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花与警犬有五十多么:《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的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46:00

偶然,又见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那个情圣、活佛。

而且,心里老是萦绕着《那一天那一年那一世》那首诗,久久不散,郁结凝滞,让我感觉,似乎仓央嘉措想借我的口说些什么。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无疑,这些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爱的誓言、爱的挽歌。

诗人用循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手法,巧妙而细腻、真切而质感地将自己对“你”的爱恋、眷恋,爱怜、顾怜表达出来;并且,诗人按照天、月、年、世的时间梯度层层递增,也将自己对“你”的思念的炽烈、深沉、淳厚、浓重巧妙地表达出来,这样就很容易让人理解透,诗人为了“纯情”而离经叛道的那份坚定、执著、专注、纯洁!“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弃了信仰,舍弃了轮回”,这直白的话语中的情感,谁人不能、不会理解、感受啊!人世间还有比这执著、痴迷的爱情吗!

更重要的是,诗的字里行间始终在表明自己是一个虔诚的藏传佛家信徒。西藏对于许多人来讲,绝对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的宗教强大到足以让所有人能够抛弃所有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那里的信徒能够忍受人世间所有的苦难、磨难、艰难而对宗教笃信而矢志不移。在那样的宗教文化氛围中,在那样沉重的宗教制约和沐浴中,敢于离经叛道、背弃信仰、违逆冥冥中的佛祖,这得需要多么巨大的胆量和气魄啊!

诗人也许也承受着这世俗无尽的煎熬和历练!他也不得不字经殿燃香,转经,磕长头,拜佛塔,用这一切,来表明自己也在与佛进行着深入的交流,似乎自己已经纯乎是一个加持力、定性力极强的佛陀,似乎自己已经割断尘缘、了却情孽。

然而,一生一世的佛缘、来生来世的惊惧和诱惑,竟然抵不过“你颂经中的真言”、也许曾经触摸过的指尖的温暖,直至“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这让我们会禁不住惊恐和战栗!

爱情竟然有如此强大的韧性和魔力,一次回眸竟然能够将一个内心经过强大宗教打磨的心灵瞬间击碎,一见钟情竟然能够将看破红尘、远离尘嚣的灵魂抛进世俗的深渊!即使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的那层神秘色彩,即使今生来世所有宗教迷信,也阻挡不住那汩汩滔滔的爱恋、爱怜!这是多么强大的爱情冲击力、穿透力、震撼力、摧毁力啊!

而且,我还感觉,诗人的爱情还包含极其伟大而圣洁的悲天悯人的胸怀。“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我们很多人在为这个美艳、凄凉的爱情惊叹的时候,很可能以为那对矢志不移的情人仅仅“那一夜”就生离死别、手足分离、姻缘难续,似乎那对情人热烈到“那一夜”足以终生不憾、永生不悔。

但是,“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是不是就是这对情人的无奈分离啊?“在佛前哭泣”是不是“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如果是诗人看到“在佛前哭泣”的人儿伤情、叹情、痴情,那么,我们还会狭隘地认为诗人,也许就是那个叫仓央嘉措的情圣,他就为爱情“遮望眼”了吗?

恐怕,在这些诗行中,我们不仅会看到“那一夜”的春宵一刻、太上忘情,还会感觉到“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的大度、宽容、慈悲。

欣赏到这个境界,我们是不是还会感觉诗主要表达的仅是那份“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绝决?

欣赏到这个境界,我们是不是还仍认为这是一首单纯的爱情挽歌?

不管如何、怎样,这种至真至纯的情与诗,让我们心中涌起的,恐怕不仅是感动与感叹,更会有一份神圣和崇高。

仓央嘉措的诗犹如一曲天籁之音,会震颤灵魂、动人心弦,让人流连忘返、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