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奥特曼目录:微观的世界很精彩:微距摄影管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2 09:56:01
微距摄影以肉眼通常难以达到的视角观察世界,描摹出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深受摄影爱好者喜爱,很多朋友想尝试微距摄影,为此我们搜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汇集成此文。
本文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微距的世界很精彩——迪派网友微距摄影作品欣赏 微距摄影的概念 对配置DSLR微距系统的一点理解与心得 镜头倒接拍微距 微距摄影注意事项 植物微距摄影高手秘技
接下来,我们还将为大家搜集整理一些有关微距摄影器材的更多知识,敬请关注迪派学院频道的更新。
一、微距的世界很精彩——迪派网友微距摄影作品欣赏
【本节图片均选自迪派论坛网友,在图片上点击可访问原帖】


摄影:218 相机:尼康D200 镜头:60mm 微距

摄影:一剑飘红 相机:佳能EOS 30D 镜头:105mm微距

摄影:atownman 相机:尼康 D70s 镜头:适马70-300mm/F4-5.6 微距

摄影:溺色之徒 相机:尼康 D200 镜头:ZF25

摄影:班门弄斧 相机:索尼 DSC-T7


摄影:佚名 器材:不详

摄影:溺色之徒 器材:不详

摄影:夜W眠 器材:不详


摄影:夜W眠 相机:富士S2 Pro 镜头:不详

摄影:色游子 相机:尼康 D80 镜头:150mm微距

摄影:白夜色影 器材:不详

摄影:yvlin 器材:诺基亚 N95 手机
二、微距摄影的概念
在摄影中,涉及到一个放大率的概念,这个概念与影像的复制比率有关。
复制比率是被摄体实际大小与影像大小之间的数字关系,通常用冒号两边的数字来表示: [影像大小] : [被摄体实际大小]
通常将左边或者右边的任何一个数字归为1,一般表示为:1 : X / X : 1,前者含义是[被摄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X倍;后者含义是[影象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X倍。
比如标记为: 1:10:表示被摄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10倍,或者说影象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1/10;
1:1:表示被摄体实际大小等于影像大小。
一般当放大率在1:10以上时就被成为微距摄影了。
根据放大率,微距摄影可以细分成近距摄影和超近距摄影,这个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的定义是:
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摄影:1:1~6:1;
超过此倍率,就开始进入了显微摄影的范围了。
在胶片摄影时代,由于胶片上的影像可以精确测量大小,微距的定义还可以比较清晰,但在数码摄影时代,由于用户无法知道图像传感器的精确尺寸,所以影像大小就成了一个“虚”的概念,微距的定义也相对模糊了,一般而言,常规拍摄的对焦距离一般在0.5米以外,则对焦在0.5米以内被看作是微距摄影,当然,用长焦微距镜头拍摄时,仍沿用放大率的界定,不根据对焦距离判断。
在传统摄影时代,小型旁轴相机由于近距离拍摄时的取景视差,很难用于微距摄影,而小型数码相机在这方面反而有一些天生的优势:由于采用LCD或EVF取景,取景没有误差;由于自动对焦和成像使用的是同一个图像传感器,微距对焦可以比单反更精确。所以很多小型数码相机很适合进行微距拍摄。但多数小型数码相机在微距摄影方面也有致命的不足:图像传感器物理面积太小、附件和配件不够丰富,以致放大比和成像质量都有很大限制,所以,高质量的微距摄影仍需要用单反系统来完成。
三、对配置DSLR微距系统的一点理解与心得
作者:真正的猛士 原帖地址:http://bbs.dpnet.com.cn/bbs/……1135755
数字时代,科技进步的速度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相机的进步亦是如此,带给我们更高的性能,带给我们更低的价格,带给我们更多的期待——加上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用一部真正高性能的相机记录我们身边的美丽,对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梦,而是近在眼前的现实。
如果你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数码相机,对于生态微距摄影有着特殊的爱好,又急于想用大威力的DSLR来武装自己,那么我想这段文字对你一定会有一些帮助。
1.关于你的预算:
首先,请记住,DSLR是昂贵的,即便现在千万像素的机身只要4500左右就能搞定,以DSLR为依托的微距系统也将会是十分昂贵的,依我的经验,你最少应该准备15kRMB来配置你的系统,如果有20kRMB的话,则会更好。
2.DSLR是神:
怎么说呢,虽然照片的水平更多的体现在“镜头后面的头”,尽管器材不应该是拍好片子的唯一保证,尽管我们不应该迷信DSLR,但我觉得DSLR仍然是神。

DSLR是神,所以侍奉DSLR很麻烦,你需要背着沉重的他跋山涉水;你需要小心翼翼的保养他;你需要使用他的时候,恐怕得花上几分钟时间请他从包里出来;你使用完毕,恐怕又得花上几分钟时间把它送回包里去;把沉重的神挂在脖子上,你会时常觉得被勒得大气不敢出;拿着神,如果照不好照片,你还可能会被别人嘲笑;带着神,跟别人旅游,你可能经常掉队,经常拉大家的后腿,结果,你大概就经常只能和同样带着神的人一起玩了;你还需要为神买各种附件;需要为神配一部高性能的电脑……
所以,如果你真的决定上DSLR,真的决定把神请回家,请再多考虑考虑吧,你是否真的愿意为了神而牺牲自己。
3.机身——你真的决定请神回家,那就让我们来谈谈不同的神吧:
首先,这是千万像素的时代,除非经费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个人无论如何还是不推荐请600万像素的神回家的。
神的种类很多,有尼神,佳神,奥神,索神,宾神,或者松神,星神,甚至莱神,哈神……一般地说,我还是建议大家请尼神和佳神回家,因为他们的镜头群和配件群更大,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因为拥有这些神的人也很多,你可以很方便地借花献神(佛);因为这两家神的购买和维修比起其它的神要方便许多。

神通常分为低、中、高三档,高档的神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比如1Ds MarkII、Mark III,比如D3、D2xs之类的,他们通常十分硕大,十分沉重,十分高像素,十分高性能,十分耐用,当然更是一百二十分的昂贵……
中档的神目前主要是30D、40D、D200、D300(这个还要等几天上市),他们通常具有金属的身体,具有一大堆按钮,10万次的快门寿命,和1000万左右的像素。价格大概会在10000左右的样子(30D、40D大概6、7千就能拿下)
低档的神,有D80、400D(这两个也还不算太低)、D40x、D40、350D等等,价格一般在5、6千,具有3-5万次的快门寿命,塑料身体。
我用的是尼神,所以在这里,我打算以中档偏低,低档偏中的D80神为例,谈谈怎么配置你的微距系统。
4.镜头——给你的DSLR配上明亮清晰的大眼睛吧:
神来神去的说多了,自己也觉得别扭,还是换回正常的名称吧。一套DSLR的微距系统,我想,你大概至少需要两只镜头——当然只要一支微距头也未尝不可,不过,当别人发现,你的硕大相机只能拿来拍摄花草、昆虫,连拍个风景、留念都十分困难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觉得你十分奇怪。
这样,镜头的配置就明确了,一支标变——也就是一支日常用标准变焦头,加上一支微距镜头,基本上就比较合适了。如果你购买D80,可以考虑用套机的18-135mm镜头,毕竟比较便宜,成像也算不错,拥有27mm的广角,和最长相当于202.5mm的焦距,基本上日常生活的题材就都能应付了。
微距镜头应该按照你喜爱的题材来选择,一般的微距镜头,有50mm,100mm,150-200mm这么三个级别,我分别称之为短焦微距,中焦微距,长焦微距。短焦微距的工作距离(就是实现同等放大倍率时,镜头前端离被摄主体的距离)短,大概1:1放大(也就是最大放大)时,会有个3、4厘米的样子;中焦微距的工作距离长些,大概会在5-10cm左右,带延伸桶的镜头,比如腾龙的sp90 或者适马的105微距,1:1放大时工作距离就在6、7cm的样子;而尼康的105f2.8vr和佳能的百微这类对焦时不伸长的镜头,就会有长一些的工作距离(我没用过,估计会是12-15cm左右);长焦微距头当然工作距离也长,比如相当普及的sigma150微,1:1工作距离大概是20cm的样子,180微则会有24cm左右,尼康还有一支200F4微,1:1工作距离记得是26cm。
那么,选什么微距头呢。首先,短焦微距在野外是非常不实用的,工作距离太短,即使是拍植物,也难免会影响到布光;中焦微距镜头相对比较便宜,但工作距离仍然不长,如果很少拍昆虫,主要用来拍摄植物,这样的距离也算就够用了。而且,通常镜头的焦距取倒数,得到的就是你使用该镜头时的安全快门,越长的镜头就越容易因为快门速度不足而导致虚片,微距拍摄时更是如此,因此,如果你不怎么拍摄昆虫,买个中焦微距头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你酷爱拍摄昆虫,为了不因为凑太近而吓跑虫子,还是得装备长焦微距头。


有些微距头在1:1工作时,延伸桶要伸出来,比如SP90,标称最近对焦距离是29cm,减掉镜头末端离CCD平面的3公分多,减掉镜头的9.7cm,减掉伸长的9cm,也就剩下6cm真正的工作距离了,这样的工作距离,肯定不方便拿来拍摄虫子,如果再加上遮光罩,连布光都会很困难。
长焦微距头,除了提供相当大的工作距离外,由于长焦微距头的视角很窄,还具有方便控制背景、避开杂物的好处。主要的长焦微距镜头有佳能180L微距,价格上万;有尼康200f4微距,价格9900;副厂的只有适马和腾龙比较常见,两个厂都有180mm微距的产品,还有适马150微距,前两个一个6000多(适马),一个差不多8000(腾龙),而适马150mm微距只卖4500元,相对还是比较超值的。所以,长焦微距,我推荐适马150mm微距,价格便宜,工作距离也很少有不够用的时候。

干这样的活儿,你肯定希望工作距离尽可能长长的,这方面,150mm微距还是能够让人满意的。
5.有了机身镜头,你还需要——闪光灯:
闪光灯,接近2000块钱的东西,就只会闪一闪,值得买吗?我敢肯定的告诉你,值!
微距拍摄中,外置闪光灯有几个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需要闪光的场景,安装在机顶的外置灯能够从较高的位置发光,保证在最近距离摄影时,闪光的光线也不会被镜头挡住,而如果你使用长焦微距,并且进行1:1的近拍,机器自带的闪灯基本就是一个废物了;另一方面,闪光灯可以很好地进行补光,使得被摄物体即使在光线不佳时,也能表现得有质感,有光泽;第三,将闪光输出调整到-1.0EV,测光也调整到-1.0EV,便可以达成现场光和闪光的1:1混合,这样做可以提升一倍的快门速度,减少虚片的风险,也能使背景亮度降低一些,同时又不至于漆黑一片。


闪光灯与现场光的混合,能够消除直射阳光带来的强烈反差(其实,两张片子都开了闪,只不过第一张中闪光灯没有调好角度而没有照到主体。
尼康的闪灯我推荐SB600,一般市价是1700,这款灯的功能相当全面,包括变焦、广角输出、跳灯、手动输出、无线ttl控制等等。比起功能类似的佳能430EX,可要便宜多了。

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微距摄影专用的环形闪光灯,但这种闪光灯只能用于微距摄影,如果你不是专业做微距摄影或者钱对你来说只是数字概念,还是不要考虑了。
6.三脚架和各种附件
为什么DSLR的微距系统价格不菲?让我们看看你需要购置的附件吧!
吹气球,用来吹走感光元件以及镜头上的灰尘(微距拍摄时,镜头上的灰尘会对成像有明显影响),瑞士产的A&F相对比较好,大概要80块钱。 一块擦镜布,最好是3M的那种擦液晶屏幕的“魔布”,就算20块钱。 两块UV镜用来保护镜头,买两块hoya的,大概要150。 一块备用电池,原厂的大概会要300-400块。 一个相机包,我推荐赛富图的M7L,大概要530块,下面可以装相机,上面可以装衣物和食品,有非常舒适透气的“钢网”背负,结实,容量也很大,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合野外拍摄的。 如果预算紧张,也可以考虑稍大些的单肩包,比如乐摄宝的Nova3,大约300块,国产的赛富图大概能便宜一半。不过,单肩包并不适合野外拍摄,因为你总需要腾出一只手扶着它。 储存卡,2g怎么说也不算多吧,大概要160块钱左右
然后就是关于三脚架,实际上拍摄昆虫时,我是很少有机会使用三脚架的,使用三脚架虽然能够让人更自由更放心地使用自然光,但三脚架也会大量地剥夺你的拍摄机会,拖慢速度,吓跑昆虫……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三脚架还是十分必要的东西,尤其是拍摄植物,它能够帮助你认真地思考和构图,让你在林下的幽暗环境中从容地拍摄而不用五体投地以求得稳定地持机;外出旅游时,你一定喜欢记录美丽的风光,尤其是晨昏时段的绚丽天象,三脚架可以让你放心地拍摄,并帮助你进行后期的曝光包围合成(HDR),而没有三脚架,你就只能痛苦地提升感光度了……
为了方便微距拍摄,你需要一款能够进行低角度拍摄的三角架——别拿那些能够倒置中柱的架子说事儿,我的架子就能倒置中柱,我试着用过两次,构图、定位、对焦都无比别扭,没有一点实用性。能进行微距拍摄的架子中,我觉得,金钟的恋山族系列脚架就是不错的选择,我用的是R5A,架子大概500多就能搞定,配一个云台,估计也就700块。恋山族系列最大的特色是支持大开度,并可以把中柱拆成两段,用短的进行低角度拍摄,三节设计的R5A,稳定性可以接受,加上普通的球台,重量也不会超过2KG,算是相当轻便了。
7.让我们来算算总账
机身加套头,8350 微距头,4500 闪灯,1700 附件,1000 三脚架,700
总共是16250大洋……,这还没算上开发票的5%呢!这样算下来,要是想请中档的神回家,没有20k的预算,则几乎是不可能的。
8.关于我的系统
除了上面的一些东西,我还为自己的系统配置过直角取景器、50f1.8标头、72-52mm双阳环、DIY的闪光灯连线和支架、万向调节夹、快门线等等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下来,再回过头看,我发现,这些器材中有不少是因为中毒而配置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其实,微距拍摄(尤其是户外拍摄),最重要的还是系统的简洁易用与可靠性,以及你对器材的熟悉和习惯(比方说,我爱用直角取景器,dreamman大侠就不爱用)。
早期的装备:

后来的使用证明,台灯脖子式支架和快门线都不怎么实用,无线闪光虽然好,但可靠性还是不如ttl连线的。
现在的装备:

可以用50f1.8反接,用云台和ttl连线diy的支架可以让闪光灯伸到前面,实现John Shaw所说的“更具立体感的30度顶光照明”。当然,这个diy的支架不怎么结实,很快,我便发现,常规的拍摄中,还是直接把闪灯装在机顶更实用。
短头反接长头的微距:

一种蝽的卵和刚刚破卵一龄若虫,小家伙们似乎还不太舍得离开家呢……
卵的直径大约1mm
仍在摸索中,以目前的状态,高放大率的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似乎这正是大片幅拍微距的缺陷了 。

不知什么蝴蝶的卵,直径也就0.5mm,这是原片的缩图,
这已经是目前我的器材能放大的极限了

100%显示的时候,这样的效果,实在让人沮丧极了!
限于我们感官的能力,微观世界,总是不那么容易让人接近;而也正因为如此,微观世界中才隐藏了更多的美丽与乐趣。现在,我们的技术发展了,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也都大大提升了,微观世界的美丽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发现。快拿起你的相机去发现和记录这奇妙的微距世界吧,还有什么比起发现美丽的事物更能激动人心呢!
四、镜头倒接拍微距
【本节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原图片作者不详】
顾名思义,“镜头倒接”就是将镜头反向,将原来的镜头外端连接到机身上,原镜头接口端对着被摄物体。由于镜头光路反向,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放大比,是获得微距效果的“廉价”方式。
要将镜头反接到机身上,需要一些附件,就是特制的接环。本节以尼康D70s机身,反接尼康50mm标头为例说明镜头反接的方法。

反接镜头所要用到的附件——转接环


BR-2A:用来连接机身和想要倒接的镜头。它的一侧是尼康F卡口(公头),可以扣入尼康机身,另一侧是52mm的螺纹(公头),可以链接镜头滤镜接口。它仅能倒接口径为52mm的镜头,而其它口径的镜头需要再经转接。


BR3的作用与BR-2A它的两侧也分别是尼康F卡口和52mm螺纹,但都是母头,卡口侧用于链接镜头,螺纹侧可再链接其它镜片。

将BR-2A卡入D70s机身

将50mm标头倒接到BR-2A上

将BR3卡接到镜头原接口位置

可以再加UV镜等

最终的结构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UV镜可以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但由于微距拍摄时对焦距离很近,UV镜可能影响成像效果,所以建议在拍摄时去掉UV镜。
附:使用BR-2A倒接镜头时,不同焦距镜头的放大倍率
AF Nikkor 20mm F2.8D 3.4x
AF Nikkor 24mm F2.8D 2.5x
AF Nikkor 28mm F2.8D 2.0x
AF Nikkor 35mm F2D 1.4x
AF Nikkor 50mm F1.8D 1x
AF Nikkor 50mm F1.4D 1x
五、微距摄影注意事项
【本节转载自PConline 作者:christine】
用同一套设备,不同拍摄者获得结果也不同。对于微距摄影来说,你花的功夫越大,得到的结果就越好。下面这些小技巧也许可以帮助你提高照片的质量。
(1)克服风的影响:
微距摄影最大的敌人莫过于风。拍微距的时候你会惊异地发现,即使所谓无风的天气也不是那么平静,诡异的空气波动总是在你按动快门的那一刻出现。有时候你用皮肤无法感受到的小风却可以在取景器中真切地看到。而就这一点点小风就可以把你的惊世杰作变成平庸的照片。
克服风的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说几乎没有完全有效的办法。首先,尽量选择正确的天气和时间进行拍摄。如果正好赶上刮好几级的大风,最好还是趁早收拾收拾回家吧。一般来说,一天当中风速最小的时间段是在清晨,太阳出来之前效果最好。太阳升起后,即使没有风,空气受热后也会在小区域内产生气流。傍晚是一天当中第二个最好的时机,风速一般也不大,但是不如早晨效果好。清晨和傍晚还是拍摄昆虫的最佳时机,因为昆虫需要太阳的热量保持能量,早晚时分它们的活动能力比较弱,有利于拍摄。
除了选择正确的时机,还可以通过一些小附件来减小风的影响,比如Wimberley公司生产的Plamp(Plant Clamp)。简单地说这个附件就是一个用塑料制成的短臂,一端有特殊设计的夹子用于固定被摄物,另一端可以固定在三脚架或者其它固定物上。短臂的方向可以任意调解。使用这类附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连接好夹子和三脚架后,不要随意移动三脚架,否则会拉坏连在一起的被摄物。在有微风的情况下,Plamp的作用比较明显,特别是对于高茎的植物或者栖息在上面的昆虫。Plamp通常可以让拍摄者降低1-2档快门速度,这样就可以使用更小的光圈以获得足够的景深。
除此之外以前还看到过有人介绍:利用自制的半透明塑料帐篷把整个布景遮起来,拍摄者和设备都在帐内操作,估计效果应该不错,不过没几个人愿意费那么大的周折,更何况拍摄一些特定的题材也并不适合。
其实克服风的影响最有效的办法是等待,按照我的经验,一般的小风总会有瞬间宁静的时候,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总能找到恰当的时刻按动快门。正巧,前几天翻看John Shaw’s Closeups in Nature,作者在其中一张片子的题注里提到,他在Texas拍摄时便有自称摄影师的路人劝说他:Texas永远没有风停的时刻,所以拍摄微距应该在正午进行,并使用较快的速度。
还有一个解决办法是使用连拍功能,前面说过,微风总会有瞬间的宁静的时刻,同样道理,它们也会在瞬间毫无征兆地来临。连拍通常能够保证一个系列里至少有一张是满意的。我知道你肯定会心疼胶片,不过如果你象我这样每次花半个小时摆好一个姿势然后再拍摄。
(2)正确选择对焦位置:
我们都知道微距摄影的景深非常小,无论镜头焦距是多大,在1:2的放大倍率下,f22对应的景深大约只有6mm;而1:1时f22对应的景深只有2mm。所以在拍摄时应该尽量仔细选择焦平面的位置,把需要表现的细节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并使这个平面与胶片平面(相机后背)平行――请注意“焦平面”和“胶平面”的区别。比较简单的情况,比如拍摄蝴蝶,如果蝴蝶的翅膀是并在背上的,那么最保险的办法是把机背调整至与翅面平行,这种情况下即使f8、甚至f5.6的光圈也可以拥有足够的景深(视具体放大倍率而定)。
焦点位置的选择实际上应该是拍摄过程中耗时最多的一个过程,经过精心的选择,图片的质量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当然,焦点位置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一定之规,蝴蝶也可以从头部正面、侧面、甚至尾部拍摄,这里的准则是:一定要把你要表现内容尽量放在一个平面内,拍摄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东西在胶片上是清楚的,哪些不是。有景深预测功能的机身这时候就发挥用处了,虽然预测的效果不见得完全准确,但是至少能给你一个参考。
(3)拍摄昆虫时,尽量把头部和眼睛的细节特征表现出来:
和拍摄人像一样,如果主体的眼睛没有合焦,整张片子就显得缺少了神采。不过要使昆虫的复眼清晰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首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昆虫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大家不用笑,这个是事实,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头尾的方向都会搞错。拥有一定的自然生物知识是拍摄好生态照片的保证,相比一些西方国家,我们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其次,昆虫的复眼大多不是简单的平面结构,而成球形、肾形等等,在景深已经非常小的情况下,把这种立体结构表现清楚并不容易。昆虫的复眼一般也并不在身体的轴线上,所以如何选择焦平面的确很头疼。以蝗虫为例,如果从侧面拍摄,焦平面应该选择在凸出复眼的最高点和身体轴线之间的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前、后景深的空间,使得尽量多的细节落在景深内。这个小技巧需要实际练习才能掌握。
(4)控制光线的方向和质量:
前面提到过,拍摄微距应该尽量避免很“硬”的阳光直射,一方面反转片的宽容度比较小,较强的太阳光容易产生高反差,超出宽容度的范围,应该有的细节都被抹掉了。另一方面,直射光容易在光滑表面产生强反光,局部的高光不但没有细节,而且容易产生刺眼的感觉,破坏片子的整体效果。所以在拍摄微距时应该采用各种办法控制光的质量。比较之下,散射光能够产生最好的效果,使整个画面被均匀照亮。
在直射阳光下,可以使用柔光板或者伞进行散射,对于微距来说并不需要很大的遮挡面积,一块很小的柔光板就足够了,携带起来也很方便。大多数微距摄影是在多云的天气或者树荫下进行的。这种情况下,一块琥珀滤镜(81系列)可以帮助过滤掉那种不讨人喜欢的蓝灰色调,使红色调的东西更鲜艳。
在拍摄具有光滑表面的物体时,比如甲虫,或者表面有蜡质的植物,如杜鹃、夹竹桃等,要小心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很容易产生局部高光。最好将闪光灯的补偿指数减小2-3档,并注意闪光入射的角度。
很多情况下,被摄物背光一面的细节不容易表现出来,甚至会产生讨厌的阴影,这时候可以在相应的位置用反光板补光,不仅可以点亮局部,而且还可以通过选择反光板的类型来改变局部的色调。我个人比较喜欢使用金色或者金银混色的反光板,因为暖色调的东西总是比较讨人喜欢的。这点对于经常在清晨林荫下拍摄的朋友也许比较有帮助。
六、植物微距摄影高手秘技
【本节为网络资料,作者不详】
地球上最迷人的图案与结构来自于那些开花的植物,而植物与昆虫这两种生命形式之间神奇的关系让佛经中的因果报应理论也相形见绌。现在我们有了数字相机,这个强有力的工具会为我们展示植物世界中那些人眼看不见的细节。在街边花园、公园、牧场和森林中都生长着许多植物,在更远的热带雨林和沙漠地区,我们还能看到更为精彩的植物生活形态。不过作为摄影爱好者,我们的探索之旅不妨从自己的家中开始。就算是面对那些最为普通的物种,你也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像变魔术一样去找出其中的新内容。
不管面对什么题材,你都应该掌握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有助于你深入发掘这个题材,培养出能让自己的作品更为出彩的洞察力。没有一位体育摄影师对运动项目一无所知就能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对于自然世界也是如此。你不需要成为植物学家,但对于拍摄对象至少应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你才能抽出时间和精力,饶有兴趣地学习相关知识,充分享受研究和拍摄植物的乐趣。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开花的植物,随便到室外去走走,就能在路边发现它们。某些植物的适应能力很强,而其他一些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土壤、水分、阳光甚至是周围的昆虫种类都适合时它们才能生长。简单地做一下调查你就能发现这一特点,并了解到不同的植物和昆虫的喜好。
在草地、牧场和原野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和种类繁多的昆虫。春天会带来蒲公英、野豌豆和酢浆草,在人工林场中也能发现许多漂亮的花草,只要那里的树木种植得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在春天我们还能看到盛开的银莲花,成片出现的优雅而芬芳的风信子以及点缀在其间的红色剪秋罗和白芷。随着天气转暖,阳光下的林间空地会出现白色和黄色的粉蝶及带斑点的蛱蝶,蜜蜂也纷纷出动去采集花蜜。
漫长的海岸线也为植物的繁荣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岸边峭壁上长有鲜嫩的绿草,山羊和野兔会经常光顾。含盐的水汽和猛烈的海风使那些耐受力不强的植物无法在海边生长,不过海滨的沙丘中那怕有一丁点水分存在,植物也会在那里冒出来,而海边富含软体动物躯壳的土壤养育了大量的昆虫。某些滨海地区会大片生长野生的强壮红门兰和其他兰花,而粉蝶、龟壳蝶和灰弄蝶也会随之出现。
植物的分布
在山区和高原有许多开满鲜花的草场,那里有许多最为上镜的植物。比如在山区的碎石坡和台地上,你能发现紫色虎尾草和鸟眼樱草,它们构成的风景正等着你用广角镜头去表现。再往高处攀登,你会发现那里的春天来得很晚。虽然天气热起来后会出现豹纹蝶、眼蝶和粉蝶等蝴蝶,但总体来说那里不会有太多的昆虫。
水对于大多数生命形式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最为迷人的植物往往会出现在湿地、湖边或池塘周围,那些神奇的食虫植物如茅膏菜、捕虫堇和猪笼草等也多生长在沼泽等潮湿地带。在春天,你还能看到粉色的玄参花、金盏花和水毛莨,豆娘也开始在水边飞舞。在其他种类的植物栖息地如缓慢流淌的河面,会覆盖上大量的水葫芦。而在更加平静的水面,白色和黄色的睡莲开始发芽。潮湿的河堤则是开花植物的天堂,在春天这里会大量生长剪秋萝和欧芹。在酢浆草和蒜芥上面,你还能找到橙色尖翅粉蝶产下的卵,它们十分细小,形状像瓶子一样。
在我们的城市中,公园和绿地都适宜野生及人工栽培的花卉的生长。在植物茂盛的春夏时分,我们通常能看到大量的月季、鸢尾和贝母。树上的花朵也吸引来了蝴蝶和蜜蜂,甚至连窗台上的盆栽花卉也能让摄影师举起他们的相机。
昆虫的行为
如果不清楚昆虫扮演的角色,那任何对于植物的研究都是不完整的。对于摄影师来说,在拍摄植物时加入昆虫,无疑会为照片增添情趣。部分蝴蝶(如粉蝶、孔雀蝶和龟壳蝶)会冬眠,在天气转暖时它们会率先出现。其他的蝴蝶出现得较晚,它们会以蛹、毛虫甚至卵的形式过冬。大部分昆虫的生命历程与蝴蝶差不多。
昆虫的生命周期是从早春开始的,不过6~7月才是拍摄它们的最佳时期。在近水的地方找一块湿润、多花的草地,你会在那里发现大量的昆虫。守在一些鲜花如丁香和玫瑰旁边,你会发现一天到晚都有昆虫造访。在盛产花蜜的植物如醉鱼草、熏衣草和紫花苜蓿上你总能拍摄到蝴蝶,在清晨和傍晚它们还爱停在某处晾晒自己的身体,这时也是拍摄的好时机。想要尽可能清晰地拍下蝴蝶的翅膀,你必须尽量让相机与蝴蝶的翅膀保持平行,同时充分利用好景深。较小的光圈(f/8或更小)总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对于较大的蝴蝶或经过精心的准备,使用f/5.6的光圈也能拍出精致的照片。
蜜蜂和黄蜂都喜欢趴在花蕊上采集食物,使你能较为从容地进行拍摄。如果小心地靠近,蟋蟀和蝗虫也不会飞快地跑掉。大多数昆虫都会在自己周围划定一个警戒圈,所以拍摄它们时最好使用180~200毫米的长焦微距镜头。
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常能发现趴在一起交配的昆虫。池塘和溪流边成对的豆娘十分迷人,因为其中的一只会将身体弓成圆圈,紧抓着另一只一起飞行。当你靠近它们进行拍摄时,受惊的豆娘往往会飞到远处的植物枝叶上去。这时一支有着较近对焦距离的远摄变焦镜头就会十分有用。
昆虫幼虫是以植物为食的,在昆虫的生命周期中植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毛虫除了吃以外什么都不干,是你拍摄生态照片时的好模特。昆虫的卵很小,长度很多都不到1毫米,将两支镜头对接起来,你就能拍出放大倍率等于或大于4∶1的惊人的虫卵照片。
奇异的植物
在食虫植物身上体现着昆虫和植物之间最令人惊奇也最危险的关系。茅膏菜是最上镜的植物之一,它的叶子上布满了微小的粘性液珠,能够诱捕从蚊子到豆娘等多种昆虫。食蝇草的叶片上布满了灵敏的触须,当昆虫碰到触须时,它的叶片就会猛然合拢。许多人都拍摄到了猪笼草捕食昆虫的照片,一些较大的昆虫凭借自身的力量往往能够脱困而出,这时拍下的照片会更加精彩。最难拍摄的是狸藻,它们具有捕虫囊,可以捕食水下微小的动物。要拍下它们的捕虫囊,你需要使用近摄皮腔来获得6∶1或更大的放大倍率。
我们可以在家中的阳台上建一个小温室里培育那些来自于热带或沙漠的奇异植物,或到植物园去观赏它们。兰花是最迷人的植物之一,它们具有奇特的外表和复杂的结构。兰花最为特殊的器官是唇瓣,它是区分兰花品种最主要的依据。唇瓣内部常有各种形状的突起和艳丽的色彩,有的看上去甚至像是雌性的昆虫,兰花正是以此来吸引昆虫从而达到授粉的目的。野生的兰花更具多样性,猴兰好似长着修长的四肢,蜂兰则像毛茸茸的大蜜蜂。兰花的外形很有立体感,拍摄时要仔细控制景深。拍摄兰花时最好将相机放在花朵的斜上方,小心对焦,将兰花上的兴趣点清晰地记录下来。
盆栽的仙人掌放到窗台上就能茁壮成长,当其肿涨的茎上长出花朵时,它就会变得极为上镜。它身上的棱状突起和成排的尖刺构成了有趣的几何形状,而它艳丽的花朵很像雏菊,这些都是摄影的好素材。
总之,来自于热带的植物开出的花朵通常都很硕大和艳丽,在当地任何一个花卉市场你都能找到很多的热带开花植物,面对它们时你将获得一个展现自己艺术才华的好机会。拍摄时无须使用很高的放大倍数和很大的景深范围,只要在稍显模糊的背景中清晰地凸现出花蕊,你就能拍摄出一张充满魅力的照片。
光线的运用
光线决定着植物照片的成败。植物摄影师最喜欢明亮的多云天气,这时光线很柔和,阴影也不会太生硬。清晨的露珠会使植物看上去更娇嫩,早上和傍晚的斜阳十分利于刻画物体表面的细节。逆光能突出植物枝叶上的茸毛,还能让花朵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
偏振镜在拍摄鲜花时十分有用,除能加深天空的蓝色外,它还能减少花瓣和叶子上的反光,使它们的颜色看上去更加浓郁。你可以使用反光板来冲淡花朵上的暗影,将多区测光方式得到的曝光读数稍稍降低一点,机内闪光灯就能和自然光线配合在一起使用。过度使用外接的闪光灯会产生难看的阴影,但降低闪光灯的输出功率并使用广角扩散板,在靠近主体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较为柔和的阴影。
多灯闪光系统能产生更为多样的光照效果,只要调整好各灯之间的光比,你就能得到和谐的主光和辅助光。对于相对较小的花朵,最好降低闪光灯的输出功率进行近距离的拍摄,这时60~105毫米的微距镜头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特写照片的构图
随意拍摄很难得到出色的鲜花照片,只有经过精心的构图你才能表现出它们独特的品质。鲜花完全是静态的,只靠花朵的色彩和形状我们很难得到最佳的效果,这时构图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三分法则入手,利用偏离中心的花朵甚至是花心将观众的目光引入画面。至于枝条和叶子则应放置成斜线,以此来营造画面的动感。拍摄单枝的鲜花时应找好角度,充分展现花朵漂亮的几何结构。拍摄多个花朵时要让它们构成统一而和谐的画面。面对一株植物总有许多的拍摄方法,既能将它拍成微距作品,也可以将它放到风景照片中去。
镜头的选择无疑也很重要。使用远摄镜头和大光圈可以将花朵从背景中凸现出来,使用广角镜头和小光圈则能把前景中的植物和远处的山脉拍得同样清晰。
景深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工具。使用小光圈加上闪光灯,你能把植物上的每一根茸毛都拍摄得清清楚楚。使用大光圈实现浅景深时,要想把画面上的兴趣点拍得锐利无比,就需要使用1/125秒或更快的快门速度。
鲜花的美丽还体现在它娇艳的颜色上,虽然黑白照片在几何结构和纹理的表现上具有极大的优势,但色彩仍是鲜花照片中十分重要的元素。把花朵放在模糊的绿叶中间或明亮的蓝天下是最好的拍摄方法之一,让花朵和其他物体的颜色相互搭配也能取得有趣的效果。例如,爬到花朵上面的金龟子使色调产生了微妙变化,而蹦上红花的绿蝗虫则带来了两种原色的强烈反差。
各种几何形状在植物世界里随处可见,它是构图的重要元素。大多数花朵都是对称的。有的是双边对称,你能看到左右相同的两半。有的则成放射状对称,任何穿过中心点的切线都能把它分成一样的两半,比如雏菊。叶子的脉络构成的几何形状更为丰富,从简单的平行线条(如百合的叶子)到复杂的网眼(如天竺葵的叶子)不可胜数。植物茎上叶子生长点的排序暗含着斐波纳契数,向日葵花盘上种子的分布也是这样。
植物包含的几何形状能让你拍摄出各式各样精彩的照片。对于叶子,你可以把它放在窗前或灯边,让逆光刻画出来的脉络纹理充满整张照片。使用高于1∶1的放大倍数来拍摄植物某个部分的细节,你将会发现一些完全陌生的几何形状。
即使是在坏天气里我们也可以拍摄植物,只在风和日丽时外出会让你错过许多好时机。雨天里花朵会更加娇媚,湿润会使叶子更加翠绿。在无风的雨后,植物上的水珠能映射周围的景象,把它拍摄下来你就能得到一张神奇的照片。
【编注:斐波纳契数——意大利数学家列奥纳多·斐波纳契(1170-1240)在其惊世之作《算经》里提出了“兔子问题”:假定一对兔子每个月可以生一对兔子,而这新的一对兔子在出生后第二个月就开始生下另外一对兔子,这样一对兔子一年内能繁殖多少对兔子? 答案是一组非常特殊的数字:1,2,3,5,8,13,21,34,55,89,144,233。不难发现,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前两数之和。把它延续下去,就得到了一个数列。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发现,在这个数列前面增加了一个“1”,并称之为“斐波纳契数列”,其中的每个数字就是“斐波纳契数”。 斐波纳契数列还暗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字规律,如每隔两个必是2的倍数,每隔3个必是3的倍数,每隔4个必是5的倍数……另外,这个数列最具有和谐之美的地方是,越往后,相邻两项的比值会无限趋向于黄金比率1.6180339887…… 】
植物的风景照
除了在单株的植物上寻找摄影乐趣,我们还能把植物拍摄成风景。成片的植物最能展现大自然的瑰丽,春天漫山遍野的鲜花是任何人都喜爱欣赏的美景,蓝天白云下的牧场也是风景摄影师经常拍摄的题材。
远摄镜头能够收窄视角,拍摄出充满鲜花的照片,但要追求创造性的效果,最近对焦距离更短的广角镜头更为有用。缩小光圈,使用超焦距(事实上就是把焦点放在比主体稍远一点的地方),你就能拍出从前到后都很清晰的植物风景照片。由于广角镜头具有较为明显的透视变形,只要趴在地上,降低视点,近距离拍摄鲜花,你就能得到富有戏剧性的照片。
在鲜花凋零和枯死之后,你不要急于把相机收到柜子里,各种各样的浆果和种子正在枝头展示它们的风采。地面上的草本植物在逆光的照射下显现出了微妙的色调,拍摄时你要多加小心,因为直射镜头的阳光会造成严重的曝光不足。拍摄草本植物的穗时,逆光能在穗的边缘镶上漂亮的亮边,不过取景时不要把太阳收入画面。
植物的枝干也可以入画。拍摄时如果它们较暗,可以使用机内的闪光灯补一点光,直到你在液晶屏上看到理想的画面为止。如果想得到它们的剪影,可以在天色较晚时进行拍摄,这时把西边较亮的天空作为背景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如果光线过暗,可以进行0.6~1EV的曝光补偿。这时你可以充分体验数字相机的优势,拍完一张照片后马上查看效果,力争得到最为满意的画面。除了常见的花草和树木,我们还可以将镜头对准那些较为特殊的植物,比如蘑菇。蘑菇属于菌类,有着可爱的外形,它们独特的外表很适合在自然光线下拍摄。你可以使用广角镜头在很低的角度拍摄,以表现蘑菇的形状。蘑菇多生长在阴暗的地方,在无风的日子里,你可以支上三脚架,使用慢速快门来对它们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
[本文完,敬请关注迪派学院频道有关微距摄影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