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奇珍异草: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教案(全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35:01
一、教学内容:
复习先秦(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井田制与分封制
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四、主要教法:讲述法、讨论法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设计:投影仪
导入新课
奴隶社会的兴衰过程
夏朝——奴隶社会形成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朝——奴隶社会发展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奴隶社会强盛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              前770年 —前476年
东周        春秋(前770—前476)——奴隶社会瓦解
(前770—前256)   战国(前475—前256)——封建制度确立     大变革时期
新课讲授
夏朝是奴隶社会的确立时期,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国家机器初具规模。
1、 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原始共产主义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产物。进入了奴隶社会,有利阶级,有了压迫和剥削,但与原始社会相比却是历史的进步。其原因是这一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如俘虏不再被杀而保存下来(实际就是保存了劳动力),这是奴隶身份地位提高的表现;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而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进行简单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劳动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2、 为什么说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       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武装、官职、监狱、制订刑法。
(2)       从阶级关系来看:夏朝有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和平民对立。
3、 西周的分封制问题
西周建立后,适应统治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土地和俘虏分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在地方上建立诸侯国,辅助周王、拱卫王室。也就是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的“封建” 诸侯的制度。
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逐步分封的方式,建立一个完善的统治网,其原则是上级对下级分封,下级听命于上级,并承担交纳贡赋、军事保卫等义务,从而建立了一个诸侯各自为政的周王朝。
这种制度是与当时经济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大的状况相适应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影响:(1)分封制的实行,各地诸侯过的建立,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统治,传播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动了边缘地区的进步。
(2)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诸侯实力的增强,周王室日益衰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割据争霸局面。
结果: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4、 井田制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因此称为井田。
井田制既是土地规划制度,又是剥削关系,体现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第一,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第二,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耕作技术的提高,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的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
4、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5、分析奴隶社会农业发展原因
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主肆意淫乐的物质保证。奴隶制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奴隶的辛勤劳动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6、古代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1)发展原因:生产关系调整;国家统一安定;民族之间交流;生产技术进步;人民辛勤劳动
(2)发展表现:
农业:作物,耕地,工具,技术,水利,仓储。
手工业:冶炼,纺织,瓷器,工艺,造纸
商业:商品,货币,集市(城市)交通,外贸,娱乐。
(3)衰弱原因:
政治:统治阶级腐败及政策失误,破坏了稳定。
经济:土地兼并、苛捐杂税、阶级压迫。
军事:战乱不断,农民起义,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生态:过度采伐,围垦带来的环境恶化。
一、             教学内容:
先秦(二)  春秋战国
二、             教学目的要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制,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             教学重难点:
齐桓公称霸、井田制瓦解、商鞅变法
四、主要教法:讲述法、讨论法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设计:投影仪
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                     春秋(前770—476)
东周(前770——前256年)   战国(前475—前221)
新课讲授
1、 阶段特征:
(1)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民族融合;统一趋势加强。
2、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辨证关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其内在联系。
变化:(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并出现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所取代,以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被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
(3)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就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才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现象削弱,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融和。
内在联系:①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与进步,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②新的社会制度又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一)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结合图和教材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分析回答:(1)诸侯争霸的背景;(2)归纳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3)管仲改革和齐桓公争霸首成的关系;(4)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5)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地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战争史实,评述以上观点。
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
列宁的话适合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①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秦的统一提供了基础;②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民族不断融合;③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势力,便利了新兴建地主阶级势力发展,,促进了分封制的崩溃;⑤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总之,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制瓦解的反映,他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也为社会的进步,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制度的产生,民族融合的加强等创造了条件。)
4、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说明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导致这些不同点的原因。
(一)政治: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主要不同点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大国争霸;西周分封的诸侯,要服从国王,向周王纳贡并履行义务;春秋时王室衰微,周王的权威已下降到一般诸侯的地位。西周拓展了疆域,地域广大;春秋时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疆界不固定。
(二)经济,西周和春秋主要不同点有:
西周实行井田制,有明确的使用规定,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春秋时,井田制已逐渐瓦解,到春秋后期,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开始出现。
(三)原因:西周初期统治者重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采取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措施。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使井田制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形成,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提问:(1)经过春秋争霸的战争,到战国时期,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的角色主要是哪些国家;(结合地图)(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实质是什么?(3)战国时期哪些国家先后强大,发生过哪些战争?(4)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是什么?这种战争可以避免吗?
7、谈谈你从春秋战国形势图上所看到的变化。
提示:①政治格局(国家构成)②各国疆域变化;③出现长城;④经济:水利工程、冶铁中心、封建城市兴起。⑤民族融合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三)
二、教学目的要求:
利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三、教学重难点: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现象形成的原因;理解春秋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度的转变
四、主要教法:提问、分析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知识提问
(1)形成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事件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试分析其性质。
(2)战国得名于战争纷繁,试分析战争的性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规模最大、杀伤最大的一次战役。
(3)铁器和铁农具出现的时间;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革命牛耕。
(4)春秋时期手工业方面的成就:冶炼业中铸铁柔化技术比欧洲早2000多年;青铜器铸造开始使用金银错和雕铸技术;
(5)漆器开始使用夹纻技术;我国酿造业中的重大发明是用曲造酒。
(6)《考工记》所记载的内容是齐国官营手工业各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重点阐释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
经济基础:春秋以来,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代替。
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势力越来越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思想基础:法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
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制订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
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条件。
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对墨家、法家思想的认识。(如何认识儒墨两家最有实力)
问题:墨子说:“欲天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又说:“(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就以上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思想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这段言论的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符合人们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
为什么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时期最为有用的思想?
历史向前发展,人们应该根据现实需要改革——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和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政权的需要,顺应了统一的需要。
荀子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以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史实说明这种思想产生的基础。
思想核心: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
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天文历法进步,一年的季节和节气测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提高。
兴修水利,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作为新兴阶级,积极进取。
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
诸侯国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华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
各国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促进旧制度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秦国实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条件。
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思想武器。
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
铁器、牛耕使用 (生产力)                     经      上      文化:百家争鸣,科技文化发展
济      层
初税亩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                  基      建
生产关系     础      筑      政治:商鞅变法,各国变法
封建剥削制度产生(产品分配形式)                              阶级   新兴地主势力力量壮大。
教学内容:
复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础知识,初步分析历史事件。
三、教学重难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及秦历史地位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阶段特征】
本阶段是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作为新事物,要求统治者从巩固统一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着手建立一套统治制度,同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处理好与周边各族关系。可见这个阶段的各种制度无疑具有开创性(必有探索性和曲折性)
(一)政治方面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秦)和巩固(汉)
②统一局面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
(二)经济方面
①重农抑商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项基本国策地位确定。
②找到了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统治的一项重要政策,即休养生息政策。
③创立我国的户税制度。编户齐民,为实现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提供条件。
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初步发展。
(三)思想文化方面
①确立了文化专制的方向。专制手段由以一家学说绝对专制堵塞言论发展到以一家为主疏导言论。统治思想的方向明确了,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其他思想可为补充,具有排他性和包容性。   ②创立了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
③秦汉文化的大发展为后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民族关系方面
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直接管辖(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西汉在西南夷、南越设郡;设西域都护)
(五)对外关系方面
①奠定了对外交往陆路关系的格局——丝绸之路。
②开辟了与南洋诸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的水上交通线。
【重点阐释】
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及秦历史地位
(一)提问秦统一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客观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华夏族和其它各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思想武器。诸侯国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主观上)秦国实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条件。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和远交近攻的策略。
(二)提问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提示“一个结束两个有利于“),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三)结合秦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从中得出认识。评价观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认识:统一是主流,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评价:分久必合有合理一面(分裂中孕育统一趋势);合久必分错误(统一是主流,是发展趋势)。指出错误之处:未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四)提问秦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1)结束分裂局面,实现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秦的暴政而亡为后世统治者所借鉴。
(4)有浩大工程流传于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概念、社会根源、发展过程、认识四方面掌握)
(一)  概念:
专制主义是指国家大事由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军事大权都集中到中央;主要指地方长官的任免权和地方军权收归中央。
(二)社会根源:
(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家统一;(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三)发展过程:
(1)形成于战国,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有了新发展。明清强化并发展到顶峰。
(2)发展过程中的趋势:一是调整中央官制加强皇权;二是不断强化对地方的监督与管理;三是强化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三)认识:
积极方面——有利于国家统一,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
消极方面——人民遭受严酷压迫;政治腐败;封建社会末期阻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秦灭亡的原因
根本原因: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戍卒误期。
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西汉贾谊《过秦论》中说:“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序八州而召同列,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结合你对秦灭六国和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苏洵和贾谊的观点。
(一)秦统一原因
判断:苏洵的观点错误
原因:①人民渴望统一,秦灭六国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最根本的原因);②秦商鞅变法较彻底,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成为七国中势力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基础);③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错误之处:六国纷纷向秦割地求和(赂秦)是六国灭亡的表面原因,苏洵将其看成是唯一原因。其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分裂不符合人民的利益,且六国都不具备统一的实力,因此面对秦国强大攻势才纷纷割地求和,以求苟延残喘。
(二)  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破坏了社会生产,激化阶级矛盾。
贾谊总结秦亡原因为“仁义不施”,如果仁义指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误农时,减轻刑罚,则这一观点有合理之处。但贾谊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将农民起义说成是“一夫作难”。
对秦始皇的评价
【解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根据历史人物的活动;(2)评价人物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促进生产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3)看主流客观评价其功过。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
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驰道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当然,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愚民政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去。第二年,农民起义爆发。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试简述“汉承秦制”的表现、作用和实质
(1)两汉基本上承袭秦朝制度,在废除秦朝苛法的前提下,对秦制又有所损益变化。
政治方面:①刺史制度。汉武帝以后,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使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②察举制度。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形成,对中央集权不利。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光武帝对诸侯控制也很严。
又如经济上,两汉实行编户制度。
(2)这些措施有力巩固了秦汉大一统局面。汉武帝在解决王国问题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即察举制等。两汉选拔重用大批人才,加强了对地方官僚的控制,有利于两汉强盛局面出现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3)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两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二)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民族关系的一般观点,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
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外交状况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重点阐释
有关民族关系的观点
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族间的关系有战有和,但总的趋势看:民族间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是主流。
中国古代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与反侵略的性质。但应该分析其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进步性和落后性。
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
和亲;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包括政治和宗教首领);设立行政机构;战争。
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
吴师道《昭君出塞图》中题曰:“平城围后几回亲,不断边烽与烟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王峻《题明妃出塞图》云:“塞上香风暗度时,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其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什么?汉初实行这一政策有何积极意义?请你对上面两首诗的观点做一简要评述。
(1)汉初采取和亲政策。
(2)历史原因:战国时期,匈奴强大,经常出兵南下掠夺,秦时北伐,修长城,暂时缓和了汉中原政权与匈奴的矛盾;
(3)现实原因:汉初,国力困乏,对匈奴战争处于劣势。
积极意义:加强了汉匈两族的友谊和交流;出塞和亲,使边塞烽火熄灭,解除了广大人民的征战之苦。
(4)评述:两诗颂扬了王昭君在加强汉匈两族友谊、团结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这一点应该充分肯定。
但两诗的作者把汉族和匈奴由战争转向友好相处的决定性因素看成“昭君出塞”则是错误的。
汉匈两族由战争转向友好相处的根本原因是两族人民皆饱受战争之苦,渴望和平安定,和平相处符合两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特点学生无法回答时,教师可以先列举史实由学生提炼观点。
(一)特点:
(1)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西域、越族、西南夷地区设立机构管理)
(2)加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匈奴族开发了我国蒙古高原地区;越族开发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3)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张骞通西域)
(二)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政策有效。
(三)影响: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
中国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和表现(明清以前)
(一)原因:
国家的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海路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二)表现:
政治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
(三)渠道:
贸易;使节、留学生;宗教人士;通过战争。
汉朝时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上述结论,并简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表现——实际是一道列举题。
政治:与朝鲜、日本的使节外来;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朝。
经济:铁制生产工具输往朝鲜;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在越南推广。
文化:中国先进科技文化传播到欧亚等地。
(二)原因:——实际是提问外交频繁的原因,根据一般的原理不难得出答案。
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政策。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交通)。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三)
二、教学目的要求:
复习秦汉时期的文化,掌握分析文化发展原因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秦汉时期我国文化的特点、概况及文化繁荣的原因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导入新课
提问:秦汉文化的特征:(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统一性和多样性有机结合;为什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表现
4、气势恢弘;体现在哪里?
复习内容
1、秦汉时期文化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①秦统一,汉强盛,政治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
②与欧洲相比,中国封建制度早于西方千年,制度先进。
③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经济繁荣。
④实行对外开放格局,开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
⑤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如汉武帝兴办太学,推广儒学。
⑥秦汉文化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提问:秦汉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哪些是领先于世界的?
(一)天文历法:
“太初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公认是有关太阳黑子最早的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了地动仪比欧洲人早1700多人;
(二)数学:
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
整的体系。
(三)医学: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张仲景(医圣)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医典。
华佗(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了1600多年。
造纸业:西汉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战国、秦汉时期,我国思想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变化的社会根源
何在?说明了什么?
(一)   发展过程:
①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②秦朝时采用法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③西汉前期,道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二)特点: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
(二)   社会根源:
①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形成,时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出发,提出自己主张。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②秦统一后,为巩固统一,加强统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大权集中于皇帝。这一时期尊崇和应用法家思想,而压制其他学派。
③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解决;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适应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何目的相同,做法相反?
(一)所处时代不同
秦时儒生攻击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对立面,儒学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一度沉渣泛起的保守势力已被铲除,封建制度逐步巩固,开始向前发展,需要从思想上巩固大一统局面。
(二)儒学本身作用
①内容:从春秋初创到西汉前期,经过众多思想家阐发(孔孟荀董)而不断丰富,统治者可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用儒学中有利于统治的内容,达到思想上巩固统治的目的。
②本质:儒学本质与长治久安相一致,秦始皇未认识到这一点,故而只根据当时政治统治中暂时出现的危机采取了极端的政策。
5、总结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一)政治方面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秦)和巩固(汉)
②统一局面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
(二)经济方面
①重农抑商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项基本国策地位确定。
②找到了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统治的一项重要政策,即休养生息政策。
③创立我国的户税制度。编户齐民,为实现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提供条件。
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初步发展。
(三)思想文化方面
①确立了文化专制的方向。专制手段由以一家学说绝对专制堵塞言论发展到以一家为主疏导言论。统治思想的方向明确了,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其他思想可为补充,具有排他性和包容性。   ②创立了太学和地方教育系统。
③秦汉文化的大发展为后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民族关系方面
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直接管辖(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西汉在西南夷、南越设郡;设西域都护)
(五)对外关系方面
①奠定了对外交往陆路关系的格局——丝绸之路。
②开辟了与南洋诸国及印度、斯里兰卡的水上交通线。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二、教学目的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概况和经济发展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及与政治、经济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知识提问:
(1)提出计算圆周率正确方法的是刘徽。
(2)祖冲之精确推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01415927之间,比西方早一千余年。
(3)提出绘制地图原则的是裴秀。
(4)北朝的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5)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的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6)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使其成为地主阶级的宗教。梁朝时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重点阐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何特点?
(1)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江南农业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一)   原因:
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一些统治者采取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的政策。
(二)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结合史实简要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和南方经济的各自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解析:注重审题,抓住关键,如此题中的“史实”“特点”和“原因”。组织史实,理出特点,找出特点。
北方经济的特点是反复的破坏和恢复。经历从东汉末年的破坏时期到曹魏至西晋初年的恢复时期;从西晋后期至十六国的破坏时期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的恢复时期。
南方经济的特点是持续的开发。在三国的孙吴政权统治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导致经济严重的破坏。先后统一北方地区的曹魏和北魏政权分别采取了重视农业、实施均田制的措施,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
江南地区未发生严重的战乱,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为什么流行?佛教广泛流行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以佛教为小切口,深分析到各个领域的影响。考生抓住“为什么”及对三个方面的“影响”就能组织规范答案。
(一)   原因:
(1)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痛苦,易于接受宗教信仰。
(2)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利用佛教麻痹人民。
(3)当时的科技文化落后,封建迷信思想比较流行。
(二)   产生的影响:
(1)许多君主、王公、贵族官僚尊崇佛教,使佛教在政治上形成很大势力。
(2)大量人出家,给劳动人民造成巨大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寺院广占田地,寺院经济发达,直接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3)与佛教有关的石窟艺术迅速发展起来,一方面丰富了艺术宝库,一方面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封建迷信思想更加泛滥。
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在政治经济方面有哪些异同?在文化上各有哪些反映?这些反映又说明了什么?
解析:注意第一问的时间限制;比较对象的限制;内容的限制(政治、经济方面);政治一般包括政权、阶级关系、治乱、分裂统一等;经济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意识形态等。第二问注意“各”字。
(一)不同点: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南方诗歌多描写爱情。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齐民要术》。
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科技文化进一步发(王羲之、祖冲之)
东晋士族制度充分发展,政治黑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二)相同点:
南北方都出现政权更替频繁的局面。
佛教广泛流行——石窟艺术和宗教画流行。
(三)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认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一)复习提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
一是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二是民族融合加强。
教师强调:不能简单认为这一时期是我国的黑暗倒退时期:因为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趋势;封建经济尤其是江南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科技文化成就斐然。
(二)阅读课本引言部分,思考:为什么说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2分)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2)经济:空前繁荣;(3)民族关系:边疆各族有了较大发展,同中央政权的关系密切。
(4)对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5)文化:全面繁荣,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三)知识提问(8分)
(1)隋朝的建立者(杨坚),起讫时间(581—618)。唐朝的建立者(高祖李渊),建立时间(618)。
(2)阅读《隋朝疆域图》,回答:从这幅图可以得到哪些信息?(隋朝的建设;台湾——流求;朝鲜半岛;民族关系)
(3)隋朝的建设项目。从南到北说出大运河的四段名称;
从洛阳城的兴建提取有效信息。(经济繁荣,技术先进;徭役沉重)
从隋朝广设仓库你有何感想?(农业发展,农民遭受剥削)
如何评价隋朝的建设?(巩固统一;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沉重负担。)
(4)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曾评价一位皇帝的政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人物是谁?我们为什么肯定武则天?
(四)重点阐释
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和意义。(3分)
提问分析统一的一般方法。(人心所向、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国力强盛及英雄人物的贡献)要求学生具体回答。
提问统一的历史意义(一个结束两个有利于)并从中得出认识。
如何富庶的隋朝为何短暂而亡?暴政为什么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为什么封建社会会出现暴政现象?(4分)
暴政是指统治者的行为超出了当时社会所能承受的能力。暴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其激化阶级矛盾;破坏社会生产力。
暴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赋予统治者绝对的权力,而隋朝篡权建立,前朝遗留的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等现象未得到缓和,统治者亦未注意统治政策的调整。
请比较秦和隋的共同之处?(3分)
都是完成大统一的朝代,都有重要的制度流传于世;都有伟大的工程;都因实行暴政短暂而忘。都开启了一个强盛的朝代。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隋炀帝?(10分)
提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根据历史人物的活动;(2)评价人物的标准: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否促进生产发展;是否符合人民利益。(3)看主流客观评价其功过。
例题训练:(2003年高考江苏卷)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他的许多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发挥过积极作用。列举这些政略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13分)
率军灭陈,统一南北:开运河;创进士科;兴建东都和粮仓;修驰道;与日本、东南亚等国友好往来。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中外交往。
如何看待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15分)
(一)从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看: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2)农民战争推动,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
(3)广大人民辛勤劳动;
(4)民族融合的加强和对外交往的频繁。
(5)生产工具的革新和技术的推广。
(6)隋唐时期的制度的革新(租庸调制、府兵制)
(二)从盛世局面的表现看:
一般表现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三)从盛世局面的实质看:
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消除封建剥削和奴役。
(四)从盛世局面的前景看: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
(1)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易孳生腐败、暴政。
(3)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4)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
(四)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和结束给现在人们提供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课后检测: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试从“时会”、“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隋朝的灭亡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基础。
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贤纳谏,促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二)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探讨隋唐制度革新与盛世局面的关系;掌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一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三省六部制
设问:(1)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者。
(2)明确三省六部制的职责;工作流程;提问其相互关系。
(3)提问三省六部制的意义。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统治力量。为历朝所沿用。
(4)分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发展,从由集权方式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到用分权的方式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5)思维拓展:秦初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两大基本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
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的阶段: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君主宰相制;隋唐宋元时——君主宰辅制;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制度,实行绝对的君主专制。
(6)提问北宋时期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具体做法
科举制度
(一)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
(1)两汉、魏晋时期察举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
(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隋炀帝时期建进士科。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期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制度。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3)北宋乡、省、殿三级考试制度形成定制。考试科目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录取名额增加。
(4)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走向极端。
(5)近代以来。戊戌变法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科举制。
(二)分析科举制度初创时期的历史意义。
例题训练:科举制度的起因有哪些?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注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科举制度的起因:经历了300多年分裂战乱之后,一个统一了全国的隋王朝建立了,为扩大统治基础要选拔一批统治人才。魏晋以来,士族势力已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新的情况。科举制度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科举选官制度应运而生。
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步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它是封建半封建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消极作用: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于他国的因素之一。它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致力于四书五经,脱离实际,尤其是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的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最严重的是继续阻碍知识分子放开眼看世界,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阅读教材,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的区别。
(从衣食来源。兵将关系,兵农关系,实施基础等几个方面考虑。)
唐初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比较
学生阅读课文,后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项目
租 庸 调 制
两  税  法
问  题  设  计
条件
均田制实行
均田制破坏
均田制破坏的根本原因
目的
巩固统治,增加收入
缓和矛盾,增加收入
赋税制度改革的目的
内容
租——土地税(谷物)
调——户税(绢或布)
庸——代役税
按土地和财产,分夏秋两季征税
意义
保证生产时间
人身关系松弛;扩大纳税面
征税标准;改变地租形态
提问其反映的趋势
作用
荒地开垦,人口增殖,巩固政权
增加收入,缓和阶级矛盾
补充黄宗羲定律
经济部分重要知识点
(1)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2)唐朝创制的新的工具是筒车和曲辕犁;
(3)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奠定基础;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也在唐朝出现。
(4)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5)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地区早六七百年。唐朝后期,扬州成为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三)
二、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到隋唐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重要时期:多个民族的兴起,开发了祖国边疆;疆域空前辽阔;政府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管理;民族融合加强。对外关系的发展时期
三、教学重难点: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四、主要教法:讲述法、讨论法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设计:投影仪
一、为什么说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1)       多个少数民族兴起,建立政权,开发祖国边疆;
(2)       中原王朝在边疆地区设立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3)       中央政府政策开明,使中原地区和边疆来往频繁促进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推动了民族融合。
(4)       疆域空前辽阔。
二、基础知识复习
1、隋唐时期,边疆地区存在哪些民族,分别建立了哪些政权?
2、隋唐时期中央政府和边疆各民族关系如何?唐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的?
设立行政机构,战争,册封、和亲
3、  唐时期对外交通有哪两条道路?同中国有密切交往的有那些国家?对外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三、重点阐释
1、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的原因。
先进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力)
中央政府的开明政策(感召力)
雄厚的国力为后盾(威慑力)
2、 比较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
(1)       都派兵打败少数民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
(2)       都重视加强各民族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3)       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 唐宋时期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关系有何不同,两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一)关系:唐王朝与周边民族以友好交往为主,并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
宋王朝与周边民族政权并立对峙,始终受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二)政策:唐朝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和亲。
宋朝:在少数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以议和方式以求缓解冲突,以“岁币”求苟安,最终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灭亡。
(三)原因:
唐王朝国力强盛,统治者能够以武力为后盾,推行开明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的
控制和影响。宋朝对周边民族没有力量上的优势,因而控制和管理松弛。
典型例题: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独朕爱之如一"试评价这一观点。
具有很大片面性;
自古以来,民族平等往来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不过历史有些腐朽政权确曾采取过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但不能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太宗时的民族政策更加开明,如用人,和亲等,从这一点看,有别于历史统治者;但太宗为美化自己,完全否定历史民族政策,非实事求是。
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1)隋唐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对外交通发达,有陆路和海路将中国同许多国家较方便地联系起来;(3)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国人来华贸易、读书、做官。
——经济文化、交通、政策
典型例题: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特点,及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的趋势,呈现该趋势的原因和后果。
(一)特点:
(1)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乃至于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2)汉唐元各朝基本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3)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
(二)趋势:
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原因:(1)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腐朽。(2)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的到来。
(三)后果:
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
教学内容:
复习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四)
二、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对隋唐时期文化出现繁荣的原因和历史地位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分类与比较、分析与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隋唐时期文化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阶段特征
一、政治方面
①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办法:从由集权的方式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到用分权的方法来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补充以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君权重视的不足。
②选官制度有了新发展:打破了单纯以门第出身选官的制度,从地主阶级上层选拔人才扩大到整个地主阶级,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地方割据问题严重。
二、经济方面
①封建经济发展和繁荣及经济重心南移:城市内有了专门设置的商业市场和管理机构。出现专业性的生产城市。
②均田制的发展、终结及相应赋税制度变化。
三、民族关系
(一)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和管理加强
民族政策:战争、册封、和亲、开发
(二)民族政权和唐朝关系密切
①共奉唐帝为"天可汗",表示服从。②通过和亲等形式加强民族间友谊。
(三)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
①回鹘族;②渤海政权;③南诏;④吐蕃
(四)除中原外,周边民族经济文化都有重大进步,建立一系列强盛政权,统一了本地区,为祖国各民族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对外关系
对外交通更健全:除陆路外,开辟海上与海外联系的路线,为以后海上交通奠定基础。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来文化态度较正确。
五、科技文化
①全面繁荣,世界领先;②兼收并蓄,博大精深;③影响深远,光耀千古
重点阐释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概     括
说     明


政治稳定
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长
经济发达
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出现盛世局面
对外开放
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历史地位
全面繁荣
有杰出成就的领域众多
兼收并蓄
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
世界领先
领先于世界的项目
影响深远
促进亚洲和世界文明进步的事例
例题训练:三国两晋南北朝与唐朝,佛教为什么都能广泛传播?魏晋到隋唐,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表现?
(一)原因
(共同点)①佛教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②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
(不同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易受宗教信仰:唐在社会条件较为安定下,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政策。
(二)深远影响
(1)政治:  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空前盛行,大多数皇帝贵族大臣信佛;②在政治上势力很大。
(2)经济: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受皇帝和贵族供养和民间"布施",经济势力大。
(3)思想:①因佛盛行,加重人民负担,不断有人反对佛教; ②范缜《神灭论》揭穿统治者利用佛教欺骗,是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4)科技:①隋唐时有了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 ②僧一行作世界上最早关于子午线测量工作。
(5)对外:①玄奘西游; ②鉴真东渡
(6)建筑:南北方大量寺院和佛塔
(7)艺术:①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②千佛洞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8)文学:佛教对当时诗歌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五章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泾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北宋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既有维护国家统一、有利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和影响。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阶段特征:
最重要的是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进一步融合。
具体表现在
(1)封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汉民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2)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先后建立政权并完成封建化过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3)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均超过前代,对外贸易占突出地位,封建经济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4)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学技术继续领先世界,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基础知识:
1.北宋政权建立的时间、标志、建立者;北宋是如何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
2、北宋是一个大统一的王朝吗?为什么?
3、宋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哪一项是釜底抽薪?
4、科举制在北宋又有了什么发展?王安石又是如何改革科举制的?其目的是什么?
重点阐释:
1、北宋初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宋初的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问题:国家分裂,十国割据,武将权重,威胁中央集权。辽占据幽云十六州。
解决: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到979年宋太宗消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为防止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再次出现,宋初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
宋太宗两次对辽用兵,均告失败,从此宋军由进攻转为防御,统治者确立了“守内虚外” 的政策,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的虚弱。
2、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
首先,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扩张,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要结束这种局面,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其次,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巩固封建统治,扩大自己势力,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必须加强中央集权。再次,赵匡胤本人就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为了防止类似兵变的重演,也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3、北宋政府是如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试评价之。
(一)集中军权
措施有:①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兵权,又陆续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②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设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之权,使其互相牵制。
④禁军定期更换驻地,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武将专权。
原则:“强干弱枝”,“内外相制”。
集中行政权
(1)中央;(2)地方
集中司法权和财权
评价(参见教材)
4、北宋中期面临哪些严重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各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王安石变法取得了哪些效果?为什么会失败?给我们哪些启示?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论。
关于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师可结合变法内容和有关史实,引导学生认识:(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教师应强调,第一点原因最主要。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权益,所以,不可避免地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可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从变法的性质、变法的进步性等方面去理解,最后由教师概括总结: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应肯定变法的进步意义:(1)变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2)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概述魏晋到明清中国实行过那些兵制,各有什么特点?宋代兵制有何作用?存在什么问题?王安石在军事上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一)兵制及特点:
(1)魏晋的府兵制:(源于西魏)实行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军民异籍;
(2)隋朝的府兵制:军民同籍,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3)唐代的府兵制:唐太宗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实行兵将分离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4)募兵制:唐玄宗开始实行,国家招募士兵,供给衣食,免征赋税。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士兵以此为职业,兵将形成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
(5)宋代也实行募兵制。但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兵将分离。
(6)女真族建立的金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作为社会基层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7)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建立了八旗制度按照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二)宋朝兵制的问题:
宋朝的兵制使兵将分离,防止了武将专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却造成了军队指挥作战不灵,战斗力下降;同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养兵,募兵的办法,造成兵员剧增。同时,扩编后的军队,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形成“积弱”“积贫”局面。
(三)王安石的解决办法
一是推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组成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二是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训练。这样就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军队开支。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五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二)
二、教学目的要求:
巩固基本史实的识记;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两宋时的民族关系;对两宋时期和议的看法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知识提问
分别说出契丹政权、西夏政权、金政权建立时间、人物、都城。
金列灭辽和北宋的时间?南宋何时建立。
重点阐释
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北宋时,与之并立的政权有辽、西夏、大理,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西夏、金、蒙古、大理。两宋时的特殊形势,使民族关系呈现如下特点。
(1)民族政权并立。
(2)两宋政权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西夏和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
(4)民族融合是主流:唐末中原地区的人民进入东北;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
蕃汉分治制度
辽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蕃汉分治制度?
在辽统治的广大地区,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和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为了适应这种不同情况,辽朝的行政管理机构分设“北面”和“南面”两个系统。
这一制度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因俗而治。是对封建农业文明的一种肯定和保护,有利于民族融合。
蕃汉分治制度的实质怎样?
其实质是阶级统治。——(民族压迫的实质——阶级压迫)
猛安谋克制是一种什么制度?对金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猛安谋克制主要是在女真族内实行。
猛安谋克作为基本社会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
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例题训练
对1141年宋金议和(绍兴和议)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说明理由(注:两种观点都可得分,回答的主要方面应重点回答)
(一)   积极方面:
结束了南北长期的战争状态,出现了南北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结束战乱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北方经济的恢复,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有利于女真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二)   消极方面:
南宋是在镇压抗金力量,断送了收复中原的形势下达成的,其目的是维护妥协派的统治;南宋以大量的岁币换取苟安,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和政府的财政困难;南宋统治更加腐朽,偏安江南,不思进取;中国再度形成南北分裂的对峙局面,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
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夫六国与秦皆为诸侯,而尤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清赵翼:“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存,不和议而亡,盖兵力本弱,而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
他们的观点有什么分歧?结合史实评价他们的观点。
(一)分歧
苏洵反对北宋议和,认为这比六国赂秦自取灭亡更为下策。赵翼认为议和保邦不不失图全之善策。
苏洵认为北宋是大国,赵翼认为宋兵力本弱,而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
(二)评价
①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而未从商鞅变法后秦日益强大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趋势上分析,是唯心史论。
②(赵翼)宋兵力并不弱,澶渊之盟前宋军曾在澶州取胜。宋夏间互有损失,西夏主动议和,说明只要北宋政府决心抵抗。宋军在人民支持下会取得胜利。
(赵翼)为宋议和辩护,未看到宋议和的政治原因是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苟且偷安,使投降派占了上风左右了皇帝;同时认为辽金元兴起“非人力可争”(归结为天命)是唯心主义观点。
“和”应分性质,将屈辱求和看成平等也是错误的。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五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三)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宋元文化繁荣的特征、地位及原因;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一)民族融合出现了高潮;
(1)条件:
元朝空前辽阔的疆域,为国内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创造了条件。各民族的活动范围空前扩大,彼此往来异常频繁。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
(2)表现:当时民族融合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是汉族人民大量迁到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
二是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和女真人,同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视为汉人了。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元朝加强了对边境的管辖。
(1)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元政府在那里派有官吏、驻扎军队,实施有效管理。
(2)在云南设行省进行直接管理。
(3)在福建省设澎湖巡检司,对澎湖和琉球进行管辖,大大加强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
元朝和历史的哪个朝代比较类似?主要相似之处有什么?
元朝和秦朝、隋朝两个朝代比较相似。
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并被后世沿用;都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有开通运河的工程。
北宋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一)原因
(1)宋元时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多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3)宋元社会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
(4)继承隋唐科学文化繁荣成果。
(二)表现
(1)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伟大贡献,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2)《十二气历》《授时历》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
(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文学主流;出现编年体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4)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绘画艺术题材广阔,技法成熟。
北宋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通使用。
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的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北宋时期的科学技术有何突出特征?其中三大发明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什么?这些伟大发明未得以充分利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科技发展情况从动力、环境、机遇等方面考虑。
(一)特点:与有开创性、开放性;领先于世界
(二)条件:
(1)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
(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三)原因
这是由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五单元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四)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文天祥抗元和元朝的统一;元朝的民族融合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一、认识元朝统一中国的几个问题
元朝统一的条件
(一)社会环境:
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孕育着统一趋势已经成熟。人民饱受分裂战乱之苦,渴求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民族融合,相互认同。
(二)敌手衰败:
西夏、金建国日久,丧失朝气日益腐朽。南宋国势日益衰败(原因:苟安江南,投降派得势;宋金和议失去大片疆土;农民起义的打击。)
(三)自身强大:
(1)政治前提:成吉思汗统一,建立蒙古政权;(2)军事优势;先后征服国内几个政权,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3)经济基础,在南下过程中接受先进生产方式,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元朝统一的意义
(1)元的统一结束了唐以来国内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或几个政权并存的政治局面,从而奠定了元明清直至今日长达七百多年的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
(2)元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3)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外交流中交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何看待文天祥抗元
当时蒙古社会的生产方式,远较汉族的生产方式落后,蒙古贵族在统一的征服战争中,表现出掠夺性和残酷性,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势必会激起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强烈反抗。
文天祥组织军队,反抗元军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无疑,这种反抗斗争是正义的。被俘后,面对死亡,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怕威胁利诱,坚贞不屈,从容赴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已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宝贵的精神财产,永远光照后人。
二、元朝的民族融合
(一)主要表现
(1)民族迁移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高;
(2)少数民族汉化程度更高;
(3)形成新的民族;
(4)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超过了前代,版图进一步确定。
(二)原因:
一方面以往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辽阔的地域为国内各民族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一统的局面进一步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的原因
(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地促进和巩固了统一
(2)地理条件:中国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地处大河流域需要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
(3)人民愿望:要求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百姓情结”,人民渴望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安定生活,安心生产。
(4)文化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儒法都主张大一统或集中统一。
(5)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成为统一的巨大物质力量。统一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6)经济规律:中原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7)民族融合:由于民族融合,中国境内各民族出现民族趋同迎合心理,民族间凝聚意识不断增强,历史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
(8)改革推动: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特别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9)个人作用:杰出的政治家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为统一国家的奠基、巩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必然逐渐汉化?
条件
(1)完成本民族的统一,建立政权,并尽可能使政权封建化。
(2)发展生产,增强实力,特别是增强军力,乘中央政权力量虚弱之时发动进攻,入主中原甚至统治中国。
(3)入主中原后,必须废弃本族落后的生产方式,采取汉族封建化的经济政治制度。
(4)必须联合汉族地主阶级,联合统治。
(5)必须打碎本民族的部落组织,使本族和汉族杂居相处,以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融合。
(6)必须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
原因: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方面考虑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六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一)
二、教学目的要求:
把握封建制度衰弱的历史特征并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予以把握
三、教学重难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综合认识我国古代的农民起义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阶段特征
本单元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二是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设问:如何理解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外交:日益闭关锁国,外交方式由经济文化交流转为侵略与反侵略。
思想: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反映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要求。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逐步走向极端。产生心学。
文化: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但未产生近代自然科学;反映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出现。
重点阐释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一)要求学生概括其主要措施: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调整官制     三司分权
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
明朝时期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设问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颁布《大明律》                (提问其主要特征和内容)
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度
设立军机处       (提示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清朝时期
大兴文字狱
(二)认识:
以上措施的核心是加强君权。说明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明显,封建统治者要依靠非正常手段才能维持统治。这种制度已到了末路,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可见,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关于明末农民起义
(一)要求学生掌握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直接原因-陕北地区连年灾荒和官府照旧催逼租税。
(二)与历史上的农民战争相比,明末农民战争的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次以“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形式明确提出了土地问题,触及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其斗争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第一次遇到了复杂的情况:遭到了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镇压。
(三)综合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问题
(1)起义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关系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封建暴政,赋役繁重;土地兼并;矛盾尖锐等。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2)历史作用
一种观点认为: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①直接推翻或瓦解残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为社会生产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如秦末、隋末、元末农民起义)
②沉重打击了阻碍社会发展的腐朽制度(如唐末农民起义催垮士族制度)
③沉重打击了贵族地主,农民直接获得了部分土地,自耕农数量增加,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
④迫使新的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农民起义阻碍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①它事实上是专制制度借以摆脱王朝危机,实现改朝换代的工具。专制制度通过农民起义不断获得再生。
②农民起义的领袖发动起义并非为农民的翻身解放,而是为个人的荣华富贵,起义动机大多冲着皇帝宝座而来,他们在起义中发泄私欲,行为残暴,破坏生产,毁灭文化。
③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农民战争的结果,要么失败,被封建统治者镇压,要么成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
④农民起义后,封建统治的让步政策实际上和反攻倒算两手并举,所以农民战争后,社会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衰落状态。
例题训练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的观点。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六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而衰——明清(二)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知识,从经济层面把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
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变革;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关于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形式的分析
两种经济形式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和自然经济
(一)资本主义萌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它的出现,会促使封建社会逐渐瓦解。
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带产生,但受到明清两代封建经济严重压抑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只能缓慢发展。
条件: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明朝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
清朝  发展:规模更大;分工更细;行业更多
特点:不占主导地位;发展缓慢
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第一,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由于地主制经济的存在,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又由于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起着限制作用。
第二,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封建政府为巩固政治统治,必然要采取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措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设立关卡征收重税,限制手工工业的规模,残酷剥削农民等。
第三,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二)封建经济处在渐趋衰退的历史状态中,但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清初统治者逐步调整统治政策,对农业、手工业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使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原因:调整统治政策——一条鞭法;鼓励垦荒,更名田;摊丁入亩
特点: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农业结构变化显著;商业空前繁荣;对外贸易逐渐停滞。
我国赋役制度的变革
比较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说明了什么?
相同点:都征收银两,都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
说明:明朝后期以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税制简单便捷。
不同点:一条鞭法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把丁银摊入田赋,废除了人头税。
说明: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的封建依附关系逐渐削弱。
中国古代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对于自然经济下的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人丁,是封建国家赋役制度的具体承担者。
人口的多寡和国土的多少一样,是当时社会的治乱、国力盛衰的标志。
但是,到了清朝,由于摊丁入亩、战乱减少等原因,人口急剧增加,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多地少,盲目垦荒,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这一后果一直影响到现在。
(二)中国史籍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人口资料。
先秦时约在一、二千万左右;西汉平帝时约五千九百余万;
东汉初两千七百余万;东汉中期约五千万;
唐初一千万;开元时期五千万;
明朝永乐时期四千五百万;清初三千万;清乾隆初年一亿四千万;道光时期四亿一千万。
其发展趋势呈周期性变动,人口增长呈马鞍型,其频率和王朝盛衰、更替相同。
(三)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因素有
第一,   国家多人身控制的程度;
第二,与疆域的增缩和统治范围的变化有关。
第三,与封建统治的深化有关,统治稳固时,人口统计相对真实,隐匿人口现象减少。
第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观念有关系。
例题训练
清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应如何认识这种“衰落”与“盛世”的关系?概括“衰落”的具体表现,分析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一、教学内容:
复习第六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三)
二、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明清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重点。
四、主要教法:分析、提问。
五、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技术设计:投影仪
1、 明清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征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尤其是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确立,各民族之间形成不可分离的关系。
2、 明朝的民族关系
(1)同蒙古的关系:
明初——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等部,威胁明朝北疆。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剌先后接受明朝封号,北方相对安定。
明中期——国力衰弱,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修缮长城,但没有解除威胁。
明后期——俺达汗请求互市,与明朝修好。
(2)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3)同西藏:设立乌思藏卫所,建立僧官制度,西藏各教派势力拥护中央政府。
(4)同东北地区:明初期设立奴尔甘都司,加强管理,后期,后金崛起,威胁明朝安全。
3、 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的控制的?
平定准葛尔贵族、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平定三藩之乱,推行改土归流;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反击沙俄的侵略。
(1)平叛、(2)设置机构(将军辖区、办事大臣、驻藏大臣、台湾府)(3)册封
4、元明清三代我国经历了六百多年的统一,而且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试说明这种局势出现的历史必然原因。这一时期出现哪几方面威胁这一局面的问题?各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必然原因:(1)我国境内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北方个少数民族封建化,与汉族差距缩小。(2)我国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南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3)秦汉以来我国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4)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边疆地区。
问题
措施
举例
如何统治辽阔的边疆
改革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内部分裂势力的叛乱
武装平定叛乱
外国的侵略
大规模反侵略斗争取得胜利
统治民族本身的落后
蒙古、满族相对落后,元、清统治者学习汉族,采用汉族统治制度,促进自身的封建化
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的特征
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出现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6、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类别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需求
开拓市场,掠夺财富
性质
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性质
影响
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
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掠夺大量的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原因
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不可能持久;耗费巨大,造成财政短缺;明清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航海业日益衰落。
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为欧洲带来了巨额财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所驱动下,欧洲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7、概括指出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以及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的趋势,呈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和后果。
特点:①明以前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唐时代完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中国成为周边地区乃至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②历代统治者基本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③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
(2)趋势: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3)原因:①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腐朽。②外因是倭寇侵略和西方殖民者的到来。
(4)后果:闭关锁国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世界发展潮流,落后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