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加速器免费版2:我谈李鸿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07:44

我谈李鸿章(申精)

李鸿章(1823 -1901 ),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1901 年11 月去世。谥文忠,晋封一等侯。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论李之一生.忍辱负重.在下因住于合肥.特浅谈一下李鸿章的功过.有不足的地方望各位指教一二.
大清国自很早以来.就在自大自狂的思想锁住了国门,使的外来的先进的科技无法为当时所用.加上日久的腐败.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终于让大清国知道了什么叫做科技.日不落帝国的舰炮无情的轰开了大清国腐朽的大门.战争后,巨额的赔款和大量的军费都积压在中国大众的头上,而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外国低廉的工业产品纷纷进入中国.毁灭性的打击了当时中国传统的副业和手工业.地主的加紧剥削.使的国人纷纷站了出来起义.当时以1851年1月11日在金田暴发了"金田起义"最为有名.也就是有名的"天国军起义".面对列强和国内的起义.清政府选择了走"驱外当先攘内"的决议.以湘军统帅曾国藩为首的地方军的镇压下.太平军终于倒下了.也使清政府走向灭亡指出了道标.当然,在镇压天平军的战役中.李鸿章也展露了头角.
在与外国列强的战争中.清政府也渐渐明白了科技的重要性.可是,当时的清政府中.能知洋务的人是少之又少.李鸿章却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在大清国的大员中.根本就不知道到什么是蒸汽.就更不要说什么蒸汽机了.当时中国的落后在这些大员身上一览无疑.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震惊了中外.堂堂的大清国居然败在了一个"弹丸"小国手上.令国人为之扼腕,却不知日本思侵华久己.早在日本战国后期.丰臣秀吉就试着通过战领朝鲜进一步征服当时的大明.但是,大明朝却没有给秀吉这个机会.可是,现在的日本不同了.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日趋强大.野心也随之而膨胀.对于当时中国这块大肥肉,是久想染指.惜无机会.1894年的甲午战争,使的日本有了这个机会.也使的中国打起了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令中国人民受伤了半个多世纪.当时,我们先看看战争前可笑的清政府在干了些什么:1886年奕儇从340万的海军经费中拨出67万8千两作为“昆明湖水师学堂”的开办费,而水师学堂所培养的学生竟然是为了驾驶两艘小拖船拖带慈禧的御船在昆明湖中游玩。其次是前户部尚书阎敬铭在任时户部的积余约800万两,被慈禧发现后要去修园子了。再一笔就是3000万两的筑铁路的经费。“太后提其余款千余万筑颐和园,大工遂停”。还有一笔是大清借的外债。如1886年向英国汇丰银行借款200万两用于建南海工程;1887年向德国华泰银行借款500万马克合98万两用于建三海工程;1885年向英国怡和洋行借款150万英镑合500万两中有252万两用于颐和园工程。当然,挪用最多的当属海军经费。从1886年起的3年中海军340万两海军开办经费几乎全部被挪用。而每年400万的常年经费以“挪拨”等名义每十时至少提取30万两用于修园子。1885年户部和海军衙门以筹措海军经费为名卖官鬻爵,美其名曰“海防报效捐”共筹措300万两最后也被挪用。再有就是李鸿章以办海军名义让各省督抚认交的款子,其中两广总督张之洞认筹100万;两江总督曾国荃认筹70万;湖广总督裕禄认筹40万;四川总督刘秉璋认筹20万;江西巡抚德馨认筹20万;直隶总督李鸿章认筹20万总计270万两陆续解往天津发存生息,所得息银专供颐和园工程使用。
以上的各款加起来不下2000万两.却被更位大员和我们"亲爱的"老佛爷拿起干了些什么.政府如此腐败.不败道真是奇迹了.就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列强开始坐不住了.日本的过份强大会令它们在远东失去它们的利益的.于是,坐不住的它们让两国平息下来谈判.当然,它们也可以通过这份谈判得到一定的好处的.因为它们不是中国的"保姆".日本方面提出了割让辽东、台湾、澎湖,赔款军费3亿两白银.而中方代表鸿章先生接到的政府电报上写道的却是"着鸿章酌量办理".鸿章先生是愤怒,但更多的是无奈,他清楚的认识到了.如果不答应这个条件.日本就会有口实的继续扩大战争.而以现在的清政府军队来说.能阻止日军入关就算不错了.所以战争的结果可能会使中国丢掉整个东北.虽然签下了这个条约中国会有很大的损失.可是,中国实在丢不起整个东北.在痛苦和悲愤中,鸿章先生选择了签约.这就是有名的中日<马关条约>.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回国后,等着他的却是国人的漫骂声.指责他为"国贼".而在危机时刻出来收拾烂滩子的鸿章先生,却被清政府无情的踢了出去,因为在这些重大的时刻,总是需要有一个人出来背锅的.你说是吗?
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提到了代表的级别问题,朝廷只有派李鸿章去。因为洋人们有个可笑的理由,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清政府,可是他们知道中国有一个叫李鸿章的.而鸿章先生出使俄国还有有一个秘密的任务.那就是联俄抗日,这是当时国内一致的认识.国内大员一致以为日本的过分强大以深深的撼动了大清国的根基东北.而这个局面与大清国东北接壤的俄国可能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当时国内大员一致以为俄国会同意这个计划的.
插满了大清黄龙旗的彼得堡,李鸿章开始与俄国人商谈《中俄密约》。《中俄密约》的要点是:中俄两国针对日本的军事威胁结成互相援助的军事联盟;俄国在中国东北地区铺设铁路与俄国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接轨...但是,鸿章先生没有看到是,铁国虽然是军事援助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侵略的通道(以后的俄国就是这样进入大清的)
而在1900年6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陆的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大清国的都城北京仅20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1900年8月15日,大清国都城沦陷,政府和朝廷逃亡.
9月29日,李鸿章到达天津。他去了他曾经执政达20多年的直隶总督府,在满目疮痍的天津城中,总督府已是一片废墟。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
11月初,联军照会李鸿章和庆亲王,提出议和谈判的六项原则:惩办祸首;禁止军火输入中国;索取赔款;使馆驻扎卫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大沽间驻扎洋兵,保障大沽与北京之间的交通安全自由。
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代表大清国在“议和大纲”上签字。国人即刻指责道:“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1901年9月7日,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1901年11月7日.鸿章先生亡于国事.享年78年.
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梁启超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鸿章先生之人.是爱国还是误国.非当时之人不可论之.因为当时的情况与现近天平盛世不同,但有一点可以知道的.鸿章先生每一次出现在谈判桌前,都是国家存亡之时.当时,国家的腐败与动荡,国外列强的强大,使的鸿章先生在感情中常常会有表露出"惧外"的见解.在这种感情之下,和对政府的不满之下,鸿章先生可能私下常常感叹当"革新".可是,对于儒家思想统治下千年的中国,那只是私下的想想和说说.鸿章先生可能不是一个勇者敢于改革.但一定是一个深深爱着这个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