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纳瑞什么时候成年:邓小平教育理论讲课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46:42

邓小平教育理论讲课稿           

讲课教师  杨小鹏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认真研究和全面领会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深刻认识我国教育工作的实际,寻找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揭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将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好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神实质.我认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特色集中体现在“求实、辩证、系统、效益、改革、党性”六个方面。

(一)求实——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他务实作风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反映,他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无不显示出他的求实的特色。

回顾建国四十多年的教育发展历程,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走了许多弯路。究其缘由,固然有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受“左”的错误的冲击,没有很好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造成教育工作长期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1997年第二次复出后,就主动向党中央提出要求分管教育与科技工作。他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面对当时教育部门的一些同志在拨乱反正问题上,思想不够解放,他要求大家“拨乱反正,语言要明确,含糊其词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办事要快、不要拖。”

紧接着,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恢复高考制度,调整领导班子,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学校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辩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处理各种教育问题和矛盾,这是邓小平的根本方法。

邓小平具有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他不论是在处理教育的内部矛盾,还是解决教育的外部问题时,都能时刻把握住唯物辩证法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如:邓在处理教育工作中的普及与提高时,明确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对待教育改革问题上也充分体现了辩证思想,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着。但是,如果我们离开自己的国情,盲目追求教育改革的“高、精、尖”。那么,就必然会造成事与愿违的结局,因此,邓特别强调教育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把中国国情与三个面向的要求辩证统一起来,决不能割裂开来。“三个面向”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中国国情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只有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去探索教育改革的思路,才不致于再犯片面性的错误。还有,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红与专……

(三)系统——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战略上来研究教育问题,邓小平树立大教育观念,把教育系统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考察,正确处理了教育与社会其它系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教育走上良性发展打开了道路。

如:教育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培养劳动后备军,技能型人才……

(四)效益——办教育强调效益观念,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反映,他不仅重视教育的经济效益,更重视教育的社会效益。

邓小平汲取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自己的教育思想中,既重视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的一面,更重视教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轻视教育的经济效益,这是狭隘的小生产观的表现,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表面,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邓小平在总结教育的巨大经济效益的时候,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但是,如果仅看到教育的巨大经济价值,忽视教育其他社会价值,那么,我们对教育社会功能的认识不但是片面的,而且是相当危险的。邓十分注意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两个文明,”“五讲四美三热爱”,他强调“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五)改革——这是邓教育思想的一条主线,改革实际上已成为邓小平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基本途径。

墨守成规,头脑僵化必然导致事业发展的停滞,甚至失败。邓在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时,大胆而慎重地进行改革,就成为他的特有风格,在处理教育问题时,他最早提出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在1951年,邓小平在西南局第一次宣传工作会议的讲话就提出:学校教育的困难,在于教育改革,不在于经费。“教育改革,在有技术有学问的人抱着为吃饭不得已而教书的情绪下,是不能进行的,必须团结好中间分子,才可以进行改革。”总之,学校教育要改革,要闻要问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团结中间群众。

在如何搞好教育改革的问题上,邓小平一向认为,关键是要发挥学校干部和教师的革命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他曾说过:“学校办得好坏,学校的教员和干部起很大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抓什么?抓办学校的干部,抓教员,他们提高了,学生就可以提高,学校就可以办好。”在对待学校工作问题上,首先要解决的是调整好领导班子,邓认为,一个学校选好三个人,①书记,②管教学的人要内行或比较内行,③管后勤,这个应当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甘当无名英雄的人。关于教师的待遇的落实,如评定专业技术职务……。

(六)党性——这是邓教育思想的立足点。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党性,无论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在解决现实教育问题时,他从不放弃党性原则。

如,办学方向的问题、德育的问题、反和平演变、反自由化…….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它全面正确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我国教育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观。可以这样说,邓小平精深丰富的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非常丰富,博大精深,涵盖教育工作各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如果从历史上看,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主要阶级

  第一阶级: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年),这是邓小平同志认真贯彻和参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教育宏观决策的时期,也是他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具体实践和理论探索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探索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邓小平同志对于建国17年的教育事业,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亲自领导西南地区的教育工作。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地区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始终关心改造旧教育制度和建立新教育制度的工作,强调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1950年,邓小平同志和刘伯承同志一起创办了西南人民革命大学,邓小平同志不论多忙,总要抽时间到西南革大与师生、校领导座谈和作形势报告,亲自过问学校的日常工作和教学计划,要求学校面向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干部和专业人员。1950至1953年仅三年,西南革大共培训干部近十万人。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在文化的干部不行,党要重视教育工作,就是邓小平同志当时的一个切身体会。

  二是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后,在担任十年总书记期间,亲身参与了中央教育宏观决策,提出过许多重要的主张。如1958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批示,针对“大跃进”中不顾客观条件大办学校的现象,邓小平同志在中央书记处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强调“要坚持‘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再如,在60年代初的调整时期,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对教育部起草的“高教60条”文稿进行逐条讨论和,“修改高教60条”接下来由中央政治局正式发布试行。根据中央制订“高教60条” 的工作精神,教育部又拟定了关于中小学和研究生教育的若干工作条例。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分析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在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时亲自参与教育调整工作,主持制订了比较全面的教育法规性文件,中小学教学质量和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

  第二阶段:文革中1973年第一次复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同志发动对“文革”的拨乱反正,使教育事业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时期,也是他重新思索教育与现代化关系的时期。

  邓小平同志“文化大革命”中第一次复出就亲自领导了对“重灾区”教育战线的大力整顿,赢得了全国人民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信赖和爱戴。“文化大革命”后,刚刚恢复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邓小平同志,就自告奋勇地提出贫乏教育和科技工作。这个自告奋勇,说明他已经下定决心,通过科教领域的改革,把端正思想路线作为全面拨乱反正的第一步;充分说明教育和科学事业,在他整个治国方略中占有的重要位置。

  从1977年7月起,邓小平同志果断地向“两个凡是”的思想禁区发起冲击,首先选择了推翻“两个估计”这一牵动教育界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突破口,肯定建国17年的教育成就,肯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使其从被改造对象变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教育战线成为当时全国最早拨乱反正、大规模平反冤案的战线之一。

  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标志着我党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正确方向转移。1977-1978年,共有1180万人走进了考场,77、78两届共录取67.5万人,调动了亿万青少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也精神振奋,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推翻“两个估计”和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决策,是1978年思想解放的前奏。1978年,邓小平同志又支持开展从教育界首先发起的标准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

  第三阶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系统、全面地形成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作用和前提条件,把教育发展和改革纳入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形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邓小平文选》中有关教育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222篇文章中,论及科技和教育的有119篇,绝大多数集中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第三卷,有60%论述教育,近四分之一是专门或重点论述科技和教育的。从文选词 条检索来看,与科学和教育有关的词条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频率最高的经济类词条。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14年中,随着邓小平同志构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部署目标的展开,邓小平教育理论在形成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重点。

  70年代未到80年代初, 在前一阶段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在科技、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会议和座谈会上,亲自动员全党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尊师重教,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育“四有”新人。

  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把教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大系统工程,在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号召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多次强调增大教育投放。

  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再到南方谈话,在国内国际发生政治风波,我党我国面临又一重大关头时,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坚持“两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邓小平同志对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一贯高度重视,他总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角度考虑教育发展与改革,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决策,指引我国教育事业走出困境,取得了显著成就。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较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教育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应当明确三个关系:一是要明确在党的指导思想中,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二是要明确邓小平教育理论与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关系;三是要明确邓小平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的关系。我们对邓小平教育理论重大创新的认识,应当从理解这三个关系入手。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然是统一的科学体系,在认识论、思想路线、政治wg领、根本宗旨、组织保证、社会理想目标以及对待人类文明成果的态度等方面,必然具有共同的特点。那么,邓小平理论到底“新”在哪里呢?十五大报告中,用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新判断、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等四个方面,集中概括了邓小平理论新的风貌和特点。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如果从理论结构的视角看,邓小平教育理论在方法论、战略思想和决策三个层次上都有重大的创新。

  第一,方法论层次的创新,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始终在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无论是在西南局还是在中央书记处,无论是拨乱反正还是全面改革开放,他都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实践,看待理论,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句著名的话,就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讲的,他也是这样来考虑教育问题的。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邓小平同志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正确分析国情,做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实现了党和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他在重申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观点的基础上,深刻地分析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形势和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命题。他阐述了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强调了把我国学生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发展动力的,问题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拓了教育理论的新境界。邓小平同志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是值得信和依靠的重要力量。邓不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是把知识分子的数量、质量、劳动者的素质,看作关系我国综合国力和发展后劲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在全党和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各级党政领导都要重视教育,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这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靠力量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二,战略思想层次的创新,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特征。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从来没有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坚持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强调谈经济和科技,必然要从战略层次谈教育。邓小平教育理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全面阐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相互依靠、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邓小平教育理论在战略思想层次方面的创新是十分丰富的,如教育事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四有”新人等等,都在新时期赋予新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三个面向”的战略指导方针。

  80年代初,冷战尚未结束,终身教育和新技术革命在世界上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当时我国教育刚刚走上正轨,基础十分薄弱。邓小平同志就敏锐地意识到中国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考虑中国教育的视角,不仅是立足国情,更是放眼全球的。“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整个体系中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必须为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为迎接世界经济、科技等挑战,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担负起振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历史使命。“三个面向”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界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科学预测,高度地概括了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为我国制定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三,决策层次的创新,是邓小平教育理论最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体现。

  邓小平同志论教育,宏观上涉及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关系,可以涵盖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教育经费投入、教材引进和编写、远距离教育、派遣留学生和利用国外智力的政策。微观到教师的工资待遇、奖励制度、职称和住房、在职培训、少年儿童的计算机教育、希望工程,甚至具体到解决教师两地分居、办好学校后勤服务等等。

  在教育决策方面,邓小平同志向来大力倡导“不讲空话,多干实事”的工作作风。在落实教育战略地位方面,邓小平同志反复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要重视教育,并身体力行,他多次表示要当教育和科技部门的“后勤部长”。凡是重要的教育问题,邓小平同志不公在教育部门会议上讲,在党内外其他会议上也讲,甚至在会见外宾时也不忘记宣传中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比如,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师范教育等问题,他都反复强调,抓紧落实。

  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引下,改革开放的20年,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的20年。实践表明,邓小平教育理论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衷心的拥护,对于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制定教育重大决策以及跨世纪宏观规划,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许多重要内容在近年来颁布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得以充分体现。我们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有关教育决策的论述,重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崇高品格和学习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反映事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以理论学习来推动教育实践,天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学习,共同开创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新局面。

二,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超前思维

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过程中,邓小平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高度论述教育,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战略地位、社会作用、指导方针、培养目标,构成了完整的邓小平教育理论科学体系,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共收录了2 3 3 篇文章,论及科技、教育的有1 1 9 篇之多,其中有3 7 篇是专门或重点论述科技、教育的。这些论著绝大部分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 0 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6 0 %的文章论及科技、教育,近1 /4 是专门或重点论述科技、教育的。这些宝贵文献记录了邓小平同志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和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内涵丰富的教育理论。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了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认真学习和全面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用这一理论指导新时期的教育工作,用这一理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教育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超前思维,亦称预测性思维,是指思考者通过对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或决策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在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中,其对超前思维的科学运用,无疑是他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奥秘之(一),现就邓小平教育理论中超前思维的主要表现作些探索性的研究。

1,教育要优先发展 的理论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科学技术就日益显示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和变革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确分析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密切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二十世纪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较之马克思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生产的首要的和决定性的要素。邓小平以深邃的历史发展眼光审时度势,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反复强调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 业 、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教育是实现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转化过程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 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这里说的关于教育、科技、知识分子的意见,是作为一个战略方针,一个战略措施来说的。从长远看,这个问题到了着手解决的时候了。”“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邓小平从来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始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看待教育,强烈地意识到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他这里所说的经济发展的后劲,就是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决定这种发展后劲的主要是科技、人才与教育的强弱。邓小平虽未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过详细论述,但这里已经充分显示了他的战略远见,体现了其思维的超前性。

    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先决条件,是人才的培养和再生产。教育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本质上是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服务的,因此具有生产性和先导性。然而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较长,以及教育见效的“滞后性”和教育投入的长效性,使教育的作用不易突显在人们眼前,因而在国民经济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忽视对教育的投入。但是没有适度的超前发展和增大投入,教育就无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邓小平目光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1988年他进一步提出教育要优先发展,“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分明是一位清醒的、长葆战略思维之青春的世纪老人对祖国最挚爱的忠告。   

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理论

 邓小平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深刻地把握了世界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三个面向”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其中的基础和核心,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和时间上的延伸。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基础和核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指教育要适应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保证它的实现,要求教育培养出在质量、数量、结构上都适应其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注重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一般劳动者的需要,而且要造就一支足够数量、掌握高科技知识的各种专业人才;同时,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学习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还要考虑到各种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多方面的需要。我们知道,只有现代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邓小平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要求,并就教育改革做出了一系列指示。

教育要面向世界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  列宁说过:“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我们是在一个大国际的环境中搞建设、办教育,时代的特点和潮流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对世界、了解世界、学习世界和走向世界。

当今世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通讯、交通等方面的日新月异,导致那种国家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的状态已被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依赖所取代,人类已经走向全球化、一体化的阶段。二战后,适应经济的国际化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日益国际化,教育国际化从深度和广度上也将愈来愈得到加强,并将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向。事实上,在各国积极为21世纪做准备的议题上,教育国际化占有重要的位置。如美国州长联合会于1989年3月初在华盛顿召开了为期3天的州长冬季联席会议,会议发表了一份有关国际教育的调查报告,指出这项努力对美国未来的重要性,称赞各州为此所做的努力。日本在未来教育国际化方面也采取了非常积极、主动的态度,我们可以透过其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咨询报告》看出这一点。《报告》分析了教育国际化的世界性趋势,日本在国际教育中的缺陷,以及日本民族个性如何与世界其他民族相互融洽等问题。阐明了实施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了要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的21世纪的教育目标。邓小平以超前的眼光把握住了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由此全面拉开了中国教育国际化的序幕。对此,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而要面向世界,把教育国际化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吸收借鉴世界教育之长,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使我国的教育适应社会国际化的潮流。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 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适用人才。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人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现在预测未来。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掌握发展的趋势而不听任摆布。美国另一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更加明确地提出,设计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人类对付未来冲击的对策。这就是说在建立教育体系时,应从未来,而不是从过去寻找目标和方法。所以我们要研究未来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以21世纪的要求来规划发展我们的教育,从而通过面向未来的教育,掌握适应和对付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主动权。正如邓小平所说:人才的培养,“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教育应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三个面向”体现了邓小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设想,真正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界未来的科学预测。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指出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3、要加强青年的理想教育 的理论

一定阶级的政治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方向和人才素质的规格。今天的青年,将是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但要有“三个面向”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更需要某种“灵魂”作为教育前进的灯塔。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考察总结了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得出:“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在他看来,理想信念是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努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 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一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

 邓小平之所以强调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还在于他认识到理想信念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可靠保证。邓小平指出:“ 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他强调:“ 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他认为要想一而贯之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因为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就不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迷失方向,就可以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向前发展。在总结1989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波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尖锐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他要求:“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一定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并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另外,邓小平认为,理想信念也是抵制腐朽思想对青年侵蚀的精神武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在我们打开国门引进西方一些先进文明之际,资本主义的一些消极因素也会乘机而入,影响腐蚀我们的青年一代;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可忽视的负面因素也很容易污染社会。这些都妨碍着“ 四有” 新人的培养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邓小平指出:“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对此,我们必须“ 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至于如何抵制,邓小平认为:“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邓小平从上述出发,指出:对青年人“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他号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思想进步。

在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理想信念,就必然要去占领。因此,在对青少年按照“三个面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培养青少年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的崇高精神和志向,使他们懂得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使命和荣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定要靠今天的青少年。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更加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成长起来,为之奋斗。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邓小平加强青年理想教育的思想充分映射出超前思维的光华异彩。

邓小平教育理论中的超前思维,源于他对生产、教育、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善于洞察事物发展趋势的战略思维能力,也与他一贯坚持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相联。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看到并承认我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水平的差距,才能打破传统观念、思维定势的束缚,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也只有具有洞察趋势的超前眼光,才能把握未来、适应未来。  

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制定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战略,更有助于我们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