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萨普肌肉:《 菜 根 谭 》(全文及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16:33

(全文及译文)

《菜根谭》作者洪应明,明末隐士,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生平不详。从《菜根谭》的内容及其友人于扎兼等人的记载中,可知洪应明是一位儒生,早年热衷尘世,晚年皈依佛门、广事交游。其著述另有《樵淡》、《笔畴》和《传家宝》等,内容多是当时的警句教言,并包含自身的感慨,既为自律,也为劝世。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道德:指人类所应遵守的法理与规范,据《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依阿:胸无定见,曲意逢迎,随声附和,阿谀攀附权贵。

 

达人:指心胸豁达宽广、智慧高超、眼光远大、通达知命的人。

 

物外之物:泛指物质以外的东西,也就是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道德修养和精神世界。

 

身后之身:指身死后的名誉。

 

毋:同“勿”,不要。

 

[译文]

 

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暂时寂寞;而那些阿谀攀附权贵的人,却会遭到永远的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他们所以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暂时的寂寞,也决不会趋炎附势,而遭受万古的凄凉。

 

 

 

二、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注释]

 

涉世:经历世事。

 

点染:此处是指一个人沾上不良社会习气,有玷污之意。

 

机械:原指巧妙器物,此处比喻人的城府。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晓人情世故。

 

朴鲁:朴实、粗鲁,此处指憨厚,老实。

 

曲谨;拘泥小节谨慎求全。

 

疏狂:放荡不羁,不拘细节。白居易诗: “疏狂属年少。”

 

[译文]

 

涉世不深的人,阅历不深,沾染的不良习惯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权谋奸计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不拘小节。

 

 

 

三、心地光明  才华韫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四、污泥不染  机巧不用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注释]

 

势利:指权势和利欲,《汉书·张耳陈余传》说:“势利之交,古人羞之。”

 

纷华:指繁华的景色。《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解决。”张均亦有“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的诗句。

 

智械机巧:运用心计权谋。

 

不近:不去接近。

 

不染:不去接近、不受感染。

 

[译文]

 

面对世间众多追逐名利的恶行,不去接近权势名利是志向高洁的,然而接近了却不为之所动的人,品格更为高尚;面对权谋诡计,不知道它奸滑手段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懂得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者,则无疑更加高尚可贵。

 

 

 

五、闻逆耳言  怀拂心事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注释]

 

逆耳:刺耳,使人听了不高兴的话。《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二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拂心:不顺心。

 

砥石:指磨刀石。粗石叫砺,细石叫砥。《淮南子·说山》:“厉利剑者必以柔砥。”

 

鸩毒:鸩,是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有剧毒,泡入酒中可制成毒药,成为古时候所谓的鸩酒。《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古人以宴安为鸩毒。”

 

[译文]

 

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提高道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是顺耳的,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酒中了。

 

 

 

六、和气喜神 天人一理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注释]

 

戚戚:忧愁而惶惶不安。《论语》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霁日风光:风和日丽。

 

草木欣欣:花草树木充满生机。

 

喜神:欣喜乐观。

 

[译文]

 

在狂风暴雨中,飞禽走兽会感到忧伤惶惶不安;风和日丽会使花草树木者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看到,天地间不可以一天没有祥和安宁之气,人的心中不能够一天没有愉快喜悦的心情。

 

 

七、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注释]

 

酉农 肥: 酉农, 美酒;肥,美食、肉肥美。《淮南子·主术篇》中说:“肥 酉农 酣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真味:美妙可口的味道,喻人的自然本性。

 

卓异:神奇怪异。

 

至人:道德修养都达到完美无缺的人,即最高境界。《庄子·逍遥游》篇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自然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言谈举止神奇超常的人不是道德修养最完美的人,真正道德修养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

 

 

 

八、闲时吃紧  忙时悠闲

 

天地寂然不协,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注释]

 

吃紧:事情紧急时称吃紧,犹言感到急迫。

 

寂然:宁静的意思。白居易《偶作诗》有:“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气机:机,活动。气机指大自然的活动。具体说来,气是天地阴阳之气,而机泛指宇宙的运动,气机就是天地运转。

 

尽夜:尽,终。夜以继日的意思。

 

贞明:光明,光辉。

 

[译文]

 

天地看起来好像寂静不动,其实日月时时在运行,没有一刻会停止;太阳和月亮万古不变昼夜不停地运转,但它的光辉万古不变。所以君子在清闲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九、静坐观心  真妄毕现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注释]

 

观心:佛家语,指观察自己内心所映现的一切。《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

 

妄:非分、越轨。

 

真: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盘境界。

 

机趣:机是极细致,趣可作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

 

大:很。

 

惭忸:惭愧,不好意思。

 

[译文]

 

夜深人静之里,一个人坐下反省自己,开始觉得私心杂念都消失了,而只有本性,每当这个时候才从中领悟生命的真义;继而又发现真性只是暂时的流露,杂念仍然无法消除,在这个时候感到很惭愧。

 

 

 

十、得意早回头  拂心莫停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注释]

 

恩里:恩惠,蒙受好处。

 

快意:舒适,称心。《史记·李斯传》:“今弃击瓮叩瓦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就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拂心:意指不如意或不顺心。

 

[译文]

 

在受到恩惠时往往会招来祸害,所以在得意的时候要早点回头;遇到失败挫折或许反而有助于成功,所以在不顺心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追求。

 

 

 

十一、志从淡泊来  节在肥甘丧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注释]

 

藜口苋肠:藜,植物名,藜科,一年生草本,黄绿色新叶及嫩苗可吃。苋,植物名,苋科,一年生草本,茎叶可供食用。此处指粗茶淡饭。

 

衮衣玉食:指权贵。衮衣是古代帝王所穿的龙服,此处比喻华服。玉食是形容山珍海味等美食。衮衣玉食是华服美食的意思。

 

肥甘:美味的东西,比喻物质享受。

 

丧也:丧失、失掉之意。

 

[译文]

 

能享受粗茶淡饭的人,大多具有冰清玉洁的品格;而追求锦衣玉食的人,往往甘心卑躬屈膝。所以,人的高尚志向可从淡泊名利中表现出来,而人的节操也可以从贪图奢侈享受中丧失怠尽。

 

 

 

十二、田地放宽  恩泽流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注释]

 

田地:指心田,心胸。

 

不平之叹:对事情有不平之感时所发出的怨言。

 

惠泽:恩泽、德泽。

 

流:流传之意。

 

不匮之恩:匮,缺乏,比喻永恒的恩泽。据《诗·大雅·既醉》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

 

为人处事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才不会招人的怨恨;死后留给世人和子孙的德泽,要流传长远,才会赢得后人无尽的怀念。

 

 

 

十三、路留一步  味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注释]

 

径路:指小路。

 

滋味:味道。这里指好吃的东西。

 

涉世:经历世事。此处指为人处世。

 

[译文]

 

在经过道路狭窄的地方时,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能走得过去;在享受美味可口的食物时,要留一些分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十五、侠心交友  素心做人

 

交友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注释]

 

侠:指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素心:心地朴素之意。素本来是指未经染色的纯白细绢。引申为纯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赤子之心。据陶渊明《归田园居》诗:“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译文]

 

交朋友要抱着患难与共、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为人处世要保留一颗朴素善良的赤子之心。

 

 

 

十六、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注释]

 

宠利:荣誉、金钱和财富。

 

德业:德行、事业。

 

修为:修是涵养学习,修为即品德修养。

 

分外:不在本分之内。

 

[译文]

 

个人的恩宠名利不要抢在别人前面,积德修身的事情要不落人后地积极去做。享受应得的利益不要超过自己的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十七、忍让为高  利人利己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注释]

 

处世:度过世间,即一个人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基本做人态度。

 

张本: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译文]

 

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退让往往是更好的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便利别人是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

 

 

 

十八、矜则无功  悔可减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注释]

 

矜:自负、骄傲。据《尹文子》:“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

 

忏悔:本是佛家语,自我认错请人饶恕之意。

 

弥天:满天、滔天之意。

 

[译文]

 

一个人即使有盖世的丰功伟绩,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为是的话,他的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只要能忏悔改邪归正,也能赎回以前的罪过。

 

 

 

十九、美名不独享  责任不推脱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注释]

 

美节:完美的名声和高尚的节操。

 

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性命。

 

韬光:韬,本义是剑鞘,引申为掩藏。韬光是掩盖光泽,喻掩饰自己的才华。

 

养德:修养品德。

 

[译文]

 

完美的名誉和高尚的节操,不要一个人独自拥有,必须让别人一起分享,才不会惹发他人的忌恨,避免灾害在自己身上发生;耻辱的行为和不利于己的名声,不可以全部推到别人身上,应该自己主动承担几分责任,才能收敛锋芒修养品德。

 

 

 

二十、功名不求盈满  做人恰到好处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注释]

 

造物:指创造天地万物的神,通称造物主。《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造物亦称造化。

 

盈:充满。

 

外忧:外来的攻讦、忌恨。

 

[译文]

 

如果做任何事都留有几分余地,那样即使是全能的造物主也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能对我有所伤害。如果在事业上过度好强,功业追求绝对的完美,那么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为此而招致外患。

 

 

 

二十一、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注释]

 

真佛:真正的佛,此当信仰。

 

真道:真正的道理。道,真理。

 

愉色:脸上所表现的快乐神色。

 

形骸两释:形骸,有形的肉体,躯壳。《庄子·德充符》:“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霰骸两释,指人我之间没有身体外形的对立,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意气交流:彼此的意态和气概互相了解,互相影响。

 

观 心:观察自己种种行为,也就是反省自己。

 

[译文]

 

家庭里应该有一个真正的信仰,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个真正的原则,人与人之间能够心平气和,坦诚相见,彼此能以愉快的态度和温和的言辞相待,那么父母兄弟之间感情就会融洽,没有隔阂,意气相投,这比起坐禅调息、观心内省还要强上千万倍。

 

 

 

二十二、云止水中  动寂适宜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注释]

 

云电风灯:形容短暂、不稳定。

 

嗜寂者:特别好静的人。

 

死灰槁木:死灰,熄灭后的灰烬;槁木,指枯树,比喻丧失生机的东西。

 

定云止水:定云,停在一处不动的云;止水,停在一处不流的水,都是比喻极为宁静的心境。

 

鸢飞鱼跃:《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申为君子修其乐易之德,上及飞鸟,下及渊鱼,无不欢欣悦愉。

 

心体:心就是本体。古人认为心为思想的主体。

 

[译文]

 

生性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不定,又像风中的残灯孤独一样忽明忽暗;而一个嗜好安静的人就像火已经熄灭的灰烬,又像已毫无生机的枯木。以上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不动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用这种心态来观察万事万物,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符合有道的理想境界。

 

 

 

二十三、责恶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注释]

 

攻:攻击、指责。

 

恶:指缺点、隐私。

 

毋:无、不。

 

堪受:能否接受。

 

[译文]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为难。

 

 

 

二十四、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暗生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注释]

 

秽:脏臭的东西。

 

粪虫:粪指粪土或尘土,粪虫是尘芥中所生的蛆虫。

 

蝉:又名知了,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蜕变成蛹后而登树,再蜕皮成蝉。

 

饮露于秋风:蝉不吃普通的食物,只以喝露水为生,古代以此为高洁之象征。

 

化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传统说法,据《礼记·月令》篇:“季夏三月,……腐草为萤。”

 

[译文]

 

粪土中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后,却在秋风中吸饮洁净的露水为生;腐败的草堆本身不会有光泽的,可是它孕育出的萤火虫却在夏夜里闪耀出荧荧光亮。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洁净的东西出自污秽之中,而光明在黑暗中孕育。

 

 

 

二十五、伸张正气  再现真心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俗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注释]

 

矜高倨傲:矜高,自夸自大;倨傲,态度傲慢。

 

客气:言行虚矫,不是出于至诚。

 

正气:至大至刚之气。例如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就是正气。

 

意识:心理学名词,指精神觉醒状态,例如知觉、记忆、想象等一切精神现象都是意识的内容,此处含有认识和想象等意。

 

妄心:妄,虚幻不实,指人的本性被幻象所蒙蔽。

 

真心:指真实不变的心,据《辞海》注:“按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喻真妄二心:海水常住不变,是为真;波浪起伏无常,是为妄。众生之心,对境妄动,起灭无常,故皆是妄心。得金刚不坏之心,惟佛而已。”

 

[译文]

 

一个人之所以会心高气傲自以为是,无非是表现出一种脱离实际的虚浮之气,如果能消除这种浮夸的不良习气,心中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浩然正气才会出现;一个人心中的七情六欲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致,只要能够消除这种虚幻无常、胡思乱想的妄心,真正的善良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二十七、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注释]

 

轩冕: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吏,每当出门时都要穿礼服坐马车,马车就是轩,礼服就是冕。比喻高官,或者是显贵之人。《晋书·应贞传》:“轩冕相袭,为郡盛族。”

 

山林:泛称田园风光或闲居山野之间。与林泉均喻隐退的意思。

 

廊庙:比喻在朝从政做官。

 

经纶:以治丝之事比喻政治。《易·屯》:“君子以经纶。”《礼·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经。”朱熹:“经者,理者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

 

[译文]

 

身居要职享受高官厚禄的人,不能没有隐士的淡泊之气;而隐居山林清泉的人,应该胸怀治理国家的大志和才能。

 

 

 

二十八、无过是功  无怨是德

 

外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注释]

 

邀:求取。

 

与人:帮助别人,施恩于人。

 

感德:感激他人的恩德。据《诗经·小雅》篇:“忘我大德,恩我小怨。”

 

[译文]

 

为人处世不必想方设法去追逐名利,其实只要能够做到不犯错误就是最大的功劳;施舍恩惠给别人不必要求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别人没有怨恨自己,就是最好的回报。

 

 

 

二十九、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注释]

 

忧勤:绞尽脑汁用足体力去做事。

 

适性怡情: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

 

高风:高尚的风骨或高风亮节。

 

枯:已经丧失生机的树木。此处有不近人情的含义。

 

[译文]

 

勤劳多思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于认真把自己弄得太苦,就无助于调适自己的性情而使生活失去乐趣;淡泊寡欲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如果过分逃避社会,就无法对他人他事有所帮助了。

 

 

 

 

三十、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注释]

 

势蹙:势态紧迫。意指穷途末路。

 

功成行满:事业有所成就,一切都如意圆满。

 

末路:本指路的终点。

 

[译文]

 

对于在事业上遭受失败、事事不顺心的人,应当体谅他当初的本意是为了奋发上进;对于事业成功感到万事圆满的人,要看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否保住晚节。

 

 

 

三十一、富宜宽厚  智宜敛藏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注释]

 

忌刻:忌,猜忌、嫉妒;刻是刻薄寡恩。

 

敛藏:敛,收、聚、敛束,敛藏就是深藏不露。

 

懵:心神恍惚,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不明事理。《说文》:“懵,不明也。”

 

[译文]

 

富贵之家的人应该待人宽容仁厚,如果对别人挑剔苛刻,那么即使是处在富贵之中,其行为和贫贱无知的人是没有两样的,又怎么能够长久享受富贵的生活?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处炫耀张扬,那么他的言行就跟愚蠢无知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他的事业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三十二、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注释]

 

居卑:泛指处于地位低的地方。

 

处晦:在昏暗的地方。

 

守静:隐居山林寺院的寂静心理。

 

养默:沉默寡言。

 

躁:不安静,急促。

 

[译文]

 

处在低矮的地方,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在昏暗的地方,才知道当初的光亮会刺眼睛;持有宁静的心情,才知道四处奔波的辛苦;保持沉默的心性,才知道过多的言语会带来烦躁不安。

 

 

 

三十三、放得功名  即可脱俗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注释]

 

脱凡:脱,脱俗,即超越尘世外的意思。

 

入圣:进入光明伟大的境界。

 

[译文]

 

如果能够抛弃追逐功名富贵之思想,就可超越尘世,做个超凡脱俗的人;如果能摆脱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三十四、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注释]

 

意见:本是意思和见解之意,此处为偏见、邪念。

 

蟊贼:蟊,害虫名,专吃禾苗。据《诗经·小雅·大田》:“及其蟊贼。”传:“食根曰蟊,食节曰贼。”这里比喩贪财的人。

 

声色:指沉湎于享乐的颓废生活。

 

藩屏:原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此处指屏障、藩篱。

 

[译文]

 

名利和欲望未必都会伤害自己的本性,而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偏见才是残害心灵的毒虫;淫乐美色未必都会妨碍人对真理的探求,自作聪明、目中无人才是修悟道德的最大障碍。

 

 

 

三十五、知退一步  加让三分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注释]

 

人情:指人的情绪、欲望。

 

[译文]

 

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三十六、不恶小人  有礼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注释]

 

小人:泛指一般无知的人,此处含品行不端的坏人的意思。

 

恶:憎恨。

 

[译文]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做不到不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三十七、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注释]

 

浑噩:同浑浑噩噩,指人类天真朴实的本性。《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浑浑,深大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

 

黜:摒除。

 

纷华:繁华富丽。

 

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等。《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译文]

 

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留些浩然正气在大自然;宁可谢绝世俗富丽繁华的诱惑,甘心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也要在世间留个清白的声名。

 

 

 

三十八、降魔先降心  驭横先驭气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注释]

 

降魔:降,降服。魔,本意是鬼,此处指障碍修行。

 

退听:指听本心的命令。又当不起作用解。

 

驭:控制、统治的意思。

 

外横:意指那些外来纷乱的事物。

 

气:此处指情绪。

 

[译文]

 

要想降伏恶魔,必须首先降伏自己内心的邪念,只有把自己内心的邪念降伏了,那么所有的恶魔自然会消除;要想驾驭住悖礼违纪的事情,必须首先驾驭自己的浮躁之气,只有把自己的浮躁驾驭控制住了,那些外来的纷乱事物就自然不会侵入。

 

 

 

三十九、教育子弟  要严交游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注释]

 

弟子:同子弟。

 

匪人:泛指行为不正的人。

 

嘉禾:长得特别茂盛的稻谷。

 

[译文]

 

教育子弟就好像养闺阁中的女儿一样,最重要的是严格管理其生活起居,与人交往要谨慎。一旦结交了品行不端的人,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地中,播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这样就永远也种不出好的庄稼了。

 

 

 

四十、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注释]

 

欲路:泛指欲念、情欲、欲望。

 

染指:比喻巧取不应得的利益。 仞:古时以八尺为一仞。

 

理路:泛指义理、真理、道理。 惮:害怕。

 

[译文]

 

对于欲念方面的事,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方便而随意沾染,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堕入万丈深渊;关于道义方面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不前,因为一旦退缩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

 

 

 

四十一、不可浓艳  不可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注释]

 

念头浓:念头,想法、动机。这里指热情。

 

淡:冷漠。

 

居常:日常生活。

 

浓艳:此处指奢侈讲究。

 

枯寂:寂寞到极点。此处指吝啬。

 

[译文]

 

一个热情的人,往往能够善待自己,同样对待待别人也温馨仁厚,他要求处处都丰富、气派、讲究;而一个冷漠淡薄的人,不仅处处苛薄自己,同时也处处苛薄别人,于是事事显得枯燥无味而毫无生气。可见,作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在日常生活及待人接物方面,既不可过份热情奢侈,也不可过度冷漠吝啬。

 

 

 

四十二、超越天地  不入名利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铸。

 

[注释]

 

彼富我仁:出自《孟子》:“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谦乎哉?”

 

我义:意指高尚情操和正义之感。

 

牢笼:此指限制、束缚。

 

人定胜天: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的力量。

 

志一动气:一,专一或集中;动,统御、控制、发动;气,情绪、气质。

 

陶铸:范土曰陶,镕金曰铸。变通造作之使成为一定形式之义。《隋书·高祖纪》:“五气陶铸,万物流形。”

 

[译文]

 

别人拥有富贵钱财,我拥有仁义道德,别人拥有爵禄我拥有正义,如果是一个有高尚心性的正人君子就不会被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引诱和束缚;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的力量,意志坚定可以发挥出无坚不摧的精气,所以君子当然也不会被造物者所限制。

 

 

 

四十三、高一步立身  退一步处世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注释]

 

立身:接人待物,在社会上立足。

 

尘里振衣:振衣是科掉衣服上沾染的衣尘,在灰尘中抖去尘土会越抖越多。比喻做事没有成效。

 

泥中濯足:在泥巴里洗脚,比喻做事白费力气。

 

超达:超脱流俗,见解高明。

 

飞蛾投烛:飞蛾接近灯火往往葬身火中,比喻自取灭亡。

 

羝羊触藩:羝,指公羊。藩,指竹蓠笆。《易·大壮》:“羝羊触藩,赢其角。”比喻进退两难之意。

 

[译文]

 

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处世如果不作退一步考虑,就像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抵撞篱笆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

 

 

 

四十四、修德忘名  读书深心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注释]

 

收拾精神:收拾散漫不能集中的意志。

 

事功:事业。

 

实诣:实在造诣。

 

吟咏:指作诗歌时的低声朗诵。

 

风雅:风流儒雅。

 

[译文]

 

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在乎名声荣誉和功名成败,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如果读书的时候仍喜欢附庸风雅,吟诗咏文,必定难以深入,也难以有所收获。

 

 

 

四十五、一念之差  失之千里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注释]

 

大慈悲:慈,能给他人以快乐;悲,消除他人的痛苦,这是佛家语。

 

维摩:佛名,即“维摩诘”。释迦同时人,也作毗摩罗诘。

 

屠刽:屠,宰杀家畜的屠夫;刽,指以执行罪犯死刑为专业的刽子手。

 

金屋:指富豪之家的住宅。

 

咫尺:一咫是八寸。咫尺指极梪的距离。

 

[译文]

 

人人都有一颗大慈大悲之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也没有什么两样。所差别的只是,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至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四十六、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长著,便坠危机。

 

[注释]

 

修道:泛指修炼佛道两派心法。

 

木石:木柴和石块都是无欲望无感情的物体,这里比喻没有情欲。

 

云水:禅林称行脚僧为云水,以其到处为家,有如行云流水。黄庭坚诗:“淡如云水僧”

 

贪著: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

 

[译文]

 

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一样坚定不移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奢华稍有羡慕 , 便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杂念,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四十七、善人和气  凶人杀气

 

善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注释]

 

善人:心地善良的人。

 

作用安祥:言行从容不迫。

 

梦寐神魂:指睡梦中的神情。

 

声音笑语:指言谈说笑。

 

杀机:指令人感到有杀人的恐惧。

 

[译文]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日常的举止都很安详,即使是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祥和之气;一个凶狠残暴的人,为人处事狠毒狡诈,即使是在谈笑之中,也一样充满了肃杀恐怖。

 

 

 

四十八、君子无祸  勿罪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注释]

 

昭昭:明亮、显著,明显可见。《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庄子·达生》篇:“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冥冥:昏暗不明,隐蔽场所。《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译文]

 

肝脏如果得了病,就会表现出眼睛看不见东西的症状;肾脏如果发生毛病,就会表现出耳朵听不见声音的症状。病虽然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可表现出来的症状人们都能看见。所以正人君子要想在明处不表现出过错,那么就要先在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不犯过错。

 

 

 

四十九、多心为祸  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注释]

 

少事:指没有烦心的琐事。

 

多心:这里指猜忌,疑神疑鬼。

 

[译文]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无谓的牵挂,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疑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真正知道无事清闲的幸福;只有心宁气平的人,才真正理解疑神疑鬼的祸患。

 

 

 

五十、当方则方  当圆则圆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注释]

 

治世:太平盛世。

 

方:指品行端正。

 

乱世:动荡之世,与“治世”对称。

 

圆:圆滑,随机应变。

 

叔季:古时少长顺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排行最后,指衰乱将亡的时代。《左传》云:“政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

 

[译文]

 

生活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应当严正刚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人处世应当圆滑婉转,生活在衰乱将亡的末世,为人处世就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心地善良的人要宽厚,对待邪恶的人要严厉,对待那些庸碌平凡的人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宽容和严厉互用,恩威并施。

 

 

 

五十一、忘功念过  忘怨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注释]

 

功:对他人有恩或有帮助。

 

过:对他人的歉疚或冒犯。

 

[译文]

 

我对别人有过帮助和功劳,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上,但是对别人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则应时时放在心上反思;别人曾对我有帮助和恩惠不能够不牢记在心中,而别人对我有过失则应当及时忘却。

 

 

 

五十二、施之不求  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注释]

 

斗粟:斗,量器的名, 十升 。斗粟,一斗米。

 

万钟:钟,量器名。万钟形容多,指受禄之多。《孟子·告子》:“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镒:古时重量名,《孟子·梁惠王》注:“古者以一镒为一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

 

[译文]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心头,也不应该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对他人的给予,而要求别人回报予他,那么即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五十三、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注释]

 

际遇:机会、境遇。

 

齐:相等、相平。

 

情理:这里指情绪,精神状态。

 

相观对治:治,修正。相互对照修正。

 

法门:佛家用语,指领悟佛法的通路。《增一阿含经》:“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

 

[译文]

 

人生的命运有幸运也有不幸运,所处的境况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又如何要求特别的幸运呢?自己的情绪有平静的时候也有烦躁的时候,每个人的情绪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要求别人时刻都心平气和呢?用这个道理来反躬自问,将心比心,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好方法。

 

 

 

五十四、心地干净  方可学古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矣。

 

[注释]

 

心地干净:心性洁白无疵。

 

窃以济私:偷偷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假以覆短:借名言佳句掩饰自己的过失。

 

济盗粮:《史记·范雎传》:“齐所以大破者,以其所以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济盗粮者也。”比喻被敌人所利用。

 

[译文]

 

心地干净有一方净土,才能做纯洁无瑕的人,才能够研法诗书学习圣贤的美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看见善行好事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名言佳句就利用它来掩饰自己的短处,这种行为不但成了向强盗资助武器,而且又成了向盗贼赠送粮食。

 

 

五十五、祟俭养廉  守拙全真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注释]

 

劳:劳苦。

 

府怨:府,聚集之处。府怨指大众的怨恨。

 

逸而全真:安闲而能保全本性,道家语。

 

[译文]

 

生活奢侈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那些虽然贫穷却因为节俭而有富余的人呢?有才干的人操劳忙碌却招致众人的怨恨,还不如那些生性笨拙的人安逸,而且能保持自己的纯真本性。

 

 

 

五十六、学以致用 立业种德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注释]

 

铅椠:铅,铅粉笔;椠,削木为牍。铅椠就代表纸笔。

 

衣冠盗:偷窃俸禄的官吏。

 

口头禅:不明禅理,袭取禅家套语以资谈助者,谓之口头禅。

 

[译文]

 

研读诗书却不洞察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就是一个写字匠;当官却不爱护黎民百姓,就是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强盗;只讲习学问却不身体力行,就像一个只会口头念经却不通佛理的和尚;追求成功立业却不考虑积累功德,就像眼前昙花转眼凋谢。

 

 

 

五十七、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注释]

 

残篇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此处有物欲杂念之意。

 

鼓吹:乐名。

 

真受用:真正的好处。

 

[译文]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可惜都被残缺不全的杂乱文章所遮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真正的好乐曲,可惜都被那些妖艳的歌声和淫靡的舞蹈所淹没了。所以,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直接去寻求人心中最自然的本性,这样才能求得真正享用不尽的真学问。

 

 

 

五十八、苦中有乐  得意生悲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注释]

 

苦心:困苦的感受。

 

悦心:喜悦的感受。

 

趣:此指乐趣。

 

失意之悲:由于失望而感到悲哀。

 

[译文]

 

心存俭苦,常能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而觉得乐趣无穷;顺心得意时,因为面临着顶峰过后的低谷,往往潜藏着失意的悲伤。

 

五十九、富贵名誉  来自道德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注释]

 

舒徐:舒,展开。徐,缓慢。舒徐指从容自然。

 

瓶钵中花:插在花瓶里的花。

 

[译文]

 

世间的财富地位和道德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来,那么就像生长着的漫山遍野的花草,自然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来,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便会因为生长环境的变迁或者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来的,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花草会很快地凋谢枯萎。

 

 

 

六十、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发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注释]

 

好色:美景。

 

时和:气候暖和。

 

啭:鸟的叫声。

 

头角:比喻才华出众,一般说成“崭露头角”。

 

[译文]

 

春天来临时,风和日丽,花草树木争奇斗艳,为大地铺上一层美丽的景色,连鸟儿也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叫。一个读书人如果能通过努力侥幸出人头地,又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却不思考为后世写下不朽的篇章,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那么他即使能活到百岁,也宛如没有在世上活过一天一样。

 

 

六十一、兢业的心思  潇洒的趣味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注释]

 

兢业:也可作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尽心尽力的意思。

 

潇洒:形容行劝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

 

敛束:收敛约束。

 

秋杀:与春生相对,气象凛冽、毫无生机。

 

[译文]

 

做学问的人要抱有专心治学的心思,行为谨慎勤于事业,还要有大度洒脱不受拘束的情怀,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趣味。如果一味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过着极端清苦拘束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只像秋天一样充满肃杀凄凉之感,而缺乏春天般万木争发的勃勃生机,如何去滋育万物成长呢?

 

 

 

六十二、立名者贪  用术者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注释]

 

廉:不贪、廉洁。《荀子·修身》:“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嗜:喜好、爱好。恶少:恶少年。)

 

大巧:聪明绝顶。

 

术:方法、手段。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桑弘羊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之术也。”

 

拙:笨。《庄子·胠箧》:“大巧苦拙。”

 

[译文]

 

真正廉洁的人并不一定树立廉洁的美名,那些为自己树立名声的人正是因为贪图虚名;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去玩弄那些技巧,玩弄技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拙劣和愚蠢。

 

 

 

六十三、宁虚勿溢  宁缺勿全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居缺不处完。

 

[注释]

 

欹器:倾斜易覆之器。《荀子 .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扑满:用来存钱用的陶罐,有入口无出口,满则需打破取出。

 

[译文]

 

倾斜的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会倾覆,储蓄盒因为空无一钱才得以保全。所以正人君子宁可无所作为而不愿有所争夺,宁可有些欠缺而不会十全十美。

 

 

 

六十四、拔去名根  融化客气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注释]

 

名根:功利的思想。

 

千乘:乘,车,谓一车四马。《史记·陈涉世家》:“国六攻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一瓢:瓢,用葫芦做的盛水器。一瓢是说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尘情:人世之情 。

 

剩:多余。

 

技:伎俩之意。

 

[译文]

 

一个人追逐名利的思想若不从内心彻底拔除,即使他表面上轻视世间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甘愿过着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到头来仍然摆脱不了世俗名利的诱惑;一个人受外力的影响若不能被自身的正气所化解,虽然他恩泽世上所有的人,并为后世开创利益,终究也只是多余的伎俩。

 

 

 

六十六、无名无位  无忧无虑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注释]

 

名:名声、名望。《史记·西门豹传》:“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位:官位、爵位。《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

 

[译文]

 

人们只知道有了名声地位是一种快乐,殊不知那种没有名声地位牵累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人只知道挨饿受冻是令人忧虑的事,殊不知那些虽无饥寒之苦却精神空虚忧愁的人更为痛苦。

 

 

六十七、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注释]

 

阴:暗中、暗地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善路:向善的道路。

 

恶根:恶,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恶根指过失的根源。

 

[译文]

 

做了坏事怕别人知道的人,虽然是作恶,但还留有通往善良的路径;做了好事却急于想宣扬的人,他做善事的同时就已种下了恶根。

 

 

 

六十八、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注释]

 

机缄:《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唐成玄英《疏》:“机,关也;缄,闭也。”指推动事物运动的造化力量。

 

抑:压抑。

 

伸:指舒展。

 

播弄:玩弄、摆布,含有颠倒是非、胡作非为的意思。

 

[译文]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有时让人先陷入困境然后再进入顺境,有时又让人先得意而后失意,不论是处于何种境地,都是上天有意在捉弄那些自命不凡的所谓英雄豪杰。因此,一个真正的君子,如果能够坚忍地度过外来的困厄和挫折,平安之时不忘危难,那么就连上天也没有办法对他施加任何的伎俩了。

 

 

 

六十九、偏激之人  难建功业

 

燥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注释]

 

炽:火旺。《北史·齐纪总论》:“火既炽矣,更负薪以足之。”(负薪:背柴)

 

凝滞:停留不动,比喻人的性情古板。

 

祉:福。

 

[译文]

 

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就像炽热的烈火,仿佛跟他接触就会被烧毁;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就像寒冷的冰块一样冷酷,仿佛碰到他都会被无情的残害;一个固执呆板的人,就像静止的死水和腐朽的枯木,毫无一线生机。这些人都难以建立功业,造福于人。

 

 

 

七十、愉快求福  去怨避祸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注释]

 

徼:求、求取,当祈福解。

 

喜神:喜气洋洋的神态。

 

杀机:暗中决定要杀害他人的动机。

 

[译文]

 

福分是不可强求的,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是召来人生幸福的根本;灾祸是无法逃避的,排除怨恨的心绪,才是远离灾祸的办法。

 

 

 

七十一、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之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七十一、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之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注释]

 

愆尤:愆,过失。尤,责怪。愆尤是指责归咎的意思。李白诗:“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骈:并。《管子四称》:“出则党骈。”

 

訾议:訾,诋毁。訾议是非议、责难的意思。

 

[译文]

 

十句话有九次都说得很正确,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如果有一句话没说对,那么就会受到众多的指责。十个谋略有九次成功,人们不一定把功劳给你,但是如果有一次谋略失败,那么批评、责难之声纷至沓来。这就是君子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宁可显得笨拙也不显露机巧的缘故。

 

 

 

七十二、热心之人  其福亦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注释]

 

天地之气:指天地间的气候。

 

杀:衰退,残败。黄巢《不等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性气:性情、气质。

 

清冷:清高冷漠。

 

受享:所享的福分。

 

泽:恩泽、恩惠。《史记·西门豹传》:“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流:流传。)

 

[译文]

 

自然界气候温暖的时候就会催发万物,气候寒冷的时候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一样,性情高傲冷漠的人,所得的福分也比较淡薄。只有那些性情温和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分才会绵长,留下的恩泽也会长久。

 

 

 

七十三、天理路广  人欲路窄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注释]

 

天理:天道。

 

游心:游是出入,游心是说心念出入的天理路上。

 

人欲:人的欲望。

 

寄迹:投身立足。

 

荆棘:比喻纷乱梗阻。《后汉书·冯异传》:“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译文]

 

追求自然真理的正道十分宽广,稍微用心追求,就感觉心胸坦荡开阔;追求个人欲望的邪道非常狭窄,刚把脚踏上去,就发现眼前布满了荆棘泥泞,寸步难行。

 

 

 

七十四、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注释]

 

参勘:参是交互考证,勘是调查、核对。

 

知:通“智”。

 

[译文]

 

在人生路上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就会获得幸福,这样的幸福才会长久;对知识的学习和怀疑交替验证,探索到最后而获得的知识,才是千真万确的智慧。

 

 

 

七十五、虚心明理  实心却欲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注释]

 

虚:谦虚、不自满。

 

实:真实、执着。

 

[译文]

 

一个人不可以没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和真理;一个人的内心不能不抱着择善的坚决态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不受名利的诱惑,挡住物欲的侵袭。

 

 

 

七十六、宽宏大量  胸能容物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注释]

 

水清无鱼:《孔子家语》中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含垢纳污:容纳脏的东西,比喻有容忍的气度。

 

操:品德、品行。《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贾人:商人。)

 

[译文]

 

污物的地方往往滋生众多生物,而极为清澈的水中反而没有鱼儿生长。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有容纳度量,绝对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赏。

 

 

 

七十七、多病未羞  无病是忧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注释]

 

泛驾之马:泛驾,谓覆驾。《汉书·武帝纪》:“泛驾之马。”

 

跃冶之金:比喻不守本分而自命不凡的人。

 

型范:铸造用的模具。

 

白沙:陈献章,明朝学者,广东新会人。字公甫,隐居白沙里,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著有《白沙集》十二卷。

 

[译文]

 

在原野上奔驰的野马经过人的驯养可以成为供人驾驭奔驰的好马,溅到熔炉外面的金属最终还是被人放在模具中熔铸成可用之物。而人只要一落入游手好闲不思振作的地步,那么就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了。所以白沙先生说:“一个人有很多缺点并不可耻,只有一生都看不到自己缺点的人才是最令人担忧的。”这真是至理名言。

 

 

 

七十八、一念贪私  坏了一生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注释]

 

一念:一瞬间所引起的观念。

 

恩:惠爱、恩惠。

 

惨:狠毒。

 

品:品质、品德。

 

度越:超越。

 

[译文]

 

人只要有一丝贪图私利的杂念,那么就会由刚直变为懦弱,由聪明变为昏庸,由慈善变为残忍,由高洁变为污浊,结果损坏了他一生的品格。所以古人把不贪作为修身的宝贵品质,从而超凡脱俗地度过一生。

 

 

 

七十九、心中亮堂  不受诱惑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注释]

 

外贼:来自外部的侵害。

 

情欲意识:内心的情感欲望。

 

惺惺:清醒、机警。唐玄觉《禅宗永嘉集·奢靡他颂》:“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

 

不昧:不糊涂。

 

中堂:堂的中央。

 

[译文]

 

耳朵听到美音,眼睛看到美色,这些外界诱惑都是外来的盗贼,心中的情感和欲念这些都是人内心中潜藏的盗贼。可是只要灵魂保持正直清醒,在堂中央坐稳,不受诱惑,保持一片纯净的心境,那么这些使人受到诱惑的感受和心理都能化作帮助自己培养正直品德的好帮手。

 

 

 

八十、保已成业  防将来非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注释]

 

业:事业、功业。《左传·襄公十八年》:“人其以不谷为自逸而忘先君之业矣。”

 

失:过失、错误。

 

非:过失。

 

[译文]

 

与其图谋计划没有把握的功业,还不如将精力用来保持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追悔过去的过失,还不如将精力用来预防将可能发生的错误 。

 

 

 

八十二、风不留声  雁不留影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注释]

 

寒潭:大雁都在秋天飞过,河水此时显得寒冷清澈,因此称寒潭。

 

现:显现。

 

空:平静。

 

[译文]

 

当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风吹过之后,竹林又依然归于寂静而不会将声响留下;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时,潭面映出大雁的身影,可是雁儿飞过之后,潭面依然晶宝一片,不会留下大雁的身影。所以君子临事之时才会显现出本来的心性,可是事情处理完后心中也恢复原来的平静。

 

 

 

八十三、君子懿德  中庸之道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注释]

 

清:清廉。

 

懿德:美德。《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传》“懿,美也。”

 

[译文]

 

清廉纯洁的人,有包容一切的雅量,有仁义和敏锐的判断力,洞察一切而又不苛求于人,正直而又不过于矫饰,如果做到恰如其分,就像蜜饯虽由蜜粮炮制却不太甜,海水虽然含盐但不太咸一样,那就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八十四、穷当益工  不失风雅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驰哉!

 

[注释]

 

益工:益、增加。《韩非子·定法》:“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益工指更努力下功夫。

 

景色:此处指摆设、穿着。

 

寥落:寂寞不得志。

 

奈何:为什么要。

 

废弛:应做的不做,指自暴自弃。

 

[译文]

 

贫穷的人家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穷人的女儿天天把头梳得整整齐齐,虽然没有艳丽奢华的陈设,美丽的装饰,却有一种自然朴实的风雅气质。有才之君子,怎能因穷困忧愁或者际遇不佳受到冷落,就自暴自弃呢 !

 

 

 

八十五、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注释]

 

未雨绸缪:绸缪,缠绕、缠绵。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受用:受益。《朱子全书》:“认得圣贤本意,道义实体不外此心,便自有受用处耳。”

 

[译文]

 

在闲暇时不让时光轻易流过,抓紧时间做些准备,到了忙的时候自然会有用;在平静时不让心灵空虚,在遇到变化的时候就能够应付自如;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不做阴暗的事,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然会受到尊敬。

 

 

 

八十六、念头起处  切莫放过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注释]

 

挽:牵引,拉。《左传·襄公十四年》:“或挽之,或推之。”

 

[译文]

 

在念头刚刚产生时,一发觉此念头是个人欲望,便马上用理智将它拉回到正道上来。邪念一起就警觉,一发觉就转变方向,这个时候就是将祸害转变为幸福,将死亡转变为生机的关键,千万不能轻易放过。

 

 

 

八十七、静闲淡泊  观心证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注释]

 

澄澈:河水清澈见底。

 

真体:指心性的真正本源。

 

气象:此指气度、气概。

 

[译文]

 

清静的时候,意念思虑清澈,可以看出心性的本源;在闲暇中气度舒畅从容,可以发觉心中真正的玄机;在淡泊中性情谦静平和,可以体会心中真趣味。反省内心印证道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了。

 

 

八十八、动中真静  苦中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注释]

 

性天:天性、本性。

 

[译文]

 

在悄然无声的环境中所得来的宁静,不能算是真正的宁静,在喧闹骚动中能保持宁静的心情,才算达到天性原本的真境界;在快乐的地方得到乐趣不能算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乐观的情趣,这种快乐才是人本性中真正快乐的境界。

 

 

 

八十九、舍己勿疑  施恩勿报

 

舒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舒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注释]

 

舍己:牺牲自己。 毋处其疑:不要犹疑不决。

 

[译文]

 

既然要作出自我牺牲,就不要过多地计较得失而犹豫不决,过多计较得失,那么这种自我牺牲的心意就会打折扣;既然要施恩与人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如果一定要求对方感恩图报,那么这种乐善好施的善良之心也就会变质。

 

 

 

九十、厚德积福  逸心补劳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九十一、天机最神  智巧何益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片牖其衷;憸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何益?

 

[注释]

 

贞士:指意志坚定的人。

 

徼福:徼,同邀,祈求。《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

 

牖:打穿墙壁用木料做的窗子。《说文·通训定声》:“牖,旁窗也。”

 

憸人:行为不正的小人。 憸:邪妄。《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译文]

 

一个志节坚贞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为自己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却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心愿;阴险邪恶的小人虽然用尽心机去躲避灾祸的惩罚,可是上天却偏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灵使其蒙受灾难。由此可见,上天的玄机极其奥妙、神奇莫测,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在上天面前实在无计可施。

 

 

 

九十二、人生态度  晚节更重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九十三、种德施惠  无位公相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注释]

 

种德:行善积德。

 

士夫:士大夫的简称。

 

市:买卖。

 

[译文]

 

一个平民老百姓如果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广积恩德广施恩惠,他虽然没有公卿相国的名位,却同样受到世人景仰;那些有高官厚禄的士大夫们如果只是一味地争夺权势贪恋名声,虽然有着公卿爵位,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一样可悲。

 

 

九十四、积累念难  倾覆思易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注释]

 

祉:与福同义。

 

贻:遗留。《魏书·张衮传》:“贻丑于来叶。”(叶:世)

 

[译文]

 

如果问祖先给我们留下什么恩德,只要看我们现在所享幸福的厚薄就可以知道,因此应当时时感谢祖先们创造积累的艰辛;如果要问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会享受到什么样的幸福,那么只要看我们所留下恩泽究竟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同时,要考虑到这些家业是很容易遭受衰败的厄运的。

 

 

九十二、人生态度  晚节更重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注释]

 

声妓:指妓女。

 

烟花:妓女的代称,指妓女的生涯。

 

[译文]

 

歌妓、舞女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嫁人做一个良家妇女,那么过去的风尘生涯对她后来的正常生活不会有什么妨害;一个坚守节操的妇女,如果在晚年的时候耐不住寂寞而失身的话,那么她前半生的清苦守节都白费了。所以俗语说:“观察一个人的节操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后半生。”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九十五、君子诈善  无异小人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注释]

 

诈善:虚伪的善行。

 

肆恶:纵恣,放肆。《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可肆也。”

 

[译文]

 

身为君子却具有伪善的恶行,那么他们的行为与邪恶的小人作恶多端没有什么两样;行仁义的正人君子如果放弃自己的志向落入浊流,那还不如一个改过自新的小人。

 

 

 

九十六、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见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注释]

 

隐讽:暗示,婉转劝人改过。

 

俟:等。 型范:典型模范。

 

[译文]

 

家里有人犯了过错,不能随便大发脾气,也不应该轻易地放弃不管。如果这件事不好直接说明其错误,可以借其他的事来提醒暗示,使他知错改正;今天不能使他醒悟,可以过一些时候再耐心劝告。就像温暖的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暖和的气候使冰融一样,这样才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

 

 

 

九十七、看得圆满  放得宽平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注释]

 

险侧:邪恶不正。

 

[译文]

 

如果自己内心是圆满善良的,那么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而没有缺陷;如果自己内心是宽大仁厚的,那么世界也会是一个没有阴险诡计的境地。

 

 

 

九十八、坚守操履  不露锋芒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注释]

 

操履:操行,谓平日所操守及履行之事。

 

澹泊:恬静无为。

 

锋芒:比喻人的才华和锐气。

 

[译文]

 

对名利淡泊而又有才华的人,必定会受到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猜疑;一个生活俭朴谨慎的人,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之辈的妒嫉。一个坚守正道的君子,固然不应该因此而稍稍改变自己的操守,但是也不能够过于锋芒毕露。

 

 

九十九、逆境砺志  顺境杀人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注释]

 

针砭药石:针砭,一种用石针治病的方法。药石,泛称治病用的药物。针砭药石比喻砥砺人品德气节的良方。

 

砥砺:磨刀石,此指磨练。

 

膏:脂肪。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逆境中,身边所接触到的全是犹如医治自身不足的良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品德;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中,就等在你的面前布满了看不见的刀枪戈矛,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人的意志,让人走向堕落。

 

 

 

一OO、富贵如火  必将自焚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烁矣。

 

[注释]

 

嗜欲:指放纵自己对财色的嗜好。

 

[译文]

 

生长在富豪权贵之家的人,他们的欲望像猛火一样强烈,他们的权势像烈焰一样灼人。如果不时时给他们一些清醒的观念加以调和,即使这些欲望和权势的火焰不会焚烧他人,也会将他们自己灼伤 。

 

 

 

一O一、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注释]

 

霜可飞:比喻人的真诚可以感动上天,使不可能的变为可能。

 

陨:坏的意思。《淮南子·览冥》:“景公台陨。”

 

真宰:天为主宰万物者,故云真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译文]

 

人的心灵只要完全真诚,那么就可以使六月下霜,使城墙哭倒,使金石贯穿。如果一个人虚伪奸邪,空有一付躯壳,真正的灵魂早已消亡,与人相处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恶,独自一个人时也会为自己的形体和灵魂感到惭愧。

 

 

 

一O二、文章恰好  人品本然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注释]

 

本然:本来如此。

 

[译文]

 

文章写到最美妙的境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表达得恰到好处;品德修炼到最高尚的境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表现出人最善良的本性。

 

 

一O三、能看得破  才认得真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注释]

 

委形:《列子 . 天瑞》:“‘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也。'”意谓吾身之形为天地所委,非吾所自有。

 

缰锁:套在马脖子上控制马行动的绳索。此处比喻人事相牵。

 

[译文]

 

从虚幻的现象来看,不只功名富贵是假象,就连四肢五官也都是上天给予的躯壳;从真实的境界来看,不要说父母兄弟,就是万事万物也和我同为一体。所以,人要看得透彻,认得真切,才可以担负天下的重任,也才可以摆脱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

 

点评: 佛陀言:“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一切皆幻

 

庄子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这些都是圣人才会悟得出的道理啊!圣人不点化,我们这些凡夫还懵懵懂懂哩。

 

 

 

一O四、美味快意  享用五分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注释]

 

爽口:可口。

 

殃:残害。《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译文]

 

可口的美味的山珍海味,多吃便等于伤害肠胃的毒药,如果只吃五分饱便不会受到伤害;令人满足如意的事情,也是引诱人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只享受五分便不至于追悔莫及。

 

 

一O五、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注释]

 

过:过错、过施。

 

发:揭发。

 

阴私:指个人私生活的隐秘事。

 

旧恶:指他人以前的过失。

 

[译文]

 

不责备别人的小过,不揭露别人的隐秘,不记恨别人的旧仇。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可以使人避免祸害。

 

 

 

一O六、持身勿轻  用心勿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注释]

 

持身:做人的原则。

 

轻:轻浮。

 

泥:拘泥。

 

[译文]

 

正人君子不可轻浮急躁,要善于把握自己,修养言行要严谨,浮躁就容易受到外物的困扰,而失去了悠闲宁静的情趣;而用心不能够太执著,太执著就会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约束,因为执著是偏见和短见的同行者,太执著会失去活泼洒脱的乐趣。

 

 

 

一O七、人生百年     不可虚度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注释]

 

万古:比喻时间长。

 

虚:虚度。

 

[译文]

 

天地能够万古长存,可是人的生命却不可再次获得新生;人的一生只有百年光景,是很容易就消逝了的。有幸生活在世界上,不能不知道拥有生命的乐趣,也不能不提醒自己不要虚度时光。

 

 

 

一O八、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注释]

 

彰:明显。东方朔《七谏·沉江》:“夷吾忠而名彰。”

 

德:作动词,对我感恩怀德。

 

泯:灭。

 

[译文]

 

怨恨都会因为行善而更加明显,所以与其让人感谢我的德行,还不如让别人把赞扬和怨恨都忘掉;仇恨都是因为恩惠而产生的,所以与其让人知道我的恩惠,还不如让别人把恩惠和仇恨都忘掉。

 

 

 

一O九、持盈履满     君子兢兢

 

老来疾病,都是壮阳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注释]

 

持盈:指保守成业。

 

履满:履,福禄。履满,指福寿完满。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一个人年老时体弱多病,这都是在年轻时不注意保养身体所造成的;一个人在事业失意以后还会有恶孽缠身、遭受罪责,那都是在兴盛得意的时候埋下的祸根。所以在拥有成功和圆满的事业和生活的时候,一个君子不能不时时小心谨慎。

 

 

 

一一 O 、扶公却私     种德修身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注释]

 

市:买卖。

 

扶:扶持。

 

敦:厚,这里指加深。

 

庸行:平常行为。

 

[译文]

 

与其收买人心,还不如去帮助大众获得利益;与其结交很多新朋友,还不如加深与老朋友之间的友谊;标榜名声,还不如在暗中积累德行;与其追求异想天开的功绩,还不如平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做点好事。

 

 

 

一一一、公论不犯     权门不沾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则玷污终身。

 

[注释]

 

犯手:违犯。

 

权门:指权贵之家。《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舆金辇璧,输货权门。”

 

私窦:私门,暗指走后门。

 

著脚:涉足之意。

 

[译文]

 

凡是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行为准则,千万不能去触犯,一旦触犯了,就会留下永远的耻辱;凡是权贵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能去涉足,一旦沾染上了,就会玷污一世的清名。

 

 

 

一一二、人畏不忌     不惧人毁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注释]

 

曲意:委屈自己的意志。

 

直躬:刚正不阿的行为。

 

[译文]

 

一个人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博得别人的欢心,还不如保持刚直不阿的品德让那些小人去嫉恨;一个人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善行却接受别人的称扬赞颂,还不如没有恶行劣迹却遭受小人的诋毁诽谤。

 

 

 

一一三、从容处变  剀切规友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注释]

 

剀切:直接了当。

 

优游:模棱两可。

 

[译文]

 

面对父兄或骨肉至亲之间发生意料不到的变故,应该保持镇定沉着,绝不可感情用事采取激烈的态度;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遇到朋友有过失,应该态度诚恳地规劝,不宜得过且过地让他错下去。

 

 

 

一一四、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注释]

 

怠荒:懒惰、颓丧、不上进。

 

 

 

 

一一五、爱重为仇  薄极成喜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翻成喜也。

 

[注释]

 

感:感激。

 

[译文]

 

用千金来馈赠他人,有时也难以打动人心换得一时之欢喜,相反有时候一顿饭的恩惠却能使人终身感激。这是因为有时过分的关爱反而变成仇恨,而一点小小的恩惠反而容易讨人欢心。

 

 

 

一一六、藏巧于拙  以屈为伸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注释]

 

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译文]

 

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也不要自命清高;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也不要太过于冒进,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有三窟。

 

 

 

一一七、盛极必衰  居安虑患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注释]

 

衰飒:凋落、枯萎。

 

发生:生长。

 

百忍:比喻极大的忍耐力。

 

[译文]

 

凡是衰败萧瑟的景象往往很早就在繁华的盛况之中隐藏着;凡是草木的蓬勃生机也早就孕育在换季的凋零时刻。所以一个聪明的人,当自己处在顺境中平安无事时,要有防患于未然的考虑,而当自己处在动乱和灾祸中时,也要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来争取事业最后的成功。

 

 

 

一一八、奇人乏识  独行无恒

 

惊奇喜异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非恒久之操。

 

[注释]

 

恒:永久的。

 

[译文]

 

喜欢标新立异、行为怪诞不经的人,必然不会有高深的学问和卓越的见识;一个人刻苦潜修名节、特立独行,也必然没有长久不变的操守。

 

 

 

一一四、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注释]

 

怠荒:懒惰、颓丧、不上进。

 

[译文]

 

做人处事即使在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在无人所见的地方也要心地正直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情,在遇到潦倒窘迫的境地时也不丧失进取之心,这样才能算是个真正的英雄好汉。

 

 

 

一一九、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一二O、毋形人短  毋忌人能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注释]

 

自任:自负。

 

形:对比。

 

[译文]

 

一个人不要误信他人的片面之辞,而被那些奸诈的小人所欺骗,也不要自以为绝对正确而被一时的意气所驱使;不要仰仗自己的长处来比较人家的短处,不要因自己的笨拙而嫉妒别人的才能。

 

 

 

一二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注释]

 

曲:婉转、含蓄。

 

弥缝:弥补、掩饰。

 

暴:暴露、揭发。

 

[译文]

 

当我们发现了别人的缺点时,要很委婉地为人家掩饰,如果故意暴露宣扬,是在证明自己的无知和缺德,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对于别人的执拗,要善于诱导教诲劝解,如果因为他的固执己见而怨愤或讨厌他,不仅不能使他改变固执,同时还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强化别人的固执。

 

 

一二二、阴者勿交  傲者勿言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注释]

 

输心:推心置腹。

 

悻悻:很有怒气的样子。《孟子·公孙丑》“悻悻然见于其面。”

 

[译文]

 

遇到表情阴沉不说话的人,暂时不要急着和他坦诚相交,推心置腹;遇到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一二三、调节情绪  一张一弛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

 

[注释]

 

昏散:迷惑。

 

憧憧:来往不绝的样子。《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译文]

 

当头脑昏沉、无精打彩时,要把精神提振起来,保持头脑的清醒敏锐;当工作繁忙压力大、心理紧张时,可以暂时将工作放下,使自己轻松一下。如果不这样注意调节自己的精神和情绪,就很容易刚克服了头脑昏沉的毛病,却又惹来了精神紧张的困扰。

 

 

 

一二四、君子之心  毫无障塞

 

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当一毫凝滞?太虚何当一毫障塞?人心之体,亦当如是。

 

[注释]

 

霁:雨后转晴。

 

倏:忽然、迅速。

 

气机:这里比喻主宰气候变化的大自然。

 

太虚: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出自《庄子 . 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成玄英疏:“昆仑是高远之山,太虚是深远之理。”第二种出自《文选 . 游天台赋》:“太虚辽廓而无阖。”注:“太虚,谓天也。”

 

[译文]

 

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转瞬之间又太阳高照或明月高挂。大自然的运行无止无息,何曾有一刻的停止,宇宙间的运动无比通畅从没有一丝阻塞。所以人的心性也要和大自然一样毫无滞塞,不被名利所阻碍。

 

 

 

智慧识魔  意志斩妖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注释]

 

慧剑:佛家语,用智慧比喻利剑。

 

 

 

 

 

一二六、宽而容人  不动声色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注释]

 

觉:发觉、察觉。

 

诈:欺骗。

 

形:表形、表露。萧统《文选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心中)

 

[译文]

 

发觉别人在欺诈自己时,并不以言语表现自己的不满;受到别人的欺侮,也不在表情上显现出愤怒的情绪。这种处事方法中有无穷的意蕴,也含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奥妙。

 

 

 

一二七、英雄豪杰  经受锤炼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注释]

 

横逆:指意想不到的灾祸。

 

炉锤:比喻锻练人心性的东西。

 

[译文]

 

灾祸和穷困的境地就是锻炼英雄豪杰心性的熔炉。只要能够经受这种锻炼,那么身心才会有质的飞跃;相反,承受不了这种锻炼,那么对身心来说会是一种损害。

 

点评:好钢不怕磨砺,越磨越利,若是废铁木头那就另当别论了。

 

苦难,可磨利人的思维和智慧。所以,成佛也只能是在人道,而非在福报很大的天道。其实,做人最大的好处和意 义也是在于此。

 

众多的名言也说明这个道理,如:

 

“不受一翻寒剌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二八、天地父母     万物敦睦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注释]

 

愆:过失、错误。《尚书·伊训》:“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

 

燮理:调和、谐和。

 

怨咨:怨恨。

 

氛:恶气。《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楚氛甚恶。”

 

[译文]

 

人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如果能使自己喜怒不逾越规矩,使自己的好恶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做人的一种调理谐和的功夫;天地就像是万物的父母,如果能让百姓没有怨恨和叹息,万事万物没有了灾害,大自然便能够呈现一片祥和太平的景象。

 

 

 

一二八、天地父母  万物敦睦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注释]

 

愆:过失、错误。《尚书·伊训》:“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

 

燮理:调和、谐和。

 

怨咨:怨恨。

 

氛:恶气。《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楚氛甚恶。”

 

[译文]

 

人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如果能使自己喜怒不逾越规矩,使自己的好恶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做人的一种调理谐和的功夫;天地就像是万物的父母,如果能让百姓没有怨恨和叹息,万事万物没有了灾害,大自然便能够呈现一片祥和太平的景象。

 

 

一二九、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此警惕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注释]

 

逆:预先。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译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用来告诫那些思虑不周警惕性不高的人;宁可受到别人的欺骗,也不揣摩别人的机诈之心,这是用来劝戒那些警惕性过高想得太细的人。与人交往能做到这两点,便能够思虑精明且心地浑厚了。

 

 

 

一三O、明辨是非  大局为重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注释]

 

快:称心如意、高兴、痛快。熟语有“大快人心”。

 

[译文]

 

不能因为大多数人的猜疑而影响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固执己见而不听从别人的忠实良言,不要因为贪恋小的私欲而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要借公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一三一、亲善杜谗  除恶防祸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遭媒孽之祸。

 

[注释]

 

急:急切。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荀子·致士》:“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

 

媒孽:借故陷害人而酿成其罪。

 

[译文]

 

好人不能急着和他亲近,也不应当事先就去赞扬他的美德,为的是防止遭受奸邪小人的诽谤和中伤;要想摆脱坏人,不要事先揭发他的恶行,以免受到报复和陷害。

 

 

 

一三二、培养节操  磨炼本领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操出。

 

[注释]

 

节义:指人格。

 

经纶:纺织丝绸,这里指经邦治国的政治韬略。

 

临深履薄:面临深渊脚踏薄冰,比喻做事非常谨慎小心。

 

[译文]

 

大凡一种青天白日那样光明磊落的节操义举,都是在艰苦和默默无闻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大凡一种可以扭转乾坤担当重任的本领,都是从谨慎严密的处事险境中磨炼出来的。

 

 

 

一三三、父慈子孝  伦常天性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注释]

 

合当:应该。

 

市道:交易市场。

 

[译文]

 

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们对父母的孝顺,兄长对弟妹们友爱,弟妹们对兄长敬重,即使是用了全部爱心做到了最完美的境界,也都是理所当然,彼此间不须存有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果施恩的人自以为是恩人,接受的人抱着感恩图报的想法,那么就是将至亲骨肉之间的关系当作了陌路人来看待,真诚的骨肉之情就会变成一种市井交易了。

 

 

 

一三四、不夸妍洁     谁能丑污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注释]

 

妍:美、美丽。刘知几《史通·惑经》:“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

 

丑:作动词。

 

[译文]

 

天地之间的事物,有美丽必然就有丑陋行为对比,只要自己不自夸自大宣扬自己美丽,那谁又能指责我丑陋呢?有洁净的地方必然就有脏污作为对比,只要自己不宣扬自己如何洁净,那谁又能讥讽我脏污呢?

 

 

一三五、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注释]

 

冷肠:相对于热肠而言。

 

[译文]

 

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富贵之家比贫苦人家更显得明

 

 

 

一三六、功过要清  恩仇勿明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注释]

 

惰隳:疏懒堕落,灰心丧气。

 

携贰之志:携贰,指有疑心,不相亲附。《左传·文公七年》:“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

 

[译文]

 

对部下的功绩和过失一点都不容混淆,如果混淆了,人们就会变得懒怠而没有上进之心;对恩惠和仇恨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太明显了人们就容易的生怀疑背叛之心。

 

 

 

一三七、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结,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注释]

 

爵位:指官位,君主国家所封的等级。

 

行谊:合乎道义的品行。

 

谤:毁谤。《史记·屈原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诚实却被人怀疑。)

 

[译文]

 

官不可做得太大,太大了就会使自己陷于危险境地;才能和本事不能全部用尽,用尽之后就会走向衰落;言行论调不可太高,太高就容易招来毁谤和中伤。

 

 

 

一三八、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一三九、以备御才  恃才败德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注释]

 

魍魉:迷信传说中的一种怪物。杜甫《崔少府高斋三十韵》:“魍魉森惨戚。”又写作“罔两”、“蝄蜽”。

 

猖狂:狂妄而放肆。

 

[译文]

 

品德是一个人才能的主人,而才能只是一个人品德的奴婢。如果一个人只有才干学识却缺乏品德修养,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婢当家,这又哪能不胡作非为、狂妄嚣张的呢?

 

点评:有才无德的人作的恶通常会更大,对人类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会更甚。

 

 

 

一四O、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注释]

 

投鼠忌器:想打老鼠又怕把东西打坏,比喻做事有所顾忌。

 

杜:杜绝、阻止。李斯《谏逐客书》:“强公室,杜私门。”(公室:指王室。)

 

幸:用手段谋求更高职位的人。

 

[译文]

 

要想铲除杜绝那些邪恶奸诈之人,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路径。如果使他们走投无路、无立锥之地的话,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一切好的东西也都被咬坏了。

 

 

 

一四一、有过归己  有功让人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注释]

 

患难:患,忧患。患难指艰难困苦。

 

仇:仇恨。《史记·郭解传》:“雒阳人有相仇者。”

 

[译文]

 

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应当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功劳念头,共享功劳就会引起彼此的猜疑;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渡过难关的胸襟,不可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安乐的贪心,共享安乐就会造成互相仇恨。

 

 

 

一三八、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注释]

 

阴阳:古人哲学概念。古代思想家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如天、火、暑是阳,地、水、寒是阴。这里“阴”指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阳”指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

 

[译文]

 

做坏事最忌讳是隐藏不让人知道,做好事最忌讳到处宣扬。所以显而易见的坏事所造成的灾祸较小,不为人知的坏事所造成的灾祸较大;做了善事要让别人知道的所积的功德小,在暗中默默行善不被别人知道的所积的功德才大。

 

点评:阳恶恶小,阴恶恶大;阳德德小,阴德德大。

 

 

 

 

 

一四二、警言救人  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注释]

 

济物:用金钱救助他人。

 

[译文]

 

有学问有节操的人,虽然贫穷无法用物质去接济他人,但当碰到别人为某件事执迷不悟时,能去指点他提醒他使他领悟,当别人发生危急困难时,能为他说几句公道的话,说几句安慰的话,使他摆脱困境,这也算是无限的大功德。

 

 

 

一四三、趋炎附热  人之通病

 

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注释]

 

燠:《说文 . 无衣》:“安且燠兮。”注:“燠,暖也。”

 

患:疾病。柳宗元《愈膏肓赋》:“愈膏肓之患难。”(愈:治好。)

 

[译文]

 

饥饿潦倒时就去投靠人家,富裕饱足时就远走高飞,富贵的就去巴结,贫困的就鄙弃,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通病。

 

 

 

一四四、冷眼观物  轻动刚肠

 

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

 

[注释]

 

冷:冷静。

 

刚肠:个性耿直。

 

[译文]

 

一个有品德才学的君子,要以冷静的态度来面对事物,要小心从事,切忌随便表现自己耿直的性格。

 

 

 

一四五、德量共进  识见更高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注释]

 

识:知识、见识、经验。

 

弘::扩大、光大。《汉书·叙传下》:“思弘祖业。”

 

量:气量、抱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译文]

 

人的道德是随着气量而增长的,人的气量又是随着人的见识而增加的。所以要想使自己的道德更加完美,不能够不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要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不能不增加自己的见识。

 

 

 

一四六、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人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机械矣。

 

[注释]

 

萤然:形容灯光微弱得像荧火虫一般闪烁。

 

万籁:一切声音。

 

桎梏:捆住手足的刑具。《战国策·齐策六》:“束缚桎梏,辱身也。”引申为约束、束缚。

 

[译文]

 

当夜晚时分,清灯枯照,万籁俱寂,这正是人们要开始入睡的时候;清晨人们从睡梦中醒来,万物还未复苏,这正是我们刚刚从朦朦胧胧的睡意中清醒的时刻。如果能利用这一刻来澄清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反省自身的一切,便会明白耳目口鼻是束缚我们心智的枷锁,而情欲爱好等都是使我们堕落的机器。

 

 

 

一四七、 反省从善  尤人成恶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注释]

 

药石:治病的东西,引申为规诫他人改过之言。

 

尤人:尤,指责、归咎之意。《论语·宪问》:“不尤人。”

 

[译文]

 

一个人能够经常反省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使自己警醒的良药;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心中的念头都会像伤害自己的戈矛。一个是通向各种善行的途径,一个是形成恶行的源头,两者有天壤之别。

 

 

 

一四八、功名一时  气切万古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注释]

 

千载一日:千年仿佛一日,比喻永恒不变。

 

[译文]

 

事业和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但圣贤的精神却可以亘古不变;功名利绿和荣华富贵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移,只有高尚的气节却能千年不朽。所以,一个道德学问都很高尚的君子是不可以用一时的事业功名来换永恒的精神气节的。

 

 

 

一四九、机里藏机  变外生变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注释]

 

罹:遭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河北罹袁氏之难。”

 

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比喻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背后的灾祸。

 

[译文]

 

投设鱼网是为了捕鱼,可是鸿雁却落入网中;螳螂正想贪吃眼前的蝉,却不知道黄雀在背后伺机偷袭。玄机里面暗藏玄机,变化之外再生变化,人的智慧和计谋又有什么可仗恃的呢?

 

 

 

一五O、诚恳为人  灵活处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注释]

 

花子:乞丐的俗称。

 

[译文]

 

做人如果没有一点真诚恳切的念头,就会像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做任何事都很虚伪,处世如果没有一些随机应变的技巧,那么就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时时处处都会碰到阻碍。

 

 

 

一五一、去混心清  去苦乐存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注释]

 

鉴:古指镜子。《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鉴予之。”

 

翳:蔽。《楚辞·九歌·远逝》:“石屿嵯以翳日。”

 

[译文]

 

水不兴波作浪就会自然平静,镜子没有灰尘就自然明净。所以人的心地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清静,只要去掉了私心杂念,就自然会明澈清静;快乐不必刻意去寻找,只要远离那些痛苦和烦恼,快乐就自然会存在了。

 

 

 

 

 

一五二、一言一行  切戒犯忌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宜切戒。

 

[注释]

 

酿:造成。

 

切戒:引以为戒。

 

[译文]

 

如果有一个邪恶的念头会触犯鬼神的禁忌,说一句话会伤害人间的祥和之气,如果做一件事会造成子孙后代的祸患,那么这些言行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一五三、欲拎故纵  宽之自明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注释]

 

自化:自己觉悟。

 

《老子》:“我无为而反自化。”

 

[译文]

 

有些事情越是想弄清楚,就越弄不清楚,可是宽限一些时间就会自然明白,不要急躁以免增加紧张的气氛;有的人想指导他却不能听从,如果放松约束也许他会自然受到感化,不要急切地去约束他,以免增加他的抵触情绪。

 

 

 

一五四、不能养德  终归末技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注释]

 

青云:比喻达官显贵。

 

白雪:五十弦瑟乐曲名。《昭明文选》陆机《文赋》:“缀下里于白雪。注:淮南子曰师旷奏自雪而神禽下降。白雪:五十弦琴乐名。”

 

血气:这里指感情。

 

[译文]

 

节操和正气足以胜过高官厚禄,生动感人的文章足以胜过白雪名曲,如果不是用道德准则来贯穿其中,那么终究只不过是血气冲动时的个人感情,或只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吧了。

 

 

 

一五O、诚恳为人  灵活处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注释]

 

花子:乞丐的俗称。

 

[译文]

 

做人如果没有一点真诚恳切的念头,就会像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做任何事都很虚伪,处世如果没有一些随机应变的技巧,那么就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时时处处都会碰到阻碍。

 

 

 

一五五、急流勇退  与世无争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注释]

 

谢事:指辞官归隐。

 

独后:不与人争,独自居后。

 

[译文]

 

引退要在自己事业处于鼎盛的时候,这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居家度日则应生活在清静不与人争先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地修身养性。

 

 

 

[译文]

 

做人处事即使在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在无人所见的地方也要心地正直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情,在遇到潦倒窘迫的境地时也不丧失进取之心,这样才能算是个真正的英雄好汉。

 

 

 

有谁是认真看的?

况且,书读得再多,不会用,也是枉然。

曾听庸人说哲学只是文字游戏,没实际用处。

可不是吗,倘若知识不能给你带来快乐抹去痛苦,那也只剩下文字的皮囊了。

 

 

 

一五O、诚恳为人  灵活处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注释]

 

花子:乞丐的俗称。

 

[译文]

 

做人如果没有一点真诚恳切的念头,就会像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做任何事都很虚伪,处世如果没有一些随机应变的技巧,那么就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时时处处都会碰到阻碍。

 

 

 

一五六、细处着眼  施不求报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注释]

 

至:极、最。《荀子·正论》:“罪至重而刑至轻。”

 

不报:此指无力回报。

 

[译文]

 

人要加强品德修养,须在最细微的地方下功夫,施予别人恩惠应该施予那些根本无法回报你的人。

 

 

 

一五七、清心去俗  趣味高雅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注释]

 

朱门: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比喻富贵之家。

 

白屋:指贫穷人家住的地方。“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译文]

 

与其和市井凡俗之人交朋友不如与山野老翁来往,与其去拜谒达官贵人还不如亲近普通的平民百姓;与其听街头巷尾的是是非非,还不如去听樵夫和牧童歌唱;与其议论当今的人违背道德的行为和失当的举动,还不如讲述古代圣贤的美好言行。

 

 

 

一五八、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不栋宇坚久者。

 

[注释]

 

基:基础、根本。《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译文]

 

高尚美好的品德是一切事业的根基,正如盖房子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可能修建坚固而耐用的房屋。

 

 

 

一五九、心善子盛  根固叶荣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注释]

 

裔:后代。左思《吴都赋》:“虞、魏之昆,顾、陆之裔。”(昆:后代)

 

[译文]

 

善良的心地是子孙后代的根本,就像栽花种树一样,如果没有牢固的根基,就不可能有繁花似锦、枝叶茂盛的景象。

 

 

 

一六O、勿昧所有  勿夸所有

 

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治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注释]

 

无尽藏:比喻无穷的道德和财富。《大乘义章》:“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含曰藏。”

 

[译文]

 

古人说过:“抛弃自己家里无穷宝藏,效仿乞丐拿着饭碗沿门沿户去讨饭。”又说:“突然暴富的穷人不要信口开河,哪家的炉灶烟囱不冒烟呢?”前一句话告诫人们不要妄自菲薄,后一句话是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所说的这两种情况都应该作为做学问的鉴戒。

 

 

 

一六一、道德学问  人皆可修

 

道是一重公众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注释]

 

公众物事:指社会大众的事。

 

接引:迎接、引导。

 

[译文]

 

真理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去追求和探索的事情,应该随着个人的性情来加以引导;做学问就像每个人吃的家常便饭一样,应该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有所谨慎和警惕。

 

 

一六二、信人己诚  疑人己诈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怀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注释]

 

信人:相信别人。

 

疑人:怀疑别人。

 

[译文]

 

能信任别人的人,别人不定会以诚相待,但他自己却是诚实的;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也许并不都狡诈,但他自己却已是做了狡诈之事了。

 

 

 

一六三、春风催生  寒风残杀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注释]

 

煦:温暖。颜延之《陶征士诔》:“晨烟暮霭,春煦秋阴。”

 

朔:北。

 

[译文]

 

一个胸怀宽大仁厚的人,就像温暖和煦的春风,能让万物充满生机;而心胸狭窄刻薄的人,就像呼啸阴冷的冰雪,万物遭到它的摧残会枯萎凋谢。

 

 

一六四、善 根 暗 长  恶 损 潜 消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 ,当必潜消。

 

[注释]

 

潜:偷偷地、秘密地。

 

[译文]

 

做了好事不一定能立即看出它的益处,但是好事的益处就像掩在草里面的冬瓜一样,于不知不觉中长大;一个人做了坏事也许不会立即看出它的害处,但恶行的灾祸就像春天庭院中的积雪被阳光照射融化一样,在渐渐地显现出来。

 

点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一六五、愈隐愈显  愈淡愈浓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注释]

 

隐微:隐私。

 

衰朽之人:指年老体衰的人。

 

[译文]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情意要如同对待新知一样特别热烈真诚;处理隐秘细微的事情,态度要更加光明磊落;对待年老体衰的人,礼节应当更加恭敬周到。

 

 

 

一六六、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注释]

 

敏:努力、奋勉。《汉书·东方朔传》:“敏行而不敢怠。”

 

[译文]

 

勤奋的人应该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德性和义理,而世人偏偏假借勤奋来作为解决贫困;俭朴的人对财物和金钱都很淡泊,但是世人偏偏假借俭朴作为掩饰自己的吝啬。君子修身立德的标准,却成了市井小人营私谋利的工具,真是可惜啊!

 

 

 

一六七、意气用事  难有作为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译文]

 

一个人只凭一时的意气、兴趣办事,情绪高的时候就去行动,冲动一过马上就停止,这样怎能成为不断前进永不倒退的车轮呢!从情感出发去领悟事理的人,有所领悟,也会有所迷惑,这样终究不是永保明亮的智慧之灯。

 

 

 

一六八、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注释]

 

恕:宽恕、原谅。

 

[译文]

 

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对于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应当尽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别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观,忍心不顾。

 

 

 

一六九、为奇不异     求清不激

 

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注释]

 

脱俗:不沾染俗气。

 

异:不同的、特殊的。

 

[译文]

 

能够超凡脱俗的人是奇人,如果刻意去标新立异就不是奇人而是怪人了;不肯同流合污的人就是高洁的人,如果以与世人断绝往来去标榜自己的清高,那就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一七O、恩宜后浓  威宜先严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注释]

 

惠:恩惠。《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酷:残酷,暴虐。晁错《贤良文学对策》:“刑罚暴酷,轻绝人命。”

 

[译文]

 

对人施予恩惠应该从淡薄到浓厚,如果开始浓厚而逐渐淡薄,那么人们就容易忘掉你的恩惠;树立威信要先严格而后宽容,如果先宽容而后严格,人们就会怨恨你的冷酷。

 

 

 

一七一、心虚性现  意净心清

 

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拔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注释]

 

心虚:指心中没有杂念。

 

[译文]

 

内心清净无物,人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不息灭妄想纷飞的心却去寻找人的自然本性,就像拔开水中的波浪去捞月亮一样只是一场空;意念宁静纯洁,心灵就会清明,不了解自心而求内心清明,就像是为落满灰尘的镜子又增加了一层灰尘一样。

 

 

 

一七二、物自为物  我自为我

 

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注释]

 

峨冠:高冠。峨,高也。

 

胡: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译文]

 

我富贵了人们就敬重我,敬重的是我穿着的华丽威严的官服和宽大的绶带;我贫穷了人们就轻视我,轻视我穿着布衣和草鞋。人们原本敬重的是官服不是我本人,我有什么可高兴的呢?人们原本轻视的是布衣草鞋不是轻视我,我有什么可恼怒呢?

 

 

 

一七三、慈悲心肠  繁衍生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为土木形骸而已。

 

[注释]

 

生生之机:此指使万物生长的意念。

 

形骸:人的形体。范缜《神灭论》:“是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骨骼也。”

 

[译文]

 

常为老鼠留下一些饭粒不让它饿死,怕飞蛾扑火烧死尽量不点灯,古代的人常有这些仁慈的心肠,这些慈悲之心正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没有这些,那么人类也就与那些树木泥土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七四、心体天体  人心天心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注释]

 

景星庆云景星,代表祥瑞的星名。庆云,又名景云,象征祥瑞的云层。《史记·天官书》:“天晴而见景星。”《汉书·礼乐志》:“甘露降,庆云出。”

 

廓然:广大。

 

太虚:泛指天地。

 

[译文]

 

人心的本性与大自然宇宙的本体是一致的。当人心中有了喜悦的念头时,就像大自然的天空出现瑞星祥云;当人的心中有了愤怒的念头时,就像是大自然中雷雨交加的天气;当心中有慈悲的念头时,就像是春风雨露滋润天下万物;当心中有严厉的念头时,就像寒霜烈日冷热逼人。有哪些又能少得了呢?只要人类的喜怒衰乐可以在兴起之后立即消失,心体如同天体广袤无边毫无阻碍,便可以和天地同为一体了

 

 

 

一七五、无事寂寂  有事惺惺

 

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注释]

 

惺惺:机警、警觉。刘基《醒斋铭》:“昭昭生于惺惺,而愦愦出于冥冥。”

 

寂寂:安静、沉静。

 

[译文]

 

人在闲居无事时,心思最容易陷入昏沉迷乱,这时应该在沉静中保持自己的机警;人在有事忙碌时,心情最容易急躁忙乱,这时应该在机警中保持冷静。

 

 

 

一七六、议事论事  明晓利害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注释]

 

任事:负责某事。

 

[译文]

 

议论事情的人处在旁观者的身份,就能了解掌握事情的始末通晓利害;当事的人,应该忘记个人利益抛弃个人的利害得失。

 

 

 

一七七、操履严明     亦毋偏激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注释]

 

腥膻:比喻操行不好的人。

 

虿:蝎子一类的毒虫。《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译文]

 

一个正直有修养的人处于有权势的重要地位时,道德行为和节操品德要刚正清明,心地气度要平易随和,不要放弃自己的原则与结党营私的奸邪之人接近,也不要过于激烈去触犯那些阴险之人而遭其谋害。

 

 

一七八、浑然和气     居家之珍

 

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注释]

 

道学:泛指学问、道德。

 

浑然和气:纯朴敦厚,儒雅温和。

 

[译文]

 

喜欢标榜自己有节义的人,必然会因为节义受到他人的毁谤;标榜道德学问的人,常会因为道德学问遭到他人的指责。所以一个有德行的君子,既不做坏事,也不去争美名,只要做到纯朴敦厚,这才是立身处世中最珍贵的法宝。

 

 

 

一七九、诚心和气     激励陶冶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

 

[注释]

 

戾:凶暴、猛烈。

 

薰:一种香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莸:一种臭草)。此作沐化、感化的意思。

 

[译文]

 

遇到狡诈不诚实的人,用真诚去感动他;遇到粗暴乖戾的人,用平和去感染他;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用道义名节去激励他。那么天下就没有人不受到我的感化了。

 

 

一八O、一念慈祥     寸心洁白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注释]

 

酝酿:酿,此指制造、调和。

 

昭:明显、显著。《诗经·小雅·鹿鸣》:“德音孔昭。”(孔:很)

 

[译文]

 

心怀慈祥,就可以使天地充满温暖平和的气息;心地纯洁清白,就可以使美名千古流传。

 

 

 

一八一、异行奇能     涉世祸胎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来。

 

[注释]

 

混沌:比喻自然、淳朴的心神。

 

[译文]

 

阴险的诡计,古怪的陋习,奇异的行为和庸俗的能力,都是涉身处世时招致祸害的根源。只要谨守平凡的品德和简朴的言行,就可以有合乎自然的本性而给自己带来和平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