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璇的含义:读懂这些受益终生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36:48

第二章  名臣的古典式谋略

 

一、商鞅的古典式谋略

 

商鞅(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原名公孙鞅,又称卫鞅,战国时期卫国人。他年轻时去了魏国,为魏国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十分欣赏商鞅,在自己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他为相,可惜魏王不用。于是,商鞅来到秦国,以变法图强之说游说秦孝公,获得重用。公元前359年,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历时20年,使蛮荒的秦国一跃而成为“兵革强盛,诸侯畏惧”的强国。公元前340年,商鞅率兵攻魏,大破魏军,被封为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以谋反罪将商鞅车裂,并抄斩全家。

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开创了秦以后二千多年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先河;商鞅的遗著《商君书》,是法家学说的奠基之作,也是商子管理思想的集大成者。

 

一、变法思想

 

商鞅认为,治国不可因循守旧,不加变通,以古为是;而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的变化,因时因势,采取新的管理措施。所以,他说:“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针对守旧大臣甘龙所说的:“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于是指出了“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的历史事实;对于杜挚所谓的:“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的论调,商君批驳道:“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之,不易礼而亡,”因此,前人有过许多经验和教训。

变法就是要革除旧制,谋立新政,这必然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可能还会受到百姓的批评。因此,商鞅告诫决策者,态度要鲜明,行动要坚决,决不可妥协:“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二、法治思想

 

商鞅认为,法治是治国之根本,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国强民安,所以,君臣“不可须臾忘于法”,“任法而国治矣”。

法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要严格执法,以“赏”、“刑”来管理人民。商鞅说:“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事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凡赏者,文也;刑者,武也;文武者,法之约也”。他还至张不循私情,“不违亲近”,“不以私害法”,而重刑治天下:“重刑连真罪,则民不敢试”;“禁奸止过,真若重刑。”

 

三、农战思想

 

商鞅把发展农业和加强军力的“农战”作为国家兴盛的根源所在,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恃农战而安,主恃农战而尊。”因此,要将人民引到乐于农、战,既农且战的轨道上来。为此,商鞅提出减轻农民赋税,使“市场利尽归于农”;凡勤于“耕织”,“致粟帛多者”,免其徭役;以厚贵重罚使民“喜农而乐战”,“贵则必多,威则必严”。这样,“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怕,非战不免”,即任何人唯有务农和当兵的出路,别无选择,从而保证农战方针的实行。

 

四、郡县思想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收集贵族领主的地方行政管理权,商鞅创上了郡县制。公元前350年,他把秦国的邑合并为三十一个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的下设县丞和县尉,分别掌管全县的行政和军事。这一体制,被后来的秦始皇推广到全中国,为后世所效法。

 

五、连坐思想

 

在商鞅之前,管仲创立了“轨”、“里”、“连”、“乡”等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从而兵民合轨,从事耕战。而商鞅又在基层组织中,推行连坐保甲法。

商鞅以王家为“伍”,十家为“什”,分别设“伍长”,“什长”;伍什之上又有“里”,设“里典”。凡伍什中有“奸者”,邻人必须告发,“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样,居民互相监督,可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

除了上述之外,商鞅的管理思想还有:“废除贵族世禄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承以土地私有;注重人口管理,进行人口登记;统一租税,统一度量衡等等。

商鞅的管理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武帝后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商鞅、韩非的法家思想和策略仍为后代所沿用,这表明他们的思想是有历史意义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商子的法治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色彩,他的统治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义义色彩,他的统治策略是建立在暴力、刑罚,甚至阴谋之上,因此,给后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刘伯温的古典式谋略 

                  (一)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封诚意伯,谥文成。诞生于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的书香世家,排行为二,自幼博闻强记,“于书无不窥”。少年时即著《春秋明经》二卷。16岁考中秀才,22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其时人称刘基“诸葛孔明之俦”,“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26岁时,刘伯温初登仕途,任江西高安县丞,以“不避强御”、廉洁惠爱著称,当地百姓称之为“刘青天”,而奸人豪强“数欲害之”。28岁时调任江西行省职官掾史,以“谠直”闻名,与幕僚不和。30岁时弃官隐居,此后读书写诗,还曾游历大都。38岁时复出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一年后又辞职,闲居杭州,写了不少诗文。42岁时复出,为浙东元帅府都事。他招募民兵,大败方国珍的起义军;后因反对招安,坚持剿捕,被朝廷罢官,羁留绍兴,以诗文自娱。46岁时复任行者都事,后升为行省郎中。48岁时又辞官归隐,著《郁离子》,“以待王者之兴”。

公元1360年,刘基50岁,应朱元璋聘请,赴金陵,呈《时务十八策》。朱氏筑礼贤馆居之。闰五月,陈友谅发兵攻建康,刘基以计“乘东风发伏兵击之,斩获若千万”。第二年,又出计克江州,降洪都。52岁时,刘基回乡葬母,途中平定金、处苗军叛乱。居家期间,朱元璋多次恳请他尽早回京:“以天道发愚”、“赐教”、“指示”。匆匆回京后,刘伯温策划了鄱阳湖大战,击溃了陈友谅,还救了朱元璋一命。56岁时,刘基承命,卜地筑皇宫;57岁时,与李善长一起定律令;58岁时任御史中丞,斩中书省都事李彬,忤李善长;59岁与太祖讨论宰相人选,忤汪广洋、杨宪、胡惟庸;61岁时告老归田,不问政事,唯下棋饮酒;64岁时病逝。

刘伯温一生勋业辉煌,人称“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朱元璋称他“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吾子房(张良)也”。其诗文也为一代宗师,与宋濂、高启相抗。杨守陈说:“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辨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指刘基)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

 

(二)

 

从谋略方面来看,刘伯温深谲秘扃,龙韬虎略,为后世所崇尚。其管理谋略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之一,尤值得当今的人们加以研究。

 

强调修德

 

刘伯温认为,胜天下之道在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得民心者得天下,唯修德者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方能得民心。

和谐治国。刘伯温认为,治国如治病,“医把脉以知症,审症以为方。治乱,症也;纪纲,脉也;道德、政刑,方与法也;人才,药也”(《郁离子·喻治篇》)。而且,人才是为政之本,应不问系族,唯贤是用;不论农与工肆之人,不鄙侧陋,择人惟长。长则用其长,短则用其短。识别人才,则要看实质,不能被外表所迷惑,不能只凭琴之“断纹”即认为它是“希世之珍”(《郁离子·良桐》),也不能将“狗偷鼠窃”之人,“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郁离子·养枭》),而当人才对待。治国还应廉洁爱民,奖善惩恶,“贿赂公行,必致丧失人心,室家不保”(《郁离子·贿赂失人心》),“志利而民”,则“国危矣”(《郁离子·云梦田》),故应“劝惩善恶”(《郁离子·荀卿谏赏盗》)。

 

用兵

 

刘伯温认为,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应当善于借用他人之力,来战胜对手:“惟天下至仁为能以我之敌敌敌,是故敌不敌,而天下服”(《郁离子·省敌》)。还应兵民结合,组织民丁,以耕备战,以战护耕:“有国者,必以农耕而兵战也。兵不足则农无以为卫,农不足则兵无以为食”(《郁离子·祛蔽》)。所以,可耕战定籍,保甲连环。

 

善于用智

 

刘伯温作为谋略家,十分重视智谋的应用。他说,豺狼本不是老虎的对手,但它善于群起而攻,掎角相应,所以老虎往往敌不过它们。赵国兵卒虽多,但于长平一战,弃戈被坑,“惟其智之不如豺而已”(《郁离子·豺智》)。他还说:“人有智而能愚者,天下鲜哉”,“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鬼神之所以神于人者,以其不常也。惟不常故不形,不形故不可测”(《郁离子·大智》)。在《拟连珠》中,刘伯温说:“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羊之绠,可以御九犍”,意思是:吃人的老虎,吞不下一只刺猬;牵羊的绳子,可以拴住九头牛的鼻子。可见,防身应有术,致人要有谋略。

刘伯温的一生坎坷神奇,慷慨有节,在民间广为传颂。特别是他的谋略,“人莫能测”,屡见奇功,为后世所景仰,并被神化。尽管在这引起谋略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封建迷信成份,但作为千古罕见的文人政治家,其管理思想仍然是历久弥新的。

 

附:刘基名言

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雨盈之沟。

长平之威,报在钜鹿;会稽之胜,终于姑苏。

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对方)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国不自富,民足则富;君不自强,士多则强。

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剔大蠹者木必凿,去大奸者国必伤。

制万变者在乎专,察万微者在乎安。

仁暴殊途,非暴无以为仁之启;怨恩异路,非怨无以为恩之资。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故以道养贤,则四方之民听声而来;以德养民,则四方之贤望风而慕。

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大力;形有所格,则大猛不能破小坚。

蛟蜃之市,不可以称有国;稊稗之秋,不可以言有年。

伐罪吊民而周祚延于孙子,兴徭树怨而秦祸发于萧墙。

善贾者不壅(积压)其货,善治者不壅其民。

能盈而不能谦者,虽成必隳;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是故附赢以升高而枯,fuban以任重而踬。

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yan(蚂蝗蚯蚓)之薮,神龙不栖.

坐舟视星,当察其曷转;执斗较斛,当审其孰平。

政以渐成,则民不骇;俗以渐变,则功不偷(怠惰)。

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愚人畏病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徇(献身)功利者,不虞(防备)谄诈;溺鬼神者,独觉形声。

暴于物者,众志之所诛;妨于物者,舆情之所疾。是以虎狼堕阱,仁者见之而不怜;枳棘当道,行者过之而必诘。

无舆马者,不耻徒步;无鱼肉者,不厌菜羹,故性为欲汩(弄乱)则乱,心为物动则争。是以绝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

虎之跃也,必伏乃厉;鹄之举也,必拊(拍翅膀)乃高。

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匪固于潜。是故勾践事吴,乃成姑苏之举;夷吾佐霸,曷向槛车之嫌?

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无所成。

御龙之智,不能训猿以礼;神农之圣,不能服豕而耕。

 

三、曾国藩的古典式谋略

曾国藩(18111872年),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1853年初,以吏部侍部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经千辛万苦、两度自杀,终于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

“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近代以来,曾国藩成为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杀人如麻,被人称为“曾剃头”;他“借洋兵助剿”,在处理“天津教案”时粉饬洋人侵华罪行,被人骂为“卖国贼”,另一方面,他创办江南制造局等,开中国近代工业之先河;他严于修身,谦洁自持,被人誉为“古今完人”。蒋介石最喜读《曾文正公全集》被曾国藩为楷模。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也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在谋略、思想、人格、行为方面影响深远。

 

治国统军谋略

 

1. 治国安邦、统军打仗首在爱民、得人。曾国藩说:“为治首务爱民”,“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又说:“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兵事以人才为根本”。可见,他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体会到了民众的力量和人材的可贵。他最为痛心的便呈“民心涣散”、“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因此主张延揽人心,召举人材。曾国藩要求:“养民以为民,设官亦为民”,“以穑事为先”,“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共享之”,从而达到收拾人心的目的。对于领导人才,他则要求做到“公”、“勤”、“廉”、“明”、“敬”、“诚”、“恕”。他还认为,选将重在四点: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不过,对人才也不可苛求,“大抵任事之人,断不可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可细苛,无因寸朽而弃连拘,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2. 办事打仗皆稳扎稳打。曾国藩主张:做事“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老道,又要精明”,因此,他“寸心兢兢,且愧且慎”,“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唯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扎硬寨,打死仗”,从而能渡过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最终的胜利。

3. 严于吏治保甲,倡导实业洋务。曾国藩对吏治之坏,痛恨尤深,主张“大加参劾,以儆官邪”。而且,他最忌“不分皂白”、“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的敷衍苟且之风,呼唤“忠勇之人”。对于民治,他则主张严于保甲,训练民兵,认为“团练保甲,皆今日之要务”。曾国藩还重视实业,力求“彼之所长,我皆有之;顺则报德有其具,逆则报怨亦有其具”,这样,国家才不会为外人所侮。为此,他倡导洋务:“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此后数十百年,沿江两督四抚,一一求精于洋务而为之”。他还主张引进外国人才,以“招致智巧洋人来为我用”。

 

修身处世谋略

 

1. 修身教子尊孔墨。曾国藩承儒家“三省吾身”之祖训,时刻不忘进德修身,他每天“日课”,“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对于出现的问题,则勇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念念欲改过自新”,这样最终达到“明德、新民、止至善”的境界,而且,他还尊崇禹墨精神,主张劳动、吃苦、节俭和平民化。在教子家书中,曾国藩一再强调:“勤理家事”,“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在家要种菜、养鱼、养猪、做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还说:“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以做官发财为可耻”,“家事忌奢毕,尚俭”。他本人在卸任两江总督时,薪俸尚结余二万两银。一般人都望子孩为大官,可曾国藩说:“余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即使为官,也要“守寒素家风”。他称:“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2. 处世主张“敬恕”。曾国藩说:“敬以持身,恕以待人”,“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何为“敬”,敬谨也,“严于律已”也,何为“恕”,宽恕也,“薄责于人”也。曾国藩强调:“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可独居、过不推诿”,“同打仗,不可讥人之退缩;同行路,不可疑人之骚扰。”“先办一副平恕之心”,便可与人“和舟共济”了。

3. 顺境时功成身退,逆境时死中求活。曾国藩以为“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因此,他主张在“易境”时学习道家,淡泊知足,功成身退:“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功成身退,愈急愈好”,“功名富贵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是真受用。”他不仅提出:“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保此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而且采取行动,自请注销封爵。在“难境时,曾国藩则主张学习兵家,“死中求活”,“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说:“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可见,他从诸子百家中吸取了精神力量。

不管对曾国藩的所作所为是褒是贬,他的管理谋略思想还是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地方的。

      第四篇  中国古典式名言及其解说

第一章    孔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去世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不仅是第一个哲学流派——儒家的开创人,而且是第一个独立于官门的教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还整理和修订了《易经》《诗经》《尚书》等书籍,对保护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的言论和思想被弟子们记录于《论语》等书之中。

1、〔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译文〕读书并且时常温习功课,不是件乐事吗?!

〔注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自己“发愤忘食’地学习,而且十分重视教书育人在礼治社会的重要作用。

2、〔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有朋友来自远方,这是十分快乐的事。

〔注解〕孔子重视交友,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是,朋友之间应“群而不党”,“和而不同”。

3、〔原文〕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巧言令色,不具备仁德。

〔注解〕儒家向来抨击巧言善辩之士,孟子称公孔衍、张仪等人所行的是“妾妇之道”,而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原文〕君于不重则不威。

〔译文〕君子的举止不庄重,则有失威严。

〔注解〕儒家十分强调言谈举止之礼,因为礼是人治社会之本,在当今,法律是法治社会之本。

5、〔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礼的运用,以和气为贵。

〔注解〕礼治社会,最后要达到人为的和谐。和是对社会矛盾的调和。难能可贵的是,孔子认为不能为了和而丧失原则,应“和而不流”。日本引进儒家文明,也十分重视和。日本人的和是协力同心,和衷共济,为什么中国人的和却变成了表面上和气一团,而暗地里相互较劲拆台呢?

6、〔原文〕君子食无求炮,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君子饮食适可而止,静居安不忘危,敏捷于行动但说话谨慎。

〔注解〕孔子于言行中更强调行。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

7、〔原文〕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解〕另,孔子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只担心自己没才能)。

8、〔原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就是说:“思想上没有邪念”。

〔注解〕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伟大的保护者,他整理了上古文献《诗经》《易经《尚书》等六经。他修订的目的是维护传统,发掘其其道德价值。所以,孔于从道德的角度概括《诗经》的内容。

9、〔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立志于学问,三十岁在社会中立住了脚,四十岁则没有了困惑,五十岁则知晓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则可直觉地分辨是非,七十岁便随心所欲,自然而然不会越出规矩。

〔注解〕孔子知天命,因此他在周游列国时厄于陈蔡而不惊慌,到七十岁,孔子达到了一种修身后的自由状态。

10、〔原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译文〕看他做什么,动机如何,结果怎样。

〔注解〕这是孔子提出的考察人的方法,它在人际社会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1、〔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与人亲密但不攀援附和,小人溜须拍马而心怀异志。

〔注解〕孔子另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原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受蒙蔽;只思考而不学新东西,则会走入迷津歧路。

〔注解〕这里孔子提出了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为学之道。

13、〔原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则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注解〕另,孔于还说:“民无信不立”。

14、〔原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各夷狄部落虽有君主但不讲礼法,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但讲礼法。

〔注解〕这句话反映了当时中原人的自得心态。古代中国人把中原就看作整个天下,而且是文明程度最高的。

15、〔原文〕君子无所争。

〔译文〕君子不需要与人相争。   

〔注解〕孔子还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否定竞争,这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杜会的必然结果。

16、〔原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欢乐但不沉迷,哀叹但不伤身。

〔注解〕孔子又称:“君于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是儒家的中庸思想的运用。“威而不猛”就是仁者、儒将的风范。

17、〔原文〕成事不悦,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对已经成功的事情不得意忘形,对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加以劝谏,既往不咎。

〔注解〕这里表现出孔子温文尔雅、宽宏大量的性格。

18、〔原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君子即使在一顿饭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道德,在紧急情况下也是如此,在颠沛离时也如此。

〔注解〕孔子的“仁”具有至少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去爱别人,二是惠及别人和宽恕别人(忠恕),三是束缚自己(克己复礼)

19、〔原文〕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即使早上才寻得真理,晚上死去也就无遗憾了。

〔注解〕孔子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称“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优贫”。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的含义之一是社会真理。

20、〔原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怀念以德治国,小人怀念田地;君子关心名实之分,小人关心小恩小惠。

〔注解〕君子是思想境界商的人,小人是思想境界低的人,并非像过去批判的那样,小人就指劳动人民。

21、〔原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愁没有地位,只愁何以立身?不愁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有什么本领可让别人知道?

〔注解〕孔子反复说:不愁别人不知已。可是他周游列国,游说君主,希望别人采纳他的学说主张。

22、〔原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通晓仁义,小人通晓利益。

〔注解〕孔子在这里并没有将仁义与利益绝对对立起来,而是后来的孟子将义与利放在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实际上,孔子还是讲利的,他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23、〔原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者,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者,就想着也反省一下自己。

〔注解〕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严格要求自已,小人才苛求别人(“君于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24、〔原文〕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周围必定有朋友。

〔注解〕孔子强调道德的生活,认为人的行为应根据于德行(“据于德”)

25、〔原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译文〕如果世道险恶,真理受阻,我就乘木筏飘浮归隐于海上。

〔注解〕积极入世的孔子也有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多次提到隐居避世:“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言”,“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隐居以求其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见,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而不是儒道相抗的。

26、〔原文〕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到一个人的言辞后再考察他的言外是否一致。

〔注解〕孔子称:“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不以言举人”。

27、〔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敏锐且好学,不耻下问。

〔注解〕孔子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非生而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承认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通过学习才获得知识的,因此,任何人只要肯学习,都可以成为圣人。

28、〔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对老人,使他晚年安乐;对朋友,使他信任自己;对下辈,使他怀恋自己。

〔注解〕孔子认为自己是治国平天下的特殊人才,担负着教化人民的伟大责任。“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úo)”,因此他上安老人,下惠少年。

29、〔原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文质彬彬,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注解〕要做到文质彬彬,则‘君子博学于文”;献身于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0、〔原文〕人之生也直。

〔译文〕人活在世上应正义凛然。

〔注解〕孔子追求完美的个人品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行义以达其道”,“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31、〔原文〕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不要沾它。

〔注解〕中国民间虽有鬼神信仰,但知识分子大都对异域的事情不感兴趣,孔子不言怪、力、乱、神,他表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中国文化是实用理性文化,重视的是今生今世。

32、〔原文〕仁者先难而后获。

〔译文〕仁人志士先吃苦,然后才有所收获。

〔注解〕孔子赞赏“吃粗食,饮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而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以苦为乐的精神。

33、〔原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知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知者好动,仁者好静;知者享乐,仁者宁静长寿。

〔注解〕仁者是比知者具有更高精神境界的人,仁者是中国式的哲学家,知者是西方式的学者。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恬淡静谧、处变不惊的人生境界,西方人从事海上贸易、竞争冒险和创造享乐的事业。

34、〔原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想立起的事也让别人立起,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也叫别人达到。

〔注解〕在自己满足时,也想到去满足别人,这叫“忠”。如果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求别人(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叫“恕”。 “忠恕之道”是仁的重要内容。

35、〔原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学习而不厌烦,教人而不知疲倦。

〔注解〕孔子的教与学的态度非常严谨,他本人就教了三千弟了,其中卓有成就者七十二人。他编纂整理六经,“好古而敏以求之”。他读易经,竟然达到“韦编三绝”(书简的连线断了三次)的程度。

36、〔原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立志于探求真理,根据于道德,依照于仁义,游习于六艺。

〔注解〕儒家的人生追求尽在这十二个字中,前面说过,中国哲学重在提高人的境界,而“游习于六艺”能达到此目的。所以,孔于“以诗抒情,以礼立身,以音乐完善自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六艺”即指诗书、礼、乐、射、御、数。

37、〔原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以不义的手段挤身富贵,对我如浮云那样遥远而不攀。

〔注解〕孔子十分正直清高,他还说:“富与贵,人之所砍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8、〔原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愤忘食地读书,保持乐观;忘掉忧愁,对自己已近垂暮之年而浑然不觉。

〔注解〕中国文化是乐观感性文化,这与印度的悲观文化和西方的悲剧文化截然不同。孔子指出:“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9、〔原文〕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我想仁,仁就到了。

〔注解〕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人的顿悟和以主观念头决定一切的思想。另外,庄子追求悟性的“神遇”,中国佛教变印度佛教的长期修行和因明逻辑为“立地成佛”,祥宗大师慧能在回答“是风动还是幡动”时断定是“心动”,这些都是顿捂论和观念论。

40、〔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心胸狭隘,常为小事面忧虑。

〔注解〕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不患人之不已知”,“不忧不惧”,因而胸怀坦荡。

41、〔原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可使人民照着去做,不可使人民知道真相。

〔注解〕这是孔子的愚民思想,属封建性糟粕。

42、〔原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译文〕别进入危险的国家,别居于动乱的国家。

〔注解〕儒家也有道家的全生保身思想。

43、〔原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不在他的官位上,就别越俎代疱。

〔注解〕儒家强调对他人人格的尊重。再者,孔子在这里规定了同僚之间的礼法规矩。

44、〔原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时间象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浙啊!

〔注解〕孔子极为珍惜时间,他感叹“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45、〔原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后辈人更加可爱可畏,怎么能说他们不如今人呢!

〔注解〕由于孔于处于乱世,他向往周文王、周公时“郁郁乎文哉”的礼治社会不足为怪。可贵的是,虽然孔子有复古倾向,但他对晚辈充满爱护和希望之情。

46、〔原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有知识的人不困惑,思想镜界高的人不忧虑,勇敢的人不惊慌失措。

〔注解〕孔子十分重视对人品的培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君子不忧不惧”,“君于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

47、〔原文〕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没了解生,哪里知道死。

〔注解〕印度人认为生死轮回,人死后可再投胎。古希腊人认为死者要末进入天堂,要末降入地狱。古埃及人认为可以将现世的享乐带到阴间,所以他们修建金字塔以藏身保物。可是中国人对死后的世界不太感兴趣,重视的是今世今生的福禄寿。

48、〔原文〕仁者,其言也韧。

〔译文〕仁人,言辞应刚韧。

〔注解〕儒家重视修身,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从修身开始。修身之一是言行要一致,最好少说多做。一旦更开口,语言应刚毅果断。所以,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仁”。

49、〔原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译文〕富国强兵,外加人民信赖,这是为政之要。

〔注解〕孔子在回答如何治国的提问时又说:“也必正名乎!”(先理顺君臣、父子、夫妻各自的名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50、〔原文〕子为政,焉用杀?

〔译文〕你当政,为何要功用杀伐?

〔注解〕孔子反对动用武力、任意诛杀,但又认为在迫不得巳时可以采取革命措施,“商汤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51、〔原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自己身正,即使不发命令,百姓也会照样行动;自己不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听从。

〔注解〕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于人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孔子又说:“政治就是正直,你率领人民走正道,谁敢不正呢?(“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2、〔原文〕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为政应使管辖内的百姓喜悦,使管辖外的百姓归顺。

〔注解〕安邦定国、抚御诸侯是古圣先王的文韬武略。

59、〔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与人和睦,但观点可不同;小人看似亲密无间,实则各怀异志。

〔注解〕孔子还说:“君子追求高层次的通达,小人追求低级别的通达” (“君于上达,小人下达”)

54、〔原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志士仁人,不能苟且偷生而危害仁德,只能杀身成仁。

〔注解〕孔子将伟大品格的锻炼放在人生的首位,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5、〔原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工匠想完善他的工艺品,他一定得先磨砺他的刀具。

〔注解〕想治理乱世,必须先要有治世的良方。此良方,就是孔子的正名、仁义。

56、〔原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君子担心到死还没有名声。

〔注解〕儒家重“名”,可是道家的庄子认为儒家为名,强盗为利,两者都是“以物易其性”,没有区别。

57、〔原文〕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巧言令色会危害仁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注解〕类似地,孔子又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8、〔原文〕有教无类。

〔译文〕不管社会地位如何,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注解〕这句话成为后世科举制度的理论基础。而且,孔子认为,弟子有权利坚持真理:“当仁,不让于师”。

59、〔原文〕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政见不一,则没法共同谋划。

〔注解〕可见,孔子具有鲜明的政治观。

60、〔原文〕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译文〕不怕大家都贫困,就怕不平均,不怕少,就怕有嫌少心理。

〔注解〕这句话反映了中国人的平均主义思想,均富、均田地、平均地权从来都是中国人的要求和理想。

61、〔原文〕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凝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君子时刻想着九个方面:观察时想着要明察秋毫;驻听时要想着不偏听偏信;脸色,想着要温和;态度,想着要谦恭;言辞,想着要忠信;办事,想着要谨敬;疑惑时想着要问人;忿恨时想着灾难;见到利益时要想着道义。

〔注解〕孔子主张严格修身,声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2、〔原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而后天的习俗使人相去甚远。

〔注解〕中国人一般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所以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正因为后天客观环境使人分别,故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63、〔原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易也。

〔译文〕我又不能与鸟兽同群,不与世人相处而与谁相处呢?天下真理如果能畅行,我就不参与变革了。   

〔注解〕这是孔子回答隐士对他的嘲讽的话。孔子有时也流露出隐逸的想法,“道不行,乘搏浮于海”;“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贤者避世”。可是孔子最终还是没有出世,这里反映了他的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第二章  孙子的名言及其解说

 

孙子,此处指孙武,其生卒年月大致与孔子同时。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兵书,而且是“世界兵学圣典”。在当代,《孙子兵法》还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和人际关系学。

1、〔原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用兵,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的。

〔注解〕兵是兵器、军队之意。军队可以抵御外侮、捍卫主权,同时它是暴力统治的工具、专制社会的支柱,对此,中国人再明白不过了。

2、〔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文〕所以要从五个方面分析利弊.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可能性: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注解〕所谓“道’,是指政治背景和客观规律,所谓“天”,是指自然状况、天运时机,所谓“地”,是指地势地利;所谓“将”,是指将领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五德;所谓“法”,是指法纪制度、人员配置、职责划分等。

3、〔原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哪一方的国君比较贤明?哪一方的将帅比较有才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令能贯彻执行?哪—方的兵力强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我可以根据以上分析对比而判明谁胜谁负。

〔注解〕将孙子兵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则这段话的意思是,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否获胜的因素有:1、国家政策,上级决策;2、干部素质,厂长能力;3、政治经济环境,地理位置;4、条例规章,质量标准的贯彻落实;5、企业实力,人财物情况;6、职工素质,技能培训;7、劳动纪律。

4、〔原文〕势者,因利而制权。

〔译文〕所谓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注解〕孙子还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5、〔原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译文〕用兵打仗是一种设立计谋的行为。所以要,能而装着不能,用而装着不用,近而给敌人远的错觉,远而给敌人近的错觉。

〔注解〕西方人不喜欢计谋,认为用计是不道德的行为。可是,孙子却称:“兵以诈立”。

6、〔原文〕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轿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译文〕敌人贪利则以利引诱它,敌人混乱则进攻它,敌人强大则防备它,敌人强横则避开它,敌人易怒则激怒它,敌人谨慎则使它骄傲,敌人精神饱满则使它疲劳,敌人团结则离间它。趁敌人没有准备而实施进攻,以出人意料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

〔注解〕这是孙武的用兵十原则。可以说,它是老于哲学“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事物总是朝相反方向运动的,事物的薄弱之处正是大有可为之处)在军事上的运用。另外,孙子还说:“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民不意”。

7、〔原文〕未战而庙算。

〔译文〕开战前先分析决策,做到未战而先胜。

〔注解〕古时作战前,要在庙堂举行策划会议,故曰“庙算”。

8、〔原文〕菩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采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译文〕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再三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从敌国取得军资费用和粮秣,这样,军队的食用就能充足供应了。

〔注解〕自古而来,中国动辙拥有军队百万,如此庞大的军队必然会遇到粮草供应的难题。有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二是保证粮道畅通,不断补给,三是如孙子所说的“智将务食于敌”。与此不同的是,古代西方人作战以骑兵为主,军队规模一般不超过数万,奶油肉食等“粮草”都自给自足,取用于自己(自带或杀马而食)

9、〔原文〕胜敌而益强。

〔译文〕既要打败敌人又要使自己更加强大。

〔注解〕中国古人一般都认为,打仗是劳民伤财的事。哪怕是在大汉盛唐,战争的后果都是民生凋蔽,国库空虚。所以要做到胜敌而益强,并非易事。而西方人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同时将俘虏当作奴隶贩卖,所以.穷兵黩武往往使得国势强大。

10、〔原文〕兵贵胜,不贵久。

〔译文〕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久拖。

〔注解〕孙子还说:“兵久而国之有利者,未之有也”。当年对越作战的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就以此句作为他主张撤出越战的理论根据。

11、〔原文〕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深知兵法的将领,是百姓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注解〕孙子重将,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12、〔原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译文〕大凡用兵的法则是,使敌国完整地屈服为上策,攻破其国为下策;使敌军完整地屈服为上策,攻破其军为下策。

〔注解〕这是中国的“王道”军事,重在保全一国,使它完整地屈服。所以,古代安南、高丽等国称臣于中国而免遭兵燹。

13、〔原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百战百胜,并非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好中最好的。

〔注解〕中国人温文尔雅,重视“文伐”(用计),认为动武是迫不得已时的下策(老子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于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战而胜才是最高的策略,“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14、〔原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译文〕用兵的上策是谋略伐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胜敌,再次是动武使敌人屈服,最下策是攻城。

〔注解〕中国人善于使用谋略和心计,这已人所共知。据报载,德国人已开始接受以三十六计为代表的中国韬略诡计观。

15、〔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译文〕所以用兵的方法是,有十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围困敌人,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兵,与敌人兵力相等,就要用计胜敌,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开敌人。

〔注解〕孙武的重孙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或称(齐孙子兵法》齐威王问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时怎么办,孙膑答道“让威”(应避开锋芒)

16、〔原文〕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译文〕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获胜;懂得根据兵力的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获胜;上下齐心协力的,会获胜;以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之敌的,会获胜;将帅的才能高而不被君王从中牵制的,会获胜。

〔注解〕先秦兵书《六韬》也十分强调“将能而君不御”,认为只有无君王于后,才能无敌于前。   

17、〔原文〕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译文〕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才能百战都不失败。

〔注解〕孙子还说:“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人情之理,不可不察”,“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预先知道敌情)”。

18、〔原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译文〕过去,善于打仗的人,首先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   

〔注解〕孙子还有言:“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19、〔原文〕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译文〕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占有优势。善于防守的,如藏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使敌人无从发现;善于进攻的,如动于高不可测的天上,使敌人无法防范。

〔注解〕孙子还说:“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20、〔原文〕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同敌人作战; 打败仗的军队,则总是先同故人交战,然后殚精竭力、疲于奔命地应战。善于用兵的人,搞好内政,确立法制,所以有能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注解〕孙武认为,政治(“道”与“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后力量。孙膑也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虽然一时取得了胜利,但是后患无穷)”。这些观点与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17801831,普鲁士人)的思想基本一致。

21、〔原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译文〕大凡能做到治理百万大军有如治理几人小组那样容易,是由于各级组织的作用;击败百万敌军有如击败少量敌军那样容易,是由于指挥号令的统一;使我三军之众,在受到敌人进攻时不致于失败,这是奇兵与正兵的运用问题;我军所到之处,如以石击卵,没有不被攻破的,这是虚实的结合问题。

〔注解〕在本段,孙子道出了治国的奥秘,即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官僚体制对于稳定政权的作用。

22、〔原文〕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译文〕战势不过奇与正两种,然而奇与正的变化,都是不可穷尽的。

〔注解〕孙子还说:“以正合,以奇胜”(以正规的军队合战,以奇兵取胜),“出奇制胜”。 同时代的老子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23、〔原文〕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势猛而节奏短促。

〔注解〕西方军事家尤其强调突击战、闪电战。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主张机动迅猛进攻,拿破仑的元帅约米尼提出集中兵力,猛烈出击。法西斯希特勒靠闪电战取得了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胜利。

24、〔原文〕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园而不可败也。

〔译文〕在纷纷纭纭的混战中,必须保证自己的军队不发生混乱;在敌情浑沌不清的情况下,必须使我军阵形圆满,各方都能应付自如。   

〔注解〕商末牧野之战时,姜子牙在关键时稳住阵脚,终于打败了乱敌。另外,为了在作战时各方向都能应付自如,中国古人设计了各种阵形——八卦阵,连环阵等。

25、〔原文〕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译文〕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将领,以假象象迷惑敌人,敌人必然顺从我意;将利益暴露在外,敌人必然为其所引诱。以小利调动敌人,设置伏兵严阵以待。

〔注解〕“形之”(伪装以迷惑敌人)就是孙子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近”,“顺佯敌之意”(假装顺从敌意)

26、〔原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译文〕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利用兵势取胜,不苛责于部下,这样就能选拔人才而利用兵势。

〔注解〕孙子说:“善于打仗的人所造成的态势,有如把圆石从千尺高山上往下飞滚,势不可挡,这就是兵势”(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27、〔原文〕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译文〕进攻必然取胜,是由于攻击敌人薄弱的守不住的地方。

〔注解〕孙子还说:“攻其所必救”(如孙膑“围魏救赵”),“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28、〔原文〕(原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译文〕所以,以假象“示形”迷惑敌人,而自己不露形迹,这样我军能集中用兵而使敌人兵力分散;我军将兵力集中于一处,敌人分兵十处,于是我军就能以十倍于敌的兵力打击敌人。

〔注解〕孙子强调集中用兵,各个击破,“以众击寡”,“并敌一向”(集中优势兵力指向敌人的一点)。毛泽东继承了孙子的这一思想。

29、〔原文〕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译文〕所以,只有预先判断出交战的地点、交战的日期,才能千里跋涉,与敌会战。

〔注解〕刘伯承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五行即任务,敌情、我情、地形、时间。

30、〔原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译文〕所以,筹策判断,以了解作战计划的得与失;火力侦察,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假象诱敌,以摸清地形的有利与不利;小规模直接较量,以知道我军力量的强弱。

〔注解〕孙子说:“强弱,形也”(强弱的力量表现在外,即是形),“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伪装诱敌的最高层次,能使人看不出一点形迹。这样,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不能看出问题,敌人再高明,也无法对付我军)

31、〔原文〕兵形象水,水之形,避训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译文〕兵势象水形,水之形,避开商处而流向低处;兵之形,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打击其虚弱的地方。

〔注解〕孙子继续指出:“水因地而制流(制约其流向),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利而制权”,“因敌而制胜”。

32、〔原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译文〕把坏事当好事,化不利为有利。

〔注解〕孙子称:“先知迂直之计者胜”。迂直之计即:能从迂中见直,直中见迂;不利中见利,利中见不利。

33、〔原文〕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译文〕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败,没有粮食就会失败,没有物质储备就会失败。

〔注解〕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财物,所以作战宜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旷日持久,则军心萎靡,锐气挫伤,攻城而力不足,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则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

34、〔原文〕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译文〕用兵靠奇诈计谋取胜,根据是否有利而行动,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则随机而定;所以,军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骤至,行动徐缓时如严整的森林,打击敌人时如烈火沸腾,驻守阵地时如山岳不动,隐蔽时使敌人如处茫茫黑夜,行动时如万钧雷霆。

〔注解〕孙子还说:“用兵者,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则止”,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见利不起兵”。先秦兵书《六韬》中称,用兵要快如闪电,使敌人“当之者破,就之者亡”。

35、〔原文〕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译文〕军队一开始时士气旺盛,再过一会则逐渐怠惰,最后士兵会气竭思归。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疲惫涣散时才去打它。

〔注解〕孙子还说,要“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不要迎击旗帜整齐、阵容严整之敌)

36、〔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que),穷寇勿迫。

〔译文〕所以,用兵的方法是,不要仰攻占领高地的敌人,不要迎击背靠山峦的敌人,不要追击佯装败北的敌人,不要进攻士气正旺的敌人,不要理睬引诱我方的敌人,不要截击撤退归国的敌人。包围敌人,要留下缺口,防止困兽犹斗。对于陷入绝境的“穷寇”,不要逼迫它。

〔注解〕毛泽东却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他不赞成“穷寇勿迫”。

39、〔原文〕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译文〕有的道路不宜通过,有的敌军不宜打击,有的战地不宜争夺,君王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执行。

〔注解〕孙子还说:“将能而君不御”。即阵前将领可随机处置,灵活决策,不受君王的从中牵制。不过这样,将领要冒失败而论罪的危险,所以,忠君的将帅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38、〔原文〕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译文〕明智的将领思考军务,总要兼及利与害两个方面。

〔注解〕即要曲中见直,直中见曲,既见利,又见害。权衡利弊,如果利大于弊,则可行动。

39、〔原文〕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译文〕所以,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而寄希望于自己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寄希望于使敌人无法攻破。

〔注解〕孙子反对侥幸胜敌,强调主观上重视敌人。

40、〔原文〕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

〔译文〕要横渡江河,必在离江河较远的地方驻扎。如果敌人前来渡河,不要迎击敌人于河中,而要在敌人一半已渡、一半未渡时进攻。

〔注解〕这是孙子的水战之法,原则还是“以治待乱”,“击其惰归”。

41、〔原文〕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译文〕敌人近在咫尺仍然保持镇静,是倚仗它的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而前来挑战,是想引诱我军前进。

〔注解〕孙子在此段之后共提出了三十二种籍以判断敌情的现象,如“众树动者,来也”,“鸟起者,伏也”,“半进半退者,诱也”,“鸟集者,虚也”…

42、〔原文〕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译文〕用“文”激励士卒,用“武”统一步调。

〔注解〕所谓文,即政治教育、道义宣传。所谓武,即军纪法令。

43、〔原文〕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译文〕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料敌制胜,研究地势的险易,计算路途的远近,这是高明将领所要做的。

〔注解〕刘伯承、粟裕等优秀将帅都是“地形通”。

44、〔原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译文〕用兵之道在于神速,乘敌人来不及防备的时机,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未加防范的地方。

〔注解〕孙子还说:要“出奇制胜”,“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另说“兵贵速,不贵久”,“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45、〔原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译文〕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象“率然”一样。“率然”就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都来救应。

〔注解〕孙子认为,好的将帅用兵打仗,要安排阵形,使得首尾能相互救应。而“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依靠,协同),贵贱不相救”,则大败无疑。

46、〔原文〕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土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译文〕将军应做到,沉静而幽深莫测,严正而治军不乱。能蒙蔽士兵的视听,使他们对战斗行动的计划一无所知。

〔注解〕此段与老子的思想暗合。孙子认为,为驱使三军如使唤一人,则不能将用兵的意图和利害关系告诉士兵,“勿告以言”,“勿告以害”。这是“愚兵”之策。

47、〔原文〕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

〔译文〕聚集三军士兵,将他们投置于险地,使他们拼死作战。

〔注解〕孙子还说“投之亡地然后存,置之死地然后生”,要“焚舟破釜”,这是救灾式的管理方法。当年韩信背水一战,反而死里得生。

48、〔原文〕故为兵之事,在于顺佯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译文〕用兵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有机会,便集中用兵,各个击破,千里杀将。

〔注解〕这是“将计就计”,假装上当,然后捕捉战机。

49、〔原文〕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译文〕随机应变,不断调整作战方案。

〔注解〕“墨”是墨线,指既定计划;践墨;实施计划。梅尧臣注《孙子兵法)曰:“举动必践法度而随敌屈伸,因利以决战”。

50、〔原文〕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

〔译文〕用火辅助进攻的人明智,以水辅助进攻的一方强大。

〔注解〕《六韬》中提供了反火攻的方法,即顺风“燔(fan,烧)吾前”,然后“居黑地而处”。

51、〔原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译文〕君主不可以因一时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以被激怒而仓促应战。

〔注解〕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而“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所以要慎重用兵:“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以利益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