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李白 拼音: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0:02:36

专题四  创新理论和实践之三:科技创新

4.1 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的内涵在于创造并应用新的知识,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从世界各国的经验和做法来看,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升综合国力、发展公民福祉,无一不依赖于科技创新。普遍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之所以能够实现较长周期的经济持续繁荣,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超常规增长。近年来,美国增长约50%得益于创新。

科技创新在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引领可持续发展;增加社会福祉;创造高质量人力资本;保障国家安全。

4.2 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来自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这个三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这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之间的协同互动共同演化形成了科技创新。

4.3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

基础研究始终推动着新的科技进步,它引领着当代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重视基础研究,促进原始性创新。之所以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包括很多原因:其一,基础研究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论对科技发展本身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研究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必须进行超前部署。只有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坚实基础和重大建树,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有提升之道,才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取得优势和主动地位。其二,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必须深入到基础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上,才会实现真正的紧密的结合,才能实现基础研究与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机制。其三,基础研究是孕育原始性创新、也是需要原始性创新能力和智慧的领域。这个领域的发展就是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需要长期的研究积累,需要鼓励人们充分交流、质疑批判、勇于尝试探索的学术环境。

为此,科技部将与有关部门一道采取一些措施,为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首先,积极引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要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积极引导全社会深化对基础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先导的认识、是自主创新源泉的认识是国家发展和安全重要基础的认识;深化原始性创新对科技进步乃至国家产业发展重大影响的认识;尤其是深化对基础研究活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相应的管理和政策制定。

第二,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方面的战略部署。要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域、科学技术的前沿超前部署一批重点战略性研究课题,同时继续鼓励自由探索在学术研究和活动的开展,高度重视自由探索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及时将其提升为重点基础研究课题。

第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优化配置基础研究资助模式。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将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在大幅加强竞争性项目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开展基础的基地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支持,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科学研究中心等基地的建设费、运行补助费以及设备更新费的投入,使得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能够自主决策,开展研究周期长、探索性强的科研工作,促进原始性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政府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支持在企业内建立重点实验室,或与高校、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四,加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那么,人才就是科技创新之本。要彻底改变科技资源和投入/重物轻人0的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优势人才投身到基础研究活动中来。一是支持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基础研究,鼓励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在导师的支持下探索;二是鼓励研究生参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三是稳定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独立的基础研究课题。

第五,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需求为目标,继续加强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支撑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以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科学数据共享和野外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另一方面,落实科技评价办法,加强学风建设。弘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宽容失败、摒弃浮躁、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六,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政府间科技合作的主渠道作用,为广大科学家开展高水平的合作交流打造通畅、便捷的平台,支持我国学者参与、伽利略计划、千人基因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科技工程,支持国外优秀科学家主动参与我国一些开放领域的基础研究;同时,也大力支持民间科技交流活动的开展,支持我国学者担当国际学术组织主要职位,支持国际学术组织在我国开展重要的学术活动。

总之,科技工作的重要责任就是促进科学技术本身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以引导和服务全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其使命不仅要服务于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领未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发展优势。我们要有这个信心和远见在做好今天事情的同时,为美好的明天做好准备。

4.4 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

4.4.1 科技创新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进人21世纪,科技进步呈现出加速发展、空前繁荣的崭新局面。科学技术发展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集中体现在以信息、生物、纳米为代表的高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渗透,跨学科领域不断产生,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飞跃。同时,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科学理论超前发展,引领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向。科技进步对城市发展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强大推动作用。

第一,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催生着城市经济结构性变革。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发展的相互融合,包括计算与通信技术的相互融合,传统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相互融合,软件和芯片的相互融合,以及计算机、家电、通信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融合,不仅使人类享受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更将促进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促进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和飞速发展。

第二,新能源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基拙。科学技术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清洁燃料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开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人们渴望的代替汽油燃料的清洁电动汽车将成为现实,引发一场汽车革命。核聚变得到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和联合推动,一旦突破,将成为本世纪科技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的开发应用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并逐步见到效益。另外,在新材料、环境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成果频出,绿色建筑相关生态和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人居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和途径。

第三,知识社会的到来不可阻档,主导着城市形态的未来走向。在科技进步的强大推动下,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扑面而来,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正率先向知识社会迈进。突出表现为:农业、制造业等其他工业将依然存在而且更加发达,但高技术制造业、知识服务业的产值及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将大大超过传统的农业、工业。知识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知识的创造、技术的创新将成为人类的主要社会活动,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企事业等社会机构将成为学习型组织,终生学习将成为公民的普遍社会行为。

4.4.2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密不可分

1、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或行业)的增长速度和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各不相同,有些产业衰退(渐渐退出市场),有些产业发展壮大(逐渐占领或主导市场)。不同产业间此消彼长的“自然演化”过程,构成了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内容,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主导产业的更迭,主导产业的变更也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标志。那么,这种产业变化的动力何在?《纲要》指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来推动”。大量事实表明,哪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可用R&D强度或R&D活动来表示)越活跃,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创造能力越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速度越快,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越强,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快,规模就大,影响就广泛。如果这个产业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波及效果,就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甚至产业革命,进而导致产业结构突变----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升级。几次科技革命及随后的产业革命足以证明这一点。

2、科技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机理。

假设某个产业(或行业)率先取得技术突破,或受科技创新的影响更大一些,那么该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和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而且由于科技创新的某种“偶然性”在不同产业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就使不同产业有可能进入交替增长的“自然演化”过程。科技创新在相关产业上的应用,以及通过前向、后向、旁侧的扩散和渗透效应,也就会形成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群。W.W.罗斯托曾对此问题进行过分析,他认为:“任何一个时期,部门都是以不同的速度,或前进或后退”。这种速率大体上与上一次重大的(或根本的)技术突破(或技术创新)的时间有关,/此次突破使这些然,这种变革的范围!深度及速度最终还将受社会需求的制约。

3、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途径。

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国民产品的需求结构、消费倾向与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劳动力和资本禀赋情况、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国际贸易、以及产业政策和经济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技术和制度。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对产业结构其他制约因素的作用上。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技术进步交融在一起的。技术进步主要是借助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是其主要内容),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的投入产出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的配置和转换效率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变革。从供给方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提高管理水平等途径来实现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直接性;从需求方面看,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出口,借助于需求结构变动来实现的,属于间接影响。

4、产业结构调整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产业结构影响需求,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由于需求诱导,某一产业可能会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为了使整个产业的总产出水平能够保持适当的规模,为了提高或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再加上竞争影响,这一产业中的企业会加大技术投入,改善工艺流程,重新组合现有技术,掀起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或更新高潮(也可能渊源于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这种过程必将对科技创新形成强大的需求,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施穆克勒曾经对此做出如下解释:最主要的发明导致投资急剧膨胀,投资增加又促使产生更多改进的发明,而且需求力量促进了发明,即投资越多,就要有越来越多的发明来满足这些行业所需要的资本货币需求。相反,如果某个产业处于落后状态或进入衰退期,该产业将/自然。地选择(假设没有其他外力作用)退出或重生。前一种选择可能会延迟科技创新进程,因为它不会对科技创新构成需求,而需求却是科学和发明之母。后一种选择则将促使这些“落后”产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进行重组和改造,这无疑会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由于产业结构将对科技创新的方向、速度和规模产生很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产业结构/内生0地决定着技术进步。

5、我国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条件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缓慢,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所以,有必要以科技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那么,这种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呢?我们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和条件。(1)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科技创新体制,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并且能为产业结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如国家经贸委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顺利转制;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全国RD经费中,企业所占比例已由1995年的32%,上升到1999年的48.3%1999年的专利授权数量较1995年增长了122.3%;技术市场交易活跃。(2)我国许多事例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我国重点行业如钢铁、纺织、建材等,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利用科技创新对行业的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如钢铁行业的鞍钢,经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改善工艺流程,将12座平炉全部淘汰,改建成6座现代化转炉,提高了经济效益;纺织行业的经纬纺织集团应用CIMS,使流动资金减少60%,新产品开发周期由10年缩短为2年。(3)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依靠科技创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奇迹,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现象,都证明了这一点。(4)从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看,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正在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急遽地改变。这次革命的突出特点就是缩短了新技术从发明到商业化的周期,加快了信息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在这种条件下,谁抓住了机遇,谁就获得了未来致胜的法宝。有些技术也比较容易实现跨越发展,如生物技术,这无疑为我国缩短与国外技术差距,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时机。(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日趋完善,也将为我国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和保证。

6、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对策。

(1)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

(2)深化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发挥政府职能,制订科学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

(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形成合理的投融资体系;

(5)进行R&D组织形式创新,改变传统的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分离的状况;

(6)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积极利用科技创新全球化的溢出效应;

(7)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4.4.3 科技创新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创新在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中还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钢铁研究总院的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几年来完成了24个企业,29137流铸机的在线改造,使所改造企业铸机作业效率提高50%以上,对推动我国连铸比从“八-五”末期的46%提高到目前的86%发挥了关键作用,每年为企业新增效益5.5亿元。株洲电力机车厂的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电力机车电子系统与控制关键器件和系统集成的科研与产业化工作,在我国铁路运输依靠科技创新,多次提速的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工业化的基本动因是技术革命和科学进步,而科技创新为新型工业化之路提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科技创新也为新型工业化之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先导和智力支持。

针对我国“二元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的状况,我们首先要加强在农业中的科技创新,带动向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技术创新是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链条的延长,赋予农业十分明显的工业化经营特征,并为农业非农产业的发展不断提供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孕育着一场深刻的农业技术革命、生产组织方式革命,这场革命首先在于通过生物技术革命特别是基因革命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更加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寻求新的农业资源,向海洋生物资源进军,发展“蓝色农业”,实现微生物资源产业化,推动“白色农业”;通过技术革命引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及一系列制度的全方位变革,实现农业的工厂化种植、工厂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其次,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包括新兴产业的诞生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IT产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传统部门的技术化!知识化和信息化水平,增强竞争力。再比如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预示着一场影响深远的生命技术革命即将来临,也预示着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即将形成。我国工业化的特点决定了只有综合利用各种现代新型技术,开创混合型产业变革模式,才能加快工业化的整体推进速度,并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点突破,赶超世界水平。这也决定了我国在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同时,更要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占领科技革命的制高点,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产业空间和利润回报,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大循环。今天传统工业化所依靠的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的优势对于我们来讲已经不复存在,资金短缺!资源枯竭!人口压力等反而给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才能最终解决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障碍,早日实现向新型工业化的经济结构转变。

综合化发展的科技创新将使在资源开发、生态系统建设等领域取得革命性进展成为可能。就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1/4,森林只有1/6,草地为1/3,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随着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各种资源供给和社会需求的矛盾还将会进一步加剧。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并且很大一部分环境问题是出于能源开发、特别是由石化资源的利用引起的。人类对替代型新能源的开发特别是洁净能源的开发呼唤着新技术的诞生,这已成为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的利用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将有望引发大范围的能源和原材料革命。生物工程的进一步突破将对生物遗传疾病的控制与治疗、生物多样性的再造、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方面提供新的技术保障,从而在生态系统建设中取得革命性进展。

4.5 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技创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而政府则是科技创新的主要保障和推动力量。政府的作用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着力为企业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一政府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科技创新客观上也需要获得政府力量的支持,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初创时期往往都面临着资金规模和营销实力等多方面的严重困难,只有在政府的有力扶持下,成功概率才能提高。

当然,政府在为科技创新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时应努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于服务,而非对企业和市场进行直接干预。政府在其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如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切实的优惠政策等方面应着力加强,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1、促进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

两大政策的结合能有效地降低政府资金支出,使科技创新更贴近经济生活。政府要将技术开发、职工教育与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切实担负起指导民用技术开发的责任。同时还要加强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结合,并在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领域中加大R&D(研究与开发)投资,以促进这些领域的发展。为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出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这方面美国政府的优惠力度和魄力值得我们学习,它对企业R&D投资给予永久性税额减免的优惠待遇,并把小企业的先进技术长期投资收益税降低50%a 111

2、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积极有效的投入机制应讲究合理的成本—收益比。除了政府出资这一条路径之外,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法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投入。美国当年在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时,规划投入4000亿美元,而最终政府仅投入300亿美元,其余的部分则由政府以规划目标、制定标准、修订法案的办法,引导企业通过竞争进行分摊。如今,美国政府的研发预算达到1320亿美元,私人企业的研发预算更是高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美国政府给私人企业的研发投资的比例也远远多于其他国家。fz]我国也同样可以通过税收和融资优惠措施,引导外部风险投资企业,动员大童的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既分担了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也使更多的社会投资者直接从科技创新中获益。

3、铸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构建创新平台。积极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本地重点技术领域和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开展对口研究,在各地设立科研工作站和科研基地。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全面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加快建设以中介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发展常没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业中心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整合科技信息、专利、成果等科技资派,建立完善的各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加大对内的政府采购力度,扶植国产品牌的发展。

4、强化科技创新保降机制,夯实创新签础

1)建立完善创新领导机制。调整各地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科技、发改、财政、组织、宣传、人事、税务、国资、农业、教育、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形成部门紧密配合、相互支持、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科技、财政部门要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加强科技经费管理,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建立政府采购协调机制,由财政部门牵头,科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参加组成协调机构,制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办法。建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协调机制,由科技部门牵头,发改、教育、财政、税务、海关、知识产权等相关部门组成协调机构,制定重大产业技术和装备引进政策,组织协调并监督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完善和落实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引导作用,提高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水平,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二是引导和帮助企业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工作,支持企事业及时将技术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和名优产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三是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科技人员的职务发明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成果持有单位可根据发明成果者贡献大小从技术转让纯收入中提取20%-30%奖励给个人;非职务发明成果进行技术转让所得收益归成果所有者。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为技术创新营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5、培育科技创新政策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1)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加大科技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认真执行中央、国务院有关推动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落实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等,强化鼓励措施,健全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营造推进科技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

2)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典型。重视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的培育,及时培养发现科技创新的好典型,向社会推介。通过先进典型的带动和影响,推进科技创新。

3)大科技创新宣传。充分运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站等宜传媒体,通过开设专题、简报、专栏和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大力宜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技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宜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组织和宣传诸如“科技创新年”等大型科技促进活动,大力表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弘扬创新文化,倡导创新精神,在各地形成崇尚、鼓励、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典论环境。

4)加强科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加强科普场馆建设,鼓励社会和伞业创办科普基地。

6、优化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1)进一步强化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行业科技管理机构,理顺工作职能。

2)明确各级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各级政府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实际,立足基础与优势,明确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项目,突出先进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推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培植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各级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4.6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

在《2006年欧洲创新记分牌报告》中参评的国家被分为四组,分别是领先型国家、平均水平国家、追赶型国家和落后型国家。其中第四类国家的综合创新指数低于0.35,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表现乏力。本文测算的我国科技创新指数为0.2908,排在西班牙(0.3008)之后,在国家中,排名第22位,属于科技创新能力落后的国家。这说明,与美国、日本及北欧等一些综合创新指数在0.5以上的领先型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综合能力较低。

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1)在创新驱动的人才储备方面,我国高级人才资源匮乏。“青年受高中以上教育程度/20-24岁人口(%)”的指标高达81%,已超过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表明我国初等人才资源充足。但是转化为高等人才的数量急剧下降,我国20-29岁人口中每一千人中才有7.7个科学与工程类毕业生,相比美国的90.8个和日本的117.4个差距巨大。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创新型国家相比落后很多,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2)R&D经费占GDP的比率较低。对于知识创造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我国保持了总量的快速增长,从2000年的895.7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2450.0亿元,增幅最高达到了29.3%,但是)R&D经费占GDP的比较低,而且增长缓慢,表现在2005年我国公共)R&D支出和企业)R&D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3%0.92%,与欧美和日本差距显著。

(3)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加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步较晚,再加上创新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致使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虽然参与合作创新的中小企业数占到中小企业总数的17.59%,超过了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但在体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两个指标“开展内部创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总数(%)”和“采用组织创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总数(%)”,我国的数据与创新型国家的数据差距较大。风险资本投资的对象是创业期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早期阶段的风险资本投资/(%)”反映了投资家对创新的投资力度,而中国的此项指标仅为0.018,与美国0.07的数据相去甚远,也低于欧洲0.025的平均水平。

(4)产业科研投入不足,且支出结构不合理技术应用考察的对象主要是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度高,高风险!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等特点,较高的技术密集度是其核心特征。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阵地。而我国在这个方面也落后于创新型国家。首先科研投入不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R&D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2001年这一指标仅为3.4%5%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其次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科研经费用于技术引进所占的比例大,用于自主研发和消化所占的比例偏小,致使难于形成产业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

(5)知识产权方面与创新型国家差距最大这个领域下的指标用以反映一个国家创新的直接产出能力和水平,它们观测值的大小基本反映了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于“百万人口拥有的三方发明专利”,创新型国家基本高于100件,日本的“百万人口拥有的美国发明专利数”更是高达457.2件,而中国的这三个指标值分别是0.410.680.31件,与欧洲2005133.659.922.3件的平均水平也存在巨大差距。对于“百万人口新注册的区域性商标数”和“百万人口新注册的设计数”,我国的指标值都未能超过0.5,远远比不上欧洲平均值及美国、日本10件以上的水平。这些表明我国的创新产出水平还很低,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产品。

4.7 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战略基本理念

有什么样的战略理念,将意谓着有什么样的战略平台。关于面向未来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有四大理念:

1、宽带创新

这一理念要求以开放、宽容、平等、兼容的意识和心态善待各种创新,甚至相互矛盾的理念和策略,并对各种正当的创新活动、各种正当机构或个体的创新、各种正当方式的创新一视同仁。观念、理论、知识、科技、技术、机制、体制、管理、文化等等方面的创新,以及独立开发、引进、模仿、逆向、渐近、干中学、竞争中学、网络、并行、集成、跨越等等创新模式和手段都可以统合于一个宽带、广谱化的战略之下。简单地说,只要合法、合理、合情,能够致胜,对创新怎么管理都行。这样一个战略是创新主体吸纳各方面资源和经验的重要前提。第一代研发管理到第四代或五代研发管理的根本性变化就是战略平台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创新致胜就是要求要比对手有更宽的战略理念、视野和平台。

2、演进创新

创新是从概念到实体、从少数人使用到大多数人使用的一个不断演化、升级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一般要经历概念的物化、商品化、产业化到国际化等几个标志性阶段。成功的创新,有的看似横空出世,每个都有一个从小到大、滚动发展,最后广为众人接受经历。设想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战略几乎不可能,因为在创新的开端处,人们无法清楚未来各个阶段的战略环境和参量。这就要求创新战略提倡尽可能的全程思考和设计,但必须是因时制宜,视情而定,与时俱进。

3、人本创新

创新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实践方式之一。以人为本首先要服从和满足人的需要。其次,人是创新智慧的根本载体,也是创新实践的主体,人本创新就是要充分考虑人在创新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特殊需要,如信息、学习、交流、基础条件(科研仪器)等因素都直接地影响创新的效果和效率。以人为本的社会表现形式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特别是应充分认识劳动本质上的创新性,创新知识共享性、经济性,创新人才专才性、稀缺性,以及创造性活动的独特性。以人为本是使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

4、自主创新

提倡自主创新,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这一点无须再加说明,它是宽带理念要解决的问题。自主就是想方设法保持自己选择理念、目标、模式和过程的主动权。现在有些人议论,大家都要按国际规则和惯例出牌。这应视民族大义而定。任何新的国际规则都是对战略赢家的奖励。战略大师毛泽东有一句话最能体现这种自主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就是不要按竞争对手意图出牌。自主创新就是不要锁定在对手设定的创新轨道里。

4.8 案例《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GeoEastV1.0软件创新》启示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GeoEastV 1. 0 软件的成功开友,是典型的技术及管理创新成功案例。GeoEastV I. 0是中国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大型软件的开山之作。市场竞争的需要和物探技术的发展是GeoEastV 1.0软件开发的内在动力,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限制是技术创新的导火线。在人员少、时间紧、技术储备和超大型软件开发管理适应性不足的情况下,以刘超颖为代表的项目领导纽通过采取:

(1)拔高、联合使用的人才战略和联合、开放、高效的开发路线;

(2) 项目长负责制下纵横交织的人员管理架构;

(3) 层次分明、三段四发放的薪酬体系;

(4) 职责分明的三级过程控制模式;

(5) 从“瀑布”到“螺旋加瀑布”再到“14331 软件开发模型创新型转变,成功实现了GeoEastV l.0 软件的开发。

GeoEastV l.0 的成功也与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和创新团队带着民族使命感, 上下一心,不计个人得失,与时间赛跑的顽强拼搏精神分不开。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科技创新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

2、科技创新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哪些。举例说明,为什么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相对落后?

 


专题五  创新理论和实践之四:管理创新

5.1 管理创新的含义和基本理论依据

5.1.1 管理创新的含义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

通常而言,创造是指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思想或在各种思想之间建立起独特的联系这样一种能力。能激发创造力的组织,可以不断地开发出做事的新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创新活动。

烽火猎聘认为有三类因素将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它们是组织的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实践。

1)从组织结构因素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2)从文化因素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

在人力资源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

5.1.2 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依据

要有效地进行管理创新,必须依照企业创新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因此,管理创新要依据之下基本的理论。

1、企业本性论

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经济主体,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基本单元。现代社会是以企业为主宰的团体社会。企业没有利润,怎样体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又怎样追求自己的价值,这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依据。

2、管理本性论

“企业本性论”指明了企业生存的目标。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靠科学的管理。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产量的增加,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增长。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又一依据。

3、员工本性论

“员工本性论”明确创造利润这一企业本性,认识到实现企业本性要靠科学的管理,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创造更高的生产率,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是管理创新的常新内容。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明确管理的主体。在构成企业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性要素,企业的一切营运活动必须靠人来实现。人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又是管理的主体。这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所在,也是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4、国企特性论

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运营载体,当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政府要依靠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作用,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宏观调控,与外资企业抗衡,稳定市场秩序,维护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改革只会改变国企承担社会目标的形式和某些内容,但决不会改变其承担社会目标的职能,也不会改变经营者所面对的较之私人企业更多的管理难题。

5.2 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的创新。何道谊按功能将管理创新分解为目标、计划、实行、检馈、控制、调整、领导、组织、人力九项管理职能的创新。按业务组织的系统,将创新分为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企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言,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类创新。

管理创新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

2)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3)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三者从低到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5.3 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创新过程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现状的不满

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管理创新的动机都源于对公司现状的不满:或是公司遇到危机,或是商业环境变化以及新竞争者出现而形成战略型威胁,或是某些人对操作性问题产生抱怨。

例如,Litton互联产品公司是一家为计算机组装主板系统的工厂,位于苏格兰的Glenrothes1991年,George Black受命负责这家工厂的战略转型。他说:“我们曾是一家前途黯淡的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组装工作毫无特色。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新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这是一种刻意的颠覆,也许有些冒险,但我们别无选择。”

很快,Black推行了新的业务单元架构方案。每个业务单元中的员工都致力于满足某一个客户的所有需要。他们学习制造、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技能。这次创新使得客户反响获得极大改善,员工流动率也大大降低。

当然,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管理创新都在挑战组织的某种形式,它更容易于产生于紧要关头。

第二阶段: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

管理创新者的灵感可能来自其他社会体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那些未经证实却非常有吸引力的新观念。

有些灵感源自管理思想家和管理宗师。1987年,Murray Wallace出任了惠灵顿保险公司的CEO。在惠灵顿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候,Wallace读到了汤姆·彼得斯的新作《混沌中的繁荣》(Thriving on Chaos)。他将书中的高度分权原则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模式,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惠灵顿革命”。Wallace的新模式令公司的利润率大幅增长。

还有些灵感来自无关的组织和社会体系。上世纪90年代初,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助听器公司奥迪康推行了一种激进的组织模型:没有正式的层级和汇报关系;资源分配是围绕项目小组展开的;组织是完全开放的。几年后,奥迪康取得了巨大的利润增长。而这个灵感却来源于公司CEO—— Lars Kolind曾经参与过的美国童子军运动。Kolind说:“童子军有一种很强的志愿性。当他们集合起来,就能有效合作而不存在任何等级关系。这里也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大家目标一致。这段经历让我重视为员工设定一个明确的‘意义’,这种意义远远超越了养家糊口。同时,建立一个鼓励志愿行为和自我激励的体系。”

此外,有些灵感来自背景非凡的管理创新者,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上述那家ADI的经理Art Schneiderman,平衡计分卡的原型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在斯隆管理学院攻读MBA课程时,Schneiderman深受Jay Forrester系统动态观念的影响。加入ADI前,他在贝恩咨询公司做了六年的战略咨询顾问,负责贝恩在日本的质量管理项目。 Schneiderman深刻地了解日本企业,并用系统的视角看待组织的各项职能。因此当ADICEO Ray Stata请他为公司开发一种生产质量改进流程的时候,他很快就设计出了一整套的矩阵,涵盖了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指标。

这三个例子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管理创新的灵感很难从一个公司的内部产生。很多公司盲目对标或观察竞争者的行为,导致整个产业的竞争高度趋同。只有通过从其他来源获得灵感,公司的管理创新者们才能够开创出真正全新的东西。

第三阶段:创新

管理创新人员将各种不满的要素、灵感以及解决方案组合在一起,组合方式通常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重复、渐进的,但多数管理创新者都能找到一个清楚的推动事件。

第四阶段: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

与其他创新一样,管理创新也有风险巨大、回报不确定的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创新的潜在收益,或者担心创新失败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会竭力抵制创新。而且,在实施之前,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创新的收益是否高于成本。因此对于管理创新人员来说,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争取他人对新创意的认可。

在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获得组织内部的接受比获得外部人士的支持更为关键。这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拥护者。如果有一个威望高的高管参与创新的发起,就会大有裨益。另外,只有尽快取得成果才能证明创新的有效性,然而,许多管理创新往往在数年后才有结果。因此,创建一个支持同盟并将创新推广到组织中非常重要。管理创新的另一个特征是需要获得“外部认可”,以说明这项创新获得了独立观察者的印证。在尚且无法通过数据证明管理创新的有效性时,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会寻求

外部认可来促使内部变革。外部认可包括四种来源:

第一,商学院的学者。他们密切关注各类管理创新,并整理总结企业碰到的实践问题,以应用于研究或教学。

第二,咨询公司。他们通常对这些创新进行总结和存档,以便用于其他的情况和组织。

第三,媒体机构。他们热衷于向更多的人宣传创新的成功故事。

第四,行业协会。

外部认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增加了其他公司复制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公司坚持创新的可能性。

5.4 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

5.4.1 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

为使管理创新能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创造以下的基本条件:

1、创新主体(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应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这是实现管理创新的关键。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创新主体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远见卓识;二是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

2、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

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可能完成管理创新,创新管理主体应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现为创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将创新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案的能力,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项能力;增效能力则是控制协调加快进展的各项能力。

3、企业应具备较好的基础管理条件

现代企业中的基础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础数据、技术档案、统计记录、信息收集归档、工作规则、岗位职责标准等。管理创新往往是在基础管理较好的 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因为基础管理好可提供许多必要的准确的信息、资料、规则,这本身有助于管理创新的顺利进行。

4、企业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创新主体能有创新意识,能有效发挥其创新能力,与拥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关。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下,人们思想活跃,新点子产生得多而快,而不好的 氛围则可能导致人们思想僵化,思路堵塞,头脑空白。

5、管理创新应结合本企业的特点

现代企业之所以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是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本企业的资源以完成本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因此,这样的创新就不可能脱离本企业和本国的特点。在当前的国际市场中,短期内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实力比西方企业弱,如果以刚对刚则会失败,若以太极拳的方式以柔克刚,则可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略。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以情,理,法为一体的中国式管理制度的优势和特长。

6、管理创新应有创新目标

管理创新目标比一般目标更难确定,因为创新活动及创新目标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尽管确定创新目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目标则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这本身又与管理的宗旨不符。

5.4.2 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

1、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2、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信息化为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企业的生存必将是全球范围内的生存。全球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使企业在产品生产和供应方面的地理概念与时间概念大大淡化,资金流通与商品流通日趋市场化、全球化。这些变化既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又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与残酷的竞争。

3、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

管理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同时又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当今我国企业正处于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关系大变革的环境之中,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之中。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即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5.5 如何提高公司的管理创新能力

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公司的管理创新能力呢?

有意识地进行管理创新。很多公司建立了研发实验室,或是为某些个人指定了明确的创新职责。但有多少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组织架构来培育管理创新?要成为一个管理创新者,第一步须向整个组织推销其观念。

创造一个怀疑的、解决问题的文化。当面临挑战时,公司员工会如何反应?他们会开始怀疑吗?他们是会借助竞争者采用的标准解决方案,还是会更深入地了解问题,努力发现新的解决之道?只有最后一条路才能将公司引向成功的管理创新,管理者应当鼓励员工寻解决问题而非选择逃避。

寻求不同环境中的类比和例证。公司应该向一些高度弹性的社会体系学习,如议会民主制度、城市等。如果公司希望提高员工的动力,就应该去观察、学习各种志愿者组织。鼓励员工去不同的国家工作也非常有价值,这可以开阔员工的视野并激发思维。

培养低风险试验的能力。有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不断鼓励员工及团队提出管理创新办法。但他们很快意识到,要想使能动性转化为有效性,就不能放任所有的新主意在整个组织内蔓延。他们规定,每种创新只能在有限的人员范围和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这既保证了新创意有机会实施,同时也不会危害到整个组织。

利用外部的变革来源来探究你的新想法。当公司有能力自己推进管理创新时,有选择地利用外部的学者、咨询顾问、媒体机构以及管理大师们,会很有用。他们有三个基本作用:新观念的来源;作为一种宣传媒介让这项管理创新更有意义;使公司已经完成的工作得到更多的认可。

持续地进行管理创新。真正的成功者决非仅进行一两次的管理创新。相反,他们是持续的管理创新者。通用电器就是一个例子。它不仅成名于其“群策群力”原则和无边界组织,还拥有很多更为古老的创新,例如战略计划、管理人员发展计划、研发的商业化等。

5.6 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因而,企业管理创新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深刻把握企业竞争的主导要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在市场上竞争的主导要素由物质技术、客户正在转变为知识和创新能力。一个企业是否拥有知识和创新能力,将决定它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是否适应市场变化和引领市场的速度之争,这就要求企业成为一个适应和引领市场的!具有高度敏感性并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敏捷性组织”。在生产方面,能依照客户订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创造出客户的价值;在营销方面,能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用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丰富顾客价值;在组织方面,能整合和调动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有效率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能使员工队伍具有极大的向心力和同向性,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2、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贯穿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和融合,将极大地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企业的业务活动和业务信息在同一过程中得到有效开发和管理,使许多在传统手段下无法解决的集中控制与分散作业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企业通过整合,能够建立资源运作平台,使集中统一配置资源成为可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组织形式,跨越地理空间和时间约束,建立企业供应链和营销链,构建战略联盟,实现新的组织跨越。

3、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把企业作为一个最大化的利润生产组织,企业经营的主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定律正在发生改变"企业追求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往往导致企业中途夭折。在产品、技术和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企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首要的命题。

4、人才资源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第一资源。

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人才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拥有各类人才,并着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成为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课题。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加强开放学习,增强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

5、企业更加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对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企业存在的基本理由"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实践可以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

6、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创新,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创新与其相适应,创造出新的企业管理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

5.7 案例:创新团队的四大要素:浙江省农科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实例

陈剑平和他领导的创新团队在十五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事实表明,创造一流科研业绩需要一流的科研创新团队。一流创新团队具备四大要素:能力超群的团队带头人、合理的人员构成、高效的团队管理和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这四大要素的作用通过本案例所展示的创新团队及其创新活动得到极好的说明。

案例介绍:

摘要:陈剑平和他领导的创新团队在十五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事实表明,创造一流科研业绩需要一流的科研创新团队。一流创新团队具备四大要素:能力超群的团队带头人、合理的人员构成、高效的团队管理和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这四大要素的作用通过本案例所展示的创新团队及其创新活动得到极好的说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在组建15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大麦和性花叶病毒在其禾谷多黏菌介体内的发现和增殖的研究”获得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另外还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2004年,2005年)。这一系列成就的创造者是陈剑平和他领导的创新团队,这个案例充分表明创造一流科研业绩需要一流的科研创新团队。一个优秀的创新团队具备四大要素:能力超群的团队带头人、合理的成员构成、高效的团队管理和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本文以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创新团队为例说明这四大要素的作用。

一、陈剑平:科学家与科技帅才

中外成功的创新团队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有一个能力超群的灵魂人物。农科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的情况也不例外,室主任陈剑平就是这个灵魂人物。陈剑平,1963年4月出生,浙江宁波人,党的十七大代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1985年7月陈剑平于浙江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室工作。1989年至1990年在英国洛桑实验站进行合作研究,1992年至1995年赴苏格兰作物研究所开展合作与攻读博士,于1995年10月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先后任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科协副主席。

陈剑平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也是一名科技帅才,他对自己人生轨迹的转变有着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从“I”到“T”再到“G”的角色转换。他说:“‘I’”意味着追求自‘我’,而‘T’是英文‘团队’(Team)的第一个字母,意味着带好团队,聚集和培养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G’是英文‘目标’(Goal)的第一个字母,从实现战略目标的角度去带领一个单位,实现目标和宗旨。”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1989年,应英国洛桑实验站植物病理学系的首席科学家、国际真菌传植物病毒学会秘书长M.J.Adams教授的邀请,陈剑平来到英国洛桑实验站进行为期1年的进修。在这个世界一流的农业研究所,他只用3个月就完成了原定1年的科研任务。在这个世界一流的农业研究所,他只用3个月就完成了原定1年的科研任务。此后的8个月时间里陈剑平攻克了世界性难题——研究植物病毒与真菌介体的内在关系。他不分昼夜地扎在实验室里,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禾谷多黏菌砂培体系,通过对1万张微切片的电镜观察,终于从100多个真菌孢子体内发现了植物病毒。这一成果“大麦和兴华叶病毒在其真菌介体河谷多年军体内的发现”在英国《应用生物学年鉴》发表后,立即得到了国际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陈剑平首次在国际上解释了真菌介体与病毒的内在关系,修正了普遍认为病毒不能再真菌体内增殖的认识。这一发现是国际菌传病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展,有关成果获得1992年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一名科学家,陈剑平是出色的,也是幸运的,27岁就破解了一道世界难题,并且再接再厉又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一项重要进展。1992年,陈剑平从数百株发病的植株当中发现一株表现异常,他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深入研究后,他发现这是由一个病毒的突变体所致,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查明了病毒发生突变的环境条件、突变过程和机理,发现这个突变体不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这个重要生物学特性,拓展了植物病毒研究领域。2005年,他和他的博士生们一起,撰写了145万字的《真菌传播的植物病毒》著作,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至今该研究领域唯一的一本专著。在谈到科研心得时,陈剑平说:“科研工作就好比是登山,登上一个山头,会看到更多的山峰。”此后,他始终执着地埋首实验室,一步步深入研究真菌介体及其传播的植物病毒,并取得丰硕成果。

近10年来,陈剑平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次,农业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9次。在1991年至2001年的10年间,全世界共发表真菌传播类病毒论文285篇,其中53篇为陈剑平所著,占总数的18.6%。

作为科技帅才的陈剑平,从“I”向“T”转变发生在1993年,那一年创新团队组建。目前作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的陈剑平,除了要努力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得更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之外,还要聚集、培养和组织更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率领全院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创新团队共同进步。

从创新团队创建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建立了PCR检测和基因组扩增技术体系,为植物病毒鉴定、检测和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至今,已经对54种病毒进行了分子鉴定,并且发现了12种新的病毒,11种中国新纪录,并更正了6种重要植物病毒的鉴定和命名,完成了这54种不同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其中21种为国际上首次测定,16种已被美国生物信息中心确定为相关病毒的标准序列。他们测定的植物病毒基因组序列占国际基因数据库同期收录的植物RNA病毒序列总量的8.1%。从1995年起,陈剑平与他的创新团队筛选了5个对全球大麦黄花叶病毒免疫的新抗源,合作培育出3个抗病品种,累计推广60多万公顷,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

作为院领导和创新团队的带头人,陈剑平认为,“科研机构的领导不仅自己要业务过硬,而且还要做一名有宏观战略眼光的专家——要有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和助人为乐、甘为人梯的精神。”“我愿意做‘服务员’,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后来人,尽可能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至今,他已培养了13名博士、6名硕士,其中多名学生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在陈剑平的成功道路上就曾经有许多“贵人”相助,但同时他也尝到很多“苦涩”,所以现在作为管理岗位上的领导,他以豁达、包容的姿态,努力给科技人员提供公平、公正的发展机遇,尽量让后来人多一点“甘甜”,少一点“苦涩”。为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脱颖而出,他多次在论文中让出第一作者的位置,甚至连通讯作者也让给一线科研的年轻人。陈剑平表示“我要带给科技人员一种正确的理念——科学人生要怀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要不断创新。”创新团队的灵魂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创新团队的风貌和前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植物病毒学实验室这一创新团队会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为植物病毒研究领域作出新贡献。  

二、合理的人员构成

浙江省农科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创新团队成功的人员因素还有创新团队合理的人员构成,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目前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仅仅只有33.5岁,28人中有博士11人,副研究员以上8人。目前整个实验室内分成5个项目小组,分别是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组、粮食作物病毒组、抗病基因工程组,植物组织培养组和动物病毒学组。研究组之间彼此配合协作,实行科研经费科学管理,资源共享,不仅节约了资源,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三、高效的团队管理

作为一个组织,创新团队的管理也至关重要,陈剑平率领的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建立了由制度建设、实验管理、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四部分组成的管理机制。

在制度建设方面,实验室借鉴国内外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经验,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工作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及使用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对外开放制度、学术活动制度、成果管理、客座研究管理办法、贵重及精密仪器管理制度、同位素操作规则、检疫材料处理等。为了量化考核,完善激励机制,2003年制订了《实验室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试行办法》,取得很好效果。

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把实验室主要分为科研、生产和办公室三部分。科研工作由1-2名学术带头人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学术引导作用;鼓励并扶持青年科技骨干学习进修,积极申请项目,提高其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生产则严格按确认的订单和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生产,责任到人,做到保质保量按时交货。办公室具体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转、科研和财务管理。

在项目管理方面,实验室分五个项目小组,实行主任负责制,课题管理实行专题负责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坚持定期检查、滚动管理,建立专门技术资料档案。

在经费管理方面,针对实验室经费主要来源为专项经费、科研经费和开发经费的特点,分别进行管理,专项经费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规定,科研经费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进行支出,开发经费与收益独立核算。  

四、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

团队管理塑造的是创新团队的硬实力,创新文化则塑造的是创新团队的软实力。加强沟通,建立互知、互信是团队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团队要求成员之间开诚布公,以诚相待,少一些小算盘,多一些大气度,营造融洽向上的科研氛围。团队内部取消不必要的环节和形式,凡事力求简洁明快,团队成员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关键的工作。同时团队各研究小组承担着不同研究任务,由于研究项目和研究周期的不同,工作量也不断变化,团队要求各小组协作攻关,困难时群策群力,关键时行动协调一致,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赋予了团队“家”的内涵,让成员之间互尊、互知、互信、互助。这种团队凝聚力有效地提高了科研工作中合作与分工的效率和品质,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团队的发展壮大。

启示: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和作用,为此了解一流创新团队的建设和特征是关键一步,而通过具体事例来加深认识又是最为有效的。浙江省农科院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创新团队及其创新活动所显示出的团队四大要素及作用是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典型案例。可以说,具有“能力超群的团队带头人、合理的人员构成、高效的团队管理和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文化”这四大要素是优秀创新团队的主要特征。

思考题

1、结合当前实际,管理创新应该侧重考虑那些问题?

2、管理创新与其它创新的关系怎样?


专题六  创新理论和实践之五:教育创新

6.1 教育创新的概念

教育创新(Educational Innovation) 并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20 世纪50 60 年代,就有西方教育学者开始专门就教育创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案例研究。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贺拉斯·曼- 林肯学校实验研究所在教育创新问题上就进行过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一点可以在该研究所副教授米尔斯(Matthew B. Miles)1964 年编辑出版的《教育中的创新》一书中找到充分的佐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地进行着创新活动,如学校的创立、课本的出现,都属于教育创新。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创造能力并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创新。如1989年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指出,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因此要着眼国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抛弃学校授课内容越来越多的偏向,把教学的着眼点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上,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软化每门科学之间的界限;突出“技术教育”,提高国民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这一计划为教育改革设计了总框架,并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式,在全国推广已有的教育改革的成果。日本在19967月提出的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出,应把在轻松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轻松愉快”既是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提高孩子眼前生活质量的目的。为实现轻松教育,精选教学内容、精简课程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以发展个性及科学素质,适应国际化趋势。20世纪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世纪初的建立新学和50年代移植前苏联教育模式两次巨变,自80年代末开始,教育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热潮,1999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在经历着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第三次创新。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实,以及我国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偏颇,目前教育界又特别提倡创新教育或创造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或创造教育,目前看来都明确了教育创新的目标,即培养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有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尚有赖于教育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创新活动,也有赖于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

教育创新即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具体的教育活动有具体的教育目标,总的来看,教育的目标就是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创新活动应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展开。教育创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教材以至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几乎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江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讲话中也提出的这样一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在这篇被称为“新世纪教育宣言”的重要讲话中,江总书记指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6.2 教育创新的基本内容

1、教育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教育理念重视知识传播的过去时,强调知识的继承性和完整性,以完整、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为最高要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以继承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评价标准,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教育理念的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的以继承为主的教育思想,而以开发学生具备必要的技术技能、知识和创造力,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为主。它主张将重点由过去培养受教育者的接受力转移到培养受 教育者的创造力上来,通过施教过程,对受教育者进行创造力的挖掘、开发、训练和强化,提升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力,树立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

2、教育过程的创新

传统的教育过程常常把教学视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授过程,习惯于以教师传授与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及其精确度和完整性作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标准,重视教学过程的数量和进度,强调教学的计划和学生学习的时量,以及单位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数量。教育过程的创新则要求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单位时间内学习的质量为目的,在适度掌握知识的数量及其精确度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将传授知识、培养素质、提高能力融为一体。

3、教育内容的创新

教育内容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等。传统教育教学内容老化,教材陈旧,课程多有重叠和交叉现象。同时,由于学科中心思想的影响,课程结构单一化、固定化和细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培养出来的“专才”不少成为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偏才”和“狭才”。教育内容的创新首先要解决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教材建设的前沿化问题。要淡化专业界线,提倡文理渗透,拓宽学科领域,进行通识教育。尤其要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构建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创造能力相统一的教育内容。变培养株守一隅的“专才”为融会贯通的“通才”。

4、教育方法的创新

教育方法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考评方式三种。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型的学习习惯,以课堂统一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师的教学以“克隆”知识、“copy”概念原理为主,学生以被动地记忆、背诵知识为主。“读书一学期,紧张半个月”、“六十分万岁”的现象并不鲜见。教育方法的创新是多方面和多样化的,不管是教学方法上的启发式、讨论式,还是学习方法上的探讨式、互动式,以及考评方法上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总的原则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习的主动精神。变传统教育顺序上的“听说读写”为“说写读听”,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6.3 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总体上是一种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变革过程,理性的规划和监控是其重要前提。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在西方教育学界是同时受到关注的。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教育改革中往往包含着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也推动着或可能引起教育改革。但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并非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同一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相互交叉、部分重叠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6.3.1 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共同性

由于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两个概念之间部分重叠,关系复杂,有时我们往往难以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划清界线,以致常常引起一些误解,有些教育学者,包括西方一些教育学者,甚至将这两个概念混同使用。造成这些误解的原因不仅在于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紧密联系,而且由于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之间实际上也的确存在着很多共同性。

首先,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都意味着在教育领域发生某些变化。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教育领域目前既存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体制、运作方式等,而教育创新也是要产生一些不同于当前和以往的一些新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或教育管理模式等。

其次,这两者的目的都在于提高教育系统运作的效能。我们之所以要进行教育改革,就是要通过革除既存体制中不利于教育系统有效运作的因素,从而实现教育系统运作的更高效率。教育创新的目的,也是要通过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适应新的情境,以便更好地解决新问题,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第三,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最终目标,都是要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我们通过改革和创新,在教育领域中产生各类新方式、新方法、新模式,最终都是为了通过提高运作效率来推动教育的发展。那些不以此为目的、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尤其是吸引领导的眼球) 而花样迭出的各类举措,都不应被列入教育改革或教育创新的范畴。这些看似改革或创新的东西,大多只能称作形式翻新,有的连形式也没变,只能叫做名词翻新。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共同特性中最重要的一个特性。

6.3.2 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区别

尽管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之间存在着众多的共同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交叉重叠及其共同性而混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之间存在很明显的区别。

第一,教育改革一般都是经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认可,通过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和授权适用来进行的,整个过程都处于行政监控之下。教育创新则是面对新情境或新问题,行动者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以新的方式来实现新的功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情境,解决新问题。调节教育创新行为的主要是行为效果的直接反馈,而不是权力部门的监控。相反,由于创新本身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所以,过度的监控反而不利于教育创新。

第二,教育改革往往是事先规划好了的,有预定的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预先确定的各种具体措施,并且这些规划和预定的目标与措施,都是经过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准许的,因此,它具有确定性、规范性、可预见性、政治合法性和受保护的风险性等特征。所谓确定性和可预见性,是指教育改革由于是事先规划好的,所以其过程是确定的,其目标也是可预见的;所谓规范性、政治合法性和受保护的风险性,是指教育改革是权力机关和政府部门准许的,受到政策的规范和制约,而这种规范和制约也分担了具体改革行动的风险,也就是说,一旦改革出现问题甚至失败,颁布该项改革政策的政府部门会分担直接行为人的大部分责任。教育创新则不同,它具有不确定性、探索性、试验性、社会合法性和有成本的风险性等特征。它总是在新的情境中面对新的问题,所以其过程和结果都是不确定的。教育创新中的行动计划往往都是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它并不一定获得了权力机关或政府部门的事先授权,只是在更好地解决问题时可以获得社会的承认,整个创新行为都表现出探索性和试验性,一旦失败或出现严重问题,直接行为人要承担主要责任并可能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

第三,教育改革往往以某一时代潮流或宏大叙事为直接背景,具有一定的规模,经历较长的时期,在国家或较大范围的地区间展开竞争;而教育创新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具体情境为直接背景的,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是在个人、学校或较小范围地区间展开竞争。通过小的、边缘性的创新及其积累,教育创新最终也会推动教育系统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我们在全国或某省推广某种教学方法,这是教育改革,也包含着教育创新;但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故意在学生易犯错误的地方卖个破绽,让学生发现,以加深其印象,这只能是教育创新,而不能叫做教育改革。

第四,教育改革在其实施过程中具有严密的组织和精密的计划,既定规划往往优先于实际情境,以保证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因而在具体情境中其政策和策略大多只能发生有限的变形;教育创新并不一定要求严密的组织和计划,多数情况下教育创新的行动者是处在松散的结构中,具体情境优先于事前的计划,因而在面对新情境时他们有较大的自由度进行随机应变。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教育创新也可以有因地制宜的具体计划,但其计划和策略设计都具有较大的弹性。

第五,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任务参与过程,即行动者都是带着上级指派的任务去执行改革计划的,其中包含着赋权过程,改革者的行动背后有政府或权力部门的支持。作为任务参与过程,整个改革过程更多地受到来自上级的外部压力的推动,其目的在于实现事先规划好的改革蓝图。教育创新则大多是一种能动参与过程,它直接体现为创新者的行动过程,主要推动力量也是来自内源的动力,表现为一种突破既定框架的草根行动。

第六,教育改革由于总是在某一宏观理念指导下自上而下地在一个较大范围展开,因而往往表现出统一性和广泛性,具有普遍的、可迁移的价值,即改革的政策和策略是适用于整个规划范围的。教育创新却更多地表现出独特性和新颖性,其效用模型往往只具有依赖于具体情境的价值,这种价值可能具有可迁移性,也可能不具备可迁移性,只能适用于此类情境和此类问题。

6.3.3 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的辩证关系

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既存在着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有时可能是一致的,相互协调的,但有时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甚至可能引起一定的冲突和斗争。

首先,教育创新往往先于教育改革,也常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中或之后;教育改革往往源于教育创新,也可能引起教育创新。

其次,教育创新常常是教育改革的先驱,为教育改革提供最初的推动力和社会合法性基础,并且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可以保障改革进程在各种具体情境中更好地落实;教育改革对教育创新也会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并且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对教育创新的扩展。

第三,教育创新中往往孕育着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中常常包含着教育创新。

第四,教育改革一般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其重心在高层,源于基层且领导基层;教育创新大多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带有草根性的社会变化过程,其重心在基层,影响高层且受制于高层。

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教育创新的重要价值,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处理得不好,教育改革往往就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要处理好教育创新与教育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宏观层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在规划教育改革和制定教育政策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相关的实际教育问题,而且也要研究相关的教育创新,总结已有教育创新的经验,探讨新形势下各地具体情境中教育创新的可能。

其二,在教育改革和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赋予行政监控一定的弹性,允许行动者在具体情境中对相关政策进行授权适用,为教育创新留下一定的空间。

其三,加强对教育创新的研究和探讨,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和具体教育实践之间,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地相互影响和互相转化的互动机制。

要处理好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微观层面我们应该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要处理好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关系,从具体实践出发总结和修订理论,而不是以抽象理论来僵化地统一要求所有的具体实践。

二要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找出具体教育创新实践中那些带有规律性的要素,增进具体教育创新在不同情境中的可迁移性。

三要在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和培训过程中注意加强有关教育创新的科学训练,提高其教育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6.4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

人类正步人一个以智力资源的生产、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正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又称信息经济是区别于以前的以劳力资源配置为主的工业经济,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括,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的核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做为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该怎样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6.4.1 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内在关系

1、知识经济下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优化。

高等教育确定异向性价值目标必须要有科学儿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二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功利”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各种职业人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从“人本”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的解放。

2、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要求

知识经济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源是知识、信息、和技术,其关键是科技人才。人才的培养和产出主要依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仅承担传统惫义上的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而日还要承担和满足新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的新使命经济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创新能力是新经济时代国力竞争的焦点,创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效率是人类进步和国家富强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只有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应对新经济在这方而所带来的挑战其次,知识经济偏要高校培养出较强适应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的人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解决冲突和协商对话的技术,具有果断的决策能力是新经济时代对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3、高等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引擎。

高等教育对促使知识经济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可以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创造新的生产力,使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在知识的更新和创新型人才推动上。我国现阶段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根本是通过高等教育,形成知识快速更新,创新型人才的源源不断培养上和向社会输送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二方面的力量:专职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和企业。其中高等教育机构是主要力最。首先,处于科学发展前沿的高等学校,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新的科学理论进行探索。其次,要避免知识的陈旧化,不断更新和充实教育内容,教师必然亲自参加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

4、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知识经济形势下,需要经济发展以劳动力资源配置为主的传统经济转变到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通过知识的更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来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4.2 知识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创新

1、跨越式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

加快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改造进程,在管理、数学、科研等各个领城全方位利用信息技术,加快高校内部及校际间电子政务、电子公务发展。

2、努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大学应当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二种功能。

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仅知识存量大,而且知识增长、更迭速度快。高等教育应该从知识传播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4、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国家创新体系。

所谓国家创新体系即指科技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技术知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循环流转和应用的良性机制。

总之,我们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扎实工作,自觉投身于推进教育创新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是高等教育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进行教育创新,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在教育创新中的先导作用,要鼓励大家,特别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教育创新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当前,对高等教育来说,应当着重围绕教育创新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讨论。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确立与时代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扫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动高教体系的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通过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从思想认识上、理论上搞清楚这些问题,是进行教育创新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但是,进行教育创新,只是一般号召,只停留在理论研讨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以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动力,认真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进行教育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增强参与教育创新实践的使命感和自觉性,投身到教育创新的实践中。做好教育创新工作,对我国高等教育完成新世纪的历史任务有重大意义,教育创新的重要思想既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我们推进教育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指导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既非常重要而紧迫,又十分艰巨而长久。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龙头,理应在教育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中起带头作用。

6.5 案例:乌鲁木齐市的双语教学创新

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为了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培养民汉兼通人才,从2004年起承担了“乌鲁木齐地区民语系中小学双语教学体系建构研究”科技项目。在几乎没有经验可供借鉴的基础上,乌市教育研究中心通过3年的实验研究,大胆构想,宏观把握,扎实工作,在学院集中培训和学校的校本培训两个领域实现了突破,为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作出了贡献。

思考题:

1、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分析如何才能够有效利用和巩固教育创新的成果?

2、论述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文化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