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断奶后怎么喂:笑谈武林人情江湖事理2(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57:03
我所知道的武术——杨氏太极拳漫谈

杨氏太极拳肇始于杨露蝉前辈。由于学拳不易,(传说杨先生三下陈家沟先后用了十八年工夫)所以在传授时,就难免保守,据说武禹襄先生就是在向杨家问技不果,而去赵堡向陈清平学的拳,时至今日,保留在杨氏太极拳中的原汁原味已然不多。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老辈们所练的较为原始杨氏太极拳是个什么样子,以及所谓的真髓又在哪里。

一、 当时,在练法上应该有很多种架子,绝非目前的那种四平架一统天下的局面。
细言之,如杨班侯所练的架子就有大、中、小、快、提腿架、撩挎八卦掌、炮捶七种,据马同文先生言,杨、武两家皆有炮捶练法,李、郝等人皆会打,尤以班侯先生练得最好。
又如,王兰亭先生代师所收之徒李瑞东先生所传的李氏太极拳,有大小松紧慢快柔刚中平九种不同练架,又有天盘(犹龙)、地盘(江南地煞)、人盘(五星捶)三种拳架。
富英传授给萧功卓的太极拳也有九种练法(见李正先生的“杨氏皇家太极”网站介绍)。
而由杨露蝉先生的女婿夏国勋传下的夏氏太极和由杨健侯先生传给程有龙,又由程先生创造的八卦太极拳中也保留了不少原始杨氏太极的东西,包括坚持走底盘,多擒跌闪赚等。
精武杂志第八期登录了田兆麟(学于杨健侯,后拜杨澄甫先生为师)之子田颖嘉先生的《杨氏太极拳问答堂奥》中论架子与练功层次之言甚为详细,有兴趣者可找来一读。
而且,当时的杨家拳不仅与当今的杨家拳不同,拳架与陈氏拳也略有差异,如杨、吴、武都没有金刚捣捶一式,由此可见陈家拳也是有发展的。
由上可知,原始的杨氏太极拳是包容多项练习内容,训练人体多种能力以及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反应的一种拳术。他所对应的理论是“太极为一小天地,人身亦为一小天地。”

二、 在用法上,早期有较多的所谓“外家”手法,可谓“内外不分”。
据禄蝉先师初至京师落脚教学之处——天义酱园东家张凤歧家有关记录:“太极拳功夫有崩啄拿劈、朋捋挤按、采列肘靠、哼哈呼吸、点击推按、勾挂抖弹、搓折滚甩(抽)、掐筋、切脉、闭血(穴)、断(截)气,怒是真怒,笑是假笑,抖搂凌空”等等。
据吴志青先生《太极拳正宗》内记录的向恺然先生的文章中介绍,杨少侯先生所练拳架与杨澄甫先生决不相同,每一手练时咚咚作响,与外家拳无异,令人大惑不解。

三、 在理论上,有从刚入柔,由外家演变为内家的趋势。
杨家早期的拳论,据说有一部分保存在李氏太极的创始人李瑞东先生手中,但是就目前李门所录出的陈长兴菊月序的文字来看,似为伪造。而李瑞东先生的序中所提到的王兰亭所传的六十四式、单杀、双杀……皆偏重于外家手法。
杨班侯先生传出的理论为太极九诀,对于该文解释的最好的一本书就我所见应该是吴孟侠、吴兆峰所著的《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中所论的乱环、阴阳二诀曾被金庸先生原文摘录,作为小说《飞狐外传》中赵半山向胡斐传授的心得。而吴氏书中的拳路则为杨班侯传下的大功架,手法、身法都与杨澄甫先生所传迥异。
而据说是抄自端王府的杨氏太极拳论多篇(见杨振基的《杨氏太极拳术》和吴公藻的《太极拳讲义》,值得一提的是,后者论述太极拳的文章是我所见的最好的太极理论之一。)其中,在讲述打法上,与外家拳手法并无不同,全部理论中也无以柔克刚之语。
目前论述杨家太极所引用的经典多为王宗岳太极拳经(其实是武氏的东西,连赵堡都没有,却频繁被引用来指导陈、杨诸家)和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十要。这两者才是所谓真正(纯正)的内家拳经典。

四、 从发展历史来看,有从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形势。
何谓分中有合,就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很多人对架子作了改进、融合的工作,但是太极拳的味道还是保持了下来。那就是刚柔相济。无论各家要求的是从大松大柔练起,还是从站桩练功、单式练用练起,最终的追求都是一样。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传统的练法、用法已经接近失传和灭绝了。
何谓合中有分,我认为在太极拳的传承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在冲突,就是内、外之分,内功与手法的冲突。过去,说得过分些前辈们根本就不懂所谓的内功,他们侧重的是千锤百炼的招法,充其量也就是感受一下陈鑫笔下的“内气”,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内功,古人笔下的内气(正气)也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了。而且前者已经成为今天的主流,可是在实战中呢?不堪一击。
只能练内气不能实用的架子,不一定是坏架子,但是让这种架子一统了天下,就是一件坏得不能再坏的事情了。
五、 漫谈当今杨氏太极传人。
当今的杨氏太极拳精髓在哪里?我认为,不在任何一个人手中,是散落在很多人手中。傅家傅钟文的三十六名弟子,赵家的二子,杨家三老,四川李雅轩的徒弟们,北京崔家的弟子,汪永泉——魏树人传下的老六路,董英杰(传人在海外)带有武氏韵味的杨家拳等等,都是很出色的,但也都只是大架体系(汪氏略异)。
回顾近代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只有交流才是促进拳学进步的最大动力。杨家在推广太极拳上是功盖千秋的,但是在拳术的交流上却很少借鉴别人的长处(倒是杨家的一些徒弟在实战中不断吸纳别人的东西),不但如此还敝帚自珍,使自家的工夫不进反退,与原始的练法大相径庭,这可能是露蝉公当年学拳时所料未及的。


陈氏太极拳略述

陈氏太极拳流传至今已近三百年,关于它的一些问题曾经在武林中引发很多争议。在此我不自量力对陈氏太极拳的渊源、演变、练法作以下探讨,希望能有益于初学者。
一、 渊源
太极拳起始于何人,尚待考证。(关于反驳唐豪推崇陈王廷为太极拳创始人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找赵增福先生的《武当赵堡大架太极拳》一看。)但是本文所探讨的陈氏太极拳,既名陈氏,按传统讲其创始人当为陈王廷,如果陈家的人不反对,是可以肯定的。
拳中来源有三(我的观点):一是陈家祖传的拳法。大半保存于当今尚流行于山西洪洞的通背108式中(因为温县陈家是从山西迁来)。山西的这套拳法《中华武术》曾经连载,目前陈家会的人已经不多了,据我所知好象只有陈照奎的弟子都文才和外人中的陈太平两家。前者有著作《陈氏太极短拳与长拳》。这套拳法在陈家又名长拳,后人将他遂附会于三丰祖师的论著,于是有杨氏太极长拳的产生。其实,该套拳法向我们透漏的信息应该是陈氏太极拳是从传统武学意义上的“长拳”演变而来。该拳中保留了戚继光拳经32式中的很多内容。
陈氏拳的第二个来源是少林拳法。因为少林与陈家相隔不远,而少林中有一套心意拳其拳路结构与陈氏太极的布局极为一致。另外,其手法中的招式也可以在陈家的老谱中找到痕迹。而所谓的陈长兴十大要论、用武要言和心意拳的老谱一样,是出于少林的。
三是道家的阴阳学说理论。这究竟是陈家自己的创造,还是外来(王宗乐、蒋发、赵堡)的传授,姑且不论。但是,太极拳成为内家一大宗派的主因既肇始与此种学说。翻看一下杨露蝉先生以来的论著,多标榜三丰祖师,而陈家沟独非,试想杨露蝉前辈为什么在向陈长兴学拳后敢于标榜太极拳的创始人不是陈家人呢?这不是欺师灭祖么?太不合情理,而陈家也没有找杨露蝉理论,也没有陈家的人因为杨露蝉的成名而想道到京城教拳,为什么?我推测可能是陈长兴已经向外人学了内家拳的真髓,(陈清平亦然)所以……
二、 架子
陈氏拳的内容丰富,从流派来分,有老架(陈长兴、陈照丕)、新架(陈发科、陈照奎)、小架(陈清平、陈鑫)三种,每种内又有一路、二路(炮捶)。以前尚有一到五路,但长兴公之后也不传了,据闻陈发科先生在北京曾根许禹生先生根据老谱编过第五路,有名而无图,后来也没有流传下来,这似乎有叠屋架床之弊,只是适应了文人的好古口味,对于拳学的求真并无大用。
老架、新架其实是一套拳,只是练法不同。这种练法,就是加圈。好象老架,运行的路线比较简单弧线多而圈少,适应初学;新架则圈多,手法、身法相应也有所变化,圈也是平、侧、立兼有,较为繁复,适合入门后提高功力。这种练法在忽雷太极拳中体现的最为透彻,而今人中则以冯志强先生所传的混元太极拳更能表现这种练法。
关于器械,陈氏的剑法与杨氏、赵堡布局基本相同,而刀法、枪法差距就很大,估计后者是自己的创造,陈氏只有十三杆是练内功的,而梨花枪夹白猿棍则与苌家的猿猴棍一样不是纯粹内家的东西。这是和杨家枪、吴家枪所标榜的彻头彻尾的内家练法不同的。
三、 练法
1、 金刚捣捶的问题。金刚捣捶不见于杨、武两家,而在陈氏老、新、小三种拳及赵堡的大、小、忽雷等架子中皆有,且都重复四到六次,占的比重较大。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肯定,原因只有三种可能:一是陈家没有传给杨家;二是陈家和赵堡后来自己发展出来的;三是杨家后来保留了这一招法。但无论如何,金刚捣捶的重要性是在陈氏、赵堡拳系中表现出来的,这一招所练的不仅有四正,还有震脚。而这正是和八极、少林心意把相通的地方,其所练的沉坠劲与发力机制与八极、心意把无异。陈发科当年初到北平演拳,一招双震脚震碎地下的方砖,正是此沉坠劲的外现。同样,与陈家有过拳术交流的少林和苌家拳创始人苌乃周也很重视沉坠劲的练习(见苌氏武备论的序文)。我认为,此点是陈氏太极拳有别于其他太极流派的重要特征,其意义大家可以参考马明达先生在今年武林杂志内关于八极拳的论述,值得一提的是陈氏的太极十三杆和八极六合大枪一样也是用来锻炼内力的途径。
2、 千金难买一机灵(激灵)。内家拳练的就是一个机灵劲,较为正规的讲法是根据道家的理论:人自出生后,元神渐失,识神渐长,身体内的阴阳二气虽性情、环境的变化而变,渐渐不调,于是疾病丛生,元气消散;拳术之功就在于逆运后天,以统架统一散乱的气息,调和阴阳,使其复归于先天的混元状态(婴儿状态)。而陈氏拳中的机灵,我认为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在有的人眼中好象这是特异功能,其实这只不过是拳术中所训练的人的超常的灵敏度而已。早年我听一位赵堡拳师举例讲过什么是机灵劲:如果在马路上遇到汽车突然冲过来,一般人都会周身发紧僵硬,结果是被车撞到;而练内家拳的人则往往会往旁边一躲,从而躲过车祸。我个人的体会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事发的同时也往往会有规避的冲动。当然这不是在道德与懦弱之间的自然选择(那样就不是元神在起作用了),而是尽量保护自己的实力,很多都是在事后才意识到的。二、所谓的机灵还有激灵的意思。这是陈家拳的发力形态,每每见到公园内的爱好者在练陈家拳时喜欢发劲,我总是深为叹息,因为如果没有理论指导,这种浑身发抖的练法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拳术中也有千金难买一哆嗦的讲法,就我个人的体会是要想发好陈家拳的劲,一要内劲足,否则是乱抖,只会伤害自己;二要缠丝精,不会缠丝,或者丝缠的不圆满不均柔,不可发劲;三是周身要合得住,好象爆竹,裹的不紧不严,就炸不响;四是发力要发声,无论是口还是鼻,如果发力不发声,气息就会不顺畅,甚至有炸肺或岔气(气窜入后背锁骨一带)的可能。
3、 苌家武备论。历史上苌乃周到底有没有到陈家沟交流过,尚待考证,但是在陈鑫的太极拳术图说问世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苌乃周的武备论对于陈氏拳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或者说是总结的),如果我们不过分夸大陈家的个人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武备论的影响在整个中州地区都是有代表性的,好象河南的心意拳、梅花桩都或多或少的引用或抄袭了苌氏武备论的章节作为指导,其中气论、点气论对陈家拳的影响更是不容否认。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影响力的范围是及陈家而止的,例如赵堡、杨、武等家就没有受到过武备论的影响。此中原因,值得人思考。
四、 传人
太极拳历有非其人不传的要求。陈氏拳也不例外,到了近代,能够有资质又真正爱好太极拳的人已经不多,有的家族为了虚名强迫并不爱武的子弟练武,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陈氏太极拳在近代出了一个不世出的奇才,就是陈发科先生——时称太极一人。
陈发科先生的功夫有过人之处,此点已有不少文章论及。现代一提到陈家拳(小架以外)。人们都知道,现在的名师皆出自发科门下,对此本文不再赘述。据我所见到的由王喜亮先生提供的发科先生练一、二路拳的照片,实在是叹为观止,无话可说。
现在就我所知向大家介绍一些当代陈家拳的代表人物:一是冯志强先生,他的拳法不囿于陈氏拳的框架,其混元太极拳融合心意拳精髓,演练起来刚柔相济,劲力转换了然无痕,给人浑厚自如,运斤成风的感觉。二是陈照奎的三名弟子:张志俊、刘鹏、马虹。张志俊理论水平高,拳法运用好,实战能力较强;刘鹏的对炮捶体悟较深,拳架纯正内涵丰富,对传统的东西继承的好;马虹在传播陈家拳方面(特别是新架)不遗余力,他的拳架工整,文笔也很好。三是洪均生一系。这一系目前已经自称为陈传洪式太极拳了,他们在练用的方法上讲究科学化,运用了很多物理学的理论手段来分析陈拳,意图找到捷径,希望他们的研究能够成功。
附:王继祥先生在网上对我谬赞有加,令我不胜汗颜,不过如果让我谈到意拳,可能会发很多不中听的谬论,引起大家的争执,所以我还得好好考虑一下再作答。

孙氏太极习练感受
         
本人练习孙氏时间不长,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感觉还是有一点,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批评。
1、三家合一。孙氏太极拳虽名为太极,但是他是在孙禄堂先生练了几十年(从20多岁到50多岁)形意、八卦的基础上创造的,而三拳中孙氏太极的年龄最小,但名气最大。这是因为,他是融合三派拳学的精华而成的。我初练孙氏太极,对于我以前练的杨氏太极大有裨益;后来练习了形意、八卦(非孙门)之后,又加深了我对孙氏太极拳的理解。我认为,孙氏拳中包含了形意的三层工夫,无论是求整劲、还是暗劲(撕扯、争裹),还是化劲(周身透空)都可以从孙氏太极中找到相应的形式与规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孙氏太极就可以毕全功于一役,如果我没有接触过形意、八卦,我想我是不能很快的理解这层含义的。奉劝同道应该多读《拳意述真》,另外丹道中的好书不少,特别是唐朝以下的内丹诸流派,可能跟拳术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接近孙先生的思想认识是有一定帮助的。
2、行拳要有周身鼓荡之意。内家象水,孙家太极要练的“一波未平一波起,好似神龙水上游”才算练的有味道了。现在的VCD显示的都是中平架子的练法,真正有功夫的练法,应该是自身好象一叶小舟行于惊涛骇浪之中,有起处同时必有伏处,虽然起伏,但并不显于上下,而显于前后,足下好象踩翘板,又好象小船的两头一起一伏,但是周身的高度不发生大的变化。人的身体中有70%的成分是水,水的运动以波浪的形式威力最大,因此周身鼓荡是最好的运动形式,因其有频率,可以形成波。这是我对孙氏太极的理解,不知当否?
3、练拳时由手部先热起。行拳初期是以手领周身,手上就很容易就有了热感,但是拳法真正要练的绵密细微,无所不到,就要将注意力进行从手到肘,再到身体主干的变化。身体的主干是以腰为轴的,但是腰部要稳重,不能练成水蛇腰,到了以身子带动的时候,自己的感觉就好象自己是一只很憨厚的小熊一样,在无拘无束的玩耍,而心中空虚了无一物,既不觉得急噪,也不觉得疲劳,周身有温暖的感觉,如沐春风,但不散乱不失规矩,拳架也是快慢从心所欲。
4、在上述过程中我还感到周身的几块关节在练拳时会咯咯作响。先是肩、肘,后来是膝关节,然后胸前两块肋骨之间也会有轻微的响动。现在不练拳的时候,在改变站姿或突然走动的时候,膝关节也会轻轻作响,此为我的真实体会,因为在其他书中没有见过,所以录出来供大家参考。

 

5、孙氏太极的运动轨迹,也不出平立侧三种圆形和一些直线、弧形,手法的内容似乎都可以从形意拳(五行、十二形)中引申出来,在用法上除了刻板的练功外,应该学会运用八卦的步法,不是走圈,而是一足走外弧,一足走内切线,即闪、截二字,也就是圆与直线的并用。
以上是我个人的心得,并未抄袭任何人的言论,在此仅供拳友们参考,同时也欢迎孙门高手批判指正,但本文并不起按图索骥的作用,特此声明。

拳意论

近来看了论坛上的一些发言,感到大家关于形、意,桩功与拳架的争论有可能会演变成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气、剑之争,所以觉得有必要将此问题略加论述。
象形、会意是中国文字“六书”的二途,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底蕴,讨论拳意不能不结合这个背景来分析。因为世界上只有象形文字发达的国度,其神秘主义、其与自然的关系才相应发达、密切。上古圣人设教,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依百兽之迹以画卦,渐至六十四卦以应无穷,这是象形文字的由来,也向我们揭示了一条创造的规律:由会意而象形,因象形而达意,知其意、象其形,最终寓意于形,水乳交融。形、意二者不可偏废,非有形无以达意,非意足无以尽性。
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练功夫。我们知道,西方乃至印度的武学中是不讲究意念的,而祖师西来,十年面壁,悟道所得正是心意二字。并非是将西方的成法全盘照搬。心意二字的妙处,在于赋予刻板传承的拳术以道的内涵,使拳道从机械的仿造向自主的创造发生质变。
三丰祖师观蛇鹊相斗而创立本门拳法,他的高明,不在乎创造了13式或96手,而在于将蛇之缠绕柔绵,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和鹊的机警灵动,闪战腾挪,变化无穷贯穿于拳术之中。如果没有此意,那本门拳法就成了体操;如果没有此形,那本门拳法也无以区别于其他拳种,相应的内劲也无法获得。前面有的先生讲靠桩功可以如何如何。我不同意,桩功各门各派都有,佛道两门气功中也不是乏善可陈(如少林内气外发功和武当中和功),他可以使人得到内气,但此内气并非拳中的劲法,如果不经过拳术练习,也不能形成本门的拳意。这就好象你有一碗水,可是不加青菜,不加肉,不放味精,不在火上炖,就不会成为一碗汤一样。
道经中言,孤阴不长,孤阳不生。拳经中云,太极者,无极之母,动静之机。凡事皆有两端,善者用之,如运剑之两刃,游刃有余;不善者用之,如操两刃之矛,顾此失彼。后人有感于外而得之于中,乃对拳术加以增减。常人看来,是多了招法,分了派系,其实呢,不过是因各人资质、阅历的不同,而充实了拳意而已。
而拳意之充实,在我看来,经过三段历程:
一、自然景观
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潮起花落,比较直观,松柏参天,鹰飞猿纵,风中旗、水底鱼皆有美感,古人创拳多取法于此,是为意中得形。
二、物理特性
随时代的变迁,今人已经对拳法进行科学的剖析,于是,杠杆、滑轮、三角、斜面、球体等物理术语渐次融合于拳法之中,此为形中寓意。
三、功能用途
从拳术的功能看,人们已经意识到拳法除了强身健体、克敌制胜外,还可以颐养性情,返老还童。如意拳中的假设三尺外有毒蛇猛兽环绕;又如郑悟清的耍拳说。
特别是后者,即太极拳为游戏说。我认为是个思想的飞跃。其实,宇宙乃一游戏也,人生也一游戏也。何况拳术?拳术之道,从自己练习(知己)到克敌制胜(知人),都无非是取材于实际的一项游戏。无论单人训练,还是双人对搏,他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一己的得失成败,而是身心舒泰,身手敏捷,特别是有了强壮的体魄,也应有健全的精神(参见宋世荣前辈的道艺、武艺之说)。这也正是游戏可以带给我们的。但是,游戏随小道,我们不应以小道视之。如果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过分偏重于形或意的追求,就难免会有过与不及的偏差,而对胜负的执着、对用法的偏爱、对自我感觉的过分推崇,都与勿忘勿助,道法自然的宗旨相违,都可能会使人离道日远,乃至于背道而驰。

所言不当之处,望方家斧正。

我所知道的武术——太极拳

太极拳相传为武当先师张三丰观因观蛇鹤相争所创,最初为十三式。后来除在武当、全真等道门中传承外,还因张松溪、王宗岳、甘风池等人传播于山西、陕西、四川、江南等地。门中有派,派中含门,可谓内家第一大门派。
据我所知,武当道门中的太极拳有:1、武当隐仙羽化犹龙太极拳,共分四气,六十四式。现在天津一带传播。2、北京白云观原始太极拳,分动静快慢四部。3、武当铁松派太极拳,李兆生传。
太极北派以王宗岳、蒋发为祖师,在清末衍变为赵堡、陈、杨、吴、武、孙等大派,民初以来又经各派相互换技而有常(远亭)、李(瑞东)、兴汉架(刘)、杨氏府内(萧功卓、汪永泉两派)宫内(刘姓太监)、形意太极(山西)、八卦太极(程廷华)、夏(国勋)、北太极(为象形拳,姜容樵、姚馥春所传)等小派。
南派以甘风池为祖师,有金陵、江南等派,有十三丹、奇门八法拳,传人不多。
另外,四川松溪派内的太极长拳、僧门太极(又名昆仑太极,为藏僧所传),山西少林八法门的王氏太极、傅山拳法、武当鱼门拳、太乙五行二十三式都和太极拳多多少少有一定关系。
太极就是太极,太极是生成万物的因数,也是养育万物的载体。太极最大,除太极外可谓无物。在拳术上,太极拳的思想理论贯穿于整个内家武术的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各门派的终极追求,所以太极拳的理论和体系都是最广博的。过去人们对太极的理解是从松柔的角度,其实既名太极必然是阴阳相济,只不过他的刚表现为一气贯通的浑圆丹气,绝非肢体骨骼的机械动力,因此单向的过与不及都非正道。


研究武术应该分类

我认为,武术应该分类。
1、健身强身类。针对自己。
2、格斗技击类。针对同道中人。
3、自卫求生类。针对的是敌人、不讲武德的个别人。
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到,过去的武者和今天的武者有本质的区别。过去的武者不少是以武为生的,他们面对的是生存中的竞争者、心怀恶意的暗算者。从董海川、杨禄禅、杨健侯到车毅斋、孙禄堂、杨澄甫、李书文无一不在一生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暗算。好一点的如董、杨、车可以化险为夷,次一点的想杨澄甫就在早上洗漱的时候被万赖声击倒在地,再次一点如李书文被人下毒客死异乡,张兆东醉酒后被百余人追杀。他们的武功是凝聚着鲜血的,是经验也是教训。好象顾留馨眼中的孙禄堂,他从不把自己的背部对着别人,坐下的时候也不忘记要手扶椅背慢慢坐下。和我们在文章中想象中的多么不同!
求生存是武术的最初意图,到今天这个意图已经向着健身防身的方向作了面目全非的变化,所以在不同的游戏规则下,我认为武术应该分类研究。当然类与类之间不乏融合,界限似乎也没有那么严格。但是象邵发明的三十六路流氓拳、浙江陈某某的无限制格斗法(左手持钩右手拿剪刀的那种)就无论如何不能列为健身类,而轻歌曼舞的木兰拳、敦煌拳也不应该列为求生类。
比较古人的拳术和今人的拳术似乎应该放在这个框架下进行,而且今人从事拳术研究的动机也和古人不同了,受生活节奏的影响,研究的时间也少多了,所以韩星垣先生才说:“今人理论高,前人工夫好。”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前的体制,武林中的地位和名气待遇不是同技击成绩挂钩,或者说没有提供这样一个激励的机制,可以靠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择优汰劣,于是武林中就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口舌之争和纸上谈兵。没有分类,就不会有公平的比较。

不应过分重视桩功

为什么我说不应该太重视桩功呢?因为练桩功只能培养内气,而意拳的桩功被列为七妙法门之一,据我所知“七妙法门”见于天台宗的童蒙止观或小止观,并非层次的意思,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意拳的整个体系中,站桩只不过占七分之一的分量,不能说特别重要。
我个人也曾经涉足过意拳的一些东西,据我个人研读拳经的心得,早期的意拳和晚期的意拳是有一定差异的。表现在桩功里面,早期的意拳有很深的形意拳味道,他所侧重的是通过桩功换劲使人更快的找到整劲;晚期的桩功里面加入了很多意念,可以说这是因王老的学识、思想转变分不开的。意拳求的整体劲(或浑圆劲)是很多门派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只不过意拳的见效快而已;晚期的意拳更侧重于化劲的境界,这也是太极拳的终极目标。内家拳的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但这并不等于就可以把他们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