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家族停更原因: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要求及应对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1:28:20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社科类文章一度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近年随着“命题要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的命题导向,文学作品大有取代社科类文章的趋势。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诗歌鉴赏是高考中较为独特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不述及;戏剧阅读略有难度,且不太接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易考查;由于试卷的容量问题,篇幅一般较长的小说也轻易不会成为阅读的选文,因此高考中关于文学作品的考查主要表现为散文的阅读鉴赏。如1991年考了《世间最美的坟墓》,1993年考了《青菜》,1998年考了《报秋》,2000年考了《长城》。但需注意是,近年来随着阅读类题量的增重,颇为走俏的微型小说及结构短小的戏剧也有可能成为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选文。

  本篇拟以散文为例,兼顾小说与戏剧,寻求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特点及规律,并在教学复习及应答方面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        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及基本要求

  (一)、选文重在感悟生活

  高考散文阅读并非专业理论的研究性阅读,为了贴近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认识水平及生活实际,散文阅读的材料一般不会选取那些纯理论类散文。高考阅读部分选入的散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一篇散文都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物象,文章通过对物象的描叙而引发思想的表露、情感的抒发,或者写人释理,或者叙事说理,或考写景寓理,或者状物明理,这些人、事、物、景等物象大多为中学生所熟知,而这些思想情感正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切身体验及感受。

  这类散文是从习见习闻的种种生活现象中发掘生活的意蕴来体现个人对生活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又带有普遍意义,这里对生活的感悟已闪现出理性的光芒,哲学色彩。如1998年的《报秋》,作者宗璞就是由极富生活色彩的“玉簪花开”这一自然现象引发出一种“如何面对现实人生”的理性思考。2000年的《长城》更是抓住了国人熟知的曾激起千万国人情愫的关物之物“长城”,“情动而辞发”,通过联想、想象即“状长城,述历史”而引情感之源,拨思想之弦,表现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自信、自豪和伟大。

  这些都是感悟生活很深刻的散文,它们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共鸣,也极易激起中学生情感的倾泻,因此这类散文阅读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课本基本知识,更考查了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

  认识到了散文阅读的选文特点,对我们散文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考查要求及命题特点

  1、 考查要求--遵循考纲、突出文体

  高考纲要对现代文阅读从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方面提出了八点具体要求,对照散文的特点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落到了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二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分析结构层次及表现形式;鉴赏语言及表述技巧;分析观点态度和评价思想内容。

  试以2000年的《长城》为例,21题考查的是归纳散文的内容要点,22题考查的是对表现手法的分析,23题考查了表现形式及思想内容,24题则综合考查了对表现形式的分析、观点态度的把握、语言的鉴赏。而且这些内容的考查正是突出了散文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去赏析,即辞美、意美、形美,文体特点极为鲜明。

  2、 题型稳定,突出主观

  从1991年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到1993年的《青菜》,再到1998年的《报秋》和2000年的《长城》,关于散文阅读的考查的题型渐趋稳定,基本上实现了以主观题为主的特点,虽然衡量的尺度不易把握,但却可以真正地考查学生的阅读及鉴赏能力。近年的《报秋》和《长城》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设置了四道题,前三道为简答题,需用文字表达。另有一道综合了内容技巧、语言评价鉴赏的试题。

  3、 依从整体角度命题

  散文阅读的选文是一篇形神兼备的完整的文章,它的命题也讲究一种整体效应,也遵循一个原则,即能测试出学生整体理解的水平。命题设计时,虽然查对局部句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突出对文章整体的深层意思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阐发,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命题的整体性在试题中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按照从局部到综合,从形到神的思路命题。散文阅读的习题有小题大题之分,小题一般是针对一个词,一句话设计的,而大题的设计与散文的线索、构思、主旨有关。而这些词句的理解、线索的把握,构思的明晰又有助于主旨的领会,也就是说考查内容之间有着整体上的密切联系。

  如98年的《报秋》,27题考查对“怅然”一词的理解,通过此理解,考生就会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倾向,28题考查的表现手法即“反衬内容”的运用,29题则考查了“便”及“领取”反复修辞的作用分析,其实,27、28、29题是通过对局部内容的考查,着意引导考生向主旨靠拢,而30题则完全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分析鉴赏。

  这体现了命题的整体性。且题目的安排也基本上按照局部考查设题在前,综合考查设题在后这一原则,显然是让学生通过对细节的理解再到主旨的把握,很有分寸感,这是命题整体性的第二个表现。

  二、 散文阅读的教学与复习

  明确了散文阅读的选文特点、高考要求及命题特点,在教学与复习方面我们就能做到有备而行。一般情况下,教学与复习应该从二个方面准备。

  1、储备散文鉴赏知识

  储备散文鉴赏知识就是要具有散文的一般常识及与鉴赏有关的专业知识,如散文特点、分类,散文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如叙事散文常用以小见大,写景散文常用情景交融,咏物散文常用托物言志,我们只有理解这些手法的真正内涵,才能顺利搞好散文鉴赏及答题。关于散文技巧及艺术手法,还有很多,如象征、反衬、联想、想象、铺垫、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意境等,目前的中学生对此了解较为肤浅,部分同学甚至是空白。因此教师在教学复习时,要落实教材中关于散文阅读的常识性内容,如高中教材里的知识短文《散文的形和神》、《散文的景和情》等。同时在教学中还要补充一些关于散文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讲深、讲透。2000年高考22题考查了对“二三人称转换”这种表现形式原因及作用的分析,如果考生在平日没有相关的知识,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肯定会束手无策。由此可见,散文鉴赏知识的储备是答好散文阅读的前提,教学复习中绝不能忽视。

  2、注重针对性的阅读

  通过课堂教学掌握了一些散文鉴赏的知识不一定能做好散文阅读题,阅读能力强的考生往往功夫在课外。高考阅读的散文与我们的语文教材差距太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针对性的课外阅读。

  现代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极差,他们很难通过散文表层的物象去挖掘作品底层的意蕴,也就是说他们很难快速地把握散文的主旨。我曾做过一次试验,让全班的学生快速地阅读98年《报秋》这篇散文二遍,然后让他离开原文去体味作品表现的思想。鲜有学生能领悟其真正的内涵。究其原因,高考选入的散文都是一些感悟生活的典范之作,而我们的学生却缺乏对生活的体验。让面临高考的学生去直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已是奢谈,我们只有引导他们去阅读那些感悟生活的随笔散文,间接地培养这种感悟生活的能力 ,这样在考试时才能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托尔斯泰语),才能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

  这里所讲的针对性阅读就是针对高考阅读部分散文重在感悟生活的特点,去寻求一些范围难度与高考接近的现代散文,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自设障碍自翻越,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一种散文阅读的感觉来,并进而探索出一条简洁有效的阅读办法来。

  我个人认为,那些《读者》、《青年博览》等杂志上的生活随笔可以读,贾平凹的前几年颇具影响的小说化散文可以读,近年深受大陆读者喜爱的台湾作家刘墉的散文也可以读,当然怎样读还需教师去引导。

  三、 散文阅读答题应对策略

  散文鉴赏知识的储备和通过针对性阅读培养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为答好散文阅读题准备了条件,另外,考试时一些答题技巧也能使考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多得分,下面试析几点。

  (一)、整体感知,分解答题

  散文阅读命题具有整体性特点,据此,考生答题就可以采用整体感知,分解答题的方法。所谓的整体感知、分解答题就是在对文章内容要点、思路脉络,表现手法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揣摩作者意图,捕捉文章主旨方面,然后在这种对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回归到对局部内容要点,手法技巧、思路脉络的准确把握。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呢?因为对文章局部分析中的一些分散思维为驾驭全篇作了铺垫工作,由局部的分析到综合的把握,这是阅读理解的基本过程,然后再利用综合的结论指导应答个别问题,整个阅读理解的失误便会大大降低。1991年高考卷《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关于托尔斯泰的遗愿,作者是先从坟墓的环境说起,引出托翁的童年生活,然后点出遗愿,很自然地与下段衔接,显示出这个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因为有托翁遗愿的关系。题(1)的设计,题面上是考查第一段的结构层次,实际上却是深层测试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在联系的理解,有些学生不从试题的整体性去领悟文章内涵,没有理清文章内在线索,不免要失分了。

  同样,2000年的高考题,考生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领悟出本文是借长城之古今对比来表现今天国人的自信、自豪,显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在总揽这个主旨的前提下,去解答21、23这类关于内容要点的归纳及文句的理解类习题,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具体感知要从局部到整体,答题要以整体到局部,这就是整体感知,分解答题的整体性原则。表现在阅读过程中则为局部--整体--局部。

  (二)、以散文的思路作为突破口

  作者营构散文总有其思路,这种思路既包括全文的思路,也包括局部的结构。只有把握了全文的脉络才能真正地理解一层一层的含义,才能理解一段一层中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的妙处。对局部的感情或倾向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特定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做出深刻的品味,从而整体把握散文的主旨。

  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有这样一题: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却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上要发生变化?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表现手法的问题,其实它是通过措辞的变化来检查我们对思路上层次过渡的理解和把握,结果不少同学没有扣住这种思路的变化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抓住青菜的象征意义,未能揭示出“变化”的内在依据,最后答非所问。

  再如98年高考27题关于“怅然的原因”则需要理清行文思路。从全文看,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一段至六段,写由玉簪花而引起的感想。第二部分由七段至九段,写作者受到启发而发出的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理清思路后,使可发现由玉簪花引发的“怅然”直至第一部分的末尾才结束。二段至四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玉簪花的生命力强,第五段点秋,第六段即是由上文描写而生发出的议论,可以说,第六段“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点明了第一部分的题旨,使文意显豁,也揭示了“怅然”的原因。可见,理清行文思路,是答好此题的关键。

  其实散文的思路也就是散文“情”的展现过程,是属于散文脉络,结构布局方面的问题,散文思路分析就是分析各层段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更易把握全文的主旨,对解答习题常会产生奇效。

  (三)、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注重角度,规范答题

  训练中,我还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样一道阅读理解题,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差不多,然而,落实到试卷上,得分情况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注重答题规范训练,没有审清题干的要求,没有找准答题的角度,答题非常随意,再加上某些老师评改试卷时要求不严格,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差不多就可得分”的错觉,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考中因答题不规范而大量失分。

  今年高考前一套模拟试卷中有一道简答题:

  第三段“一条肌肠辘辘的汉子面对一大堆食物”一句是个比喻句,它的本体是什么?

  作为高三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这一句内在的意思,但由于学生没有找准答题的角度或没有从整体上找一个本体而造成不得分的情况极为严重。有的同学是这样回答的:“一条肌肠辘辘的汉子”是指中国艺术家,“食物”是指西方艺术形式及思潮。视其理解,准确无误,然而作为答案,一分也得不到。何也?他没有注意到这个喻体是个整体上的句子,它要求回答的本体亦是个完整的句子,即“审美空间和思想空间亟待填补的中国人面对蜂拥而至的西方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两相比较,显然这一答案有足够的理由得满分。可是,从这个角度答题的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它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很不严密。而高考试题特别是现代文阅读及语言运用部分要求答题非常精确,科学性极强,这提醒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强调、要引导,逐渐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4) 、结合原文内容巧妙答题

  准确地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散文阅读当然也是这样。作为一个高考专家从命题者的视角告诫我们,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解题方法要领。

  对结合原文答题,我有两种理解。

  一是原文里确面有答案。原文中答案存在的方式不一,有的可以直接作为问题的答案(高考一般明确要求);有的内容要点分散于文章中,需要我们去概括、筛选;还有的在原文中有相关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分析、归纳,不管属于哪一类,只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岂有答题错误的理由。

  另一层理解是涉及语句理解,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分析时,绝对要结合原文的思想内容,如手法技巧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因此,在分析手法技巧运用时就要分析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与揭示所起的作用。98年高考28题就考查了反衬手法的运用,答题时就要结合原文内容来回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这一点来,否则仅得一半分。

  以上从宏观方面对散文阅读的各方面作了简要分析,其实关于散文阅读答题还有许多的技巧方法及需要注重的细节,此处不再赘述。

  四、 关于小说阅读及戏剧阅读

  上面主要就散文的鉴赏及答题作了浅显的分析,如果考查到小说阅读及戏剧阅读,其考查的要点肯定会作出相应变化,如小说阅读的考查会侧重于情节及人物分析,同时兼有语言及技巧;戏剧阅读会侧重于戏剧冲突,台词等,本文谈及的教学复习应试等策略亦应适应于此。

  五、 附练习

  (一)、阅读散文,完成文后习题。

  琼岛虚舟

  读书是件苦事还是乐事?

  古时候,学而优则仕了的人,常会想到当年悬梁刺股的寒窗之苦,就像《西厢记》里说的,“投至得云路鹏程几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当了官,特别是丢官之后再读书,那心境便不同了。

  明代思想家李贽弃官寄居麻城龙湖后,写《读书乐引》说“故终老龙湖,幸免俯仰逼迫之苦,而又得以一意读书”。

  明人何良俊也把峨冠博带视为牵曳性情的桎梏。身在金陵翰林院供职,心里却想着如何去吴中(苏州)读书自娱--“何日得返吴中、置一小艇……图书满中,蓬窗四启,往来于三泖百渎间耶?”(《题书画铭心录后》)

  泛舟水上,蓬窗四启,一边读书,一边赏景,也是一幅“读书乐”的景象。

  今年8月初到辽阳作客,得便登千山游龙泉寺,凑巧又看到了“蓬窗四启”四个字,那是在关东才子王尔烈书房的一幅对联上--

  室狭如舟蓬窗四启峰围岸

  山深似岛松声一派海生潮

  从《王尔烈年谱》得知,乾隆42年,“官任京都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馆》《三通馆》纂修官”的王尔烈,由京都返回故乡辽阳,游千山逗留龙泉寺读书。今天的龙泉寺还保留着当年的王尔烈书房,进得寺院山门的一面照壁上,还题写着王尔烈的一首记游诗,诗的末句:“来游总向西窗宿,琼岛虚舟惬梦魂。”

  明明是在山上一所寺庙禅房读书,他偏偏在想象中将自己置身于“蓬窗四启”的“虚舟”之中,游罢千山归来,我一直不能释怀的就是那幅对联和那两句诗。两百年前照亮王尔烈千山书房的那盏“西窗孤灯”,仿佛也一明一灭地在我心头闪动,让我设想着体验古人那乐山乐水、仁智合一的精神世界,和那种像坐禅洗心一样宁静致远的读书境界。

  我们好说读书是“充电”,即补充新鲜的学问,调整知识的结构,以利自身事业的发展。现在想说读书还是“洗尘”,即洗涤心胸的俗尘,安顿疲惫的灵魂,以利自身精神的升华。

  去年10月观赏珠海艺术节期间,珠海文化局的同志安排游览圆明新园。这是以圆明园建筑原稿按1:1比例建造的仿古园林。步入方壶胜境,忽见一座悬有“虚舟”匾额的配殿,两侧挂着“几许崇性托远迹,无边情况惬幽襟”的楹联。夹在摩肩接踵的游人之中,我不由得又想起了王尔烈的“琼岛虚舟惬梦魂”的诗句。

           (原载1998年5月21日《光明日报》作者:童道明)

  1、根据作者的叙述,李贽和何良俊两人在思想、情趣方面都有相同之处。试概述。

  答:两人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情趣上相同之处是   

          。(各不超过8个字)。

  2、根据文中叙述,推断王尔烈所谓“琼岛虚舟”的比喻意义。

  答:“琼岛”喻指    ,“虚舟”喻指    。(各不超过4个字)

  3、①、作者说,王尔烈书房那盏“西窗孤灯”“仿佛也一明一灭地在我心头闪动”,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不超过25个字)

  ②、“游罢千山归来”,作者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                     。(不超过15个字)

  4、对文章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用问句开头统领全文,虽没有明确答问,但在说古道今中已含蓄作答。

  B、从明代李贽、何良俊说到清人王尔烈,是递进关系,三人的读书境界一个比一个高。

  C、文章说古道今,气韵流畅,文人雅趣信手拈来,读来真使人领略到一种“读书之乐”。

  D、作者由何良俊说到清人王尔烈,其间由“蓬窗四启”四字连贯,真是丝丝入扣。

  E、作者在结尾处又想到王尔烈的诗句,这委婉地表达了对摩肩接踵的旅游生活的厌倦。

  【参考答案】

  1、厌倦官场生活  向往读书之乐。 2、千山  书房

  3、①王尔烈西窗自读使我体验到古人读书的境界和乐趣。

  ②读书能洗涤俗尘净化灵魂升华精神。  4、B、  E

  (二)、阅读小小说,完成习题

  最准确的回答

                  许 行

  敌伪时期,我16岁,报考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人很多,因之录取也很严。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面试考啥?报考者都不得而知。

  我经笔试之后,有幸参加面试,跟许多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但见有的竞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龇牙咧嘴,不知怎么回事。

  临到我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三个日本人,衣着整齐,像神像一样庄重。居中的是一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他俩仿佛一文一武,武者留一撮小胡,颇似日本军人;文者倒也慈眉善目,但不失考官的威严。

  我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坐下。”小胡子命令说。“是。”我挺直腰板坐下。“你为什么想到这来上学?”中间的老师发问。

  “想当公司经理。”因为这是一所培养企业人才的专科学校。

  “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师严肃地对我说。

  “我从雇员干起。”

  “一定能当经理吗?”“一定能。”

  “好家伙,野心可不小。”

  “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我反驳了一句。

  “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吧?”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

  “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我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三条。

  “好,这小家伙,也许是个当经理的料。”老者对我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他对旁边俩人说。

  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我蓦地一声令下:

  “立正!”

  “是。”我迅速起立。

  “向前两步走。”

  我正步走到他们三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扇了我一个耳光子,然后发问:

  “这是什么滋味?”

  “就是这个滋味!”我因看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个耳光子,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

  “好!”中间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

  “好!”另一个中年人也说。

  “好!”小胡子被打了一个趔趄,他还捂着脸说,“你作了最准确的回答。”

  我心中不由暗自好笑。

  出来后,同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我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发榜时,我名列前茅,被录取了。

  1、①、作者对3个日本考官的态度怎样?

  答:                    (15个字以内)

  ②、作者对其中的“文者”用了“慈眉善目”、“威严”来描写他,为什么?

  答:                      (20字以内)

  2、标题中“回答”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答:                      (20字以内)

  3、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答:                         (25字以内)

  4、正面是对本文意旨的揭示,最贴切的是(   )

  A、本文直接表现了日本考官的威严、冷酷,又间接表现了中国青年的勇敢刚强。

  B、本文既含蓄地揭露了日本考官色厉内荏,又痛快地展示出中国青年的刚直不阿。

  C、本文既直接描写了日本考官的虚伪严酷,又间接描写了中国青年的机敏与智慧。

  D、本文既含蓄表现了日本考官的阴险狠毒,又清晰地表现出中国青年的威武不屈。

  【参考答案】

  1、①不美化、不丑化,客观体现其严肃。

  ②为后面更好地展示考官丑恶用心,反衬其卑鄙。

  2、“我”用尽全力狠狠回敬考官一个大耳光子。

  3、“我”是一个威武不屈,随机应变,富有民族自尊心的青年。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