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脸是什么意思:从陈寅恪展示的明末士林生活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53:46
从陈寅恪展示的明末士林生活说起 分类:杂谈 书评 http://www.jjxj.com.cn/articles/12887.html 文章提交者:戴英马          发表时间:2007-09-23        寅恪先生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柳如是别传》,是一部专题性的社会史杰作。寅恪先生眼里的明末社会是怎样的呢?
      “寅恪尝谓河东君及其同时名姝,多善吟咏,工书画,与吴越党社胜流交游,以男女之情兼师友之谊,记载流传,今古乐道。推原其故,虽由于诸人天资明慧,虚心向学所使然。但亦因其非闺房之闭处,无礼法之拘牵,遂得从容与一时名士往来,受其影响,有以致之也。清初,淄川蒲留仙松龄聊斋志异所记诸狐女,大都妍质清言,风流放诞,盖留仙以齐鲁之文士,不满其社会环境之限制,遂发遐思,聊托灵怪以写其理想中之女性耳。实则自明季吴越胜流观之,此辈狐女,乃真实之人,且为篱壁间物,不待寓意游戏之文,于梦寐中以求之也。若河东君者,工吟善谑,往来飘忽,尤与留仙所述物语仿佛近似,虽可发笑,然亦足籍以窥见三百年前南北社会风气歧异之点矣。”(《柳如是别传》)
    这使我想起,宋时以道学出名的朱熹,为了扳倒与自己有隙的同僚,关押拷打一个与该同僚有交游的官妓,以此抓同僚的把柄,所折射出来的朱熹的心理,也实在是够阴暗的了。这位宋朝民间低层妇女的心思和朱熹这样以道学自命者可是完全两样的。当官府释放她时,她的愿望是: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所渴望的是自由。
    捆绑着中国古代女性的一层层无形的锁链,是极难卸除的。也难怪蒲松龄寄理想人物于狐女了。古代中国有较大自由度的女性,也几乎只是在歌女、官妓这样的特定社会阶层才有现实性,例如从杜牧作品中就隐约可见。但是,这一阶层女性的某些超出其他女性的自由度,是以损害她们的尊严和平等为代价的。
    再来看柳如是当年的交游实况,陈寅恪详细考证的柳如是两次游访嘉定士林圈,是典型的明末知识分子正面生活实录。在这两次访游中,可以体察得到,主角实际是柳如是。柳如是所交往的是正直的知识分子,宴游、诗画是基本活动内容。柳如是之所以能交游于这样的知识分子圈,从陈寅恪的考证可知,柳如是解脱了“门户人家”(合法的私娼)及家奴身份,她已是当时社会的自由身。
    当她还是“门户人家”身份时,本来就合法地与士大夫知识阶层交往着,只不过是以低贱的社会身份与之交往。获得了自由身的柳如是则是平等地与士大夫阶层交往,尽管这样的平等,不会使所有人释然。例如,据陈寅恪考证,柳如是与钱谦益深交结为姻缘之前,与当时的另一名士陈子龙也是交往很深,之所以未能成其姻缘,陈子龙家庭难以容纳是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陈子龙做不到如钱谦益那样洒脱,自然也是重要原因,这也正是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虽然是小说,却可以与之类比的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及贾宝玉的周围人物。
    看透了或者说凭直觉已深知,利禄功名之无意义,这确是宝玉、黛玉真正高于大观园中的其他人之处,但是,新的生活在那里呢?若要叫宝玉、黛玉自己去讨生活,是不免要饿死的。由此看来,红楼梦前八十回就已透露出来的,贾府成一片白地后,贾宝玉一度赖袭人救济苟活,是必然的,即使换一种苟活法,也不会改变没落结局。
    没落社会中的没落阶级,是会生长出叛逆子弟的;也会有当时的主流社会所难以容纳的清明人物。但是,只要他们仍然是这一阶级中的一分子,种种反抗,终难免归于失败。他们的反抗,至多是宣告了,旧的社会制度、旧的社会秩序已难以挽回地走向了没落。
旧阶级中的清明人物和反抗者,真要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脱胎换骨成新的人物,却又是何等之难。
    看看红楼梦中的特别人物:柳湘莲、冯子英、倪二,——比如冯子英,是否能转变为真正的商人,恐怕疑问更大于希望的。
典型的商人的生活和士大夫的生活是如此天差地远,两者之间隔着的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不难理解,与旧的生产方式的没落、新的生产方式的兴起相联系的,是旧的社会阶级的灭亡、消逝,是新的社会阶级的生长、形成。不仅原来的统治阶级一方是这样,原来被统治的阶级同样如此。农民阶级的历史命运,也决不是永保小生产者、小自耕农的田园生活。
    回过头来看柳如是交往的士大夫圈子,可以说,其中的大部分够得上当时的清正人士;但不得不说,他们的交游生活,也只是没落生活中的闲适而已。
    陈寅恪所考证的,柳如是暗中对复明活动的支持,如果确实如此,是其光辉的一面,就个人来说,更可见柳如是大丈夫气概;但着眼于社会走向,所显现的就并不是新的社会景象。这并非苛求于古人,几乎难以见到真正的商人的踪影,始终是近古中国社会的痛。但一想到真正唯利是图的商人,不独士大夫嗤之以鼻,下层社会也难有好感。这大约也是中国难以形成真正的商人阶层的重要社会原因。从整体上看,近古中国社会离工场形式的资本主义生产,距离就更远了。
    与柳如是、钱谦益交往很深的黄宗羲,则是启蒙人物。抗清失败后的潜心思考与著述,称得上黄宗羲真正辉煌的人生,却也是相当苦寂的生活。是的,黄宗羲有不少追随者和敬仰他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理解他呢?尽管如此,黄宗羲思想、学术上越出封建樊篱的尝试,已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新的方向。

                         2007-7-20