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布用水泡了以后: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下手晚了孩子就“焦”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04:38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下手晚了孩子就“焦”了   时间:2010-4-9 5:41:52 来源:东方今报  

采访嘉宾:山东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 郑州第102中学校长崔振喜
采访时间:2010年4月8日上午11点
采访地点:中州宾馆

□今报记者 高冬丽 赵媛 实习生 范艳涛/文 沈翔/图
    教室没有讲台行吗?老师讲课时学生围成圈行吗?一堂课只讲10分钟,剩下35分钟交给学生行吗?这不是在开玩笑,而是新课改后学校正在进行的尝试。我省中小学已经开始全面实行课改,到底该怎么改?怎么让学生由被动灌输的机器变为主动学习的人?昨天,全国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成果发布会在郑州举行。
    作为高效课堂的典范,开创“10+35”模式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的郑州第102中学声名鹊起,学校每天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团,他们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经验和困惑?记者专访了这两所学校的校长。

教室里没讲台,三面是黑板,学生成课堂主人翁

    记者:听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室和一般学校的不一样?
    崔其升:我们的教室没有讲台,教室三面都是黑板。课桌椅也不是一排排的,而是摆成6个方阵,每个方阵也就是一个学习小组,学生分两排相对而坐。
    记者:为什么要把课桌椅这么摆?这么做课堂不就乱套了吗?
    崔其升:课改应该从哪里入手?2004年刚课改的时候,有人讽刺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到处都是黑板了,老师也不管了,教学质量危险了”。
    也有人说我们的课堂像“超市”,其实“超市”意味着开放,这么做就是要打破常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记者:那你们怎么上课呢?
    崔其升:我们每节课几乎都是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任务——小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这样一个过程。上课铃一响,学生就迅速预习,然后由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各小组讨论后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在我们的课堂上,一般都是学生自己讲解,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发言,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激烈交锋,也能听到热烈的掌声,气氛活跃。

开创“10+35”课堂模式,老师一堂课只讲10分钟

    记者:听说你们主张“10+35”课堂模式,老师一堂课准许占用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够用吗?
    崔其升:刚开始也有很多人质疑,说中国教育几千年,不讲还叫课堂吗?但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然学得少,给老师限时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彰显“学生的存在”。
    记者:课本的知识点这么多,学生自己学,学不会怎么办?
    崔其升:学不会就让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即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学生可以结成对子,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群学。不要小看学生的能力,同学之间有交流,也有帮助,还有较劲,这样每个人都在比学赶超,谁都有提高,谁都不愿意落下。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适时“救援”就行了。
上课不再像“蹲监狱”,学习是需求,学生“乐学”
    记者:杜郎口中学课改的精髓是什么?
    崔其升:我们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传统课堂的教学很容易变成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成了“知识的奴仆”,老师成了“二道贩子”和“二传手”。我觉得只有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过程,才会有灵感的迸发和心灵的顿悟。
    记者:怎样才能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崔其升:有的孩子说,上课就像“蹲监狱”,下课就像“放风”。我们的宗旨就是要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致,让他们“乐学”、“愿学”。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下手晚了孩子就“焦”了
    记者:现在,中国的中小学都在进行课改,您怎么看这种教育方式上的革命?
    崔其升:咱们的课堂一直是“教师讲、学生记”,这种原始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摧残了一个民族的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在世界位列倒数第五!
    记者:有这么严重吗?
    崔其升:当然严重,孩子觉得在禁锢的课堂上就像在“油锅”里一样。我们有个形象的比喻——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下手晚了,孩子就“焦”了,一“焦”就可能会厌学,厌学就会失去自信,而没有自信的人对人生也会悲观。我觉得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乡村中学成“黄埔军校”,每天要接待千人“取经团”
    记者:很多家长觉得课堂搞得好不如升学率高,课改后升学率怎么样?
    崔其升:我们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初中,课改后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去年我们的升学率是100%,县里的中考状元也出在我们学校。
    记者:成了课改的“黄埔军校”后,每天有多少老师来参观学习?会不会打扰学生?
    崔其升:平时差不多每天有600人,周一和周五每天要超过1000人。
    这么多人参观肯定是有利有弊,刚开始对学生有一些影响,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很多学生越是听课的人多越兴奋,表现越出色。人都是一样的,受到认可就会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会自信,自信就会表现得更好。


学生讲、老师听,学生把老师领进大观园

    记者:咱们学校课改的模式也和杜郎口中学一样吗?
    崔振喜:不完全一样,刚开始我们也是复制杜郎口中学的模式,后来我们发现,城市学校班额大,搞分组学习教室拥挤不堪。我们觉得不一定要模仿杜郎口中学的三面黑板,而是要利用我们的硬件优势,把黑板“升级”为电子白板。
    我们现在每个班都有交互式白板,黑板前面挂一块白色屏幕,这个屏幕和电脑相连,可以把每一节课,包括课件、学生的讲解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老师、学生们调阅。
    记者:那老师是不是可以偷懒了?
    崔振喜:课堂变成了学堂,老师也由以前的“演员”变成“导演”,由唱“独角戏”变成“百家鸣”。老师工作量反而变大了,因为学生们搜到的材料涉及生活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老师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新课堂,就像学生领着老师进了大观园一样,师生都可以从中学到知识。每节课,学生都会给老师带来意外和惊喜,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远远超出了想象。

家长跟着孩子“蹭课”半年,现在爱上学堂

    记者:学生讲,老师听,家长们会不会觉得学校对学生不负责、提意见?
    崔振喜:当然有了,刚开始,不少家长还要给孩子转学,尤其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家长帖艳红,意见最大,我当时就建议她去班里听听课。
    记者:听完课,这位家长就没再提意见了?
    崔振喜:不仅没再提意见,而且从去年10月开始,这个家长天天去学校,还迷上了“蹭课”。这学期我们给她找了一套教材,编入小组讨论,现在的她就相当于一个学生了,学生讨论问题时,她也会参与。
    记者:家长愿意当学生,是不是意味着咱们的课改成功了?
    崔振喜:试想一下,看一场电影你可能愿意,可是如果要让你看一年电影你肯定烦了,家长能风雨无阻地坚持来听课,我想,我们的课堂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课改让“猫”和“老鼠”,可以相互交流了
    记者:郑州实行课改很多年了,你觉得课改主要应该改什么?
    崔振喜:我觉得,课改并不单纯是课本的变化,而是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关系。
    记者:师生关系怎么改?
    崔振喜:教育不光是教孩子知识,还是育人,让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处理好了,继而会影响到母子、父子关系。帖艳红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她的儿子是典型的独生子女,不知道关心别人。自从她去学校听课以后,和孩子交流多了,孩子明显懂事了。
    记者:现在师生关系怎么样?
    崔振喜:关于师生关系,我们学校有个女同学说得特别好。她觉得以前上小学时,老师是猫,学生是老鼠,老鼠都要听猫的,到了我们学校后才发现,原来“猫”和“老鼠”也可以交流。现在我们学校“猫”和“老鼠”相处得很融洽(笑)。

课改搞得好不好,主要看老师敢不敢放手

    记者:现在也有不少老师到咱们学校参观学习吧?他们的感受怎么样?
    崔振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几百名老师来学校观摩。这些老师都觉得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很强,非常有主动性。
    记者:那么多老师来观摩,咱们这种模式能在其他学校复制吗?
    崔振喜:大家来观摩,不是学形式,而是学教育理念,能不能学成关键是看老师和家长敢不敢放手,如果放开手就学成了。都说中国学生没有创造力,实际上是老师和家长不敢放手,不愿转变观念。这种放并不是说老师撒手不管了,而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记者:现在各个学校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课改模式,有人质疑课改就是在搞花架子,您怎么看?
    崔振喜:模式只是课改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不是为了模式而模式,而是通过这种模式来提供一种范本,从而培养新的教学方式。就像学写字一样,刚开始在田字格里写,一旦学会了,格子就不需要了,这种教学模式以后也将随着大家的“会学习”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