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曼服饰有限公司:可克达拉草原 “东方小夜曲”飘向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1:11:50
可克达拉草原
“东方小夜曲”飘向世界
宋伯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0月20日   第 08 版)

《草原之夜》词作者张加毅
资料图片

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一瞥

根据《草原之夜》的意境建造的雕塑
资料图片
我久居江南水乡城市,心驰神往西部草原。不久前,我有幸陪同中华文化遗产考察团一行,乘机抵达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然后驱车沿312国道来到中国最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这里位于中亚腹地一个高位山间盆地,有“塞外江南”之美称,白云、蓝天、雪山、松涛、河流、湖泊、草原、毡房、牛羊、马群,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西域风情。
离伊宁市75公里处,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可克达拉草原,这里距国内陆地最大口岸霍尔果斯10余公里,是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牧民栖息地,诞生了被世人称之为“东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
我们站在辽阔苍茫的可克达拉草原上,思绪飞扬,被“绿色的原野”(哈萨克语称“可克达拉”)这一令人赏心悦目的美名陶醉。走进占地1000多亩的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仔细瞻仰阿力麻里——成吉思汗西征展览馆、草原石人、岩画群、草原之夜纪念馆、民族风情歌舞广场、中国哈萨克第一毡包和大汗金帐等旅游文化景点,不仅使人遥想起久远的民族历史,也会由衷赞叹当代军垦人屯垦戍边的创业伟绩。
据记载,1949年底,“三区革命民族军”乌苏一团主力、阿勒泰团和塔城团各一部,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四师40团,于1952年2月进驻霍城县境与查布察尔锡伯自治县隔伊犁河相望的克土别克(哈萨克语“白色河滩”之意),投入垦荒生产。1953年5月更名为农三师七团,次年定名为兵团直属独立农场,1956年改隶农四师,1958年更名为可克达拉农场,次年7月统一番号为64团场。在此期间,一批批支边青年和部队复员转业军人相继来到可克达拉,与兄弟民族协同奋斗,艰苦创业,掀起了开发建设美丽草原的高潮。
1959年春,30多岁的热血青年张加毅和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田歌,奉命率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摄制组,赴新疆拍摄大型彩色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献礼片。此前,张加毅赴新疆进行实地考察,走遍天山南北,最终选定霍城县可克达拉农场作为实地拍摄点。
可克达拉有着13个民族组成的“兵团战士”,他们面对黄沙荒滩、野草荆刺,住的是地窖、土窝子,吃的是野菜、苞谷面。小伙子拉犁的肩膀布满了血印,女兵拓荒的手掌磨出了血泡,不叫一声苦和累,没有一句悔和怨,在这片古老的处女地上播撒出第一批金色种子,也播撒了纯真美好的爱情,共同描绘着可克达拉大气磅礴的生活画卷。
一天傍晚,导演张加毅约出作曲家田歌,两人骑马来到草原上,信马由缰走出十几里路后,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一抹晚霞斜挂天际,婆娑苇荡在夕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亮,缕缕青烟从芦苇丛中袅袅升起;一群年轻人把收工后打来的猎物整齐地挂在木架上,几位维吾尔小伙子弹奏着都他尔在轻声歌唱……
张加毅为眼前的情景着迷,急忙上前问道:“小伙子,你们唱的是什么歌?”“我们在歌唱劳动,歌唱爱情,歌唱幸福的今天和明天……”小伙子们开心地大声回应。这发自各民族人民心中热爱生活的情感,不正好可以作为着手拍摄的纪录片《绿色的原野》的基调吗?“张导演,你敢写吗?”田歌似乎看透了张加毅的心思。“我要写出来,你敢谱吗?”张加毅同样理解田歌的心情,接着反问。“只要你敢写,我就敢谱!” 田歌当即拍着胸脯说。
回到住宿的土窝子,张加毅激动万分,情绪飞扬。由于没有电灯,他燃起篝火,一时找不到笔记本,便急切地从口袋翻出一封信,抽出信纸,垫在膝盖上,借着火焰的亮光,仅花了半个时辰,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优美抒情的歌词。张加毅把歌词交给田歌,40分钟后,谱好了曲子的田歌和张加毅边弹琴边高唱:“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是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千里等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悠扬悦耳的旋律,回荡在可克达拉的夜空,两个年轻人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一首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草原之夜》,从此乘着歌声的翅膀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地。1985年,这首歌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教材,并被西方人称赞为迷人的“东方小夜曲”。
这首歌曲婉转悠扬、经久不衰,恰似一泓汨汨的清泉,荡漾在西部边陲月白风清的夜晚,拨动着每一个咏唱者的心弦。
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如今的可克达拉草原已改变了模样。放眼望去,远处皑皑雪峰,银装素裹;近处云雾缭绕,如纱若幔;周围星罗棋布的毡房,与辽阔如茵的草原连成一片。绿地上遍布羊群,犹如颗颗移动着的白珍珠。农垦人当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可克达拉真的改变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