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作品绞刑踢蹬:陆军兵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3:58:18

       榴 弹 发 射 器
      用于发射小型榴弹杀伤近距离隐蔽或暴露的集群有生目标或薄壁装甲目标的轻武器。榴弹发射器的外型、结构和使用方式和步(机)枪相似,口径一般为20-60毫米,可发射杀伤、破甲、燃烧、烟幕、照明等弹种,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携行方便、机动性能好等特点。榴弹发射器按结构类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枪械型,如榴弹机枪、榴弹枪等;一种是迫击炮型,如掷弹筒、弹射榴弹发射器等。按发射方式,可分为单发和自动发射两种;按操持方式,榴弹发射器分为单人肩射和多人架射两种。20世纪60年代以来,榴弹发射器的发展趋于活跃,使用日益广泛,在现代战争中榴弹发射器的使用可提高步兵分队的独立作战能力,增大步兵而杀伤火力密度及火制地带,并赋予步兵与多种目标作战的手段。
   
       无 坐 力 发 射 器
       
      利用发射时形成的后喷物质的动量来抵消后坐力,用于近距离击毁坦克等装甲目标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通常由身管、击发机、握把和瞄准具等组成,可发射破甲弹、杀伤弹及其他特种弹。1943年德国军队最早研制并装备了“铁拳”式无坐力发射器。此后不久,前苏联也装备了能多次使用的RPG-2型无坐力发射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坐力发射器得到迅猛发展,如前苏联的PRG-7、瑞典的M2-550卡尔·古斯塔夫、联邦德国的“弓弩”式和法国的AC-300型相继装备部队。现代无坐力发射器有多种类型:按发射身管内膛结构可分为线膛式和滑膛式;按消除后坐原理可分为后喷火箭燃气式和平衡抛射式;按发射身管两端结构可分为开启式和封闭式;按发射弹药的特点可分为火箭增程式和非增程式;按使用特点可分为一次使用型和多次使用型
  
      装甲车
           
      专门用于步兵机动和作战的装甲战斗车辆。其重要任务是协同坦克作战,消灭地方轻型装甲战斗车辆、火力支撑点、软目标以及各种反坦克武器,必要时还可用来对付敌坦克及低空飞行目标。通常分为履带式步兵战车和轮式步兵战车。步兵战车体积小,重量轻,通常战斗全重12-28吨,乘员2-3人,载员6-10人。车内布置与坦克不同,车前部装有发动机和传动装置,驾驶员位置紧靠其旁。士兵可在车内通过观察窗及射击孔向外进行射击。车后有门,士兵可随时迅速下车作战。步兵战车在野战行驶时速度与坦克差不多,在公路上行驶比坦克速度快,最大时速70-80千米。多数步兵战车为水陆两用,水上时速6-8千米。步兵战车的装甲厚度为10-15毫米,比坦克薄,但比装甲输送车厚,其炮塔正面能防20毫米或25毫米炮弹,车体能防机枪弹或炮弹片。步兵战车的火力比装甲输送车强,有机关炮1门,用于杀伤地面目标及对于低空目标。有的步兵战车还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并携带数枚导弹,或配备机枪等。
      设有乘载室的一种轻型装甲车辆。主要用于输送兵员,也可用于战斗。有履带式和轮式两种,大多数为水陆两用。由装甲车体、武器、通信设备、观察瞄准装置和推进系统等组成。动力装置位于车的前部。车后部为乘载室,其两侧和后部均有射击孔。车上武器有机枪、小口径机关炮。主要用于战场上输送步兵,也可运输作战物资和器材,必要时还可用于战斗或实施侦察。利用装甲输送车底盘可改装成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装甲通信车、装甲抢救车、装甲救护车、装甲供弹车、和坦克架桥车、坦克保养工程车、坦克修理工程车、坦克运输车等多种变型装甲车。
      有指挥室,配有多种无线电台和仪器的轻型装甲车辆。主要装备坦克部队和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师、团,用于作战指挥。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装甲指挥车多装有机枪,车内有操纵室和指挥室。操纵室内可乘坐车长、驾驶员1-3人;指挥室可乘坐指挥员、参谋和电台操作人员2-8人。大都装有多部无线电台和接收机、1套多功能的车内通信器及其他指挥设备。无线电台最大通话距离为25-35千米。       机枪  
         
      以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全自动枪械。亦称“小机枪”、“手提机枪”、“短机关炮”。其主要特点是:弹匣容量较大,装有调整射速的快慢机,既能实施单发射击,也能实施连发射击;射速高,火力猛,对300米以内的有生目标杀伤效果最好,运用于近战和冲锋战斗。早期的冲锋枪有美国1921年生产的11.43毫米汤姆逊冲锋枪等。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突击步枪的兴起和广泛使用,冲锋枪已从许多国家的军队装备序列中撤装。同时供特种部队使用的,更为短小轻便,必要时可用单手发射的微型冲锋枪得到了发展,如美国的英格拉姆M10、德国的MP5系列冲锋枪(上图)、中国的79式7.62毫米冲锋枪等。        
      带有枪架、枪座或两角架、并能实施连发射击的一种自动枪械。主要用于射击较远距离的有生力量,可对低空、水面或地面轻型薄壁装甲目标或火力点进行射击。机枪有轻机枪、重机枪、轻重两用机枪、航空机枪、舰艇机枪等多种。轻机枪是装有两角架、重量较轻、机动性好、能伴随步兵战斗的自动武器,有效射程为500-800米,射击速度为每分钟80-150发。重机枪有稳固的枪架,可运用多种方式射击,火力持续时间长,威力大,是步兵分队的一种支援兵器,其有效射程800-1000米,射击速度为每分钟200-300发。轻重两用机枪亦称通用机枪,用两角架支撑可作轻机枪用,装在枪架上可作重机枪用,威力接近重机枪,机动性能接近轻机枪。
        机枪在英文中称“Machine  gun”,我国早期也有人称之为机关枪。在步兵轻武器中,机枪是年轻的枪种。1851年就出现了早期的机枪,1884年世界上第一挺真正的机枪“马克沁机枪”问世。在这短短的100多年中,机枪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穿 甲 弹
       
      发射后靠炮弹动能穿透装甲的一种炮弹。主要用于毁伤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辆、舰艇、飞机等目标,也可破坏坚固工事。具有初速高、直射距离大、射击精度高等特点。穿甲弹内装硬度极强的穿甲合金钢心,钢心是穿甲弹的主要部件。现代的穿甲弹有的采用贫铀合金做穿甲钢心,其穿甲能力更强,可击穿大倾角的装甲和新型复合坦克装甲。       破 甲 弹
       
      以空心装药爆炸后的金属射流穿透装甲的一种炮弹。通常由头螺、弹体、空心炸药、引信、稳定装置等部件组成,主要配用于坦克炮、反坦克炮、无坐力炮等,也有的装在反坦克手榴弹、反坦克枪榴弹和反坦克火箭弹上,用以毁伤各种坦克及装甲车辆。破甲弹利用空心装药爆炸产生的聚能效应形成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这种金属射流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穿透几百毫米厚的坦克装甲及坚固的混凝土工事。金属射流穿透装甲后,其射流和装甲碎片还可毁伤车内人员和设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远距离破甲炮弹的命中概率,有的国家军队研制出了末段制导破甲弹和攻击远距离坦克群的破甲子母弹。
 
       子母弹      在母弹体里装有若干子弹的炮弹。配用于中、大口径火炮,以毁伤大面积的集群坦克、装甲车辆,杀伤集结的有生力量。通常由时间引信、抛射药盒、推弹板、母弹体、子弹、板条和底螺组成,种类主要有杀伤子母弹、穿甲子母弹、布雷子母弹等。子母弹发射后,母弹在
      预定位置爆炸,抛射子弹,达到毁伤目的。子母弹具有杀伤范围大、毁伤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反集群目标的有效武器。目前,子母弹在提高有效射程、威力和撒布精度的同时,朝着半自动寻的、自动跟踪、自动捕捉目标的方向发展。      霰 弹
       
      利用火药或弹丸内的火药燃气将弹内钢珠、钢柱和钢箭等杀伤元件抛散,以杀伤有生力量的一种弹药。现代霰弹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榴霰弹,由弹体、杀伤元件、头螺、抛射药、推板和引信等组成,使用榴弹炮发射,通过引信引燃抛射药将杀伤元件抛出,以杀伤有生力量;另一种是群子弹,由弹壳和杀伤元件等组成,借助火炮内的发射药产生的火药燃气压力将弹丸及杀伤元件射出,可杀伤300米以内的敌有生力量。       加 农 炮       加农炮最早于14世纪出现并应用于战争中。16世纪时,人们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18世纪,欧洲的加农炮身长一般为口径的22-26倍。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具有加农炮弹道特性的专用火炮。        
      加农炮是一种身管长、初速大、射程远、弹道低伸的火炮。身管长与口径比较大,运用于低射界射击。主要用于射击装甲目标、垂直目标和远距离目标。坦克炮、反坦克炮、海岸炮和航空机关炮都具有加农炮的特性。一般身管长为口径40倍以上,弹头初速在700米/秒以上,最大射程在10千米以上,是射程最远的一种火炮。加农炮按口径一般分为小口径(75毫米以下)、中口径(76-130毫米)和大口径(130毫米以上)三类;按运动方式和结构一般分为牵引式、自运式、自行式和安装在运载工具(坦克、飞机、舰艇)上四种。       榴 弹 炮
       
      一种身管较短,弹道较弯曲的火炮。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大的炮称为榴弹炮,并且成为地面炮兵的主炮种,用于大面积轰击敌人的阵地和进攻部队。19世纪,榴弹炮开始采用变装药,炮身长为口径的7—10倍。初期的榴弹炮是滑膛炮,发射石霰弹;后来随着线膛炮技术的出现,榴弹炮也发展成为线膛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野战工事增多,各国军队竞相装备榴弹炮,新型的榴弹炮不断出现。当时榴弹炮的炮身长为口径的15—22倍,最大射程可达14200米,最大射角一般为45度。榴弹炮和加农炮相比,其初速较小,射角较大,炮弹的落角大,杀伤和爆破的效果好。主要用于打击和歼灭隐蔽物后面的目标及水平目标,压制敌技术兵器,破坏工程设施和交通枢纽。榴弹炮是炮兵部队使用的主要炮种之一,有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口径多为105、122、152和203毫米等几种,射程在10千米以上。主用弹为杀伤炮、爆破弹和杀伤爆破弹,还配用破甲弹、碎甲弹和特种弹等。配用火箭增程弹、底部排气弹可提高射程。发射制导炮弹可提高命中概率。
      用座钣承受后坐力、发射尾翼炮弹的一种曲射火炮。具有身管短、射角大、弹道弯曲、初速小、射程近、杀伤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对近距离隐蔽物后的目标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迫击炮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前装迫击炮和后装迫击炮;按炮身结果可分为滑膛迫击炮和线膛迫击炮;按运动方式可分为便携式、驼载式、车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射击时,身管后坐能量通过座钣由地面吸收。行军时身管、座钣可分解。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还可配用烟幕弹和照明弹等特种炮弹。迫击炮由臼炮演变而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末问世以来,被广泛运用于战争。       火 箭 炮      一种发射火箭弹的多发联装的炮兵武器。其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烈,突袭性强,有较好的机动能力和越野能力。主要配有杀伤爆破火箭弹,用于对集群目标实施饱和射击,歼灭、压制敌方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也可配用特种火箭弹,用于布设地雷、照明和施放烟幕等。多用于对面积目标射击。通常由定向器、回转盘、高低机、方向机、瞄准装置、发火系统和运动体组成。定向器是发射火箭弹的导向装置,用以安放火箭弹,有滑轨式、笼式、筒式和箱式。现代火箭炮多采用箱式定向器,发射前将火箭弹装在箱内,发射时在发火系统控制下以一定顺序和时间间隔发射,最多一次可发射火箭弹40发。      无 坐 力 炮
       
      发射后炮身不后坐的火炮。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按运动方式可分为便携式、车载式、牵引式和自行式;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按消除后坐方式可分为喷管型、戴维斯型和弩箭型。早期无坐力炮多为线膛炮身,后来发展为滑膛炮身。无坐力炮通常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炮身装由炮闩和喷管。发射时炮弹前冲力与后喷冲力相平衡,炮身不产生后坐,因此不需要其他火炮所需的那种反后坐装置。无坐力炮破甲威力较大,一般破甲厚度达700-900毫米,主要用以摧毁近距离装甲目标和火力点。      自 行 火 炮
       
      车炮一体可自身机动行进的火炮。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由装甲防护,战场生存能力强,便于和坦克、步兵战车协同作战。自行火炮主要由武器系统、车辆底盘和防护装甲组成。种类较多,有自行榴弹炮、自行迫击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高射炮和自行火箭炮等。基本构造有武器系统、车辆底盘和防护装甲等。自行火炮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后得到迅速发展。现代自行火炮大多装有自动瞄准装置和射击指挥系统,有的自行榴弹炮还配有专门的弹药支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