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评价杨幂:党史资料:中共中央转发军事科学院《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若干问题》的通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16:57
 标签:

历史

党史

史料

文献

文革

分类: 史料荟

党史资料:

 

中共中央转发军事科学院

《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发 [1974] 23号



  毛主席已圈阅。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省军区、野战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

  为了使批林批孔不断深入,使广大工农兵进一步学习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深入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现将军事科学院编的《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若干问题》之一、之二,发给你们,请你们参照中发[1974]1号文件的传达方法,向群众进行传达,组织学习讨论,继续开展对林彪和孔孟之道的革命大批判。

  中央这个通知和附件之一、之二,军队可以发到排以上单位,地方可以发到党的支部。

                                     中共中央
                                     一九七四年八月五日


  附件一:

              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若干问题(之一)

                        军事科学院  1972.08.15

                      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的问题

  一九四八年七月,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年,全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对我都十分有利,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在东北战场上,我军已有主力军七十万人,地方军三十万人;敌卫立煌集团只有正规军四十八万余人,分别困守在长春、沈阳和北宁线上(附图一)。根据这一情况,伟大领袖毛主席毅然决定发起辽沈战役,将卫立煌集团就地歼灭。但林彪却从右倾机会主义立场出发,一再抗拒毛主席的战略决策。为此,毛主席先后给林彪七十七份电报,指示他应如何作战,纠正他的错误思想。所以辽沈战役的胜利,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战胜了林彪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之后取得的。

  在辽沈战役中两条路线的斗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林彪反对毛主席南下北宁线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

  毛主席根据全国军事形势的发展,科学地预见到在将来不长的时间内,将要在东北的南部进行大规模作战。早在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日就曾电示林彪说:“在全国各区中,就经济论,你们占第一位,就军力论,你们已占第二位(山东为第一位)。目前你们以八个师南进,希望能于夏秋两季解决南满问题,争取于冬春两季向热河、冀东行动一时期,歼灭十三军、九十二军等部,发动群众,扩大军队。该两区共有人口一千五百万,为将来夺取长春,北宁两路,长、沈、平、津四城必不可少之条件。夺取两路四城必须准备的条件有三:你们已在北满建立了强大根据地,解决了第一个条件;现在正向南满作战,估计不要很久即可解决第二个条件,建立强大的南满根据地;第三步还要解决冀热辽地区的根据地问题”。

  毛主席在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三日致电林彪说:关内除李宗仁系统①可能抽少数出关外,各战场蒋军均感兵力不敷应用,很难抽援东北。”并指出:“你们攻克吉林后,应将主攻方向转至北宁、平绥两线,沈阳、锦州间,锦州、山海关间,山海关、天津间,天津、北平间,北平、张家口间,均为很好作战地区。”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二月七日又致电林彪说:“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方情况究竟如何?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新)、义(县)、兴(城)、绥(中)、榆(关)、昌(黎)、滦(县)地带,对于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如果我军尚无足够力量阻止其撤退,则退后的蒋军似将控制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间地区,并打通津浦北段,其给养当然会很困难,士气会更衰落,但兵力则较集中。这些可能情况亦须预见到。当然蒋军死钉在东北不撤退的可能性也有,但除非我军强大到使其无法撤退,否则是难于设想的。”

  林彪却反对毛主席的战略方针,主张将东北主力留在北线,攻打长春。他在一九四八年四月十八日致电军委说:“我军目前正在进行政治整训,本月底可结束,然后拟以半个月时间进行军事教育,加强攻坚战斗的学习,发动群众路线的练兵运动,然后集结冬季攻势中原有的九个纵队,担任攻长春和打援,以七个纵队的兵力攻城,以两个纵队的兵力在四平以南阻止增援,其他新成立的三个纵队及独立师,担任锦州沈阳间、沈阳四平间,沿途箝制敌人”。他还强调说:“以上是我们对作战的根本意见,其他意见亦曾加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

  林彪虽然向军委提出了打长春的建议,但从四月份开始,徘徊于长春、沈阳之间,不敢攻打长春。一九四八年五月五日,他向军委报告说:“一、关于东北部队行动的问题,有三个方案:第一个是目前即正式进攻长春;第二个是目前少数兵力围困长春,封锁粮食,主力到北宁线、热河、冀东一带作战;第三个是对长春采取较长期的围城打援、然后攻城的办法,时间准备两个月到四个月。在此时期内,力求争取打援,同时进行练兵。”“二、如采取第一方案,目前即正式攻长春,则又是一个无把握的仗,成功的可能较少,不能成功的可能则较多。”“三,如我军执行第二个方案,以主力南下,则南下主力仍可能到处扑空,或遇同样力量集中不便我打的敌人,结果也只是能围困敌人,但这种行动又增加了一个粮食补给的条件。现热河粮食已甚困难,如我军在秋收前南下,则粮食必更困难。又估计到我军南下后,长春之敌无疑的会在沈阳敌人接应下退回沈阳,但长春之敌只要我们围困的时间延长,我部队的战斗力提高,横直可以被我歼灭的。如我军主力南下,则这个横直可被歼灭的敌人,被他逃避掉了。所以我军去热河可能造成两头失利的结局,并且会感到严重的粮食困难。因此,目前也不宜于采取这一行动方案。只有在长春敌被歼灭后,由东北到热河的铁路、公路尽可能的向前延伸以后,那时我军以一部围困沈阳,主力去热河、冀东,则较为有利。”“四、因此,我们认为目前以采取第三个方案为好,即对长春采取较长期的围城打援并最后攻城的方法。”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林彪用两个纵队的兵力,在长春外围打了一下,歼敌一部,自己也有一些伤亡。这时,他更加动摇了。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九日他致电军委说:“此次所打之敌,主要为五十六师,该敌系伪军编成的。在五十八师起义后,该敌师长即被撤职,政治上最动摇,暗中接洽起义者有两个副团长,两个营长。但此次战斗中,表现并无起义的行为,且抵抗极为坚决。此种情形引起我们对敌战斗力认识的新的警惕,证明我们预先对敌战斗力的估计有不足之处。”“根据敌之战力、兵力,工事综合看来,则我军攻长春即会付出最重大的伤亡,最后仍可能无法解决战斗。此种战斗决非一个猛攻所能拿下,而必须逐屋逐堡夺取,费时须长,在敌炮火飞机轰击下,每日人力消耗甚大,甚至有可能打到我最大部分部队每连只剩一、二十人或二、三十人,无力继续维持攻击,而敌仍保留半个城市,使我无法啃下。那时在城内拼火力拼消耗,必致形成自然的停止攻击与退出,使部队实力与士气遭受重大的损伤。”“我们建议改变硬攻长春的决心,改为对长春以一部分兵力久困长围,准备乘其撤退时在途中追歼该敌”。

  林彪经过三个多月的动摇后,在毛主席、中央军委多次批评下,直至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日才致电中央表示攻打长春没有把握,愿意执行南下作战的方针。

  毛主席为此于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二日致电林彪指出:“向南作战具有各种有利条件,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方孤悬在我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整个南线作战所证明,亦为你们的作战所证明。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早向南作战的计划。在你们准备攻击长春期间,我们即告知你们,不要将南进作战的困难条件说得太多太死,以致在精神上将自己限制起来,失去主动性。现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移到向南作战方面,研究南面的敌情、地形、粮食等项情况,看出其种种的有利条件,这是很好的和很必要的,并且应向全体指战员首先是干部充分说明这些条件,以鼓励和坚定他们向南进取的意志和坚定他们的决心。但在同时,必须说明将要遇到的和必然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情况,诸如粮食困难,人民的欢迎不一定有如同现处地方的人民那样热烈,某些敌人的顽强抵抗和某些时候作战的不顺利等等,使他们在这方面先有精神准备,并研究克服各项困难的方法。这些必然遇到的困难情况,其中特别是粮食条件的困难,你们高级领导方面尤其要严重地估计到。现在距八月中旬已不足一个月,你们的政治动员和准备粮食等项工作,必须加紧进行,否则八月间还不能在北宁、平承、平张等线打响。”

  毛主席于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日又致电林彪指出:“我们觉得你们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你们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你们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西面粮食极为困难,东面则是产粮区,此点你们必须充分计算到。先打范汉杰是否有可能,望以你们意见电告。”

  但林彪这时却提出要华北部队“派兵围攻大同”,而且声称“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②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同时还一再提出不攻锦州,要打承德。

  林彪一九四八年七月二十二日致电军委说:“在我们南下尚未暴露之前,请设法派兵围攻大同,将傅作义部分散到大同方面”。

  林彪一九四八年八月一日致电军委说:“锦州经常住有六,七个师的兵力。”“城市工事业已完成,故我们不拟攻锦州。”

  林彪一九四八年八月六日十九时给军委的电报说:“为了达到分散傅作义,将傅部调一两个军向西去,以便我军能在承德、张家口、保定和北平取得胜利,因此不宜由我们先行动调傅作义向北向东,而应是杨成武部先行动,调动傅作义向西。”并说:“我们拟歼灭北宁线上五城(指义县、高桥、兴城、绥中、锦西)之敌以后,即攻承德。”“目前白城子、郑家屯、通辽等处河流(暴)涨,空前大水,铁路桥梁多处被冲,因此还不可能开始向西运输粮食,须待本月五号后才能将桥梁修好。因此我们要在八月底九月上旬才能出动。但如杨成武部出动时间能提早,则我们出动时间亦能提早。

  林彪在一九四八年八月八日十时半给军委的电报说:“近日来敌情似有新的变化。据报:原在北平以南之九十四军已于七月二十四日到达锦州。新八军近从华中方面又开回唐山及其以北地区。九十二军现进至滦县,卢龙、迁安之线,向我十一纵进攻。十六军已到达古冶,榛子镇一带。十三军也已集中承德。“如以上消息确实,则傅作义部的企图有三种可能:一为协同锦州方面部队与沈阳敌人打通联系,甚至可能增援长春(在我攻长春条件下),或接长春之敌退却。一为预防我东北主力南下进攻北宁线或进攻承德。一为驱逐我十一纵,保证北宁线的安全和抢夺粮食。”

  林彪在同一天八月八日十七时致电军委又说:“傅作义部目前恰好业已调至锦州、唐山之线,正便于我杨成武部向西袭击。因此,我杨成武部能于日内出发西进更好,否则,亦以愈早出发为好。“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八月九日二十三时致电林彪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说:“你们所说的九十二军、九十四军、十六军等部是交给傅作义指挥的蒋介石部队,不是傅作义自己的。这些部队的中心任务是保卫平榆、平古、平张、平保诸线。只要杨、罗、耿③向平古、平张行动,除九十二军外,均将迅速缩回。九十四、十六军等部均在对付杨罗耿,且距锦榆线极远,决不会妨碍你们打锦榆线;九十四军并无到锦州讯,第八军王伯勋部两个师(旅)由秦皇岛经上海到蚌埠,并无又回北宁线消息,只有九十二军确到滦县一带,你们以一部箝制该军,决不会妨碍你们打锦、榆。你们不要被敌人的伪装所迷惑,你们应迅速决定并开始行动。目前北宁线正好打仗,你们所谓你们的行动取决于杨成武的行动,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

  林彪接到了毛主席批评电后,于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一日再电军委,进行强辩说:“我们前几天得的消息,说九十四军到了锦州,第八军已到了唐山以北,但近日又得到这样的消息,说在锦州之五十四军要开往山东,昨日合众社广播中说范汉杰部将增援华中……根据以上情况看来,敌人是将作新的行动。”我军“南下则因大军粮食的需要无法解决,向热河运粮,道路甚远,……我们现在只待郑家屯南北运粮道路修复,雨势稍减(因全军皆无雨具)即可随时出动,决不以杨成武部行动之迟早为标准。但目前对出动时间,仍是无法肯定”。

  毛主席、中央军委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二日六时致电林彪,批评说:“关于敌人从东北撤退华中之可能,我们在你们尚未结束冬季作战时即告诉了你们,希望你们务必抓住这批敌人。如敌人从东北大量向华中转移,则对华中作战极为不利。关于你们大军南下必须先期准备粮食一事,两个月前亦已指示你们努力准备。两个月以来你们是否执行了我们这一指示一字不提。现据来电,则似乎此项准备工作过去两个月全未进行,以致现在军队无粮不能前进。而你们所不能决定出动日期的原因,最近数日你们一连几次来电均放在敌情上面,并且因此又放在杨成武部是否能提早出动上面。你们六日十九时电虽曾提到粮食问题,但是你们说:‘如杨成武部出动时间能提早,则我们出动时间亦能提早’。你们八日十七时电则全未提到粮食问题,但说敌情严重,并作出结论说:‘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当着我们向你们指出不应当将南面敌情看得过分严重,尤其不应当以杨成武部之行动为你们行动的标准,并且同时即确定了杨成武部行动时间以后,你们却说(相距不到三天):‘决不以杨成武部行动之迟早为标准’,而归到了粮食问题。对于你们自己则敌情、粮食两样,样样必须顾虑周到;对待成武部则似完成一切皆不成问题。试问你们出动遥远无期,而令该部孤军早出,傅作义东面顾虑甚少,使用大力援绥,将成武部赶走,回到东面来对付杨罗及你们,如象今年四月那样,这与战局有何利益?你们对杨成武部采取这样轻率的态度是很不对的。对于北宁线上的敌情的判断,根据最近的几次电报看来亦显甚为轻率。为使你们谨慎从事起见,特向你们指出如上。你们如果不同意这些指示,则望你们提出反驳。”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九月五日又电示林彪:“你们秋季作战的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不要预先设想打了范汉杰几个师以后,就去打傅作义指挥的承德十三军。照你们三日十九时电部署,打了义县、高桥、兴城、绥中四处之敌以后,锦西之两个师,山海关、前卫屯之两个师,锦州之五个师,津榆线上之五个师,均互相孤立均好歼击。在歼击这些敌人时卫立煌有极大可能增援,可在运动中歼击援敌。如此你们可以在北宁线上展开大规模作战。在此线上作战补给较便利。这又是中间突破的方法,使两翼敌人(卫立煌、傅作义)互相孤立。因此你们主力不要轻易离开北宁线,要预先设想继续打锦州、山海关、唐山诸点,控制整个北宁路(除平津段)于我手,以利尔后向两翼机动。在我杨成武部向绥远进击,我杨罗耿部威胁平张线的条件下,傅作义除已在唐山地区之五个师外,不可能有多的兵力向北宁线增援,你们主要要对付的敌人,前仍然是卫立煌,因此你们现以七个纵队又六个独立师位于新民及沈、长线是正确的。但在你们未攻锦州以前,长、沈敌人在你们强大兵力威胁下是否敢于有所动作,还不敢断定,恐怕要在你们打锦州时才不得不出动。”

  但林彪在一九四八年九月六日致电军委说:“长春敌人粮食已极端困难,该敌必随时等待机会以求突围,故我们在北宁线作战过程中,留出大的力量随时准备自沈阳西南回头歼灭长春撤退之敌,沈阳敌人无论北上策应长春或西来策应锦州,我军皆准备大量歼灭该敌。”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九月七日又电示林彪,对全国战局和东北作战方针作了全面的指示:“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这是具有可能性的。只要我们每年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百个旅左右,五年歼敌五百个旅左右,就能达到此项目的。过去两年我军共歼敌正规军一百九十一个旅,平均每年九十五个半旅,每月八个旅弱。今后三年要求我军歼敌正规军三百个旅以上。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们希望能歼敌正规军一百十五个旅左右。此数分配于各野战军和各兵团。要求华东野战军担负歼灭四十个旅左右(他们七月歼灭的七个旅在内),并攻占济南和苏北、豫东、皖北若干大中小城市。要求中原野战军担负歼灭十四个旅左右(七月已歼两个旅在内),并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要求西北野战军担负歼灭十二个旅左右(八月已歼一个半旅在内)。要求华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团歼灭阎锡山十四个旅左右(七月已歼八个旅在内),并攻占太原。要求你们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兵团担负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七月杨成武已歼一个旅在内),并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欲达此目的,战役部署指挥的适当,作战休息调节的适当,是决定性关键。你们如果能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因为锦、榆、唐三点及其附近之敌互相孤立,攻歼取胜比较确实可靠,攻锦打援亦较有希望。如果你们以主力位于新民及其以北地区准备打长、沈出来之敌,则该敌因受你们威胁太大,可能不敢出来。一方面长、沈之敌可能不出来,另一方面锦、榆、唐诸点及其附近之敌(十八个旅)则因你们去的兵力过小,可能收缩于锦、唐两点,变为不甚好打而又不得不打,费时费力,这样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动地位。不如置长、沈两敌于不顾,专顾锦、榆、唐一头为适宜。再则,今年九月至明年六月的十个月内,你们要准备进行三次大战役,每次准备费去两个月左右时间,共费去六个月左右时间,余四个月作为休息时间。如果在你们进行锦、榆、唐战役(第一个大战役)期间,长、沈之敌倾巢援锦(因为你们主力不是位于新民而是位于锦州附近,卫立煌才敢于来援),则你们便可以不离开锦、榆、唐线连续大举歼灭援敌,争取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于此,你们应当注意:(一)确立攻占锦、榆、唐三点并全部控制该线的决心。(二)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三)为适应上述两项决心,重新考虑作战计划并筹办全军军需(粮食、弹药、新兵等)和处理俘虏事宜。以上意见望考虑电复。”

  经过毛主席多次批评后,林彪才不得不于一九四八年九月上旬部署部队南下,但思想上并未解决问题。

  (二)林彪对抗毛主席坚决打下锦州,全歼范汉杰集团的作战方针

 

  一九四八年九月上旬,东北野战军主力自长春地区南下。十二日先头部队到达北宁线附近,会同原在南面的部队开始包围绥中、兴城、义县等地,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但这时林彪仍然滞留于哈尔滨,处在很大的动摇状态中。他不但没有确立坚决打下锦州的决心,反而想先打山海关。

  林彪在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六日九时致电军委说:“义县、高桥解决后,准备接着歼锦西、兴城之敌。然后如山海关之敌未逃时,即攻山海关。如敌已逃,则回头打锦州。”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七日电示林彪:“惟歼灭义县、高桥、兴城、绥中,锦西五处之敌以后,如能同时打锦州、山海关两处则应同时打两处。如不能同时打两处,则先打山海关还是先打锦州值得考虑。因先打山海关,然后以打山海关之兵力回打锦州则劳师费时,给沈阳之敌以增援的时间;如先打锦州,则沈阳之敌很可能来不及增援,继续陷于麻痹状态(目前已是麻痹状态)。”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九日电示林彪:“你们是否尚有足够兵力确有把握地于二十天左右时间内歼灭义县、锦州、锦西三点之敌。我们认为你们必须将作战重心放在攻占这三点上面,因为这是你们整个战局的关键。如果以现到锦州地区各纵难于在二十天左右时间内攻占三点,则宜从现位沈阳以西各纵中抽调一部加强之,确保迅速攻占三点至少三点中之两点。当然卫立煌亦有不顾长春径向锦州增援之可能。假定如此,你们更应于攻克义县之后力求迅速攻克锦州,否则敌援接近,你们集中全力去打援敌时,锦州、锦西两处之敌,势必集中一处扰我后路,并使尔后难于歼击该敌。若你们能够迅速攻克义县、锦州两点,则主动权便可握在你们手中;否则你们可能产生如象过去半年那样处在长、沈两敌之间一个也不好打的被动姿态。你们必须估计到打沈阳倾巢援锦之敌时,有好打不好打、打得胜打不胜两种可能性。因此你们是否能取得战役主动权(当然战略主动权是早已有了的),决定于你们是否能迅速攻克三点,尤其是锦州一点。只在两种设想之下你们可以在未占锦州的情况之下,也能获得战役主动权,这即是你们能于沈敌北上迎接长敌时能打一个极大的胜仗歼灭敌军十万左右,或者于沈敌援锦时你们也能打一个这样的大胜仗。但是我们不知道确有此种把握否。我们觉得首先攻占锦州是有较大把握的,并且是于全局有利的。以上望见复。此外,我军从九日出动至今已二十一天,尚未开始攻击义县,动作实在太慢,值得检讨。”

  林彪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十九时致电军委说:“锦州是敌薄弱而又要害之处,故沈敌必大举增援,长春敌亦必乘机撤退(已有密息证明)。”

  林彪一九四八年十月一日致电军委说:“我对付锦西援敌及山海关兵力少而弱。为了牵制榆津段敌军及为了第二步在榆津段上抓住几个师,待北面大战结束后调兵南下予以歼灭,我们建议杨罗耿兵团如已来不及向绥东前进协同杨(成武)李(井泉)姚(哲)作战时,则该兵团除留一、两个旅在平张线破路外,主力可直向唐山、滦县前进击敌。”

  军委一九四八年十月二日致电林彪指出:杨罗耿部“暂难东调,因此,你们应靠自己的力量对付津榆段可能增加或山海关北援之敌,而关键则是迅速攻克锦州。望努力争取十天内外打下该城。”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日,正当我东北野战军歼灭了义县,兴城、绥中等城守敌并继续扩展攻势的重要关头,林彪因葫芦岛可能增敌新五军、九十五师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而于当天致电军委提出了要把主力调回长春方向作战的所谓“建议”。为此,毛主席严厉地批评了林彪。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三日十七时电示林彪:“二日二十二时电悉。(一)你们应利用长春之敌尚未出动,沈阳之敌不敢单独援锦时,目前紧要时机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在义县,兴城、绥中之敌已被歼灭的情况下,葫芦岛、锦西地区虽然已增加新五军及九十五师,并准备以四个师打通两锦交通,你们可于攻锦之同时,部署必要兵力于两锦交通线上,首先歼灭由锦西增援锦州之四个师,然后再打下锦州。在五个月前(即四、五月间),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在两个月前,长春之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锦州、滦县之第八、第九两军亦已调走,你们却又因新五军从山海关、九十五师从天津调至葫芦岛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不妥当的。(二)你们指挥所现到何处?你们本应在部队运动之先(即八月初旬)即到锦州地区,早日部署攻锦,现在部队到达为时甚久,你们尚未到达。望你们迅速移至锦州前线,部署攻锦,以期迅速攻克锦州。迁延过久,你们有陷入被动地位之危险。”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三日十九时又电示林彪:“本日十七时电发出后,我们再考虑你们的攻击方向问题,坚持地认为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除了前电所述之理由外,假定你们改变方针,打下了长春,你们下一步还是要打两锦,那时,第一,两锦敌军不但不会减少,还可能增加一部,这样将增加你们打两锦的困难。第二,目前沈阳之敌因为有长春存在,不敢将长春置之不顾而专力援锦。你们可利用长春敌人的存在,在目前十天至二十天内(这个时间很重要)牵制全部、至少一部沈阳增援之敌。如果你们先打长春,下一步打两锦,不但两锦兵力变得比现在更不好打些,而且沈阳部队倾巢援锦,对于你们攻锦及打援的威胁将较现时为大。因此我们不赞成你们再改计划,而认为你们应集中精力,力争于十天内外攻取锦州;并集中必要兵力与攻锦州同时歼灭由锦西东援之敌四至五个师。只要打下锦州你们就占有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而打下长春则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望你们深刻计算这一点。”

  经过毛主席多次严厉批评后,林彪才放弃了全军北返攻打长春的错误主张,修正了作战部署,将攻击重点放在锦州,并于一九四八年十月三日报告了中央军委。四日又把自己的指挥所移到了阜新。为此,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四日致电林彪指出:“(一)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二)你们决定以四纵及十一纵全部及热河两个独立师对付锦西、葫芦岛方面之敌,以一、二、三、七、八、九共六个纵队攻锦州,以五、六、十、十二共四个纵队对付沈阳援锦之敌,以九个独立师对付长春之敌,这是完全正确的。你们这样做法才算是把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纠正了过去长时间内南北平分兵力没有重点的错误(回头打长春那更是绝大的错误想法,因为你们很快的就放弃了此项想法,故在事实上未生影响)。我们过去一个月中曾有多次电报叫你们如此做,你们到现在才想通这一重点,不是平分兵力而是以主力放在两锦方面,虽然在时间上一开始就应该如此做。从你们开始行动起到今天,差不多已有一个月之久,才将攻击重点问题弄清楚(重新增加两个纵队到两锦方面去),可能对作战受到一些影响(是否有影响及影响之大小,要看作战结果如何才能定),但是平分兵力的错误算是纠正了。从这件事,你们应该取得两个教训:第一个教训是你们的指挥所应先于部队移动到达所欲攻击的方向上去(这一点,我们很早就向你们指出了),由于你们没有及时这样做,致使你们的眼光长期受到限制。第二个教训是在通常情况下,必须集中主力攻击一点,而不要平分兵力。(三)攻击锦州的时间愈快愈好,但因你们兵力尚未到齐,你们指挥所方才接近锦州附近,部队的攻城准备动员工作尚未进行,当然应当稍待时日,等待兵力到齐和完成准备工作,然后开始攻击;但是你们应当力求缩短这准备过程,不要延迟太久,当然绝不要有任何的慌忙。(四)关于不应当攻长春的理由,不是如你们所说的‘太费时间’以及‘即令不攻长春,该敌亦必自动突围,我能收复长春,并能歼其一部’,而是如我们昨日十七时及十九时两电所说的那些理由,即如果你们真的回头打长春,你们将要犯一个大错误。就拿突围这一点来说,目前该敌突围愈迟愈有利,不突围更有利。(五)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都没有了,希望你们按照你们三日九时电的部署大胆放手坚决地实施,争取攻克锦州,然后再攻锦西。(六)蒋介石已到沈阳,不过替丧失信心的部下打气。他讲些什么你们完全不该理他”。

  一九四八年十月六日,锦州作战正式开始。这时,林彪仍然把南线敌情看得十分严重,顾虑重重,动摇犹豫,连续致电军委说:“我攻锦时敌必自沈阳与海上及山海关方面拼命增援。长春之敌亦必乘机突围。”“沈阳之敌有企图占领彰武切断我交通模样”。“沈阳援敌新一军、新三军、新六军在占领彰武以东台门后,今日已三路并进,向彰武前进,已逼近彰武附近。”

  总之,林彪一怕海上之敌经葫芦岛、锦西增援锦州;二怕傅作义部经山海关增援锦州;三怕沈阳之敌增援锦州,或占我彰武,切断我后方交通;四怕长春之敌向沈阳突围。

  为了坚定林彪攻克锦州的决心,争取迅速全歼锦州守敌,毛主席在东北野战军攻击锦州期间又连续致电林彪,详尽地分析了各路援敌的情况,再三告诫林彪不应“动摇你们的决心。”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五日四时电示林彪:“(一)完全同意你们四日十五时电关于对付援敌的处置,这种处置可以保障攻击锦州时不受东西两面现有任何援敌的威胁,即使再加一部援敌亦可阻止之。(二)据息,国民党正在海运台湾孙立人的三十一军向葫芦岛登陆。该军如全部北运,则是两个师,每师三个旅,全部美械新兵,虽已训练一个长时间,但无作战经验,战力不强,估计十天内难于到达,你们不应被此项消息所扰乱,而动摇你们的决心。惟须尽可能缩短准备时间,早日开始攻击。(三)大连所得沈阳援锦部署是很胆怯的。该部署表示极怕我攻锦打援战法,采取逐步推进看势行事的谨慎方针,因此你们不要顾虑该敌难于阻止,大约有九个师左右即够阻止该敌。(四)沈阳、锦西两方援敌攻击精神必不强,你们以六个纵队阻援必能胜任愉快。”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十日九时电示林彪:“(一)从你们开始攻击锦州之日起,一个时期内是你们战局紧张期间,望你们每两日或每三日以敌情(锦州守敌之抵抗能力,葫芦岛、锦西援敌和沈阳援敌之进度,长春敌军之动态)我情(攻城进度,攻城和阻援之伤亡程度)电告我们一次。(二)这一时期的战局,很有可能如你们曾经说过的那样,发展成为极有利的形势,即不但能歼灭锦州守敌,而且能歼灭葫,锦援敌之一部,而且能歼灭长春逃敌之一部或大部。如果沈阳援敌进至大凌河以北地区,恰当你们业已攻克锦州、使你们有可能转移兵力将该敌加以包围的话,那就也可能歼灭沈阳援敌。这一切的关键是争取在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三)按照我军攻击锦州的进度和东西两路援敌的进度,决定阻援部署的方法。如果沈阳援敌进得较慢(如果长春之敌在你们攻锦过程中突围,并被我十二纵等部抓住歼击,则沈阳援敌可能被麻痹,进得较慢,或停止不进,或回头救援长春之敌),葫、锦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四纵、十一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之前进。如果葫、锦援敌被我四纵、十一纵等部所箝制和阻止而进得很慢或停止不进,长春之敌没有突围,沈阳援敌进得较快,而锦州之敌业已大部被歼,全城已接近于攻克,则你们应使沈敌深入大凌河以北,以便及时转移兵力包围该敌,然后徐图歼击。(四)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前面所说各点,只是希望你们予以相当的注意。尤其在锦州作战的头几天内,东西援敌不会大动,你们要用全部精力注于锦州方面之作战。”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一日电示林彪:“(一)只要不怕切断补给线,让敌进占彰武并非不利。目前数日你们可以不受沈阳援敌威胁,待锦州打得激烈时,彰武方面之敌回头援锦,他已失去时间。(二)国民党放出撤出长春空气,似在引起我军注意长春,并非真要马上撤出。是否如此,数日后即可判明。”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二日电示林彪:“沈敌进占彰武置于无用之地,表示卫立煌想用取巧方法引我回援,借此以解锦州之围,不敢直援锦州,避免远出被歼之危险。锦州守敌都是杂牌,即使被歼彼亦不甚痛心。如你们能于数日内攻下锦州,沈敌势必由彰武退回新民固守。但如攻锦需时较多,卢浚泉等呼援迫切,蒋介石严令卫立煌增援,则该敌有由彰武经新立屯、黑山到打(大)虎山,或由彰武转回新民经绕阳河到打(大)虎山之可能。但只要你们能于一星期内外攻克锦州,则该敌无论如何是不能迫近锦州的。锦州一克,该敌又必立即后撤,使你们无法寻歼该敌,此种可能性似乎很大。长春之敌是否撤退,亦是疑问,暂时不撤的可能性似较大。”

  由于毛主席的英明指挥,纠正了林彪的错误,才取得了锦州作战的胜利。

  (三)林彪抗拒毛主席关于堵塞东北敌人退路的指示,不派兵迅速控制营口。(附图五)

  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五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全歼守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以下十二万人,完全切断了北宁线。十月十九日,困守长春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以下十余万人,除一部起义外,其余被迫投降。这时,盘踞在沈阳地区的敌“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及所属周福成兵团和已进至辽西彰武、新立屯地区的廖耀湘兵团共二十余万人,惧我围歼,准备逃跑。在敌人重占锦州打通北宁线的企图被我粉碎之后,营口便成了敌人逃向关内的唯一通路,蒋介石也正在征集船只,准备将这些敌人运至关内。为了堵塞敌人向关内逃跑的通路,就地全歼东北之敌,毛主席先后七次急电林彪,令其以足够兵力阻敌南逃,并迅速控制营口。

  毛主席早在一九四八年十月十八日十二时就电示林彪:“我们所最担心的是沈敌从营口撤退向华中增援。据悉蒋介石在天津征集五万吨轮船,似是准备十一月从营口撤兵。长春合乎理想的解决,使蒋,卫很难下决心走陆路向锦(西)、葫(芦岛)增援。假如蒋、卫利用你们打锦、葫的时机迅速全军退至营口据守,利用海道运粮接济,然后逐步运向津榆线或华中,则有使你们无法阻止之虞。”“因此提议在日内长春解决后,除留几个独立师监视郑洞国及新七军(假定该部反正的话)外,攻长各纵及几个独立师,应迅速全部南下位于沈阳、营口之间,时间应在十一月上旬,过迟则无保障,并须以一个纵队控制营口,构筑坚守阵地,阻绝海上与陆地的联系,使蒋、卫不敢走营口。即使他们走营口,我可先行抗击,以待主力到达聚歼。”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九日三时电示林彪:“既然长春敌人愿意投降,我五纵、六纵、十二纵即可停止去长春,该三个纵队似宜以两个位于沈阳、营口之间,以一个在营口筑工守备,并宜在你们打锦、葫以前到达该区堵塞沈阳敌向营口的退路。”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九日九时电示林彪:“须估计在长春敌人完全解决、我北面各纵及独立师主力南下之时,蒋、卫改变计划的可能。你们应考虑部署有力兵团于营口及其西北与东北地区,以免在蒋、卫采取从营口撤退时,你们措手不及”。还强调地指出:“现时新一军等相当西进,甚至进至沟帮子仍然有利于他们突然向营口撤退,此点望你们充分注意。蒋介石在天津集中五万吨船只准备从营口撤军的情报是相当确实的。”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九日二十二时电示林彪:“沈敌似已决心撤退,退营口的可能性很大。你们目前第一要紧的部署,是立即令肖(劲光)、肖(华)率长春各独立师大部(留两个至多三个独立师在长春一带即够)及十二纵兼程从抚顺以东进至营口及其以西以北地区堵塞敌人退路。目前为应急计,请你们考虑令十纵自打(大)虎山进至营口筑工。该方有十纵、十二纵及六至七个独立师形势就巩固了。只要此着成功,敌无逃路,你们就在战略上胜利了。”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日四时电示林彪:“因敌有随时退至营口可能,望令十纵准备一经发觉敌有退营口的象征,即兼程开营口守备。高(岗)、伍(修权)建议以十二纵及三个独立师由钟伟指挥,由四平以北上车赶于二十四日以前全部抵达清源,以急行军开至鞍山、海城堵塞敌向营口退路,此计划甚为必要,请即电高、伍照此速办,愈快愈好。惟十纵仍须准备从打(大)虎山开营口,以占先机。”“以十二纵及三个独立师共六个师开鞍山、海城是否足够,如敌全力退营口,我六个师恐难抵御,是否应增加一两个独立师于营口方面。”

  “蒋介石十五日到沈阳时,即携杜聿明同来,是帮助卫立煌指挥撤退的。外国通讯社十八日讯,蒋介石又到沈阳。目前数日是敌决策时机,撤退是十五日就决定了的,如何撤退则或者昨今两日已经决定,或者尚待决定,并且决定之后又可改变。望你们密切注视这数日的动态,不失时机,争取大胜。”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日七时电示林彪:“高、伍提议六个师(十二纵加三个独立师)位于营口以北。我们觉得似宜增加一个师,共七个师位于营口以北,阻敌逃跑,其中应有二至三个较有战斗力的师。”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四时电示林彪。敌“五十二军、五十三军及二○七师主力既然尚在铁岭、沈阳、抚顺、本溪、鞍山一带,五十二军一部且已进占海城、牛庄,则敌人准备以营口为其两条退路之一,已甚明显。敌主力在黑山、北镇地区被我歼击时,其溃逃部队亦可能退向营口。因此,你们仍应从各独立师中抽出一部向南,歼灭鞍山、海城、牛庄之敌,并控制营口,阻塞敌人向海上的逃跑。此外,南满方面一切可用的地方部队,均应使用于对付鞍山、海城、牛庄地区之敌。”

  林彪对毛主席的上述指示一意对抗,拒不执行。他一九四八年十月十九日二十一时给军委的电报说:“我们建议:如沈阳之敌仍继续向锦州前进时,则等敌再前进一步后再向敌进攻;但有若干征候敌不再前进,或有向沈阳撤退转向营口撤退的象征时,则我军立即迅速包围彰武、新立屯两处敌人,以各个击破方法,将新一、新三、新六、七十一、四十九军全部歼灭,使之不能退回新民、沈阳和退至营口。”根本不想派兵控制营口。

  林彪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十三时给军委的电报又说:“五十三军一三0师及原在辽阳之五十二军第二师,均已到巨流河、新民地区,在铁岭之五十二军部队亦有撤退象征。可见敌现已开始向锦州总退却。”“辽南独二师已无去营口之必要,已令其回头至新民以西箝制敌人。”

  由于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我军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七日在黑山、打(大)虎山地区全歼了敌廖耀湘兵团,十一月一日又迅速解放了沈阳,歼灭了敌“东北剿总”及周福成兵团。但是,由于林彪一直抗拒毛主席关于控制营口的命令,不派兵堵塞营口,致使敌五十二军军部及一个师部、三个团得以从营口入海逃跑。

  毛主席在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十八时致电批评林彪说:“你们事先完全不估计到敌人以营口为退路之一,在我们数电指出之后,又根据五十二军西进的不确实消息,忽视对营口的控制,致使五十二军部队于二十四日占领营口,是一个不小的失着。”


  附件之二:

         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若干问题(之二)

                     军事科学院  1972.08.15

                      林彪在平津战役中的问题

  一九四八年冬,西北野战军在陕东澄城、邰阳、蒲城地区发动的、歼敌五万九千余人的三次攻势已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全歼东北之敌,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合进行的淮海战役正在顺利发展,全国形势对我十分有利。在此情况下,平津之敌已成惊弓之鸟。因此,能否稳住平津之敌,使其无法从海上南逃和向绥远西窜,是我军实现就地歼灭该敌的关键。为此,毛主席令淮海前线我军暂时留下杜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令太原前线我军缓攻太原,以麻痹平、津之敌;令华北杨罗耿兵团暂时不打新保安之敌三十五军,以便吸引平、津之敌不好定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令东北野战军提前秘密入关,并对入关的时间、路线以及入关后的行动方针问题,都作了详细的布置,以求稳住平、津之敌。此外,并令山东军区集中一部分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防平、津之敌沿津浦线南下向青岛逃跑。

  (一)关于东北野战军的入关时间问题。毛主席早在辽沈战役结束前,即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和十一月一日就已电示林彪,叫他督促先遣部队“四纵、十一纵等部向北平附近速进。”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四时又电示林彪:“你们主力早日入关,包围津、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

  军委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再次指示林彪:“东北野战军提前于本月二十五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左右起向关内开动。”

  但林彪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七日给军委的电报中却说:“东北主力提早入关很困难。”并且还为他的所谓“困难”找了两个借口:一是说“东北解放后,部队思想发生很大波动,东北籍战士怕离开家乡,怕走路太远,甚至某些干部已开始生长享受情绪。”“同时新兵与俘虏战士的补充还未就绪,争取工作也要有相当时间,否则逃亡减员会更为严重”,对东北籍的广大指战员入关解放全中国的革命积极性作了完全颠倒的反映。二是说“部队冬大衣、棉帽,棉鞋尚未发下。”而实际情况则是部队冬装一部已经发下,不足者在我军已控制了入关铁路干线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随后赶运。

  毛主席针对林彪的上述借口,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八日严令林彪:“你们立即令各纵以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全军或至少八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不使逃跑,并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此种可能很大)。”

  林彪经过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三令五申,才勉强同意部署东北主力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开始入关。

  (二)关于东北野战军的入关行军路线问题。毛主席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电示林彪说:“傅、蒋在山海关的一个军尚未撤退,其目的是估计你们主力入关必走该地,让该部先挡一挡,争取主力逃跑或固守之余裕时间。因此,你们主力入关应取四纵、十一纵所走道路,不要走山海关。”又说:“部队行动须十分荫蔽。”

  毛主席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电示林彪:“你们可以位于锦州、打(大)虎山、营口等地之五个纵队于二十三日出发,取捷径夜行晓宿荫蔽迅速行进。”“各部均走热河境内出冀东,不走山海关。沈阳地区各部及总部大行李则应缓若干天出发,走山海关附近出唐山。如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决定先走,则携带轻便指挥机构先行,并于走后一星期左右在沈阳报上登出一条表示林尚在沈的新闻,并经新华社广播。各部队均应注意荫蔽。”

  毛主席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又电示林彪:“你们后尾部队及总部亦不要走山海关。”

  林彪却拒不执行毛主席的上述指示。他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七日给军委的电报中说:“由于山海关以北山地及平泉到遵化的路上人烟稀少,所过部队太多,同时我们大量军队经长途行军南下,敌每日夜均有飞机侦炸,已无秘密可言。昨已令我最后尾之三个军(三十九军、四十九军、四十四军)经兴城、绥中、山海关前进。”

  (三)关于东北野战军入关后的行动问题。毛主席明确规定第一阶段应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断敌海上退路,与向张家口、新保安急进的华北部队一道完成对平、津、张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然后各个歼灭该敌。

  林彪却提出要用第三、第五两个纵队先打南口敌十六军的错误主张。他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七日二十一时三十分给军委的电报说:“为保证确实歼灭傅作义全部及南口之十六军,我们意见以先到之第三、第五两个纵队立即经平谷与顺义附近,以五、六天行程插到南口附近,参加战。届时如平张间战役结束,则我之先头两个纵队即转至北平、通县以南,防平敌南退。”

  毛主席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八日七时电示林彪:“你们想以第三、第五两纵去打十六军,在全盘计划上是不妥的。现傅作义有十四个师、一个骑兵师集中北平、涿县、通县、顺义、南口区域(下花园、怀来之五个师未计在内),你们的首要任务是不使这些敌人逃至天津。其方法是以四个纵队占领廊坊、香河之线,隔断平津联系。”又说:“在平津未隔断的条件下,如果你们除程(子华)、黄(克诚)外再使用两个纵队去打南口的十六军,并把十六军消灭了,那就有迫使北平之敌早日逃至天津、塘沽的危险。”最后毛主席还明确指示林彪:“因此,你们仍应静候后续兵力到达,准备实行隔断平津、包围唐山、歼击芦塘之计划。”

  林彪却继续坚持他以三、五两纵队使用于南口方面的错误主张。他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十八时给军委的电报说:“已令三、五两纵全力向南口前进,抓住南口之敌和防止平敌继续北援,并在南口以南寻机歼敌。该两纵统归肖(华)、陈(伯钧)指挥。五纵本晚以强行军出发,估计十二号早晨即可到南口附近。”

  毛主席针对林彪上述错误,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九时急电林彪,严令“三纵不应去南口”,并告“理由详另电”,才制止了林彪先打南口的错误行动。

  毛主席在同一天致电林彪进一步指出:“一、张家口、新保安、怀来和整个北平、天津、塘沽、唐山诸敌,除某几个部队例如三十五军、六十二军、九十四军中的若干个别的师,在依靠工事保守时尚有较强的战斗力外,攻击精神都是很差的,都已成惊弓之鸟,尤其你们入关后是如此。切不可过分估计敌人的战斗力。我们有些同志过去都吃了过分估计敌人战斗力的亏,经过批评后他们也已懂得了。现在张家口、新保安两敌确已被围,大体上很难突围逃走。十六军约有一半迅速被歼。怀来敌一○四军慌忙南逃,估计今日或明日可能被歼。该敌被歼后,你们准备以四纵由西南向东北切断南口和北平间联系。估计此着不易实现,不是九十四军和十六军残部迅速撤回北平,就是九十四军、十六军和九十二军一起集中南口、昌平、沙河镇区域集团防守。但四纵此举直接威胁北平西北郊和北郊,可以箝制这些敌人不敢动。若这些敌人再敢西进接援三十五军,则可以直接切断其后路或直接攻北平,因此,这些敌人大约不敢再西进。我华北杨罗耿兵团以九个师包围三十五军三个师,是绝对优势。他们提出早日歼灭该敌,我们拟要他们暂时不要打,以便吸引平津之敌不好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他们此次以两个纵队围住三十五军,以一个纵队阻住一○四军,两敌都被击退。

  “二、我们现在同意你们以五纵立即去南口附近,从东北面威胁北平、南口、怀柔诸敌。将来该纵即位于该地,以便将来(大约在十天或十五天之后,即在华北杨罗耿兵团歼灭三十五军之后)腾出四纵使用于东面。如此,请令五纵本日仍继续西进。

  “三、三纵决不要去南口,该纵可按我们九日电开至北平以东、通县以南地区,从东面威胁北平,同四纵、十一纵、五纵形成对北平的包围。

  “四、但我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围北平,而是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

  “五、据我们估计,大约十二月十五日左右你们的十纵、九纵、六纵、八纵、炮纵、七纵就可集中于玉田为中心的地区。我们提议,十二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数日内即取神速动作,以三纵(由北平东郊东调)、六纵、七纵、八纵、九纵、十纵等六个纵队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之敌,如果诸点之敌那时大体仍如现时状态的话。其办法是以两个纵队位于以武清为中心的地区,即廊房、河西务、杨村诸点,以五个纵队插入天津、塘沽、芦台、唐山、古冶诸点之间,隔断诸敌之联系。各纵均须构筑两面阻击阵地,务使敌人不能跑掉,然后休整部队,恢复疲劳,然后攻歼几部分较小之敌。此时,四纵应由平西北移至平东。我华北杨罗耿兵团应于四纵移动之前歼灭新保安之敌。东面则应依情况,力争先歼塘沽之敌,控制海口。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以上部署,实际上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北平、怀柔、顺义、通县、宛平(涿县、良乡已被我占领)、丰台、天津、塘沽、芦台、唐山、开平诸点之敌一概包围了。

  “六、此项办法,大体上即是你们在义县、锦州、锦西、兴城、绥中、榆关、滦县线上作战时期用过的办法。

  “七、从本日起的两星期内(十二月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

  “八、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于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社聿明指挥之邱清泉、李弥、孙元良诸兵团(已歼约一半左右)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

  “九、为着不使敌人向青岛逃跑,我们准备令山东方面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线上预作准备。

  “十、敌向徐州、郑州、西安、绥远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或很少可能的。

  “十一、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因此,在目前两星期内一般应采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

  “十二、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在你们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敌人是很难觉察出来的。敌人现时可能估计你们要打北平。

  “十三、敌人对于我军的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的,对于自己力量总是估计过高,虽然他们同时又是惊弓之鸟。平津之敌决不料你们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前能够完成上列部署。

  “十四、为着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前完成上列部署,你们应该鼓励部队在此两星期内不惜疲劳,不怕减员,不怕受冻受饥,在完成上列部署以后,再行休整,然后从容攻击。

  “十五、攻击次序大约是:第一塘芦区,第二新保安,第三唐山区,第四天津、张家口两区,最后北平区。

  “十六,你们对上述计划意见如何?这个计划有何缺点?执行有何困难?统望考虑电告。”(附图三)

  由于毛主席在平津战役开始时就为我军制定了完全正确的战役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纠正了林彪的错误,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三十一日完成了平津战役,取得了歼灭和改编五十二万国民党军的伟大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即国民党军“北平行辕”,李宗仁任“行辕”主任,下辖张垣绥署(傅作义)、保定绥暑(孙连仲)共九个军、十九个师约二十万人。

  ②指华北第三兵团,当时杨成武同志任司令。

  ③指华北第二兵团,杨得志同志任司令,罗瑞卿任政委,耿飚同志任参谋长。


根据中央文件原件打印, 原题为:中共中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