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拍过的电影:以共处之心与人辩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5:59:06

"与各种不同见解“共处”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推己及人,尽量为他人设身处地"

近代中国那种以独尊心态反独尊的倾向,也有些外来的影响。近代输入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表述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观念(今日称为进化论)。在此观念武装下,长期被侵略被打击的一方,要想成为可以生存的“适者”,就要证明此优彼劣,终于促生出一种充斥着排他性的竞争方式。

这多少有些“邯郸学步,反失其故”的意味。中国传统本主张“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庸》)。古人即使对被征服者,也往往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方式(《礼记·王制》)。用今日的话说,大致就是部分修改其上层文化,基本保留其下层文化;政治上有所管理,生产生活则因地制宜。从理想层面言,古人对于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异己(the other),大体遵循一种尽可能“共处”的取向。

以独尊心态反独尊,最成功也不过是更换被尊的对象而已;反之,如果以共处为目的,则可能真正破除“一言堂”。如我曾说,史学长期致力于认识和理解异时代的“他人”,其可以提供的启示就是要学会与不同的人和不同见解共处。而共处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推己及人,尽量为他人设身处地。

古人主张“思不出其位”,即人皆立足于自己所处的实际位置,思考具体问题,表述有针对性的见解;并以同样的心态和方式,看待他人的言行。近年也常见媒体和路人把“换位思考”挂在嘴上,这当然是个极好的现象,但似尚少落在实处。一般而言,要自己先有定位且不出其位,然后可以言换位。如今这样的思维方式已越来越少见,“士兵皆欲作元帅”之思颇受鼓励,思出其位的风气渐成普遍现象。

很多人逐渐习惯于从大处着眼,以全局观念思考问题和表述见解。且其往往已有既定的答案(多数时候是以其所了解的近代西方为蓝本),故与人争论时,多预悬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有意无意间据其思路和标准来观察他人,把一些本来限定了范围的具体言说,以“增字解经”的方式提升到总体性的高度,然后以处于对立面的另一个总体性概念进行比较,据其标准答案进行肯定与否定。

例如,有人说“法治”不一定都有效,历史上也曾存在其他选项。那就是反对“法治”;反对“法治”就是主张“人治”,甚或可能有“复辟”封建帝制和奴隶制度之嫌。这些言说很可爱也很感人,因为不少人都说我们缺乏法治,如果珍视法治已成为一般读者的惯性思维,则实现法治又何难之有?

不过,如果原立说者并无这样全面深入的思虑,反对者是否有点杞人忧天?并非人人都爱立足于全局说话,而学人的一个基本戒律,恰是“言不出其位”,即在限定的范围里说自己有发言权的具体事情。或许有的批评者自己形成了全面思考的习惯,不知不觉就怀着以全概偏的思路解读他人,甚或指责他人以偏概全。

实际上,以为人人都在思考和表述大问题的预设,背后仍隐伏着非此即彼的独尊心态(若人生各大问题都已有标准答案,大家根本不必有思想,直接照着做就可以了)。或可取非独尊的态度,从“共处”的立场出发,见到不习惯的言说,首先看清其究竟是在说什么,辨析其所说的是否全面判断;真不能同意,则据其所言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争辩,而不必或整体否定,或一律骂倒。

进而言之,我们说话写文章时,不妨想想“文如其人”的古训;看看我之所言,是否代表了自我认知中的那个“我”。进而换位思考,先设想他人读此文字,会感知到一个什么样的“我”,然后下笔。经此思虑,写出来的文字或许就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