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数量论:民生新闻在地方台的生存状态研究_江南影视艺术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20:22
News in the local Taiwan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state research
新闻编导系  高晶 
摘要】:在重新定义了的地方台概念下,“民生新闻”在经过了发展、稳定、趋于饱和的过程,显露了它自身特有的种种优势,同时在逐渐趋于模式化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中的缺憾。在通过了解、分析今天民生新闻在地方电视台的生存状态后,归纳出地方台民生新闻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关键词民生新闻  地方台  新语境  责任
一、引言
 
当前媒体行业,特别是电视台,面临的形式可谓:群雄逐鹿、狼烟四起。
    号称媒体“巨无霸”的中央电视台与全国30多家的省级卫视,在占据了大事件新闻采访权和卫星转播权以后,大肆侵入地方,与各个地方电视台抢夺收视率、抢夺广告市场。
面对这样的残酷竞争和强烈冲击,地方台创新观念、独辟蹊径——从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到成都台的《今晚800》;再到2002年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依靠着民生新闻的独特定位,地方台成功的与强势媒体争夺受众群体。
对于“民生新闻”的定义,相信不需要过多的去解释,因为从它首次露面在电视观众面前,对与它内涵的讨论就不断的在进行。本次论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从“地方台”的角度去谈一谈如何来利用民生新闻作为电视台的“基本”,分析其成功之道和禁忌,对其优势和缺憾作一个梳理,对地方台这一“民生新闻”定位的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二、民生新闻所在“地方台”的新语境解释
地方台这个概念,由于人们的给予的语境不同,而反映出的概念也不相同。在这里,我所说的并不是狭隘的指各个由于行政区域而划分的各个城市电视台,而是以关注具体地区生活、发展动态的频道,它们并不局限与各个地级市的城市频道。因此,我觉得“地方台”这个名词在这样的语境下,将是带有以下一系列的特质的频道:存在于各自所关注的特定区域中,带有当地性的文化特质,因而也各有风格,在表现形式上也各不相同。那么“地方”就成了一个约束电视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模具。
现在我们回到开始我们谈到的话题:为什么民生新闻在地方台发展的如此的如火如荼?
记得美国著名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丹拉瑟曾经提出过“后院篱笆原则”(Back-fence principle),意思是说:两个家庭主妇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的时候谈及的话题往往是她们一天或是最近一段时间内最感兴趣的话题。而最能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莫过于她们身边之事,也就是本地的最新的、最贴近百姓的新闻。在中国,民生新闻最根本的一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依靠“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来拉近电视与电视观众的距离。
那么,不难理解为什么民生新闻会在地方台发展的如此的形式大好了。
 
三、民生新闻在地方台发展的优势
1.民生新闻的本土化特征使地方台获得竞争力
由于电视受到政治、覆盖面等因素限制,在不具备大事件新闻采访权的情况下,地方台将新闻重点放在当地,要想吸引受众的目光,必须产生新的定位。本土化是地方台唯一有别于省台和中央台的优势所在。[1]依靠地域特质,孕生当地、本土化的民生新闻是地方台的出路。因此,民生新闻也为各个地方台电视台视为发展之根本。事实上,强调地域性也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的竞争手段和价值体现,如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山东台的《民生直通车》、浙江台的《阿六头说新闻》都是以省会城市作为新闻报道的范围;扬州台的《今日生活》、《关注》;无锡台的《民生直通车》、《今晚60分》;苏州台的《天天山海经》都是以电视台所在地的城市作为新闻报道范围的。
2.民生新闻的贴近性获得民众认可
和大一统的央视、高高在上的卫视相比,地方台具有最贴近民众的优势。如何贴近民众?“要贴近民众,就要关注民众;服务民众,就是关心民众。”。由于地方台把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民众身上,依靠民生新闻去关心民众、去服务民众,做到贴近民众。而越贴近越为民众服务,越为民众服务越贴近民众,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因此地方台也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可。
3.民生新闻具有充满人文化的特质
充满人文化的特质,相信也是民生新闻能够在地方台火速窜红的“助燃剂”。在强调了“口语化”、“人文化”、“家常化”之后,民生新闻,由原来的“播”改为现在的“说”、“评”,原汁原味的百姓话语,让百姓听起来倍感亲切。这样的举动再次拉近了与电视受众之间的距离。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孟飞那一口的南京话、扬州台《今日生活》主持人“小陆子”那略带扬州曲艺的腔调、山东齐鲁台的《拉呱》主持人“小么哥”那地道的济南话,无一不让当地观众喜爱。
 
综上所述,可见民生新闻成为了地方台立足脚跟,获取受众的至尊法宝。但是在电视业内,却有学者对其进行了批评,并且在全国各地的民生新闻上台之后,为数不少的民生新闻栏目出现收视率下滑现象。那么从兴起时的辉煌,到现在的被批判,地方台的民生新闻也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四、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显露的缺憾
1.为获得收视率民生新闻走低俗化路线
首先,由于受到“收视率”的影响,民生新闻在采编的时候,不断的为了追求高收视率而迎合观众走低俗化路线。通过暴力、血腥、性、隐私等缺乏理性的内容吸引观众,煽情、猎奇成为不少民生新闻的主要元素。无锡电视台2008年10月份《今晚60分》中的一档节目,对于报道一件受害人举报自己妻子因被某老板包养并被人发现后自杀的事件中,私自暴光被举报老板的工厂、私人住宅,而引起了不必要的纠纷。扬州电视台某民生新闻栏目中对一起高邮市某小学教师强暴未成年女学生案件的报道中,不顾《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等法律的约束、和受害人小女孩的个人权利,在没有对未成年的受害人进行画面处理的情况下,将受害人被强暴细节的采访公布出来,从而导致重大影响。这样的由于将重点放在血腥暴力上的民生新闻虽然能在“收视率”上微微赢得一点市场,却导致观众对整个节目低俗的评价,甚至出现个别报道“畸形”的现象——捕风捉影、制造卖点,背离新闻原则。一些民生新闻节目为了一味地吸引观众眼球和追求高收视率,甚至违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原则。例如:南京地区某民生新闻栏目记者,安排熟人在闹市区假装晕倒,引发话题,进行报道等。
卖弄噱头,迎合某些人的低俗心理,片面追求收视率,是新闻媒体对自身的放纵。无论是捕风捉影还是制造卖点,都是在对媒体的公信力的考验。这对以民生取胜的民生新闻栏目更是如此,如果民生新闻节目一旦因此失去民心,那还有什么高的收视率可言?
2.民生新闻雷同化现象严重
其次,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地方台对于新闻事件的线索往往表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在同一个地域多个电视台的地区,新闻事件的“雷同化”、“同质化”更为严重。例如在南京地区,同为民生新闻的节目就有很多:除了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在大火特火的同时,利用收视特点,衍生的姊妹栏目《绝对现场》外;同在南京地区,其他频道类似的节目还有《直播南京》、《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标点》、《法制现场》、《社会广角》等等。
同样在其他省份、城市,相比南京地区,类似的同一地区多个民生新闻相竞争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也屡见不鲜,在安徽台就有《直播合肥》和《第一时间》相抗衡;在成都就形成《成都全接触》和《第一现场》、《直播60分》、《绝对贴近》共同争夺市场的局面。
那么,对于这样同一地区,有多家媒体同时进行民生新闻题材报道,分抢新闻资源。往往为了满足类似《南京零距离》大时段报道的形式而滥竽充数,对“民生”的概念狭窄化,节目中一味的碓砌生活琐事,如邻里纠纷、施工装修、交通事故、节假出游等,这些新闻并不是偶尔出现在某一天的节目中,而是长期地、不断地被报道,日益成为民生新闻节目的主角。这样体裁重复、事件相似、人物雷同的新闻,在不同的频道常常能够看到。例如:开春时住宅区发现迁徙鸟类、黑中介单位欺骗大学生、某路段施工水管爆裂交通不能正常运行等新闻内容就不止一次的被《南京零距离》、《服务到家》报道过。
其实,民生新闻的线索,除了以上的内容外,还可以涵盖政策服务、生活资讯等内容,例如:《南京零距离》中也包含了一些类似《孟非读报》、《小璐说天气》的资讯版块;而对于同一个新闻线索,采取不同的视点、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思维方式进行报道,不仅不会重复,往往会是一篇优秀的报道。
3.民生新闻栏目越俎代庖扮演专职部门
由于民生新闻关注民生,常常通过舆论监督,关注百姓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时常促使相关部门解决不少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在媒体因帮助百姓而沾沾自喜的同时,老百姓也产生了一种“有事情找媒体”的错误观点。因此媒体越俎代庖的事情时有发生,充当警察、法官、裁判等角色而忘记自己原本的“信息传输”和“交流”的功能。
在南京,由于《南京零距离》的火热,其中的新闻报道也成为老百姓相互议论的热门话题,大家无论是碰到大事还是小事都希望找《南京零距离》去要个道理、讨个说法,不少本应该由专职部门来解决的事情,市民往往会先通过先让媒体出面的形式来进行解决。如:某路段由于施工将水管挖裂,水柱冲天,一般情况下,应该直接向自来水公司报修,而往往市民的做法是先向媒体投诉,待媒体将新闻画面拍摄完毕后,再报修,甚至是出现“记者于是拨通了市自来水公司的维修热线”的情况,这种越俎代庖的事件许多媒体还不够重视,尤其是“在记者的调解下,某某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这种刺耳的解说,仍然能在新闻中听见。
4.民生新闻的预设立场容易缺失公信力
还有,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报道,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常常出现“一边倒”或“两边推”的情况,将自己的预设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取舍的情况在民生新闻栏目中并不少见。这不仅是一种幼稚的表现,更容易让媒体的公信力缺失。
一些记者见到了消费投诉就立刻想到“假冒伪劣、黑心商家”的大帽子,而不愿对其它的当事人进行实地采访;见到弱势者只会哀其不幸,而将其不幸的责任一味推给社会。这些都是市民话语中主观化、非理性化、平面化的表现。这样的新闻不但不能对舆论进行引导,只会将问题简单化,而将社会利益推向对立。
在对于新闻线索主要依靠热线投诉的民生新闻来说,不少新闻在对于家庭、个人纠纷等问题上由于并不能做到帮助解决,而采取对问题双方进行冷漠的记录;暴露、挖掘人的丑态;或是在当事人身上寻找娱乐元素,从而使得观众觉得双方都是新闻记者摄像机前的小丑,而让观众觉得心冷,如此下去原本打算向节目反映问题的热心观众也将不会拨打热线了。例如无锡电视台《今晚60分》的《都市热线》就是此类的节目,而节目主持人文莉在对于这样的新闻,往往在结束的时候会提出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帮助当事人分析处理的方法、指出事情的出路,这样的节目才能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在对于一些电视台确实没有办法帮忙的投诉问题上,用滚动字幕的方式,给出主持人文莉个人对此事的看法,这样不仅能够真正意义上对老百姓起到帮助作用,同时还是对栏目本身品牌的一种宣传。
那么作为民生新闻,要怎样才能在继续发扬优点的同时,避免缺点的出现呢?
我个人认为是可以避免这些缺点的。
除了要端正一个新闻记者本质态度的基础、有一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的心外,更重要的是真真理解民生新闻的作用。
 
五、民生新闻在地方台应该承担的责任
的确,民生新闻当初在出现的时候,是地级台和央视、卫视竞争的产物,而有雏形发展到今天这样有具体规模、准确定位的情况下,无形中,民生新闻有了它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1.民生新闻要成为一个客观的呈现媒介
作为地方台的民生新闻,它的主体是民生,是地方内的广大市民。那么在长期的新闻报道、民情体察的过程中,客观的对民众行为规范、民众利益、社会道德标准、阶层状态的一种呈现和公开展示。
1.1民生新闻为政府分担责任
在这样的要求下,民生新闻将与普通的公共新闻意义不同。它将处于民众、政党之间,形成一个中间层,上代政府分忧,下为百姓办事,民生新闻在这样一个状态下,要比民众和政党的直接关系更加的和谐。对于政府而言,民生新闻是将民众直接引入集团利益较量过程中来,让百姓为主体,体现政策上的“人民为主”。
1.2民生新闻为民众传达民意
对于民众而言,民生新闻还要担负起引发舆论的责任,引发民众对文化、环境、政策的讨论,使得民众能够积极的讨论、参与到地方领域内的对于舆论本体的讨论过程中去。例如《南京领距离》每期的观众短信投票讨论时事话题等。
2.民生新闻要树立品牌意识
其次,作为地方台的主推内容,民生新闻还要担当起地方形象的使者的责任,也就是民生新闻要具有品牌意识。
当今的社会,竞争必然依靠品牌,媒体的竞争也是如此。若要想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生存下去,首先就要创出自己的品牌。电视竞争正在向一个新的竞争方式发展——品牌。向商品一样,电视节目的品牌概念毫不逊色与其他商品。民生新闻在现在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势态,其具有商品性的品牌特性应该被重视起来,它包括到三个层面:首先是知名度;其次,要具有相对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最后,还要具有相对稳定的质量和标准。电视节目的品牌是一种汇聚了竞争力、吸引力和信任度的特殊能量。电视节目能够借助这样的力量,吸引住一定数量的观众群,并在长时期内赢得观众的信任,使自我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占据特有的位置。民生新闻如果能将品牌概念深入节目制作,那么将会给民生新闻节目本身甚至栏目所在的地方电视台带来无法估量的收益。
从文化的角度看,电视节目的品牌是电视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从市场的角度看,它是电视产业的拳头产品;从观众角度说,它是观众心目中值得信赖、能给自己带来较大收益的消费对象。
民生新闻节目想要能担当的起地方台的“经营之本”,必须加快品牌的建设,持续长久的发展。打造概念化、框架化、模式化、定型化的栏目,发掘形象亮眼、内涵丰富、亲和力强、感性理性兼备的主持人,同时还要不断改革创新,这才是民生新闻在地方电视台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六、结语
 
    民生新闻的本质是贴近民众,报道其生存和发展的情况,因此,民生新闻应该使受众认可,获得民众的公信力是前提,承担一定的责任才是目的,也是民生新闻在地方台生存发展的终极价值和意义。民生新闻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国社会进步,走向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表象之一,而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缺憾,是民生新闻当前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不断的思考、尝试和探索中,作为地方台的战略定位,民生新闻依然会奋然前行。
 
七、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李幸:《大众立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70页
 
【参考文献】
[1] 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现代传播》2003年第2期
[2] 景志刚:《我们改变了什么?》,《视听界》2004年第1期
[3] 朱雯:《从“民生新闻”现象看传播理念之嬗变》,紫金网,2004年4月5日
[4] 樊伟:《著名主持人丹—拉瑟谈“后院篱笆原则”》,
中国播音主持网,2006年10月30日
[5] 吴信训:《都市新闻传播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于文、王宝亮:《民生新闻与“三贴近”》,人民网,2007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