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父与子》:丁宝臣——纪念辛亥时应记住的一位小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37:18

纪念辛亥,莫忘一位小人物

 

肖复兴

 

摘要:如何让民主共和的理想灌输人心,化为常识,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与如丁宝臣这样的报业先驱时应该思索的。

辛亥百年,人们更容易想起并记住的是那些风云激荡的大人物,比如孙中山先生。这自然是应该的。不过,任何一场大革命,离不开大人物的运筹帷幄和振臂一呼,也离不开小人物乃至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者的跟进,后者是一滴滴水珠,汇成了革命的激流,而前者则是激流所涌起的醒目的潮头浪涛。

在这里,我要说一位小人物,他当时生活在北京的宣南地区。当时的宣南,是北京乃至全国的报业中心。仅从1900年中国第一家白话文报纸《京话报》开始,到1919年李大钊创办的《少年中国》,我粗粗算了一下,就有74家报刊在宣南聚集而风起云涌,其中一部分在为辛亥革命和后来的五四运动推波助澜。这种来自民间知识分子的力量,集中体现在报刊上,无论从数量,还是影响力,当时在北京乃至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可以说,是和南方的报刊特别是如《苏报》等著名报刊,起到了相互呼应引领潮流的作用。

这位小人物叫丁宝臣,回民,1905年他在北京煤市街里马神庙胡同创办了一份《正宗爱国报》。这是一张鼎力支持辛亥革命的报纸。它虽叫“爱国报”,但创办时的“国”还是清王朝统治下的封建国家,辛亥革命终结了一个老态龙钟的帝国王朝后,报纸上的这个“国”字才有了真正的意义。辛亥革命后的19128月,孙中山来到位于如今两广大街虎坊桥南侧的湖广会馆,和北京报人会面,并进行了演讲。就是这张报纸首次刊登了孙中山先生与大家的合影,让北京市民知道了孙中山来京的消息,扩大了革命的影响。

不要小瞧了这样的报道,它使北京城里的普通百姓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先生的照片,对比这位民国大总统和清朝皇帝的区别,其作用比一般传闻直观得多,也强烈得多。可以说不少北京人是看到了这份报纸上这幅照片,对辛亥革命才有了一点了解和认识。在鲁迅先生看来,一般百姓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是有隔膜的,以为不过是剪掉了头上的一条辫子而已。这时候,对于辛亥革命民主与共和意义的启蒙,对于三民主义的宣传,便有赖于知识分子,有赖于知识分子创办的报刊阵地。为民主与共和理想的建立,播撒思想与文化种子,制造革命舆论,启迪民智,丁宝臣和他的《正宗爱国报》,是一方面的生力军。

袁世凯称帝后,该报又连续发表犀利文章,反对称帝,支持讨袁。盛怒之下,袁世凯最后下令将丁宝臣杀掉。在无数为辛亥革命牺牲的烈士中,丁宝臣应该算是其中一个。这和辛亥革命之前发生在南方的《苏报》案逮捕章炳麟和邹容,最后邹容牺牲,几乎如出一辙。在革命的年代里,尽管握笔杆子的要被握枪杆子的屠杀,但握枪杆子的是离不开握笔杆子的。

如今,宣南正在拆迁改造,曾经创办过《正宗爱国报》的煤市街里马神庙胡同,已经找不到了,更找不到《正宗爱国报》报社的遗址了,整条街巷变成了一条宽马路。站在这里,望着喧嚣的车水马龙,迎风怀想那已经逝去了百年的历史,即便面目皆非,辛亥革命的风云似乎还飘荡在这里。《正宗爱国报》和它的主编丁宝臣,还应该存活在我们记忆中。想起他,我想起了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上,孙中山亲自写的发刊词里特别强调说:要使辛亥革命的民主与共和的理想“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

如何让民主共和的理想灌输人心,化为常识,是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与如丁宝臣这样的报业先驱时应该思索的。(作者是原《人民文学》副主编)(2011-10-21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