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妻by李小雾剧透:建筑学的逻辑架构--中国建筑师的理论跋涉(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21:38
转自ABBS  作者chinanorthwind


为了远行,不得不一次次回顾。
为了清晰,让我们再次回到原点。


原始的木屋:
几根柱子支起一个屋顶——结构
为了遮蔽风雨——功能
取用了当地的木柱、茅草——材料
用绳索等将起连接起来——施工
屋顶的茅草上也许糊了些泥巴——构造
建在不易被野兽侵袭的地方——规划
考虑到冬日的阳光照射,遮蔽北风的侵袭——风水
大一点的有几个房间:灶堂、就寝----空间结构
有摆放祖宗牌位的一块地方---文化
如果是个村落,则有集会的广场、大一点房子——公共空间、公共建筑
。。。。。
这个原型几乎承载了现代社会所有的方面。

诚实地设计建筑,从当下出发,也许会有一些好作品出现。
上海的松江有冯纪中设计的何陋轩,临水而设。竹子的结构、茅草顶、屋面依据需要坡向四周、为了加固采用了铸铁的“脚”固定竹柱、几片砖墙穿插其间完成相应功能、摆上椅子可聊天品茶。
这就够了。原始的木屋是原创的,这个竹屋亦然。

何陋轩位于上海松江的方塔园,方塔园的大门远远望去似乎是常见的中国传统建筑。但走进看却发现其屋面是钢结构的,只是上面覆盖了传统的小青瓦。轻灵的钢结构,节约的木材,为何不可用?小青瓦完全可以蔽雨,为何不可用?钢结构+小青瓦,简单的逻辑,完成了一座现代中国建筑。朴素的思想。

这时其实引出了一个话题——为何建筑不能这么做?
试想密斯当年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躺在卧室的床上,思考现代建筑的问题。他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何不能这样做?有个钢,有了玻璃,为何不能做一个钢加玻璃的盒子?”。
朴实的思想也许就是惊人的发现。
杜尚也许有类似的经历,一日他在马桶上抽着一根雪茄,在思考现代艺术的问题。他忽然想:“为何不能将马桶送到展览会上?”
于是,又是一个惊人的事件。
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惊人的事件已经太多,似乎难有新的突破。但还是有机会。
前不久,中国室内设计艺术家艾未未,惊人地将自家卫生间展露于住宅的公共空间内,引发了央视的一场辩论。
也许艾未未只是想了:“为何不能这样做?”

记得有位希腊哲学家说:“大部头的书真是讨厌。”
到上海书城看一看,书都堆成了山,真是学海无涯。
但还有孔子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既然看不过来,为何不能自己思考思考?于是,笔者试着思考一下,看看受了11年中国基础教育,7年中国建筑学教育的脑袋还能不能思考出来一点东西。


解读城市,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
市场也好,为人民服务也好,实质是一样的——是否满足了老百姓的需要。
老百姓的范围很广:家庭主妇、在校大学生、我们这些城市白领、大学教授、商人、民工、富人阶层、孩子、、、等等,可查梁晓声著《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想到这些,建筑师的头不仅大了。有着这么多的人民的需求要我们去满足,而我们生活的圈子很有限。生活经验的不足,使得很难设身处地地为这些人着想。不能满足他们,只好将我们的作品强行推销给他们,并且高高在上地说:“你们不懂艺术,我这个是好的。”或者沉迷于形式的游戏,骗骗甲方,至于盖好后怎样不管我的事。什么都能设计,于是什么也设计不好了。
上海莲花路地铁站南有一个巨大的城市花园,据说是法国建筑师设计。但由于莲花路贯穿其而过,又有环形车道围绕花园,因此噪音非常大,根本没有人去玩。其鸟瞰效果图也许效果不错的,但这是个失败之作,老百姓不认帐。
要知道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只能靠用心去体察。

对西方石头建筑的朴素观察
人类建造建筑首要的是要克服重力,而石头的密度是很大的,于是石头建筑的砌筑技能的发展几乎就是其发展史。
开始的砌筑必然是原始的,象孩子搭积木一样一块块叠起来。但石头很脆,不抗拉,于是跨度不可能太大,由于是造成建筑内部柱子林立的现象。据说帕提农神庙为了获得大空间,其屋顶不得不采用木结构,为解决排水问题,屋面因此做了俩坡顶,于是从正面看有了山花。
石头建筑的结构约束太大,为了创造艺术效果,人们不得不发展出一些处理手段。柱廊:廊下的空间让给室外而以。壁柱:柱中间砌墙或墙上做假柱。柱式:将柱子这种香烟般单调的构件复杂化、分段、加线槽、装饰等。浮雕:将单调的石墙面进行装饰,利用石头能够雕刻的特点。等等。可见,其艺术的发展非常具有逻辑性,几乎类似于公式的推导。
后来结构发展了,逐步产生了拱券,尖券,飞扶壁,。。。于是大跨度空间成为可能。
建筑的手段多样了,逐步复杂化了,但其实质还是诸种构筑方式的排列组合。
为了处理立面,人们利用平面的小的进退形成了横三段等手法。利用线脚,又发明了竖三段等手法。特别对窗户这个元素进行了无尽多样的处理。
规模大了,又有了房间的排列组合的问题。
产生了各种风格: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等。
越往后越复杂,经营好的成为艺术,差的成为形式的游戏。
对于城市来说,大多数建筑大同小异,少数公建成为标志。
这个体系后来已经非常庞杂,但也腐朽不堪(虽然现在人认为它们非常宝贵)。这个体系长久以来没有大的突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

对中国木结构建筑的朴素观察
木结构也面临着同样克服重力的问题。木结构是一种框架,人们发明了各种连接方式,利用木结构易于加工的特点创造了相应的构造。
开始的技术搭建不出大屋顶,但为了壮丽。人们用小建筑将大土台子围起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斗拱的作用据说是为了使屋面出挑深远些,防止雨水打湿墙面(木头易腐朽)。为了使屋面丰富些,发明了举折(所谓反宇向阳)。又极尽能事在屋顶上做文章,又歇山、硬山、庑殿、悬山等,还对这些元素进行叠加运用,制造了重檐XX等。
为了装饰,发明了漆画,其本身也有各种档次。
为了便于施工和统一,发明了模数,写了《营造法式〉。
自其发展成熟后,几千年没有大的改变,也成为一个日益腐朽的体系。
可见,建筑如同生命,其形式有自主的逻辑发展性,并不为人所控制,大师只是发现其生命者,而不是发明其生命着。建筑必将按照自己的逻辑产生、生长、成熟、衰亡。
可见,建筑艺术的空间并不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又可见,结构、材料等技术是最大的建筑制约。
可否猜想,某种建筑结构有着一个“基因”,其形式受基因的控制。

石破天惊——现代建筑的生产。
由于设想结构、材料等技术是建筑形式的最大制约,于是我们应该感谢的现代建筑设计大师首先不是赖特、柯布等。而应该是发明钢筋混凝土的花匠,发明玻璃、电梯,现代钢结构的人。
有了这些材料、技术,大师们才得以做出自己的菜。
有的人或脑筋顽固,或迎合保守势力,或不得不那样做,他们设计出披着古典外衣而骨架是现代结构的建筑。
有的人用一些复杂手工构件装饰现代的结构。
而有的人诚实的设计,虽然笨拙,但生命力强大。如:格罗庇乌斯的法古斯工厂。因此,成为大师。他们是最早发现现代建筑应有形式的人。

国际式建筑——造反有理
为什么这种建筑会成为国际式,而不是石头、木头、泥土。因为只有它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它材料便宜易得、施工周期短、可建大跨度、可建高层。。。
它一旦产生便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迅速普及到世界各地,可以说也是一种适者生存。
第一代建筑大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可能的迟早成为必然的。
框架结构的宣言: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底层架空、屋顶花园。
钢结构的宣言:超高层、万能空间。
玻璃的宣言:幕墙。
还有各种材料的宣言:我们能做到什么就去做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属性及其形式的推导
既然材料和结构是建筑形式的最大约束,那么研究形式的问题以其作为出发点是合理的。
钢筋与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很大,但抗拉强度较小,因此作为承重的材料还是可以的,如混凝土砌块。如果要创造大空间则免为其难,除非做成拱形,据说古罗马的万神庙的拱顶就是用此材料做的,但这样其应用范围便有很大局限,因此这种材料虽然发现较早,而没有得到推广。钢筋抗拉与抗压强度均较高,只是价格昂贵些。但这两种材料一旦结合,便依其优良的性价比迅速占领了市场。二者的温度膨胀系数接近,合而为一时,高效地发挥着性能。
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框架提供了适于人类使用的空间。为了造得更高些,增加强度,又发明了剪力墙、框筒、筒中筒、束筒等。
常见的框架是矩形的网格,偶尔使用的是三角形、六角形等网格。这样一个空间结构,如果抽调若干单元就可以形成天井、内院、中庭、共享空间等,来满足人们的各种功能需求。
国内大多数项目都是这样做的。有一种框架国内不常用——大跨度框架。用几个筒体支撑一个大跨度的绗架,筒体内作为交通辅助空间,大跨部分可以自由分割。福斯特用过这种结构,上海电视台也是如此。可以看出,它比较适合高层。
框架在水明方向上自由蔓延,适应着基地的形状。在垂直方向上的蔓延没有这么自由,受着结构的限制。通常做成上下等大的,或下大上小的。上下等大时,是我们常见的方盒子,圆柱体等。下大上小时,是利用上面抽调若干单元而成,形成退台状。下小上大是不稳定的,只可以利用梁的短距出挑实现。
框架承担了抵抗地球重力的重任,因此墙体得以解放。现在的墙体之起着分割、填充的作用。后来外挂幕墙又出现了,立面获得了无限的自由,但立面也因此沦落为一张皮。这张皮类似中国的脸谱,可以在上面自由发挥。柯布希埃的新建筑五点已经将其揭示。
钢筋混凝土还有塑性,这一点也可以利用。柯布的廊乡教堂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中国有彭一刚的甲午海战馆,它利用了这个属性做了个雕像。臭名昭著的天子大酒店也是如此。
这种材料是灰的,似乎不那么美观,于是人们用涂料、面砖、石材、铝板将其遮盖起来。但粗野主义区不是如此,他们表现这一点,如柯布、史密斯夫妇。康和安藤则表现清水混凝土细腻的质感,据说对施工工艺要求很高。
现代建筑初期热衷于表现以上的材料结构特点。后来走了一段弯路,后现代主义被庸俗化,成了随意引用历史形式片断的游戏。他们利用诠结构几乎无所不能的模仿能力开始模仿历史建筑。中国刮起了欧陆风的繁琐形式。北京号召夺回古都风貌,对大小建筑穿衣带帽。
铨结构的表现能力似乎无所不能,但也因此沦为形式的游戏。国际式造成千城一面,地域文化的丧失。

让我们继续我们的思考吧!
象巴普罗夫说的:“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
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会建起辉煌的大厦。
让我们师法笛卡尔,在冬日温暖的火炉旁“怀疑一切”,从原点开始一点点考察。
通过自己大脑思考出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我们不要时髦的理论,我们只要自己的脚站在坚实的大地上。

现代建筑体系的建构
通过历史的回顾可知,古代由于信息互通的不畅,世界各地区各自独立发展出自己的体系。这些体系的建构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有人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能小看古人,他们的智力不比我们低。所以,建构一个体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新时代来临时,还要敢于抛弃旧有的,重起炉灶。就像抛弃戏剧,来唱歌曲。
试想,当年柯布等人也一定有这种思想。所以他们敢于在新时代到来时敢于与过去决裂,构筑一个全新的体系。
今天的中国仍然有些人抱着所谓的“风水学”不放,说什么其中有着一些科学和经验。我想如果其中有些学问,为什么你们不把他们用现代的大白话说出来呢?还有一些人主张地方主义,试图借鉴古代的建筑的精髓,那么你们说出来什么是精髓?认识到,借鉴就是了,不管他是生态的、伦理的、气候的,否则不要故弄玄虚。
说到底,是建构新体系的时候了,用我们现有的各方面的认识,用我们现在的材料、技术,来构筑我们的体系。

奥卡姆剔刀——研究现代建筑的方法
现代建筑已经诞生80余载了,其体系已经相当庞杂了。今天,我们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否则就会重演发现了别人早已发现了东西的悲剧。
画素描时,画家常从大形入手,逐步深入细节。印象派画家,也是抓住大的感觉,将色彩点上去。书法千变万化,其骨架是最近紧要的。学习也是如此,不可陷入题海,还是精研基本原理要紧。建筑师的草图,模型研究也是从大形入手。就连国企改革也是抓大放小。
对研究建筑是否也是这样呢?抓大放小。将枝节的、次要的剔除,剩下就是实质、精髓。面对一个建筑,运用抽象化原则,对其进行还原。复杂的建筑形体成为几个体块、面线的穿插。复杂的平面成为几个图形的构成。建筑师的构思便逐步浮现出来。然后从若干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如:结构体系、动线系统、空间策划、功能分区、体量构成等。好的作品是一个精心构造的系统。对这样的作品分析多了,便能够从中寻出一些规律来。然后,按照不同的建筑类型对他们进行分类,每个建筑类型又可以分出各自的组。
然而,现今几乎看不到一本这样的研究书籍。


思维经济——建筑学更需要
听爸爸说小时候他们学习算术,往往很“简单”的一道题,需要复杂的演算。后来学了方程,用x,y将未知数列出一个方程式,经过简单的运算,答案出来了。方程,是数学界的一个飞跃。
又如,阿拉伯人发明了十个数字符号“1。2。3。4。5。6。7。8。9。0。”小小的数字解放节约人类多少无谓的脑力劳动。而中国却在不久前才抛弃了“一、二。。。”
建筑学可渴望这种解放脑力劳动的思维经济。
此外,为了节约脑力,有些书干脆不要看。试想古代研究成仙得道的书有多少,现在看来那些不都是垃圾吗?***中那些批林批孔的文章不也是振振有词吗?
建筑学,承载也了太多的边缘话语,非理性呓语,对这些应坚决剔除。特别是国内有些书,不知道那些学者是真的不懂,还是怕人看出来,还是故意捣浆糊?


建筑学的发展
我们处在一个改良的时代。
对某种主义的感受,大致遵循这样一个过程:新鲜--熟悉--习惯---厌倦--改革(改良)。
改良有两种方式:1,旧有元素的新的排列组合。2,创造新的元素。
盖里自建住宅据说是用了各种旧有的元素,别人不敢组合的他组合了,这是前者。盖里的古根海姆用了钛金属,原来是用来造飞机的,他用在了建筑上,这是后者。
大多数建筑两者都称不上,只是旧的东西换了一个场景而已,如同香港的肥皂剧。
原创的新需要找到自己的根据。杨经文的生态大厦初看似乎形态怪异,但人家有生态的思考在其中。柯里亚的印度建筑其形式的产生也多是出自于当地炎热的气候。


戴着脚镣跳舞——建筑的原则
一位中国皇帝看见饥毙的人问大臣:“他们没有粮食吃,不会吃肉吗?”毛泽东警醒满腹经纶的同仁说:“须知枪是可以杀人的。”
皇帝受过教育竟不不知饥民无肉可吃。很多党员经过血的教训竟仍不知枪可杀人。
人的思维太过驰骋,有时竟忘记脚站在大地上;数字化的使建筑师仿佛生活在虚拟中。
回归朴素的事实,象愚公面对大山时一样思考。
思索日常已经习惯的事实,刻意用术语描述日常行为,或许能揭示一些东西:
1。由于重力作用,人在二维平面上展开日常活动。
2。为增加活动空间,或者使空间集中化,对二维平面竖向叠加,形成多层、高层、超高层。
3。通过楼梯、坡道、电梯完成二维平面间的位移。
4。为了节约能量,在二维平面上位移时喜走直线。为了增加趣味,休闲活动喜走曲线,上山下海。
5。利用一些元素人的行为进行限制,主要是对身体或视线的阻挡。如墙隔断身体也隔断视线,而矮墙则只隔断身体。
6。行为的限制,造成空间的限定。将三维无限扩展的空间划分出相应的区域,完成相应的功能。
7。为了划分的可变性,灵活性,尽量减少结构阻隔构件的数量,面积。
8。???
从这个角度看库哈斯的cctv大楼的形式也没有什么可惊诧的了,库氏基本遵循了这些原理,只是造价较高。
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利用螺旋上升的坡道作为展览空间,可以说是将交通空间和使用空间合二为一,是个特例。


艺术理论只能研究必要条件?
建筑理论有没有可能象牛顿力学一样,一旦发现,就可以解决日常力学的几乎所有问题?
如果是那样,就等于掌握了理论就能制造艺术。
所谓适用、经济、坚固等原则,只是规定了一些必要条件。如果严重违反了这些,肯定不是好的作品。
纵是满腹经纶,也未必能成为大师,只能称为合格的执业者。

关于建筑艺术存在必要性的猜想
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甚至一切艺术,为什么会存在呢?
诚如那些看不起艺术家的人所言:“艺术又不能当饭吃!”“那些人像疯子,神经兮兮的。”
是啊,艺术不能充饥、不能御寒,似乎看不出对人类社会带来一些切实的利益。艺术家制造出一些虚无形式,却消耗着别人生产的物质。
也许会有人反驳说,那些纯艺术家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我们建筑师,服装设计师、工业设计师做的是应用艺术,我们的作品可以愉悦人的眼睛,满足人的精神。
这是一个似乎有理的回答,但其深层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人的精神需要这些形式?纯艺术真的没有必要?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存在的必有其合理性。
让我们追溯人类的历史,从人的本质开始考察吧。
人类原初的生存是极其艰难的,身体没有食肉动物强壮。但人类最终却统御了世界,归根是因为人类的大脑、智力的发达。人这个物种每天都在发展智力的道路上努力,这种智力不能仅仅是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更需要一种创造力。而创造力需要驰骋的想象、不羁的超越。人类的文化不能扼杀它,而需要鼓励它。于是有了文学、诗歌、音乐、艺术、梦幻、、、、这些属于文科研究对象的东西,刺激了人的大脑,激发了无数灵感,有数不清的科学发现都是在他们的启发下产生的。例如人类基因的双螺旋结构,据说来自于梦境中的两条缠绕的蛇。
浪漫与现实、物质与精神、利益与道德、科学与艺术恰如人类的两条腿,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缺一不可。
艺术,非但不是无用的,而是应该大力发展的。前卫艺术似乎是过于大胆,不可理解。然而,这也正是对人类精神极限的挑战和超越。
正如人类的爱情一样,不仅仅是荷尔蒙的驱动,更多的是一种浪漫情怀的追求。
一座城市的建筑反映了其居民的精神层次,一点不假。

观念不及格,其它全是垃圾
国外建筑师通过新理念、新方法的引入,不断丰富建筑的内涵,而形式成为这些工作的衍生物,自然产生形式突破的结果。而国内则流行形式的游戏,断章取义地随意引用一些成功建筑的形式片断,而不问其出处和缘由。
智能化:计算机的产生是最近几十年的一大科学创举,用计算机对建筑构件进行控制,使建筑能够对外界环境的气候变化有所反映,已达到控制遮阳、通风等目的。在形式上,构件的动作使建筑的外观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还能给人一种高技的感觉。如:香港汇丰银行追踪太阳轨迹的“阳光铲”将阳光引入中庭。
生态化:这个概念似乎也不新鲜了,但真正实实在在研究它运用它的建筑设计还很少。其理念有“生态气候学”,吸收气候控制的有关经验,采用传统技术,以适应现代需求和建筑类型。较成功的有杨经文的“热带摩天楼”,非常适合热带的气候环境,其空中花园的引入大大改变了传统摩天楼的外观。还有一个理念是“适度技术”,意为地方性建筑不必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而是选择适当的建造方法,如低成本、使用当地材料、劳动密集、容易为低教育的人理解、使用可再生资源等,浙大的王竹教授对其很有研究。
不能只是埋怨国内建筑师的浅薄,我们的创作环境、创作周期、技术积累、理论修炼乃至建筑教育都还有很多课要补。

关于各种流派和风格的思考--敢于说"不"
现在国内建筑杂志每天都在介绍各种流派和风格的建筑作品,十分热闹.面对纷繁复杂的建筑资讯,搞的人无所适从.
而现在我们又处于"补课"的阶段,怎么办呢?不学习,则无从拿来;学习,便出现一个"选择"的问题.
我想,选择的标准应该是---自己的喜好.
类似于现在的娱乐界,有许多大牌明星、知名导演、大电影。有的是自己喜欢的如“周星驰”,有的则看不懂,也不想看如“王家卫”。
同样,有些建筑师如“原广司”的作品怎么也喜欢不起来,虽然据说里面有神秘的体验。而对于“库哈斯”却感觉不错。那么,好,去研究库哈斯。对原广司则说“NO”。
追随自己喜欢的建筑,才能有热情去深入研究,窥探其本质。然后自己才能拿来,为我所用。
对于那些我们说“NO”的,也不必采取排斥的态度,也可以研究一下他们的理论,保留一个较宽广的视野。
鉴于国内的现状,甲方往往指定要某风格,或者设计者刻意揣测甲方的心理以迎合甲方,那就另当别论了。
设计师的喜好,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就如同大师一样,其一生的设计风格也是有阶段性的,如柯布、毕加索其前后就有几个时期。转变说明超越,在超越中成长起来。

设计观与人生观的类比
人的品格有高下之分。大多数人的生活观就是饮食男女,但也有一些境界高的人:平淡、无私、、、不是说这些人没有欲望,而是他们渴望更高一层次精神生活的欲望战胜了一般的物欲、俗欲。品格高的可能堕落,品格低的也可以升华,一些都取决于欲望的斗争。
建筑设计不也是如此吗?很多时候我们被画一张漂亮渲染图的欲望所俘获,抛弃了对真正的建筑文化气质的追求。

先锋理论离我们有多远?
翻开杂志、书籍,介绍先锋理论的文章很多。其实有些理论从概念上也不算新鲜了。建筑系的学生也能说出一大串:解构主义、生态建筑、高技派、智能建筑、、、
但再看看国内建筑实例,几乎没有能和这些理论靠上边的。
生态建筑有几个试验品,如清华的某楼,上海闵行也盖了一个。造价颇高。
高技派没太看到,大多数只是偷些节点装点一下门面。如钢构架的点式玻璃,钢结构雨棚等。
智能建筑中那种百叶可以旋转以遮挡阳光的,到了我们这里只剩下百叶,旋转是不可能了。
解构主义没有几个人能搞懂,但其破碎的形式可借来一用。
后现代前几年倒是大行其道,就是所谓的欧陆风,现在也逐渐式微了。
单位一个老外说:中国全是fake(赝品)。其实,老外到中国来也被同化了,他做的建筑也是赝品。
为什么?
缺少技术和经济的支撑,设计周期短,都是原因。
国内建筑师不玩形式,就没有什么可玩的了。
也许存在唯一的出路:立足国情,运用适宜技术,依据现代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有限的技术、经济条件,诚实地设计。
安藤、迈耶、贝聿铭、坡特曼是可以师法的榜样。让盖里、库哈斯、杨经文等等再说吧。

两难中的建筑师
有两句哲言对比一下很有意思:
1。黑格尔:建筑在纯粹意义上永远是低层次的,但唯有建筑师的人格没有约束,建筑的任务通过建筑师投影在现实中,作品本身展示了他对生活真实、人和建筑的态度。
2。库哈斯:建筑是全能与无能的混合物,表面上建筑师是在创造这个世界,实际上为了将其构想付诸实现,他必须引起业主的兴趣。因此,不连贯性、随意性是每个建筑师生涯的潜在结构。他们面对一系列专横的要求、无法确定的参数、一无所知的国度,期望着用自己不怎么聪明的大脑去解决天才也难以对付的问题。建筑是一场充满喧嚣的冒险。
相信每一个执业建筑师都会对这种夹缝中生存有所体验,所以现在对建筑能力的要求有: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的就是说服业主接受自己的想法。那些成名的大师好一些,因为业主的崇拜所以少费了不少口舌。
路易斯.巴拉甘是个富翁,他设计建筑,而业主就是他自己,这就省了说服业主的过程。他在设计、居住、卖掉、再设计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只有在夹缝中生存,在话语权的争夺中竖起自己的作品。
但不是说我们没有责任,有的业主给了创作空间,做不好就怨不得别人了。

从程泰宁的金山区政府思考"范型"的转变
曾去过程泰宁设计的上海金山区政府,远望去感觉其大的造型就和一般的政府不一样,就引起我的好奇心,于是进去探求了一番。
其建筑布局基本上是个“口”字形,围合出一个中庭,把阳光引入这个共享空间。面对广场的一边高度较低,这样采光中厅的顶盖就成了倾斜的,设计者将其处理成锯齿跌落状。
传统的政府办公楼基本上是中间走廊的板楼,如上海市政府。将两者对比会发现金山区政府最大的创新不在于其形式,而是其设计理念上的突破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势。对于这种创新,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姑且称为“范型”的转变(取意于范式和原型)。对于这种转变,国外有人称之为“基本物体”的转变。
一直以来,研究创新总是局限于“形式”、“空间”、“主义”等范畴,而能否换个视角呢?杯子怎么变化还是杯子,但如果加上一个嘴,就变成茶壶,这是质的转变。
摩天楼,世界上有千姿百态的无数栋。而在其发展历程中只有那么几栋引领了“范型”的转变。如赖特的共享中厅、吉达银行的空中庭院等。

作为非精密科学的建筑学
建筑学,有不少先行者试图将其理论体系进行精密的架构,但至今为止,似乎都是失败了。建筑学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注定其成为一种遗憾的科学——松散的、非精密的体系。
为什么呢?
建筑首先不是自然界运行或进化的产物,它是在人类出现后,人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构建出来的物体。按照坡普尔的说法,属于“第三世界”。
1。构建建筑在技术上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即结构学、材料学,这方面应该是精密的科学。但这些东西一旦成为科学后,便被建筑学边缘化。这些学问也不可能作为设计的核心,只是作为“工具”来达成“目的”。建筑家没有太多精力精研这些专业,只能是也只需要掌握其基本原理。
2。技术、材料有了,下一步建筑师便开始具体的构建过程。这是便有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原理跳了出来。在这些原理中有一部分还是比较精密严格的,如各种规范是历史经验的总结,避免建筑师做出太离谱的设计。
3。对于功能,有“形式追随功能”一说,从字面上即可知“形式”和“功能”没有严格对位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功能”本身也只能是做出大的规定和限制,因此可以有多种方案解答。
4。对于空间,人对空间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一座原来的厂房可以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空间的要求非常暧昧、模糊。甚至有人提出“万能空间”,随意分隔,简直可以不要建筑师了。
5。到了形式。距离精密的逻辑更远了,各种学说都可以过来插一腿。形式对于复杂的人类大脑的作用更是个难解之谜。
建筑学越往前越是没有路径的荒芜之地,令人迷茫。其理论一开始似乎是清晰的,后来却分出无数岔路,形成一张交织的网。
我们是否能够从中理出一些框架来,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呢?



寻找确实性——皮与骨
混沌、光怪陆离的表象背后还有没有一点确实的东西。如果将表象看“皮”,那么“骨”就是其实质。同样一个“骨”可以有无数张“皮”,这样就既有了确定性,又有了多样性。
其实,我们日常的设计也在运用着这个原理。给甲方看的效果图、模型是包装好的“皮”;设计研究阶段的草图、草模、分析是“骨”。
骨”是结构、是理念、是核心。设计创新主要是骨的创新。研究大师之作,也应抽出其骨。骨是可以言说的东西,可以言说才可以交流,这种言说不包括那种非理性的呓语。
手法是对“骨”的添枝加叶,想要走出手法必须回到“骨”。当然只有“骨”也不行,因为“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两者都好,则为“文质彬彬”,成功之作。
“骨”本身也是有层级性的。越是高级的越是简化的原型。越是低级的越是原型的变体。
越是高明的建筑师越能抓住问题的“骨”,能由初始的原型预见到完作的面貌。并且能从别人完作中迅速抽出其“骨”。

何谓骨?
庆幸读研期间有治学严谨的导师,现在的探索基本上还在其框架中延伸。
在导师那里,“骨”是指建筑空间形态,而由于人在二维平面上运动的事实,又主要指的是平面形态。与导师不同的是,他主张从平面入手,而我则认为应更进一步从平面和剖面两个方向入手,进而构架出其空间形态原型。
平面和剖面是一个中介。向前能够与结构体系发生联系;向后由其派生出的空间形态的外界面又与形式发生联系;其本身又是各种功能、规范相互作用的产物。
建筑师与参观者不同的是:建筑对于参观者来说是一个四维的连续的体验,参观者感受到的是各种扑面而来场景,是一场连续的透视角度不断变换的形式空间的体验,如入迷宫一般。而建筑师则是上帝的视角,因为有平面与剖面放在面前,一切都一目了然。《功夫〉中周星迟拿着一张精神病院的平面图,才找到了第一高手。

“骨”的抽取
一、平面的骨
面对一个复杂的平面,或者设计一个功能复杂的平面,什么是其骨架和关键呢?
平面不是铅笔下随意的线条,因为抽象的点、线对应的是现实中可用的空间。因此一般资料集研究平面也通常从人体工学、人的行为学入手。住宿、购物、跳舞、就餐。。。形形色色的行为要求有相应的面积大小,空间高度高低,不同的形状等,进而一个个房间、共享空间等通过走道或相互穿插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有几个关键部分。1,出入口,使内部与外部发生联系。(外面的道路,广场)2,楼梯电梯(交通核),各层平面之间的垂直联系,也是防火规范的重点。3,大空间,因为大面积无柱空间对结构有特殊的要求,对平面影响较大。4,广室,是大面积有柱空间。5,单位室群,是有规律的小房间的组合,如旅馆客房。6,非单位室群,是无规律的小房间的组合,如中餐厨房。6,中厅和内院。7。其他广义的单元,如高层核心筒因为自成一体可看成一个单元。按照这种分类,就可以较快地抓住平面的主要方面。使思维快速而经济。
通常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搜集资料,查阅先例,而不是盲目搭建。这时就有个类型学的问题,是一个三段论:人的需求是相似的,以前有成功的先例解决了人的需求,于是这次设计参考以前的。参考主要是空间形态组织的参考,也要运用以上抽象总结的方法。
二、剖面的骨。
剖面通常简单一些。主要是观察那些特殊的部分,如中庭,架空,悬挑等。还有一些表皮处理,屋顶形式的问题。
三、还有一种更加纯粹方法,不关心功能结构问题,而只对形态进行处理,这样也许能更接近原型一些,更能抽出本质。

骨的实践——一个规划项目过后的总结
居住区设计主要是一个总平面的问题。总平面是属于规划的范畴,就是对建筑、道路、绿化等元素的综合安排。建筑、道路、绿化等是属于构成的元素,比规划第一个级别要第一个层级。所以总平面的结构——“骨”,成为设计的中心。
第一章研究阶段
设计居住区,根据规范应先搞清其规模:“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而要搞清规模必须要先知道居住区的户数,再根据户数乘于3人/户,得出居住区人口数。因为“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千人总指标)”。现在很多人搞设计不太重视配套设施,其实是一种不好的风气,如果各级配套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建成后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当然有些配套比较灵活一些,如小商铺,居委会等找间房子甚至车库也能做。因此对于大的配套设施如菜市场、医院、文体中心等要重视。
其次,应该仔细阅读甲方提供的资料,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因为具体设计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
还应该考虑居住区所在“城市的特点”,特别是当地的经济、气候条件。最好是搜集一些当地建成居住区的资料;调研当地热销房型特点;当地住宅单元群体组合方式;当地的植物种类;当地热销房屋面积;当地住宅的一些特殊做法;当地的日照间距等等,这些经验在做设计时参考。
还要研究“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设计必须因地制宜,每个地块都有其特点,有的是坡地,有的有河流,有的强制保留等等,有时候限制反而成为设计的契机,“每块场地都有其希望成为的样子,建筑师只是发现它,好的设计使场所精神突显出来”。
第二章设计阶段
第一步:将指标翻译为建筑元素。
1.按照总用地面积和容积率要求,得出总建筑面积。然后从总面积中分出住宅部分面积和公共建筑部分面积。其中住宅部分面积根据任务书比例要求分别算出:别墅、排屋、多层、小高层等各有多少面积。再根据要求的房型比例推算出一室的、两室的、三室的各有多少。在进一步算出个有多少个单元。如此一来,任务书文字要求要求就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图形语言。对于公建部分接下来根据规范要求也计算出要多少幼儿园、会所、学校、菜市场、医疗、文体、社区服务等等,也是一个“翻译”成图面语言的过程。
2.指标不仅仅是建筑,还有绿化和停车问题。特别是停车。根据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得出有多少住户?就可以根据住户配车比得出车位的数量。在这些车位中,进一步算出地面多少,地下多少。对于公共建筑也有一定的停车比例要求,大的公建要考虑是否做地下停车库。
第二步:规范。
主要是建筑退界,消防要求等,还有一些高压走廊等限制,得出可建区域。否则,违反了规定,等于白做。
第三步:分析:
任务,场地进行分析,得出大的功能分区关系,大的布局方向。比如沿街商业设在哪,高层、低层区在哪,幼儿园在哪,出入口在哪,几个出入口,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嗓场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第四步:规划结构:
首先,布置住宅严格考虑朝向问题,日照间距,防火消防。考虑当地气候对建筑布置的影响,当地常用布局,如成都、深圳、上海北京都不同。
其次,考虑大的路网结构。是单环,双环,车道沿周边.
再次,考虑景观结构.结合路网一块考虑,主要是集中绿化的问题。要满足绿地率的要求: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1.5m2/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第五步:空间
建筑的扭动,形成大的气势。或者成组成团,总之形成一定的规律和机理。高层、多层、别墅因其高度不同在剖面上形成的天际线也十分重要。大片的居住区,有的结合城市公建设计,住宅与公建是异质的元素,在空间构成上形成对比。
第六步:技术:
结构问题。如小高层坐在商铺上。地下车库上面要考虑覆土的厚度能否种植乔木。
第七步:建筑造型风格
第八步:文本制作。
由此可见,“骨”的成功基本等于规划的成功。

形式——关于“皮”
“骨”是生硬的,直接了当的建筑构件的碰撞,抵抗重力。骨架间填上材料,或者外面挂上一层皮等,完成空间限定。
人类很奇怪,不满于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非要整出一个“形式美”来。
美和艺术需求的产生问题,前文已经做过猜想,现着重于形式思考。
“构成主义”的思想是一个重大建树。在那里,墙不再是墙,窗不再是窗,柱不再是柱(这是结构师眼中的建筑元素);而在建筑师眼中它们成为构成元素,这样构筑问题就置换为形式构成问题。现代结构技术赋予建筑构件越来越多的自由度,形式构成的舞台变得空前宽广。形式对结构不再是砌体结构时代附庸的关系,而变得若即若离,更象一对情侣,单人舞变成了双人舞。
形式的自主性越来越强,争夺自己的话语权。“由内而外”、“由外而内”两种声音组成一对矛盾体。
形式本身要求自成一个体系。一个想法、一个趣味、甚至一个无厘头的玩笑能成为形式的目的。“积木之家”把框架建筑做得像堆砌的积木块一样;新陈代谢派将会馆做得像抽屉;“金钱大厦”将银行模拟为孔方兄;。。。
形式自主性要求一种对摆脱结构功能束缚后的自由后的表现。“自由不仅是事实,还要表现出来,甚至夸张地表现”。技术、材料的进步通过刻意的表现让群众感知,取得震撼人心的效果。
形式自主性的另一个方向是追求完美形式、奇思妙想。探索形式组合的无限可能性和巧妙组合性,挑战人类智力的极限,同样具有冲击力。
形式自主性不仅表现为张扬的震撼,一种内敛的,追求意境的表现在安藤、巴拉甘那里成为经典。
总之,形式自身或许真如西方建筑语言学所研究的那样,需从词汇、句法、结构的角度来解读。

一切皆是无穷尽的“技术+艺术”
曾听说有哲人将艺术排了一下次序: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似乎除此之外无艺术。然而,观察一下身边,却发现生活中“触目所及皆艺术”。
衣食住行:穿衣有服装设计;吃饭有美食艺术;住当然是建筑艺术;行有汽车设计等。日常所用的事物无不需要“设计”了。连生活本身也有了“生活艺术”。
鲁迅说:一要生存,二要发展。大概,技术主要是解决生存问题;而游刃有余了则用艺术解决发展问题。
小康了的人们对精致享受的富裕有着非常的渴求。什么都要体验一下,尝试一下,王朔的“过把瘾就死”反映了这种心态。对于建筑形式的渴求也是如此,于是乎建筑师也乐于将一桌桌形式的盛宴做将出来。
暴富的大款看惯各种奇异的形式,逐渐厌倦。大款开始返朴归真了,去了巴厘岛度假,小资们则逃避到改造的里弄中——“新天地”。下一步呢?无法预测。
技术之进步使得任何东西皆可copy,艺术经无数copy成了“赝品”。无奈下艺术不断变换身资(形式)。有的时候技术过剩了,钢结构的厕所盖了出来,技术成为一种奢华,用经济制约着无限制的拷贝。
竞争和垄断成为技术发展的动力,反copy成为艺术重要的课题。
建筑设计是这种“无穷尽的技术+艺术”的一角。


从科学哲学想到的
最近涉猎了一本书<科学哲学的兴起>.
丛书中可知,我们一般所谓理论思辩是多么落后于时代了.
中学教育中,我们接触的均已经是二十世纪初叶以前的科学.而这些教育形成了我们的思想体系.如: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欧式几何.
到了大学算是接触了一点微积分,然数学并不能对哲学思想的形成有根本意义.至于专业科也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深刻的美学理论的指导.
然后就是进入社会在实践中摸爬滚打.
进入研究生教育,算是开了一门科学哲学的课,但是几个学时的课与应付考试的动机并不能是我们的思想更深入多少.多数导师也谈不出什么深刻的思想.整个还是一种断章取义的灌输.
然而二十世纪新科学的兴起如黎曼几何\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等已经彻底超越了传统的哲学的范畴.
传统哲学已死.现代哲学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尤其是科学哲学对知识的新的定义更是不得不知.
建筑学的理论架构必须依据于这些新的思想.

思辩哲学的遗产
1。胡说:建筑学的理论中充满着晦涩的语言,当看到这些语言时,我们恨不得将它丢到火炉中.我们通常崇拜大师,所以当我们看不懂时,常常觉得是自己的理解力不够。然而却不知那些话语根本就是“假命题”,是一种对语言的滥用。因此,我们要对语言的运用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训练,——“对错误的分析开始于语言分析”。
2。假解释:知识就是认识规律。知识的本质是概括,用概括的方法从许多个别经验中得出知识。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的成功解释激发了人要求更大普遍性的冲动,但不幸的是人类总是倾向于在他们无法找到正确答案时就做出答案,这时普遍性的寻求就被假解释所满足了。例如许多民族的神话都对宇宙起源做了描述,如犹太人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就象人们造房子一样。这个创世的解释就是假解释
-—一个漂亮的古代虚构。希腊人较为科学一些,他们假设了一种演化,虽然也是一种假解释,但是比较容易在以后的经验启发下得到纠正和改善。我们宁可要希腊人的假的概括,也不要犹太人空洞、独断的类比。——不严密的语言的害处,在于它创造着假观念。这一类比中所犯的错误叫做使抽象物实体化,是一种躲入图像语言的逃避,这就是我们批判的形而上学。
3。理性:如果理性真理局限于分析的真理,那就没有什么问题,如我们说未婚男子是没有结过婚的。而对于综合陈述,情形就不然了。例如,柏拉图说有“猫”的理念,理想的“猫”以共性以完美形式显示出猫性的一切属性,称为“共相”。他认为理念,能够被思想之眼洞见,为此他举了几何中平行线的例子。其实,这是他杜撰的一个独立而“较高”的实在的世界,他用类比而不是分析进行工作,他用一副图像来代替了解释,他忽略了“看见”必然关系与看见经验事物有本质的差别。柏拉图的哲学现在看来更像一首“诗”。柏拉图还不如坦白承认:“我不知道”。欧几里德建立了几何学的公理系统,但他无法解释何谓“公理”,他做出了诗人的回答。哲学史当被看作问题史,而对那些回答则不必当真。哲学家说着一种不科学的语言是因为他企图在做出科学答案的手段尚未具备的时候回答问题。
4。确定性:认识的范围被诗闯入,在于想构造一个想象的图像世界的冲动。我们从感官观察中得到一些知识,如未受支撑的物体会下落,这些知识常常是非常有效的。但后来发现肥皂泡则可在空气中上升,因此需要有更严密的规律解释它。科学的发展,就是屡屡指出旧学说的局限性,而用新学说取而代之。另外哲学家还老是被感官直觉的不可靠性而烦恼,如我们做梦时并不知我们在做梦,又如海市蜃楼的幻觉。曾有人认为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而现代科学家认为不能把观察从经验科学中取消,而只把在不同实验研究结果之间建立联系这一功能留给数学。现代意义的经验科学是数学方法与观察方法的成功结合。唯理论的笛卡尔也因为一切知识的不确定性而烦恼,它通过一套逻辑推理,得出“我思故我在”。而逻辑证明即所谓演绎,如果演绎立足于空虚之上,那么其结论也必然是荒谬的。因为逻辑原理是分析的,因此它并不能给我们的知识增加什么新东西。而综合的陈述可以提供一些新东西,但它是可受怀疑的,也不能给我们绝对确定的知识。看到综合性质的确定性不能从分析前提中得出,康德搞了一个“先天综合陈述”,构筑了唯理论哲学的最后体系。如他认为,质量守恒、因果性原则就是综合先天真理,而科学就是以综合先天命题为前提的。但是康德的基础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坚实,他的哲学体系只是以绝对空间、绝对时间、绝对自然决定论为根据的物理学基础上的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康德的综合先天命题我们带着一副观看世界的蓝色的眼镜,我们不会对每一种事物都有“蓝色”的色调而惊奇,因为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能获得经验。彭加勒称之为“协定主义”,如欧氏几何、十进制都是一种协定。结论:确定性永远是相对的。
5。伦理——认识平行论:摩西十戒中说“不可杀人”,这是一种命令,而不是关于事实的陈述。康德看出伦理学的问题便是伦理学公理的问题,他指出使伦理规条的有效性不可能只以演绎为基础。他将伦理学公理称之为绝对命令,而绝对命令是通过洞见被看出是有效的,既综合先天判断,他说:“我头上是星空,我胸中是道德规律”。而这正是康德失败的根源所在。黑格尔与康德不同,他不是那么赞赏数学科学,他的出发点是历史,他将用一种图式将历史与个体的成长相比拟,他的哲学是一个狂信者的简陋的虚构,促使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分道扬镳,并使哲学变成一个被嘲笑的对象。思变哲学在以康德为顶点后,现在是在衰败中了。总之,伦理判断并不表达真理。
6。经验论的研究法:经验科学是知识的理想形式,感性观察是知识的最初源泉和最后评判者。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及其宇宙发生说是杰出的。怀疑论者卡尔内阿德认识到演绎法不能提供这种知识,因为他只是从所与的前提中推导结论,不能确立公理的真理性,同时,他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判断,绝对知识是不必需的。唯理论为神学所喜欢,而经验论则受到宗教的压制。近代伟大的经验论者有培根、洛克、休谟。他们认为:知觉是知识的源泉和终极验证。一座金山是黄金和山的印象的组合物。理性思维是组织知识不可或缺的工具,理性对观察到的知识引入了秩序的抽象关系,这种抽象规律带有预言性质,事实上科学的一切工业应用都以科学规律的预言性质为根据。因此培根有“知识就是力量”的格言。理性的预言方法包含在逻辑推导中,我们运用逻辑推导构造一个秩序,把它放入观察到的材料中,然后推出结论,从而达到预言。逻辑推导应为预言目的服务,那么他不仅局限于演绎逻辑,还必须包括一种归纳逻辑。休谟认识到:一切知识,或者是分析的,或者是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数学和逻辑是分析的知识,一切综合知识则都是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
7。两重性:枷里略开创了实验科学的方法。近代科学的另一工具是使用数学方法以建立科学解释。假设演绎方法的发明,是做出从中可以演绎出被观察到的事实、以数学假说为形式的解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其内涵受到观察的检验,数学方法给近代物理学以预言能力。“自然之书是由数学语言写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