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难忘: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85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6:13:28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作者:也许命中注定 回复日期:2010-05-30 23:38:06 
            天色已晚,我收
      掸去你身上的尘土
      把你装进包里
      背着,在回家的途中
    --------------------------------------------
    喜欢最后这几句,特别是:把你装进包里,背着,在回家的途中。
  ============================
  不是说咱的这首诗写得有多么好,我只想说朋友你的鉴赏力真强。
  能看出重点。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5-31 20:19  第109首
  
   述亡国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作者简介]
  
   五代十国中的前蜀和后蜀,有2个同名人物,都叫花蕊夫人。
  
   先说前蜀的花蕊夫人。
  
   成都徐耕有2个女儿,均才貌俱佳,王建在四川称帝时,一并入宫,姐姐封为淑妃,妹妹为贵妃,这个妹妹就是前蜀的花蕊夫人,她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以后王建的继承者王衍。
  
   这位花蕊夫人后来的名气较大,她仿照唐朝诗人王建(此王建非彼王建)也写了百首宫廷诗,虽然水平尚有差距。
  
   后蜀的花蕊夫人。
  
   李存勖称帝后,派孟知祥收复了前蜀,孟知祥兢兢业业,终于把先蜀稳定下来,本来想休息一下缓口气,可是老天爷不想让孟知祥休息,因为这时候李存勖被杀,由李嗣源接手,弑君这事不是闹着玩的,带给国民的影响就是人心惶惶,免不了有些人会跃跃欲试,孟知祥就是一个。
  
   经过几年的经营打拼,四川已经强大起来,终于在934年,孟知祥称帝,史称后蜀。
  
   有当帝王的命,没有享受做帝王的福,几个月后,孟知祥就撒手人寰,若大家业给了儿子孟昶(chang3)。
  
   富二代孟昶接手时只有16岁,由大臣辅佐,到了948年,30岁的孟昶踢除了专权的大臣,自己独揽。
  
   孟昶毁誉参半,蜀国远离战争,孟昶可以腾出手来有所作为,经过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上的改良,后蜀得到了短期的繁荣,这就是他的誉。
  
   恣意享受是所有富二代的致命伤,孟昶很难幸免,他不知不觉中从之。
  
   迷恋房中术,广采民女,其中有一位徐姓女子,以美貌和才华被孟昶所宠,她就是后来赐名的花蕊夫人。
  
   “花不足拟其色,似花蕊翾轻也”(翾xuan1,飞翔)
  
   可知这位女子是如何的不得了。
  
   娇柔美艳的花蕊夫人与孟昶一起吃喝玩乐,享受着人间繁华,在后宫兴风作浪,忘记了忧愁,忘记了天外还有天。
  
   某一夏天,俩人携手共入摩诃池避暑,受花蕊夫人的影响,孟昶心血来潮,看着眼前美人,吟出了令后人啧啧称赞的名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美人就是空调。
  
   享受着享受着的时候,天下大变,赵匡胤建立宋朝,派兵打到了家门口。
  
   历史上屡屡证明,经济上的发展未必代表军事上的强大,酒囊饭袋们早已没有了战斗的意志力,贪污腐败是一切天朝大厚柱下的蛀虫,风吹就倒,淋雨就塌。
  
   赵匡胤只派了6万人,不算小的蜀国缴械投降,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而又不敢打仗时,一定是出了问题。
  
   蜀已不复存在,尽收赵匡胤眼底的当然还有这位美貌绝伦的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立即成了赵皇帝的新宠,在一起黏糊无限。
  
   一次,俩人聊起了蜀国降宋,赵匡胤有些不解,别人投降暂且不论,你花蕊夫人倍受孟昶宠爱,为什么还对我一心一意、激情四射般地侍奉?
  
   听后,花蕊夫人当即口占一绝,留下了这首令后人反复揣摩的诗。
  
  [本诗简析]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中的字句浅显易懂,不用解释。
  
   主要说说对这首诗的不同看法。
  
   两种理解:
  
   1.表现了花蕊夫人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惋惜愤慨,对“十四万人”的一种轻蔑,如果这样理解,就为花蕊夫人加了不少分,得到了更多的同情和怜悯。
  
   2.花蕊夫人有点言不由衷,“十四万人”投降时,你可能真的“妾在深宫那得知”,但是,如果知道,你又能怎样?你能阻止他们投降吗?如果你真有这个觉悟和勇气,就不会和孟昶一起醉生梦死地贪图享乐了,也许你会认为孟昶是主谋,自己是无辜的,是被腐化,即使这样,你至少也是个支持者,能逃脱干系吗?
  
   “妾在深宫那得知”有扯蛋成分,找借口。
  
   旧国灭亡,后妃们再侍新主,一直屡见不鲜,本来也没什么,也算是人间常情,但不能为自己立贞洁牌坊,这种打脸冒充胖子的做法令人撇嘴微笑。
  
   你花蕊夫人现在不也是每天唯赵匡胤马首是瞻,陪笑左右吗?不是也很快乐吗?
  
   “更无一个是男儿”,贬低自己国家的士兵,有间接拍赵匡胤马屁嫌疑,难道你是一个“女儿”吗?自己蔫蔫地享受荣花富贵的了,这样有点装。
  
   话说回来,谁都有装的时候,只不过这次她装的有点离谱。
  
   解析完毕。
  
   ====================================
  
   花蕊夫人愈来愈受到赵匡胤的宠爱,如胶似漆状,一次野外出游,花蕊陪伴依旧,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担心这个花蕊误国,突然射箭,花蕊夫人呜呼。
  
   赵匡胤并没有太责怪弟弟,如胶似漆未必是真心相爱。
  
   ====================================
  
   不知道现在是否有商标名称为“花蕊夫人”的女性用品。
  
   ====================================
  
   历史上的花蕊夫人写就百首宫廷诗,现在可以断定是前蜀的那位,非后蜀的她。
  
   ====================================
  
   述亡国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谢谢阅览。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6-01 20:47  第110首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作者介绍]
  
   在唐王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在南方,有一个人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就是杨行密,建立的国家就是吴国。
  
   早年的杨行密行军打仗时,路过一个寺庙,看上的一个小和尚,并收为义子,带走,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反对,无奈,送给了手下大将徐温,这小孩就再拜徐温为父,并改名徐知诰。
  
   这个徐知诰就是李璟的父亲,原名李昪(bian4)。
  
   杨行密只当了4年吴国皇帝,就在905年去逝,继任者是他的儿子杨渥。
  
   杨渥的能量与他的父亲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而且此人对大臣还极为傲慢,引起诸多不满,终于在908年,被手下2位大臣张颢和徐温联手做掉。
  
   徐温没想到的是,杀了杨渥后,这个张颢想自己当皇帝,并拉拢了一批人,而徐温严重不同意,俩人产生了巨大隔阂,最后张颢没得逞,继位的是杨行密的二儿子杨隆演。
  
   至此,徐温与张颢水火不容,徐温感到了威胁,便说是张颢杀害了张渥,以此将他除掉。
  
   张颢死了,徐温一支独大,渐渐地把皇帝杨隆演培养成傀儡。
  
   李昪在养父徐温的栽培下,茁壮成长,成为徐温的重要帮手。914年时,李昪已任检校司徒,成为吴国的重臣。
  
   徐温把这个义子看成潜力股,接了自己的班,李昪当了宰相。
  
   公元937年,已经50岁的李昪急不可待,要求皇帝禅位,皇帝人少力孤,抢不过他,于是李昪美梦成真。
  
   李昪自称是唐皇室后裔(瞎说贴金),改国号为大唐,史称南唐。
  
   李昪是个不错的皇帝,一心治国,较短的时间内,使大唐成为屈指可数的强国之一。
  
   成绩斐然的李昪也想与他所谓的祖先一样,长命百岁,也吃丹药,最后也命送黄泉。
  
   接班的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李璟。
  
   李璟与他老爸不同,没野心,不想当这个皇帝,想让给弟弟李景遂,大臣们不干,满不情愿的李璟接了第2任。
  
   不想当皇帝自有不想当皇帝的理由,在一些人眼里,权得就是个P。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反过来理解,如果对一件事情不敢兴趣,想做好也难,李璟治理国家稀稀松松,对诗词歌赋却情有独钟,经常与一些文学大臣们在一起神侃。
  
   和李璟神侃的人基本有5个,史称“南唐五鬼”,他们是陈觉、冯延已、冯延鲁、查文徽、魏岑。
  
   这5位仙人臭名昭著,基本不干好事,拍上欺下,在一起喝个小酒,写诗填词,哼哼唧唧。
  
   让领导喜欢自己的方法就是知道他的爱好后,拿出高考的劲头迅速出成绩。
  
   李璟基本上这是在这种无忧无虑中,度着他皇帝的生涯。
  
   然而北宋逐渐强大,在强大的北宋面前,李璟无能为力,割让长江以北,然后就是步步退守,在被北宋蚕食的过程中,他也许感到了末日的来临。
  
   李璟不得已去了帝号,只称国王,向北宋称臣,并且迁都南昌。这种每况愈下的局势,一定会在他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痕。
  
  [本词简析]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真珠:珍珠帘的简称。 钩:挂帘的钩子。 依前:依旧。
   卷起珠帘,看到的是层层重楼,情绪没有丝毫转变,依旧是恨。
   恨什么?恨春,恨春什么?恨它的匆匆而逝。
   在作者恨春的情绪下,层层重楼没有一丝生机。
   表面看,这首词是恨春无情。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风里落花”是恨春的原因,“谁是主”最令人揣摩。
  
   “主”有两种解释:
   1.“风里落花”的主谋凶手,是谁?可以是风,更可能是季度的更替。
   2.谁是这些落花的主人,谁会怜惜它们,接受它们。
  
   第1种理解相对靠谱。
   娇艳的花朵被风吹落,作者思念悠悠,他在想什么?
   也许在想,是什么使这美丽的花朵吹落?
   进一步,大好河山,国家社稷是怎么就一步步落到这等田地?
   我想,他是在恨自己。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青鸟:一个典故。汉武帝在承花殿,忽有一支青鸟从西方来,落在殿前,汉武帝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就问东方朔,东方朔说:“这是西周的天子要来了。”果然,一会王母娘娘驾到。后来,“青鸟”就代表传信的使者。
   云外信:指远方的书信。
   自己的国家危在旦夕,谁能挽救大厚于将倾,也许作者想到了已做古的父亲,但是,他能来吗?当然他知道不能,没有人能帮自己。
  
   丁香结:丁香的花蕾,丁香开花之前,花蕾含苞不放。
   “丁香结”一直是古代文人们愁的意象。
   “丁香空结”:加了一个“空”字后,意思不一样了,丁香结虽然现在没开,但它总有开的时候,而“空结”在作者看来,开了也无用,或者是这“结”已名存实亡。总之,“空”代表着一种绝望,用得真好。
  
   再加上绵绵细雨,算是“愁”到了尽头。
   没有人能帮自己,此时此刻,用4个字形容作者的心情最合适:万念俱灰。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三楚:战国楚地,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在这里指自己的国家。
   “暮”,代表了作者的心情,夕阳西下,残存的余辉能撑到多久?
   接天流:时光不会因为你的忧愁而停滞不前,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运行,这3个字,充分表现了作者当时的无奈心情,败局已无可挽回,从内心里承认了。
  
   整首词,首先引出“春恨”,再举出具体实例“风里落花”,然后是“春恨”引出的乞求,接着是无望,最后是绝望。
  
   在作者的内心深处,肯定有一层对已故父亲李昪的歉疚,不孝。
  
   解析完毕。
  
   ======================================
  
   李璟共留下了4首词,可以说都是精品。这只是其一。
  
   李璟不但善词,在书法上也有相当的造诣。
  
   由于南唐只存3代,史称李璟为南唐中主。
  
   ======================================
  
   在迁都南昌不久,李璟病逝,临死前,叮嘱一定要薄葬,甚至是简陋,不用陵寝。
  
   南唐毁在他手里,一定悔恨万千,对先辈、子孙无法交待。
  
   但是,史上对李璟的评价并不是太差。
  
   ======================================
  
   丁香结的意象是愁,是不是从李商隐开始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想起了近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名作《雨巷》。
  
   ======================================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摊破浣溪沙》此词牌原来叫《山花子》,宋人认为它是《浣溪沙》的变体,更名为《摊破浣溪沙》。
   词谱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词牌双调,48字,上片3平韵,第3句可不押。下片2平韵,第1、第3句可不押。○表示可平可仄。
  
  
   谢谢阅览。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