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可以无愧、无怨,但不可能无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23:09
知青木雁:我们可以无愧、无怨,但不可能无悔 2010年05月06日 09:31 凤凰网知青 【 】 【打印共有评论102

回望那个岁月——《无愧岁月》编后记

感谢老知青同学们的信任和委托,使我有幸主编了这本书。尽管是完全的尽义务,但却义不容辞。因为我也是这个命运多舛的一代群体中的一员。

那个年代已经渐渐远去了,成为了上个世纪的一段历史。而对于我们这些在那个特殊年代和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代知青来说,却又是那么的难忘,那么的刻骨铭心。那个年代,尤其是那个刻骨难忘的岁月,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磨练和考验,对我们今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我们的思想情感、理性思维、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诸多方面甚至一言一行都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对于它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一代知青几乎一致地有着共同的感觉和体验,当然也不排除因人而异的所侧重不同。不必讳言,在冲破僵化的桎梏、解放思想的今天,实事求是地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审视它,每一个不愿再说违心话做违心事的人都会认为:它的色调是极灰黯的、迷乱的。它是历史不假,但决不是辉煌!它只能引起我们反思和警示,而绝不可能让我们自豪和骄傲。虽然我们当初曾是那么激昂喧烈地投入了。

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总是被一种大悲怆大痛苦的氛围笼罩着,且常常遭遇到尴尬。无论我们再怎么硬着头皮高喊青春无悔无怨无愧,总显得那样力不从心,且常常捉襟见肘。是的,我们可以无愧、无怨,但不可能无悔。试问一下,那样一代充满理想主义、热情忠诚的青年学生,竟被如此这般地让他们忘情地把青春、热情、理想、追求甚至生命漫无边际地抛洒在一个荒谬的直到以后相当长的时间还含含糊糊避重就轻的事件中去,能无悔吗?有悔,但我们无从所怨。因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都在那个疯狂扭曲的年代遭受着史无前例的劫难。当时的我们并不仅仅是单独的个体存在和发生,那是一场置千百万人倒悬的大悲剧!时至今天,不管主动或被动、也不管有意或无意,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常常会有回望历史的时候。回望历史、顾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就不难发现,我们的生命实际上和历史的链条时时处处在绞拧着。社会怒张着个体无法抗拒的霸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回望历史,扭曲年代里所谓的崇高和庄严,到头来不过是一地荒唐,是一滩让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我知道这种说法,无疑也是对我们自己青春和生命的一种质询,更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和鞭笞。它不啻于是让受过磨难的人在诉说痛苦的同时,也要直面自己的精神无知、缺陷甚至罪过。或许这太残酷了。但是我想,三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一代人几经生活的蒸馏,应该成熟了。以冷静客观的心态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不仅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将来。

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程,人性的异化也愈来愈触目惊心地冲击着我们。在历史交替社会变革的夹缝逼仄中,若然回首便也常常想起那个年代里人的一种朴实、忠耿、真诚的缕缕余香。特别是我们当年和处在社会最基层的农民结下的那种情谊,虽然已经遥远,却常常给予紧张疲惫的心灵一丝温煦的抚慰和追忆。许多下过乡的同学在提及这一点时总是情发乎于心,情溢于色。其实这是人性中共有的一种美丽。人性中美好的东西终究是泯没不了的。她象一条金线,从人类的幼年始就一直风风雨雨地贯穿至今,并不管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是多么的大相径庭。

细细读着同学们的手稿,感到特别的亲切,常常读着读着不能自已,伏案掩卷、热泪长飘。待心情平静下来以后,我看到大家基于对自己经历的一种追思和反顾,都坦诚地敞开了心扉。吐露真言,倾诉真情,是我们这部书的最大特点。同学们都客观如实地写了当年的一些人和事,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非常可贵。其实今天,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对那段历史说些不疼不痒、假大空的违心话了。况且,结辑此书的本意和宗旨也并非想讨好谁取悦谁。实话实说,实事实录。从某种角度来说,倒确有一定意义的史料价值。所以,无论是写作还是编辑,一要对得起历史和社会,二要对得起自己(那段经历),三要对得起当年的同学们和父老乡亲们,当然也要对得起其他的读者。正因如此,我在编辑时更加格外用心。因为每一件文稿都是那样沉甸甸的,热得烫手;因为我们这部书不仅也不可能只给我们自己看(虽然这是我们这部书的主要意图)。它不可避免地要流入社会,接受公众的裁正和评判。对于所来的稿件,我本着尽量保留原作风格风貌的原则,也对个别文稿做了适当的删改。目的还是那句话,这部书要对得起我们自己,更要对得起有缘看到此书的朋友们。既要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也要避免不负责任甚至自暴自弃的偏颇发泄。我想这一点同学们是会赞同和理解的。

说实话,现在想要做点事,特别是真正要做起来并不容易。由于时过境迁,当年的同学们处境各异,联系起来彼此都很困难。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数的同学都十分关注这部书的情况。许多同学在百忙中赶写稿件、提供线索、提供保存了三十多年的珍贵照片。更有许多同学不遗余力地牵头搭线、联络安排有关活动的场所、食宿等。在此特别要提及于国彭、赵日峰、巴子林、朱振涛、高宏、韩济生、谈正刚、王冲、康学禄等同学,还有我们当年的朋友现任茌平粮食局局长陶丙信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济南铁路局文联的编辑丁秀芳老师热情地把自己在全国铁路艺术大展中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奉献出来,作为本书的封面。应该说,没有大家不辞辛苦、不厌琐烦的热情投入和支持,我们这部书是很难和大家见面的。大家心往一处想、甘尽义务,没有一点一息的经济酬劳而那么积极地参与和真正的无怨无悔,截然和当前社会上物欲横溢、无利不起早五更相悖。这再次体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特有真诚。

同时,借此书和大家见面的机会,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当年在茌平下乡插队的同学们,向曾经和我们的命运结下不解之缘的茌平父老乡亲们、各界朋友们致意;向曾经培育我们的母校——济南铁路第一中学及母校的几代老师、新老领导和校友同学们致意!

当然,我更是由衷地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当年一起下乡而几十年一直扎根生活在茌平的老同学们致意!

还有,我们深深地怀念着曾和我们一道甘苦、共同悲欢过的,却不幸已经去世了的王普济、李玉兰、肖岩、李冬生、林书岳、姜彩琴、李春晓、陈守政、李龙等同学。他们如地下有灵,应能和今天的我们再次悲欣交集、共同分享这部书中个味的。同学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我坚信人的存在,便有其相应的价值存在。更况且,我们毕竟是整整一代人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