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当头的养殖方法:[转载]从细节处观教学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28:26
从细节处观教学理念作者:秋日情

                从细节处观教学理念

                                        ---兼谈如何评课

细节是教学的生命,宏观是教学设计的指导。俗话说,大处易观,小处难察。人的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我们容易通过言表感知其内心;如果没有鲜明的外相如何感知其内心活动呢?佛语“相由心生”,内心世界无论隐藏多么深,只要有活动,一定会在外表体现出来,只是是不是能被人所察觉。细节属于小处,非明察不可。

教师上课,尤其是语文教师,细节设计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学特色和教学理念。细节,有没有,体现得明显不明显是回事儿;你能看出看不出则是另一回事儿。这正如沟通一样,知音说给知音听。

我想通过两节课谈一下对“细节”的看法。一节是高一的辛弃疾的《水龙吟》(大多时候被老师看做自读课),另一节是初一的自读课《登上地球之巅》。

  《水龙吟》一课的细节之一练习本

   师:请同学们把上片中的“象”找出来,并写在练习本上,没有的写在书的空白处或找一张白纸。

  生:读书。有的写书上,有的在看,很少有写在练习本上。

 【分析】练习本似乎是理科常用的,理科做题多,需要练习,所以学生都有练习本。为何语文就很少呢?语文讲究“读写”、讲究“不动笔墨不看书”,可是,学生为何没有?这只能说这是教师的问题。对于这个细节,听课的人观察到了吗?思考过吗?什么叫以学生为主?新课程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嘴头上,要落实到实际上。学生学语文不动笔,这恰恰是教师长期满堂灌造成的恶果!

  为何要用练习本?想的清楚不一定能够写得清楚。这是常识。如何让学生想得清楚还要写得清楚呢?这就要学习理科的做法,通过“写”,学生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否则,还在幻想,“我想得清楚,书写一定错不了。”事实证明,写错的真还多。

  让学生先想后写,体现的是“做中学”的理念。

 《水龙吟》一课的细节之二留下错题之处

教师让一名女生到黑板上书写答案。目的是给大家做范例。学生写了不少,但不全。教师引导她,学生添加;教师让学生“分层”,学生做了。教师追问,分层还要考虑一下。学生思考片刻发现错了,马上要把以前画的“分层线”擦掉,教师立马“阻止”了。教师说,你可以用粗线或别的色笔重新画。

 【分析】为何留下错的“分层线”?理科常有错题本,但大多是改正后的做题过程、原因、改正方法或添加的新的解题方法。还有,错题本缺少“原题”即学生做错的试题。如果缺少了“原题”,学生事后再看此本,只是记住正确的解题方法,很少从“错”到“正”的过程中来科学地审视错题。

这节课,教师没有让把画错的分层线擦去,目的是:教师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学生,错误可以帮助每个人学习,因为也有其他同学会犯同样的错误。让学生知道,从只关注答案的对与错转换到更详细地关注一个错误答案的修正,这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能力。

语文课用练习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写去发现自己:“象”(景物)是否找全;找全之后表述是否有顺序。简单的背后却是思维习惯。语文教学恰恰是常常忽略这些思维习惯。就这课而言,让学生写“象”,考察的是学生对诗词中“象”的理解,象包括“景”和“物”。学生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往往就会把景当做“象”而忽略了“物”。

书写的顺序,规律一般是从自然到人类,从古至今,由中到外,从前到后。本课需要的顺序是从前到后,按着文本的顺序;从自然(景)到人类(物)。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可以随时添加答案或取消,因为发现答案有早晚,判别也有先后。这样整理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过程。在练习本上这样做,直观醒目,经过如此整理这才能叫“答案”,否则是毛坯。

还有,众多的公开课上人们很少发现学生出现错误。因为是反复演练的结果。

 《水龙吟》一课的细节之三利用课下注释

   课下注释,课堂上教师大多是让学生自己看看,教师最多是强调一下文学常识。对诗词教学而言,作者和历史背景的介绍是“知人论世”这一策略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

过去教学的模式:标题,作者简介,历史背景介绍,读课文等等。新课程改革之后,背景介绍变得可有可无,常常被老师忽略。

   教师让学生读注释要从里面获得信息,获得解决问题的信息。从这一环节来看,学生对“北宋、西夏、辽、金、南宋”这一段历史很不熟悉,原因是初中的历史作为考查而且是开卷,学生学历史是为了学业考试,而不是学习历史知识,养成历史素养。

教师提出来,目的是告诉学生,语文课需要历史、地理、哲学。因为语文课文很多是古代的,古代的作品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学好语文,也必须学好历史、政治、地理。学生不注重文史的现象真该深思改正,应试教育的危害就是学生是分数的机器,学生的“人性”丧失。当下的食品危机就是人性丧失的恶果。作为语文教师,悲天悯人是先天性的!

教师强调要充分利用课下注释,目的是让学生先了解这个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然后再去理解鉴赏作品。这和理科教学不一样,理科教学强调的规则。

 《登上地球之巅》(初一)一课的细节之一“面对大家发言”和“发号”

  常规课堂上,老师站在前面,学生站在座位朝着老师发言----学生面对老师。

  这节课,学生发言是面对全班学生。特别是一开始上课,设计的情景是学生应聘广播员,教师让学生面向大家,读文字。(坐在在前面的要转过身来,坐在边的要侧身。后面的,为了不耽误时间就没有让到前面来面对全班学生)

  学生发言不积极,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积极了,怎么办?每个问题如果想发言的都要发言,时间可就不好控制了。尽管我们常说让学生都发言。发号的办法是让学生按顺序发言,有“序”进行。鼓励学生,先举手先得号。但教师也要微调,做好积极发言的学生的工作,把机会也适当让给别人。

 【分析】

这个细节,听老师可能注意到了,但未必进行深思。学生面对老师,无形中让学生感觉我的答案要对老师负责。学生面对全班同学,指向很明确,为了自己,为了全班学生,而不是单单为了老师。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在团队中学习进步更快,老师不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才是主角。深层次讲,就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还可以锻炼学生在公众面前发言的能力。根据情景设计,当学生播音员,没准今后还要当主持人,要面对镜头,面对观众。这样也会锻炼学生公关的能力。

发号,按顺序发言,这也是一种文明的素养。

 《登上地球之巅》(初一)一课的细节之二招聘播音员

师生问好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放松和师生之间尽快熟悉,设计了一个情景:现场招聘校园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说完后,真有学生报名,为了节省时间,教师只发了两个号,一男一女。这和预设的一样。

【分析】为何要这样设计?在不熟悉的环境给不熟悉的学生上课是很不幸的。很多特级教师做课的时间都是一个小时,比如韩军讲《大堰河我的保姆》、程翔讲《登高》等。短短四十五分钟,既要对学生负责,又要把教师的各方面素质“蜻蜓点水式”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个两难。

在不熟悉的学生和不熟悉的老师之间必须找到一个沟通联系师生情感的方法。这个方法,考虑到文本特点,是通讯。考虑学生的喜好,对90后00后的孩子而言,主持人是个很受欢迎的职业。文本中是登山队员冲顶,敢于冒险,学生也该培养冒险精神。

以上是教师的细节,下面是学生的细节。

 《水龙吟》一课的细节之四不知道

   比较分析是语文教学解读经典文本的钥匙。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更加准确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同样是表达情感,为什么采用的方式不一样。在比较中学生也积累了表情达意的方法。

   教师为了突出辛弃疾的抒情方法,特别选择了刚刚学过的必修三的课文,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选择什么方式抒发的?郁达夫呢?杜甫呢?学生不会回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师提示下学生回答了。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秋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只答出“清、静”,提示下又答出“悲凉”,教师追问一下,“悲凉”这点作者从什么角度写的?学生不会。关于“悲凉”是这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可能不会知道。

朱自清选择的是夜游荷塘,通过写“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苦闷的郁达夫选择的是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来抒发的,“悲凉”是作者从审美角度写的。杜甫是登高抒发的,在大视野大气魄中抒发自己国恨家愁。辛弃疾是登上“赏心亭”通过眼前的景物、动身动作和典故来抒发的。

 【分析】这些作家作品,评委中有人不知道情有可原,学生不知道,只能说“平时教学一定出了问题而还不自知”。侧面打听一下,学生反映,教师教学赶进度很快就学一课,缺少精雕细刻。这样的原因,学生不知道也就很自然了。

语文课,需要旁征博引,需要对比。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对话者也要具备相应的文学素养。如果你知道这三位作家,你就会明白,“奥,这是比较啊。”如果不知道,“这联系啥啊,乱七八糟的!”

   听课,一定要具备学科素养。

《登上地球之巅》(初一)一课的细节之三“查字典”

   在高中学生课桌上,摆着词典的,聊聊无几。经过动员,效果也不佳。从工具书准备来看,学生对语文学习是何等的轻视。在高一那个班里,教师很少见到桌上有词典。

   在这节课上,由于是在公共教室,学生没有带来。但从学生回答来看,学生一定会有字典的。

   师:今后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怎么办?生:(异口同声)查字典!

   师:为什么?生:因为最准确!师:还有吗?生:表情各异。

   师:查字典,一是准确,二是不求人,能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学们要用最新版本的字典啊!

 【分析】这一细节,充分说明,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真好!也间接表明教师的水平很高,教学工作做得扎实到位。这也说明,从学生的细节处也能看出教师的教学水平来。

以上在课堂上的细节,如果听课的老师没有发现,而且还是带着一定的成见听课,“吾未见其明也”!

 

另外,在对待语文学科上有一个可怕的现象,谁都能敢给语文老师评课。对英语、数、理、化不是业内人士是不敢随便发表意见的。听不懂就是听不懂,心服口服。对语文则是总能说出道道来,心服口也不服,自古文人相轻。自以为会说中国话,就可以认为自己懂语文。不明白还感觉明白。一道题错了,给了零分。要是数学题,学生不会找老师理论;要是作文呢,一定会去找理论,“为什么给我这么低的分?我感觉不错呢!”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是综合学科不是单一学科,它就像一棵树,从那片叶子都能找到树干、树根,但一棵大树是有主干的。

语文需要多种思维,如果思维不接近,自然就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语文的目标也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设计,而且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语文评课最为热闹!其实评课者大多是从自己的思维出发,党同伐异。

评课,沟通,要有一个平台,不能没有统一前提。就是语文老师之间也是这样,各说各的。难怪人们不重视语文呢!

语文课,很多老师照本宣科,搬参考书,用名家教案,放名师上课实录。这些都成习惯了。语文学科需要教师“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需要老师“旁征博引”, 语文教师要有“我”!

评价一堂语文课,先要看教师的设计理念错没错,教学设计是否是按照标准、单元要求、文本和学情统一来设计的。然后再看他这节课是否按照预设的进行,看他如何解决“生成”看学生是有有所收获。

很多评课者,未必提前好好看这节课的课文是什么,然后就听课评课。因为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也就可以“自由”评课了。

   一节课总是有遗憾的。在不熟悉学情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小问题,完全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