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侠情缘手游人物介绍:陈哲、苏越《黄土高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7:52:02

陈哲、苏越《黄土高坡》

(2011-04-04 22:22:20)转载 标签:

杂谈

    歌曲《黄土高坡》,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这首歌以鲜明的陕北民歌风格,慷慨激昂的曲调,唱出生活在黄土高坡人民的质朴和勤劳,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这首歌曾红遍海内外家喻户晓,震撼一代人的心灵。

198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第一个10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文艺创作蓬勃发展。这一年,一场名为“西北风”的音乐风暴横扫中国。“西北风”指的是当时风行中国的北方民歌风的流行歌曲热。这类歌曲把具有中国北方民歌特色的曲调融入摇滚性音乐的整体构思中,以民族传统音乐的神韵为流行歌曲注入新的活力。“西北风”这一称谓来自歌曲《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而《黄土高坡》作为“西北风”的一首代表性作品,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广泛流传。

苍凉感伤,空灵沉郁的歌词,词风接近本色的民歌,浓厚的黄土风情将中华民族魂演绎得淋漓尽致。在音乐风格上,苏越运用陕北民歌为主的北方民间音乐音调,并结合流行音乐的节奏、配器,使歌曲充满了浓郁的现代生活气息。在1988年中央电视台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上,胡月、杭天琪、田震等参赛歌手都不约而同地选唱了《黄土高坡》,并一一获奖,这一批的获奖歌手引领了当时中国流行歌坛的潮流。

20年前,一场名为“西北风”的音乐风暴横扫大半个中国。这批将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素材和西方摇滚音乐思维融为一体的音乐作品,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代氛围。这是中国流行音乐第一次原创高潮,内地流行音乐的春天踏着自己的节拍走过八十年代。

  这首歌曾红遍海内外家喻户晓,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同时也成就了著名歌星胡月。在八十年代以《黄土高坡》、《走西口》、《热恋的故乡》成名歌曲,成为风靡全国的“西北风”歌曲的代表人物。

    提起陈哲,可能熟悉的人不多。但提起他写的歌词《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同一首歌》,可能无人不知。他在西南大山里穿梭10年,走村进寨,将一首首曲目、一个个动作收集、录制、整理,还组织了文化传承小组,制定了“土风计划”,为的是保存、延续文化之根———
  2005年底,位于昆明翠湖湖畔的云南大学天天琴韵悠悠,歌声阵阵,舞姿翩翩,身着盛装的各民族男女老少纷纷登上讲台,代表自己的村寨展示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形式。这一名为“土风计划”的村寨文化展示活动令在场的专家、教授、学生大开眼界。
  说起“土风计划”,就要提起陈哲。
  扎进大山整十年
  云南兰坪大山里的普米族、傈僳族、彝族、白族村民发现,他们的村寨经常出没着一位与他们没多少区别的陌生人。黑黢黢的皮肤、消瘦的面庞、俭朴的衣着,只有一副深度眼镜表示他比较有文化。他每踏进一个村寨,先要找到最熟悉当地民俗和民间艺术的长者,记下他们的语言,录下他们的歌声,摄下他们的舞姿和手艺。在砏岩下,他会和一位当地老者晨昏交谈;在木屋旁,他可以一夜一夜静静倾听葬礼唱经人的吟咏;在篝火前,他还与阿爸阿妈阿哥阿妹一同尽情起舞。
  有人问他是谁,他说,我叫陈哲。当有人介绍他的歌词时,人们都惊讶极了,这么有名气的词作家到我们大山里来做什么?
  《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走西口》在20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同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在90年代广为流传,陈哲的才华曾经让他成为文艺舞台上多年的红人。然而,10年前,他从媒体的视线里消失了。有人以为他移居香港,因为他的父亲在那里;有人认为他和许多名人一样,江郎才尽了。直到2004年底,他率领云南7个民族的几十位男女来到北京,走进大专院校,以质朴的文化形态向师生显示什么才是值得珍惜的民族民间艺术时,人们终于明白他10年来究竟都在做些什么。
  为了抢救、保护民间文化的血脉,他一头扎进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的崇山峻岭,走遍了山山水水,10年中,始终在收集当地民间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文化田野工作者”
  “文化田野工作者”,是10年来陈哲的自称。
  10年前,陈哲经常被邀请去广西、云南、贵州欣赏民歌和民间舞蹈,他发现,过度的旅游开发,使民族民间文化在都市化、商业化的影响下严重扭曲变形。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的身份标志,如果在质朴的民间文化中搀杂进都市色彩、流行色调,甚至外国的当代的文化元素,那么,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就会渐渐消失,身份也会越来越模糊。保存最具特征的民族民间文化,就是维护一个民族的身份。
  兰坪是陈哲最早选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验基地,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鲜花盛开的草场、清澈的江湖和溪流,美如仙境的自然地貌基本保存完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群山隔绝中赓续至今。陈哲从这里采撷了大量丰富的民间文化素材,服饰、歌舞、工艺、吟诵、对话,一切都纳入了他的声像资料中。他建立了各个村寨完整的文化档案,使各民族原初的文化形态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在整理过程中,陈哲又察觉到民间文化的另一种危机,因为每当他返回曾经走过的村寨时,总有一位熟知民间文化的老者逝去,而且几乎都是传承无人。陈哲说:过去民间艺术往往是静态抢救,最终都放在了书架上、CD里和博物馆中,变成了化石、文物,其实,民间艺术首先应该活化传承,在劳动和生活中活生生地保存下来,尤其应当留住文化的各种表情。所以,只有吸引年轻人的热情,依靠新老衔接,建立一套自身的培育机制,才能将民族民间文化世代延续。
  延续靠口传心授
  陈哲对民间艺术失传的忧虑和延续民间文化的设想,获得了云南各级政府的支持,得到福特基金会与许多文化工作者的援助,文化部、国家民委也十分重视。陈哲的周围渐渐聚集起一批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志愿者,这个由画家、教师、律师、摄影师、研究生组成的队伍,制订了详尽的“土风计划”,在云南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村寨文化传承工作推动小组。小组成员多是村寨里20多岁的年轻人,劳作之余,由村寨里最熟悉民族风俗和民间艺术的老一辈人授课,教授语言、习俗、服饰、歌唱和舞蹈,再定期考核。他们还在一些村寨组建文化站,既展示当地典型的民族建筑、服饰、器物,也承担着保存、传承民间艺术的重任。去年底在云南大学科技馆的展示活动,就是他们的成果。
  在展示活动中,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妈妈以特有的韵味显示什么才是普米族的撞胯舞;一群灵巧小姑娘在举手投足低吟浅唱间表现出她们正在回归乡土文化原有的神采;几位英俊小伙子用纯正的音调弹起四弦琴吹起了口弦琴。他们中间有人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今天,却能自豪地报出民族、村寨、姓名,大胆地表白学习的心得,尽情地表演所得的真传。从淳朴的发言和娴熟的技法中,我们可以体察出他们的内心正激发起一股传承文化的热情。这,正是“土风计划”的目的。
  陈哲说,“土风计划”并不反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而是要廓清文化的源与流。民族民间文化其实分“ABC”三个部分:A是源,虽然粗糙却是核心,从这里才可以真正发觉一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历史根基和文化特征,这是民族的身份标志;B是在忠实A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整合处理,以便更清晰地显现A的特征;C是A的发展变化。“土风计划”就是以活的方式让人们记住民族民间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任何一个登台的小组,陈哲都可以呼唤出每个人的名字,还知道他们的师承关系,表演的长项又是什么。陈哲已经深深融入了大山和村寨。但他说这仅仅是个开端,兰坪和云南其他地区的试验成功后,他和他的同伴们还要走向四川、贵州、广西,继续他们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