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剧铭心女主角:关于2003-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4:24:30

在中国的地产界,有一个著名的怪圈,那就是每次中央政府调控之后,房价就开始报复性上涨,其结果是房价越调越涨,购房人越调越心慌。纵观2003年以来的历次调控,每一次都有良好的政策初衷,然而最终却铩羽而归,无一幸免。有此结果,也难怪有人将其戏称为“空调”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房地产调控屡屡沦为“空调”呢?要揭开这一问题的谜底,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楼市调控的历史。

2003年:政策悄然转向

中国楼市真正意义上的调控始于2003年。那一年,恰逢我国房改5周年,房价在取消福利分房政策的刺激下,开始不断攀升。当人们还在争辩房地产是否有泡沫时,调控大戏已经悄然登场。

200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要求商业银行只能对主体结构已封顶的商品房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从而正式拉响了宏观调控的警报。

两个月后,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将房地产业明确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严冬到盛夏,中国的房地产业只用了不到百天的时间。在这种极富戏剧性的变化中,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2004年:严控土地,催生“地荒论”

持续“高烧”不退的房地产业引起了中央政府的警觉。2004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国家监察部联合发出通知,严令各地必须在当年8月31日前将协议出让土地中的“遗留问题”处理完毕,否则国土部门有权收回土地。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曾经让众多开发商寝食难安的“8•31大限”,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土地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8•31大限”终结了地产界“空手套白狼”式的拿地模式,它所传递出的信号很明确,那就是要通过控制土地的供给来扼制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投资势头。然而,调控不但没能抑制房价,反而催生了“地荒论”。 

2005年:抑制房价,问责地方政府

2005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抑制高房价。三个星期后,国务院即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简称“国八条”),要求各地政府切实负起稳定房价的责任。

紧接着,5月11日,国务院转发了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对普通住房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短短100天,从中央到地方,从央行到七部委,多部门联合行动,以历史罕见的密集动作,对房地产业形成雷霆万钧之势,让开发商们顿时有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在多年饱受高房价之苦后,人们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经过2005年下半年的短暂休整后,2006年初房价再度飞涨,楼市重新陷入躁动中。

2006年:再念紧箍咒,套牢地产商

面对离谱的房价和“嗜血成性”的开发商,社会舆论逐渐失去耐心,民怨也在不断郁积。在这种形势下,“国六条”的出台似乎只是迟早的事情。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项措施(简称“国六条”),由此拉开了新一轮调控的序幕。

12天后,国务院办公厅以十分罕见的速度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对“国六条”进行了细化,要求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必须占到总面积的70%以上。这就是后来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的“90/70”政策,它被喻为是套在全国地产商头上的紧箍咒。

令开发商们没有想到的是,针对他们的政策“清洗”才刚刚开始。此后,中央的调控政策如同疾风骤雨般,一波又一波,短短半年时间,由九大部委组成的调控大军就出台了十多个文件。

2007年:信贷从紧,杀鸡给猴看

进入2007年,加息突然成为楼市调控的主旋律。从年初到年末,央行可谓马不停蹄,挥舞着手中的信贷大棒,一年之内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频率之高,幅度之大,历史罕见。

然而,温水煮青蛙式的加息非但没有浇灭市场的躁动,反而使得房价迭创新高。直到“9•27新政”出台,投资需求才被抑制住。

2007年9月27日,央行出台新政,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40%以上,同时将房贷利率提高至基准利率的1.1倍。这一政策犹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迅速传导至全国,房价自1998年房改以来首次出现显著下跌。

购房者们如同久旱逢甘霖般欢呼雀跃,他们不停地奔走相告,“房价跌了”。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能维持多少天。

2008年:政策变脸,救市成主调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危难时刻,房地产业再次充当了救市的主力军。

9月16日,也就是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第二天,中国人民银行即下调了贷款基准利率,此后不到100天,央行4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如此的政策“变脸”,让人们体验了一次蹦极的感觉。

与此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刺激政策,例如契税下调至1%、贷款享受7折优惠、首付款比例下调至20%、营业税免征期限由5年改为2年,等等。

如果说这些政策是在极度深寒中拯救了房地产业的话,那么,4万亿元投资计划则可以说是将它推向了极度狂热的边缘。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研究决定,投资4万亿元来拉动国内需求,其中的重点就是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2009年:尴尬转身,政策很被动

接下来的2009年,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推动下,房地产业迅速复苏,并转而陷入极度的疯狂中。这一年,北京市四环内住宅期房均价从15581元暴涨至25907元,涨幅超过50%。

到了年底,中央不得不再次面对调整政策方向的尴尬。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营业税免征期限由2年恢复为5年。五天后,国务院再次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措施,并且明确表态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然而很快,中央的表态就被淹没在市场的亢奋之中。

2010年:“秒杀”炒房者,调控更精准

2010年初的房地产,裹挟着4万亿的余威,继续狂奔不息,哪怕面对两会代表们的口诛笔伐,照样我行我素。一日三地王的好戏,差点没把全国人民噎死。

叫板中央,挑衅民意,结果只能是逼来政策的强烈反弹。

4月14日,国务院终于重拳出击,拉开了“史上最严厉调控”的序幕。15日,“新国四条”发布,二套房贷首付提高至五成。17日,“新国十条”发布,要求各地严控炒房,部分地区可暂停三套房贷。5月,号称“撒手锏”的房产税被列入议事日程。

异常严厉,空前精准,中央的调控举世震惊!随着“双限双认”政策的落实,房价开始收敛,交易不断萎缩……诸多迹象表明,市场在进行新的调整。

就在人们为之欢呼时,市场上传来了“调控松绑论”,欧洲债务危机、国内经济减速、防止误伤经济,松绑似乎不乏理由。媒体的捕风捉影,动摇了人们的信心,逼得三部委紧急出面辟谣,调控再次陷入胶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