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华洗燥:先有所不为后有所为与持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56:45


先有所不为后有所为与持戒

    中国佛教律宗将释迦牟尼佛宣讲的戒律分为四科: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佛在此世间所宣讲的该做,不该做的内容及要求称之为“戒法”。欲受持戒律之人,将此戒法领会并纳受于心称“戒体”。而依照所受之“戒体”修诸善行,止造恶之心,称“戒行”。由戒行显现的结果叫“戒相”。

“传戒”是由戒师宣讲戒法,使戒子领会纳受并生戒体,而戒师最好要有所传戒法的戒体,原因有二:一、可更好的帮助戒子纳体于心,二、教授弟子在易犯戒的情况如何防止犯戒。

第一科:戒法

受戒是以得戒体为中心,但想得戒体,必须先领纳戒法,所以,在四门之中“戒法”首先介绍。

所谓戒法,是对法来说的,无论圣贤还是凡夫,通晓明了此法便可得成出离之道,戒法有二,一者性戒,二者遮戒。其中性戒的违反本体本身就是违理的,无论制不制戒违反了都有过错。而遮戒则不同,在佛制戒,戒子领纳戒法之前,违反了并没有过错。但生成戒体后违反会妨碍你的修证,并会招来外人的讥讽。性罪有三过:一、属于违理之恶行。二、违反佛所制戒律。三、妨碍修证之路。而遮戒只有后两项。

那么,如何纳受戒法呢?在受戒之前,戒师首先要对戒学四科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当戒子明白了戒律的主要内容后,通常以宣说的方式领纳戒法,而此时戒子要专心致志,不可胡思乱想,否则容易不得戒体。

在受戒前,通常要进行发露忏悔,即对过去所做之诸多恶业生大忏悔之心,并表示将来不再犯因为受戒是一个弃恶从善的过程。且戒体本身是不容丝毫之恶的,何况,弃恶从善又是修学最基础的内容。

第二科、戒体

指导自己言行的是“心”只有将戒法领纳于心中,才能生“戒体”。

受戒时,戒子将戒法领会并纳受于心中,使其指导自己的行为,让非戒行转化为戒行。外界环境纵有千差万别,但心已将戒法纳受且生戒体,这个戒体是自己的,且当戒体发挥作用时,定能防非止恶、普利有情。

受戒的“受”字可以理解为用心领受或纳受戒法,与自己所谓的“善心”结合正如《授居家二众五戒仪规》中所说:“而戒法为能依,心是所依。心法不一不异。名曰戒体。”得戒体为受戒的关键,如不得戒体将来极易犯戒,但没得戒体就无戒可破,但必定有失威仪。

“衣钵得戒大和尚”(又名戒和尚)其中“得戒”就是让受戒的人得戒体,在请师登坛时,常听人讲“恭请***授法”,其中的“授法”就是传授戒法。

第三科、戒行

所谓戒行就是在领纳戒法与心中生成戒体之后,必须广修诸方便之行检查身口威仪诸多行为,使其向贤圣的方向发展,戒行就是由戒体指导完成的。如果行为违反当时所受戒时,则不叫持戒,而外人看到的形象就是戒相。戒行显现戒相,戒行依戒相而生。

戒行就是对治,对治自己不正确的言行,将非戒行转化为戒行,而受戒是助缘,如果没有戒行则不会有功效亦不能自利利他。必须在外界错综复杂的环境下,由戒体指导自己的戒行。

菩萨戒行又称三聚,也就是说此行为可以摄善法,摄律仪,以及饶益有情。随每持一条戒律,使造恶之心不能生起,修善之心不断生成,造恶之心不起,主动造恶的行为就不会生起,修善之心不断生成,福德会日益增长而戒行以戒体为指导,而戒体又由戒法领纳于心而生。所以,如果生成戒体如果要产生戒体,必须要摄取戒法(摄善法)戒行对外无害,使自己不造恶。不伤害别人,亦可以诸方便之行,利济群生。

第四科、戒相

在平时生活中,由原来的为所欲为(在“能为”的情况下)到现在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显现在外面的形象就是戒相。

持戒与犯戒是外人能看见的,而此行是持还是犯就是看他的言行,是否与佛所制戒一致。

对于持戒大致可分为“止持”和“作持”两大类,所谓止持,在处理事情上,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其不造众恶业,名叫止持,由止身口之恶而规定的戒律叫止持戒。另外,以善法为指导,以戒体为主体,勤修身口意三业,修习戒行,也就是说,该做的事情同样要认真完成。

与“止作双持”相对应又有“止作双犯”其中止犯是以傲慢心,对诸多应做之善业,心生厌恶,不想修学,叫止犯,而作犯是因“贪嗔痴三毒”使自己身口违反正理,造作诸恶法,故名作犯。作犯因三毒而生,而止犯偏重于愚痴心。

对于犯戒是要有两个条件的,一、环境允许,二、有犯戒之心,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