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跨机房容灾备份:还源本相——汉字毛笔书法核心技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10:19

还源本相——汉字毛笔书法核心技法


       浏览一些博友的博文时,偶尔发现这篇《还源本相——汉字毛笔书法核心技法》,感觉眼前突然一亮,文章从书写条件,到书写状态以及书写载体的变化等方面根据历史的发展变革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着眼点可谓独特新颖。虽然文中有些因个人主观意见过左或过右词句,但不影响一篇好文章的神采。今天引过来,希望广大博友仔细读读,一供商榷。

                                           
        历经五千年的汉字文化中,象形文字,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金文)占据了一段漫长的岁月。我的书法研究是从秦代的小篆体开始。

 
       我国的民族文化起源于远在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最早出土的甲骨文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多年前的商代遗物。到现时为止所挖掘、出土的甲骨片有十多万枚,甲骨文独立文字共有三至四千之多,能够被翻译成功的文字共有一千七百多个。
       甲骨文是一种用利器在动物骨块或龟板上雕刻的文字,是方块字的雏形,有着刀刻的线条美感,其内容大多数为“卜辞”就是记录占卜吉凶的事件。
       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文字是周朝和战国时期的金文、石鼓文。金文就是铸刻在钟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文字,石鼓文就是刻在石鼓上的文字。古代有很多记录政治、自然、战争的钟鼎,大多数用青铜铸造,也有用石头雕刻的石鼓。秦代的小篆体是秦国统一六国以后,由秦朝宰相李斯所创立,这就是当时的“书同文”之说。文字的统一,目的是使全国的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小篆体的字形来源于上古的石鼓文,金文,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篆体,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用笔,笔画基本相同,呈长方形,线条粗细一致,弯曲缠绕。要书写出这样的文字,笔法的运用开始了它的雏形。为什么会出现笔法,这正是由于毛笔在书写过程的物理性质现象也是人对书写的自然审美的体现,人们就巧妙的运用了这一物理现象。使毛笔在运用中得到满意的书写线条。最初的笔法就这样出现了。而我们现在看到书法家们书写篆书的时候是逆锋再顺锋回笔书写线条,使线条的开端形成圆头。古人的毛笔是硬毫短锋,书写字体的是大约几平方厘米的小字,不等同于我们书写比较大的字体。
       汉字的进化主要原因是因为速度——从弯曲线条的篆书过度到直线条的隶书。汉字从篆书过度到隶书的过程,出现的书体是近代汉墓考古发现的竹简和帛书的书体,而真正成为隶书典范是汉代洛阳太学府镌刻的熹平石碑,它是对外展示隶书的标准字态。书写的笔法基本完成。
       汉字改革是在秦朝时期,据说是由一个叫程邈的人所创立的。这个程邈看到当时书写篆书很缓慢、麻烦,便对其进行了改革,化圆为方,化繁为简,创造出一种新的字体,这种字体就是隶书。当然,这个故事可能只是一个传说。实际隶书的出现应该是毛笔的广泛应用和人们日积月累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汉字书体。它的笔划是现今汉字结构的终结者,也是毛笔书法笔法的开端。
       隶书的出现已经在毛笔的运用方法奠定了强实的基础。而楷书是在这个基础上面演变出来的产物。可以说没有隶书的用笔笔法基础就没有今天的楷书。从来所有对隶书研究的学者,只是看隶书的形态、结构,没有从古人怎样书写出隶书去作出深入的探讨。只用了“蚕头燕尾”四个字把隶书给总体概括了,把碑刻喻为工笔,隶书是像绘画一样“描”出来的,所以把隶书说成是“败笔”之作。
       汉字的笔法在隶书创立之时已经形成,古人在书写的时候,已经注意到线条和毫毛之间的关系,转动笔杆,使毫毛尖包裹在一起。利用这个原理配合了人类自然审美,创立了雍容、典雅的隶书。但是,隶书在书写的过程还是存在委婉、缠绵的笔态。书写的速度不能达到完美流畅,因此,在这种笔法的启发下,从隶书的结体改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楷书,笔画的线条更加清晰、明朗流畅,审美的要求更进一步提高,因此命名为正书、真书和楷书。汉字从此而形成一直延用到今天。
       ——汉字书法笔法成就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楷书。
       汉字楷书是怎样形成的,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从表面的甲骨文开始,到篆书,隶书,最后定格为楷书。延用至今,及以楷书为基础字型的印刷体——即宋体字。也就是说,汉字早在约一千五百年前已确立最终的字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部分汉字以草书为蓝本,改革为简体汉字,字态形式没有改变。
       在众多的文字学家研究理论当中,从来没有人提出汉字形态演变过程中的因由,或者是忽略了这个关键问题。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书写汉字的笔法。这个已经被遗忘了约一千年历史的重要依据。
       说起汉字的笔法,基本上学习毛笔书法的学者都认为,汉字的笔法是因人而异的独立个体行为,在学习过程当中,都以极力模仿古人的字态而固定个人的书写习惯,严格来说,正是极力填写古人的字态。以其固定的书写习惯变成自己的所谓笔法。因此,笔法被误导为可以任意而为的书写习惯。
       其实,古汉字的笔法,在篆书使用时代,已经具备了雏形。据本人推测,当时的制笔技术尚在早期阶段,工艺水平未如理想,因此平行运笔书写会出现分叉现象,转动笔杆书写,使线条保持一致,笔法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篆书字体的线条弯曲,书写缓慢,使文字线条向快速的平直线条过度,因而形成隶书。笔法的运用模式被进一步巩固加强,随着书写习惯的手部运动,笔法的成熟而最终演变成楷书,及至唐代国家书学院的出现,笔法被完完全全固定在统一的模式中,我们可以在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字态中看到端倪。他们的字体风格各异但其书写笔法是一致的,这是在我个人的实践中得到验证。
       用什么理由证明以上所说是正确的呢?首先我们只要细心想一下,就能证明其中道理。古时的汉字基本上都是只有三平方厘米至小于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小楷体。小小的笔划是没有可能让毛笔来回笔锋运笔的,我们现在的教科书里,都是教导来回笔锋书写,不管点、横、竖都得回锋书写,因此,回锋书写是错误的。
       细看古汉字楷书,不管魏晋时代以及隋唐时代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书写横划的时候,起始的线条向上提升,尾部略高于起始位置。这正是由于笔画书写的时候握笔的手是以手腕为圆心,笔尖从左向右画线条,等于在画圆。因此笔划会向上提升,这正是从隶书过渡楷书的重要特点之一。隶书的横划基本上是平衡的,这是由于篆书过度隶书时尚未用手腕作为圆心(书写在竹简就是证明)。另外,楷书在隶书体的基础上改良了挑,勾的笔画,使原本呆滞的隶书线条增加了书写连贯性,这归功于转动笔杆的功劳,使楷书体更加适合手部运动的习惯,而字体更趋向完美,楷书因此而定格在这个形态,直至现在。为什么汉字会定格在这个时期而没有再发展呢,这是因为笔法的消亡而因此定格。
       在宋代高桌椅的出现,一改本来席地而坐的习惯,因此书写的位置提升了一定的高度,本来转动毛笔的笔法反而不适合手部运动的条件,毛笔制作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和改变,平衡提按运动笔杆书写线条也能实现书写字型的效果,这是因为同样书写小面积字体的文字,视觉差别不大,原来的笔法就这样废止了。汉字就从此定位在楷书形态上面。       随着自觉的审美观念加强和适合于手部运动习惯。汉字被推向历史的最高巅峰——北魏时期,这是一个自觉审美最高的时期。从现在我们所发现的碑文石刻可以看到当时汉字最为辉煌的片段。它囊括了汉字所有的笔态,有尚古,有创新,有意态张扬,有内敛含蓄,有如鬼斧神工,有如禅定见佛,有对篆体的缅怀,有对今楷的创新。汉字完完全全脱胎于隶书成为多面体的楷书。
       到了唐代,佛教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抄写经文的书者,由于经文要校正统一,文字学开始创立。书学在隋、唐年代正式进入官方的高等教育,与儒学、经学等并列于六学之中。什么为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统称为六学。楷书的核心技法被完整地固定下来,成为一套标准的法规。
       与此同时,来自于家传或者是师授而得道的名家,也撰写了许多书学的论著,主要是以执笔方法,用笔技法的要领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论述,所谓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成了唐代书学教育的最为突出的成绩。
       现在所看到的唐楷。其实是规范笔法后各人所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习惯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今天同样以这个法规为标准,运用到各自的书法个性习惯中,同样出现不同的风格,不同意态的楷书,而根本不需要如何去刻意求新求变,因为各人有着各自的偏好,各自的风格,各自的用功努力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就可以更加丰富各自的审美能力,更加懂得什么才是高水平的书法,只有我们自我的书写水平提高,审美能力才能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开始,高桌椅的出现,使人们一改过往席地而坐的习惯,书写的位置也随着改变,从原来低矮的几案上升了大概十几至二十厘米的高度(这是相对手与书写面之间的高度)使原本可以略为向下的手肘变成了向上平放,视线的角度也向上提高。就因为这一点的变化毛笔的执笔方法,用笔方法完全改变为现在我们在教科书里所看到的用笔、执笔方法。就是说:手臂到手腕平放在桌上,握住的毛笔垂直于纸面,笔画的线条靠毛笔在运动中提按形成形态,另一种方法是站立姿态,主要的作用是书写对联、榜书之类比较大的字体,只是手臂悬空,执笔和用笔的方法没有改变。宋代的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也在探讨用笔方法的时候,感悟到许多不妥当,提出了高位悬肘执笔的方法试图改变执笔之误,但终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善。
       北宋时期的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说:“唐中业以后,书道下衰。”欧阳修则说:“余常与君谟(蔡襄)论书,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今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矣。”
       宋之前,笔法在转动上用功。
       宋之后,笔法在上下提按中用功,而两者优劣立马判别。
       古人转动毛笔书写,连贯的线条中,在承上启下的作用下,使许多美妙的笔态表现出来,而成为绝世佳品,这是现代书法中的笔态无可比拟的。书道中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转动毛笔的方法废除了。
      自宋代开始,直至现在,书法只能按宋代的书写方式延续下来,书法从实用形式到现在的艺术表现形式过渡,本来书写小面积的字体到书写大面积的字体。在书写位置不同,书写方法不同,使用毛笔用料工艺不同,方向不同,纸张不同的情况下,现代人是无法贴近古人或者超越古人的书法成就。
       这正是宋代之前和宋代之后的执笔、用笔之分野。
       当今汉字正确来说,是由于执笔,用笔方法演变而形成。早在篆书时代是毛笔的转笔方法的萌芽期,从篆书演变成隶书是转笔的成型期,而楷书是转笔的成熟期,自宋开始,是转笔的消失期,这整个时期都迎合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自然规律。
       汉字从篆书过渡到隶书的主要过程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转笔的运用,使笔划起始的时候变成方粗状态,不再是均等的线条。第二是化圆为方,使许多圆角及其他缠绕的线条变得直观和易于写书。
       在告别刀刻文字的时代,汉字迎来了新的书写工具就是毛笔。根据近代出土的文物里面,发现了早期古人使用的毛笔,这古代的毛笔与现代的毛笔不尽相同。那是带有硬笔芯的毛笔,中间使用是硬毫,外表用的是软毫,而且笔头可以更换的一种毛笔。它的笔杆直径只是四至五毫米左右,就象现在的圆珠笔芯粗细。这样一种毛笔使我联想到当时因为是用这种毛笔在竹简上书写,硬毫的笔芯起了一定的承托的作用,使书写的力度容易把握,要知道在宽只有一厘米多做的竹简上书写,文字就像今天我们用钢笔书写的字体差不多大少,书者还要在上面书写,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它的笔尖一定要有弹性非常强健的硬毫使转动时笔毫永远保持在常态之中。当时的社会是没有桌椅的,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有的可能是低矮的几案,笔芯是硬毫,外表是软毫,在书写的时候,必然会造成毫毛分叉的现象,要书写出单一的线条,必须保持笔杆转动,使毫毛始终包裹着笔芯才能实现。转动笔杆,笔划的方向稳定性有了一定的保障,可以随意控制线条的粗细,达到预计的效果。早期的用笔方法就是这样出现了。
        毛笔进化为象今天看见的形态,主要原因用笔、执笔的方法改变而随着改变了。
       古人的字体小如钢笔字,大的字也不过在一平方寸左右,字写得好坏全靠用笔的方法和书写姿态。
        一般来说,我们现代人不管是书写汉字,或者是外国人书写他们国家的文字,不管是用左手或用右手书写,他们同样是用自己感觉最为舒坦的姿态书写文字,所以我们偶尔也会看见个别人横着书本来书写,这也是他认为最为自然的书写姿态。从这些书写姿态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们是用最为自然舒展的姿态去书写文字的。古人也不例外。他们也应该用最为简单、自然的姿态书写。
       在一个没有桌椅的年代,我开始想象古人的书写姿态,怎样才是最为自然,舒展而又合适的姿态呢?第一点,握笔不能挡住视线,就是说不能像现代教科书里头笔杆中立垂直的方法,因为这样笔尖的视线被握笔的手遮盖了。第二点,手腕不能过度弯曲,这样会造成手腕疲劳。第三点,纸张、竹简等记录材料必须有所承托。象有些学者所说的用别人承托或者是左手承托都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别人承托的话书写会不协调,左手承托的话,左手也会很快疲劳而发生抖动,那么说,古人在图画中描绘的书写姿态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估计,这是因为古人对于书写、绘画都是优雅的事情,不能表现出不雅的姿态,所以才把写字和绘画都画成很优雅的姿态吧!
       另外,右手握笔的方法与现代的握笔方法也不尽相同。因为要转动笔杆,握笔主要由拇指、无名指和食指来完成,中指起了一个辅助作用。无名指并不是在中指的反面夹住笔杆。假如象今天握笔的方法无名指所起的作用是推动笔杆,而转动笔杆的时候反而成了障碍,所以正确的握笔方法应该是无名指与中指、食指并列,拇指带动笔杆,转动笔杆,、就变得非常轻巧容易。
       用上述的姿态握笔,左右转动笔杆,使毫毛始终缠绕着笔芯这就是用笔的方法,同时也是古人所谓:“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最终解释。这种方法从隶书之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体现,短上横、中横一般书写成直线条;下横、长横一般用重笔开始重笔了结,才形成所谓的“蚕头燕尾”的笔法。其实这是古人对自然审美的一种刻画,其中也渗透着中华文化中的阴阳平衡的哲学观,但是,隶书的书体毕竟过于造作而使书写带来不顺畅,因此才有了隶书到楷书的过度。“用笔千古不易”易——变也,并非难易之易也。就是说用笔方法从来没有改变的意思。
        楷书的出现,真正确立了汉字的形态、结构、笔顺等方面的要求,成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方块文字。
       古代的许多书谱,书论都是围绕着楷书的学习方法和精神状态而著立的,这些著作一直影响到唐代末期。汉字的书写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有那么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书谱在魏晋的年代已经是秘而不宣的独门秘技,就像武功秘诀一样神秘。大书法家钟繇为了一本独门《书谱》苦等了十六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掘开坟墓把这本《书谱》盗去了,从此,他的书艺突飞猛进,成就一代宗师。”从这个故事里可想而知书法的技法之神秘…
       根据我对魏晋时代的大部分碑帖的观察考证,其当时的书法执笔和用笔方法都是公开的。书体的差异只是每个人的书写习惯和自觉审美意识不一样所产生的,并不是象传说中要去掘墓盗“书谱”那样神秘。在现有的魏晋名碑之中,它们来自于不同的地方,也许时间和年代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运笔的方法一致。字体结构特征相同,当时社会并没有像现在那样资讯发达,古人没有可能看遍各地方的碑文,文字的共通点只能来自于执笔用笔的方法和文字结构的统一。就像我们小时候学习汉字一样简单。书法的用笔,执笔方法之所以神秘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其逐渐消失而变得神秘。汉字发展形成楷书是汉字结构,笔顺的最后定型,而篆书和隶书便成为当时社会的装饰文字。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看见魏晋碑文上的碑额都用上这两种文字书写。而行书是汉字笔划连续书写的方法。草书是快速书写的方法。有着严格的章法。最为通俗的《草书百韵歌》便是为了方便学习草书的五言句子。
       汉字书法自宋代桌椅的出现而走向衰落,这是由于书写汉字的执笔,用笔方法(即书写握笔,姿态,和运用方法)都偏离了原本的面貌,成了千古之谜。在以后的书家,无论如何去解读前人留下的书法著作都未能确切解释清楚,以至用所谓的创新来掩盖未能掌握正确方法的事实。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就这样被埋没了。因此,现代的书者无论如何苦读用功,都是只能学到其形,而不能学到其法。
       书法核心技法的废除,其关键原因是书写位置的改变,视角方向改变,手部运动协调性改变而被当时社会所淘汰。
       自宋之后,书法的法则改变了,而学习书写只能从师承中得到启发和收获,因为没有了核心技法,学子只能在不同的老师中,吸取不同的养分,不同养分形成不同的审美观念。最终书法审美走向了异端。书法的技艺是一代不如一代。
       当今社会传统书法承传面临的挑战,电脑取代手工书写能力及书法艺术边缘化。比如受日本书道所影响的文字意态,加插西方美学观点的所谓流行书风,使博大精深的汉字变成另类图案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学好传统的书法技法才能有所创新。
       回归传统书法技法的法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历史责任,还原汉字文化的历史根源,是使我们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更好地承传我们祖先的文化精髓。
       唐之前,古人以席地而坐视角是居高临下,书写位置低于手肘关节。手腕握笔就自然不能使毛笔垂直。书写小于两平方厘米的字体就会被手挡住视线。所以古人握笔是笔杆向外,笔头向内,斜插用笔的。

       我们今天有幸能看到古代碑文的拓片,这应当感谢古人充满智慧的艺术成果。我国是一个农耕社会的国家,古代人口没有像现在那样庞大,传统的思想教育以儒家思想占主要地位,生活应该是比较休闲和认真。作为一名工匠,(这不管哪种行业,那种工艺)都有一个很严格的从师之道,因此它们创造出许多以现代科技也不能达到的工艺水平,石匠也不例外。而能够受委托雕刻碑文的工匠一定是技艺达到一定水平,在石板上的文字书者也应当为公认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因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碑文拓片,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它还是如实地反映字体的原本面貌。今天许多学者认为有部分的碑文的文字是工匠刀刻的效果,(象龙门十二品和其他碑帖等)。本人并不认同这种看法,因为在我的研究之中,用毛笔完全能书写出这样像刀刻一样的效果。这是魏晋时代所表现出汉字的千姿百态的丰盛时期。所谓的“透过刀锋看笔锋”这句话如果解释为通过工匠的刀锋润饰文字的说法是错误,我估计是那些大师们穷其一生努力都不能参透其中奥妙而说出这样的托词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