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妃传高级册封哪:掠夺者.孟山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12:36
“村子里家犬在为饿孵争斗不已,数以万计的贫穷妇女沦为娼妓,父母开始贱卖自己的子女……”这是发生在1943年印度孟加拉大饥荒中的场景。就在大饥荒前,殖民统治者还在将8万吨谷物从孟加拉出口。

  孟加拉饥荒已过去半个世纪。然而,伴随着一个新的体系在全球建立,印度农民的粮食再度被他人据为己有,而且是“合法”的,相反农民自己保留粮食收成反倒成了一种罪行。通过全球收购、政治游说以及专利垄断,孟山都是这一体系的始作俑者。

  1998年8月9日,印度发起了“孟山都退出印度”的运动,以此来抵抗孟山都对种子和粮食的大肆劫掠。这次运动给全球农业带来了暂时的动荡,但很快,它就在孟山都静悄悄的全球扩张中被淹没了。

  孟山都创始于1901年,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原为一家化学试剂生产商,其旗舰产品Roundup是全球知名的草甘膦除草剂。目前孟山都已经发展成转基因 种子的领先生产商,占据了多种农作物种子70%—100%的国际市场份额。这家跨国生物公司在给农民带来高科技同时,也破坏了农民与土地延续了几千年的共生关系。

  全球扩张

  孟山都改造全球农业是从控制全球种子公司开始的。

  1908年,孟山都完成了第一次收购计划——收购伊利诺斯州的商用酸公司,从此开始扩张步伐。塑料、合成橡胶、调味剂等方面它都开始涉及,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直到1980年代收购了一家制药企业后,孟山都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幸运的是,第二年,孟山都的科研人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改变了植物细胞的基因,实现了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从1985年到1993年,孟山都进行了多次重大战略重组,将重心更多放在生命科学、农业、医学和食品上。

  1990年代,孟山都控制了美国一大半的农业种子市场。从一家普通的化学公司到农业垄断巨头,孟山都走了将近一个世纪,然而,将触角伸向海外,成就全球种子霸业,孟山都仅用了三年时间。

  1996年,孟山都以1.5亿美元收购了W.R.格雷斯的子公司艾格瑞斯特生物技术公司;1997年,以2.87亿美元的价格从圣尼斯手中收购了雅士哥公司;当年11月,孟山都以30倍高于市场价格的巨资收购了霍尔顿种子公司,美国有21%—30%的玉米播种面积用的是霍尔顿种子;1998年5月,孟山都斥资23亿美元接管了美国第二大玉米企业迪卡尔,这使得孟山都公司成为玉米市场中的龙头老大;之后花费18亿美元,孟山都购买了台达松景兰德,由此拥有美国棉籽市场85%的压倒性份额,以及在棉花种植行业的全球优势地位。

  1998年7月,孟山都花费5.25亿美元收购了联合利华在欧洲的小麦育种企业。这一收购行为是其推进基因工程小麦生产和销售垄断化的一部分。孟山都还以高于24倍市场价值的代价收购了印度最大的种子公司——马哈拉施特拉杂交种子有限公司的巨额股份,并建立起孟山都-马哈拉施特拉杂交种子的合资公司。

  “这是孟山都大踏步迈进印度农业领域的成功一步,马哈拉施特拉杂交种子有限公司是它们次大陆战略的最好工具。”安信证券的农业分析师尤宏业对《商务周刊》说。

  随后孟山都又斥资14亿美元,购进了嘉吉公司在中美洲、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际种子贸易业务。

  1999年5月,孟山都与卡吉尔公司联合共同投资1.5亿美元建立生物农产品开发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孟山都是为了利用卡吉尔遍布全球的客户信息网,从客户处接受所需产品的订单后,与农民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并提供种子,再将收获的农产品利用卡吉尔的全球流通网送到客户手中。 当年的《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孟山都已经有效地控制了全球种子产业。”

  农业的产业化推动了单一种植,因为它需要以此来满足对生产的集中控制和对食物的集中分配。单一种植和公司垄断由此相互得以强化。孟山都早些时候就通过与Agent Orange的联合认识到了这一点。2005年,孟山都在兼并了Seminis以后,真正成为了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领跑者。

  政府游说

  在从领跑者变为全球种子帝国霸主的过程中,孟山都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政府游说。

  1990年代初,针对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出口量下降的局面,美国一方面通过主导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主张降低并最终取消各国农产品关税,取消农产品贸易壁垒,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清除美国农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的障碍;另一方面,美国将较其他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的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通过实施以提高产量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的转基因农业战略,继续维持其世界农业强国与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

  孟山都充分利用了这一政策。1991年2月,“美国竞争力总统委员会”在其“国家生物技术政策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调动全部力量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的方针。此后,孟山都将重点彻底转向生物技术领域,成为商业性开发应用转基因农业技术的主角。

  通过不断游说政府,对消费者洗脑,对农业生产者施压,去推动农业的商业化,孟山都从每个消费者的嘴里聚敛着巨额财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完成之后,孟山都再进一步通过游说政府,控制市场和更为深入的消费者洗脑,将商品化后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充到全球。

  在这个过程中,孟山都的政治攻坚给人印象深刻。

  为了在尽量多的国家将种植传统农作物的耕地转为耕种转基因品种,孟山都设在世界各地的办公室都尽己所能,通过政府公关和政策游说克服当地的监管藩篱,防止当地国家采用适当的生物安全政策阻碍它的进入。

  同样,孟山都还采用贿赂等方式使其农作物得到认证,取得监管当局的批准。一份来自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显示,1997年到2002年期间,孟山都向印度尼西亚至少140名政府官员及其家人受贿,总额达到70多万美元,这些钱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从孟山都在印度尼西亚销售的杀虫剂账户上转出的。在巴西,2004年起草的《生物安全法》草案是由一名为孟山都工作了多年的律师主持完成的。

  专利海盗

  中国人早就领教过国外大公司对中国电子产品收取巨额专利费的前车,但很少有人想过,这样的局面也会降临到农产品身上。孟山都就是善于利用农业基因专利获取利益的典型。

  粮种对一个国家而言,并不仅仅是未来作物和粮食之源,它也是粮食产业安全的终极标志。在孟山都的游说之下,美国知识产权制度正在通过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定推广开来,它允许企业篡取粮种通用知识和技术并以宣布专利的方式将其垄断。久而久之,这就导致孟山都这类企业对粮种本身的垄断。

  孟山都控股的雅士哥种子公司因大豆专利起诉美国农民温特布尔一家的案子曾经闹得沸沸扬扬。温特布尔是拥有500亩农场的衣阿华农民,1987年起,他们开始向其他农场出售自己培育的作物种子。1995年,孟山都以雅士哥对大豆种子享有植物品种保护权为由提出起诉。温特布尔本希望诉诸植物品种法案获得保护,但法庭判决温特布尔败诉,并对该法案作出修正。

  从2003年开始,孟山都开始在全球收取专利费用,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为了弥补在Roundup除草剂上的利益损失。该除草剂专利在2000年失效,孟山都通过降低价格以面对欧洲和中国普遍使用草甘膦的同类产品的竞争。

  2004年后,孟山都又与阿根廷发生专利纠纷。阿根廷近95%的大豆为转基因品种,大多数农户使用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草甘磷大豆种子,阿根廷农民大都将自己收获的转基因大豆种子用于播种。而在欧洲,农民必须每年为此向孟山都交纳“仿制费”。为了剥夺阿根廷农民的此项权利,孟山都公司与阿根廷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

  为保护知识产权,美国允许生物技术公司对擅自使用转基因种子的农民给予严厉的处罚。依照这一规定,孟山都对未经允许播种该公司种子的农民每公顷罚款1200美元。孟山都公司还通过与其有业务联系的种子、除草剂、农药销售商,甚至动用私人侦探对农民进行监督。

  更为严厉的是,孟山都建立了一个异常坚韧的专利金收集体制。专利金是以“技术费用”或转基因产品的额外附加费用的形式收取的,一般在销售种子时收取30%或以上的种子价格。农民购买种子时需要签订一个“技术使用协议”,保证他们绝不在收获时留下转基因种子进行再播种。这一“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不仅打破了千百年来农民繁衍生息的习惯,而且在很多案例里,农民并没有看到或签署这份协议,但种子经销商伪造了他们的签名,或干脆规定购买种子就等同自动认可。

  一些农民为了抵抗专利金收集体制拒绝使用孟山都的种子,但不幸的是,在一些采用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农民如果选择种植非转基因农作物,将失去抵抗污染的法律保护,甚至可能因农作物通过风媒或虫媒授粉而存在孟山都转基因作物的DNA就被起诉。

  孟山都专利的授予范围大多覆盖了一个物种的所有基因工程品种。无数农民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一场合法化的“知识产权”劫掠中一笔勾销。

  目前,孟山都正在为打造一个全是转基因农产品的新世界而努力。该公司最鼓舞人心和最蛊惑人心的预测是:“如果全球都采用转基因农产品,那么这将会在下一个十年内给公司带来每年2100亿美元的收入,而发展中国家则会得到最大的潜在收益——每年国内生产总值提高2.1%。”

.pb{}.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overflow:hidden; zoom:1;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overflow:hidden; zoom:1;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所谓孟山都、杜邦等全球知名种子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就是一方面生产、销售转基因作物种子,同时利用获准的转基因作物种子专利保护出售专利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占领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        2004年之前,占据中国市场90%以上的是来自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1990年代末,孟山都先与河北农业厅下属的河北省种子站以及岱字棉公司合作成立了其在中国的第一个生物技术合资企业——冀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随后又在安徽省成立了安徽安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这两家合资公司主要在中国销售美国的转基因棉花种子,这些转基因种子凭借其领先一步的高新技术优势,迅速占据了国内95%以上的抗虫棉市场。  然而,由于孟山都按照国际惯例收取的几近20%的高额使用费,它们的种子相比创世纪当时主推的棉种,价格几乎高了一倍。在这样的压力下,曾经辉煌一时的冀岱公司退出棉种行业,而安岱公司所销售的大部分转基因棉花种子已经转为国产种子。从此,在国内抗虫棉市场很难再见孟山都身影。       国外种子巨头,尤其是孟山都和杜邦先锋,面对媒体一向显得颇为低调。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中国办事处的媒体官员Michelle Chang在接受《商务周刊》时坦言:“孟山都自转基因棉花以来,在中国转基因作物生产方面一直采取着极其谨慎的态度,以避免引起任何不良的反映。”

  孟山都从19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实际上一直占据着中国转基因棉花市场的主要份额。然而随着国产转基因棉花的崛起,以及孟山都始终无法确保在中国通过其惯用的专利垄断模式获得高额利润,当然,更重要的是,国内对于孟山都企图垄断市场的质疑给后者带来了很大压力,孟山都最终选择了“隐退”中国的转基因棉花市场。

  “我们一直采取和中国政府积极合作的态度,希望能够将孟山都的高科技、高质量的优良种子引入中国,以获得共赢。”Michelle Chang强调说。在不希望招致中国政府以及公众的对立情绪的前提下,孟山都选择了更为稳妥地开拓中国市场的方式——创立合资公司。早在2001年,孟山都公司与中国种子集团合资,成立了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获得许可经营玉米等大田作物种子的中美合资企业。          中国种业市场异常分散,以玉米种子市场为例,全国有5000家左右的地方小种子公司,大部分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些小的地方种子公司绝大多数是地方政府的附属部门,培育什么种子,由哪些单位来培育,都由地方政府说了算。由于计划经济固有的弊端,这些种子公司既没有盈利的动力,开发新种子增加销售额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这些公司的影响力很难越过其所在地区的地理边界,地方种子公司的绝大多数在规模和资源上无法与大公司竞争,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并为农民提供指导。

  与中国的地方小种子公司相比,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这样的跨国种业公司拥有丰富的资金、高品质的种子产品以及生物科技研发能力,但也并非势不可挡。

  中国种业市场与西方种业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国市场的种子交易次数非常庞大,但是每笔交易的金额很小,因为中国的农民数量庞大并且分散,而在西方国家,种子交易的次数很少,但是每笔交易金额很大。因此,要想在中国种业市场取得成功,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市场营销和配送体系,能够与中国数量庞大的个体农民建立联系。很少有中国的种业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而国际种业巨头虽然已经尝试了好几个年头,并未获得实质性突破。

  即便如此,中国种业要全方位向孟山都这样的跨国种业巨头叫板,还有点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敏介绍:“我国曾是最早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之一,印度从2002年才开始种植抗虫棉,比我国迟后6年,却在短短的几年中种植面积跃升为第四位,我国降为第六位。这一发展态势特别值得引起我们重视,产业化发展速度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整体发展。”

  捆绑销售的启示

  如果仅凭种子业务,中国种业公司很难在销售额上与孟山都同场竞技。世界种子联合会估算,中国种业市场的规模为40亿美元,还不够孟山都上百亿元美元年收入的一半,孟山都做大规模的途径是将种子与农药捆绑起来销售。

  2000年,孟山都在年报里提出了种子与农药的整合销售模式。这一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农民买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就需要买孟山都的除草剂。因为在种子中内置了抗除草剂的基因,因此只有使用孟山都的除草剂,才能既杀灭杂草,又不影响转基因作物继续生长。

  孟山都这种既卖种子又卖农药的模式在国际上成为一种趋势。化工巨头陶氏化学、拜耳、杜邦原来都只生产农药,但后来都开始进入种子研发领域,与孟山都合作或者另起炉灶搞转基因种子研究,事实上由于孟山都在转基因作物研究上的优势,先正达、杜邦、陶氏化学等都与孟山都进行合作,相互之间交叉授权,原因显而易见,哪一家也不愿意自己的农药被别家的种子排斥。          盖钧镒院士说:“孟山都公司整合农药与种子的模式是一记高招,中国的种业公司要么没钱这样做,要么赚钱了不想这样做,拿去搞房地产一类的事情,有雄心的中国种业公司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