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mkv 百度云盘:古代史专题复习(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18:23
古代史专题复习(1)  (一)政治

乱世盛世

三个乱世(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

形成的根源: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贵族、官僚、地主等有一定的割据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这是分散性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由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的。当中央集权强有力时,他们才拥护统一,成为中央集权的支柱;当中央集权不力时,他们就会割据,直到破坏封建国家的统一。

三个乱世的破坏是严重的。

三个乱世给人们的启示是:①只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形成统一的市场,才能实现政治上的统一。②地方上权力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的政令畅通。

四个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强盛往往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秩序相对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团结、文化发达。

形成的原因大致有:①农民战争的抗击,使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从而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农民战争的积极作用就在于此);②这一政策往往有连续性;③最高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⑤统治者注意加强民族团结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⑦科技的进步;⑧以较为发达的前代为基础等等。其中,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因素。

盛世是相对的。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农民仍处于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处境困苦,这是由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含义和特点

专制主义是就决策方式而言的,指的是一种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和某个人之手,由其决策的的一种方式。君主专制主义指的是君主个人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断独裁的决策方式。直到辛亥革命,清帝退位,君主专制主义制度才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政治制度及其组织形式。指的是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都归属于中央政府,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免,地方政府完全听令和服从,没有丝毫的独立性。

运行模式:皇帝制——中央官制——地方行政体系

主要特点:①皇权至高无上。②皇权垄断。以王位终身制和王位世袭制为主要特征。③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④人治色彩浓厚。

(二)演变和特征

1、战国——初步形成时期

背景:①战国时期为封建社会的初创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迫切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政治制度。②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奠定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措施:各证侯国通过一系列改革,摧毁奴隶主贵族势力,确立起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对加强中央集权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商鞅变法中县制的推行。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使分封制下中央和地方松散的朝贡关系变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在实践上初步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雏形。

特点: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是与封建制度的产生同步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一开始就有别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②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开始的,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转折。

2、秦朝——确立时期

背景:秦灭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多民族国家队的统一。如何稳固统治,巩固统一成为摆在秦面前的重要历史任务。

措施:秦始皇在中央创立皇帝制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在地方创立郡县制,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3、西汉——巩固发展时期

背景: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享有官吏任免权、征收赋税权和铸币权等众多权力,逐渐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并引发了七国之乱,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面临严峻挑战。

措施:①削藩,逐步剥夺王国的封地。②平叛,收回王国的官吏任免权,中央委派官员管理王国事务,加强对王国的控制。③颁布推恩令,缩小王国封地,削弱王国实力。④夺爵,陆续夺取大批王国首领的爵位,彻底消除王国对中央集权的威胁。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特点:①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②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新的指导思想。

4、隋唐——完善时期

背景:经历了南北300多年的分裂后重新完成国家统一。

措施:①完善中央官制。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使其相互牵制,又将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唐沿用之。②建立官员选拔制度。隋创立科举制,唐沿用并加以发展。

特点:①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有了新变化,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弟出身。

5、北宋——加强时期

背景:在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军事政变频繁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原地区。消除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和防止军事政变重演成为北宋面临的两大课题。

措施:①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削弱军事政变的武装基础。②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事务,削弱割据势力的政治基础。③派转运使,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财政,消除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特点:①强干弱枝。②分权基础上的分权——地方分权。

6、元朝——继续发展时期

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超过前代各朝,如何实施有效管理是元朝的当务之急。

措施:①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并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特点:①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②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明清——空前强化时期

背景:明清之际,封建社会开始进入衰落时期,需要极端强权方能维持统治。

措施:①在中央:明废丞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特务政治,加强对人民和官吏的监视;清设军机处,彻底清除丞相制度的残余。②在地方:明设三司,彻底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③文化思想控制的加强:明朝采取八股取士;清朝不断制造文字狱。

特点:君主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

(三)成因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①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非常脆弱,经不起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冲击,要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依赖国家的统一,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制度大体适应了这一要求,这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历代统治者无不坚持农本思想的根源所在。②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地主有着极强的割据性,割据局面一旦出现,必然引发大的社会动乱,严重威胁到封建政权基础的稳固,因而,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以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③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四)基本矛盾

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五)历史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对其评价也应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在历史上产生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总的说来,在封建社会的中前期以进步作用为主,在封建社会晚期则主要起了消极甚至是反动作用。

1、进步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③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2、消极作用:

政治方面:①皇权专制赋于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极易形成暴政。②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可言,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束缚和压制了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③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扭曲了人格和灵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的局面。

经济方面:皇权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思想文化方面: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文化专制的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政治改革

(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

1、改革按原因和性质不同可分为如下类型:

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②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变化的改革:如商鞅变法。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如王安石变法。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如孝文帝改革。

2、改革评价标准与历史人物评价是一样的。

一场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看改革者的个人结局如何,而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的历史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一次改革的成败,主要有两点决定: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这是根本的因素。②是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力量对比。

封建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003年的历史,分裂只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从时间上看:分裂时间不过几百年。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分裂时期来看:即使国家处在分裂时期也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较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如秦汉文化的世界影响,隋唐中华文化圈的形成。统一王朝所实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中国古代统一之所以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主要原因在于: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③文化传统,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对维护国家统一起有利作用。④一批杰出人物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奠基、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⑤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关系愈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流。

国家统一的意义深远: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疆开发、抗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大作用。封建国家的分裂也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客观发展,如:多民族的融合、生活范围的扩展、经济文化的交流等。分裂中同样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二)经济

土地制度演变的规律与特点

1、封建土地制度的多样化。从土地的占有形式看:同时并存着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小农土地私有制(即自耕农经济)三种形式,其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大土地所有制。这种多样化,导致了封建国家对土地具体管理形式的差异。

2、土地占有状况的不固定,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变动的基本趋势是大地主大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经济的和政治的方式,买卖和兼并农民的土地,甚至是包括国有土地。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在中国封建社会愈演愈剧。导致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大部分土地私有,土地所有权可以交易。兼并的后果非常严重:①封建地主大量买田置地,影响了手工业再生产的扩大;②直接造成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削弱了统治力量,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③导致了大量农民破产,造成矛盾尖锐;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使封建政权迅速崩溃。

3、封建国家往往运用政权力量,抑制土地兼并,调整土地占有状况。①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障维护庞大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②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③运用税收杠杆,缩小贫富差距。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随着土地兼并激化,逐步由摊丁收税转到按土地财产收税。但封建政权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去遏制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却无法从根本上根治这一问题,甚至要让他们按土地实际占有缴纳赋税都难以做到。而且,越到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政权对土地占有状况的调整余地就越小,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就日益加重。

4、在封建政权无法解决土地兼并的情况下,农民阶级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那就是发动起义,并在封建社会后期发展到了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新水平。

 赋税制度演变的规律和特点

    1、赋税制度的变化是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封建社会早期,国家掌握大量土地时,以征收丁税为主;在后期随着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征收标准逐步转向田亩为主。人头税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转折点以两税法为标志。

2、赋税制度征收的目的在于:①保证国家财政收入。②通过税收调节,尽力稳定封建经济基础,保证社会稳定。

    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由实物地租逐步向货币地租转化,并且对商品征收重税。

4、以两税法为界限,征税时间逐步固定化,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征收。

5、从两税法开始,赋税征收种类逐步由繁到简,由分开征收到合并征收。

6、以“庸”为开端,开始代役制。

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是指统治阶级暂时放松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剥削,给人民以发展生产、增殖人口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经济政策。

背景:往往在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人口大量减少,经济非常贫困,统治者缺乏较充分的剥削来源的条件下实施的。目的: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主要内容:①减轻人民经济负担,如调整赋税制度,减租减赋。②保证人民的生产时间,如减少徭役征收,不搞大型工程等。③减轻刑罚,如取消酷刑等。④重农抑商,限制贫富分化,稳固小农经济。实质:是部分地改善和调整生产关系。作用:有利于经济恢复,有利于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及统治的稳固。

存在的问题:①没有触动根本的问题——土地制度。②把农业发展与工商业发展对立起来。

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李悝变法中最先出现了政策的雏形。商鞅变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付诸实施,此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奉为治国纲领加以沿用和强化。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

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表现: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一是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塞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二是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如西汉商人的算赋加倍;三是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如西汉推行的盐铁官营;四是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前期对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促进作用。到了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虽然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明清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受益于之一政策。但此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统治者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农业和商业发展对立起来,推行了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丧失了与西方竞争的历史机遇,也失去了其初期的历史进步性。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古代农业

    1、生产工具的改进

主要表现:

1)材料质地改进。三个阶段:①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繁荣开始);②金石并用时代(商—西周);③铁器时代(从春秋开始贯穿封建社会始终)其间有一个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内地到边疆的漫长地推广、普及过程。较典型的有:秦——南方越族地区;西汉——在内地普及并传之西域;唐——北方及青藏高原;北宋——东北女真族居住区。

2)耕作工具和方法的改进。石器、木器、骨器特点完全靠人力操纵;铁器时代发明了借助畜力的工具(如西汉播种用的耧车)。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得到初步推广;西汉在黄河流域普及(偶犁法和犁耕法);南北朝时普及到江南地区;唐代牛耕技术发展到顶峰(标志:曲辕犁)。

3)灌溉工具的发展。最有影响的有两种:①曹魏马钧发明的翻车(人力);②唐朝时发明的筒车(水力)。

主要特点和影响:

1)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物质标志。它的发展变化影响到生产关系的变革: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生产关系;金石并用时代——奴隶制生产关系;铁器时代——封建生产关系。

2)生产工具的变革也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开始的集体耕作过渡到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耕作方式。

3)铁器的使用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质变的标志。为什么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社会转型?为什么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于边疆地区?为什么我国长期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解答问题的钥匙就是我们较早地使用了铁器。(西欧直到11世纪才开始使用铁器)

4)生产工具改革的实质是解放人力,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农具改进有一个从人力、畜力、自然力的转化过程。

5)生产工具从发明到推广和普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说明了推广和普及具有与发明同等的价值。

6)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主要集中于封建社会中前期,尤其是汉、唐两朝。唐以后的具有革命性的发明或改进终止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转到了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方面。

2、农作物品种的培育和改良

主要表现:

培育始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半坡人(粟);河姆渡人(稻)。西周品种增多,包括后世大部分的农作物。此后,转入对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西汉(西域: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北宋(北方的粟麦黍豆推广到江南和两广、把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从闽浙推广到江淮流域);南宋(把棉花从广东、福建扩种到江淮地区);明朝(从国外引人甘薯和烟草)。

主要特点和影响:

1)农作物品种的培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以宋朝为界限,农作物培育发生了许多变化:①开始从国外引进农作物品种。②南北农作物出现“倒流”现象,即打破了以往由北向南传播的格局,出现了由南往北推广的现象。③经济作物种植普及化,对商品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水利工程的兴修

主要成就:

1)建设了大量的灌溉性的水利工程。代表有:战国(郑国渠、都江堰);西汉(六辅渠、白渠);(2)整修堤坝,防止水患,保护农田。代表有:历代治理黄河;吴越治理钱塘江。(3)建设水上交通通道。此类水利工程修建的直接原因一般与农业生产没有直接关系,但建成后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相当影响。代表有:秦(灵渠);隋(大运河);元(改造后的京杭大运河)。

主要特点:

1)前期以修建灌溉性工程为主,后期以修建交通性工程为主。

2)灌溉工程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关中平原。

3)交通性水利工程主要建设于大分裂后的统一王朝,与巩固统一有关,也与经济重心南移有关。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

1、冶金业。

经历两大阶段:①冶铜业为主(夏、商、西周);②冶铁业为主(开始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成为手工业中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可从三个角度掌握其发展脉络:1)燃料的变化(春秋用木炭;西汉开始用煤;北宋普及用煤;明代发展为用焦炭)。2)鼓风技术的发展(春秋用皮囊;东汉发明水排,利用水力拉动风箱鼓风)。3)冶铁中心的变迁(战国时是宛和邯郸,北宋时是彭城,明代是河北遵化,清代是广东)。

2、纺织业。

按原料分三类:麻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

麻纺织业开始最早,母系氏族繁荣时期就已产生,明代以前,麻纺织品是老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

丝织业的主要品种有:锦、绣、绢、纱等,主要的生产工具有西汉时期发明的提花机。三国(蜀锦);唐代(定州、益州、扬州等丝织业城市);五代十国(杭州、成都丝织非常有名);北宋(四川水平最高);明代(苏州、杭州丝织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丝织工场);清朝(南京、广州后来居上)。丝织业的发达使丝织品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之路开通和持续的基础。

棉纺织业兴起最晚:北宋(兴起);南宋(产棉区的主要副业,并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生产技术);元代(松江为中心);明代(松江有更大发展,棉布开始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

3、陶瓷业。

唐以前主要是制陶业发达,半坡人时就有陶器制作,唐代有唐三彩。唐朝以后主要是制瓷业兴盛(两大制瓷中心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最有名的是景德镇(北宋时兴起,明朝发展为制瓷中心,清朝时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4、造纸业。

西汉(发明);东汉(改进);唐朝(宣州、益州)

5、造船业。

三国(东吴造船业很发达);隋朝(造船技术很高水平,能造五层楼的宏伟战舰);南宋(船上有指南针,船有较强的抗风力);明朝(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三)中国古代商业

1、货币的演变。

战国(各诸侯国都有铸币)——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西汉(五铢钱)——王莽(大钱取代五铢)——北宋(铜、铁钱和金银各色货币并行,四川地区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城市兴起和发展。

战国(封建城市兴起,如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隋朝(东都洛阳);唐朝(长安、广州);北宋(东京):元朝(大都);明朝(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

    思考题:简述唐朝长安、宋都东京和明朝后期苏州经济发展情况,三者各具什么特点?

对古代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

1、不同经济行业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农业是基础,决定着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和规模。农业为手工业提供生产原料,为手工业者提供生活资料,为手工业产品提供市场。而农业和手工业又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认识到这一点,就认识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在于片面化和绝对化,抑商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

2、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不同时期,对封建制度起着不同的作用。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地主阶级的形成,战国时期,一部分新兴地主就来自于大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了封建政权的中心。②中期,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商业税在国家财政个的比重逐步增大。③后期,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萌芽对封建制度的冲击: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经济上瓦解封建经济基础,思想上冲击君主专制思想。

3、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其标志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出现雇佣关系)。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最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微不足道,原因:

①我国封建社会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进行的是自给性生产,尽管自用有余的一部分产品也进入市场,但仍然是副业性质,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小商品生产。

②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在清代具体表现为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加之沉重的封建赋税剥削,导致小农贫困化,商品经济难以发展。财富的积累、社会生产的扩大都十分困难。

③在我国长时期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三者往往相互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经济重心南移及表现:

我们认为,经济重心移动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以农业经济发展重心移动为中心的。即以农业生产的开发程度和水平为衡量标准。因此,史学界一般认为:经济重心移动开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完成于南宋时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①开始阶段。(主要是三国时期)一个是东吴,它主要利用北方南迁的农民带来的先进技术开发长江中下游一带。一个是蜀汉,它主要是经营川西平原和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吴、蜀两国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北方的经济差距,奠定了孙刘联盟同曹魏三国鼎立的物质基础。但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很多土地没有开垦,农作物产量也很低。

②大规模开发阶段。(主要东晋到南朝时期)开发的重点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岭南地区初步涉及。开发的主要做法是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品种,推广牛耕,到南朝时,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南北差距缩小。隋朝开凿大运河就是北方对南方经济已经产生一定倚赖性的一个证明。

③进一步开发阶段。(主要从唐中后期到五代十国时期)安史之乱后,北方陷于长期混乱状态,但江南相对安定,生产继续发展,南方地区成为唐朝后期主要的财赋来源地。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得到了更大开发,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手工业的一些行业如丝织业发达,城市数量增多,经济发展水平较前提高,工商业贸易收入甚至成为某些政权的主要来源,南方经济呈现出了多头并进的局面。

④完成阶段。(主要是两宋时期)北宋时,江南农业发展很快,北方农作物大量种植;一是广辟茶园,一是大量植棉。手工业发展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水平最高的地区,景德镇的制瓷业后来居上。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期,南方水田增多,产量提高,江南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移动至此完成。此时,南宋棉花的种植推广到整个南方,棉纺织技术提高,造船技术发达,这些也都是北方地区所不能企及的。

移动的原因、特点、影响

①经济重心移动最突出的几个时期,都是在封建国家分裂,出现封建割据或北方战乱不休的时候。

②经济重心的移动过程也是人口大规模迁移的过程。江南经济发展最快的三个时期,恰好都是北方人口三次南迁的高潮时期,南迁农民不仅补充了大量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经验,代表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这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经济重心的移动过程,也是促进工商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在移动过程中,东、南方出现了一系列工商业城市。

④经济重心的移动过程,也是从内陆逐步走向海洋的过程,为宋元时期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创造了条件。

⑤经济重心的移动过程影响到政权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移动。隋唐时期,受经济重心移动的影响,中国都城出现了东移的倾向,两朝都大力营建东都洛阳;宋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一直延续至今。反之,政治中心的东移给西部经济发展又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⑥经济重心的移动给中国历史带来了多重影响。如它有利于江南发展,但同时又造成了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且影响和制约着今天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经济重心移动对今天的启示

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我们今天常讲的一句话:“经济建设需要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是我党从事经济建设的实践总结,也是历史经验的积累。

②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当时都是先进劳动力),这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近现代许多落后国家的崛起也证明了这一点。

③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保障。南方政权在不同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各自都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开发与环保相结合。黄河流域开发较早,最后却失去了领先地位,除了众多因素外,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