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宅千姬txt八零电子书:清明茶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25:15
眼瞅着清明就要到了,清晨隔窗又闻新茶叫卖声。

    茶,称得上是中国的“国饮”了,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的国家,也是最早写出关于茶的专著的国家。《尔雅》早有记载:“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陆羽的《茶经》至今仍是研究茶的重要著作。然而平心而论,真正使茶发扬光大的却不是我们炎黄子孙,而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他人之长的民族。从一千多年前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开始,就不断把从中国学到的书法、剑术、饮茶揉合到本民族的文化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书道”、“剑道”和“茶道”。世界上很多人都是从礼节繁琐、程序复杂的日本“茶道”来认识茶的,但鲜有人知道中国才是茶饮的鼻祖,真正的“茶道”正宗。

    日本的茶道,按知堂老人的说法叫做:“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但是整天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的人哪有这番闲工夫来品啜呢?日本有一部名为《近世丛语》的残本就记载了这么一件关于饮茶的趣事。其文曰:“山僧嗜茶,有樵夫日过焉,僧辄茶之。樵夫日:‘茶有何德,而师嗜之甚也?’僧日:‘茶有三益:消食一也,除睡二也,寡欲三也。’樵夫曰:‘师所谓三益者,皆非小人之利也。夫小人樵薪以给食,豆浆藜羹,仅以充腹,若嗜消食之物,是未免饥也。明而动、晦而休,晏眠熟寐,彻明不觉,虽南面王之乐莫尚之也,若嗜除睡之物,是未免苦也。小人有妻,能与小人共贫窭者,以有同寝之乐也,若嗜寡欲之物,是令妻不能安贫也。夫如此,则三者皆非小人之利也,敢辞。”这则故事说明,茶在古代日本还只是有闲阶层的雅事,普通老百姓是消受不起的。不象现在借助现代化工业生产,品茶如喝水一般寻常简单,“立顿茶”早已风靡世界,“康师傅”茶饮料也纷纷塞满了超市的货架,大街小巷茶楼随处可见,而在日本,挂着汉字繁体“吃茶”二字招牌的茶坊更是遍地开花。

    喝茶,如果说真想品出个中滋味,一要有闲时,二要有闲情。生活的负担过重,品尝的只有苦涩与艰辛,没有闲情逸致,缺少情调和品味,喝茶不过仅为解渴而已。喝茶是雅事,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陆羽在《茶经》中提及的饮茶,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在唐代,茶已从单纯的生活必备逐步延伸到宗教和文化之中,把饮茶当作生活和人生的艺术来追求。所以,中国人喝茶还是最讲究的。不提那些种类繁多,早已闻名遐迩,价可比金的茶叶。单说这茶具,《茶经》上列举的就多达28种之多,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茶具一套共11件(组),计有:银火箸、银茶碾、银茶则、银茶罗子、长柄银勺、银盐台、银风炉、鎏金毬路纹银笼子、金银丝结条笼子、银调达子、琉璃茶盏及盏托。件件精美绝伦,堪称工艺品,足见当时饮茶风气之盛之讲究。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也特地提到了当时的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等。还有,烹茶用水也足以让世人叹为观止。远的不说,《红楼梦》里妙玉为贾母沏茶,用的是“旧年蠲的雨水”,而招待宝玉则用五年前收集的“梅花上的雪”,不管有无特殊功效,这可远比一般的水珍贵。再说这烹茶也是大有学问,嗜茶者有所谓“鱼目沸”的说法,说的是煮茶的水温欠不得也过不得。《茶经》上就有:“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的记载。皮日休《煮茶》诗中也有云:“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说的也是同一个意思。喝茶到了这个地步,其博大精深又岂是日本茶道所能置喙的。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雅俗之分,雅有雅的情调,俗有俗的乐趣。有一年去乡下踏青,在一农舍坪前小憩,好客的主人用粗瓷缸奉上一杯新茶,小啜一口竟满颊生香,感觉胜过名茶许多。农舍依山而筑,山坡上遍植茶树,四下竹林繁茂,时有杜鹃别枝展翅,野趣盎然,“农家(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刘禹锡的诗(《西山兰若试茶歌》)稍作改动,放在这里倒也相宜。如此优美环境,难怪茶香怡人,这是好环境造就了好心情,茶水自然也就是上品了。

    前不久,一好友驱车乡下,购得新茶二十余斤,权作一年的茶饮,并送我若干,一再叮嘱:水开凉到八成温,放入茶叶,头道滗掉,再续水就可以喝了。如此饮茶虽说少了山间野趣,但也全无茶楼里的寒喧客套,自斟自饮,非雅非俗,别具一格,倒也没有辜负这大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