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mt过场音:五年级数学预习课学法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09:26
五年级数学预习课学法指       1、看一看:看懂书上图画中情境,和文字相结合起来,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试着用自己语言完整的叙述一遍。
      2、读一读:读教材,读慢一点,读出声来,多读几遍,直到发现了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我能不能以知识点来命个课题;发现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及要用到的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
      3、写一写:在书上旁注:解题方法,解题步骤,和要用到的数量关系式或计算公式等;把例题关键词,关键句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写出来;把算式的每步所表示的意义写出来。把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划上下划线和用问号用红色笔标注好。

      4、查一查:如果遇到概念性的新课,能主动查找工具书或通过上网查找、搜集相关资料,达到初步理解新概念的目的。
      5、想一想:我能不能把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旧知识;我能不能用画图或其他的方式表示出这节课的内容来;我能不能提出疑问或独特的见解;我能不能用多种方法解答;我能不能从生活中找出这样的问题来。
      6、问一问:把没读懂没看懂的地方或在练习中不会的问题做好记号,在家问父母,在学校问同学或老师。
      7、议一议:把知识的重点、难点、解题的方法、步骤,遇到的困难在小组中自信地大声地说出来,敢于和成员辩论。
      8、做一做:自学完后要对自己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主动尝试做一做课后的基本练习题,如果做题时遇到疑难要重新看书或请教同学或及时记录下来。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指导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加强学生的语感。如果学生对题目的语言文字不理解,怎么会有后来的解决问题呢?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五种旨在指导学法的预习方法:

1.审题法

就是从审清题意入手,去掌握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如预习《旋转》,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旋转图形有哪些特点?它是怎样进行旋转的?画旋转图形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这样使他们在自读时就有了正确的思维定向,一开始就能抓住重点,不至于错误地领会学习的内容,并能领会审清图形的作用。

2.拈词法

顾名思义就是对题目里的关键词语进行推敲、咀嚼。如书上P36第6题:“加工厂要加工一批洗衣机的机套(没有底面),每台洗衣机的长59.5cm 、宽42.5cm、高80cm,做1000个机套至少用布多少平方米?”其中词语:“没有底面”和“1000个”以及“至少用布多少平方米”。这三个关键词揭示了题目的主旨,是全题的核心点。拈住了这三个词,就是抓住了这道题目的关键。预习时,要求学生紧紧抓住这三个词,摸清题目的意图。

3.图解法

即以画图的方式对题目内容做比较直观的演示,以解剖其纵横联系,突出事理的本质。如“多少个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这一题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搞清楚事物和环境是怎样联系的。教师可用教学生画示意图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把题意展示出来,再让学生按图索骥,寻求解题出路,这样对于抽象思维尚不发达、长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最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从形象的感知中理解题意,弄清事物和环境的联系,学习解题的方法。

4.类比法

即把同类型题目或一组同类题型,拿来做类比分析,使学生的视野跳出一道题目的范围,在类比分析中举一反三,获得对某方面知识的规律性认识,培养自学能力。例如“8元钱可以买5千克橘子,1元钱可以买几千克橘子?买1千克橘子需要多少钱?”可以想到 “100千克黄豆可以榨油40千克,照这样计算,1千克黄豆可以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某城市自来水收费是这样规定的:每户每月用水15吨以内(含15吨)按1.8元一吨收费,超过15吨的,超过部分按3元一吨收费。方华家9月份交了45元水费,他家9月份用水多少吨?”还可以联想到电费、燃气费、停车费等的计算方法。指导预习时,就可以采用类比法,以一题带一组。先以一题为例,揭示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规律性知识,让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找到共同点,然后依照第一题的学习方法,无师自通。

5.实验法

即对常识性的题目,辅以必要的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演示弄懂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为深入理解题目打下基础。例如“用1克、3克、9克三个砝码(砝码只能放在一个秤盘上),可以称出几种不同重量的物体?如果砝码可以任意放,那么用1克、3克、9克三个砝码可以称出几种不同重量的物体?”关于天平的知识,预习作业就可以采取布置学生使用天平的实验的方法,通过使用天平,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采取恰当的措施,放砝码。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之,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很多,这是我的一点尝试。我认为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是说,只有教师正确地引导和组织学生预习,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展,才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