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下去了:什么是M0,M1,M2及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何影响经济和股市的走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3:17:17

什么是M0,M1,M2及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何影响经济和股市的走势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风险收益预期改变的触发标志:M1增速逐步快于M2增速
  尽管引发风险收益预期变化的因素在于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改善,但是由于指标的滞后性,股市表现往往领先于经济基本面。实证经验表明,货币供应增速的变化,往往引发市场走势的变化,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我们分别对比了M1、M2等几个货币供应变量与指数走势之间的关系,结论是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
  我国M1增速、M2增速与上证指数之间关系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是因为M1增速-M2增速更能反映出经济的运行变化,这一指标和股市一样都会对经济的变化提前做出反映:
  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2、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
  3、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4、货币供应和股市都是经济的先行指标,都会先于经济做出反映。
  从货币当局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部分乃至全部发挥效力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即货币政策时滞。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时滞在6至12个月。从历史上看,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大幅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1998年6月,在降息后的第八个月,M1、M2增速触底反弹。
  2008年9月份以来,央行已经连续5次降息189基点。我们认为,在明年二季度末,M1增速-M2增速会达到阶段性底部,并推动市场上扬。我国货币政策对M1的影响要大于M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经济下滑过程中,M1往往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并经过一定时滞后,M1反弹的速度也是明显大于M2,M1对经济的反映更加敏感。我们认为,在09年二季度后期M1增速会探底回升,M1增速-M2增速会达到阶段性底部,并在股市上有所表现。
  1996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和货币供应增速
  我们也研究了日本的流动性和股指的关系,结论与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在1993年以前,日本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股指并无明显的关系,但是在93 年以后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认为这主要因为1993年之前市场的特殊情况所致,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严重恶化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信贷的大幅收缩下,M2下降的速度过快,明显超过了M1的下滑势头,甚至在1992年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特殊情况下,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上扬并不意味着经济开始活跃。1993年之后,在央行的连续宽松性货币政策下,M1略有反弹,我们看到1996年和2000年M1大幅的上扬伴随着股指的明显上升。   我们发现,M1与股市波动相关性较强,并有领先性。从近十五年M1同比增长率走势可以看出,M1增速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
  M1表示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主要是基础货币和企业的活期存款,从M1增速与股市的关系可以看出,资金面对股市走势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M1增速的加快意味着企业资金的活跃,从长期来看,其与实体经济比较相关,但M1增速的周期波动又体现出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看M1增速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大约3~4年的周期,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我们将M1增速的周期分解开来看其与上证综指波动的关联性,可以发现在92~95年、96~97年、98~01年、05~08年都有极为明显的相关性,并且M1较股市可能提前几个月进入拐点。仅仅02~04年这一段时间M1增速与股市之间没有较为显著的波动关联。
  据此我们认为,2009年M1增速或周期性见底,09年股市也将出现周期性拐点。目前M1增速加速回落,并进入到历史的波谷区域,如果按照历史3~4年周期来计算,这一轮M1增速的波动周期将可能在2009年见到底部拐点。从M1与股市的相关性看,M1的见底回升随后将可能伴随股市的回暖,因此2009年可能成为A股市场的拐点之年,随后市场和M1都将进入下一轮周期的运行。
  其他几个宏观变量:
  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再看CPI,CPI一般滞后于股市。从CPI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应,CPI同样大约是3~4年的周期。此外,剔出PPI的影响后,本轮牛市期间CPI-PPI对股指有一定的领先性。
  综合CPI、M1和股市的波动特性,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大致的规律: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
  此外,我们将国债收益率走势与上证指数走势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债收益率也与股市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经过一轮债券牛市之后,国债收益率水平已经进入历史低位,随着央行大幅降息,未来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将逐渐减小,并有可能在2009年进入历史低点。

作者:无不无聊 提交日期:2010-6-29 20:29:00 访问:417 回复:6

简化思维看人民币
(零)前言:
  近来人民币升值走势又又又被热门起来,而至于汇率变动所带来的经济走势总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一些人说什么方面有利,另外又说什么方面不利,患得患失,争论不休,不才一直在迷惘中看了许多帖子,一时手痒,故开贴来探讨。
  我们在看待问题时,总是被外表许多表象所困扰,因此本贴更愿意从最基本的原理处分析,根据基本原理尽量简化模型来探讨问题。
(一)什么是人民币:
  货币本质含义就是信用欠条,没有信用的欠条相信谁也不会保存使用吧,因此人民币的本质是政府的信用欠条。作为欠条的货币,其信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完全失去了信用,货币的价值就变成了零,金圆券就是很好的反面例子,金圆券的滥发而失去信用,也导致其对应的信用受体完全垮台。而这个信用恰恰是非常飘渺的概念,美元之所以成为世界货币,因为其无可动摇的军事,科技,金融实力所保障的国力,这个无可撼动的国力保障了其信用。因此一个国家的货币信用往往是由其综合国力来保障,而非口头上嚷嚷的大国责任!
  总结:人民币就是政府的欠条。信用!
(二)人民币组成:
  货币供应量的组成有M0,M1,M2,M3...,一般来说,由于货币是当局政府的欠条,要对国内百姓的信用,因此,对于国内,我们只要搞到M2为止,至于M3...,是在海外市场那部分。
  百度了一下M0,M1,M2的概念,可有不同版本呢,说的都是带有专业术语,各自包含的范畴也不一样,但是我们不妨将其最主要的部分抓出来理解。
   M0:现金,红花花的钞票,放在手上点点是非常有快感的。
   M1:政府印刷的钱的总合,就是M0现金和放在银行账户的钱。这个是要筹币税的,否则就是津巴布韦,金圆券。比如增加外汇储备1美元,那就可以印刷6.8RMB,而这个1美元就是筹币税。由于这个筹币税,加入国际市场的政府是不能随意印刷钞票的。全球除了美元搞了什么体系,就绕开这个,脱离了金本位美元,其他国家绕不开的。金本位时的黄金就是这个筹币税。
   M2:由于钱存款在银行,银行可以放贷,放贷出来的钱还是以另外账户的存款方式继续呆在银行账户上面,因此没有存款保证金来逐级衰减,那就是无限放大的,一般来说货币乘数在3-6倍之间。因此,为了方便控制,央行只要抓住总共在国内市场上面投放了多少货币就可,这个货币就是M2!当然这个M2包含M0,M1。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M2的数据组成成分。以2009年12月份的M2数据来看吧,总共68万亿,贷款40万亿,外汇19万亿,有价证券8.7万亿,其他黄金及其他资产相比较几乎为零。
  总结:到底市场上有多少钱呢(M2),那就主要看到底放贷了多少钱,有多少外汇储备,其他不重要了。
  至于M3,M4,M5...等部分,我们不妨简单的将其看做加上海外市场的人民币输出部分,这个数据不知哪里有?
(三)补充一下筹币税:
  实话讲,我看不懂百度里面的筹币税的概念,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理解货币的发行。货币本质就是欠条,因此它就是货币发行方的负债,而我们不妨广义的理解筹币税,它就是货币发行方的资产。注意货币发行方,而非我们老百姓,对于老百姓来讲,人民币可是我们的资产呢!对于货币发行方,人民币就是央行的负债,他的资产主要组成就是各项贷款和外汇。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可就是简单的资产=负债呦,可没什么权益的。
(四)央行和银行等金融机构:
  当我第一次听说美国的央行,美联储,竟然是一家私人公司,我大吃一惊,这个怎么保证其美元不会被滥发呢?!进而了解了央行的基本功能之后,就打破了疑虑。
  货币发行是由政府决定的,央行只是帮忙管理的,而银行是负责流通运转的。打个比方,政府是懂事,央行是管理层,银行是操作工。大凡管理者向股东交代的报表,最总要的当然是财务报表了,其次是项目计划书了。因此,央行主要的职责是做好人民币发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宏观数据,众多科目的明细账啦。
  至于传统银行,主要是存款放贷吧,而投行,其货币银行功能几乎没有,我们不妨把他们看成卖产品的,只不过是这个产品是虚拟的钱。
  举个例子简单说明货币在政府,央行,银行三者之间的关系吧。比如我在工行账户上面存款100元,就以为工行欠我100元,而央行欠工行100元,这100元是政府投放到市场的。
(五)狗屁的资金流入流出概念:
  在股市中,常常听到什么资金流入多少,或者流出多少,这些概念仔细一琢磨,那是非常荒谬的。比如我买入100元股票,对应的肯定有100元股票卖出,这期间,钱依然还是钱,根本没有变少,只是转移到另外一方了。比如最近的房地产价格下降,冻结了多少资金,股票的下跌,蒸发了多少市值。这资金从某个范围内流出,其实资金根本没有变少,钱依然还是钱,只是从你的手上转移到他人的手上而已,投放了多少M2,市场上依然还是有多少M2。因此,一定要有宏观的思维和数据来看待货币投放,M2多了,那就会通货膨胀,只是时间问题。  


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分析A股行情(转贴,让更多的人受益)

2010/02/02 13:21   [未分类 ]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我们可以对比了M1、M2等几个货币供应变量与A股指数走势之间的关系,可以看见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走势的正相关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牛市起点底部。



             图一: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之间的关系

    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是因为M1增速-M2增速更能反映出经济的运行变化,这一指标和股市一样都会对经济的变化提前做出反映:

    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2、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一般经济学理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

    3、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4、货币供应和股市都是经济的先行指标,都会先于经济做出反映。

    从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行动到政策部分或者全部发挥效力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即货币政策时滞。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时滞在6至12个月。从历史上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央行大幅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向市场释放流动性。1998年6月,在降息后的第八个月,M1、M2增速触底反弹,而后面展开了A股市场的一波大牛市,一直到达2001年中期,而M1-M2在2000年末提前见顶,牛市也在6个月后见顶步入漫漫熊途!在此期间不管你经济发展的多么好,照样熊央行开始了长达5年的货币从紧政策,到2005年初,M1-M2触地反弹,迅速上升,我们看到,A股市场从2005年底,开始了一轮疯狂牛市!

    当到2008年中期时,因为央行货币调控连续出手,连续加息,M1-M2迅速到达拐点,A股市场也仅仅在M1-M2到达拐点后3个月就迅速沟头,见顶!

    而因为经济危机,央行又从2008年9月份以来,央行已经连续5次降息189基点。我们看见,在2009年1月开始,M1增速-M2增速达到阶段性底部迅速上升,A股市场迅速上扬。我国货币政策对M1的影响要大于M2,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经济下滑过程中,M1往往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并经过一定时滞后,M1反弹的速度也是明显大于M2,M1对经济的反映更加敏感。



    研究日本的流动性和股指的关系,结论与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在1993年以前,日本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股指并无明显的关系,但是在93年以后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我们认为这主要因为1993年之前市场的特殊情况所致,90年代资产泡沫破裂严重恶化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信贷的大幅收缩下,M2下降的速度过快,明显超过了M1的下滑势头,甚至在1992年出现了负增长,在这种特殊情况下,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上扬并不意味着经济开始活跃。1993年之后,在央行的连续宽松性货币政策下,M1略有反弹,我们看到1996年和2000年M1大幅的上扬伴随着股指的明显上升。



                  M1增速见底预示股市大涨

    央行公布的2008年12月一组金融数据,让股票市场投资者眼前一亮。
    在连续下降7个月以后,M1增速小幅反弹至9.06%。这也就意味着当年11月成为了M1的阶段性底部,之后便开始了上升之路。从2009年2月份开始,M1增速由10.87%爬升至了8月份的27.72%,并且于9月份反超了M20.2个百分点。而A股在到达达到了最低点1664.93点,之后伴随着M1增速的不断提高,股指也在震荡中不断攀升。虽然途中经历了由3478点到2639点的回调,但是总体来看大盘指数在不断筑底的过程中,并且底部逐步抬高。
    一般认为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会出现大涨行情,甚至是一轮新的牛市的开始。
    根据研究,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自1995年末以来,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而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降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如多个月低于10%,选最低的一次)。
    巧合的是,在M1处于历史低位时,股市无一例外出现了大涨行情。其中有两次是牛市的开始,一次是自去年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另一次是20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弹,幅度为26%。
    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是一轮行情的开始;而其增速出现高点,也可能是行情向下的一个拐点信号。
    从1995年末至2008年末,M1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出现阶段性高点。这4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2007年8月的22.8%。其中,第一、四次,大盘向下的拐点分别在M1创出高点的4个月、2个月之后出现。当M1增速超过25%时,行情也就见顶了”。我们可以看见,M1的增速自从2009年6月份超过20%,达到24.79%后,截至目前已经连续5个月增幅在维持在25%之上。7月份,M1的同比增速达到26.37%,8月为27.72%,9月为29.51%,10月超过30%,达到32.03%。11月甚至达到34.63%的历史峰值。
   历史经验显示,M1、M2增速差与上证指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当M1增速上穿M2增速之时,即两者出现“金叉”,股市将延续趋势性的上涨行情,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最高点时,上证指数也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反之,当M1增速下穿M2增速之时,出现“死叉”,行情往往会继续下跌趋势,直到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最低点前后,上证指数也开始触底反弹。
    而如果M1、M2均在下降通道中,不管什么叉,基本上是熊途漫漫!

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什么?
    有三种情况会带来M1增速大于M2增速的结果。
    一是信贷投放的扩张:新增企业贷款的增加,企业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要快于定期存款;
    二是宏观经济的改善: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向企业存款转化,也就是储蓄大搬家;
    三是企业利润的回升:企业经营活动改善,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大于定期存款,也就是存款活期化。
   由此可以看出,M1、M2增速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宏观经济、企业利润的变化导致货币在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果。

M1与M2之间的此消彼长到底对于股市涨跌来讲隐藏着怎么样的玄机呢?
    当M1增速比M2增速低,且两者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牛市将会拉开序幕。
    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使M1和M2的差距开始拉大。这两年间M2比M1分别快7.7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尹中立认为这为1996年之后的大牛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样在1999年的5·19行情之前,M1和M2也出现了这样的背离走势,最大差距达到6个百分点。
    人保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黄祖斌认为,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与股市基本同向变动。在熊市不断探底的过程中,如果M1-M2增速(为负数)不断扩大的话,就给了投资者一个大胆介入的提示。同理,如果股指处于高位,而M1-M2增速(为正数)不断缩小,恰好发出了鸡肋行情和向下拐点信号。

“黄金交叉”预示股市向上
    业内把M1显著超越M2形成剪刀差的现象称作为“黄金交叉”。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末,M2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4%,M1余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M1增幅比M2超过0.5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5年2月以来,M1增速首次反超M2增速,即出现“黄金交叉”,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4月。
    2007年3月末,M2余额为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3%。M1余额是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M1增速比M2增速高2.5个百分点。
    6月末时,M2余额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M1余额13.6万亿元,同比增长20.9%,M1增速超过M2的幅度扩大到了3.8个百分点。
    到8月末,M1-M2增速达到高点4.68个百分点,之后便开始回落。到了12月末,M1-M2增速为4.3个百分点。
    在2007年M1、M2增速出现“黄金交叉”后,股指一直向上。而当8月两者增速见顶后两个月,股指在10月16日一举站上了历史的最高点6124点,之后便逐步开始了回落。M1-M2增速见顶与股市见顶回落相差2个月的时间。
    M1增速比M2增速高,股市将向上,但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就会结束。同理,2008年5月,M1的增速低于M2形成 “死叉”,进一步确认了A股下跌行情。2008年10月,股指从1664点开始反弹,3个月后,M1、M2的增速差在2009年1月达到最大值 (-12.11个百分点),之后差距逐渐缩小。股市与M1、M2增速差的正相关关系再一次得到印证。
    预测:M1、M2增速差下降将迅速展开,货币政策的调控加息已经呼之欲出,我们将看见央行将在近2年迅速回笼流动性,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越来越强烈,这个过程将一直延续,估计到2011年中期将完成,而何时再投放流动性?M1、M2增速差触地反弹,就要看实体经济的变化!
    为什么我一直预测2010年行情曲折,是牛市的做大底年?你们现在应该明白了!所以,散户朋友你做大波段也可以凭借这个自己预测牛市的底部和顶部!

    前面预测完全错误,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本来以为2010年应该做了一波行情后预测的那些事情才出现,结果是大大提前!真正对不起大家!

    现在指数已经成为周线级别大调整已经确定,2010唯一一波值得参与的行情应该在管理层的第一波调控政策完成后才能到来,而这些调控政策的完成要等待国际国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稳定后才能告一段落!

    A股短期攻击目标为2009.10.9缺口,纯技术大底趋势应该是运行牛熊大三角形完成,如图4,A股月线图,预测底部位置在2300点一线,既三角形右角位置;


如图5,A股周线图,预测底部位置在2300点一线,既三角形右角位置;



现在指数在向三角形右边靠笼,并且均在向右角区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