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电视剧全集观看:民國畫聖——高奇峰【13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0:51:53
                南宋四家——夏圭 ★★★還舊樓主2011年8月13日轉自《灵山居士的空间★★★   高奇峰(1889-1933)             高奇峰字奇峰,后以字行,广东省番禺县圆岗乡人,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奇峰与其兄高剑父及陈树人并称为“岭南三杰”。   《孔雀开屏》            高奇峰生于1889年,卒于1933年,终身未婚。他7岁丧父、9岁丧母,家境清寒,学习刻苦。早年曾随同乡前辈隔山啸月琴馆居巢、居廉习画,17岁随兄高剑父赴日本从日本著名画家田中赖璋习画。回国后与其兄一起参加反清的革命活动,助其兄高剑父在上海创《真相画报》及在广州出版《时事画报》,宣传革命思想。民国建立,功成不居,仍潜心绘画艺术。             复至日本,习制版术。回国后又创办审美画馆,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除大量刊辑古今名画和普及艺术外,特别注重创作,提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不遗余力推进国画创新。反对清末民族画坛的摹仿守旧,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提倡反映观实,表现时代,指导人生,以达到通过艺术美的陶冶而“改造国魂”的目的。   《鹰图》   《鹰》           1918年,任甲种工业学校美术及制版科主任,1925年,任岭南大学名誉教授,并设美学馆授徒。在潜心研究传统四格、六法的同时,力倡新国画运动。其绘画早年受兄长及居廉画风影响,其后研习日本画,致力西方素描及写生。擅画花鸟,山水、人物、走兽等,写生尤为突出。其作品追求严谨造型、纵深空间、绚丽色彩和新时代气息,笔墨细润,气氛舒畅柔和,细致中不失傲骨。借鉴现代日本画技法,用笔雄奇豪放,充满生命力,形成了他雄秀的艺术风格。画风自然、生动,重气势和意境。   《秋树立马》           高奇峰是“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中写生和表现能力最强的一位。他创作的翎毛、走兽、花卉、山水融合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形式和日本画法,在注重写生的同时又长于用色和水墨的渲染,具有用笔雄健,敷色湿润,形象生动的特点。他所画翎毛走兽,或奔逸或细润,不拘成法,其风格雄健、俊美;所画月夜、冬雪等景物常带有清丽秀润、晶莹光洁的意韵。20年代中期以后,高奇峰逐渐放弃色彩明丽描绘精致的日本画法,并向传统笔墨形式回归,作品构图简练,笔墨洒脱,具粗犷豪迈之势。笔下的雄狮、猛虎、松鹰被孙中山认为是革命精神的代表,作品《海鹰》、《秋江白马》、《雄狮》被选作中山纪念堂的锦壁画。   《松鹰图》            他的代表作有《枫鹰图轴》等,著有《奇峰画集》七辑、《新美学》、《美感与教化》等书,其诗作及书法则散见于生平题画及诸书刊中。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均获好评,在1931年比利时万国博览会、国际艺术展览大会上,获得最优等奖,个人分数高冠世界各国画家。当时各国博物馆,争相购藏其作,一时享誉国际。             1933年冬,奇峰先生代表中国出席德国柏林举办的中德美术展会,出行前,在去上海参加筹备会议时,旧病复发,于1933年11月2日病逝于上海,时年45岁。死后遗嘱,将天风楼永作奇峰画院,所有作品,分赠世界各国博物院,命焚亲友债券。高奇峰先生生性孤傲,却襟怀宽广、乐于助人,当今知名画家中有不少曾经得到过他资助,艺术大师徐悲鸿就是在他的资助下得以出国留学。   《双鱼图》           当时,国民政府鉴于他生前为中国美术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以及为国家争得的荣誉,于1936年12月27日为他举行了国葬,葬于南京栖霞山栖霞古寺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亲自题写墓碑:“画圣高奇峰先生之墓”,将其生平事迹收入史馆,先生高风亮节,亦为后人敬仰。     《罗汉图》           近年来,高奇峰先生的作品,越来越受藏家青睐,价格节节攀升,1986年刚出场的两幅立轴《和鸣》和大立轴《双鹭》拍卖价格分别达到19万和29万港元;此后价格一路飚升,1988年1月香港由佳士得拍卖的他的中晚期作品《秋树苍鹰》,以48万拍出;1990年3月拍卖的一幅《松鹤延年》一举突破百万大关,高达104万港元,加入珍品行列:市场一再追捧,升势凌厉;199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推出的《横塘春晓画集》12开册,成交价更是高达165万。             然而,与他在拍卖场上一派红火相比,他位于南京栖霞古寺旁的墓园却早已是碑毁坟荒、一片凄凉。高奇峰先生的再传弟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欧豪年教授自海外归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郑奇教授和南京栖霞山管委会档案室徐主任的协助下,终于在栖霞古寺北麓半山腰的荒野里找到了先师祖之墓,立即联络海内外所》有天风楼弟子(天风楼即奇峰画院名)共同出资20多万元重修墓园。  
《昆仑雨后图》  
         如今,新修建的墓园面貌焕然一新,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墓道,直通墓地,由德国设计师设计的墓碑背靠栖霞山,上面镌刻着再传弟子欧豪年教授亲笔题写的“高山仰止”四个大字,恢复了林森先生题写的墓碑,台阶下数十米处,高奇峰先生的铜雕像端坐在花岗岩碑上,碑上刻有徐悲鸿先生的悼辞及蔡元培、陈树人先生的悼诗。   《秋声》     歡迎進入還舊樓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