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瞳魅颜:何兆华、王祖皆、张卓娅《小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6:44:07
何兆华、王祖皆、张卓娅《小草》(2010-12-26 09:22:23)转载 标签:

杂谈

   由深圳商报和深圳演出公司联合策划推出的“向改革开放致敬——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首经典歌曲”评选活动自4月进入投票阶段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热情响应。在深圳新闻网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首经典歌曲演唱会”投票专区发现,虽然入选歌曲《小草》的票数远不及《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这两首几乎成为改革开放代名词歌曲的票数,但其在这一个多星期以来也出现了不小的增长幅度。

   《小草》的曲作者王祖皆,他说,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歌曲,《小草》经历在石头缝隙中挣扎生长的命运,最终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钻出石缝,接受阳光与雨露的洗礼。

    关注弱势群体才能得到共鸣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王祖皆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从2005年至今担任总政歌剧团团长,《小草》是王祖皆与爱人张卓娅共同谱曲,曾广泛流传并多次获奖。王祖皆告诉记者:“大家都知道《小草》这首歌,却很少人知道《小草》是歌剧《芳草心》的主题曲。”歌剧《芳草心》创作于1983年,讲述了一个纯洁善良的幼儿园教师如何得到爱情的故事。王祖皆说:“正因为《小草》讴歌的是平凡人,关注的是弱势群体,所以得到了共鸣,很多人从这首真诚、朴实的歌曲中得到了慰藉。歌曲也因此不胫而走,全国传唱。”

    歌剧一般都是先创作主题曲之后才创作剧中的音乐,而《芳草心》却恰恰相反。王祖皆告诉记者:“我们把《芳草心》的所有音乐都创作出来之后,主题曲却一直无从下手。我们也写了类似《红梅赞》那样风格的歌曲作为主题曲,但一直都觉得不太合适。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觉得主人公的性格与身份就像是一颗平凡而崇高的小草,《小草》就这样诞生了。”

    夹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

    《小草》流传开以后,其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歌剧本身,战斗英雄史光柱曾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时把自己比喻成一颗小草,并引用了歌曲《小草》的唱词。王祖皆回忆说:“当时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史光柱的眼睛在战斗中失明了,欣赏《芳草心》的机会很少,他怎么会唱这首歌呢?史光柱告诉我,他受伤后去上海医治,与他同房的病友为了鼓励他,就教他唱《小草》,与他一起度过了那段艰苦的时光。”王祖皆说:“史光柱的这位病友已经去世了,史光柱非常怀念他,特别是在唱《小草》的时候。史光柱曾经对我说,他们眼睛失明的人是最能够理解这首歌的人。他的话让我心里特别感动。”

    王祖皆告诉记者,其实《小草》在流传开以后,也引发了一场争论。“当时,有文章说《小草》宣扬的是碌碌无为和不求上进,还引用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批判它。一些好心人劝我们不要把《小草》作为《芳草心》的主题曲,说会降低整个歌剧的格调,这些好心人看我们坚持要用这首歌作主题曲后,又劝我们不要用吉他伴奏,因为吉他在当时被看作是不入流的。我们当时就改用钢琴和竖琴来代替吉他,但在正式演出时,我们还是坚持用吉他伴奏演唱了《小草》。”

    虽然遭受批评,《小草》仍然在夹缝中顽强生长,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同。王祖皆说:“当时的年轻人比较能接受这首歌,他们认为这首歌是在颂扬普通人的崇高心灵,是很朴实、很有内涵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时间证明了《小草》存在的价值,成为谱写平凡人心声的开端作品。

    张卓娅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她是50年代出生的人。当时我国正在学习苏联的英雄卓娅,妈妈俞频在怀着张卓娅的时候看了这本书,被深深打动,希望孩子长大像卓娅一样坚强,因此为出生的女儿起了同样的名字。张卓娅出生在一个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家庭,父亲张锐是我国二胡界的一代名师,著名作曲家。母亲俞频也是一位作曲家。卓娅尚在幼年时,父母都很忙。母亲长时间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而父亲则在女儿出生不久后于抗美援朝战争时随军去了朝鲜。回国后,由于父亲张锐是国内年轻又颇有造诣的演奏家,多次随中国艺术团出访欧洲。有一次去欧洲半年多才回国,所以,父母两人都很少在家。卓娅从小就由外婆照管。但只要父母在家的时候,他们就经常指导她学习音乐,教她唱歌、识谱,还专门请了钢琴教师。卓娅练琴很投入,也许是自己太喜欢音乐了,拿起来就舍不得放手。她天资聪颖,能触类旁通,自己学会了二胡和小提琴。父母亲为了使女儿的艺术水平得到全面发展,还教她学习京剧、民族音乐、戏曲,并教她唱民歌。由于她唱歌的天赋和才华,童年时参加过不少演出和录音。以前的许多老同学还认为卓娅后来必定会成为歌唱演员,都很惊讶她到了前线歌舞团成为一名乐器演奏员,80年代后她又成了一名作曲家。

    度过了快乐的小学时光后,卓娅顺利地考取南京市的重点中学宁海中学,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小卓娅憧憬着自己美好的中学时代,但就在此时,一场人生风雨悄悄降临到天真无邪的卓娅身上,让她初次尝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艰辛。卓娅念初中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的生活似乎一下子被颠倒了过来。父亲张锐被定为“三名三高”人物。他创作的著名歌剧《红霞》只是因为里面有一句“人到死时真想活”的唱词而被定为叛徒戏,被隔离审查,并和卓娅母亲一起被送到农场劳动、批斗。此时的卓娅刚满13岁,她深深地感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许多人不敢和她说话,出门时因为她是“走资派”的子女而被人吐口水,扔石头。家里的大门24小时开着,随时会有人来抄家,弟弟跟着外婆躲到了外地。小卓娅和一位老保姆相依为命。一天傍晚,有人在卓娅附家近听见二胡声。一个造反派想,张锐如此大胆,竟敢从“牛棚”里跑回家练二胡!于是一群人围住了张家,一看原来是小卓娅在练琴。这个造派多年后告诉她,当时听到拉得那么好,酷似你的父亲,就没有进去没收那把藏着的二胡。

  那些日子里,她只有和音乐为伴,是音乐给了她无限的想象,音乐成了她最好的朋友,为她排除寂寞,听她诉说忧伤,音乐以其最博大宽容的胸怀温暖着卓娅的心。在学校下放农村的日子里,寡言少语的卓娅常常在劳动之余,坐下来练琴,一些人觉得新奇,纷纷围过来一边观看一边评头品足,弄得她没法儿练下去。有一次,她发现离学校不远的小山坡上住着一户农家,养猪,养鹅,夫妻二人有一大群小孩。这倒是个练琴的好地方!卓娅和这家人商议后,每天中午来练3个小时二胡。这家农民的孩子们成了卓娅的忠实听众。她在练琴时,鹅鸭在脚边游逛觅食,苍蝇扑面乱飞,即使这样,这小小的草房对小卓娅来说已经是难得的宝地了。在这间乡下小屋里,卓娅的琴艺得到了很大提高,专业水平进步很快,练会了许多名曲,还学会了记谱。卓娅经常会有创作冲动,对作曲跃跃欲试。但当时能找到的音乐资料很少,卓娅把凡是能看得到的乐谱都搜集起来,甚至包括小卖部包食品纸上只要有乐谱的,都留下来粘贴成册。偶然找到一本乐谱或一本歌本,就拿来如饥似渴地学习。苦难是一笔财富。文革难忘的经历使卓娅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个性,并为她今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专业基础和心理基础。

  卓娅报考过许多文艺团体,均因父亲是“黑帮”被拒之门外。1969年,她终于因父母在政治上被“解放”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成为一名二胡、小提琴演奏员。在乐队工作期间,她业余创作了不少歌曲,其中《加快步伐朝前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收入了我国70年代惟一的全国原创歌曲集《战地新歌》,其中《加快步伐朝前走》被上海唱片厂录制为密纹唱片,广泛发行传唱。年仅18岁的卓娅踏上了作曲的道路。1973年,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开始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当时因卓娅拉得一手好二胡,民乐系的老师们非常希望她到民乐系就读本科。演奏家闵惠芬曾专门来劝卓娅,她认为女孩子不适合作曲,而且卓娅的演奏继承了父亲张锐的流派风格,又有扎实的童子功,会成为很有前途的青年演奏家,在鲜花和掌声中度过自己的艺术人生,对作曲的兴趣,业余搞搞就行了。但卓娅还是执著地选择了作曲系,她觉得创造性的工作更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酷爱作曲这一行。有趣的是10年之后她再与闵惠芬见面时,闵惠芬说:“卓娅,我劝过你别干作曲,那是男人们的事。没想到这几年你写了那么多好作品。你二胡拉得那么好,什么时候抽空也写首二胡曲子吧!”

  卓娅自幼学琴,演奏风格酷似父亲张锐。1970年,她与父亲曾同台演出二胡重奏,参加了全军第二届文艺汇演已传为佳话;2003年,她和83岁的老父亲又同台演出,参加了刘北茂先生的纪念音乐会,重奏刘先生遗作《漂泊者之歌》;随后她和父亲又参加了中央军委春节慰问老干部的大型文艺晚会,重奏歌剧《红霞》主题曲《凤凰岭上祝红军》,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等军委首长们的亲切接见和赞扬。卓娅的琴艺凭着少年时期扎实的基本功,经过短时间的恢复、排练,在离开舞台32年后,风采依然不减当年,多家媒体争相采访报道了这次不寻常的演出。

    张卓娅作为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勤奋、多产,从艺30多年来,从80年代初上海唱片厂为她出版的作品专辑《林间清泉》到2004年出版的作品专辑历经20多年,虽然跨越了几个历史时期,其作品仍然广受大众喜爱,且新作、力作不断涌现。于80年代初,她和丈夫王祖皆(曾任总政歌剧团团长,现任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文职少将)合作的歌剧《芳草心》曾有60多个院、团上演,其中主题歌《小草》广为流传,至今,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音乐爱好者都烂熟于心。合唱作品《南方有一片森林》中的《两地书,母子情》也流传于大江南北。90年代到北京以后,又创作了歌剧《党的女儿》,荣获了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电视连续剧《唐明皇》获了第13届“飞天奖”的最佳音乐奖;另有歌剧《玉鸟兵站》、《芦花白,木锦红》也均获奖。90年代末至今,张卓娅还创作了大量抒情歌曲,先后获过国家级的各种奖项。特别是在许多届央视青年歌手大赛中,《我心永爱》、《眷恋》、《别姬》、《喊月》、《爱情湖》、《万里春色满家园》等作品反复亮相,在各种音乐会和声乐比赛中频繁演唱,并已成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课堂上的指定教材,为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2006年在迎奥运的一系列活动中,卓娅的两首作品《同在蓝天星球上》、《sport全世界》,以它充满活力、新颖、优美的旋律和热情、时常的气质,在海内外千首参选作品中入选获奖,受到一致好评。

    王祖皆,男,汉族,1949年1月生,上海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文职将军,国家一级作曲。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78年—1989年任南京军区前线歌剧团作曲,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副主任、副团长。1990年—2004年任总政歌舞团作曲,总政歌剧团副团长、团长。2005年至今任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协理事、中国剧协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创作》杂志编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音乐高评委会主任等。

  歌剧《芳草心》1984年获文化部歌剧音乐创作一等奖,主题歌《小草》广为流传并多次获奖。主要作品有:合唱套曲《南方有这样一片森林》,歌剧《党的女儿》,歌曲《我们是朋友》、《情满酒歌》、《眷恋》,电视连续剧音乐《凤凰琴》、《苍天在上》、《皇嫂田桂花》、《省委书记》等。2004年被推选参加了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因创作和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小草》是歌剧《芳草心》的主题歌,当时被文化部选中在北京参加文艺汇演,领导看过歌剧觉得应该再写一首点题的歌,所有王祖皆才创作《小草》,这首歌曲是剧中人芳芳为了鼓励于刚,在医院的草坪上为于刚唱的一首歌,是用吉他伴奏的。原唱者房新华在《芳草心》中扮演芳芳。
    因为《小草》这首歌曲表现了大多数平凡人的梦想与追求,体现了80年代初青年的乐观豁达,所以一经面世立刻传唱开来。

   《小草》-影响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歌曲《小草》一度曾在全国广泛流传,并被某些歌手带到东南亚,例如新加坡、南韩、日本等国家去唱,还录制盒带、MTV。同时,这首歌也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乐曲,甚至还有古琴家用它作为独奏曲来演奏,真可谓风行一时。正当它唱得最兴盛的时候,却在广大音乐爱好者中展开了一场前所未见的争论。争论的焦点简单来说,是有关人生观的问题,即应该如何做人,一种意见是:做人就应该做个像小草一样平凡而无私奉献、为人类创造美的人;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叫人做个小草似的平凡的人是消极的,是“无为”思想的反映,应该鼓励青年立大志、创伟业。这场论争开始时,只有少数人的文章见诸报端,逐渐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参与讨论。为了正确引导并深化讨论,《中国青年报》辟出了一栏来登载文章,随后,其他报刊也登载文章。一时,各种意见纷纷陈述。中心的两种意见各执一端,笔战达到很热烈的程度。由此引发许多读者以《小草》为主题,专门举行各种活动。

    《小草》-音乐剧《芳草心》
     1983年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创作演出的七场歌剧《芳草心》,虽然名曰“歌剧”,但其艺术表现手法却具有典型的音乐剧的美学特征,音乐语言表现出典型的大众化?通俗化和喜剧性的音乐剧风格,其贯穿全剧的主题歌《小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之一,成为至今为止中国音乐剧中最受观众喜爱的一首歌。《芳草心》在票房收入方面创造了不菲的业绩,是创造了一定利润的第一部原创音乐剧。

    《小草》的原剧《芳草心》1984年获国务院文化部歌剧音乐创作一等奖。歌曲《小草》还是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之一,广为传唱。

    《小草》-词作者何兆华
     何兆华,男,国家一级编剧。多年在前线歌舞团和上海歌剧院从事剧本创作,现为上海音乐文学学会会长,合作编创的歌剧《芳草心》及主题歌《小草》,和近出版的《醉唱梦白》剧作诗作选等,均广受好评。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剧研究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文学学会会长。上海歌剧院原院长。

  长期从事歌剧、音乐剧,以及歌词、诗歌、诗剧等韵文体裁的写作。

  合作编创并由前线歌舞团首演的轻歌剧《芳草心》,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剧目一等奖和编剧一等奖,主题歌《小草》广泛流传;由哈尔滨歌剧院排演的校园音乐剧《太阳·气球·流行色》,由上海乐团和上海歌剧院排演的大型交响合唱《七月》、《钟声》、《祖国万岁》,以及为上海歌舞团古代服饰礼仪舞蹈《金舞银饰》撰写的插曲歌词和朗诵诗等,均获赞誉。以主编主笔身份创作的大型音乐剧《五姑娘》,荣获文华剧目大奖和文华编剧奖,以及第十九届田汉戏剧奖一等奖。

  在国家级戏剧刊物《剧本》月刊,以及其它报刊,发表歌剧专业文论《歌剧思絮》及多篇歌剧、舞剧和电影评论文章;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作品专著《醉唱梦白—何兆华剧作诗作选》等。

  曾担任上海世博会会歌初评小组组长,评审委员会委员;2007年上海特奥会主题歌(歌词)评审会委员。

    《小草》-首唱房新华
    房新华1970年在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歌剧团、歌舞团从艺至今。
    获奖情况: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歌剧会演表演一等奖,前线文艺特等奖,南京军区荣誉奖,全军优秀表演奖,全军文艺调演二等奖,戏剧曹禺优秀表演奖,中国人口文化表演奖。荣立二等功一次。
    主要作品:在《芳草心》中扮演芳芳、媛媛

    《小草》-史光柱与小草个人简介 
    史光柱史光柱,男,汉族,云南省马龙县人,中共党员。1963年出生,1982年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77283部队原副政委。 
    史光柱在执行重大军事行动中,身上8处受伤、双目失明,仍带领官兵出色完成任务。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史光柱唱着歌曲《小草》走进千家万户,并多次在全国作事迹报告,是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心目中的杰出青年。1986年,史光柱被特招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他坚持文学创作,在国内外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作品获全国性文学奖17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多年来,他还拖着残疾的身躯,坚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帮助千余名残疾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获得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荣立一、二、三等功5次。

    结缘《小草》
    1985年5月的一天,在上海长征医院做完眼底手术的史光柱与几个战友去看一个姓陆的盲人。陆先生虽然是盲人,但意志坚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佩。
   “你的事迹非常感人,虽然我看不到,但我在电视里听了你的报告后,多次流泪了。”陆先生心情沉重地说。
    “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你的行为也很值得我们其他盲人学习。”史光柱说。
    “你今后打算学点什么?”陆先生问。
    “我喜爱文学,想在这方面多下些工夫。”史光柱说。
    “搞文学好啊!你写过什么作品吗?”陆先生兴奋地问道。
    “写过一些诗,前段时间还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首诗。”史光柱聊到诗也兴奋起来了。
    “能不能给我们朗诵几首?”陆先生问。
    “可以,那我就朗诵前几天写的一首诗,叫《命运草》……如果命运不安排你做花,那就踏踏实实做草,不求生命长短,但求青春葱郁绿色,像小草一样开始,也像小草一样结束。”史光柱深情朗诵着。
    史光柱深情地把《命运草》朗诵完后,一直站在一旁的陆先生的妻子十分感动,她对史光柱说:“你写的《命运草》太好了,感情真挚、催人泪下。草的主题是永远写不完的主题,我在一次看话剧《芳草心》时,听过这个话剧的主题歌《小草》,非常让人感动,于是我专门找朋友把这首歌给录了,拿回来给我爱人听。”
   “《小草》这首歌虽然朴实,但绝对感动人心,歌词写的不错,唱出来也好听。”陆先生说道。
    “那太谢谢了。”史光柱说。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录音机里传来了朴实动听的歌声。
    史光柱完全被《小草》陶醉了,虽然这首歌朴实,却动人;虽说没有大的起伏和激昂的旋律,却简洁质朴地表达了芳草对大地的感情。史光柱是山沟里出来的孩子,对大山有着特殊的感情。
    “这首歌是谁写的?”史光柱问。
    “好像是一个军旅作曲家。”陆先生的爱人说。
    “能不能再来一遍?”听完后,史光柱觉得意犹未尽,于是说。
    “可以,可以。”陆先生的爱人说。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由于《小草》歌旋律简洁易记,几遍后,史光柱就会唱了。
    回到医院,史光柱一直在思索着《小草》的事,他想: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顽强地生活和工作下去,象小草一样。确实,此时此刻,小草最能代表史光柱的心。他还决定,在下一次作报告需要唱歌时,一定要唱《小草》,唱出自己的心声。
    几天后,史光柱应邀到上海一个单位作报告,报告结束时,他试着唱了《小草》。没想到,唱完后赢得了久久而又热烈的掌声。
    “英雄唱出来的《小草》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简直太感人了。”……
    几个月后,史光柱到人民大会堂作报告,他又以《小草》作为结束语,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并且中央电视台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史光柱,记住了这棵小草。从此,《小草》伴随着史光柱走遍了大江南北,这首歌也走红了,史光柱也因此得了一个别名叫:小草。
    由于史光柱唱着《小草》走遍了大江南北,并且又是一位诗人,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小草》这首歌不仅是史光柱唱的还是他写的,其实这一直是一种误传。在采访时,史光柱一再强调,《小草》词曲都不是他创作的,一定要说明清楚,因为这才是对《小草》词曲作者的尊敬与最好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