   于是玄奘从所经过的大小国家中,总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译成汉文后在中原传布,从此这宏大的功业得以宣扬。慈仁的云朵,从西地缓缓飘来,功德无量的佛法象及时雨一样遍洒在大唐的国土上。残缺不全的佛教教义终于恢复完整,在苦难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熄灭了火屋里燃烧的熊熊烈火,(解救众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此不再迷失方向;佛光普照,驱散了昏暗,照耀着众生到达超脱生死的彼岸。因此懂得了做恶必将因果报应而坠入苦海,行善也必定会凭着佛缘而升入天堂。为什么会有升有坠,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为。比如桂花生长在高高的山岭上,天上的雨露才能够滋润它的花朵;莲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飞扬的尘土就不会玷污它的叶子。这并不是说莲花原本洁净,桂花原本贞洁,的确是因为桂花所依附的条件本来就高,所以那些卑贱的东西不能伤害到它;莲花依附的本来就很洁净,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就玷污不了它。花草树木没有知觉,尚且能凭借好的条件成就善事,更何况人类有血有肉有思维,却不能凭借好的条件去寻求幸福。希望这部《大唐三藏圣教》经得以流传广布,象日月一样,永放光芒;将这种福址久远地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发扬广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白话译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心经白话译文: 

    观自在菩萨修习般若功夫,功行已达深久而纯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其中;其智光犹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所谓五蕴,亦即作为物质的色境、随境的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内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针对世间所有万物的认知活动和观念,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之下,无不显现本有的空相。由于相空,从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于除去了妄念,从而不生烦恼,不起业惑,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 

    舍利子啊!那作为物质界的色本来就与空没有什么区别,那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从现象反映本质的角度看,色就是空;从本质依托现象的角度看,空则就是色。进而可以说,五蕴的其他四者,即色之外的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同那作为一切事物的本相之空也是这种关系。因而也可以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这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称为诸法。这一切法的本相便是空。这空相既没有生起,也没有消灭;既没有垢染,也没有清净;既不能有所增长,也不能有所减损。空是从无始以来便无动作、无变异、无生灭的。空是原本寂然,是在时间序列上无从加以分辨区别的。所以我说,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六种官能,即没有有眼耳鼻舌意所代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味、触、法,也就是形象、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暖等以及可以成为思想对象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官能的根器;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对象的尘境;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 

    这便是从眼界开始数下去,直到意识界才结束的十八界。不仅空中没有十八界,也没有十二因缘;即没有从无明开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没有超越生死的老死尽这一最终环节;不仅没有十二因缘,也没有认识人生本质,超越生命局限性的四谛道理,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东西。 

    由于并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对象真理,所以菩萨修行就要实证这一无所得的境地,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罗蜜多修行法门的本意。因为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无所不了,所以心中任运自在,不再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远远地离弃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想,离弃了关于众生所处境地的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槃境地。 

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因为依止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法门,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据此我才说,般若波罗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议的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无明障碍的光明之师,是无以伦比的至尊至上的总持法门,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它与作为一切诸法的真实而不虚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没有分别的。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度生死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的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釋文之勘誤舉例:

 

1.第3、22、36頁之“製”被錯釋為“制”,相關原文為“太宗文皇帝製”、“昨製序文”及“御製衆經論序”;

 

2.碑中“蔵”、“盖”、“隂”、“万”、“歴(改為“广”字頭)”、“羣”、“襃”、“禾辱”均被釋為“藏”、“蓋”、“陰”、“萬”、“歷”、“群”、“褒”、“耨”,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相關原文從略;

 

3.第6、7、10、11、16、17、18、22、27、30、34頁之“扵”(即“於”),均釋為“于”,雖意義不算錯,但不符原文。此碑已出現“於”“于”之分化,第45頁之“于”即作姓氏,相關原文從略;

 

4.第7頁之“釐”被釋為“厘”,不符原文“攝扵豪(即“毫”)釐”;

 

5.第12頁之“松”被錯釋為“鬆”,相關原文為“松風水月”;

 

6.第13頁之“隻”被錯釋為“衤氏”,相關原文為“隻千古而無對”;

 

7.第13頁之“扸”被釋為“析”,不符原文“扸理廣彼前聞”;

 

8.第14、15頁之“逰”(即“遊”)被錯釋為“游”,相關原文為“往逰西域”及“逰西宇十有七年”;

 

9.第14頁之“扙”被釋為“杖”、“征”被錯釋為“徵”,相關原文為“扙策孤征”;

 

10.第14頁之“閒”被釋為“間”,不符原文“途閒失地”;

 

11.第15頁之“里”被錯釋為“裏”,相關原文為“萬里山川”;

 

12.第15頁之“煙”被釋為“烟”,不符原文“撥煙霞而進影”;

 

13.第15頁之“蹤”被釋為“踪”,相關原文為“躡霜雨而前蹤”;

 

14.第16、30、39頁之“異”被錯釋為“异”,相關原文為“瞻竒仰異”,“百川異流”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15.第16頁之“竒”被釋為“奇”,意義不算錯,但不符原文“瞻竒仰異”;

 

16.第17、31頁之“搃”被釋為“總”,意義不算錯,但不符原文“搃將三藏要文”及“搃成乎實”;

 

17.第18頁之“垂夬”被釋為“缺”,不符原文“聖教 ~ 而復全”;

 

18.第18頁之“乾”被錯釋為“幹”,相關原文為“濕火宅之乾燄”;

 

19.第18、35頁之“燄”被釋為“焰”,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濕火宅之乾燄”及“傳智燈之長燄”;

 

20.第18、30頁之“昬”被釋為“昏”,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朗愛水之昬波”及“豈謂重昬之夜”;

 

21.第19頁之“昇”被釋為“升”,雖意義不算錯,但不符原文“……善以緣昇。昇墜之端……”;

 

22.第19頁之“託”被生造簡化字釋為“讬”,相關釋文為“昇墜之端,惟人所託”;

 

23.第20頁之“由”被錯釋為“田”,相關原文為“良由所附者高”;

 

24.第20、40頁之“淨”被錯釋為“净”,相關原文為“所憑者淨”及“不垢不淨”;

 

25.第21、37頁之“慙”被釋為“慚”,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言慙慱達”及“慙悚交并”;

 

26.第21頁之“慱”被錯釋為“博”,相關原文為“言慙慱達”;

 

27.第22、37頁之“讚”被錯釋為“贊”,相關原文為“謬承襃讚”及“襃揚讚述”;

 

28.第25頁之“糹冈”被釋為“網”,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開法 ~ 之綱紀”;

 

29.第26頁之“啔”被釋為“啓”,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啔三蔵之秘扃”;

 

30. 第27頁之“鍾”被釋為“鐘”,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晨鍾夕梵”;

 

31. 第27頁之“寳”被釋為“寶”,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排空寳盖”;

 

32.第28頁之“囙[上]心[下]”被釋為“恩”,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 ~ 加朽骨”;

 

33.第29頁之“闍”被“阇”代換,不符原文“耆闍崛山”;

 

34.第31頁之“蕑”被釋為“簡”,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立志夷蕑”;

 

35.第32頁之“巖”被釋為“岩”,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匿迹幽巖”;

 

36.第34頁之“勅”被釋為“敕”,雖意義不錯,但不符原文“勅扵弘福寺”;

 

37.第39、40頁之“舍”錯釋為“捨”,相關原文均為“舍利子”;

 

38.第42頁之“槃”錯釋為“盤”,相關原文為“究竟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