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建用户: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增强支部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54:20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增强支部活力 程 炜

                                   一
    二十一世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目标。民主党派作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自己建设成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那么新世纪对民主党派有什么要求呢?
    --要继承和发扬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共产党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在多党合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加强参政党建设,把成员的智慧力量凝聚到改革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通过加强参政党建设,培养一支知识丰富、领域宽广、多专多能的高素质的参政议政队伍,在参政议政方面,更加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途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通过加强参政党建设,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执政党共同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
    --紧密联系本党群众,不断提高成员的政治素质,使民主党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团结带领广大成员不断走向进步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这五个方面的要求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必须很好地学习和领会。自身建设是一个总题目,内涵丰富,它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组织建设来讲,如果细分,又分为领导集体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党派机关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建设都是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彼此都有密切的联系,不能截然分割开来,而基层组织建设在民主党派建设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基础,“高楼万丈平地起”,平地就是基础,基础牢不牢,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不好,关系到参政党建设的全局。
    基础组织建设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下面用三句话来表述。一、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的细胞。如同人的肌体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如果细胞正常,人的身体就健康。民主党派工作也是这样,如果基层组织健全,党派工作就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过:“一个组织的基层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支部就是组织的细胞,这个细胞不好、不健全,我们的组织就不可能发展得好。” 
    二、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发挥政党职能,实现政治任务的基础。民主党派工作源头在基层,落脚点也在基层,好的参政议政的题材,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不少来源于基层。后备干部的发现和培养,更要依靠基层组织。市委会的各项活动不能停留在上层,而是应该上下结合,贯彻落实到基层。只有落实到基层组织,才算是真正的落实。民主党派工作必须从基层抓起,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从基层抓起,我们的工作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基层组织是成员参加民主党派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应该成为成员的家、学校和服务集体。新会员加入民主党派后,应该编入一个支部参加活动,因此基层组织就成为他参加党派日常活动的一个平台,有了基层组织心里有话有场合说,遇到困难时有人帮,干劲有地方使。新会员对党派组织寄予较高的期望。如果党派基层组织制度不健全,半年一年不搞一次活动,或者组织生活内容空洞枯燥,就没有吸引力,他就会感到失望,甚至产生想退会的思想。组织建设工作必须贯彻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方针,发展工作固然重要,但发展还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发挥作用,我们要把发展与发挥结合起来。为了发挥就要做好巩固提高工作,而巩固提高的许多工作是要依靠基层组织去做。
民建中央名誉主席孙起孟说得好,“会员是本,支部是根”。这句话非常精辟,通俗易懂,合起来就是根本,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就是抓了根本,这既是民主党派各级组织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广大成员的迫切的愿望。

                                        二
    多年来,民主党派地方组织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基层组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总起来讲,基层组织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活动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凝聚力和活力不够,影响作用的发挥,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要花大力气通过调查研究和细致扎实的工作,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
    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停留在以往“一读一议”、坐而论道的状态,缺乏创新意识,许多成员感到帮助不大,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到会率下降。
    二是支部骨干力量薄弱,培养与提高工作没有跟上。原有的支部骨干有的因年老体弱跑不动了,有的提前退休下岗了,有的去外地工作。新的骨干没有及时补充,支部缺乏核心力量。
  三是四个多样化的条件下,受市场大潮和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人们价值观念取向多元化。有些同志参政党意识淡薄了,政治热情下降了,偏重经济实惠,对党派活动参加少了。
    四是支部活动缺乏必要的条件。如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少,得不到所在地区和单位党组织的支持。
    五是有的市委会对基层组织建设重视不够,领导不力,停留在一般性号召,缺乏定期分析研究、指导和帮助,致使支部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
    针对当前基层组织的现状,有几个问题需要共同探索和研究:
    一是基层支部组织形式问题。
    目前基层支部组织形式有好几种:
    1.以同一个单位工作来划分。即一个单位建立了一个支部。如民建浙大支部、浙工大支部、杭州汽车制造厂支部、杭氧厂支部等。
    2.以从事相同的职业来划分。如民建各地已建立的财政金融支部、城建支部、商业支部、民营企业家支部。
    3.以在职与退休的来划分,将已退休成员单独建立支部。
    4.不分行业,不分在职不在职,建立地区性综合性支部。
    基层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二要因地制宜,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三要有利于会员参加支部的活动。从适者生存的意义上讲,任何形式的支部在建立时都有它的需要,并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在形势变了,尤其是民建,主要成员分布在经济界,这些年来随着国企改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兴起,成员工作岗位变动特别大。我们老守着原来的一套能行吗?是不行的,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对支部组织形式做适当的调整。变化也并非是坏事,但调整之前要做调查研究,考虑各种因素,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支部组织形式的调整,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如调整后支部有否骨干力量,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资源配置得当,则有利于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活力。
    从目前民建情况来看,地区性综合支部可能是发展的主要形式,并在几个综合支部上面建立一个总支部。这种支部有以下一些好处: (1)有利于成员就近参加活动; (2)有利于成员通过支部活动扩大联系交流面;(3)有利于支部与区(县)党委、社区党组织对应挂钩,争取党委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至于成员还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可以建立一些辅助形式。如成立企业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妇女委员会、法律咨询服务小组等。
    二是基层支部活动内容问题。
    基层支部活动内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常听到有人讲支部活动到会率低,是因为大家忙的缘故。我认为忙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是真正的原因还不在此,有句俗话叫做“酒香不怕巷深”。如果支部活动是从多数会员需求出发的,并作了精心的安排,使会员参加了活动后感到不虚此行,有帮助提高,他就一定会挤出时间来参加。
    支部活动内容,总的来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多彩,有吸引力。归结起来就是“中心”加“关心”,虚实相结合。“中心”就是支部活动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各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关心”就是会员群众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每一时期热点难点问题会有所不同。“虚实相结合”就是有计划地组织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学习和自我教育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有个别同志主张支部活动搞得轻松些,没有必要组织政治学习。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民主党派是一个政治组织,有政治纲领,是由一群有共同政治理念的人为了实现政治任务而组织起来的。它不是经济实体,经济实体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更不是联谊俱乐部,因此要提倡讲学习、讲政治、讲大局。但是我们的学习不能空泛谈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同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向党委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市委会要给予很好地指导和帮助。
    根据各地创造的经验,基层支部活动内容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组织学习研讨。围绕一个主题,事先请一两位同志做好准备作中心发言,然后大家联系实际,敞开思想进行讨论。
    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民主党派是什么关系,民主党派如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通过学习从理论上把它搞清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党建指导思想,体现了党的宗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建党80多年来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要永远保持先进性,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前进,就必须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它不仅是共产党党建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而民主党派工作也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能。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中国人民实现国强民富和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亲密合作的共同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党派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把发展作为参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开展议政活动。选择会员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中的一个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把讨论中大家发表的意见建议分析后整理起来,通过市委会信息或专题报告报送有关部门。
  三是组织跨行业、跨地区之间交流。既可以增进联络联谊,又可以扩大视野,拓宽思路。各地民建组织地区间交流活动较多。有的民营企业支部还轮流到各个企业去过组织生活,把学习参观和咨询服务结合起来。
    四是开展为社会服务活动。这些年来,各党派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如组织教师下乡,帮助农村培训师资;组织医务人员下乡,开展医疗咨询服务;帮助失业下岗人员培训和再就业;捐资创办希望小学;参加植树绿化劳动等。这些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深受群众欢迎。既扩大了民主党派在社会上的影响,外树形象,又使参与活动的同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基层支部活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支部的活动要坚持“少而精”原则,支部活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字上。要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注意质量,讲究效果。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要不断创新。使成员感到有收获、有吸引力。
    (二)要贯彻“三自”、“三不”方针,创造团结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大家能畅所欲言,讲心里话,对于不同的意见,可以展开讨论,以理服人,讨论以后如还是统一不起来,可以求同存异。
    (三)要以人为本,支部要团结人关心人爱护人,注重感情投资,反映和代表成员正当合法权益,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增强支部的亲和力、凝聚力。 
    三是培养基层骨干问题。
    一个支部搞得好不好,关键是有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骨干队伍。不仅要有一个好的支部主任,还要有健全的支委会。对支部骨干的基本要求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风民主,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有奉献精神。
    支部骨干队伍建设,要从组织发展工作抓起。组织发展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要细水长流,不能搞突击。要注意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和代表性,不断为支部输入新鲜血液。不搞论资排辈,“武大郎开店”。要从党派事业出发,发现好的苗子就要积极热情地加以培养,通过举办学习班和输送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交任务、提要求、压担子,为他们施展才能创造平台。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的,要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当然,新同志也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取长补短。
    支委会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方法,支部的重担子要由大家来挑,平时支委会可以分工联系成员。不要都压在支部主任、副主任一两个人的身上。支委会开会时大家把情况一凑,整个支部成员情况就基本清楚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会员,可以把组织活动送到家。支委会一班人要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乐于奉献,共同来做好支部的工作。
    四是市委会要加强对基层支部的领导。
    首先要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前面讲过,基层组织是会的组织基础,基础一定要牢固,从目前粗略了解的情况看,基层支部活动正常,作用发挥较好的,还只是少数;多数是活动基本正常,作用一般,但存在不少问题。还有一些支部活动不起来,处于半瘫痪状态,当然谈不上发挥什么作用了。对基层支部现状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措施和办法,依靠各级党委领导,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基层组织建设规划。总体目标是:要以改革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适应新世纪多党合作要求的参政党基层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工作方法,努力把基层支部建设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干部的基地,团结和带领广大成员为实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有了总体目标和要求,还要有具体的措施,分步实施。
    (二)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对基层支部现状作分析研究,实行分类指导。
    (三)及时总结基层支部工作经验,组织评比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先进支部应该是:
    1.支委会一班人团结合作,乐于奉献;
    2.参政议政活动和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成效明显;
    3.支部活动内容丰富,有生动多样的活动形式,对会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4.关心支部成员,家、学校和服务集体的作用得到较好的体现;
    5.与所在地区、单位的党组织密切配合,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
   (四)建立和完善支部联络员制度。市委会机关干部(包括领导干部)都应该分工联系一 至几个支部,这对改进工作作风,与会员群众保持密切的、经常性的联系,有很大的好处。联络员应起到参谋、助手和桥梁作用。避免指手画脚、包办代替。
    (五)积极为基层支部骨干创造一个好的工作条件。支部骨干都很辛苦,他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要挤出时间来搞党派基层工作,既要跑腿,还要贴钱。默默无闻在工作着,靠的是对民主党派事业的奉献精神,要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好的环境。
    (六)市委会要积极推动支部与所在地区(单位)的中共党组织建立联系,争取党组织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最后,我想用几句话概括一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提高认识是前提;
    培养骨干是关键;
    开拓创新是灵魂; 
    领导重视是保证。

 (作者系民建省委会名誉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