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有鬼txt下载八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9:02:09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70年2月17日阿德勒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商人,主要做谷物生意。由于父亲经营有方,他的家境颇为富裕,一家人热爱艺术,尤其是音乐。阿德勒从小生活舒适安逸,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但他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的。在6个兄弟妹中他排行老二,哥哥体格健壮,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而他自觉长相既矮又丑,与长兄有一种激烈的对抗情绪。母亲似乎偏爱哥哥,但阿德勒与父亲正处融洽。阿德勒是一个直到4岁才会走路的体弱多病的儿童。他患有佝偻病,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 但他并没有让身体上的缺陷压倒自己,相反,这刺激了他的上进心。阿德勒喜欢交游,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总是试图超过他的哥哥。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眼前的困境束缚住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于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条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
    5岁时的一次遭遇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他患上了致命的肺炎,医生认为他快死了,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几天后,他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场病加上他3岁时大弟弟的死亡使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他要用这个生活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尽管他很喜欢音乐,也对许多艺术门类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选择了心理医生的职业,他许多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的这一遭遇。
    阿德勒5岁时上小学,9岁时进入弗洛伊德14年前上过的中学。
    刚上中学的时候,由于他数学不好而被老师视为差等生,老师因此看不起他,并建议他的父亲让他去当一名制鞋的工人。当然,他的父亲拒绝这样做,但这事也刺激了好强的阿德勒,促使他努力学习,在数学上有了很大进步。偶然的一个机会,他解决了一道连老师也感到头疼的数学题,成了班上的优等生,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心。阿德勒后来经常提到这件事,在不无自豪的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这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中学毕业后,阿德勒如愿以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识,并受到良好的医学训练。
    1895年,阿德勒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在维也纳医学院实习了一段时间。1896年的4月到9月,他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
    在这期间,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结婚。罗莎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拥有特权的家庭,是个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也很能干的女人。但她突出的个性和热烈的有点社会主义意味的激情与阿德勒矜持而保守的贵族气质不太一致,以至他们的婚姻最初常有摩擦。阿德勒在回忆录中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但后来两人还是恩爱非常,白头偕老。这大概与医学博士特有的耐心、细腻的引导有关吧!他们生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其中老二亚历山德拉和老三库尔特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
    在行医期间,阿德勒曾就公共卫生问题写过几篇文章,这是同他早期的兴趣,即社会民主运动相一致的。就在这一时期,阿德勒读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一书,他写了一篇捍卫弗洛伊德所论观点的论文。基于这一原因,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并当选为该协会主席。但是不久,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便日渐显露。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玄学,主张从根本上限定里比多和压抑等机械概念。阿德勒自称自己是根据心理学术语,或者说文化心理学术语探索神经病概念。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他于1907年出版了《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一书,扩大了从性到整个有机体的生物学基础;1908年发表论文《攻击的内驱力》,主张用一种追求的内驱力,来取代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作为主要内驱力的性;1910年发表论文《自卑感》和《男性的抗议》,进一步提出用作为过度补偿的男性的抗议来取代包括价值在内的整个内驱力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男性的抗议不久又被追求权力,也即追求优越所取代。阿德勒认为,个体在其统一和目标定向操作方面好像遵循着自我创造的生活规划,后来他称之为“生活风格”。内驱力、感觉、情绪、记忆、无意识等所有过程都从属于生活风格。1911年,阿德勒终于辞去精神分析研究协会的主席职位,并退出该协会,另组非精神分析协会,不久又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
    1912年,阿德勒在其《神经病的形成》一书中提出他的新心理学。新心理学包含了他的大多数主要概念。1918年,他引进了“社会兴趣”这一概念。社会兴趣,边同克服自卑感一起,成为阿德勒最重要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心理病理学的个案里,阿德勒把这些人称之为生活失败者,其社会兴趣的倾向未能得到适当的发燕尾服。这些人追求社会上无用的个人权力,而反对健康的、社会上的有用的、克服一般困难的追求。心理病理学家通过鼓励、证实患者的错误,以及增强其社会兴趣来提高患者的自我尊重。治疗家的工作是帮助患者认知重组,并习得社会上更有用的行为,特别是早期回忆和出生顺序,也包括梦,都被用来促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风格。
    本世纪20年代,阿德勒对预防发生了很大兴趣。这包括参与维也纳教育学院的儿童指导师资培训,在那里,阿德勒有了他的第一个学术职务;在公立学校他建立了众多的儿童指导中心;而成人教育课程又使他的通俗读物《了解人的本质》得以问世。
    从1926年起,阿德勒多次访问美国,为大量的听众讲课。1932年,他成为长岛医学心理教授。1934年他定居纽约。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因心脏病逝世于苏格兰的阿伯登。
    关于阿德勒的工作有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他的概念已得到普遍证实,并进入大多数人格理论,包括精审分析。但是,这些要领却未被最后承认。然而,阿德勒传统却由北美阿德勒派心理学协会所继承。该协会出版了通讯的季刊《个体心理学》,举办定期聚会,组织研究班。R.德莱斯库为创建阿德勒培训学院、地区组织、家庭教育中心、研究团体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许多车家都有阿德勒派协会,最大的是在德国,那里出版了季刊《个体心理杂志》。个体心理学国际学会每3年举行一次会议。阿德勒夏季学校和学院已加入国际委员会。在许多国家,这些学校和学院已加入国际委员会。在许多国家,这些学校和学院每年只办2周。



阿德勒杂谈
2007-03-01 18:59:50   来自: 寒羽 (郑州)

  一、前言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别心理学”的创始者。阿德勒曾与弗洛依德合作过十年,后因不赞同弗氏的泛性论而与之决裂,继而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模式,根据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观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主观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别心理学”。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整合与完整的观点来了解。此种看法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认为我们的未来远比过去重要。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并以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标。我们创造自己,而不仅受到幼年经验的塑造。
    阿德勒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新进的发展有显着的相似点,而目前阿德勒学派再受到重视,不只是旧学派的复苏而已。事实上是其它治疗学派一直在想法与技术上受到阿德勒学派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
    (一)性格
    阿德勒将性格(character)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作风。性格特点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personality)在获取认同及意义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计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于是生活“技巧”。性格特点并非遗传,他们好比是一种生存模式,使人能够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而活,并在任何情况下表现其人格。
    阿德勒认为,“凸显于人格中的任何一个性格特点,一定切合每个自幼即开始成形的心理发展方向,它可能是一条直线,也可能转折及改道;若是第一种情形,小孩就会沿着直线努力去了解他的目标,并发展、进取、勇敢的性格,性格发展的开端通常都有积极、前冲的特点;……若是第二种情形,我们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小孩,他知道有反对者存在,所以要小心,此时他会尝试改道(不直接接近,而是利用机巧),以达到被认同及获得一时权力的目标,他的心理发展与此改道的偏离程度有关,他是否因此变得过分小心、是否配合或逃避生活的需求,全视上述因素而定。……两个人行为表现虽不同,目标却可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小孩和环境中的任何互动,都会反映在他的人格中;因为小孩通常没办法对外界的影响表示任何批评,所以周围的大人既不了解他们、也无法帮助他们,再加上他自身对障碍的反应,就构成了他的人格。
    阿德勒对人类的分法有两种:分为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或攻击者与防卫者。他认为乐观主义者的性格发展大多是直接式,而悲观主义者则相反,是由儿时经验及印象而得到“自卑情结”的。同时,他认为睡眠也是衡量个人发展的绝佳标准,因为一个人如果睡不安稳,显然是害怕危险的发生,这种对人生的自然现象(睡眠)都抱着敌视态度的人,明显就是悲观主义者。另外,他认为攻击者因为不受社会的赞同,往往会转成防卫者,这两种类型都有缺点,如攻击者凶暴、残酷,防卫者则好批评、猜忌。
    阿德勒对性格有特别的看法,大致分为激进性格(攻击性性格)、非激进性格(非攻击性性格)及其他三类;一般说来,当一个人追求权力及优越的目标,以公开与他人为敌的方式呈现,连对方都可直接感受他的敌意时,就属于激进性格;相对于激进性格,非激进性格以从人群中撤退的方式,来操纵关心他的人,这种表面上不伤害别人的形式,其实同样隐藏着对人的敌意。以下大致说明这些性格。
    1、激进性格
    虚荣(vanity)
    虚荣会引导人去做一些只重外观而不重实质的无益工作及努力,使人经常想着自己,或别人对他的看法,这迟早会使人失去与现实的接触。虚荣最常使人去干扰别人,那些无法在自我虚荣中得到满足的人,常努力去阻止别人充份展现其生命。有虚荣心的人总是知道怎样把错误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他们对别人的生命毫无贡献,只是一味地抱怨、找藉口,不计一切代价维持个人的优越感,并保护他们的虚荣,免得遭受羞辱。
    嫉妒(jealousy)
    嫉妒有千百种形态,它可能表现在不信任、暗中袭击别人、从批评的角度去衡量别人、经常怕被人忽视;自毁;死硬的顽强;限制别人的自由;征服等,哪一个独占鳌头,就全看当事人在形成嫉妒情感前为社会生活所作的准备了。嫉妒也可能抱着谴责别人的目的,凡此种种形态都导向一个结果:剥夺另一个人的意志自由,把他拘在一个常规里,或把他锁起来。
    眼红(envy)
    只要有追求权力及追求支配存在的地方,“眼红”一定存在。个人若达不到目标,理想与现实间的鸿沟会产生自卑情结。这份自卑感压迫他,对他的整体行为和生命态度造成影响,他会开始把时间花在注意别人的成功,思考别人对他的看法,或者别人已经如何成功等事务上,他经常觉得被忽略,感到受人歧视,由于他难得费心去同情别人的处境,所以他对人性了解极少,也不会因自己的行为使别人受苦而尝试改变自己,最后他可能会见旁人痛苦而感到高兴。
  
   贪吝(avarice)
    贪吝者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围墙,以保护那些可鄙的财物,在今日文明中,差不多每个人都带着一点贪吝,其实这也是个不错的特质,如果每个人都能吝啬时间、体力,就等于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就怕被误用,将自己的工作重担转移到别人肩头。
    恨(hate)
    恨通常不会公开表露,它类似虚荣,知道如何给自己戴上面具再显现,有时恨以温和的形态表现,例如不信任人;唠叨;哀怨就是一种掩饰形态,一个人怀恨的程度和唠叨程度,可说是此人个性的最佳指标。
    犯罪性疏忽
    当一个人把个人小事看得比别人的利益更重要时,他才会对可能给别人造成危险毫不挂虑,而这就是我们衡量一个人“敌意”与人道的“索引”。
    2、非激进性格
    孤僻(seclusiveness)
    这种人会刻意对人冷淡,利用每一种可能在自己与人类同胞中制造距离,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虚荣及野心的暗流——他们意图强调自己与社会的不同来提升自己,但他们最后赢得的也不过是幻想的荣耀罢了,在这些仿佛无害的放逐态度里,明显带有争斗的敌意。
    焦虑不安(anxiety)
    厌世的性格常满布焦虑不安的色彩,他们常常感觉自己是某种敌意下的受害者,他们相信有什么东西使他们异于常人,“害怕跌落”就是他们表现在外的态度,其实他们和追求权力及优越目标的人一样,焦灼不安是强迫别人走近他们并陪伴他们的明显招式。
    懦弱(faint-heartedness)
    这种人觉得每一件面临的工作都特别困难,他们对自己完成任何一件事的力量没有信心,他们表现的外在形式必然是行动迟缓,结果不但无法很快完成工作,反而可能保持不变;除了行动迟缓,懦弱性格还有过度慎重、过度周备的表现,这些都只是为逃避责任才有的行为。
    粗野不驯(untamed instincts)
    有些人的个性可以用粗鲁(uncouthness)、或极度缺乏教养来说明,他们的言行表现肮脏凌乱,不做一件有用的事,似乎一意破坏和冒犯别人。他们的粗野行为始于幼年时期,他们的性格很少是直线发展的;藏在这种行为的底层,是这种粗俗者会见朋友的明显恶感,每个粗俗而令人不快的人都希望远离生命,而且他们都厌恶合作,粗野行为是他们逃避人类的最好方法。
    3、其他
    愉快(cheerfulness)
    有的人常常神采奕奕,永远不会忧虑,与人相处时擅于把这种愉快散发出去,使人生变得美丽而有意义,我们通常会认为这种性格是社会感的高度发展。
    思辨力的匮乏(thought processes and ways of expression)
    有的人所思所言,满是格言、谚语或专门术语,他们在判断、批评别人时缺乏感同身受的心思,这足以证明他们心灵阻滞。
    学生式的不成熟(schoolboy immaturity)
    有些人的发展生涯似乎停留在学校的某阶段,他们表现地像个学生:迫切地听讲,等待机会一抒己见,让别人得知他对当时的议题亦有所知,并等待好的分数来肯定自己,他们只适合处在固定不变的生活形态;假如他们恰好缺少同情心,就会显得尖酸刻薄、难以亲近,或是流露出想扮演万事通的意图,依个人偏颇的规则与公式对事情作贸然的分类。
    腐懦及原则至上者(penants and men of principle)
    这类学究型的人,事事都依据原则,且谨慎地逃避一切变化,因为他们常觉得没有安全感,所以必须把生命塞进几条规则与公式中,他们才不会害怕生命,当无公式或规则可依循时,他们只有逃跑。
    顺服(submissiveness)
    这类人大概不能适应主动的位置,他们只有在遵从别人的命令时才会显得舒适自在,他们逢人就鞠躬,仔细聆听每个人的话,不多加衡量、思考,只是听命行事,且一味附和,他们认为顺服是一种荣耀,有些人甚至在压抑自己中找到快乐,可以说他们是在压抑自己中为人生的问题找到解答。有些的奴性到了只有感谢某人时,他们才会快乐,他们仿佛为人的原谅而存活于世。但我们不应以为他们高兴这样,其实他们多数是不快乐的。
    另外,阿德勒认为女性被灌输的人生法则是顺服,即使她们不能从中获得任何好处,她们仍深信不移。解决这些困难的通路就是两性朝平等的方向努力,也许目前还是理想,但它至少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
    专横霸道(imperiousness)
    这种人通常有强烈的支配欲,喜欢担任领导的角色,所以当他们需要服从别人的命令时,他们往往显得紧张不安,如果我们恰好需要一名领导者,就可以往这类人中去找,不过他们在团体中不能发挥他们的一份力量。终其一生,他们把自己拉到极限,直到用某些方法证明自己的优越,才会休息。
    命中带煞(hard lack)
    这类不幸者的倾向是,以其恶运为荣,并把它当作某种超自然力量所致,其实这只是顽固的虚荣在作祟,只有认为自己是万事万物中心者才会如此夸大;他们看每件事都过分严重、悲观,我们不难了解他们何以事事不顺,他们不仅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愁苦,也使别人变得愁苦,所以人人谴责他们是扫把星。虚荣是其不幸的根源,而“不幸”则是这种人用来显得不同凡响的一种方法!
    宗教狂(religiosity)
    在他们的看法中,认为借用人工的方法和一些特别热切的祈祷和宗教仪式一样,能使自己和上帝更靠近,也就是说,上帝除了全心看顾他们之外,别无他事。他们接近上帝的方法一如他们接近人类,只是抱怨、发牢骚,而从不设法自救或改善环境,他们觉得合作只是别人的义务。
    (二)生活的意义
    阿德勒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如果人们不能体认人类的重要性是依他们对别人生活所作的贡献而定,那么人们就很容易孕育出错误的意义。在生命开始的第五年未了之际,儿童已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生活模式,这就是他处理问题与事物的模式,即使这模式错得一塌糊涂,会不断带来不幸与痛苦,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除非由受过训练的专家来帮助发现最初的错误,并从旁建议一种较为合适的意义。以下是三种容易使人赋与错误意义的情形:
    1、器官缺陷的儿童:大多数器官或内分泌腺有缺陷的儿童,常因为别人无法了解他们的困难,使他们变得只对自己有兴趣,而成为失败者。但是有些人却能够奋力克服身体及外在环境的限制,而对我们的文化有杰出贡献,所以,光看肉体是无法判断其心灵发展将会变好或变坏。
    2、被骄纵的儿童:他们多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愿望当法律,他不必努力就会成为天之骄子,所以当他进入一个众人不是以他为中心的情境,且别人也不是以体贴他的感觉为目的时,他就会觉得世界亏待了他;当他们长大后,如果别人不再对他们谄媚或顺服,他们往往觉得社会对他们充满敌意,而想要施与报复,此时如果施与处罚,只会更加强他们“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
    3、被忽视的儿童:他们从不知爱与信任感为何物,只因社会曾对他冷漠,他就误以为它永远是冷漠的,所以他不但怀疑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当他面临生活问题时,他总会高估其中的困难,而低估自己应付困难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与帮助,他们多数会成为失败者,其中大多数出身为孤儿或私生子。
    (三)自卑感与优越感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争取优越感。例如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所以人类需要比其他生物更多的团结与合作。但是有些人却制定了错误的目标,使用错误的方法来追求优越感,将他们的努力转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摒除不谈。例如缺乏勇气的人,因为不觉得自己强壮,所以他们总是逃避困难,透过避免战斗,他们得到一种比本身更强壮与聪明的感觉,这种优越感是他们用来逃避自卑感的方法。人类追求优越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因为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这正是我们对文化的贡献。
    (四)生活方式
    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会发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当他处在一个有利的情境中,我们便很难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当他遭遇困难时,我们便很容易看清他的生活方式;有时我们只需和他谈话并使他回答问题,就能够预知他的未来。要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必须减少他的自卑感,实际上我们也不愿意完全根除自卑感,因为它是建构某些事物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改变他的目标。早期回忆是了解生活方式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还可藉由家中排行来了解。
    (五)社会兴趣
    指个体知觉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包括: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随着社会兴趣的培养,自卑与疏离感会渐渐消失。人们由共同参与活动与互相尊重而表达出社会兴趣,此时他们是向着生命的光明面发展,而未具社会兴趣的人会变得沮丧,生活在黑暗面。
    (六)出生别与手足关系
    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虽然同样受“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的影响,但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却因出生别而有不同。以下是四种心理位置:
    1、优势的长子(女):每个长子都曾经历一段独生子唯我独尊的时光,通常会受到大量的关怀与宠爱,直到第二个孩子出生。他们通常喜欢搬弄权势,并过分夸张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但也可能发展出喜欢帮助人、保护人的性格,或具有善于组织的才能。
    2、压力下的次子(女)或中间排行:因为他一出生便必须与另一个孩子分享父母的关怀,所以他比长子易于与人合作。次子总是不甘屈居人后,他努力奋斗想超越别人,好像时时刻刻在参加比赛,他通常都比长子有才能,且更成功。
    3、极力超越的么儿(女):父母对么儿总是特别细心对待,因为他们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他们并不喜欢当最小的孩子,因为最小的孩子不值得信赖,没有信心,所以他想证明他样样都能做,因此他特别重视权力的追求,他往往会成为家中最能干的人。但是有些么儿被塑造成最年幼的超速者,一直想打败所有的人,所以他要在具有竞争的环境中才得愉快,他只有牺牲别人才能维持精神上的平衡;另一种么儿就像碰到障碍的马拉松选手,当他碰到困难时,他会从旁绕过,当他们丧失勇气后变成彻底的懦夫,所以他们常处在自卑的压迫中,为终生难与生命妥协而苦。
    4、备受保护的独子(女):由于父母将希望全摆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所以有时他会变得依赖,由于他常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所以他很容易觉得自己真的大有价值,当他不再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时,他的人生态度便很容易发生错误。独子的父母通常会特别谨慎,对孩子不免表现出过度的担心,使孩子容易把世界想成充满敌意的地方,所以他对每一项需要独立自主的工作都感到困难。另外,女孩间长大的男孩也很值得探讨:如果他是长子,会有被女性对手紧跟不放的感觉;如果他是么儿,很可能会成为玩物;如果他正好排行中间,他会腹背受敌,一般来说,他们都不太讨人喜欢,但他也可能强烈反抗这种气氛,时时防卫自己,免得受女性的驾驭,他觉得他必须显现自己的不凡与优越,所以他常显得紧张,他会往极端方向发展,不是非常强壮就是非常软弱。同样的,在男孩间长大的女孩也是一样,不是非常男性化就是非常女性化,她会常觉得无安全感与孤立无助。
    三、评价与贡献
    (一)正面评价
    1、认为人是天生的社会动物,人的行为乃受社会驱力所推动,而社会兴趣是人格形成的要素,使心理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并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2、最早提出“创造性自我”的观念。
    3、强调人格的独特性、统整性:一个人所做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
    4、认为意识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个体,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实现的意义,从而计划并指引个人的行为。
    5、“学校心理卫生中心”的最早设立者之一。
    6、阿德勒转变了弗氏人格发展的重点,将重点放在社会的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上。
    7、创设了人本主义的人性理论: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不必受命运支配。
    (二)负面评价
    1、阿德勒强调的补偿作用,较多重视生理组织方面,而忽视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影响。
    2、并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积极的补偿。其补偿作用只适合用在缺陷者本身有足够的自信,并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发生理想的“优越感”。
    3、阿德勒的补偿作用乃为反抗自卑感而来,解释太过消极,忽略了人尚有积极的支配欲(maslow)。
    四、总结
    综观阿德勒的人格理论,有以下几大贡献:
    1、认为人天生是一种社会动物,人的行为是受社会驱力所推动的。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更重视“社会兴趣”,他相信社会可助长人格的发展。
    2、创造的自我这一概念对精神分析而言,是相当新颖的。
    3、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动机、特性、兴趣与价值的个人独特之组合;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正代表着他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他的说法减低了弗洛伊德学说“性”在行为动力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满足其性需要的方式是决定于“他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而并非是生活方式决定于性的满足方式,这使许多人从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中解脱出来。
    4、认定意识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个自我意识的个体,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实现的意义,从而计划并指引个人行为;这与弗洛伊德完全相反。
    5、修正了弗洛伊德提过的个人对性发展不完全而求其补偿的理论。因为不健全的器官,总会有从别的方面的特别活动来纠正这种缺陷的趋向。
    阿德勒学派认为人是主动的、富于创造性的、有责任感的,会选择目标与理想并接受自己所选择的目标与理想的指引。从小时候,每一个人都积极地从过去的经验中选择资料建立对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或主观的信条系统。生活型态一旦建立之后,就成为个人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人的生存永远离不开社会、人际关系、工作与性。虽然这些行为环境会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型态,但生活型态也会决定一个人与生活环境的交往方式与内容。一个人会因为持有错误的生活型态而产生错误的看法、目标、学习及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很自然地导致挫折、泄气、失望,或失去生活的勇气。
    虽然有人说阿德勒的理论失之偏激,遭到许多批评,但他的理论中,重视社会因素和个人经验的思想却影响深远。总之,阿德勒的学说有许多贡献和成就,他选择了“个人心理学”这个名称,承认个人是独立的生命有机体,把人看作是内在协调的、努力与同伴合作的人。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主要概念
2007-03-01 19:01:01   来自: 寒羽 (郑州)

  人性观
    阿德勒抛弃佛洛依德的基本理论,因为他认为佛洛依德过於狭隘地强调生物本能的决定论。虽然两人均认为六岁前的经验影响着成人后的发展,但阿德勒并不重视探索过去,他重视人们对於过去事件会留下何种印象,以及这些印象会如何持续地影响其日后的生活。在其他的许多理论立场上,阿德勒与佛洛依德是对立的,例如,阿德勒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社会驱力的激励,而非性驱力,行为是有目标在导引着,以及人格的核心是意识而非潜意识。阿德勒重视抉择、责任、生命的意义,以及追求成功与完美,这些理念均不同於佛洛依德。
    阿德勒的理论中强调自卑感,认为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源头。自卑感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泉源,因为会促使人们追求精熟、优越,以及完美,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在自卑感的驱动之下,人们的发展才能够持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Schultz& Schultz, l994)。在六岁左右,人生的目标就已形成。这些目标是行为的推动力,而这些目标为的是追求安全感及克服自卑感。
    依阿德勒的观点而言,人并非只决定於遗传因子和环境,而是也能够理解、影响、与创造事件。他相信先天遗传并非重点,重要的是如何去运用我们拥有的能力。阿德勒也体认到生物上与环境上的条件会限制人们做选择与创造的能力,不会因排斥佛洛依德的决定论,就走进另一极端而认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成就任何事物。
    因为奠基於一个成长模式,阿德勒重视个体的再教育与社会的再塑造。他是主观心理学的先驱,强调行为的内在决定因素,例如,价值观、信念、态度、目标、兴趣,以及个体对於现实状况的知觉情形。他是全面性、社会化、目标导向,以及人本主义学派的先锋。
    真实的主观知觉
    阿德勒学派从当事人的主观叁考架构去看现实世界,这被形容为现象学导向,也即重视个体知觉外在真实世界的方式,而此等「主观的真实」包括:个体的知觉、信念,以及心中所下的结论。从这种认知观点可以了解人们的行为,因为人们对真实情形的解释与认定,要比真实情形的真面目来得重要。
    在后面的章节中,读者可看出许多现代的理论均持着如下的看法:即当事人的主观世界是解释其行为的基本要素。具有现象学导向的疗法包括:存在主义治疗法、个人中心治疗法、完形治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法及现实治疗法。
    人格的统一与型态
    阿德勒学派又称为「个体心理学」,其基本前提是人的出生、养育、乃至生活,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社会、与文化的背景下,因此应以不可分割的整体来了解人格,认为人们具社会性与创造性,能朝向一个统整的目标做各种决定(Sherman& Dinkmeyer,1987)。
    人格系透过人生的目标而获统一的,个体的思想、感觉、信念、态度、性格与行动都是其独特性的表达方式,并且均反映着一项人生的计划,使能朝向自己选定的人生目标迈进。这种人格整体观的一项推论是,个体是社会系统的一部份,除了内在的心理动力外,我们更应重视个体的人际关系。
    目标导向的行为
    个体心理学假设行为都具有目的。人们为自己订目标,有了这些目标之后,其行为变得统一。阿德勒以这种解释来取代决定论的解释。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我们往何处去及追求什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阿德勒学派重视未来,但一方面并未低估过去经验的影响力。他们假设,人们做决定时乃根据过去经验、目前状况,以及对未来所规划的方向,因此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连续性,均应予以重视。
    阿德勒学派以「虚构目的论」(fictional finalism)一词来形容人的行为是受到想像的目标之牵引。阿德勒受到哲学家维贺格(Hans Vai- hinger)的影响,认为人是活在自己虚构的情节中,也即自己认为世界应该是如何如何。此等虚构情节可能表达成:「我只有达到完美时,才会安全无忧」或「我只有成为重要人物时,才会被别人接受」。虚构式的目标代表个体对安全感的自我设定,并成为他在任何情境下努力的方向。「目的论」一词是用来形容目标的最终性质及持续移动的方向。由於有了此一最终目标,我们才能接受何者为真、该如何去表现,以及如何理解各项事件。当然,有时候我们会犯错。
    追求意义性与优越感
    阿德勒强调人们追求完美及藉着精熟事物以克服自卑感是来自天性(1979)。欲了解人类行为,须掌握两项观念:即基本的自卑与补偿心理。据阿德勒所说,我们一旦感到自卑,就会被追求优越的欲望所驱使。追求成功的欲望使人们突破障碍,要求自己精熟各项事物。惟阿德勒所指的「优越」一词并非比别人优越,而是发挥出个人的潜能,使自己的能力由低变高、由负转正。我们藉着追求能力、精熟,以及完美来克服无助感。例如,我们将自己的短处转为优点,或在某方面追求突出以补偿另方面的缺陷。在寻求增强能力的独特方式中,就逐渐形成我们每个人的个体性。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lifestyle)一词指个体在生活或人格上的基本导向,此乃突显出个体的存在。其同义词包括:生活风格、生活计划、生活动向、生活策略,以及生活的蓝图┅┅等等。透过生活方式,即朝向我们的生活目标。阿德勒认为我们是生活中的主角、创造者及艺术家。藉着追求对我们有意义性的目标,我们乃形成一独特的生活方式(Ansbacher,1974)。这项概念协助我们了解行为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了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就好比了解作家的风格:「我们可以选择从任何地方开始:每项表现或表达都会带领我们往同一方向一一朝着同一个动机;同一种旋律,此乃人格建构的地方」(AdIer,1964a p.332)。
    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生活方式。为追求优越,有人在才智上发挥,有人在艺术或体育方面发挥。这些生活方式包括:人们对自己、对世界、对自己独特的行为与习惯之看法。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均受到自己独特生活方式的影响,而生活方式在理论上是假设受到六岁前经验的影响(Sher- man& Dinkmeyer,1987)。但是,幼年的经验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对那些事件的理解与解释。
    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可能是阿德勒最重要与最独特的观念,指个体知觉到自己是人类社会中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时的态度,包括:为人类追求更美好的未来。社会化过程始於儿童期,使个体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并获得一种隶属感与贡献感。阿德勒视社会兴趣等同於认同感与同理心:「以别人的眼去看,以别人的耳去听,以别人的心去感觉」(1979, p-42)。能够跟别人分享及关怀别人的福祉,是心理健康的一项指标(sheman& Dinkmeyer, 1987)。阿德勒认为,随着社会兴趣的培养,自卑与疏离感会渐渐消失。社会兴趣可经由教导与学习而获得。人们由共同叁与活动与互相尊重而表达出社会兴趣,此时他们是往生命的光明面发展,而未具社会兴趣的人会变得沮丧,生活笼罩在黑暗面。
    个体心理学强调,人的快乐成功脱离不了社会,忽略社会背景,将无从了解人类行为。个体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处,感觉安全、被人接受,以及有价值,这些都是基本需求。人们必须在共同活动与承担责任中找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方式,而许多问题均来自我们害怕不被我们所重视的团体接受,归属感不足便产生焦虑。唯有获得归属感时,我们才有勇气去面对与处理我们的问题。
    莫萨克(Mosak, l977)认为我们必须去面对与精熟五项任务:跟别人维持关系(友谊)、贡献一己所能(工作)、维持亲密关系(爱与家庭关系)、自处(自我接纳),以及发展精神层面的修养(包括:价值观、意义、生活目标,以及我们与宇宙的关系等等)。并且,重要的是,我们须界定我们的性别角色及学习与人相处。由於我们无法自给自足,所以必须学习与别人相互依赖。工作是生存的要件,所以必须在工作中创造意义,并接受我们在企业体系中的角色。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及自我接纳的程度,是跟别人形成相互关系的重要决定因子。
    出生别与手足关系
    阿德勒特别重视手足关系与出生别,这点使其理论显得突出。他曾指出五种心理位置:老大、老二、中间、老、独生子、独生女。须注意的是,此处所指的实际出生别并不比个体主观的认定重要。由於阿德勒认为大部份的问题均具有社会性,故强调家庭内的关系。
    阿德勒(1958)观察到,许多人质疑为什麽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小孩通常会有很大的差异。假设在同一个家庭长大的小孩是处於相同的环境,这是一种谬见。虽然「家庭星座」对他们有相同的影响,但每个人心理状态却因出生别而有不同。以下是安斯巴荷二氏(l964)、德莱克斯(1953)及阿德勒(1958)等人的研究结果:
    ·老大(repression)老大出生后即引起众人注意,在弟妹未出生前,他的地位宛如独生子(女),多少会受到溺爱。在个性上,老大较值得依赖,而且会努力上进,然而当弟妹出生后,他(她)会发现原先的地位不再,并认定弟妹夺走了父母的爱。
    ·老二(repression)老二的情形不一样,从一出生,即跟老大共享父母的注意与照顾。通常老二会拿出竞赛的精神,意图超越老大,以争取父母长辈的称许。如果老大在某方面表现优越,则老二会发展另一方面的才华来抗衡。老二在立场上通常是反对老大的。
    ·中间(repression)排行在中间的小孩会有被挤压出局的感觉,对人生会觉得不公平,自己好像是被骗出生的。这些小孩可能会有「可怜可怜我」的心态,并成为问题儿童。
    ·老(repression)老往往是家中的宝,并且常常是最被纵容的,由於地位特殊,每位家人都想塑造他,但他们往往走自己的路,令家人意想不到。
    ·独生子(女)(repression)在特徵上与老大相似,他们缺乏与其他小孩合作分享的机会,打交道的都是成人居多。由於往往受到母亲的宠爱,故颇为依赖母亲。他们希望总是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一旦有所失落,会感到不公平。日后当他们失去众人注意时,会产生许多心理调适的问题。
    一个人的出生别及认为自己在家中处於何种地位,这些对於成人日后与别人互动来往会有许多影响。在幼年时期,与别人相处往来已形成了一些模式,对於自己也已形成了一些特定的概念,这些都会带到成人时期跟别人的互动关系中。在阿德勒治疗法中,重视家庭动力的影响,特别是手足关系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我们应避免以刻板印象把人们做硬性的归类,但是阿德勒的说法帮助我们了解幼年时期的手足敌对关系所形成的性格倾向,对於日后与人相处确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
2007-03-01 19:03:07   来自: 寒羽 (郑州)

  在心理动力治疗取向的发展,阿德勒跟佛洛依德与容格都是有力的贡献者。阿德勒曾跟佛洛依德合作过十年,后来因理念不合而拆夥,在一九一一年他辞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一职,翌年创立个体心理学协会。佛洛依德则声称不支持阿德勒的观念,也不承认他是个良好的精神分析师。
    后来,正如第四章所述,许多精神分析师陆续偏离正统的佛洛依德理论,这些人包括:凯荷妮(Karen Horney)、弗洛姆(Erich Fromm)、苏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他们均认为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对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这三位治疗师通常被称为新佛洛依德学派,但是安斯巴荷(Heinz Ansbacher, 1979)则认为称他们为新阿德勒学派较为适合,因为他们已脱离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观与决定论,而接近阿德勒的心理社会化与非决定论等观点。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认为人类可以从整合与完整的观点来了解。此种看法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认为我们的未来方向远比过去重要。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并以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标。我们创造自己,而不是仅受到幼时经验的塑造。
    阿德勒在一九三七年去世之后,德莱克斯(Rudolf Drelkurs)将其学说引进美国,特别是应用在教育与团体治疗上的原理,并提出「儿童辅导中心」及「多功能专业人员训练」两项构想。随后,Oscar Christensen 等人也将阿德勒及德莱克斯的理论应用於协助儿童、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社工人员。
  治疗目标
    阿德勒谘商重视当事人与谘商员之间的契约合作关系,通常此一契约系要求双方一齐澄清与探索当事人有那些「错误的目标与假设」,随后则以再教育的方式重新拟定建设性的目标。治疗的基本目标在於培养当事人的社会兴趣,这当中伴随着提高其自我察觉能力,并修正其基本假设、人生目标及基本观念(Dreikurs, l967)。
    阿德勒不认为当事人是需要治疗的患者,谘商的目标在於透过再教育,使当事人能在施与受之间感到公平,而愉快地生活在社会之中(Mosak, 1995)。因此,谘商历程在於提供讯息、教育、指导、与鼓励给丧志的当要人,使其重建自信。当当事人重拾勇气而能采取与社会兴趣一致的行动时,其生活即可开始迈入有益的光明面。
    阿德勒学派谘商员会教育当事人以全新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别人、与生活。透过提供崭新的认知地图,谘商员将协助当事人改变对周遭情形的知觉。莫萨克(Mosak, 1995, p-67)将历程中的教育目标列出如下:
    ·培养社会兴趣。
    ·协助克服挫折感与自卑感。
    ·修正其观点与目标一一即改变当事人的生活方式。
    ·修改错误的动机。
    ·协助当事人感受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
    ·协助当事人成为社会上有贡献的人。
    治疗者的功能与角色
    本学派重视认知层面,认为当事人如果认知错误(信念与目标)则会在情绪上受挫,行为的表现也会失灵。所以要令当事人在情绪与行为上有更好的感受与表现,发掘其错误的想法颇为重要,例如,不信任别人、自私、不实际的企图心,以及缺乏信心。
    治疗者的一项主要功能是,对当事人的各项运作功能做全面性评鉴。治疗者自当事人的「家庭星座」中收集资料,包括:双亲、手足,以及其他住在家中的人。此等资料的收集是藉助於问卷,经由汇总与解释后,可以获知其幼年时期的人际世界。从这些资料可以综观当事人成功与失败的主要领域以及当事人曾做过那些重大的决定。谘商员也会使用「幼年回忆」做为诊断工具一方面回忆幼年时期的单项事件,一方面跟目前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以及偏见做一对照(Griffith Powers, 1984)。这些回忆简略地说明了当事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未来的看法,经过汇整与解析之后,就可以指出当事人的人生中有那些主要的成功与错误,并据此做为治疗的起点。
    谘商员会藉着摘要,做出对当事人的诊断:从家庭星座问卷中理出主要的特徵,进而获得对当事人基本人格的初步概念。接着,藉着解析其幼年回忆,了解当事人目前对生活的展望。然后,在社会兴趣的架构下,检视当事人的信念,并找出对方对生活的错误看法。上述过程结束之后,谘商员与当事人再一起拟定治疗目标(Gushurst, 1971)。
    当事人在治疗中的体验
    阿德勒谘商的重点是当事人的生活方式,掌握了生活方式,则矫正的工作便有了蓝图。当事人如何固守其生活方式,又为什麽会抗拒改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呢?一般而言,人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无法发现本身思想与行为上的错误,因为不知道如何去改变,以及因为害怕若舍弃了旧有的型态会面临不确定的结果。因此,即使本身的想法与行为都有偏差,却宁愿回守原先熟悉的型态(Manaster& Corsini, 1982)。
    治疗中,当事人会去探索阿德勒学派所谓的「自用逻辑」(private logic),指对於自己、别人及生活的各种概念想法,这些概念想法乃构成其生活方式。当事人之所以会有问题,乃因其自用逻辑所得到的结论跟真实的社会生活往往不吻合。因此,治疗经验的核心包括当事人发现其基本的错误,然后学习如何矫正这些错误的假设与结论。
    以一位长期沮丧的中年人接受治疗为例,在探讨其生活方式后,找出他有几项基本错误:
  
   ·他认为没有人关心他。
    ·他在别人有机会拒绝他之前先拒绝别人。
    ·他严格批判自己,要求自己能够完美。
    ·他认为事情很少会有圆满的结果。
    ·他有深重的罪恶感,因为他确信是自己使每个人失望的。
    这位当事人从小就已形成上述这些错误的想法,长大之后依然固守着。他的期望大部份是悲观的,并且往往成真,因为从某个意义来说,他一直在寻求验证自己的信念。在治疗中,这个人将学习如何去挑战其自用逻辑的结构,也即以下的三段论法:
    ·我本来就不值得人爱。
    ·世界上充斥着许多会并斥别人的人。
    ·因此,我必须跟别人保持距离,才不会因接近而受到伤害。
    这个人犯了几项基本错误,其自用逻辑使自己的心理能够统一。莫萨克(1977)会说这位当事人的生活中有一些核心主题,也许是「我必须控制生活中的所有事物」、「我必须知晓所有该知道的事情,任一疏忽都会带来大灾难」、「我所做的一切都必须力求完美」。很重要的是,谘商员须能倾听出当事人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目的。阿德勒学派治疗的对象不是压抑的感觉,而是使当事人情绪与行为困境的想法与信念。但这并不是说阿德勒学派忽视感觉的角色,而是他们认为感觉是思想与行为的结果(非原因)。因此我们首先思考,接着感觉,然后再行动。因为情绪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所以当事人会以大部份的时间去讨论他们的想法、信念,以及目前正在做些什麽,这些都以认知架构为根据。简而言之,如果当事人希望开始有更好的「感觉」及更好的「行为」,则必须学习较好的「思考」方式。并且,因为当事人只是受挫而非「生病」,所以应给予「鼓励」。经由治疗历程,当事人会发现他们拥有资源与选择,可以应付生活中的重大任务。
    治疗关系
    阿德勒学派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建立在合作、互信、尊重、与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他们特别注重谘商员善意的示范与沟通。一开始,治疗就是合作关系,即二个人以平等合作的方式,朝彼此同意的目标迈进。狄克梅尔等人认为,谘商一开始当事人应订下计划,详细载明他们的期望与目标,澄清阻挠达成目标的因素,如何将失灵的行为转化为建设性的行为,以及载明当事人与谘商员各自应负的责任。不过,在阿德勒治疗中,订下合同并不是要件。
    当事人不应视为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应主动地投入治疗关系中,并从合作关系中学会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虽然阿德勒学派认为治疗关系会影响到治疗结果,但不认为单靠治疗关系就可以产生疗效。治疗关系是改变历里的起点,如果这当中缺乏互信与融洽的关系,则当事人不容易改变其生活方式。
  阿德勒学派之谘商含有四项主题,这正与谘商历程的阶段相呼应(Dreikurs, 1967)。这些阶段并非阶梯式地一成不变,而可以想成为编织壁毡,也就是说可以这边先编一点,然后那边再编一点。这些阶段是:
    1、建立适当的治疗关系。
    2、探索当事人的心理动力(分析与评鉴)
    3、鼓励对方了解自己(洞察)。
    4、协助当事人做新的决定〈引导与再教育〉
    
  
   阶段一:建立治疗关系
    上面提过,阿德勒学派的治疗者会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当事人的问题,并加强当事人对自己生活应负的责任。此种治疗关系建立在深入的关心、投入与友谊上,也因此,莫兹齐兹等人(Mozdzierz, Lisiecki, Bitter,& WilliamS, 1984)认为治疗者是当事人在需要时能依赖的朋友,双方是合夥关系,一起为当事人的利益而努力。但唯有双方建立清晰的共同目标,治疗才能逐步进展。此外,谘商历程必须处理当事人认定重要而又愿意讨论与改变的个人问题,如此方会有疗效。
    一项促进合作关系的方法是,协助当事人去察觉自己的资产与长处,而不是一昧地探讨他们的缺点,也因此会使用各种支持与鼓励。在最起初的阶段里,谘商员会藉着倾听、反应、尊重、相信对方能够改变及表达真诚等方式,建立起治疗关系。当事人普遍缺乏自我价值意识,自尊心低落,对於适应生活任务的能力缺乏信心。此时,治疗者所提供的支持可以祛除其绝望与沮丧感。对许多人而言,可能因此第一次体验到别人对他真正的关怀。鼓励包括协助当事人发挥其潜能及化缺点为优点,例如,将固执与强硬化为果断与整合(Dinkmeyer& Losoncy, 1980)。
    阿德勒学派重视当事人主观的经验,而较不重视技术的使用。在使用技术时,会配合当事人的情况而调整。在初期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是投入与倾听、确认与澄清目标及运用同理心。投入指目光的接触及让当事人感受到谘商员站在他这边;倾听指掌握住当事人各种口语及非口语讯息,包括其声调、姿势、脸部表情、手势及迟疑等。同理心指掌握住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并踏着这些了解跟当事人沟通。如果能深入了解与接纳当事人,则对方将更能够提出对治疗的期望,也因此可以建立治疗的目标。
    为建立与维持良好治疗关系,波尔斯与葛律弗斯(Powers& Grif- fith, 1987)建议第一次晤谈应提的问题如下:
    ·为什麽你来找我?
    ·你以前如何处理你的问题?
    ·如果没有这些困扰,你的生活会如何不同?
    ·你期望我们之间的合作应有何种成绩?(或如果摆脱这些困境,你会做些什麽?)
    
  
   阶段二:探索内心动力
    在第二个阶段里,当事人有两项目标须达成,一是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式,二是了解此种生活方式对自己生活中各项功能的影响。此时,谘商员藉着探索当事人生活上的各项功能而对他做初步的评鉴。莫兹齐兹及其同事(1984)曾提到,当事人刚接受谘商时,视野往往狭隘,他们常受困於内心挣扎,人际关系处於紧张状态,以及对社会有疏离感。这个时候,谘商员应协助对方拓展视野,重新去看待这个世界。阿德勒学派谘商员会协助当事人把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行为串联起来,并密切注意其感觉、动机、信念、与目标,以了解其生活方式的意识感。他们探索其感觉,以了解其动机,并发展自己的同理心,以提高疗效品质。他们会探索隐伏在感觉背后的信念,并面质当事人,使对方能摆脱缪误思维的束缚。
    阿德勒学派谘商员重视生活方式的评鉴,因为此一评鉴能有系统地描述当事人家庭中的原有成员、他们彼此间关系及其生长的环境状况。莫兹齐兹(l984)称此阶段的谘商员为「生活方式调查员」。生活方式的评鉴包括:家庭星座与儿童期历史、探索当事人幼年的回忆、并叁考社会情境因素来了解当事人。此时,谘商员的假设是,当事人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以及对生活的解释,会引导着他们的行为表现。例如,当事人若认为自己不完美就是失败,这种想法会影响其行为。评鉴生活方式之目的,就在於找出这些错误的想法与解释,使当事人能察觉这些负面的想法及造成的影响。
    谘商员会去探索当事人的爱情、工作、友谊及邻居关系,当事人也应提供此类资料,并陈述在那些领域想加以改善或改变。询问当事人的问题包括:「你满意自己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吗?他有隶属与被接纳的感觉吗?你的工作状况顺利吗?你对於异性有特别的想法吗?你平常对自己感到满意吗?你接纳自己的程度有多高?」此外,还可能询问一些较宽广的问题,例如,「什麽使你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你的目标是什麽?这些目标的达成率如何?」阿德勒学派谘商员对於当事人如何去迎合生活中各种要求的方式,特别有兴趣。正如莫兹齐兹(1984)的观察,此学派的谘商员有如「心理探索者」,因为他们会和对方一起探索过去、现在、与未来。他们会帮助当事人探讨有那些成长的其他选择,并找出道路通往更丰硕的未来。
    家庭星座
    莫萨克与舒尔曼(Mosak& Shulman, 1988)曾设计出一份问卷,探讨当事人在家中的心理地位、出生别,以及跟家人间的互动情形,问题包括:「谁是家中最被喜欢的小孩?你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如何?他们以何种方式表达?你与父母亲的关系如何?家中的小孩谁跟你的差异最大?在那些方面?那个孩子最像父亲、母亲 ?在那些方面?你最像谁?在那些方面?你是那一型的小孩?」此外,谘商员也会探讨对方前来寻求谘商的理由,以及他对於生活中基本任务达成情形的满意程度。这些或许不如问卷详尽周密,但对於当事人的自我知觉情形及影响其个人发展的一些经验,则能提供给谘商员一些资讯。
    对於这些资料,谘商员应做摘要。在当事人的全面评鉴中,也应包含一些独立的摘述,例如,幼年回忆、梦境,以及个人的偏好。
    幼年回忆
    阿德勒学派另一种评鉴历程是收集当事人的幼年回忆,其中包括过去事件所伴随的感觉与想法。这些事件必须是当事人能清晰的回想的,由此或能突显出他的信念与基本的谬思。阿德勒的推理是,每个人都有数以百万计的记忆,在这麽多记忆中所能浮现出来的必能投射其基本信念,或者甚至对生活的错误看法。提出的问题包括:「我想知道在你七、八岁之前曾发生过的特殊事件;告诉我你曾有过那些深刻的记忆,而且这些记忆不是长大后别人告诉你的」。或「我很想知道你幼年时期发生过的一些事件,而且是九岁前的事情。告诉我发生了什麽,那些情节令你印象深刻,以及当时你的感受或想法是什麽。当时你有那些感受呢?」这种方式可以引出许多回忆,三个特殊回忆是最低的要求,有些谘商员会要求十几个。
    阿德勒学派认为人们只会记住与目前观点一致的过去事件,所以这些幼年经验对於了解其生活方式,是重要的线索(Adler, 1958)。这种有限的知觉强化了人们的自用逻辑,而此等逻辑又进一步强化其基本信念。因此,幼年回忆有助於了解当事人如何去看待自己,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了解他们的生活目标、动机、信念、与价值观。在解析当事人的幼年回忆时,谘商员会考虑以下问题:「他是旁观者或叁与者?这些回忆中最频繁或突出的主题是什麽?当事人典型的反应是什麽?他是独自一人或跟别人在一起?在回忆中他表达的感受是什麽?」
    梦境
    梦投射了当事人的想法与心情,因此可用来探索内心动力(Peven& Shulman, l986)。阿德勒学派以解梦为评鉴生活方式的一部份,重点则放在童年时期的梦及重复出现的梦。依个体心理学的说法,梦可能是未来行为的序幕。梦把问题浮至表面,所以可以成为处理的素材。依阿德勒理论的精神,梦是有目的而且是独特的,所以梦中并无固定的象徵意义;若不了解当事人,就无法了解他的梦(Mosak, 1995)。
    优先偏好
    优先偏好(priority)的选择,也是评鉴生活方式的一条重要途经。以色列心理学家恪弗尔(Nera Kefir, 1981)首先提出人们的四种偏好:优越(Superiority)、控制(control)、安逸(comfort),以及讨人喜欢(pleasing)。人们所做的选择除非经过面质挑战,否则会持续主宰着他们对於压力与困难的立即性反应。每一种偏好都会有一套主要的行为型态及自我说服的信念。恪弗尔曾描述过四种偏好的行为型态:
    ·优越型人格(repression)透过担任领导人或成就或其他途径去突显自己的重要,使自己感到优越。他们不做无意义的事情,但往往会抱怨工作负荷过重。
    ·控制型人格(repression)寻求不受人讥笑的保证,并认为唯有控制住情境,才不会有被人讥笑或贬低的可能。他们不想在社交场合有任何失误的表现。
    ·逃避型人格(repression)他们追求舒适安逸,因此往往拖延处理问题或做决定,并尽可能不去碰会带来压力或痛苦的事物。即使是例行性的任务,若视为带有压力性,就会加以排斥。
    ·取悦型人格(repression)他们会一直寻求赞同与接受,以避免别人的排斥。由於担心别人会不喜欢他,所以会努力去讨好别人。
    从要求当事人描述在典型的一天当中做些什麽、有那些感觉、想些什麽,就可了解对方的偏好倾向。通常,他们的描述会出现一相当一致的型态。此外,一个人的偏好也可以从他尽可能会去逃避什麽,以及在别人身上会一直产生那些感觉而加以判别。
    治疗的目标不在於改变当事人的偏好倾向,而在於让他们能够认清自己对别人的感觉,以及自己因上述偏好倾向而付出的代价。恪弗尔认为(1981),「为了增强自我察觉能力,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偏好倾向,以及我们如何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去满足此一偏好」。
    整合与摘要
    收集家庭星座、幼年回忆、梦,以及偏好选择等资料后,就应分别做摘述。最后,根据完整的生活方式评鉴问卷为主干,将所有的资讯加以整合归纳,并做出解释。评鉴生活方式是为了找出当事人的基本错误,例如,夸张、无根据的己见、错误的前提假设及各种偏执的立场,这些都会使当事人难以享受生活。这份摘要可以给当事人看,并在治疗中加以讨论。狄克梅尔等人(Dinkmeyer, Dinkmeyer& Sperry, 1987)建议谘商员大声朗读这份摘要给当事人听,接着再要求对方再念一通,并从中观察其非语文反应。
    此份摘要亦应包含基本错误的分析。莫萨克(1995,p-70)认为偏好选择可视为人们个人的神话,因为信以为真,故会有相对应的行为产生出来。莫萨克举出五种基本错误:
    1、过度概括化:「世界没有公平」。
    2、错误或不可能的目标:「如果我要有被爱的感觉,则我必须取悦每一个人」。
    3、对生活的认知错误或要求太严:「生活对我而言是太艰困了」。
    4、否定个人的基本价值:「我太笨了,所以没有人想跟我在一起」。
    5、错误的价值观:「冲至颠峰!不管过程中谁受到伤害」。
    从史天恩的自传(见第十四章)中,也可看出一些基本错误:
    ·不要接近人们,特别是女人,因为你的生活会因而受到控制(过度概括化)。
    ·父母亲并不是真的想要我,所以我最好消失不见(否定个人的基本价值)。
    ·让别人喜欢我、赞同我是非常重要的,我最好去做他们期望我做的事情(错误或不可能的目标)。
    若想进一步了解阿德勒学派的评鉴过程与方法,可叁考以下书籍:《Understanding life style:The pyscho-clarity process》(Powers & Griffith, 1987)《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client workbook》(Powers& Griffith, 1986);《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Shulman& Mosak, 1988);《Case approach to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Corey, 1996)。
    鼓励历程
    评鉴当事人的生活方式后,接着是鼓励对方检查其错误知觉,向自己的定论挑战,并把自己的优点与才华详细做记录。此种「鼓励历程」是阿德勒学派最大的特色,而且鼓励的技术在治疗的每个阶段都会用到。阿德勒学派谘商员会抓住当事人所提供的每个机会,进行与强化此一历程(Powers& Griffith, 1987)。因为当事人往往未能认清或接受自己的优点,所以谘商员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他们如此做。经过鼓励历程,当事人最后会开始接受自己的长处与资产。
    阿德勒学派认为,沮丧使人们的功能无法发挥,而鼓励正是解毒灵药。鼓励有多种形式,依谘商历程的阶段而定。在评鉴阶段中,一方面指出当事人也具有优点,另方面则鼓励他们认清自己有能力做不同的选择,并能够加以执行。
    
  
   阶段三:鼓励洞察
    阿德勒学派虽注重支持,但也强调面质。谘商员会鼓励当事人发展出洞察力,以察觉错误的目标与自我挫败行为。虽然洞察是行为改变的一项有力激素,但阿德勒学派并不认为绝对需要,只是视之为朝向改变的一个步骤,而重要的是应能将对自己的了解转为建设性的行为改变。在没有太多洞察的情形下,人们也能够产生突然与显着的行为改变。
    解释是促进洞察的技术,并且其重点是放在当事人此时此地的行为及意图中的期望。阿德勒学派的解释跟生活方式有关,即在评鉴当事人的生活方式后,藉着解释令当事人察觉其生活的方向、目标与意图、其自用逻辑、此等自用逻辑如何运作以及其目前的行为。通常,解释的焦点放在行为及其结果,而非行为的促因。阿德勒学派的一项假设是,没有人能知晓另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相,因此只能冒着险去猜测。所以他们在做此等解释时,会以开放式的语句来进行,例如,「我有个预感想跟你分享┅┅」、「我觉得情形似乎是┅┅」、「情形会不会是这样┅┅」及「我得到的资料好像是说┅┅」等等,如此当事人便不至於产生自我防卫的反应,并能自在地讨论。经由这个历程,当事人最后应能了解自己在那些地方出了问题,情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去亡羊补牢。
    波尔斯与格律弗斯(Powers& Griffith, 1987)认为,如何解释不仅是技术,而且更涉及道德;谘商员应有勇气去发展同理心与直觉的猜测。越负责的谘商员,越能发展出同理心,以及越有勇气去猜测。更重要的是,当当事人否定或纠正这些猜测时,谘商员应有雅量去接受。
    
  
   阶段四:引导与协助
    治疗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透过引导与再教育,使洞察能化为行动。此阶段的焦点是协助当事人看见新而光明的选择,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去冒险,在生活中尝试新的改变。
    在引导中,当事人须做决定,并修正自己的目标。在鼓励下,他们「彷佛」已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如此方能打破自我设限的假设。在要求下,当事人必须在重复旧行为模式时把持自己。此时,承诺是个重要的部份,因为希望改变,所以必须乐於让自己执行一些任务,为自己的问题做一些特别的事。依照这种方式,洞察方能化为行动。
    在此阶段是解决问题与做决定的时候,也就是双方一起思考有那些可能的改变方案及各方案的结果,评估各方案能否达成当事人的目标,以及采行特定的行动方案。阿德勒学派在此阶段常用的技术,我们一一介绍如下:
    直接法(immediacy)
    指直接以发生在治疗时的情形做为例子,去烘托当事人日常生活中的情形。例如,如果当事人一直依赖谘商员为他做决定,并认为一旦自己做重要的决定,都会把事情搞糟,此时谘商员应直接点出由於他有此错误的信念,认为自己无法做决定,因此往往导致失败。
    欲擒故纵法(Paradoxicalintention)
    此技术或称为「反建议」,即让当事人去注意并夸张其不良的想法与行为,使问题的症状突显出来。欲擒故纵法包括使用一些表面看来似乎自相矛盾、有时候甚至显得荒谬的治疗技术,其本质是纳进当事人的抗拒,而不是排斥其抗拒;当中包含同理心、鼓励与幽默,故有提高当事人社会兴趣的效果(Mozdzierz, MacchiteIli& Lisiecki, 1976)。阿德勒曾以此法治疗失眠与紧张的患者,不过他建议对於消沈的患者,最好能防范其自杀,而一旦自杀,则应立即送医治疗。
    此法也可用在有拖延习性的当事人身上,例如告诉他把任务拖得更久一点。对於常担心的当事人,可以要求他每天空出一定时间来担心所有可能的事情;对於上课中不敢说话的当事人,则可鼓励他坐在最后一排而保持沈默到底。在运用此法时,应建议当事人於一段特定时间内夸张其行为型态,使他能从实验中学到一些东西。本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当事人能戏剧性地察觉自己在某些情境中的行为,以及自己如何为此等行为负责。由於是纳进而非排斥当事人的抗拒,使得此等行为变得较不具吸引力,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会感到好笑。接着以夸张的问题去面质当事人,则能促使对方去思考如何改变其目前的行为方式。此法在运用时有道德问题,谘商员须有足够能力,而且是在较传统的技术试用无效后,才可以使用此一技术。
    彷佛法(acting asif)
    谘商员可以制造角色扮演的情境,使当事人去想像并表现出他们想要的样子。当当事人说「如果我能够┅┅就好了」时,就可以鼓励他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角色扮演的幻想。以史天恩的例子而言,如果他说社交场合使他受挫,并说非常希望能够克服与女性碰头谈话的恐惧感时,谘商员可以这麽说:
    史天恩,下星期开始我希望你表现出自己仿佛是个非常迷人的美男子,假装自己十分有内涵,女孩子错过与你相识是她们重大的损失。建议你以这种方式去接近你最想接近的三位女性。
    藉着建议进行此等任务,即促使当事人鼓起勇气去做他们心中想做的事情。由於以正面的方式去改变史天恩的预期,因此他很可能会成功地执行任务。如果史天恩回报说他被那三位女性拒绝,则谘商员可以与之讨论问题之所在。
    泼冷水法(spittingin the client`s soup)
    例如,一位父亲会一直跟子女说他是如何辛苦工作,使他们能过舒服的生活,此时谘商员可以面质他的牺牲者角色,并指出他是如何在寻求着子女的感激。谘商员的角色不在於说服他去改变对子女的态度,而是向他说明他的行事风格所付出的代价。当事人可以选择继续表现原先的行为,但原先的行为动机很可能已遭破坏,因为他不再能够欺骗自己。
    把持自已(catching oneself)
    在把持自己的过程中,当事人会变得能察觉自己的毁灭性行为或非理性的想法,但不会陷入自责。在一开始,当事人会太慢去把持自己,故重复着旧有的行为型态,但经由演练后,最后则会学到在事情未发生前就能预期到一些事件,因而改变其行为型态。以上述的例子而言,利用此技术后,这位父亲在向子女诉苦前至少会停顿几分钟,并可能会开始想到以其他的方式去回应子女。
    触钮法(Push button technique)
    指谘商员要求当事人去交替想像愉快与不愉快的经验,然后注意伴随在这些经验中的感觉。本技术之目的在於教导当事人藉着改变想法去改变感觉(Mosak, l995)。应用此法时,阿德勒学派谘商员会去协助当事人认清他已选择了消沈的感觉,而这正是他的想法之结果。谘商员可能会使用一种视觉化历程,要求当事人去回忆一件非常愉快的经验,接着再回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经验,然后再去想像一件事件,体验一下自己往好的方向及往坏的方向去想的不同感觉。谘商员会送当事人两个「钮」一一消沈钮与快乐钮一一然后鼓励当事人在面对未来事件时,可以选择按那一个钮,以决定自己要何种感觉。
    避开陷阱(avoiding traps)
    当事人在日常生活上的自我挫败行为,也会带到谘商来,例如,认为没有人真正关心他,因此也就期望谘商员对他冷漠不关心。此时,谘商员要小心落入陷阱,避免强化其旧有的行为型态,并应鼓励他去表现出那些心理成熟的行为。
    设定任务与承诺(task setting and commitment)
    在采取具体步骤以解决当事人的问题时,必须设定任务并由他承诺完成。完成了一些特定任务而有信心之后,可以再拟定新的行动计划。这些任务必须实际、可完成,而如果未能成功完成,则应加以讨论并修改。如果当事人都能完成这些任务,接着他们就能够承诺去完成一些长期性的目标,而往他们期望的改变方向前进(这些历程是行为治疗法与现实治疗法的一部份)。
    中止与总结(termina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session)
    为治疗订期限、中止治疗而又不会打击到当事人继续探索自己的意愿以及对於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做一总结等,都是谘商的重要技巧。治疗即将结束时,不要再添加新的素材,但应协助当事人复习所学。此时也应指派一些「家庭作家」,让当事人将所学实际应用到生活上。
    除上述技术外,只要适合情况所需,阿德勒学派也会采用其他技术,而其他取向的治疗法也会采用阿德勒学派的技术。曼斯特与柯锡尼(Manaster& Corsini, 1982)曾指出阿德勒学派常使用的其他合适技术,包括:
    ·忠告当谘商员认为当事人已经能够接受时,谘商员会提供一些忠告。
    ·家庭作业当事人常会被要求记录在各种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及当时的想法与感觉。例如,有个人很怕去退还瑕疵货品,此时可指派家庭作业让他把各种感到害怕的情境,连同当时的想法与行为记录下来;或鼓励他实际去退还瑕疵的货品,以挑战自己认为没有权利去抱怨的想法。
    ·幽默在治疗中使用幽默,可以使当事人看清其问题;有时候,谘商员也可以协助当事人去学习较轻松的态度,对自己的愚昧行为解嘲一番(Mosak, 1987)。
    ·沈默有时候,沈默是治疗历程中的最佳技术。当当事人沉入不愉快的回忆时,忠告给得太快、太频繁都可能产生反效果。
    
  
   应用的领域
    由於个体心理学是基於成长模式而非医疗模式,所以可以应用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儿童辅导中心、亲子谘商、婚姻谘商、家庭谘商、团体谘商、儿童与青少年个别谘商、文化冲突、矫正与复健谘商,以及心理卫生机构。而其原则也广泛应用在药物滥用防范计划、消除贫穷与犯罪等社会问题、老年人问题、学校制度、宗教,以及商业上。
    教育上的使用
    阿德勒热衷於把他的理念应用在教育上,特别是找出一些方法去矫治学童们错误的生活方式。他开发出一种历程,以辅导学生团体及教育父母与老师。在矫正儿童的基本错误之方法中,他特别重视提高社会兴趣与维护心理健康。除阿德勒之外,个体心理学最主要的拥护者是德莱克斯(Dreikurs, l968, 1971)。
    在父母教育上的使用
    教育父母是阿德勒学派的主要贡献之一,目的在於透过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接纳,而改善亲子间的关系。父母亲学会简单的阿德勒理论后,可以在家中好好应用,例如,了解孩子们坏行为的目的、如何倾听孩子说话、协助孩子们接受其行为的后果、召开家庭会议,以及运用鼓励等等。《孩子们的挑战》(Children:the challenge)(Dreikurs& Soltz, l964)及《成功的父母》(The effective parent)(Dinkmeyer& Mckay, Dinkmeyer,& Mckay, l987)等书可做为叁考。
    在婚姻谘商上的应用
    指评鉴夫妻的信念与行为,并教育他们采更有效的途径去达成其目标。狄克梅尔二氏(1982)曾指出婚姻谘商的四个步骤,此与上述的四个阶段吻合:
    1、询问夫妻对谘商的期望,并讨论如何达成其目标。
    2、评鉴两者的生活方式,以指出他们的行为假设、基本的错误知觉、优点及生活目标。此一评鉴与个别谘商的评鉴一样。
    3、谘商员将上述的评鉴回馈给夫妻知晓,使他们对於自己的内心动力及婚姻状况获得洞察。
    4、谘商负面质他们对於婚姻关系所持的错误信念,这就步入再教育历程,目的在於引导双方能学到一些技巧以执行新的协议。
    在婚姻谘商中,目的在於促进沟通与合作,夫妻将学到的一些技术包括:倾听、覆述对方的意思、提供回馈、讨论、列出期望、做家庭作业,以及欲擒故纵法。谘商中还可能用到其他方法,包括:心理剧(角色扮演)、研读书籍治疗(提供一些书让夫妻一起研读,并指出书中的重点)、说故事与幽默以及澄清角色(Dinkmeyer& McKay, et al., 1987)。
    阿德勒学派谘商员有时将夫妻视为一体,有时又看或是各自独立的个体。治疗的目的不在於指出谁是错误的一方,而是协调双方生活方式之间的互动。重点在於协助他们是否愿意维持婚姻关系,答案肯定的话,则协助他们往好的方向去改变自己。《促进婚姻和谐的训练》(Training in marriage enrichment)(Dinkmeyer& Carlson, 1984)一书可做为叁考。
    在家庭谘商上的应用
    这种治疗是以阿德勒及德莱克斯两人的理论为基础。强调家庭星座的了解、整体观以及治疗者有应变的自由,这些是阿德勒对家庭谘商所奠下的基础。阿德勒学派谘商员在家庭谘商上重视家庭气氛、家庭星座,以及家庭成员们的生活方式。家庭气氛指父母间关系及父母对於生活、性别角色、决策、竞争、合作、冲突处理、负责任等方面的态度所营造出来的气氛。此一气氛加上父母亲所立的榜样,对子女的成长有极深的影响。治疗历程在於提高对於家庭成员间互动关系之察觉能力。阿德勒学派谘商员会致力去了解各个成员的目标、信念与行为,并且视此一家庭为一整体。由於行为具有社会性意图,所以谘商员会去注意各个家庭独特的互动关系。
    阿德勒学派在家庭谘商中所使用的技术会随着治疗目标而变,不过仍有一些常见的目标可做为指引:
    ·治疗技术在於促进成员间互动关系往积极与建设性的方向移动。
    ·使家庭成员学习接受自己的责任。
    ·谘商员与家庭成员们一起评鉴治疗目标及达成的途径。
    ·因谘商员须协助成员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故带有教育性。
    ·治疗之目的在於以一种更有效及令人满意的结构去重整成员们的角色及彼此的关系。
    有许多技术可达成上述目标,除本章前面所提的技术外,也可以使用下列技术:教导沟通技巧、协助成员们学习去观察与区别表面问题与实质问题、提供鼓励、面质成员们的自用逻辑与意图。
    在团体辅导上的应用
    早在一九二一年,阿德勒就以团体辅导的方式来推动维也纳儿童辅导中心的业务。同为合作夥伴的德莱克斯则加以推广,并以此法在他私人的诊所中应用达四十年,起初这一方面是基於他个人的特质,一方面则是为了节省时间,但很快就发现团体辅导的其他优点。德莱克斯指出:「因为人们的问题与冲突均带有社会性,所以在团体中不仅能突显人们的内心冲突与适应不良之性质,而且能提供矫治的影响力」。自卑感在团体中在接受挑战后可以有效地消除,而导致社会问题与情绪问题的错误信念与价值观在团体中会受到深度的动摇,因为团体是形成价值观的媒介。
    团体能提供一个缩影的社会,使成员产生归属感与社区感。狄克梅尔指出,团体叁与者逐渐会了解到,许多他们的问题都有人际关系的本质,他们的行为都有社会性涵义,以及他们的目标在社会意图的架构下最能够被了解。
  





阿德勒学派的贡献
2007-03-01 19:03:46   来自: 寒羽 (郑州)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给予从业人员许多自由,谘商历程不须受固定步骤的限制,而是可以依当事人的情况而使用最适当的技术。
    我(指本书作者)最常用到阿德勒的观念包括:
    1、找出生活目标颇为重要,因为此等目标有指引作用。
    2、注重幼年的经验,特别是对目前仍具影响力的经验。
    3、幼年的回忆在临床上的用途。
    4、必须了解与面质基本错误。
    5、强调认知,即情绪与行为大部份系受到信念与思考过程的左右。
    6、拟定行动计划协助当事人进行改变。
    7、重视合作关系,共同为彼此均同意的目标而迈进。
    8、整个谘商历程均强调使用各种鼓励。
    阿德勒学派重视人格中的社会因素,因此特别适合用来辅导团体中的个人。阿德勒学派主要的贡献在以下的领域:初等教育、教师谘商训练、父母谘商教育、婚姻谘商,以及家庭谘商。
    阿德勒对於当代治疗实务的贡献相当的大。他的影响超越个别谘商的领域,进而带动社区心理卫生运动(Ansbacher, 1974)。马斯洛、弗朗克、罗洛梅,以及艾里斯等人都承认受到阿德勒的启发良多。弗朗克与罗洛梅都认为阿德勒是存在主义运动的先锋,因为他认为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并应为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负起全责。这个观点也使阿德勒成为主观取向心理学的拓荒者,即重视行为的内在决定因子:价值观、信念、态度、目标、兴趣、个人意义、对现实情形的主观知觉,以及努力朝向自我实现。
    我认为阿德勒最重要的贡献是对其他治疗取向的影响。他的许多基本想法影响了其他治疗学派,例如,家庭系统治疗法、完形治疗法、学习理论、现实治疗法、理情行为治疗法、认知治疗法、个人中心治疗法,以及意义治疗法。所有这些取向都根据一些类似的观念,即人的行为都有其目的,人能够自我决定,以及人总是在这个世界上努力追求成长、价值、与意义性(Terner& Pew, 1978)。从几个重要的方面来说,阿德勒似乎已经替目前兴起的认知治疗法铺好了发展的道路。阿德勒的基本前提是,如果当事人能够改变其想法,那麽他们就能够改变其感觉与行为。
    对多元文化谘商的贡献
    虽然阿德勒的理论被称为个体心理学,但宗旨在於协助当事人培养社会兴趣、寻求归属感,以及协助当事人去建立和种族团体一致的价值观。那些重视社会福祉及重视家庭角色的文化会发现阿德勒重视社会兴趣正与它们的价值观一致。莫兹齐兹及其同事指出(1984),阿德勒学派进行谘商时的假设是,人基本上是社会动物,是目标的决策者,且唯有在与人合作、寻求共同利益、又能面对生活要求时,才能过着最好的生活。谘商员的职责是协助当事人提高社会兴趣,并在人际网中能成为有贡献的人。
    例如,一位印地安裔美国当事人就曾讲过一个关於赛跑的故事,由於其文化强调合作而非竞争,所以当一名选手领先他人时,他会放慢速度好让其他人赶上他,然后大家再一起抵达终点。尽管教练事前一再解释赛跑就是要比谁最先抵达终点,但这些人因受文化的影响,最后还是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去完成比赛。此时,谘商员若要将个人主义或竞争观念套在他们身上,就是忽视了他们的社会导向价值观。
    前来接受谘商的当事人通常已有僵化的知觉、解释与行为之方式,他们很可能不曾问过文化如何影响他们,而认为事情就是这样子。莫兹齐兹及其同事(1984)称这种人患有近视眼,而谘商员的功能正是提供一副眼镜让当事人看得更清楚。由於阿德勒学派重视当事人的主观想法,即如何看待与理解外界的世界,故在态度上尊重当事人的想法与知觉,即使利用各种分析解释让当事人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但是要不要睁开眼睛或戴上眼镜,则由当事人自己决定。阿德勒学派不替当事人决定目标,而是以合作的方式,使当事人能决定自己的目标。
    阿德勒的理论不仅跟许多文化的价值观契合,而且给予谘商员许多选择的空间,即不须依循固定不变的流程,而是能视当事人情况之不同而选用合适的技术。虽然各个谘商员所用的技术或有不同,但大多会去评鉴当事人的生活方式,及重视对方的家庭结构与互动关系。许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事人常受到文化的制约,要去尊重家族的传统,并重视家族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处理时,谘商员须能敏锐察觉到他们的情绪冲突与挣扎。如果谘商员能了解其文化的价值观,则这些当事人将较能够接纳谘商员去探索其生活方式,而此等探索会详细讨论到他们在家族中的地位。
    应注意的是,不同作者赋与「文化」一词不同的意义。同时,如果以广义的观念来诠释文化(即包括:年龄、角色、生活型态及性别差异),则甚至在一个家庭中就存在着文化差异。阿德勒学派强调个体对世界的主观了解,而文化正是一个独特的构面,可用来掌握个体的主观视野。派德森(Pedersen)解释得很好:「文化提供着一种比喻,让我们更能了解在我们决定扮演与别人竞争、互补、或竞争等社会角色时,你我的看法有何不同;文化也提供着另一个管道,让我们更能了解与我们文化背景不同的人」。
    阿德勒学派认为,文化薰陶与出生别对当事人的影响都很大。事实上,这两者处於有利的地方影响着人如何看待自己、别人、与生活。这两者的优势力量可以做概括性的描述,但是它们对每个人的影响可能不尽然相同。从这一层意义来看,文化是会影响着笼罩在其中的每一个人,但是影响的差异程度,却决定於每个人对文化的知觉、评估、与解释。
    阿德勒学派对文化与性别议题保有一份敏感度。阿德勒是本世纪初拥护男女平等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了解男女有许多差异处,但是他认为两性有同样的价值,应蠃得同样的尊重。这种对性别差异的尊重与鉴赏,也同样延伸至对文化差异的看法。阿德勒学派发现,由於文化的不同,当事人看待自己、别人、与世界的方式每每有别。事实上,某文化的优点往往适足以协助纠正另一文化的错误。




  • 2007-03-24 11:57:02 Requiescat

    阿德勒的人格发展观
    2007-03-01 19:04:21   来自: 寒羽 (郑州)

      阿德勒(Adler A.)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后从事精神病学,因写过赞同弗洛伊德观点的论文而被邀加入精神分析学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但他对人格心理的看法与弗洛伊德大相径庭,不久便与弗洛伊德分离,自己创立了"个人心理学",阿德勒的理论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追求优越也是双重性的,适度追求,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有益。过分追求,走极端,则产生优越情绪,自我中心、自负、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发展和自卑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例如,身体瘦弱的儿童可能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增强体质,因而锻练身体、跑步、举重,这些愿望和行为便成为他生活风格的一部分。生活风格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
        阿德勒描述了4种主要的生活风格:
        ①支配- 统治型(dominant-ruling ),这一类型的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控制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在儿童期,他们在地板上打滚、哭闹,希望父母向他屈从。如作为父母,他们又要求孩子服从,说:"因为我说了要这样"。作为教师,他们威胁学生,说:"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你就去校长办公室"。这样的人容易发展成虐待者、违法者和药物滥用等。
        ②索取型(getting type),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很少努力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许多富裕或有钱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采取纵容的态度,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以使他们免受"挫折"。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孩子,很少需要为自己努力做事,也很少意识到他们自己有多大的能力。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希望周围的人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③回避型(avoiding type),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他们常常是自我关注的、幻想的,他们在自我幻想的世界里感受到优越。
        ④社会利益型(social useful type),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在上述4种生活风格中,前3种是适应不良或错误的,只有第四种才是适当的。
        阿德勒指出了三种影响不良生活风格形成的因素:
        ①生理自卑,可能激起积极的补偿(努力)或过度补偿,但也可能导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绪,被自卑感所压倒,一点也不追求成就,一事无成。
        ②溺爱或姑息,父母过分宠爱儿童,过多满足儿童的需要,这种儿童是家庭的中心,长大后变得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兴趣。
        ③忽视,父母和成人无视儿童的愿望,缺乏必要的关注,使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也引起他们的愤怒,并使他们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别人。
        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克服自卑和追求优越影响着生活风格的形成,模仿也是生活风格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儿童往往把自己所处环境中最强有力、有影响和感染力的人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如父母、老师和好友等。生活风格的发展还主要取决于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儿童碰到的最初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与母亲的接触和母子关系的发展形成了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采取一种积极、合作的态度,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然而,如果母亲把孩子紧紧束缚在自己身边,那孩子就容易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形成较低的社会兴趣。正是母子早期交互作用的性质,影响甚至决定儿童将来能否以健康坦诚的态度对待他人。
        在阿德勒的理论中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即创造性自我(creative self)。 他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遗传影响的简单消极的接受者,相反,人可以有目的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生活方式。例如,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经过补偿发展成对社会有益的人,而有的人形成自卑情绪,一事无成,差别在于选择,用阿德勒的话说:"正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阿德勒的理论是积极的,丰富了我们对人格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