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小的钱币:古代民族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8:55:48

民族关系

2008-10-30 18:48:09|  分类: 历史天空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 、文化上有密切关系、长期友好往来,世世代代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剥削和外来侵略,这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凡历史上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关系史范畴;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属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史范畴。
一、少数民族的民族历史变迁
1、各个时期的主要少数民族
           西 北       北  方        东 北         南  方
西周
战国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南宋
明朝
清朝

古今民族对照:
·满族在唐朝时称黑水     ,五代和北宋时称女真。明朝末年,皇太极改女真名为满洲。辛亥革命以后,通称满族。
·维吾尔、裕固族族在唐初时称回纥,唐朝后期称回鹘,元朝时称畏兀儿,清朝时称维吾尔。
·现在的藏族,唐朝时称吐蕃;现在白族和彝族的祖先,唐时称六诏(即南诏)。
·彝族、白族:唐朝时的南诏,五代时称大理。到13世纪时,被忽必烈灭亡。
·契丹的国号曾有过几次更改: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汉人”

2、各朝代的民族关系
(1)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
·秦与匈奴:蒙恬收河套;移民置县;万里长城
·汉与匈奴:白登之围;卫青、霍去病;南匈奴内迁;窦固、窦宪
·汉与西域:张骞,种子输入;铸铁、凿井技术;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班超
·秦与越族:、秦征南越;灵渠;岭南三郡
·汉与西南:汉武帝设郡县;
(2)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繁荣;开明民族政策)
·突厥:太宗-颉利可汗,都督府;安西、北庭都护府
·回纥:(维吾尔)骨力裴罗、 回鹘,商人、服装
·靺鞨:黑水、渤海都督府;玄宗-大祚荣
·南诏:(彝、白)玄宗-皮罗阁;丝织、建筑(三塔)
·吐蕃:文成公主-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尺带珠丹、唐蕃会盟
(3)宋元(民族政权对峙,封建生产关系传播,民族大融合)
·契丹:辽宋战争;澶渊之盟;榷场,制瓷、印刷
·党项:元昊,夏宋战争-议和
·女真:八字军、宗泽、岳飞抗金;宋金议和;金世宗改革
·蒙古:铁木真;统一战争;民族融合:南迁、汉人、回族
·西藏:宣政院辖区。澎湖巡检司-台湾、澎湖
(4)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瓦剌鞑靼: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俺答汗,互市、呼和浩特。明长城
·满洲: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八旗,后金。皇太极,满洲、清
·漠西蒙古:康熙-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乾隆-土尔扈特回归
·回部:天山南路,维吾尔。乾隆-大小和卓叛乱。
·西藏:顺治-达赖;康熙-班禅;册封;驻藏大臣
(5)新中国(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 蒙疆广宁藏五个自治区;一国两治-台港澳
·进入社会主义: 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民主改革
·平等团结、共同发展: 支援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2、主要少数民族的变迁
(1)匈奴
·战国:
匈奴是我国北部古老的少数民族,住在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首领称单于。战国时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匈奴贵族经常掠夺秦、赵、燕三国的人口和牲畜。秦、赵、燕三国先后在北方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
·秦朝
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率军夺取了河套广大地区。在河套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大规模修筑长城。把原有的秦、赵、燕北方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出动,西起临洮、东抵辽东。即著名的“万里长城”。
·西汉:
公元前200年,匈奴贵族带领骑兵南下,攻到晋阳。汉高祖带领军队迎战。结果,汉高祖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匈奴骑兵包围在白登山,史称“白登之围”,七天七夜才解围。
汉武帝时,西汉同匈奴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带兵几十万,分道攻打匈奴。汉军的这次重大胜利,使匈奴贵族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不敢带兵到蒙古大沙漠以南。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

·东汉: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一起。北匈奴仍旧住在蒙古高原。北匈奴贵族经常带领骑兵进攻东汉的北方郡县,还控制西域各族政权,征收很重的贡税,隔断西域和汉朝的交通。
公元73年,东汉派大将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占领西域东部,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89年,东汉又派大将窦宪带兵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西晋:
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受着西晋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后来,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反晋。刘渊死后,匈奴兵攻占西晋都城洛阳。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了西晋的皇帝。西晋统治结束。
·十六国:
在十六国当中,前赵、北凉和夏三个政权,是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

如何正确认识汉朝初期与武帝时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西汉初年到汉元帝时期,汉朝由于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贫困,没有能力抵御匈奴的进攻,汉朝当务之急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的恢复上,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边防安全,因而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这对西汉取得暂时安定,发展生产,恢复国力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匈奴经济文化的发展。但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此后匈奴贵族屡次南下,便是证明。汉武帝时,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富裕,兵马强壮,中央政权强大有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不仅安定了西汉北部边郡,也使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使汉与西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畅通。可见汉朝先后对匈奴政策的和战争变化都是符合当时国情的,有利于汉朝政权的巩固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2)鲜卑
·西晋
·十六国
·南北朝
(3)契丹
·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原居辽河上游一带,以游牧和渔猎为生。
·北魏时,契丹人就同中原往来密切。
·唐朝末年,契丹势力不断扩大。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他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即辽太祖。他在位期间,契丹创制了文字。
·契丹建国以后,逐渐控制了东到大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包蒙古大漠和黑龙江流域,南接河北、山西的广大地区。契丹境内生活着契丹、汉、回鹘、女真等各族人民。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军队灭了后唐,立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并称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契丹得到幽云地区之后,实力大为增强。
·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北宋建立以后,试图夺取幽云地区,两次对辽用兵,都被辽挫败。
·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直抵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宋的都城。宋真宗亲征到澶州。宋军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①贸易往来:北宋在边境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
②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到辽境,辽的制瓷生产获得发展;辽雕印了许多书籍,包括卷册很多的佛经。
·1125年,辽被金灭亡。
·到元朝时,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汉人”了。
(3)突厥
·6世纪中
·隋朝
·唐朝
(4)蒙古
·统一与扩张
12世纪时,散布在蒙古高原一带的蒙古族已经处于奴隶社会。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1206年,蒙古各部首领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后来,蒙古迫使西夏、吐蕃、畏兀尔臣服于自己。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来定都大都。1271年,定国号为元。
1276年,元灭掉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
元统一后,蒙古人大量进入中原和江南地区,同汉族等族人民共同生活。
·明朝:
明灭元后,蒙古贵族退回到蒙古高原。14世纪末,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后来,瓦刺打败了鞑靼。
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进攻明朝,先后发生“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
土木堡之役后,瓦剌衰落,鞑靼强盛。俺答汗时,与明和好,在边境上开设互市。俺答汗还修建了呼和浩特城。
·清朝: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成漠西、漠北、漠南三大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朝版图。后来,其他两部也臣服清朝。
清初,康熙帝镇压了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活动。
乾隆帝接待了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清朝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管辖。
(6)满族
·唐朝
唐朝时,满族称黑水     。黑水     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一带。唐太宗时,黑水     开始向唐朝纳贡。
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      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任命      首领做都督。唐政府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
·辽和两宋时期
五代和北宋时,满族称女真。12世纪初,完颜部首领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
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金。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
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
金与南宋进行了多年战争,1141年,金与南宋讲和。金占有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土地,形成宋金的南北对峙。
金世宗在位时,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使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明朝
明朝前期,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经辗转迁移,来到辽东长城外,同汉人进行贸易。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在统一过程中推行的“八旗制度”,对女真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6年,努尔哈赤宣布作汗,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夺取辽河以东的大片土地,迁都沈阳。
·清朝
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的名字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金为清。清控制了漠南蒙古等部,屡次攻入长城以南地区,严重地威胁着明朝的统治。
1644年,清军与吴三桂联合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入关后,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清朝统治者在镇压人民抗清斗争的同时,调整统治政策,使得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手工业也超过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
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还打败了沙俄的侵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清朝成了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思考:怎样评价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三次和议?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辽宋于1005年的澶渊之盟、夏宋于1044年的和议,金、南宋于1141年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基本是宋朝统治者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是两宋软弱的表现,对两宋来说多是屈辱性,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结束了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战争局面,使双方处于长期的和平稳定状态。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是主要的。第二,为各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民族间的和与战不但要从民族双方的利害得失衡量,更要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来评判,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
(7)维吾尔族和裕固族
·唐朝: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原居色楞格河一带。
8世纪中期,回纥强大起来,控制东自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广大地区。其首领骨力斐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以后,回纥改名为“回鹘”。
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大部分向西迁入甘肃、新疆。
回鹘族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茶。回鹘人在长安修住宅,开店铺,与汉族通婚。
·南宋后期
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
·元朝
元朝时,维吉尔族属于“色目人”。
·清朝
  清朝前期,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清朝称这一地区为回部。
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镇压,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清朝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8)藏族
·唐朝
·蒙古降服吐蕃
·元朝
·清朝
(9)南诏
·唐朝
·五代十国
·元朝
(10)越族
(11)氐族
(12)羌族
(13)羯族

3、按要求归纳几种类型
[1]以时间发展、延续为标准
A从古至今存在的民族,如汉、维、彝、白、藏、蒙、满、羌等族;
B历史上有而后来消失了的民族,如月氏、匈奴、鲜卑、竭、氐等族;
C古代没有而后来逐渐形成的民族,如回族等。
[2]现在少数民族的祖先
    A.云南西北洱海一代的六沼在唐朝时被南诏统一,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B.原来居住在色楞格河一带的回纪,后来改名回鹊,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C.靺鞨族原居东北,唐朝时分为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后来被称为女真,建立金国;明朝时期女真的一支建州女真建立后金,后女真改名满洲,后金改为清;
    D.青藏高原的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E.元朝时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人形成新的回族。
[3]先后向中原内迁的民族
    A.东汉时匈奴分裂,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在一起;
    B.东汉至西晋时,西部和北部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内迁,居住到甘肃、陕西、山西以及河北、辽宁长城以南;
    C.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契丹、女真南下黄河流域,后来同汉族没有区别;
    D.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进人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
E.清朝时期,大批满族人进入中原和江南。
二、民族融合概况
1、概念:

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它是历史上经常发生的进步现象,是民族间的自然融合,也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民族融合的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如北孝文帝的改革).但马克思主义反对凭借政治暴力和民族特权进行强行同化,赞同民族间的自然同化,历史上一切自然同化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经济力量决定的,比如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所同化.
(1)民族融合的含义
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我们在讲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2)民族融合的方式
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
(3)自然融合的形式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2、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一个多民族、一体化的民族实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各民族构成不断变动的历史。
(1)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汉民族的形成
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中原地区的炎帝族、黄帝族,东方地区的夷族,后来炎黄融合,逐步形成夏商周时期的华夏族。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据传说和考古发掘,炎黄时代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地碰撞融合,结成联盟向东推进,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建立起号令黄河流域各部落的大联盟,并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成为可追溯的中国早期民族融合的核心。所以,我们说,黄河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发祥地,是华夏族肇兴的腹地。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一词常被用以区别中原地区的民族与其周边的民族(即蛮夷戎狄),然而,华夏族实际上也并非全为中原之旅。它融夏、商、周三族初具雏形之后,就像滔滔东注的长江,涵化万水,汇合百川,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集团。大体在周代,在这个族体中,既有涵盖了共同尊奉黄帝为始祖的夏、商、周三族的“华人”,又有华夏化了的戎人、氏人和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当时,中原地区“华夷”逐渐走向一体,内迁异族已被华夏吸收、融合。中原四周,齐、鲁吞并诸夷,秦霸西戎,楚征服统一诸蛮,边疆地区民族融合、兼并的速度也在加快。而华夏诸侯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几个大国和在它们夹缝中的几个小国了。即使是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与周边各族出现了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华夏一统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
先秦时期,华夏族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混融;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边地的开垦,促进了民族融合。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威震海内外,甚至为遥远的欧洲所熟知。
总之,这一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华夏族。华夏族自诞生之日起,又以迁徙、聚合、民族战争等诸多方式,频频与周边各民族碰撞、交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融入众多非华夏族的氏族和部落。这样,以华夏族为核心,在中国的腹心地区进行的民族融合,是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重要特点。
(3)秦汉时期
秦朝击匈奴,征越族、移民生产、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两汉经营边事,如反击匈奴、派人出使西城、在西南地区设郡倒等,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秦汉开创了中国二千多年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四百余年间,国家安定,政治统一,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两汉时期,由“秦人”易称为“汉人”。
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民族偏见比较浓烈,民族隔阂的壁垒重新筑成,以至于出现了“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等非要消灭匈奴族不可的民族意识。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古代民族构成变动史上又一次剧烈变动时期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提倡胡汉联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迁都洛阳,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这大大加速了胡汉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
三国时,蜀汉与南中少数民族、孙吴与山越族加强了联系,促进了当地的开发。
东汉以来,西北边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陆续内迁(“五胡乱华”),与汉人错居,并分建十六国政权,民族大迁徒冲垮胡汉界限。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加强;,汉胡渐渐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
各族人民共同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
少数民族政治家的改革:为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教帝禁旧俗,行汉化,促进了鲜卑族及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这为隋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5)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唐朝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
(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步加强,形成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第二次高潮。
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
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在宋的南部,吐蕃统治下的青藏高原诸部族,大理国统治下的乌蛮、白蛮等民族,南僚蛮诸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彼此间的融合以及与宋的交融。
这一时期,各大政治实体之间,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还通过遣使、朝贡、互市、联姻等方式进行频繁交往,进行更为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其结果不仅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融于汉族,还有不少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具体如契丹人在南宋时大批进入中原,至元代中叶已被元朝政府视同于汉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所列汉人8种就有契丹人,元代后期“契丹”之名便逐渐消失了。女真人的内迁从金太宗至金末,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金宣宗因受蒙古人的压迫迁都汴京,内迁的女真人更多,约占女真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与汉人错杂而居,互为婚姻,改用汉姓,提倡儒学,女真人的民族特色已逐渐丧失。元代统治者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同列为第三等级,政治待遇相同,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女真人与汉人的民族畛域,促使女真人更加汉化。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中了。
辽宋二金时期,由于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民族构成的演变步伐相对缓慢。即使在同一政权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之间,关系也相当紧张。
民族迁移、各族政权的建立
封建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
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
元朝建立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
(7)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民族构成的成份相对固定下来;
明朝与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
清承明制,所不同的是清有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清朝努力经营边疆,使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获得较大发展,国家统一更加巩固。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50多个民族。
满清入关,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元朝清朝虽由蒙满不同民族所建,但都实行了具有较强烈色彩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加深了各民族问的隔阂。

清代民族融合
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前代,这时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早在清军入关,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清军入关后,随之满族大批迁入关内,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同时,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还主动寻求与汉族地主阶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的联合。这样,在多民族长期的杂居相处中,满族因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成分而日渐壮大。同时,也有部分成员分离出去,融入其他民族。这种血缘的交流,既有利于满汉之间的融合,又密切了各兄弟民族间的关系。
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清初,今天我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们主要分别在边疆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状态。清朝定鼎北京后,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了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这在客观上,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又有利于边疆各民族间的融合。如清代在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迁入东北腹地。接着,又经过多年的征战,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区,推行“盟旗制度”,以统治归附的蒙古各部。同时,内地汉族人民因战乱、灾荒、饥馑等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边疆,与他族杂居。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北方广阔的地区,掀起了以汉、满、蒙古的融合为核心,维吾尔、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也纷纷卷入的民族融合高潮。
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统治和抗击列强入侵中,增强了彼此间的凝聚、交往和融合。满族贵族在入关之初,曾推行过圈地、投充、剃发等一系列扰民政策,在南下剪除南明政权、平定“三藩”战争中,八旗军也曾扰害汉民。这些政策,曾一度激起阶级对立和各族反抗,客观上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反抗清统治中加强了联系。清后期,统治日益腐朽,列强纷纷染指中国,狼烟四起,边患频仍,民族危机加深。在内忧外患交相逼迫的情况下,在患难与共的斗争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联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与融合。

我国历史上突出的民族融合时期有三次。
中华民族在古代长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四次大统一的局面,在分分合合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1、三次大分裂: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不断进行混战,导致分裂,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朝中期以后藩镇节度使势力的发展,形成五代十国的短期分裂局面;两宋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形成北宋、辽、夏对峙和南宋、金、蒙古对峙的分裂局面。
2、四次大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
3、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的三个高潮是
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3、民族融合主要途径:
生产斗争促进融合,
联合斗争。阶级斗争促进融合(各族人民共同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班超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奴役,反西晋的斗争,反前秦的统治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社会改革促进融合(统治政权强制推动:秦始皇移民于边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等)
“和亲”促进融合(政权间的友好、和好: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一家”)
战争促进融合,
国家统一促进融合(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汉、唐、元、清的大一统局面等)
物质文化的交流:农牧业、手工业、先进生产工具、经验技术、土特产等
民族间的杂居、通婚:元朝民族分化政策中的“汉人”等
通贡,指贡品赏赐,如:靺鞨对唐朝纳贡,宋送给辽、西夏、金岁币。
边疆贸易,如: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
会盟,如:唐蕃会盟,澶渊之盟。
册封,如:唐对西突厥、回纥、南诏首领的册封,清对西藏喇嘛教首领的册封。
设机构管辖,如: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宣政院、理藩院、驻藏大臣等机构的设置。
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
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学术观点介绍: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
(一)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
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所以,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呈现为南北三个发展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从南北方向看,秦岭-淮河以南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而秦长城以北是历史上以北方民族为主体经营的游牧和狩猎经济发展带。从经济区来说,西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是传统的畜牧经济区。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发达的农耕经济区。
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般而言,农耕民族以种植业为主,兼养家畜,经济稳定,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但也向往游牧民族优质的畜产品。游牧民族在茫茫草原上放牧牛羊,畜群为主要的生产资料,产品相对单一,需要与农耕民族进行频繁的交换,换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以补生活之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两大河中下游发达的农耕经济,一直对周边地区各族群起着凝聚和核心的作用,产生出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这种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汉区农业社会里的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汉族之中。
历史上,我国各民族间的经济交往是多层面、多途径的。总体而观,至少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官方层,如移民实边和屯垦、“马绢互市”和“茶马贸易”。第二个层次除了跨地区的民间贸易以外,更主要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惠、互利。无论在任何时期,即使在分裂和战争年代,在这两个层面上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也未曾中断过。这是汉族与各民族人民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各族间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重要经济基础。
(二)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与民族融合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思想文化上的相互交融、认同,从来没有停止过。先秦时期,华夏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辐射、膨胀,吸收新鲜血液,为秦汉“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大一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自汉以后,儒、释、道相互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或半游半牧民族的“胡”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的“汉”文化激荡交汇,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华夷一家”,为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渗透,提供了宽松融洽的气氛。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又在震荡迭起的历史巨变中,经受了进一步的锻造。明清,中华文化系统内再次出现各民族文化整合的高潮。就这样,经过悠悠数千年的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多源汇聚的庞大体系。在这个兼收并蓄、兼容并包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大一统思想成为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和精神是民族融合的基础,中原文化与“四夷”文化的交融,是实现民族融合的途径。
考察中国古代史,虽然不乏征战、分裂的历史真实,虽然封建统治者多有“夷夏之别”的观念和大民族主义思想的桎梏,然而,“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一直是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大一统思想萌芽、发展于先秦,在秦汉的政治实践中得到实现,经魏晋南北朝的正统之争,逐步实现南北文化思想的认同。之后,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至清发展成为中华整体的观念。这种思想体系,表现在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上就是“华夷一统”、“华夷一家”、“夷夏一家”,体现在文化中就是“和”、“合”精神,具体又通过“怀柔”、“羁糜”等对边疆民族政策得到实践。它的推行,有利于冲破民族畛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理念和精神文化的融合,是民族融合的基础。理念的趋同使民族的心理素质走向一致,民族的认同感由此而产生。故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在民族融合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我国的历朝统治者,都自视是作为文明标志的“礼”的承载者,负有对万民教化的责任。统治者通过官学、科举等制度,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到各地各民族。儒学在汉朝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宋朝以后,由于进一步系统化、世俗化、平民化,成为官民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强大的整合力量。
(三)各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
中国各民族自身发展与彼此关系的日趋密切,与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密切相关。换言之,正是通过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局面的形成,才可能有经济文化的频繁交往和彼此感情的沟通,才可能有更为广泛的民族融合。所以,民族迁徙是影响民族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国古代民族种类繁多,彼此间融合兼并,兴衰嬗变,有分有合,情况极为复杂。一般而言,汉族及其先民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崛起于中原大地,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向四方迁徙,波浪式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与周围各民族和睦相处。少数民族很早就散居四方,如春秋战国时期,东方九夷、南方苗蛮、西方氐羌、北方戎狄及东北肃镇等民族群体,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与汉族交往频繁。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在空间上的变动表现为民族迁徙或民族分布,在时间上的变动则表现为民族的演变过程。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聚合与离散,原因都是多方面的。譬如黄河上游的羌戎族群,自先秦两汉至唐宋,持续不断向东西南北四方扩散,既有来自羌戎各族群内部社会进化、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也有来自外部,诸如来自中原王朝和汉族的渗透扩张以及来自北方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所形成的巨大压力的因素。扩散的方式与途径,或逐水草而流动,或举族内迁,或拓土移民,或被他族掳去。所以,我们必须在多民族历史宏观进程的框架中,去把握历史上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的相互关系。
民族的分布与迁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演变过程。从民族关系史的视角而言,寇边与攘夷、内附与反叛、和亲与征讨、互市与封锁、怀柔与威服、相互安惠与兵戎相向,都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冲突与聚合的不同表现形态。从民族历史发展的纵向上看,商周开拓边地,秦汉移民戍边,东晋五胡问鼎中原,南北朝隋唐民族大融合,五代以降,契丹女真南下,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以及因战争和各种社会、历史、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各民族间的汇聚、分解、融合时有发生。正是因为这种动态的民族迁徙,总是不断地冲破民族界线,打破民族间的隔绝状态,为各民族深层次交往和真正的文化沟通,为各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同化创造了条件,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四)族际通婚与民族融合
从生物基础和血统上讲,由于族际通婚,世界上纯而又纯的民族是很少见的。所以,国际学术界常把族际通婚作为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历史上族际通婚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汉文化在发展中形成的“天下观”和“族群观”,中原汉族在看待边缘地带的民族时,看重的是他们的“文化”动态取向,忽视的是体质方面的差异,对族际通婚没有采取歧视和排斥的态度,而是采取宽容的态度,再加上汉族在文化技术方面的先进,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同时,无论哪一个王朝,一旦进入中原立足或成为统一中国的正统皇帝,为了得到各族民众的支持,都或早或迟地鼓励民族间的通婚。
通婚是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到通婚,谁都会联想到历史上的和亲。
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各政权首领间为平衡彼此政治关系而缔结的一种姻亲关系,从汉代绝唱昭君出塞,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到满洲贵族与蒙古王公联姻,不下数百例。在和亲过程中,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权谋与友谊的糅合,战争与爱情的冲突,汉风与番俗的差异,无数次扣响人们的心弦,酿就了太多的悲喜剧。就其历史作用,史家各有说道,但在以下两点人们的看法基本一致。
首先,和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避免民族冲突和战争,缓和民族矛盾,冲淡了民族偏见,增进了民族情感。如由于汉朝与匈奴的和亲的影响,至汉末魏初,入居塞内的匈奴人已有不少改姓刘,理由是从母姓。那时匈奴酋帅改姓刘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的形象,以便在汉人中产生某种亲近感和感召力。
其次,有利于推动民族融合与同化。随着和亲的缔结,姻亲关系的确立,联姻双方即建立了翁婿、舅甥、兄弟关系,这不仅在血缘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同时,和亲过程中诸政权间建立的聘问、朝贡、馈赠、贺旦、互市等广泛交往,周边民族在潜移默化中,渐染华风,加速了汉化。尤其是质子,他们习汉语、汉文、汉仪,与汉族显宦名士交游,汉化速度最快。他们回本部后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问题。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同化有别于民族融合,它不是自愿的、水到渠成的,而是强迫性的、灌注式的。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具体情况大致如下:(1)掳掠其他民族为奴隶和农奴,同化于本民族。(2)通过征服采取强制办法进行同化。(3)因改朝换代,为避免残酷的民族压迫而改变民族成分。(4)以政治暴力强迫迁徙而同化。我们对于民族同化所使用的政治强制手段是不赞成的,有些结果也是应该反对的,但它却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在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时,不能把融合与同化等同看待,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也不能把二者绝对地割裂开来,要辩证地看待。因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况。

民族战争与民族融合问题。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并不都是雍雍穆穆,相安无事的,他们之间有交往,也有矛盾与纷争。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战争上,要充分地看到,在融合中有斗争,在斗争中有融合。在分析民族之间的战争时,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简单地以“侵略”与“反侵略”来作出判断,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客观地加以分析。因为,民族战争作为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有破坏性和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一面;同时,有些民族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掠夺的终止,和平、和亲、交融的继续。尤其是远距离、大规模、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只靠商贩和使节是不够的,还得用武力来打通道路并确保安全。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基础和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民族融合与国家分裂问题。
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即使是在几次民族大分裂时期,从表面上来看,社会局面是“分”了,但从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看,则渐渐地“合”了。而在诸多使统一能够成为主要趋势的原因中,民族融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历史上不间断的民族融合,使得各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演化,才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思考:怎样认识汉唐的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是汉唐统治者通过将皇室女儿或宫女远嫁少数民族首领,从而实现民族和解、民族友好的政策。我们应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这一政策呢?首先前提条件是汉族经济文化的先进性,令少数民族首领羡慕和向往,比如汉朝、唐朝封建文化、经济、政治制度非常先进,而匈奴、吐蕃都处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后不久,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因而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产生向汉族学习的动机。其次,一般是国势弱的一方会主动地提出和亲,汉朝初期,由于战争造成国家贫困,抵挡不了匈奴的强有力进攻,于是主动提出和亲;唐朝国力鳘盛,吐蕃赞普主动向唐朝求婚。由于国力的不同,因而和亲的结果也有所不同。首先,和亲都促进了民族间的和解、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双方政局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最典型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唐朝先进的工匠、书籍、技术。由于汉朝初期国力较弱,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匈奴贵族的贪欲,最后汉朝励精图治,通过大规模的反击战争才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唐朝与吐蕃间则保持了长期的民族和好。

4、民族融合的主要特点是:
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反被先进民族同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及文化知识,大都是非强制性的,汉族也是在不断吸收兄弟民族的长处和人口的过程中发展着。
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第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统一体。

5、民族融合的作用
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是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古代民族融合表
 
时 期 主要史实 形式和途径   

  秋 诸侯争霸,大国兼并过程中,华夏族与其它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国 三

国 蜀国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吴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放江南    

晋 西
晋 北部和西部边疆地区居住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人,这些内迁的民族同汉族人民联系日益紧密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南   
  北
  朝 北
魏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友好往来
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辽(契
丹族) 契丹首领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在边境设榷场进行交易.    

宋 西夏党项 族) 西夏皇帝仿北宋制度,结论官制和兵制,并任用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创西夏文字,同北宋进行榷场交易 
   

元 金(女
真 族) 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渐发展起来,学会种庄稼,1115年建立金,并将都城迁到燕京,更名为中都.    
 元(蒙古族) ①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②蒙古人进入江南地区,同汉族人民生活在一起,
③新的少数民族—回族的形成.    
 

 
清 ①在清朝的疆土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
②在清统一政权下,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二、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源与流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然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而言,我国现代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其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各民族共祖同源和多源多流的亲密关系,在历史上曾起过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一)汉民族的多源多流
历史悠久的汉民族,自古及今瓜瓞绵绵,枝繁叶茂,为融合众多民族漫漫演变而成。它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又由夏、商、周三族融合而形成的。再往前推,夏、商、周也都大多出自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到了秦代,国家的统一,消除了华夏族各支系间彼此隔离的状态,形成了华夏族共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和经济生活,加强了华夏族与内迁的蛮夷戎狄的融合。所以,汉代学者把秦治下的华夏族人称为“秦人”。
“汉民族”共同体形成于西汉,名称见于东汉。在汉民族发展壮大和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共同体的壮大,主要是通过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推行“汉化”政策实现的。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则大多与汉族统治阶级的征讨、掳掠、招抚相关联。隋唐一统,突厥、铁勒、契丹、党项、吐谷浑等族纷纷内属,与汉族杂居,部分族众融于汉族中。宋江金时,汉族分布区域被各民族政权所分割,部分汉族居于契丹、女真、党项等族建立的辽、西夏和金国之中。这些民族政权,为了统治征服的汉人,也常效仿中原汉制,宣讲儒、道、释等思想。其结果,部分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渤海人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元和清,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部分融于汉族。
总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民族由于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共同地域,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发达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经济和博大的文化,一直是各民族向往和凝聚的核心。同时,汉民族又像—座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以它那种特有的包容性接受、融合其他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不断向四周辐射,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二)少数民族的多源多流
今天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是长期民族融合的结果。与汉族一样,各个少数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也是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
在东北地区,历史上出现过东胡族系、肃慎族系等几大族系。各族系先后出现的民族,东胡族系有乌桓、鲜卑、室韦、契丹、库莫奚等;肃慎族系有挹娄、忽吉、靺鞨、女真、满族等。这些族称,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更迭,它反映的是各族体之间的离散、聚合与融合的过程。
在西北地区,吐谷浑和党项羌的融合最为典型。吐谷浑源于辽东的慕容鲜卑,西迁后兼并各族,建立了一个广土众民的民族政权。经过二三百年的民族融合,其统治下的鲜卑、氏、羌、匈奴、高车、突厥、西域胡人和汉人,逐渐聚合成一个新的族体——吐谷浑族。继吐谷浑解体后,西北又形成以党项诸部为核心,聚合吐蕃各部,包括汉、回鹘等族在内的民族融合,其结果又形成新的族体——党项羌。
在南方地区,百越族群支系繁多,历史上有句吴、于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等。这些民族的先民,早在商周时期就和中原地区有密切往来。秦汉以后,一部分逐渐与汉族融合,一部分经过长期分化、聚合和演变,与今日壮侗语族的壮、傣、侗、布依、水、毛南、黎等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边疆地区各族体的源流如此,某一具体民族的聚合过程也大致是这样的。如形成于元代的回族,其来源是在13世纪初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被迁发或自愿东迁的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中亚和西亚各族人民,以及部分回鹘人。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又不断融合进汉、维吾尔、蒙古等族,尤其是融入汉族的血统最多。
这种汉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多源多流、源流交错的复杂关系,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一种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发展着相互间的同化和融合的民族关系格局。

二、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
1、按朝代分
秦:征服越族,设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管辖珠江流域。
西汉:在西北设西域都护,云桂川设郡县。
唐朝: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
元朝:设岭北、云南、辽阳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派官吏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
明朝:东北设努尔干都司
清朝:设盛京(今辽林)、吉林、黑龙江、伊犁(今新疆霍城南)、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五个将军辖区,设西藏、西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设台湾府。

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情况表
 
朝代 西北 东北 南部 西南 台湾   
秦朝 派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  统一珠江流域,   设三郡     
两汉 BC60年设西域都护,东汉重设西域都护   武帝时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设郡    
三国    蜀国对西南的治理, 230年卫温率船队达夷洲   
隋朝 派人去西域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唐朝 设置安西、北庭都护府 设渤海、黑水都督府  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元朝    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的行政区域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   
清朝 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 设盛京、黑龙江、吉林三将军辖区  确立册封制度及设驻藏大臣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 

2、按地区分
(1)新疆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 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东北地区
   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归唐朝版图;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 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
   明: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清: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省级行政单位。
(2)东北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3)西南:云南
   西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
   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
   元:在云南设省。
   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帝在云 南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

(4)东南: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军浮海至夷洲,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去台湾的最早记录。
隋唐:称流求
  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球。
  清: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注意 台湾不同时代的称谓:三国至南北朝--夷洲;隋朝--流球;唐至元--琉球;明--小琉球;
  明末开始--台湾。

(5)西藏
  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元: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明: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
  清:顺治帝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3、注意西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来说是个很热、很敏感的问题。
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东
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  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
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杰出贡献
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民族首领和民族使者,他们顺应历史潮流,对本民族的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密切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杰出贡献。
1、鲜卑族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是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逐步接受在原封建文化,他在位其间,契丹还创制了文字。这些少数民族首领能顺应历史潮流,就会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党项族首领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当时,西夏还创制了文字。
4、女真首领金世宗,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有的地区遇到荒歉,政府便减免那里的租税。金世宗执政期间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5、张骞通西域使西域的经济文化同汉朝的交流得到加强,同时张骞也为促进西域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汉族的融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我们可以说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沟通西域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中西交往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6、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他在西域活动了30年,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而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7、文成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的许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来到吐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8、唐朝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出生入死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中日友好作出了积极贡献。
9、唐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认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要肯定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他们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张骞、班超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都历尽艰辛,他们的执着和奋斗精神,对青年一代有很大的教育价值;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促进祖国的发展和世界文明与和平的进步而努力学习、工作;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远大抱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主动地落实在行动上。

四、古代的民族政策
所谓民族政策是指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处理关系的策略。总的来说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但在有些王朝,有些开明皇帝在位期间也实行过一些开明的民族政策。
1、历史上的开明民族政策:
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对南中实行羁康政策。南中地区实际上已成为民族自治地区。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适应封建化的趋势,实行向先进的汉族学习的政策,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结果既巩固了统治,缓和了民族矛盾,又促进了统治民族的封建化。
唐朝中央政府承认周边各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干涉各族的内政,各民族的地方官吏由本族的统治者担任。唐政府对少数民族首领册封很多。许多民族地区实际上是唐政府的特别行政区。唐朝的民族政策:1、承认少数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合法存在。2、对少数民族不歧视甚至给予照顾。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4、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各少数民族自行处理内部事务。这在我国封建社会是空前开明的民族政策。
947年契丹改辽后,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便决定“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辽境内南北不同的统治政策,这实质上是古代的“一国两制”。

思考:汉武帝和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哪些相似之处?产生了什么影响?”
·汉武帝
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前119年,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道深入蒙古大漠,大败匈奴兵。这次战役具有决定意义。此后,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
前138和前119年,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此,汉朝同西域往来频繁,人员、物产、技术不断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密切了各族关系。
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唐太宗
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太宗派兵大败东突厥军,俘其首领颉利可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
为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管理,唐太宗时设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阿姆河流域。
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结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共同:
两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都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辖。

思考:试比较唐、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和金城两公主入藏。
·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在少数民族的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的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取得边境相对安宁。两宋在对辽、夏、金的关系中普遍存在上述状况。
·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弛,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

思考:元朝和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表现出哪些共同点?试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历史上的民族压迫政策:
西晋王朝对内迁各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逼迫内迁各族人民纳税、当兵,甚至将之掠卖为奴隶,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规定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在民族压迫下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清兵入关后才过两年,政策就突变,开始强制推行一些民族压迫政策。其中主要有“剃发、衣冠、圈地、投充、逃人”五事,在战争中还多次发生屠城之事。

思考: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是否表明其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成四等,他们的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这是否表明元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实际上,汉族地主也能担任官职,广占土地。而蒙古族贫民也有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的。蒙古贵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同理,清朝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其社会主要矛盾也是阶级矛盾。可见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3、认识:
运用主现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古代开明民族政策。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古代开明的民族政策。
运用现象和本质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压迫政策的本质是阶级压迫。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三项原则。
尽早解决台湾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势力,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

五、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相互交往
1、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成了各少数民族的进入农耕经济、建立政权、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A.秦汉时期,边疆得以开发,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秦在越族设置郡,迁徒中原人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随之传人;西汉张赛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汉朝丝织品和铁器,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丝绸之路形成。   
B.魏晋南北朝时期,五族内迁,各族频繁交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逐渐改变原来的游牧生活,学会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改革后,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隋唐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进一步发展,民族间交往空前频繁。回纪族用马匹和皮毛交换汉族的丝和茶;粟末靺鞨派人到长安学习,带回汉文书籍;南诏在内地影响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文成公主去吐蕃后,带去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的书籍。
D.宋元时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边疆经济进一步开发。契丹族从唐末开始就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建筑城郭和房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契丹统一后,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澶渊之盟后,辽宋间开展贸易、技术、文化交往,契丹族学到制瓷、印刷技术;党项族建立西夏后,元吴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任用一些汉族人做官,创制了文字;女真族ll世纪时进入农耕和定居生活,能够冶铁和铸造铁制工具、农具。   
E.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前期,建州女真从贸易中得到汉族的铁器、粮食、盐、丝织品,明朝后期建立后金(清)。

2、在民族交往中,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丰富了汉族人民生活,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中外交通的沟通,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A.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西汉通西域后,传人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种子;北朝时汉族人民学到了兄弟民族畜牧业经验,《齐民要术》还总结了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经验;唐朝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频繁,回鹘的马匹、皮毛,渤海的貂皮、海东青、人参、马、铜等传入;辽宋和议后,边境榷场成为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汉族在贸易中得到羊、马、骆驼等;元朝黄道婆传播了黎族棉纺织技术,并改进工具,为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明代鞑靼蒙古的俺答汗与明和好后互市,双方交换各自所需的物品,建州女真也用马匹、韶皮、人参、珍珠等与汉族进行交换。
    B.丰富了汉族人民文化生活:西汉末年,佛教通过西域传人中国,唐朝时玄奘经西域到天竺(印度)学习佛经;北朝时北方民歌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为古代文学注入清新气息;《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包括北方游牧民族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之一。

六、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
1、关于民族战争问题。
(1)民族战争的原因
由于剥削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由于统治阶级的驱使和民族偏见的存在,我国历史上各民族间不仅存在着历史偏见、歧视、隔阂和矛盾,而且经常发生战争。
(2)战争性质:不要把民族内部的战争和反对外来侵略相混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
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3)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
民族之间的斗争因其复杂性,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掠夺战争,如:匈奴对秦汉的战争,契丹、女真、党项对宋的战争,蒙古对宋、明的战争、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政权之间的战争。
③民族征服、争霸战争,如:春秋战国争霸战争;楚汉战争;东汉末年军阀混战;383年淝水之战;唐末藩镇之间混战;五代十国各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1125年金灭辽;蒙古政权西征,11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这些战争造成社会动荡或国家分裂,广大人民群众被迫卷入战争,饱受战乱之苦,社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是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
③反对分裂割据、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的战争,如:唐朝初年,太宗大败东突厥的战争;1690年、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镇压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叛乱。这些战争平定了叛乱,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④反抗民族压迫与掠夺的战争,如:内迁五胡反抗西晋的起义;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迎击匈奴的白登山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12世纪初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率众抗辽;1129年韩世忠在黄天荡堵截金军的战争;1140年岳飞抗金的堰城大捷;1449年,于谦抵抗瓦剌进攻的北京保卫战。这些战争维护了边境安全,打击了少数民族贵族南下掠夺,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正义的、进步的战争。
⑤抵御外国异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1561年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台州九捷,俞大猷的抗倭斗争;1685年和1689年两次雅克萨反击战;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战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3)战争评价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古代的民族战争。任何民族的统治者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进行的战争都是进步的;各族人民为反抗剥削压迫而进行的斗争都是正义的。相反,民族政权之间为推行民族压迫掠夺而进行的战争,双方都是非正义的。
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在解决民族矛盾、促进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和非正义战争同样地要付出很大代价,最终遭受灾难的是各族人民。

思考:岳飞是民族英雄吗?秦桧是汉奸吗?
我们知道,金军大举南下入侵南宋,烧杀抢掠,给南宋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岳飞率领岳家军在抗金斗争中,收复了建康,在郾城大败兀术的主力骑兵,乘胜收复许多失地,使金军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可见岳飞是著名的抗金领袖,他的抗金活动抵御了女真族的掳掠,捍卫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与人民的愿望相一致,因而是正义的斗争,我们能不能就此说他是民族英雄?即是汉民族的英雄行不行呢?这就要我们准确理解民族英雄的含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民族英雄: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这里的民族是指中华民族,而不是指具体的某一民族,民以不能说他是民族英雄,同样文天祥虽领导了抗元斗争也不能算民族英雄。只有像抵御其他民族、国家侵略的英雄才是民族英雄,像林则徐、冯子材、丁汝昌。
秦桧是南宋的大奸臣,指使爪牙诬陷岳飞谋反,将他投入狱中,最后又杀害了岳飞。1141年,与金达成和议,大量出卖南宋主权与利益。秦桧是南宋的历史罪人。南宋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这些行径能否说明秦桧是个大汉奸?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汉奸原指汉族的败类,后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以此标准,秦桧也不能算汉奸。

秦攻南越是侵略战争吗?怎样评价民族战争?
秦始皇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征服南越的战争,这对南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破坏,这种战争是不是侵略战争?同前面对于民族英雄的界定一样,我国国内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相互间的战争当然不能算侵略与被侵略。那么应如何评价民族间的战争呢?首先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比如一些民族政权的征伐战争、掠夺战争给所到之处的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严重破坏了人们生产与生活,属于非正义战争,如辽与金攻宋、元、清南下征伐战争,都是这种类型;那些反征伐、反掠夺战争则属于正义战争,所以像岳飞、文天祥就应当充分肯定。其次,看战争的结果是否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与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比如秦征南越,在这里设置郡县加强有效统治,进行移民,传授先进和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促进了汉越的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所以我们又要加以肯定。

2、和平形态:各民族间的友好合作表现形式有
(1)政治上友好:
和亲:汉唐王朝和游牧民族君主和亲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白登之围后,汉与匈奴长期实行和亲政策;以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为代表的唐蕃和亲在历史上一直被传为佳话。
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行动,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用和平的方法进行交往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而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形式。
(2)边境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如西汉时,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也从内地得到丝织品和铁器,并学会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唐朝时,内地和渤海之间的交流频繁。北宋与辽、夏边境的榷场;明与鞑靼边境的互市。
(3)共同反抗黑暗统治:如东汉时羌族汉族人民联合反抗东汉统治的斗争、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等。这几次起义,虽然在高中教材中没有提及,但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中,教材上提到了汉族人民和各兄弟民族人民“在反抗各族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

七、正确认识古代民族关系
1、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以至于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民族统治者挑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矛盾也是阶级矛盾。

2、共同缔造论: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大、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汉族是主体,但不能忽视其它民族在祖国历史发展中所作的贡献。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他们对汉族也有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
(1)各族对祖国的开发
汉族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和中原地区;
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族先后开发了蒙古地区;
西域各族开发了西北地区;
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
高山族最先开发了台湾;
藏族的祖先吐蕃最先开发了西藏地区;
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最早开发了云南一带西南地区。
(2)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表现:
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另外各族人民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在技术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例如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就是汉族人民和江南各民族人民一道对江南的开发过程,北方的农民大量南迁,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还补充了的劳动力。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下,江南在南朝时开始赶上北方,到南宋时超过北方,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例如鲜卑族的民歌《敕勒歌》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3、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①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中国古籍常提到的“中国”即现在的中原地区是汉族分布的主要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水充足,湿润的土地,宜于农作物生长。这里是生聚着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居于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周边地区。这里是以高原、丘陵、大漠、森林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广阔地带,高寒亢旱,植被稀疏。生聚在边疆的民族因地理环境的束缚,只能以游牧、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步融合为游牧民族。
②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发生。
③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发动的。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

3、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狭隘地方民族主义。
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应该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认识民族问题。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都应该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反之则给以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不少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上对少数民族多有污蔑、丑化之词,要注意批判。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